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实用肿瘤杂志

实用肿瘤

实用肿瘤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ncology 실용종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92
  • 国内刊号: 33-10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2-8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肿瘤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张苏展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48例睾丸肿瘤的诊治分析

    作者:雷樟铭

    目的 提高睾丸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结合有关文献分析48例睾丸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48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本组获得随访35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不等,存活28例,7例死亡.结论 根治性睾丸切除加放疗是精原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是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必要治疗手段.

  • Ⅱ期乳腺癌术后放疗探讨

    作者:裘国勤;陆小萍;陈秀勇

    目的 探讨Ⅱ期乳腺癌术后放疗对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Ⅱ期乳腺癌术后行放疗者150例(放疗组)与手术后未行放疗者191例(手术组),未作胸壁照射.结果 放疗组和手术组总的8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为46.0%、55.0%(P>0.05)和4.0%、10.5%(P<0.05).腋淋巴转移≥4个,放疗组与手术组8年生存率为36.9%、11.1%(P<0.05);腋淋巴转移1~3个和≥4个,放疗组和手术组局部复发率为1.5%、10.2%(P<0.05)和6.2%、22.2%(P<0.05).两组胸壁复发率高.结论 (1)腋淋巴转移4个以上,术后放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2)腋淋巴转移病人,术后放疗可降低野内复发,建议高危胸壁复发病人加照胸壁.

  • 312例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分析

    作者:袁宇宁;刘国勋;熊树民

    目的 了解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发生率、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1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骨髓涂片检查,其中153例同时行骨髓活检切片检查.结果 31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涂片发现骨髓侵犯发生率为21.5%,其中153例同时做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发现骨髓侵犯率分别为20.9%和33.3%.骨髓侵犯以弥漫型小淋巴细胞、弥漫型裂细胞和淋巴母细胞多见,以Ⅲ、Ⅳ期患者多见.结论 骨髓活检可提高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诊断率.骨髓侵犯主要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有关.

  • 肿瘤血管生成与nm23基因表达及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买玲;焦宏;汤翔忠;王燕芳;王艳;胡杰英

    目的 研究肿瘤血管生成与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的表达及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93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检测nm23-H1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上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伴有淋巴结转移组MVD、VEGF指数明显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nm23-H1的表达则相反,同时nm23低表达组的MVD显著高于nm23高表达组,P<0.05.结论 MVD、VEGF和nm23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应用特异性基因标志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作者:李汉冲;张明;许中

    目的 探讨特异性基因标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白细胞(CNSL)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ALL患者不同期脑脊液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和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结果 12例ALL脑脊液标本两种PCR基因扩增6例(9份)获阳性结果,与临床结果相符;2例患者临床不符CNSL,但PCR阳性,经观察治疗后确诊.结论 本法特异性强,且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作为ALL患者CNSL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 放免导向诊断大肠癌

    作者:邢春根;刘根寿;田斌;何广仁;鲍君杰;陈易人

    目的 评估放免显像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同时探讨影响其阳性率的因素.方法 采用改良氯胺T法对抗CEA单抗进行131I标记,将碘标记后的单抗静注患者体内,48~72小时后行SPECT显像,图像采用免疫断层专用程序重建,检查前后检测血相关指标.结果 49例中47例经放免显像确诊,诊断符合率95.9%.假阳性、假阴性各1例,除5例病人有一过性发热外,余均无不良反应.显像阳性的44例中阳性或强阳性者占38例,弱阳性者有6例,前者除低分化腺癌2例,高分化腺癌5例外,其余均为中分化腺癌,后者低分化腺癌54例,高分化腺癌仅2例,大肿瘤中央区放射性分布少于边缘区;26例恶性肿瘤病人中血清CEA水平正常与升高者各13例,放免显像阳性率前后分别为92%和100%.结论 放免显像在大肠癌的诊断、分期以及术后监测上具有较高价值,且安全性好.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血清CEA水平可能是影响放免显像结果的部分因素.

