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实用肿瘤杂志

实用肿瘤

实用肿瘤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ncology 실용종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92
  • 国内刊号: 33-10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8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肿瘤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张苏展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胃癌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毛建山;张行;蔡建庭;钱可大

    目的通过检测胃黏膜不同病理类型的端粒酶活性,探讨胃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胃癌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银染定性及TRAP-PCR-EILIA定量法,对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胃黏膜活检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阳性率及活性水平:胃癌>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分别与浅表性胃炎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胃癌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分别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完全结肠型肠化生的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于完全结肠型、完全小肠型、不完全小肠型等肠化生(P=0.0105),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P=0.0302).结论端粒酶的活化、活性上调是胃癌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胃癌癌前病变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端粒酶活性上调者可能更具恶变倾向,临床上对指导其治疗和评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 高龄食管癌外科治疗132例分析

    作者:宋长山;张海燕;翁亚涵;张道临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70岁以上食管癌病人的外科处理.结果根治性切除109例,切除率82.6%,姑息性切除15例,减状手术5例,单纯探查3例.术后并发症42例,围手术期死亡10例(7.6%).结论对高龄食管癌的外科治疗重点应放在合并症的治疗、心肺功能的保护及营养支持.

  • 新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T14(SNC1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徐旸;彭佳萍;郑树;叶锋;曹江

    目的研究新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T14(SNC19)在大肠癌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探讨该基因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大肠癌、癌旁黏膜和正常肠黏膜的ST14表达.结果30例病人中,正常肠黏膜组ST14表达阳性率46.7%,癌旁黏膜组43.3%,大肠癌组6.7%,前两组高于大肠癌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癌旁黏膜ST14表达阳性率(64.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5.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T14在部分大肠癌中呈表达缺陷,ST14可能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叶琇锦;林茂芳;孟筱坚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L)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两种可溶性受体(sTNFR Ⅰ和sTNFRⅡ)水平及其与临床及TNFα水平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2例ML及31名正常人血清中sTNFR Ⅰ、sTNFR Ⅱ及TNFα水平.结果活动期ML患者两种sTNFR Ⅰ和sTNFR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及缓解期ML(P值均<0.001);临床有症状ML患者sTNFR Ⅰ和sTNFR Ⅱ水平高于无症状ML患者(P值分别<0.05和<0.01);活动期ML患者的sTNFR Ⅰ和sTNFR Ⅱ水平与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脏器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值分别<0.05和<0.001),其中sTNFR Ⅱ水平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活动期ML血清TNFα水平与sTNFR Ⅱ均呈正相关(P值分别<0.001和<0.01);5例活动期ML治疗达缓解时,血清sTNFR Ⅰ和sTN-FR Ⅱ均显著下降(P值均<0.01).结论ML血清sTNFRs高水平其与疾病状态有关,是预测预后因子之一.

  • 体外模拟高强度聚焦超声适形扫描离体牛肝设定靶区的实验研究

    作者:伍烽;王芷龙;陈文直;白晋;邹建中;叶方伟;陈迅;朱辉;齐家俊;王智彪

    目的体外模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点组合扫描破坏三维立体靶区的过程,为HIFU治疗肝肿瘤的临床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B超实时监控下,采用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由面到体的HIFU立体组合扫描方式破坏离体牛肝组织内的设定靶区,测定凝固性坏死灶的大小、形状和体积.结果HIFU立体组合扫描方式能使牛肝组织内预先设定的任意大小、形状的靶区出现凝固性坏死,受损区与正常组织边界清楚.结论HIFU能沿设定靶区边界实时完全破坏三维立体的肝内靶区组织.

