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易感基因多态性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实质的思考

    作者:董昌武;高尔鑫

    认为基因背景可能是证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基因的这种细微差异决定其生物行为出现极大的变化.运用基因组技术寻找不同中医证型中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差异表达,对研究中医证型的实质及指导临床用药有重大的意义.

  • 标准化屋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对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作者:王红玉;林小平;郝创利;张纯青;孙宝清;郑劲平;陈萍;盛锦云;邬扬源;钟南山

    目的 评价标准化屋尘螨疫苗治疗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将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苏州儿童医院的轻至中度变应性哮喘患者13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治疗组皮下注射标准化氢氧化铝吸附的缓释型屋尘螨疫苗,对照组皮下注射二盐酸组胺,治疗时间为1年.从各组药物的起始浓度开始,按4个以10倍递增的浓度每周注射1次(治疗组:100、1 000、10 000、100 000 SQ-U/ml,对照组:0.01、0.1、1.0、10μg/ml.100 000 SQ-U/ml的屋尘螨疫苗含9.8μg/ml主要致敏蛋白Der P1).前3个浓度的每种浓度每周依次注射剂量为0.2、0.4、0.8 ml,共9周,第10~14周每周依次注射高浓度的0.1、0.2、0.4、0.6、0.8 ml,第15周达1 m1,并以此剂量渐延长注射间隔,按每2、4、6周各注射1次,1至26周末为剂量递增阶段(第1阶段,简称H1),之后保持每6周注射1次至治疗结束,进入剂量维持阶段(第2阶段,简称H2).患者在每次注射后,必须在诊室留观30 min.结果 132例患者入选,129例(治疗组64例,对照组65例)完成1年的治疗,其中3例中途退出.两组基线期的所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可比性.对每4周计算的日均哮喘症状计分观察,从第29~32周开始两组患者症状计分开始出现差异,治疗组日均哮喘症状计分为(0.17±0.33)分,对照组为(0.39±0.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1,P<0.05),至治疗结束.治疗组H2的症状计分为(0.19±0.27)分,与H1[(0.29±0.3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23,P<0.01),而对照组H2的症状计分为(0.40±0.68)分,与H1[(0.45±0.6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85,P>0.05).哮喘总体病情、发作严重程度、发作频率的自我评估改善率,治疗组分别为96.9%、95.3%、95.4%,对照组分别为80.0%、75.4%、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3.246、11.576、16.204,P均<0.01).治疗组H2每周日均用药计分为(0.20±0.36)分,与H1[(0.33±0.6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4,P<0.01);而对照组H2计分为(0.35±0.96)分,与H1[(0.32±0.9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44,P>0.05).治疗1年后的晨间和夜间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占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FEV1下降20%时吸入组胺的累积剂量(PD20-FEV1),治疗组分别为(97±17)%、(98±18)%、(91±11)%、(98±9)%、(82±10)%、2.35(7.9)μmol,对照组分别为(99±19)%、(100±19)%、(90±14)%、(99±13)%、(82±9)%、1.80(7.8)μmo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170~0.630,Z=0.264,P均>0.05).经治疗后,屋尘螨皮肤指数(SI)在治疗组为1.2±0.5,对照组为1.5±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P<0.05);血清屋尘螨sIgE在治疗组为76.80(97.0)kU/L,对照组为66.50(99.3)k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2,P>0.05).按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标准分级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7%,对照组为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5,P<0.05),但大部分反应发生于注射后30 min内,且症状轻微,并对治疗反应良好,未出现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标准化屋尘螨疫苗进行1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轻至中度变应性哮喘患者的症状,减少合并用药量,降低屋尘螨皮肤敏感性.遵守EAACI免疫治疗指南要求,治疗安全.

  • 构建急性高原病易感者预测模型的方法学研究

    作者:郑然;周世伟

    目的:人群中存在着急性高原病易感者,为此,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和系统综合,以建立预测体系和数学模型,用于大部队急进高原时易感者的预测.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PML数据库1970-01/2002-12有关急性高原病易感者预测研究的文章,检索词"acute mountain sickness,susceptible herd,predic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0-01/2004-8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急性高原病、预测、易感人群",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研究对象为急性高原病易感者.后,采用追溯法补充查找了部分文献和专著.资料选择:通过文献资料的系统分析和归纳,然后筛选出无试验支撑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以是否能用于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为指标纳入标准.资料提炼:共总结出19项预测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专家咨询法、层级分析法(AHP)对预测指标进行了筛选,纳入13项,排除6项.资料综合:按神经-体液调节能力、呼吸系统获氧能力、中枢神经系统抗缺氧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及卫勤保障能力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专家咨询法、AHP方法对预测指标进行筛选,建立了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和指标体系权集,并对预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结论:根据预测模型基本原理和模型方法,选用加权线性综合法建立预测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大部队急进高原卫勤保障,提出了<大部队急进高原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预测方案>.

