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화서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3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1182
  • 国内刊号: 51-11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陈谦明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超声振荡对于模拟根管内毒素的灭活作用研究

    作者:刘桂香;王青;苏林旺

    目的 探讨超声振荡对于模拟根管内毒素的灭活作用.方法 80个无热原玻璃单根管模型随机分为A~H8组,每组10个,分别注入标准内毒素溶液并给予不同处理:A、B、C组分别给予超声振荡5、7、10 min;D组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超声振荡5 min,E组单纯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组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并超声振荡5 min,G组单纯加入次氯酸钠溶液;H组为对照组.采用动态浊度法鲎试验测定各组内毒素活性,分析各组间内毒素活性的差异.结果 A、B、C组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内毒素活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F、G组与对照组之间内毒素活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个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药物组与药物加超声组之间内毒素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口腔科超声根管治疗仪进行单纯超声振荡,不能灭活感染根管内毒素,亦不能加强根管冲洗液灭活内毒素的作用.

  • 根管治疗中根尖片使用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萍;郑广宁;李继遥

    目的 了解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实习医生在根管治疗中使用根尖片的现状,分析根充质量与根尖片使用的关系.方法 以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门诊完成根管治疗的患者的患牙为调查对象,根据治疗医生的不同将调查对象分为专科医生组、全科医生组和实习医生组,对调查对象的根尖片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术后根充片进行根充质量评价.采用卡方检验分析3组医生的根尖片使用频率,秩和检验分析根充质量与根尖片使用的关系.结果 412例患者571颗牙的根管治疗中,专科医生组、全科医生组和实习医生组的术前片使用率分别为95.3%、89.5%和92.1%,初尖片使用率为5.2%、1.1%和5.8%,主尖片使用率为94.8%、72.1%和97.4%,根充片使用率为97.9%、76.3%和95.3%.3组初尖片、主尖片、根充片使用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充质量合格病例和不合格病例的根尖片使用张数分别为(3.14±0.639)和(2.84±0.736)张,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专科医生和实习医生较全科医生更加规范使用根尖片.根尖片的使用频率与根充质量有关,规范化使用根尖片有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质量.

  • 计算机辅助的牙槽骨密度定量测量系统准确性和灵敏度的研究

    作者:郑旭;林久祥

    目的 建立计算机辅助的牙槽骨密度定量测量系统,并通过样本测试检验系统的测量准确性及灵敏度,实现对牙槽骨中羟磷灰石(HP)含量的估测.方法 在X线骨密度测量法基础上利用定位投照的直接数字化牙片,以铝梯为参照校正投照条件差异导致的影像灰度误差,辅以计算机技术建立牙槽骨密度定量测量系统.用该系统测量HP含量不同的19个样本的平均灰度值,根据已知的铝梯灰度和厚度推算这些灰度值对应的等效铝厚度和校正灰度.建立等效铝厚度、校正灰度与HP含量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将等效铝厚度、校正灰度回代入方程计算出估测的HP含量;与HP的实际含量相比,计算估测的偏误率.随机选择2个样本重复测量10次,计算牙槽骨密度定量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范围,结合回归方程,计算该系统检测HP含量变化的灵敏度.结果 等效铝厚度、校正灰度与HP含量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当测得的等效铝厚度大于0.67mm或校正灰度大于41个灰阶时,对HP含量估测的偏误率在5%以下.用等效铝厚度进行估测时,HP含量的变化大于0.17mg/mm2即可被有效检出;用校正灰度进行估测时,HP含量的变化大于0.18 mg/mm2即可被有效检出.结论 本研究牙槽骨密度定量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要,可用于对牙槽骨密度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观察,有较广阔的应用空间.

  • 纳米硅涂层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作者:周淑;王瑜;章非敏;光寒冰

    目的 探讨纯钛表面纳米硅涂层改性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16个纯钛试件(25mm×3mm×0.5mm)平均分为2组,A组用溶胶-凝胶法在表面形成钠米硅涂层,B组不作处理.在试件中份烧结Vita Titankeramik瓷粉,测试钛瓷间的三点弯曲结合强度;对钛瓷结合界面和分离界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钛瓷结合界面进行X射线能谱分析;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涂层结构.结果 A组钛瓷结合界面的硅元素明显增加,钛瓷结合强度为(37.768±0.777)MPa,明显大于B组的结合强度(29.483±1.007)MPa,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A组钛瓷分离界面瓷残留较多.结论 纳米硅涂层可明显提高钛瓷结合强度.