  • 抑癌基因p16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汤新华;陈建萍;陈晓端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抑癌基因p1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p16的表达.结果p16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表达率为42.9%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75.0%(P<0.01),其表达强度与组织分化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组织分化越差,临床期别越高,p16表达越弱.结论p16的突变或缺失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人鼻咽癌细胞裸鼠体内演进中bcl-2、p53及c-erbB-2表达与EB病毒LMP1的关系

    作者:张钦明;陈燕;陈小毅;孙宁;唐泽立;李飞虹;蔡琼珍

    目的研究EB病毒LMP1在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裸鼠体内演进中的作用及与bcl-2、p53及c-erbB-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将表达EB病毒LMP1的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及对照阴性细胞移植于裸鼠体内,然后将移植瘤细胞再移入裸鼠建立第二代移植瘤,如此传至第三代,分别观察移植瘤的成瘤和生长的变化,以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移植瘤细胞bcl-2、p53及c-erbB-2蛋白表达.结果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原代移植成瘤率达75.0%,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平均潜伏期及体内倍增时间分别为29.6±7.7天和2.81±0.13天,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C1L)各代移植瘤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的各代细胞的表达(P<0.01);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有显著下降趋势,对照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则呈峰值变化;各细胞系体内移植瘤细胞的p53及c-erbB-2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即各细胞系不同代间p53表达的阳性率有显著下降趋势,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有显著上升趋势.表达LMP1的鼻咽癌各代移植瘤细胞的p53及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应的各代(P<0.01).结论LMP1使鼻咽癌细胞的生长能力增强,在癌细胞的演进中使其向去分化方向发展,这种作用可能通过bcl-2表达的替代通路,并使p53的积聚、活性受抑制和c-erbB-2蛋白表达增高来实现促进细胞增殖,在鼻咽癌细胞演进过程中可能起重要协同作用.

  • 宫颈癌组织及外周血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朱雪琼;张颖;岳天孚;王德华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及外周血多药耐药(MDR1)基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6例宫颈癌组织及外周血MDR1mRNA、MRPmRNA.结果宫颈癌组织及外周血MDR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58.3%,两者之间明显相关(rs'=0.597,P<0.01).而MR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77.8%,两者之间无相关性.宫颈癌组织中MDR1和MRP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s'=0.524,P<0.05).两者在低分化宫颈癌中阳性率均高于中、高分化者(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DR1和MRP的共表达可提示预后不良,外周血MDR1阳性可间接反应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耐受.

  •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顾晋;彭亦凡;李沛;陆欣欣;李荧;王怡;徐光炜

    目的检测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以及行根治手术后结直肠癌组织中PD-ECGF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肿瘤组织中PD-ECGF蛋白表达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术前区域动脉化疗后3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D-ECGF的表达水平,并与同期未行术前动脉化疗的31例结直肠癌组织作比较.结果术前动脉化疗组的肿瘤组织中PD-ECGF的表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体病理类型、部位、大小、分化程度与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对PD-ECGF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结直肠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分泌PD-ECGF蛋白,从而减少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供氧,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 肾细胞癌中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鹤同;钱立新;张玮;吴宏飞;眭元庚;苏长青;李东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与肾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及TRAP-PCR银染法对肾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51例肾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48例,阴性3例;51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阳性2例,阴性49例,二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肾癌端粒酶活性与其恶性程度无相关性.结论肾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极高,可作为肾癌诊断的分子水平标志物.

  • 胃癌组织中MMP-2及TIMP-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史良会;黄文斌;赵国海;史海生;应月强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86例胃癌病理标本MMP-2和TIMP-2表达情况.结果在高中分化、Ⅰ~Ⅱ期的胃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明显比低分化、Ⅲ~Ⅳ期减低(P<0.01),而TIMP-2表达则明显增高(P<0.01).在淋巴结转移5个以上及Ⅱ站以远者MMP-2表达明显增高,而TIMP-2表达明显减低(P<0.01).Kaplan-Meier分析发现,MMP-2高表达和TIMP-2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MP-2低表达和TIMP-2高表达患者(P<0.01).结论MMP-2高表达及TIMP-2低表达可预示胃癌高恶性度、高转移能力及低生存期.

