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休门氏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王晓宁;彭宝淦;吴闻文;侯树勋

    目的:探索腰椎休门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9例严重下腰痛患者,X线片显示腰椎1-2个椎间隙狭窄,相邻终板不规则,Schmorl结节形成,所有患者均进行椎间盘造影术,并实施前路植骨或后路椎间融合术.结果:病变椎间隙椎间盘造影试验出现疼痛复制.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个月.6例术后腰痛症状消失,3例腰痛较术前明显缓解.结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休门氏病,在精确评估腰椎间盘造影结果的前提下,腰椎融合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腰椎 休门氏病
  • 休门氏病自然史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卫国;邱勇

    休门氏病(Scheuermann's disease)又称休门氏后凸畸形(Scheuermann's kyphosis)、幼年性脊柱后凸(juvenile kyphosis)和脊柱软骨病等,是青少年脊柱后凸畸形常见的原因.该病在1920年由丹麦的Scheuermann第一次报道[1],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1%~8%[2],男女发生比例1:1至7:1不等[3-5].

  • 跳跃式多节段截骨治疗休门氏病后凸畸形(附8例报告)

    作者:池永龙;徐华梓;林焱;黄其杉;毛方敏;王向阳

    目的:评价跳跃式截骨术治疗休门氏病所至驼背畸形的矫形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例采用跳跃式多节段椎弓椎体联合"V"形截骨的休门氏病患者,6例棘齿压缩棒固定,2例改良Dick多钉固定.结果:术后矫正度数小30°,大70°,平均45°;平均矫正率85.7%;无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随访1~4年,平均2.3年,全部病例经治疗后脊柱外形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局部无压痛,恢复原来工作.结论:应用跳跃式多节段椎弓椎体联合截骨加椎弓根螺钉棘齿压缩固定治疗休门氏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 休门氏病矫形术后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

    作者:刘学光;邱勇

    休门氏病(Scheuermannn's disease)又称休门氏后凸畸形,是由于椎体楔形变导致的脊柱后凸畸形,也是青少年结构性胸椎/胸腰椎后凸畸形常见的病因[1].多在10岁左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加快而逐渐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2-6],常由于老师、家长的忽视或认识不足而延误治疗.

  • 腰椎休门病的直接数字化X线射影CT诊断价值

    作者:罗光著;黄柳明

    腰椎休门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 患者主要症状为不伴根性疼痛的下腰部疼痛,无临床上的脊柱畸形.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与传统意义上的休门病均有较大的差异.临床医生易误诊为感染、陈旧性骨折、肿瘤等病变而采取不必要的治疗,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985年Green 等首次描述本病, 1987年Blumenthal 等明确提出腰椎休门氏病的概念并建议对其进行初步分型.现结合文献对15例腰椎休门病的直接数字化X 线射影(DR)、CT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 脊柱后路截骨并三维矫形及3代椎弓根钉系统置入治疗休门氏病脊柱后凸畸形:同一机构7年9例资料回顾

    作者:李晔;王以朋;仉建国;沈建雄;赵宏;赵宇

    背景:目前国内对休门氏病报道较少,缺乏相关临床经验.目的:回顾性分析休门氏病脊柱后凸畸形的诊断、临床表现、手术方法以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选择2002-01/2009-12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休门氏病脊柱后凸患者9例,均采用脊柱后路截骨并三维矫形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脊柱后凸矢状面Cobb角、矢状位颈7铅垂线与骶1后缘铅垂线距离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与结论:7例患者获得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3~88个月,失访2例.脊柱后凸内固定前Cobb角平均68°(30°~86°),矢状位颈7铅垂线与骶1后缘铅垂线距离平均为4.5 cm;脊柱后凸内固定后Cobb角平均29°(0°~56°),矫正率平均55%(35%~100%),末次随访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30°(5°~58°),平均丢失1°,矢状位颈7铅垂线与骶1后缘铅垂线距离平均为1.5 cm,随访未发生明显丢失.全部随访病例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经治疗后脊柱外形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局部无压痛.提示应用一期脊柱后路截骨配合三维矫形器械可以有效地矫正休门氏病脊柱后凸畸形,获得满意的脊柱矢状位力线,良好的植骨融合以及内固定后短时间佩戴支具有助于矫形效果的维持.