  • 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李良忠;张宏印;关雪琳;郝南

    目的 调查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以指导大学生口腔预防保健.方法 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北京大学6 575名新生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龋病、牙龈炎、错<牙,合畸形和阻生牙.结果 6 575名大学新生的龋病、牙龈炎、错<牙,合畸形和阻生牙患病率分别为35.47%、60.87%、19.70%和24.62%.统计分析表明,男生和女生的龋病、牙龈炎、错<牙,合畸形和阻生牙患病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4,P<0.001;χ2=216.85,P<0.001;χ2=14.54,P<0.01;χ2=23.56,P<0.001);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龋病、牙龈炎和阻生牙患病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χ2=129.56,P<0.001;χ2=178.05,P<0.001),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05).结论 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口腔预防与保健宣传教育.

  • 牙科锥形束CT评价上颌前牙唇面形态对转矩的影响

    作者:胡湘权;孔卫东;蔡斌;陈敏莹

    目的 研究上颌前牙的唇面形态及牙冠牙根成角关系对转矩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中调整牙齿的转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6颗离体上颌前牙为研究对象,其中中切牙77颗、侧切牙68颗、尖牙61颗.利用牙科锥形束CT将全部牙齿进行扫描,在CTI具软件下进行影像的三维重建并提取全部牙的正中矢状切面图像,利用Auto CAD软件测量图像,分别测量牙冠唇面4个不同高度的切线与牙冠长轴所成的角度,以及牙冠长轴与牙根长轴所成的角度(冠根角).结果 当托槽高度为3.5~5.0mm时,其高度每变化0.5 mm,上颌中切牙转矩变化约为1.5°,上颌侧切牙和尖牙的转矩变化约为20°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冠根角的均数分别为0.88°、3.87°、-3.30°.结论 牙体形态的生物学变化从多方面影响矫治后牙齿的转矩角.

  • Biopure MTAD去除根管壁玷污层效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刘莉;王月秋;于鑫;孙亮;苏勤

    目的 采用离体牙评价Biopure MTAD作为根管冲洗液去除根管壁玷污层的能力.方法 将40颗人单根牙随机分为5组进行根管预备.各组根管预备过程中和预备完成时的冲洗液分别为:A组蒸馏水,B组5.25%NaClO和17%EDTA,C组1.3%NaClO,D组1.3%NaClO和Biopure MTAD,E组1.3%NaClO和3%EDTA.预备完后将样本纵向剖开,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评价根管壁玷污层和腐蚀情况.结果 A组和C组实验样本整个根管壁都有玷污层覆盖.B、D、E组牙根冠和中1/3区根管壁玷污层均被有效去除,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根尖1/3区根管壁基本无玷污层,与B、E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根冠和根中1/3的根管壁的腐蚀度较大,与D、E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尖1/3区各组根管壁的腐蚀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iopure MTAD与1.3%的NaClO联合使用能更有效去除根管壁玷污层且对根管壁表面的结构无明显破坏.

  • 3种减数方案矫治双颌前突高角病例的临床研究

    作者:代佳音;张苗苗;孙苗;倪辉

    目的 比较3种减数方案矫治双颌前突高角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4~25岁安氏Ⅰ类高角的双颌前突患者共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每组10例.Ⅰ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Ⅱ组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及下颌2颗第一磨牙;Ⅲ组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及下颌2颗第一磨牙,并在上颌2颗第一磨牙的近中分别种植2枚微型种植体.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硬组织方面,矫治后Ⅱ、Ⅲ组的前面高、后面高与前面高之比、前下面高、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ODI值的变化与Ⅰ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软组织、牙齿及牙槽方面,矫治后Ⅱ、Ⅲ组的颏厚度、下唇凸度、颏唇沟深度、LL-E、L1-NB、L1/NB、U1/L1、L7-MP的变化与Ⅰ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所有患者均得到完善的正畸治疗,矫治后后牙咬合关系良好,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1)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可使下颌平面角变小,前面高及前下面高降低,下颌切牙后缩明显,相应的软组织改变较好;2)上颌附加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更有利于上颌切牙内收和继发的软组织改善;3)矫治高角双颌前突患者时,拔除第一磨牙并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外型轮廓.

