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高血压中老年人群血压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作者:李雯;赵剑秋;李俊娟;刘雪梅;李晓庆;黄玮;邵丹;张丽;吴寿岭

    目的 探讨开滦研究队列基线(2006年)血压水平及4年后(2010年)血压变化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在参加2006 2007年度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职工101 510人中分层随机抽取观察对象,按人选标准选取观察对象5440人组成研究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选取队列中非高血压人群共计3802人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基线血压和4年间血压变化进一步分为:①稳定为正常血压组(n=673);②正常血压进展为正常高值血压组(n=793);③正常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n=408);④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n=295);⑤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n=915);⑥正常高值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n=718),观察血压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 正常血压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32.4%,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38.1%;正常血压稳定为正常血压、进展为正常高值血压组及进展为高血压组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19.2%、32.5%、54.2%;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及进展为高血压组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27.8%、34.4%、46.9%.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与稳定为正常血压组比较,正常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OR值(95% CI)分别为2.451(1.604~3.744)、1.513(1.019~2.247)、1.643(1.212~2.228)和2.268(1.643~3.123).结论 非高血压人群中,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增加.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较低.

  • 肺灌洗对尘肺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

    作者:朱秀萍;张彩凤;么太成;王艳;邵仲达;李艳丽;袁淑青;王德军;秦天榜

    目的 探讨肺灌洗对尘肺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于2006-02-2011-07在开滦职业病防治院接受肺灌洗的Ⅰ期尘肺患者87例和未灌洗尘肺患者174例进行观察随访,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及高血压发病情况,用Cox回归分析肺灌洗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中位随访3.7年后,灌洗组和未灌洗组收缩压均值分别升高4.7和8.1 mm Hg(P>0.05);舒张压均值分别升高1.6和5.1 mm Hg(P<0.05);随访期间共发生高血压78例,其中灌洗组25例,未灌洗组53例.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基线血压、基线心率、高血压家族史、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后,灌洗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未灌洗组的37% (OR=0.37,95% CI0.19~0.72).结论 肺灌洗可以延缓尘肺患者血压的升高,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 急性心肌梗死的血压变化及处理

    作者:李东宝;华琦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但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压普遍降低,严重者发生低血压休克,况且临床上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也加重低血压的发生,那么心肌梗死后血压变化遵循如何的变化规律,值得进行探索;另外,心肌梗死后血压过高容易导致心衰、心室重构或心脏破裂,血压过低可引起冠脉供血减少,不利于心肌灌注,因此维持适血压水平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仅就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血压变化和处理作一简要综述.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的血压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黄银辉;林友榆;陈振杰;杨美丽;许盈盈;陈雅芳;卓识途;杨滢霞;李明媚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血压及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7例的资料,按治疗后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及预后不良组(2~6分),比较这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24 h血压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在溶栓前基线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治疗后2和24 h,预后不良组收缩压分别为(147.4±18.5)和(147.7±17.7)mm Hg,预后良好组分别为(140.9±17.5)和(135.9±21.1)mmHg;溶栓后24 h预后不良组收缩压降低幅度小于预后良好组[(-0.54±18.02)比(9.60±17.33)mm Hg,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既往有糖尿病、溶栓前血糖、溶栓后2h及24 h收缩压、溶栓后24h收缩压变化与溶栓预后独立相关.结论 溶栓后2h及24 h收缩压较低者的溶栓预后好.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时应当不应当降血压?有争论!

    作者:

    目前已经肯定高血压能引起血管疾患,降压能预防血管事件,但降压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则有争论.以往流行病学研究认为:中年血压高,到晚年脑白质损害较严重,认知功能下降,但老年时血压低,认知功能反而不好.降压治疗对认知功能的研究也有相反的结果.近Boxtel MPJ等对一组人群,长期多次用ABPM测定血压,用MRI测定脑白质病变,用定量、敏感的神经精神检测指标判定血管性痴呆主要的标志,即:行为障碍.结果发现:SBP高、脉压高确与白质病变有关,但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无明确关系.昼夜血压变化与脑结构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无关.夜间血压下降或不下降(杓型与非杓型)与小血管病变也没有什么关系.