  • 两种甲胎蛋白抗体标记物导向治疗肝癌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志革;吴英德;周德南;甘友全;贺海平;黄秉琰

    目的比较以甲胎蛋白单抗隆抗体(抗AFP McAb)和多克隆抗体(抗AFP PcAb)为载体的两种双弹头标记物131I-抗AFP McAb-MMC和131I-抗AFP PcAb-MMC的疗效.方法通过直接偶联和改良氯胺T法制备两种双弹头标记物131I-抗AFP McAb-MMC和131I-抗AFP PcAb-MMC,用于治疗荷肝癌裸鼠和31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结果在荷肝癌裸鼠,腹腔给药后第13天,单抗标记物的抑瘤率为81.5%,显著高于多抗标记物(为50.0%),P<0.05.在临床上,多抗标记物的肿瘤缩小率及1、2年生存率分别为63.2%,52.6%和36.8%,较单抗标记物的高(分别为45.5%,45.5%和33.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双弹头标记物的动物实验结果有差别,但临床应用结果无差别.

  • 番茄酱对大鼠食管癌前病变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庆英;罗家逸;许锦阶;罗文鸿;李惠;苏宜香

    目的研究番茄酱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影响甲基戊基亚硝胺(MANA)致癌的效果.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单亚组(MANA)、干预组(MANA+番茄酱).单亚组和干预组大鼠每周肌注MANA 1次,剂量5 mgg/g,持续20周;干预组番茄酱添加至实验结束.实验期26周.共分5次处死动物.测定血清活性氧单位(ROS单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变化,并重点观察大鼠食管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单亚组和干预组大鼠食管上皮均发生癌前病变,干预组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低于单亚组.干预组大鼠ROS单位、SOD和GSH-Px活性有明显提高,MDA含量有明显降低.结论番茄酱对大鼠食管癌前病变的发生有预防作用;番茄酱通过提高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影响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的可能机制之一.

  • X刀等组合照射根治晚期宫颈残端癌1例报告

    作者:聂歆闻;杨进;于飞

    患者女性,49岁.1994年诊断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997年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腰骶部有轻度酸痛感,确诊为宫颈残端癌(中分化鳞癌).1998年腰骶疼痛较前加重,有时向右腿放射,排大便有阻挡感.同年9月上述症状进行性加剧.查体:双侧腹股沟及外阴未见异常.宫颈残端有结节状肿物沿右侧壁向下蔓延约4 cm,右壁上可扪及1.5 cm×3 cm的纵形溃疡,阴道左侧壁光滑.

  • 以皮肌炎为首发表现的消化道肿瘤2例报告

    作者:王见

    1995~1999年我科分别收治了以皮肌炎为首发症状的胃癌和直肠癌患者各1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66岁.自1995年3月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四肢小关节区皮肤出现红肿和紫红色斑,伴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逐渐向四肢伸侧皮肤发展,行肌肉活检确诊为"皮肌炎",应用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获缓解,但停药或药物减量后复发.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幽门前区不规则结节样肿物,活检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收住我科后行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恢复好,皮肌炎症状有缓解,术后24个月发现患者肝门淋巴结肿大,随即出现梗阻性黄疸、腹水等症,于27个月死亡.

  • 直肠癌术后放疗致黏连性肠梗阻8例报告

    作者:刘志明;边玉清;国虹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病之一,为防止术后复发,或彻底消除术中残留肿物,直肠癌Mile's术后常进行放疗.放疗虽可对病灶有一定疗效,但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黏连性肠梗阻,且不易治疗,使病人生存质量下降.作者1998~2000年共收治46例低位直肠癌均行Miles切除,其中8例病人手术后放疗,均出现黏连性肠梗阻,现分析报告如下.

  • 食管癌高危人群的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

    作者:魏文强;乔友林;邵壮;王贵齐;李新庆;范金虎;王国清;董志伟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于全球肿瘤发病的第八位,肿瘤死亡的第四位.全世界每年约有48万(1996)人发生食管癌,占总癌新发生病例的4.6%;死亡45.6万人,占总癌死亡病例的6.4%.食管癌主要流行地区是不发达国家,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食管癌位居肿瘤死亡的第四位.世界年龄调整死亡率中国高,男性27.73/10万,女性13.63/10万,合计20.40/10万.食管癌受累地区遍及大江南北十余个省市,覆盖人口近两亿,高发区人口大约为九千万,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 大肠癌与遗传易感性

    作者:郑树

    大肠癌包括盲肠、结肠与直肠癌,是我国常见九类癌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大肠癌作为一种与西方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尤其在大中城市.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是饮食、环境、遗传、疾病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据估计约三分之一的大肠癌的发生与遗传易感性相关.