  • 深覆(牙合)矫治过程中平面导板升高咬合垂直

    作者:徐建光;王旭霞;任旭升;张君;李娜

    目的 研究平面导板辅助固定矫治器治疗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的早期,平面导板戴入后患者的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在静息状态下的肌电活动变化,探讨平面导板戴用过程中咬合垂直距离的佳升高距离.方法 选择重度深覆(牙合)患者36例,随机分为D、D+2和D+4共3个试验组,戴入平面导板后的咬合升高距离分别为息止(牙合)间隙、息止(牙合)间隙加2 mm、息止(牙合)间隙加4 mm.另外选择34例个别正常(牙合)个体作为对照组.利用肌电仪分析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和戴入平面导板2周后TA、MM在静息状态下的肌电活动变化,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的肌电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面导板戴用2周后,所有试验组患者TA、MM的肌电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D+2和D+4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D组,而D+2和D+4组的降低幅度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平面导板戴入后,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幅度超过息止(牙合)间隙,对重度深覆(牙合)患者咀嚼肌的功能恢复较为有利.

  • 2种不同印模方法制取间接桩核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喻四化;曾利伟;王辉

    目的 比较硅橡胶印模法与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制取铸造间接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牙体大面积缺损、根管治疗后要求桩核冠修复的389颗牙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硅橡胶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B组采用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对2种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硅橡胶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的临床成功率高于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种不同印模方法制取前牙间接桩核的成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取前磨牙和磨牙间接桩核的成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硅橡胶印模法制取间接桩核的临床效果优于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

  • 四川地区人离体上颌恒中切牙及其唇面发育沟的形态学观测

    作者:廖文;李建华;姚洋;张茹;郑力维;唐小华;于海洋

    目的 观察四川地区人上颌恒中切牙发育沟的表面结构特征,以指导固定修复体的仿真制作.方法 采用一定纳入标准选择58颗四川地区人离体上颌恒中切牙,测量其解剖牙冠长度、宽度,近远中发育沟长度、宽度,以及近远中发育沟两边界之夹角.结果 四川地区人上颌恒中切牙的解剖牙冠冠长和冠宽分别为(11.9±1.3)mm和(8.7±0.8)mm,发育沟长和沟宽分别为(5.7±0.9)mm和(2.1±0.5)mm,近远中发育沟长度和宽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长与发育沟长的比值为2.1,冠宽与发育沟宽的比值为4.2.近中发育沟两边界之夹角为23°±4.7°,远中发育沟两边界之夹角为23°±5.7°.结论 四川地区人上颌恒中切牙解剖牙冠的长、宽平均值与中国人的平均值接近;冠长与发育沟长之比、冠宽与发育沟宽之比恒定,发育沟所成角度的大小较确定;其数值为固定修复体的仿真制作提供了参考.

  • 动脉蒂植入自体游离移植骨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项钊;姚瑶;王娅;华成舸;张富贵;唐休发

    目的 研究动脉蒂植入非血管化自体骨后移植骨血管再生的情况.方法 将36只大白兔双侧桡骨部分截断,剥离骨膜,分别植入双侧咬肌区,其中一侧将远端结扎的颌外动脉蒂植入游离桡骨骨髓腔作为实验侧,另一侧单纯移植作为对照侧.术后3 d、1周、2周、3周、4周、6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血管墨汁灌注、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骨微血管密度(MVD),观察移植骨的再血管化情况.结果 实验侧术后3 d,对照侧术后2周移植骨出现再血管化.术后3 d、1周、2周、3周、4周,实验侧移植骨的再血管化程度高于对照侧;术后4周,实验侧再血管化程度达到高峰.结论 动脉蒂植入非血管化自体骨的方法具有促进移植骨血管生成的作用.