  • 腰型休门氏病的影像学与临床分析

    作者:潘荣雷;丁长青;孙惠芳

    目的 探讨腰型休门氏病的影像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腰型休门氏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CT诊断24例,MRI诊断36例.临床上均伴腰背部疼痛,影像上表现为腰椎多发Schmorl's结节.Schmorl's结节主要位于L1-4椎体,CT后处理及MRI图像均以矢状位显示佳.本组累及2个椎体(3处Schmorl's结节)9例,3个椎体(3~5处)38例,4个椎体(4~7处)11例,5个椎体(5~8处)2例.结论 腰型休门氏病以腰椎多发许莫氏结节为特征,认识腰型休门氏病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 休门氏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大明;党耕町;吕游;张洪鑫;高辉

    [目的]探讨休门氏病(Scheuermann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以及对该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52例因腰痛住院的患者,统计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休门氏病患者的数量,对数据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休门氏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结果]其中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典型休门氏病的患者4例,合并非典型休门氏病的24例,两者都有的1例,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休门氏病的有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非典型休门氏病的患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性是没有非典型休门氏病患者的16.674倍(P<0.05).休门氏病的患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性是没有休门氏病患者的1.439倍(P<0.05).[结论]休门氏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相关性,尤其是非典型休门氏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有着高度预测价值.

  • 非典型休门氏病1例

    作者:袁普卫;康武林

    休门氏病(Scheuermann's disease)又称青年性驼背,有时也称脊柱软骨病或幼年性脊柱后凸(juvenile kyphosis),1920年由Holger W.Scheuermann第一次报道本病[1-2].其主要发生于青少年时期,以胸腰段驼背为表现的病症.发病机制为椎间盘软骨破裂髓核压入到椎体中致椎间隙变窄,椎间前方压应力增加,使椎体前部变楔形而驼背.

  • 休门氏病手术治疗疗效分析1例

    作者:李忠群

    休门氏病(Scheuemans disease)是指发生在青少年胸椎脊柱的病变,由Scheuermans于1920年首先报道.国内报道较少.作者手术治疗1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患者男,20岁,双下肢出现麻木,无力8个月,震颤,不能自主站立2个月,查体:胸椎7~9后突畸形,双下肢肌张力高,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Ⅱ级.

    关键词: 休门氏病 手术 疗效
  • 腰椎休门氏病伴脊柱侧弯畸形一例

    作者:李学荣;陈永平;方秋实;张榜硕;陈静;张传蓉;邓玲

    病人,女,14岁.因间断腰痛4年,加重半年于2017年1月20日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久坐、运动及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半年前症状逐渐加重,查类风湿因子、抗“0”、尿酸均正常,给予口服布洛芬缓释片(300 mg,1次/天)治疗,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病程中无腰背部晨僵感、关节肿痛、皮疹、眼炎、口腔及生殖器溃疡,无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病人儿童期因坐姿不良导致脊柱胸段轻度侧弯.

  • 腰椎休门氏病的CR和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杨瑾;张再建;解振林;辛恒兴

    目的 探讨腰椎休门氏病的CR和CT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腰椎休门氏病的CR和CT表现.结果 腰椎休门氏病的CR和CT表现为病变腰椎椎体上下缘形态不规则及Schmorl结节形成,相邻椎体上下缘有边缘清楚的"隐窝状"切迹,呈"圆形",中心密度低,周围有骨硬化带.无明显椎间盘突出、膨出征象,无脊柱畸形.病变累及1个椎体1例,2个椎体2例,3个椎体9例,4个椎体7例,5个椎体2例,6个椎体2例.病变发生在T12~L1椎间隙3例,L1~L2椎间隙8例,L2~L3椎间隙8例,L3~L4椎间隙10例,L4~L5椎间隙12例,L5~S1椎体13例.Schmorl结节共82个,位于椎体前部35个,位于椎体中心8个,位于椎体后部39个.其中1个椎体2个Schmorl结节8个.结论 腰椎休门氏病的CR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正确认识其CR和CT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