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大隐静脉曲张旋切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易凤琼;张云美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皮肤切口多、失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我院血管外科从2002年7月开展了微创大隐静脉曲张旋切术,该手术所需时间短,切口少而小,出血少,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增加了美容效果.[1]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 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汪芳

    自体血液回收机利用了高科技的手段,把手术或 创伤中流失的血收集起来,经过滤、 浓缩、清洗后将成份血再回输给病人,达到治疗目的,提高血液利用率,有效发挥成份效应 ,使输血更为合理。既解决了血源短缺,又避免了输异体血传染肝炎、艾滋病的危险。现将 我科自1999年5月以来使用血液回输机的20例病人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20例,年龄17~38岁,此20例病人出血多、创伤大、血无污染。术中使用血液 回收机回收血液约为失血量的50%。20例病人实施手术名称、例数、回收成份血情况见表1。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作者:蔡元真;朱锦宇;朱庆生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对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它的应用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术中出血较以往大为减少,但围手术期的失血量(perioperative blood loss,POBL)始终得不到有效控制,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同时,由于近年来对于TKA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抗凝治疗在一定程度也增加了围手术期失血量.因此,如何减少POBL和术后异体血使用越来越引起关注,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

  • 大咯血的界定及临床救治原则

    作者:王娟;王婷;张杰

    一、关于大咯血的界定
      大咯血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一种严重的状况,这种状况有潜在的致命性,因而我们需要对这一概念有着清晰、准确的理解。既往关于大咯血的定义并不完全统一,而且各文献报道有着较大差异。以往大咯血多是以咯出血量来作为界定指标。而实际上,这种仅仅依据咯血量的多少来定义大咯血常常会引起概念上的混乱。原因有三:第一、文献报道对大咯血的咯血量没有统一的界定。Amirana等[1]提出24 h咯血量超过100 ml即可定义为大咯血,而Corey等[2]则将大咯血定义为24 h咯血量≥1000 ml。在上述二者之间,另有一些研究用200 ml、240 ml、500 ml或600 ml的咯血量来界定大咯血[3-6]。另外,Mal 等[7]对“致命性”咯血做了描述:既往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者,咯血速度不小于200 ml/h;存在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咯血量不小于50 ml/h;尽管静脉应用垂体后叶素,24 h内仍有2次以上中等量咯血(至少30 ml)。第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患者咯血常常很难准确计量,这样依靠咯血量作为标准来定义大咯血就显得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8]。有时候,咯血量被患者夸大,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积血灌入肺内而没有被咯出,咯出血量又可以明显的小于实际失血量[9]。第三,咯血在患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与咯血量有关,而且与出血速度、患者咯出积血的能力、肺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10],因此仅仅武断的依靠咯出血量来定义大咯血而不考虑与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关的其他重要因素,会导致一些临床情况判断的失误,所以另有一些学者将咯血导致的后果如气道阻塞、低血压[11-12]、低氧血症[13]的严重程度等作为重要因素来定义大咯血。

  • 创伤休克液体复苏现状及进展

    作者:赵晓东;姚咏明

    创伤休克的评估主要包括失血量、失血速度、心肺储备功能及是否并存肝肾功能不全等.失血量估计:单侧血胸3 000ml,膨隆状腹腔积血2 000~5 000ml,骨盆骨折1 500~2 000ml,股骨骨折800~1 200ml,全层软组织缺损500ml/5cm3.休克救治的主要目的是终止出血、补充血容量及增加组织氧输送(液体复苏).本文拟对创伤体克液体复苏的现状及进展作简要综述.

  • TKA术后放置引流与否对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刘杰;王栓科;台会平;薛文;张辉;郭士方;王和平

    目的 比较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MA)术后膝关节腔内放置引流与否对对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初次行TKA 60例,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每组各30例.通过Gross方程推算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对两组患者计算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流组总失血量平均为(785.3t293.0)ml,显性失血量平均为(439.9±211.0)m1;隐性失血量平均为(381.2±279.0)m1.非引流组总失血量平均为(461.9±251.3)ml.因两组患者手术全程使用气压止血带,术中失血量均按0 ml计算,所以,非引流组总失血量等于隐性失血量.引流组失血总量明显多于非引流组(P<0.001).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侧初次TKA术后放置引流与否对膝关节术后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但是,引流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总量明显多于非引流组.

  • 局部应用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失血量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研究

    作者:李大坤;高忠;邢刚;胡献礼;朱军

    目的 研究局部应用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TXA)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失血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01初次单侧THA 90例,按TXA应用方式分为3组,局部应用TXA 30例(局部组),静脉注射TXA 30例(静脉组)以及不注射TXA 30例(对照组).比较3组术后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深静脉血栓发生(DVT)以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局部组和静脉组均可减少术后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及引流量(P<0.05).3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及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围手术期局部应用和静脉注射TXA均能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失血量,并且不增加DVT发生的风险.