  • 半导体激光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8例

    作者:徐世广;林山

    目的 进一步摸索激光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为治疗鼻腔乳头状瘤提供更加全面、合理、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半导体激光结合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8例,并与既往单纯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随访1~3年.结果 半导体激光结合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手术者(复发率分别为5.1%和27.9%).结论 半导体激光在治疗鼻腔良性肿瘤如内翻性乳头状瘤中有其独特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睾丸肿瘤的超声诊断

    作者:李忱瑞;郝玉芝

    目的 探讨超声对睾丸肿瘤的诊断要点及其价值.方法 用B超对26例睾丸肿瘤及4例误诊为睾丸肿瘤的病例行术前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例精原细胞瘤声像图特点为较均匀一致的低回声,声衰减不明显;畸胎癌3例,胚胎癌4例,其声像图特点为混合性,即不同比例囊性与实性共存;3例淋巴瘤睾丸受侵,表现为睾丸肿大,低回声,内可见呈放射状更低回声.睾丸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部位是腹膜后、肾门区.误诊为睾丸肿瘤的4例均为炎症.结论 B超能敏感地发现睾丸肿瘤,可作为诊断睾丸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 p53、PCNA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才胜勇;黄翼然

    目的 探讨p53及PCNA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预后的关系.方法 LSAB法检测49例TCC及8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p53、PCNA表达,分析p53与PCNA表达在TCC中的预后价值.结果 p53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均为阴性表达,在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0.8%(20/4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在T1及T2~4期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4%,64.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Ⅰ、Ⅱ、Ⅲ级T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3.3%、50.0%、60.0%,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p53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P<0.05).p53阳性表达TCC的复发率、恶性进展率均高于p53阴性表达的TCC(P<0.05).结论 在TCC中p53表达可作为肿瘤高侵袭力的指标,p53与PCNA正相关,p53阳性表达的TCC预后差.

  • 外周血干细胞支持合并大剂量化疗对12例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作者:张心敏;简红;赵怡卓;廖美琳

    目的 探讨高剂量化疗用外周血干细胞支持提高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小细胞肺癌首先采用常规化疗后取得病灶缩小者,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后用血细胞分离仪采取外周血干细胞后,再用高剂量化疗CVpP方案,化疗后24~48小时干细胞回输.观察白细胞变化,当白细胞<1.5×109/L时进入层流室保护,直到白细胞>1.5×109/L时出层流室,转普通病房.3周后胸片复查,达CR或PR者.有手术指征者予以切除,其中1例高剂量衡量后达PR,子手术切除,术后标本仅残留少量癌细胞,无手术指征者再进行放疗.结果 近期疗效有效率达100%(CR 27%,PR 73%),白细胞在第10~12天恢复正常,血小板在第13~14天恢复正常.主要不良反应为Ⅳ度骨髓抑制,仅1例有皮肤感染,未发生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结论 外周血干细胞支持合并高剂量化疗在肺癌治疗中有效、安全、可行.

  • 老年人肝癌DNA含量测定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叶超平;刘逢生;力超;郑煜晖;吴瑞兰;郑兴中;吴秀红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肝癌DNA含量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将865例肝癌患者分为老年组(199例)和对照组(666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对56例切除标本行肝癌细胞DNA含量测定并对其他病理指标行比较性分析.其中老年组14例,对照组42例.结果 肝癌细胞DNA含量均为异倍体分布模式,老年人肝癌DNA含量及其他病理指标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临床上老年人肝癌具有病程长,就诊晚,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右肝中晚期巨大肝癌的特点.老年人肝癌血清AFP阳性率低,γ-GT阳性率高,A/G比值倒置率高.结论 肝癌细胞DNA含量与年龄无关.老年人肝癌的DNA含量与对照组相似,但临床表现及其生化检查有其特殊性,故应加强对老年人肝癌的研究.

  • 术前测定大肠癌患者血清CA242的意义

    作者:陈万源;陈贤贵;李德川

    目的 探讨大肠癌术前测定血清CA242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165例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A242的浓度.结果 本组165例大肠癌中有82例CA242表达阳性(49.7%),CA24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差的(低分化、未分化)血清CA24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或细胞分化程度较好的(高、中分化)(P<0.05).晚期肿瘤的CA242阳性率亦明显高于早期者(P<0.05).结论 术前测定CA242有助于判断大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进展和分期.