  • 如何发现和防治隐匿性高血压

    作者:孙新甫;邓君曙;林甲宜;戴伦;《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人体24 h动态血压变化大,偶测血压只能反映测压当时的血压水平.在偶测血压正常的受检者中,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发现其中有些受检者白天SBP≥135 mm Hg和/或DBP≥85mm Hg,即患有"隐匿性高血压".

  • 焦虑对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作者:苏海

    焦虑是对外部事件或内在想法与感受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依其程度分为:不安和担心、害怕和惊慌、极端恐怖3种.焦虑的程度恰当可视为一种正常反应,若泛化或程度过强,则为异常状态.数十年来一直认为焦虑是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1-2].然而,近年有研究认为焦虑与血压变化或高血压的起病无关[3],因此再度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

  • 1079名职工15年血压变化随访研究

    作者:赵尊忠;郭万伦;刘善湘;尚德信;孔庆印;魏洪莲;庄士云;王明山

    目的 探讨1079名职工15年的血压变化情况和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参照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的有关标准,对6个基层单位1079名职工于1983年和1998年分别进行了血压调查。结果 (1)血压均值:收缩压男升高22 mmHg,女升高16.9 mmHg;舒张压男升高11 mmHg,女升高12.7 mmHg(P<0.05);(2)高血压患病率升高26.1%,其中男升高25. 03%,女升高28. 28%(p< 0.05);(3)正常血压者15年内有27.9%成为高血压,年发病率1.86%;临界高血压者72.6%成为高血压,年发病率4.84%;(4)高血压控制率2.9%。⑤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病率密切相关(P<0.001);(6)高血压服药率46.6%,服药种类以复方降压片为主,占25.2%;(7)服药治疗对高血压控制和脑卒中发病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该人群血压均值和高血压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高血压控制率低,脑卒中患病率高,药物治疗效果差。应大力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增强保健意识;加强对基层高血压病人服药的监控,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管理率和控制率。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中的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方法

    作者:毕亚

    目的 探索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中的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糖尿病肾病120例患者(在2016年8月19日至2017年8月19日期间选取),随机分组化(6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再分别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1.67%)、满意度(100.00%)、随机血糖值(7.42±1.32)mmol/L、收缩压(124.85±3.65)mmHg、舒张压(76.85±2.43)mmHg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加强全面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血压水平.

  • 低血压低脂肪饮食:老人保健别盲目求低

    作者:

    低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害人的心、脑、肾等脏器,很多高血压患者在血压降到正常后不听医嘱,仍大剂量服用降压药,认为"乘胜追击",让血压再降低些就不易反弹了,结果导致血压远低于正常水平,出现了头昏、乏力、无精打采等症状.低胆固醇饮食.低胆固醇食物可使心脏受益,却也与一些疾病有关,如中风、肺炎、肝病甚至癌症.低胆固醇可使细胞膜的脆性增加,导致血管壁脆弱,脑内小血管因缺乏外周组织的支撑作用,抵抗血压变化的能力减弱,易发生血管破裂.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建华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的血压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5月该院的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持续血透时间>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础收缩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实验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为34.21%,对照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为13.60%.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基础收缩压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较大,低血压发生现象较多,应运用正确的护理对策进行护理.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探析

    作者:孙爱慧;贾志英

    目的:探讨以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讨了血液透析中的血压变化的特点,并总结此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30例,作为1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30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作为2组。透析前,测量两组患者的基础血压值;进行3h、2h、1h的透析后,再次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值。计算出不同时段血压改变的值,研究透析前后引起的血压变化。结果透析前,测得1、2两组基础血压的平均值分别为19.9 kPa、20.1 kPa,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3 h、2 h、1 h、0 h的透析后,1组患者血压平均值(kPa)分别为:9.97 kPa、6.34 kPa、4.78 kPa、3.27 kPa,2组患者分别为:4.38 kPa、3.19 kPa、2.92 kPa、1.89 kPa。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2、P<0.02、P<0.05)。结论与肾炎尿毒症患者相比,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和速率较大,改变迅速而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在血液透析进行的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以保证可及时控制和处理各种情况。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措施评价

