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王建华;李家祺;吉浩宇;杨勇

    目的 探讨脊柱外科手术中硬脊膜损伤及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 年6 月至2010年8 月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 49 例患者.采用修复硬脊膜裂口、严密缝合切口各层、卧床休息、伤口加压包扎和深层缝合漏口等综合措施处理.观察并记录处理疗效.结果 经过术中处理及术后积极治疗,脑脊液外漏停止,切口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未发现脑脊液囊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术中积极修补破裂硬脊膜,严密缝合切口,扩大深层缝合漏口,术后体位降低局部脑脊液压力等治疗,可有效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外漏.

  • 脊柱术后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及血清炎症因子分析

    作者:蒋雯;孙建华;曹诚彰

    目的 分析脊柱术后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 方法 收集脊柱术后感染患者、手术治疗未感染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共122例,收集患者感染病灶分泌物及外周血样本,鉴定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并分析菌株耐药性.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果 脊柱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7株,革兰阳性菌15株,真菌2株.2014-2017年各年度分别分离11、15、12、1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64.71%、47.06%、 29.41%、29.41%,对亚胺培南仍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66.67%、 33.33%、33.33%、16.67%,对万古霉素仍敏感.未感染组和感染组脊柱术后患者IL-6、IL-8以及PCT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脊柱术后患者IL-6、PCT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脊柱术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临床表现为浅表切口红肿患者23例,15例患者发生早期临床表现为红肿合并脓液渗出;体温升高为脊柱术后感染患者主要的首发临床表现;所有脊柱术后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均升高,可达(68.4~137.3)mg/L、(14.01~24.11)×109/L和(57.4~93.8)mm/h. 结论 脊柱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居多.IL-6、PCT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高的患者感染率较高.临床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革兰阳性菌感染可选用万古霉素.患者临床表现以体温、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者居多.

  • 术中给予芬太尼对脊柱手术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作者:郑吉卫;朱琼;龚璇;亢留玉;徐伟

    目的 探讨术中给予芬太尼对脊柱手术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行脊柱手术患者按术中使用芬太尼剂量不同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3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手术切皮前给予芬太尼3.0μg/kg静脉注射,A组患者术中不再追加使用,B组、C组患者术中分别间断使用芬太尼3.0 μg/kg及6.0 μg/kg静脉注射,并于手术结束前1h完成后一次注射.记录3组患者手术前(T0)、术后(T1)、意识恢复时刻(T2)、拔管时(T3)及拔管后10 min(T4)各时间点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同时记录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RS)、术后疼痛评分(VAS)及镇痛效果(Ramsay)评分.结果 3组患者MAP和HR在T0至T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MAP及HR在T3较T0时刻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MAP及HR在T4较T0时刻明显升高,且高于同期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自主恢复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R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B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雷米芬太尼麻醉的脊柱手术患者术中给予芬太尼3.0 μg/kg静脉注射剂量可有效提高患者苏醒质量,预防患者雷米芬太尼麻醉后疼痛及痛觉过敏现象的发生.

  • 脊柱术后患者支具佩戴依从性与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高丽;潘志永;易祖玲

    目的:了解脊柱术后患者支具佩戴的依从性现状及其对支具佩戴的认知情况,为提高患者术后佩戴支具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电话采访的方式对100例脊柱术后需要佩戴支具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支具佩戴依从性及对于支具佩戴的认知状况。结果脊柱术后患者中支具佩戴依从性高者占41%,依从性中等者占47%;100例患者中,80%以上对“不能够接受自己所患疾病”、“认为没有必要佩戴脊柱支具”、“不愿意遵从医嘱佩戴支具”表示明确否定态度。不同依从性的患者对认为没有必要佩戴脊柱支具、对于脊柱手术后下床活动心存恐惧、佩戴支具不舒适的认知存在差异(χ2值分别为25.475,16.288,20.017;P<0.05)。结论脊柱术后患者支具佩戴依从性不高,与患者的各种不良认知有关,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存在的各种不良认知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以增加脊柱术后患者支具佩戴的依从性。

  • 医用胶带在标识眼科手术病人术眼中的应用

    作者:赵惠敏;潘恒令;张玉凤

    手术部位的正确确认是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美国AORN(Association of perioperative Nurses)为防止手术部位错误而采取相应措施即有关左/右、多组织(手指/脚趾)或多水平(即脊柱手术、颈、胸、腰)等手术部位必须标明.病人与医生参与部位标记.鉴于此,我们在术前处置时采用医用胶带标识眼科手术病人术眼,经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马蹄型头架在全麻俯卧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平;王亚玲

    目的 探讨马蹄型头架在全麻脊柱俯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00例使用自制马蹄型头架进行全麻俯卧脊柱手术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并发视物模糊2例;头面部肿胀3例;颈项不适1例;头面部压红5例,其中前额压红2例、颧骨压红3例;无一例皮肤压伤及术后失明.结论 通过马蹄型头架在全麻俯卧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要确保此类手术患者的安全,要求医护人员要选择大小合适的马蹄型头架,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熟练的操作技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注意事项以及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患者顺利与安全的重要环节.