  • 术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TKA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尹建石;刘欣伟;赵东风;王俊生;胡闯;马岩;阎寒

    目的 观察术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TXA)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2-12的71例TKA,其中26例术中关节腔内注射TXA(观察组),45例未注射TXA(对照组).观察记录2组输血量、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组中2例合并糖尿病者切口延迟愈合,3周后均顺利愈合;对照组中1例合并糖尿病者切口延迟愈合,3周后愈合.2组均未出现双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TKA术中关节腔内注射TXA可以减少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未增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危险.

  • 围手术期使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THA术后失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林昊;蔡鸿儒;高翔;许志贤;柯铁;张旭鸣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使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失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自2013-02-2016-08初次单侧THA手术患者78例,观察组38例于术前15 min静脉滴注1次氨甲环酸(15 mg/kg),术后3h再次按该剂量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均未使用氨甲环酸.结果 观察组术后7例输血,对照组术后21例输血;观察组输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FIB、PT、APTT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症状性肺栓塞.结论 术前15 min与术后3h静脉滴注等剂量(15 mg/kg)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THA失血量和输血量,并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风险,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

    作者:顾勇杰;于亮;蒋伟宇;赵刘军;马维虎

    目的 探讨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6-01-2016-06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40例,通过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不使用氨甲环酸.比较2组术后第1、3、5天Hb,以及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例数.结果 40例术后均未出现硬膜外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并发症.观察组仅1例输血,对照组5例输血;观察组输血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天Hb均高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可以减少颈后路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和术后失血量,降低围手术期的输血患者比例,但是不能减少术中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

  • 半程使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和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陈森;李建平;彭昊;方洪松;周建林

    目的 探讨半程使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失血量和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4例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半程使用止血带32例(半程组),全程使用止血带32例(全程组).记录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1、3、7d大腿及膝关节VAS疼痛评分,术后至能完成直腿抬高和屈膝90°的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半程组术中失血量(257.8±105.1)ml,稍高于与全程组的(213.8±87.4)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程组术后引流量(195.3±89.1)ml,低于全程组的(280.2±114.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程组预估失血量(561.0±165.1)ml,也低于全程组的(673.0±20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程组大腿肿胀率低于全程组,术后第3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程组完成直腿抬高的时间(1.5±0.9)d,早于全程组的(1.9±1.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程组完成屈膝90°的时间(1.8±1.1)d,也早于全程组的(2.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中半程使用止血带能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并可改善患肢早期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 髓内、外内固定方式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失血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飞;茆文龙;李力毅;舒忠军;李颖

    目的 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髓内髓外固定方式治疗时的失血量差异并探讨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5-01诊治的15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分析2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的差异,以及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对2种术式中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建立隐性失血量与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之间的线性方程式.结果 PFNA组显性出血量(140.3±31.6)ml,隐性出血量(409.7±191.3)ml,总出血量(550.0±192.5)ml,DHS组显性出血量(174.3±39.0)ml,隐性出血量(295.o±134.3)ml,总出血量(469.3±144.1)ml,2组显性失血量(t=6.01,P<0.001)、隐性失血量(t=-4.33,P<0.001)、总失血量(t=-2.96,P=0.0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NA组中高龄组与超高龄组中隐性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F=0.97,P=0.326)与BMI (F =0.00,P=0.976)对2组的隐性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方案、术后3dHb及隐性出血量三者之间呈线性关系.结论 髓内固定方式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出血量显著大于髓外固定方式,但显性出血量相反;年龄是影响隐性出血量的因素;隐性失血量与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R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乔洪杰;李学锋;朱明;李树锋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自2012-03-2015-04在本院初次行TKA治疗的106例RA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给药组、关节注射组和联合组,静脉给药组于止血带充气前15 min静滴氨甲环酸(TXA)1 g,关节注射组术毕缝合关节囊后经关节囊切口注射TXA1 g,联合组于止血带充气前15 min静滴TXA 1 g,术毕缝合关节囊后经关节囊切口注射TXA1g.结果 联合组术后24、72 h Hb、Hct均高于静脉给药组和关节注射组,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均低于静脉给药组和关节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和术后Fib、PT和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组和联合组均无输血者,3组均未发现DVT和肺栓塞.结论 RA患者TKA术前静脉滴注TXA联合经关节囊局部用药可减少围术期失血量,且不会增加DVT和肺栓塞发生风险.

  •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系统评价

    作者:高福强;孙伟;郭万首;李子荣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r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局部应用TXA减少TKA术后出血量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RevMan 5.0.2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XA组与对照组总失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D-二聚体和术后KSS功能评分采用加权均数差评价,输血率采用优势比评价.结果 终共纳入8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局部应用TXA能够减少TKA术后总出血量[WMD=-302.05,95%CI(-345.05,-259.05),P<0.001]及引流量[WMD=-253.70,95%CI(-293.75,-213.65),P<0.001],血红蛋白下降较少[WMD=-0.64,95% CI(-0.85,-0.43),P<0.001],降低输血率[OR=0.29,95%CI(0.17,0.48),P<0.001].结论 局部应用TXA可以减少TKA术后失血量及引流量,降低输血率.