  • 恶性肿瘤的营养干预

    作者:史奎雄

    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死因中占第一位,2000年死亡率达146.61/10万,占死亡的24.38%,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肿瘤的发生机制虽然尚未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既有环境因素亦有体内因素的影响.对移民的研究表明,时间趋势的分析以及动物实验表明环境因素是主要的.环境因素中既有致癌、促癌的因素,亦有保护的因素,是相互作用的综合影响.

  • 人群中原发性肝癌易感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俞顺章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肝癌已成为我国农村第二位、城市第三位癌症.以上海市为例,1995年男女癌症每十万人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16.5和155.2,已达到全市第一位死因,肝癌为26.5和9.4位于第三位.目前每死亡4人中就有1人是因癌症而死亡.解决防治癌症的任务,已摆到各级领导的桌面上来了.研究癌症流行病学找出癌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人群的易感性是预防癌症的主演途径.

  • 室内燃煤空气污染与肺癌及遗传易感性--宣威肺癌病因学研究22年

    作者:何兴舟

    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988年在瑞士召开的第五届世界肺癌大会指出,二十一世纪初,常见的疾病可能是肺癌、艾滋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信息中心公布,在今后30年中,肺癌将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因.肺癌将主导我国癌症流行趋势,并支配全球癌症流行的总趋势.

  • 不同射野治疗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肿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华;杨红波;潘志荣;刘光贤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时不同射野放射治疗的消瘤率.方法经病理及CT确诊为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的55例病人,分为双耳前野和面颈联合野为主野的两个不同照射组.放疗后,定期CT复查1年.两组咽旁间隙肿瘤消退情况经卡方检验.结果放疗后半年内两组咽旁间隙肿瘤消退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放疗后1年显示面颈联合野组咽旁间隙肿瘤消退率明显高于耳前野组(P<0.05).结论面颈联合野照射可提高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肿瘤的消退率.

  • 自制胸水引流器持续引流、双路免疫化疗治疗恶性胸水(附32例报告)

    作者:易平勇;余海;马文学

    目的观察自制胸水引流器持续引流、双路免疫化学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64例恶性胸水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前者予以自制胸水引流器持续引流,然后胸膜腔内注入白细胞介素-2和大剂量顺铂(DDP),静脉滴注硫代硫酸钠(Hypo)解毒;后者常规抽胸水,然后注入常规剂量DDP.结果治疗组19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对照组5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结论自制胸水引流器持续引流、双路免疫化疗是治疗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

  • 激光解除支气管梗阻的实验研究

    作者:付尚志;徐维邦

    目的探索激光疏通支气管梗阻每次汽化的时间以及并发症.方法采用新鲜猪肺14个及健康成熟兔6只,在主支气管内填塞3 cm长的肌肉组织模拟梗阻,并分别汽化肺组织、肌组织、支气管壁.结果光纤接触组织表面固定不动和以2 mm/s速度向前推进两种方式,前者组织损伤面积随汽化时间增加而增大,而损伤深度增加不多;后者随汽化时间增多,组织损伤的深度明显增加,而组织损伤的面积增大不多.并发症主要为支气管内局部出血.结论支气管和叶支气管的梗阻病变可用激光进行汽化,每次激光汽化时间在10~15秒之间为佳.

  • 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观察

    作者:赵朴

    目的评价以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以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3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其中初治8例,复发的26例.急性白血病24例(M3除外),恶性淋巴瘤6例,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恶组)2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结果急性白血病组中的完全缓解率(CR)为50.0%,部分缓解率(PR)为25.0%;恶性淋巴瘤的CR(1/6)16.7%;PR(4/6)66.7%,NR(未缓解)(1/6)16.7%;恶组2例,1例有效,1例无效;多发性骨髓瘤2例均有效.米托蒽醌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肝脏、心脏损害,积极的支持及对症治疗均能恢复.结论米托蒽醌作为一线药物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轻.