  • 全反式维甲酸和丁酸钠对人肝癌细胞几种特异性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红梅;黄炜;黄济群

    目的 探讨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分化的生化指标及全反式维甲酸(RA)和丁酸钠(SB)联合作用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的分化作用.方法 以反映肝癌特异性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反映肝癌细胞分化的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TAT)和碱性磷酸酶(ALP)为指标,通过Huseby法测定处理前后肝癌细胞γ-GT活性的变化,Diamondstone分光光度法测定TAT活性,而ALP活性的测定则用Bowers法.结果 RA、SB及两者联合作用均能使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γ-GT和耐热型ALP活性降低,而TAT和ALP活性则升高.结论 RA、SB及两者联合作用均能有效地诱导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分化,联合作用效果优于单独作用,RA、SB对肝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可能只通过改变相关酶的基因表达.

  • 亚叶酸钙对氟尿嘧啶抗癌及骨髓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小玲;耿宝琴;雍定国

    目的 观察在给S-180小鼠5-FU腹腔注射同时灌胃采用不同剂量CF能否增强5-FU抗小鼠S-180作用和对5-FU引起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的影响;以及两药联合应用时对人胃癌细胞MGC的体外抑制增效作用.方法 给S-180小鼠腹腔注射5-FU 25~15 mg/(kg·d),连续用5天、7天,并在用5-FU前半小时灌胃CF60、90或120 mg/(kg·d).结果 各5-FU单用组抑制率为42.3%~44.5%;若合用组CF剂量≥90 mg/(kg·d),抑瘤率可提高至59.4%~73.3%(差异有显著性);体外实验显示作用96小时后,各浓度CF/5-FU合用组抑瘤率均明显高于5-FU单用组;毒性试验显示CF/5-FU合用组对白细胞、血小板的影响与5-FU单用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若用5-FU前灌胃CF90或120 mg/(kg·d)则可明显增加5-FU的抑瘤效应;CF可明显增强5-FU对MGC的增殖抑制作用,但合用时两者剂量均不必过高,时间需96小时以上;CF对5-FU的骨髓抑制作用基本没有影响.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61例临床分析)

    作者:叶长生;齐德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术前采用影像学检查,经手术治疗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1例中良性37例,恶性24例.恶性肿瘤病程短仅3.4个月,瘤体较大达14 cm者,完整切除率仅45.8%,合并脏器切除率高达37.5%.良性肿瘤病程长达18.5个月,瘤体小至8cm者,完整切除率高达83.8%,合并脏器切除率较低,仅8.1%.结论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对术前评估有较大作用.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 食管斜切粘膜延长胃浆肌层包套吻合术

    作者:侯向生

    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食管斜切粘膜延长胃浆肌层包套吻合术治疗食管口径小之食管癌、贲门癌128例,近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吻合术
  • 采用聚丙烯网修补老年人腹壁硬纤维瘤切除后腹壁缺损

    作者:鲁纯智;孙建华

    腹壁硬纤维瘤虽为良性肿瘤,但由于其无包膜且呈浸润生长,如病变切除不彻底,甚易复发.老年人患腹壁硬纤维瘤,行广泛切除常造成局部大块缺损,因其自身生理特点,不宜直接缝合关闭缺损,多需人工材料修补.

  • 一种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引流术式的探讨(附17例报告)

    作者:陈希纲;王文光;彭民浩;刘家奇

    目的 探讨治疗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的引流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经胆囊内、胆囊床切开肝右前叶下段胆管,然后放置长臂"T"管,行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晚期肝外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17例,并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结果 全组17例无手术死亡,无胆汁漏.近期效果良好.平均存活7.8个月,其中16例在出院前黄疸完全消退.结论 本术式操作简易而有效,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实用价值.

  • 吡喃阿霉素联合方案治疗恶性肿瘤40例

    作者:王谊;罗克桓;付彬玉;罗勇;孔晓琴

    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THP-ADM)是继阿霉素之后的另一个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1979年日本微生物化学所梅泽滨夫博士等发现[1,2].

  • 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李钧敏;田培坤;顾健人

    肿瘤生长与转移依赖于血管生长.血管生长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宿主的免疫细胞或基质细胞,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终导致血管生长.

  • 血管抑制素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舒丹;厉有名

    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又译为血管稳定素,为一种新型的肿瘤血管形成抑制因子.肿瘤的血管生成对于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生长至关重要.