  • T细胞免疫和细胞凋亡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邓冠红;陈作良;陈宏柏;程筠

    目的 通过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细胞凋亡情况及CD4+、CD8+T细胞和CD4/CD8比例的变化分析细胞免疫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了解OLP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例OLP组织中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定位检测17例OLP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OLP组固有层中CD4+、CD8+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值降低.OLP组中上皮内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OLP组固有层中CD4+、CD8+T细胞浸润的增加、CD4/CD8比值的变化及OLP中上皮细胞和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异常,说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细胞凋亡异常在OL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壳聚糖缓释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季娟娟;丁仲鹃;杨雪莲

    目的 探索壳聚糖膜的制备及该膜的缓释、降解性能,并研究该膜对成骨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以溶胀度为评价指标,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制备壳聚糖膜的佳参数.检测该膜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释放率及膜在溶菌酶作用下的降解率.使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该膜对成骨细胞的毒性.结果 当稀醋酸浓度为1%、壳聚糖浓度为2mg/mL、三聚磷酸钠浓度为6%、交联时间为1 h时,膜的溶胀度小.该膜8 d时释放率达33.13%,4周内可降解36.73%.该膜对胎鼠成骨细胞的毒性作用为O级或1级.结论 用佳参数制备的膜具有良好的缓释能力、可降解性,对胎鼠成骨细胞无毒性.

  • 细胞角蛋白19 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冯燕;古亚兰;聂敏海;张齐梅;梁尚争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CK)19mBNA的变化和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CK19 mR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的20例OSCC患者的手术标本(包括癌组织20块、癌旁组织20块和颈清扫的淋巴结43枚),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检测组织内CK19mRNA的表达,比较CK19 mRNA在上述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CK19 mRNA在OSCC癌组织内表达比其在正常口腔黏膜内表达高1.85倍,比其在癌旁组织内表达高1.66倍.9例患者颈清扫淋巴结内CK19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5%(9/20),而9例患者的22枚淋巴结中CK19 mRNA表达阳性率是81.8%(18/22),占20例患者43枚淋巴结的41.9%(18/43).淋巴结CK19mRNA阳性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的表达量比CK19mRNA阴性患者低.结论 CK19mRNA在OSCC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内的表达,可能是由于癌组织中CK19的合成明显增加所致.淋巴结中CK19 mRNA的表达可以作为检测OSCC淋巴结微转移的指标之一,运用FQ-PCR法检测淋巴结中CK19 mRNA的表达来检测OSCC的淋巴结微转移比普通病理法检测更灵敏.

  •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成骨特性的影响

    作者:储庆;吴织芬;王勤涛;何海丽;万玲;刘玲侠

    目的 观察并评价基因转染后牙龈成纤维细胞(GF)表达外源目的 基因人转化生长因子-β1(hTGF-β1)对其分化、成骨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方法检测转染对GF ALP活性的影响,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评价基因转染后骨钙素(OC)、骨桥素(OPN)、骨涎蛋白(BSP)、骨结合素(ON)含量的变化,体外矿化结节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成骨特性的变化.结果 转染后GF的ALP活性较未转染组有显著的提高(P<0.05),并且与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Cs)的ALP活性接近(P0.05).OC含量检测显示转染后GF的OC含量与未转染组和PDLCs组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后,转染组GF所表达的OPN、ON、BSP含量均高于未转染组GF(P<0.05),而与PDLC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和第24天时,在矿化液作用下PDLCs及转染GF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致密的结节形成,von Kossa染色可见紫色的矿化结节形成.未转染GF未见结节形成.而转染GF在未经矿化液诱导情况下,虽出现显著的细胞聚集,但VOH Kossa染色未见紫色矿化结节形成.结论 转染pcDNA3-hTGF-β1后的GF可表达一定的成骨细胞特性,但这种成骨特性有限.

  • 实验性糖尿病牙周炎诱导成骨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付永伟;和红兵;欧炯光

    目的 观察糖尿病牙周炎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 选用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牙周炎组(DP)、单纯牙周炎组(P)以及空白对照组(N).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丝线结扎联合口内接种细菌的方法建立牙周炎模型.各组动物分别于DP组、P组丝线结扎后第3、6周时分批处死,取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测,并计算各组成骨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丝线结扎后3、6周时,成骨细胞凋亡百分率由高至低依次为DP组、P组、N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丝线结扎后3周和6周时,DP组成骨细胞凋亡百分率均达到P组的2倍.结论 糖尿病可促进牙周炎条件下牙周组织中成骨细胞的凋亡.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在小鼠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中沉默效应的研究

    作者:肖文林;石冰;王;郑谦;黄磊

    目的 构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其对MTHFR基因的沉默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合成的特异性MTHFR RNA干扰寡核苷酸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siRNA-Hh1neo_G2,构建MTHFR siRNA真核表达载体.应用核转染技术将PsiRNA-MTHFR重组质粒分别导入原代培养的小鼠胚胎腭突间充质(MEPM)细胞.48 h和5 d后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EPM细胞内MTHFR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PsiRNA-MTHFR真核表达载体.经检测48 h和5 d后转染PsiRNA-MTHFR的MEPM细胞MTHFR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 构建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能明显干扰MTHFR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THFR的功能以及其调控胚胎腭突融合的机制奠定基础.