  • 国产紫杉醇加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谢忠;潘达超;廖思海

    目的探讨紫杉醇加卡铂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国产紫杉醇150 mg/m2加卡铂300 mg/m2联合方案化疗.结果58例初治者和20例复治者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6.9%和35.0%,总有效率51.3%,有4例(5.1%)获CR.中位生存期9.0个月,1年存活率为33.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关节或肌肉酸痛.结论紫杉醇加卡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醋酸甲孕酮改善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汀荣;许晨;茅卫东;许忠仁

    目的观察患者口服250 mg醋酸甲孕酮改善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方法108例各种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化疗期间采用甲孕酮250 mg,每日3次口服,8周为一观察周期.对照组采用单独化疗.结果治疗组中,转移灶控制率(11.1%),疼痛缓解率(29.6%),食欲增加(38.9%),体重增加(46.3%),骨髓保护较理想,与单独化疗组相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250 mg甲孕酮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食欲,增加体重,缓解疼痛.

  • 格拉司琼(枢星)注射液预防肝癌介入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作者:钦志泉;刘子江;瞿幼存;罗祖炎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枢星)预防给药对介入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毒性.方法对3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比较枢星和恩丹西酮的疗效和毒性.结果枢星能有效地预防肝癌介入治疗所致恶心、呕吐.枢星与恩丹西酮的止吐有效率虽无明显差异,但应用枢星患者第二天、第三天平均呕吐次数比应用恩丹西酮少,两者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枢星止吐疗效持续时间较恩丹西酮长,且枢星毒副反应小.结论枢星为肝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的止吐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双膦酸盐类药治疗恶性肿瘤高钙血症临床观察

    作者:陈映霞;秦叔逵;何泽明;王琳;钱军;邵志坚

    目的观察双膦酸盐类治疗恶性肿瘤高钙血症的疗效.方法对8例恶性肿瘤高钙血症患者应用双膦酸盐类治疗11次,所用双膦酸盐类有羟乙膦酸二钠、氯屈膦酸二钠、帕米膦酸二钠.结果用药后血离子钙浓度均有下降,CR+PR者达90.9%.血钙维持正常时间为1~300天,中位时间14天,生存期1.5~9月,平均生存期3.5月.高钙血症相关症状消失或减轻.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双膦酸盐类对恶性高钙血症有较好疗效,但维持时间短暂,应联合其它抗肿瘤措施以延长生命.

  • 不同剂量羟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临床观察

    作者:唐勇;单利;杨顺娥;姜家豫;徐继鸿;穆尼拉;帕提古丽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喜树碱(OPT)联合用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使用三组不同剂量OPT联药治疗消化道肿瘤206例,胃癌65例,大肠癌108例,食管癌32例,其中晚期患者130例.三组剂量分别为:10 mg/d、15 mg/d和20 mg/d,连续5日,同时联合四氢叶酸(CF)、5-FU和DDP化疗.比较三组不同剂量OPT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10 mg/d组有效率分别为:胃癌31.2%,大肠癌40.0%,食管癌44.4%;15 mg/d组有效率分别为:胃癌36.4%,大肠癌36.8%,食管癌50.0%;20 mg/d组有效率分别为:胃癌46.7%,大肠癌47.8%,食管癌33.3%.但随着OPT剂量增加,其近期疗效增加不明显,而其Ⅲ、Ⅳ度毒性反应却增加,尤以腹泻和白细胞减少为著.结论OPT治疗消化道肿瘤效果较好,但其给药剂量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头颈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胡济安;许敬尧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也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在生长、浸润与转移过程中,除了肿瘤细胞自身增生失去控制外,还伴有细胞外基质蛋白降解酶活性及其组织抑制物的调节失衡.

  • 鼻咽癌并右侧腮腺转移误诊1例报告

    作者:况建荣;燕平

    患者女性,36岁.以右侧鼻腔不适9个月,发现右颜面部包块半月,于1995年3月住院入肿瘤科.无头痛,无鼻腔出血.既往身体健康.体检:右耳垂下方可触及3 cm×4 cm大小包块,质硬,无压痛.双侧颈部、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压痛,肝脏右肋下未触及,脾脏左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实用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