    作者:吴美清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该次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2018年2月,涉及的患者例数为60例,在随机分组方式下,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则采用针对血压异常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透析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低血压的反复出现会给患者的心、脑等组织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从多方面进行干预,切实保障患者的透析效果以及身体健康.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

    作者:席庆霞;郑利艳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特点,并探讨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86例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液透析,于透析过程当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1h、透析2h和透析3h的血压水平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行血液透析过程当中血压极易发生较大浮动,从而引起各类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保持患者血压水平平稳,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不同体位对老年患者行肠道准备的效果研究

    作者:王媛媛;张吉玲;于福源

    目的 探讨采用头低臀高侧位对老年患者在静脉肾盂造影(IVP)前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应用静脉肾盂造影(IVP)前行肠道准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1例,灌肠时采取头低臀高侧位;对照组29例,灌肠时采取常规的左侧卧位.比较两组保留灌肠的时间及心率、血压变化、灌肠的效果、肠道清洁的效果、患者的腹部X片评定分级.结果 试验组肠道清洁总有效率、Ⅰ级片率分别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低臀高侧位是老年患者在静脉肾盂造影(IVP)前行肠道准备的合适体位.

  • 老年高血压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相关性分析

    作者:袁玲霞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135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中,依照24h动态监测25(OH)D水平,分成正常组(70例)和缺乏组(6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与BPV情况,同时剖析25(OH)D与BPV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测定,缺乏组患者的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通过分析,25(OH)D水平和24hSSD,24hDSD,dSSD及dDSD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OH)D与血压变化呈负相关性.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过程血压变化的观察(摘要)

    作者:王玮;康健;王秋月;肖丹;侯显明;于润江

    正常人体循环压有24小时节律性变化,在夜间下降,清晨升至高值,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则失去了这一节律性变化,因此我们对13例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了观察.

  • 社区基本健康中老年人直立位收缩压变化类型与心率变化的关联

    作者:马健勇;陶雪花;苏海;王永斌;黄会友;刘翔;魏军

    目的:体位改变可以导致三种类型的血压改变:血压基本稳定(ONT),体位性低血压(OH)和体位性高血压(OHT),但是体位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化之间的关联不清。

  • 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一例

    作者:贾娇娜;李凡;赵羚秀;李洋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患者,男,30岁。因车祸致胸腹疼痛8小时急诊入院。主动脉CTA回报:主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显影良好,走向自然,主动脉弓局部不规则膨突,其内造影剂充盈良好局部纵膈内脂肪间隙模糊;经询问病史,详细查体,阅各项检查单及化验单之后,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dford Type B)”破口位于胸降主动脉,急诊行介入治疗,覆膜支架覆盖破口。分析和总结1例外伤引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该病的知识宣教,同时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向其家属交代绝对卧床的必要性、手术目的、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及血压变化。减少人员探视,避免情绪激动引起的血压波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以缓解疼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呼吸困难及紫绀。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尿色的变化。术侧肢体制动6~8小时,48小时后可床上轻微活动,72小时后可酌情下床。同时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观察下肢动脉搏动及血运情况,预防血栓发生。监测体温变化,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排便,增加腹压使血压升高,必要时使用润肠通便药物或缓泻剂;皮肤护理,要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定时翻身,动作轻柔,按摩受压处皮肤,避免发生压疮。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在疾病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突然发病,疼痛剧烈,术后在监护室无陪护的状态下极易使患者心里产生恐惧和焦虑,而情绪的波动可直接影响病情的稳定。我们在病室保持安静的条件下,主动安慰患者,了解其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症措施,了解患者的精神世界,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通过对其信仰的了解,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为患者提供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对其信仰给予尊重,认真、细致、耐心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安心的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剧烈疼痛时可给予较大剂量的吗啡或者哌替啶以镇痛,效果较好。

  • 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血压的影响

    作者:祁雨;张慧敏;杨丽睿;秦芳;蒋雄京;宋雷;吴海英;周宪梁;邹玉宝;钱海燕;苄瑾

    目的:探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0-09至2014-09就诊我院高血压诊治中心诊断为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117例,使用CPAP治疗患者57例,未使用CPAP治疗患者6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分析CPAP治疗对OSAS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287 条记录 2/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