  • 自体血液回输提高脊柱手术用血安全性的研究

    作者:刘莉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回输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112例,将患者按病案号尾数奇偶性分为两组,奇数为观察组57例,偶数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用血液回收机在术中进行血液回收回输,患者术中血细胞比容(Hct)< 30%时输自体血;对照组当血细胞比容(Hct)< 30%时输库存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色素Hb和血球压积Hct对照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量、输库血量、失血量、及代血浆用量的对照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色素Hb和血球压积Hct以及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1,1.26,0.25,0.31;P >0.05),而术中自体血回输量、输库血量及代血浆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68,7.18,1.92,3.29;P <0.05)。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回输技术可减少或不用库存血,既解决了节约用血,又减少了输血后并发症,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是脊柱手术中安全用血的佳选择。

  • 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病人眼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王永珍;孙孝红;姜静;王飞飞

    目的 探讨防止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病人眼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 40例俯卧位脊柱手术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40例俯卧位脊柱手术病人在术后均未发生眼部并发症.结论 术中只要精心护理,认真观察,严防眼部受压,可大大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 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欧阳一雪;赵红伟;蔡雪;赵书娥

    目的:调查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进行腰椎手术的21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2.54±11.23)分,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预期性支持、个人状态和适应能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指导质量、性别、出院原因、合并症、下肢肌力是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同时为患者制订详细的康复计划和多元化的随访模式,提高出院指导的质量,以提升患者的出院准备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 体感诱发电位和磁共振成像测量在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唐李莹;陈惠德;朱莉;汤艳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近年来该病已有低龄化趋势,且越来越显露出它相关的职业特性.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作为一种能直接反映脊髓功能状态的检测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及脊柱手术的术中监护,对CSM的诊断及预后评估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一组CSM患者的统计数据,探讨SEP联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在评估CSM患者非手术治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

  • 全麻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眼部护理研究

    作者:李菊红;孙建荷;李楠

    目的 探讨全麻俯卧位患者眼部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3973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3973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眼部并发症.结论 认清导致眼部并发症的相关凶素是有效预防的第一步;针对手术特点采取眼睛护理措施有的放矢效果好;采用综合措施是预防眼部并发症的可靠保障.

  • 生物蛋白胶-明胶海绵复合物修复硬脊膜缺损6例报告

    作者:司瑜;张新民;田鲁峰

    硬脊膜缺损在脊柱手术中比较常见,特别是椎管狭窄症患者,处理比较棘手.为预防脊髓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防治脑脊液漏和感染,并为神经组织提供容纳和保护,多数学者主张必须行及时有效的硬膜修补求.我院于1999~2001年应用生物蛋白胶-明胶海绵复合物修复硬脊膜缺损6例,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臭氧复合PCEA用于脊柱相关手术后慢性疼痛的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王家双;包佳巾;魏星

    目的:观察和评价使用硬膜外PCA及臭氧-氧气介入治疗对于脊柱手术后慢性疼痛的治疗结果.方法:本组共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除了口服甲钴胺胶囊1 mg,两次/日,鲁南贝特2片,两次/日,乐松60 mg,两次/日外,A组使用持续硬膜外皮下隧道PCA技术(PCEA)治疗,B组使用PCEA+复合臭氧-氧气(30:70)介入治疗方法,使用处方为恩再适-0.1%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1.5~2.0 ml/h,追加2 ml/次,间隔时间为:15分钟.在使用PCEA 5天后实施CT监护下臭氧-氧气介入治疗.观察指标包括VAS评分(静息痛、运动痛)、工作和生活能力、信心指数、睡眠和体能状态和HAMD评分.结果:本组共28例患者,绝大多数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VAS评分(静息痛、运动痛)明显降低,A组由治疗前的6.88和8.41分降低至2.46和4.40分;B组降低至1.45和2.68分;HAMD评分由治疗前的21.33分降低至12.91和10.31分;信心指数由治疗前的4.23分增加至6.90和8.87分;少数患者出现背部穿刺点疼痛和腹部不适、下肢乏力感觉.结论:初步的观察表明PCEA或PCEA复合臭氧-氧气介入治疗用于脊柱相关手术后慢性疼痛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患者大部分体征得到有效控制后出院.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 不同血液稀释法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伍国芳;罗玉金;彭冬华