  • 线粒体82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胆囊结石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宇;牛振民;韩天权;秦俭;姜志宏;张凯悦;张圣道;黄薇

    目的:研究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胆囊结石病的关系,探讨导致胆囊结石病的可能易感因素.方法:对上海地区96个来自不同家系的胆囊结石病人和204名年龄<50岁且无胆囊结石的正常对照者进行线粒体DNA COX1基因、HVS1区和827位点序列检测;将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对比,以寻找存在的(SNPs),并比较各种SNP在两组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COX1基因6023G→A、6216T→C和6413T→C变异的分布在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36);线粒体第一高变区(HVS1)测序发现,16136C-16189C-16217C变异在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22);827位点序列检测发现827A→G在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00364).结论:中国南方人群中,线粒体B4b单倍群个体(827A→G)易感胆囊结石病.

  • 腕管综合征主要症状体征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比较

    作者:刘璠;Lois Carlson;H.Kirk Watson

    目的比较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主要症状、体征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对101例(16 2只手)进行症状严重程度与功能状况的询问,感觉、运动功能的检查;其中62只手在术后6 周再次测定.结果 162只患手中158只具有典型症状(98%).Phalen征、前臂正中神经加 压征、Semmes-Weinstein单丝纤维测试阳性率分别为98%、96%、82%.87%的患手出现肌力下 降,拇短展肌肌力测定(定量法)结果显示,与徒手法相比,不同性别间、术前与术后的差异 均具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典型症状、Phalen征、前臂正中神经加压征、拇短展 肌肌力变化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高,拇短展肌肌力定量法测定是判断腕管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定疗效的一个良好的客观指标.

  • 人群中原发性肝癌易感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俞顺章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肝癌已成为我国农村第二位、城市第三位癌症.以上海市为例,1995年男女癌症每十万人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16.5和155.2,已达到全市第一位死因,肝癌为26.5和9.4位于第三位.目前每死亡4人中就有1人是因癌症而死亡.解决防治癌症的任务,已摆到各级领导的桌面上来了.研究癌症流行病学找出癌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人群的易感性是预防癌症的主演途径.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防治

    作者:沈惠芬;王一平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特发性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人群中已占脊柱侧凸中相当高的比例(96%~97%)[1-3].这种畸形,如果没有及时诊断、矫正,势必影响学生的体型发育,引起心理障碍,有碍成年后的就业和婚姻.因此,已成为目前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 老年重型肝炎68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斌;侯干曾

    为探讨近年来老年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笔者对本院1998-2001年收治的老年重型肝炎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旋毛虫对实验动物的易感性及侵犯脏器与肌肉分布的观察

    作者:赵焱;叶道军;黄晓霞;朱红波;朱明胜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索旋毛虫在本地的存在情况,以期防患于未然.方法:于1997年3~9月感染实验动物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共32只,观察动物对旋毛虫易感性及侵犯脏器和肌肉内分布情况.结果:实验动物对旋毛虫普遍易感,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结论:旋毛虫主要寄生于横纹肌内,以膈肌为多见,在各内脏器官中均未查见幼虫.

  • B95a细胞在麻疹病毒分离中的应用

    作者:彭志红;鄢心革;罗耀星;蔡汉港;阳文胜

    目的研究B95a细胞对麻疹病毒的敏感性和麻疹病毒在B95a细胞上的生长特点. 方法组织培养法.将麻疹野毒株和麻疹疫苗株分别接种在长满呈单层的B95a和Vero细胞上,观察细胞病变的形态;同时在不同的时段检测细胞中和培养液中病毒的含量,绘制病毒生长曲线;比较RPMI1640、DMEM、MEM 3种培养基培养的B95a细胞对麻疹病毒的敏感性. 结果在B95a细胞中麻疹野毒株和疫苗株都能增殖,而在Vero细胞中只能培养麻疹疫苗株;麻疹病毒在B95a细胞中增殖速度快,从B95a细胞中释放出来的时间早于Vero细胞;其病变特点是引起细胞融合,病毒滴度高可达5.0 LogTCID50/100 μl;3种培养基培养的B95a细胞的形态和对病毒敏感性是一致的.结论对于麻疹病毒,B95a细胞的敏感性高于Vero细胞.B95a细胞的培养可以使用包括MEM在内的多种培养基.