  • Bcl-2基因家族与细胞凋亡

    作者:周晓燕;许良中

    细胞凋亡(apoptosis)在多细胞器官的发育和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线虫到人类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这一过程高度保守,受基因调控.

    关键词: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 基因治疗中的病毒载体

    作者:戴菲寒;田培坤;顾健人

    近十年来,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迅猛[1],部分基因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基因治疗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的基因(治疗基因)导入体内治疗疾病,可用于遗传性疾病,也适用于其他非遗传性疾病.

    关键词: 病毒 基因疗法
  • 康莱特合并PVM与单用PVM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

    作者:琚红宾;陈兴金;王丙勤;宋长山;任红芹;张海云;徐荣根;谭年喜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乳剂与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82例非小细胞肺癌分为两组,康莱特乳剂(KLT)加联合化疗组38例,化疗方案为顺铂60 mg静注,连用2天,长春新碱2 mg,第1、8天静注,丝裂霉素6 mg,第1天静注,KLT 200 ml,静滴连用20天,每周期间隔21至28天,均应用2个周期以上;联合化疗组PVM 44例,仅用PVM联合化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29.3%,其中,KLT组有效率42%(16/38),PVM组有效率18%(8/4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化疗前后一般状况改变(KPS)差异有显著性(P<0.05).静滴康莱特注射乳剂后少数患者可有轻度恶心、发热、寒颤、皮疹,使用3至5天后大多可自然消失而适应,偶见静脉炎,改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滴注可以避免.结论 KLT合并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康莱特注射乳剂无明显毒副反应.

  • 康莱特注射乳剂对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与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邵志坚;秦叔逵;何泽明

    晚期肿瘤患者体质状况较差,常常难以耐受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为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我们于1996年4月至1998年5月,应用国家二类新药康莱特(KLT)注射乳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48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康莱特合并化疗与单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52例

    作者:姚淑莲;韩洪涛;陈星;刘敏

    笔者于1996~1998年分别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和陕西省肿瘤医院使用康莱特(KLT)注射乳剂合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52例,现将近期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 肾上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四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宏羽;王奇璐;冯奉仪;周立强

    肾上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指病变仅局限于肾上腺,无肾上腺外淋巴组织侵犯的证据,临床表现可伴随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有病理组织学结果得以确诊.

  • 经皮纵隔肿块穿刺细胞学诊断胸腺瘤

    作者:滕茂芳;张智慧;潘秦镜;曹箭;刘树范

    经皮纵隔穿刺细胞学在肿瘤临床检查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1,2].本文就75例纵隔肿块穿刺均涂片作细胞学检查,其中33例同时取小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其16例符合胸腺瘤诊断,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附三家系报告)

    作者:李建胜;成盘吉;陈会林

    三家系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主要病例特点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同一体内多原发癌,异时癌,以右半结肠癌居多.平均年龄较轻.

  • 纵隔巨大神经纤维瘤一例报告

    作者:吉占全;顾天瑞

    纵隔巨大神经纤维瘤较为少见,我科于1997年5月13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0岁.于入院前2个月出现刺激性干咳及左侧持续性胸痛,活动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静息时缓解.

  • 肾癌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韦嘉瑚

    肾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约占2%,在原发肾恶性肿瘤中占75%~85%.男性发病率较高,以50岁以上的患者较多见.近年来由于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早期肾癌的检出率有所增加.早期检出、早期治疗可望提高5年生存率.

    关键词: 肾肿瘤 影像学 诊断
  • 肾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梅骅

    肾癌患者若肿瘤局限于肾脏,施行手术切除可获治愈.若已发生扩散,即使用手术、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关键词: 肾肿瘤 外科手术
  • 肾癌病因学

    作者:顾方六

    肾肿瘤病因至今尚不清楚,流行病学家曾进行过大量的调查,发现以下因素可能与肾肿瘤发病有关.吸烟、肥胖、职业、经济文化背景、高血压、输血史、糖尿病、放射、药物、利尿剂、饮酒、食物、家族史等有关.

  • 肾癌的生物治疗

    作者:鲍镇美

    美国每年诊断肾癌约30 600例,死亡近12 000例.自1975~1990年,肾癌的发病率增加了54%,估计全世界肾癌的发病率将每年增加2%.近一半的肾癌患者,首次来院就诊时已属晚期,约40%的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

实用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