    目的 评价不同血液稀释技术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脊柱手术患者血液保护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80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不行血液保护技术、B组单纯行回收式自体输血、C组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D组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监测麻醉诱导前(T1)、手术前(T2)、手术结束时(T3)及手术结束后24 h(T4)各组的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记录各组患者术中的输液量、自体血输注量、异体血输注量及尿量.结果 与T1比较,各组患者CVP在T2、T3、T4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T2时C组明显高A组(P<0.05);与T1比较,各组患者Hct、Hb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A组比较,T2时C、D两组低于A组(P<0.05);与T1比较各组患者PLT在T3、T4均下降(P<0.05),PT、APTT在T3、T4时均延长(P<0.05),但在正常范围之内;术中异体血输注量A组高于B组(P<0.05),明显高于C、D两组(P<0.01).结论 血液稀释技术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能明显减少术中的异体血输注量,对凝血功能影响小,安全可行.

  • 俯卧位体位垫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作者:孙海杰;朱晓娟;崔永武;夏瑞连;杨美英

    骨科病人因受手术切口、术中复位、内固定、术中牵引、摄片等的影响,对手术体位的要求较高,尤其是脊柱手术时采取俯卧位,应充分暴露术野,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循环功能正常,避免肢体神经受压迫.

  • 椎间盘摘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

    作者:赵爱华;唐红波;江雪莲

    我科1995年1月至2000年6月实施脊柱手术283例,并发脑脊液漏8例,发生率2.83%.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经保守治疗脑脊液漏均在7日内停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83例中,颈椎间盘摘除19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腰椎间盘摘除264例,并发脑脊液漏7例.8例均为男性,年龄31~60岁,平均43.6岁.

  • 自制滴水双极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向艳;安虹

    脑外科手术和一些脊柱手术,由于毛细血管丰富,手术过程中出血多,医生习惯用双极电凝来止血.但双极电凝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①电极使用久了会发热,不利于止血;②血凝固在电极的金属上,会降低双极的功效.

  • 脊柱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岳志丰;陈继营;柴伟

    目的:探讨并分析脊柱手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术后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年1~10月间行脊柱手术术后发生下肢DVT的31例患者,选择同期入选行脊柱手术但术后未发生DVT患者50例作为匹配对照,对比两组患者生物学特征、吸烟酗酒史、凝血状况、下肢血管状况、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临床处置等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求发生DVT的影响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构成、是否患有糖尿病、术前凝血四项检查结果构成、术中是否输血、术中失血量构成、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 P<0.05)。(2) 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术前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失血量多、术中输血、术后卧床时间长与术后发生DVT具有统计学关联( P<0.05)。结论高龄、术前凝血功能异常、术中输血、术后卧床时间长是脊柱手术术后并发DVT的独立高危因素,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采用物理抗凝治疗并督促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减少下肢DVT发生的必要和有效手段。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靶控输注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影响

    作者:张世刚;邓贵锋;王习春;谭青青;李敬平

    急性高血容量稀释( acute hypervolaemic hemodilution ,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otrolled hypotension,CHT)的临床意义在于:血液保护作用,改善手术视野,减少神经血管损伤,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而改善心功能[1-4]。由Wellcome实验室研发的顺式阿曲库铵( cistracurium)是阿曲库铵的1R顺-1′R 顺式异构体,77%经Hoffmann消除代谢,几乎不释放组胺,对血流动力学和气道影响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非去极化肌松药[3]。本研究观察脊柱手术中6%羟乙基淀粉( HES 200/0.5)氯化钠注射液AHH联合瑞芬太尼CHT,对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

  • 腰椎融合及其临床应用策略

    作者:孙永生;梁朝;温建民

    自从Hibbs和Albee首次提出脊柱融合技术以来,脊柱融合的临床应用已超过100年的历史,其在脊柱外科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已成为脊柱手术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中,腰椎融合的应用和发展更为突出.脊柱内固定技术和植骨材料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腰椎融合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的应用使腰椎融合技术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但是,每一种内固定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每一种植骨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各种微创技术也都存在相应的特色和局限.正确认识和理解每种技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佳的选择,对腰椎融合的成功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790 条记录 2/40 页 « 12345678...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