  • 不同年龄大鼠神经再生趋化性差异的研究

    作者:周友清;陈亮;顾玉东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其神经再生趋化性在组织特异性和解剖特异性水平上的差异.方法大鼠按年龄分幼年和成年组各40只,分别建立组织特异性(幼、成年组各20只)和解剖特异性(幼、成年组各20只)模型,术后3、6周分别采用神经电图、组织学检测神经再生.结果术后3、6周,幼年组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神经纤维再生准确率、胫腓神经传导速度比值和波幅比值、远端胫神经侧与腓总神经侧有髓轴索数的比值方面均低于成年组;但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幼年大鼠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的组织和解剖特异性较成年差,提示幼年大鼠较易发生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步收缩的主要原因在于周围神经的错向生长.

  •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对IL-6、IL-8、IL-12影响的临床观察--附70例报告

    作者:侯穗波;戴勇;刘明;黄瑞芳;齐晖;王沙燕;罗秀霞;梁桂珍

    目的:研究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9名,变应性鼻炎(鼻炎组)70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8、IL-12及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结果:鼻炎组特异性免疫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IL-6、IL-8、IL-12均明显升高,P<0.01;特异性免疫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L-8显著降低,P<0.01,IL-6明显降低,P<0.05,IL-12虽有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免疫治疗前IL-6、IL-8与TIgE呈正相关,IL-12与TIgE呈负相关.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使变应性鼻炎患者IL-6、IL-8、IL-12的分泌趋于正常,提示特异性免疫治疗有可能通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作用.

  • 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胡志华;林尤冠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为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采用比色法对9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和125例恶性肿瘤患者及其中69例治疗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SGF检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明显升高,且治疗好转后其含量和阳性率明显下降,其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为84.8%,特异性为96.7%,诊断正确率为89.9%.结论: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兔抗人NDR2高效价抗血清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作者:张文红;刘新平;王吉村;韩月恒;邓艳春;周洁;药立波

    目的制备高效价的NDR2抗体. 方法构建pRset-A-ndr2, pGEX-4T-1-ndr2-a和pGEX-4T-1-ndr2-b三种重组表达质粒,并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相应的融合蛋白;用全长GST-NDR2蛋白免疫兔,然后用GST-NDR2-A和GST-NDR2-B片段加强免疫;对包涵体形式表达的6His-NDR2进行初步的纯化;利用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NDR2抗原亲和吸附纯化抗血清. 结果经免疫得到了高效价的兔抗人NDR2多克隆抗血清,亲和纯化提高了NDR2抗体的特异性;免疫组化表明NDR2是一种胞浆蛋白. 结论用全长NDR2蛋白免疫兔,再用片段加强免疫,可以提高蛋白的抗原性,制备得到高效价的抗体. 纯化后的特异性NDR2抗体,为进一步研究NDR2的功能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 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与Rb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强荪;舒青;刘军;张宁仔

    目的探讨人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osis, AS)的遗传易感性与Rb基因(intron20)多态性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以PCR-STR技术,分析了107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68例老年对照组进行Rb基因内含子20多态性的检测. 结果在动脉粥样硬化群体发现:等位基因片段18个, 片段大小在390~260 bp之间, 重复片段大小为5 bp, 杂合率为0.62,PIC(信息量):0.91. 与对照组比较该位点多态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310 bp片段增多(AS:40.2%,对照:28.7%) , VNTR重复数量:动脉粥样硬化群体>对照群体; PIC增高(AS:91%,对照:85%);杂合率降低(AS:61.7%,对照:67 .6%). 结论 Rb基因VNTR重复数量的增多可能是老年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之一.

  • 不同年龄大鼠神经再生解剖特异性的差异

    作者:周友清;陈亮;顾玉东;李继峰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大鼠神经趋化解剖特异性的差异. 方法取幼年组和成年组大鼠各20只,建立解剖特异性模型, 术后3,6周分别采用神经电图、组织学检测神经再生. 结果术后3,6周, 成年组胫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比值分别为7.27±8.63和3.44±1.67,波幅比值分别为12.45±25.03和4.32±2.87;幼年组胫神经与腓神经神经传导速度的比值分别为1.80±1.65和0.97±0.42 ,波幅比值分别为2.29±3.37和1.22±0.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成年组远端胫神经侧与腓总神经侧有髓轴索数的比值在术后3,6周分别为9.62±9.30和8.94±6.20;幼年组分别为1.26±0.62和1.73±2.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幼年大鼠解剖特异性较成年差,可能是临床上产瘫较成人臂丛损伤更易发生同步收缩的原因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