  • 氨甲环酸联合云南白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对照研究

    作者:邱文奎;徐伟;栗磊;苏振炎;张益宏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联合云南白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5-04-2017-05完成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联合应用氨甲环酸与云南白药,对照组单纯应用氨甲环酸.比较2组术中输血量、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以及术后1、4、7d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结果 观察组术中输血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7d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2例肺炎,对照组出现2例肺炎、1例创面水肿、1例切口感染,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联合手术前后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的效果较单一应用氨甲环酸的治疗效果更优,能减少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水平的波动,更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 氨甲环酸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罗湘平;何顺清;李治安;王磊;陈晓龙;黄超;曾涛;罗健

    目的 评价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止血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纳入自2014-12-2017-07诊治的210例老年髋部骨折,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3层,每层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03例,将氨甲环酸按15 mg/kg剂量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于切开皮肤前15 min内静脉滴注完,3h后再予以同等剂量氨甲环酸静脉滴注1次.对照组107例予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评价疗效指标: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总输血量、输血比例.安全性指标:血栓事件,术后6周内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总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输血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栓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可以有效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失血量和输血量.虽然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未增加血栓事件发生的风险,但是合并血栓高危因素的手术患者是否使用氨甲环酸需要进一步研究.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使用方法对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段国庆;任春凤

    目的 探讨不同止血带使用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对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行单侧TKA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分成全程组(手术开始至假体安装完成使用止血带)和短时组(术中截骨完成后至假体安装完成使用止血带),记录2组手术时间、使用止血带时间、肢体肿胀程度、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术后是否能主动直腿抬高、有无大腿疼痛,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2组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短时组输血率明显低于全程组(P<0.001);短时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全程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 TKA术中短时应用止血带并未增加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可降低输血率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技术改进

    作者:陈经勇;石华刚;陈黎;唐浩琛;李钟;陈杭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当压迫物来自椎管前方时,常需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但该类手术损伤大,失血多,技术要求高等因素限制了该手术的开展.自2002年7月~2002年12月共进行了15例,在减少失血量,减轻损伤,降低技术和操作难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 泌尿外科单孔行腹腔镜手术:早期经验总结

    作者:Jihad H.Kaouk;George-Pascal Haber;Raj K.Goel;Mihir M.Desai;Monish Aron;Raymond R.Rackley;Courtenay Moore;Inderbir S.Gill;夏文君

    目的 介绍使用Uni-X单孔腹腔镜系统完成泌尿外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早期经验,这套系统包括一个单孔多通道的套管和一套特别设计的弯曲的腹腔镜器械.方法 我们对10名患者施行了泌尿外科单孔腹腔镜手术,包括4例冷冻治疗,1例肾楔形活检,1例根治性肾切除,4例经腹腔阴道骶骨固定术.经腹腔入路时,单孔多通道系统经脐置入:经腹膜后入路时,单孔多通道系统经第12肋末梢处置入.相关数据由前瞻性的数据注册登记审核委员会收录.结果 从2007年9月25日起,10名患者因腹部及盆腔疾病接受了单孔腹腔镜手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途转为标准腹腔镜术式.肾脏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小时(范围2~3.2小时),阴道骶骨固定术平均手术时间2.5小时(范围2~3小时).肾脏手术平均失血量100ml,阴道骶骨固定术平均失血量90 ml.肾脏手术平均住院时间2.8天(范围1~8天),阴道骶骨固定术住院时间2天.1例接受冷冻治疗的患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术后给予面罩吸氧,使其住院时间延长1周.此患者术前因贫血输3U浓缩红细胞,术后CT扫描发现一小的肾周血肿.结论 以单孔腹腔镜行肾脏冷冻治疗、肾楔形活检、根治性肾切除和阴道骶骨固定术安全可行.尚需行进一步实践和跟踪观察.

  • 对肥胖和非肥胖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的比较

    作者:Frederico R.Romero;Soroush Rais-Bahrami;Michael Muntener;Fabio Augusto R.Brito;Thomas W.Jarrett;Louis R.Kavoussi;于潇

    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肥胖和非肥胖患者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的围术期状态的比较.方法 我们分析比较了进行OPN的56名患者(28名肥胖患者,28名非肥胖患者)和进行LPN的112名患者(56名肥胖患者,56名非肥胖患者)的围术期的相关数据.结果 接受OPN的肥胖患者比接受LPN的肥胖患者,手术时间更长(285.9±69.7min对195.2±59.8min),失血量更多(484.5±272.1ml对391.7±308.6ml),肾动脉夹闭时间更长(44.4±12.8min对28.2±10.5min),术中并发症更多(14.3%对1.8%),术后并发症更多(35.7%对17.9%),住院时间更长(6.4±2.8天对3.2±2.2天).对比行LPN的肥胖患者和非肥胖患者,除了肥胖患者失血量(391.7±308.6ml对280.9±202.1ml)较多外,其他围手术期的结果相似.后,对比接受OPN和LPN的非肥胖患者,行LPN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248.9±45.0min对181.1±62.4min),失血量更少(412.4±274.6ml对280.9±202.1ml),术中并发症更少(21.4%对1.8%),住院时间更短(6.3±2.8天对3.2±1.6天).结论 肥胖和非肥胖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比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效果显著提高.

584 条记录 3/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