  • 口腔癌细胞诱导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作者:张壮;张松涛;韩波;夏辉;潘剑

    目的 探讨在口腔癌细胞影响下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子表型的变化.方法 利用体外共培养模型,将淋巴管内皮细胞与口腔癌细胞进行共培养,模拟肿瘤中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变化.应用Affymetrix U133 Plus 2.0基因芯片对肿瘤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TLEC)与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基因表达的差异进行了检测和比较.并对功能相似的表达差异基因进行分类.结果 差异基因表达谱共发现了677个基因表达差异在1倍以上,其中在TLEC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384条,下调的基因有293条.这些基因与细胞黏附、凋亡、运动、发育及血管生成有关.同时这些基因还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免疫应答、细胞代谢等过程.结论 LEC与TLEC在分子水平是有差别的.以此为基础,可以针对淋巴管内皮细胞进行靶向阻断,达到治疗口腔癌淋巴道转移的目的 .

  • MgO和TiO2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作者:王思钱;王薇;杜若茜;张大风;刘传通;麻健丰

    目的 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MgO、TiO2,按二者比例的不同分0、1、2、3、4号组.各组凝胶注模成型后,分别在1150、1200、1300、1400、1450、1500、1600 ℃下保温2 h,冷却后取出抛光,测其三点抗弯强度、线收缩率、相对密度,扫描电镜观察其断面形态.结果 添加1%MgO和4%TiO2结助剂组(1号组)具有高的抗弯强度,1600℃保温2 h后达(401.78±19.50)MPa,高于0号组(380.64±44.50)MPa.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烧结致密后陶瓷的抗弯强度起降低作用,均比0号组低.MgO含量高于2%及以上,含烧结助剂各组相对密度升高的速率没有明显的区别.烧结温度高于1200℃后各组均出现明显的收缩,且含烧结助剂组均高于O号组.结论 含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的ZTA纳米复合陶瓷具有佳的力学性能.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相对密度速率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作用,且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起降低作用.

  • 牙周可疑致病菌代谢组学鉴定的初步研究

    作者:鲁维希;吴亚菲;肖丽英;李明云;郭强;熊萍;贾向明;肖晓蓉;朱吵;龚其美;李伟

    目的 分析比较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核磁共振代谢图谱,探讨用代谢组学方法快速鉴定口腔细菌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在BHI液体培养基中接种相同密度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采用比浊法绘制生长曲线.取3种细菌生长稳定期的培养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显示3组数据各自有较为集中的类聚关系,可以区分这3种细菌.结论 代谢组学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口腔细菌分类鉴定方法.

  •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实验性牙移动大鼠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作者:刘超;苗雷英;孙新华;刘金钟

    目的 探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大鼠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佳标记时间与剂量.方法 建立实验性牙移动大鼠模型,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外周血EPCs并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化学鉴定细胞表面抗原;终浓度分别为5、10、15μmol/L的BrdU标记EPCs,并于标记后12、24、48、72、96 h检测各组BrdU的标记率,筛选BrdU的佳标记计量和时间.结果 所培养细胞CD34、CD133呈阳性表达,且DiI-ac-LDL、FITC-UEA-1呈双荧光阳性;终浓度为10 μmol/L的BrdU标记细胞72 h后标记率达(66.8±2.9)%,与5 μmol/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5 μmol/L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BrdU对细胞均无毒性影响.结论 成功分离、培养了实验性牙移动大鼠外周血EPCs;终浓度为10 μmol/L的BrdU标记EPCs72 h后可获得较高标记率.本实验可为研究EPCs的趋化、分化机制奠定基础.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牙周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莹;林崇韬;高颖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探讨bFGF在牙周组织分化再生中的意义.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人PDLC,有限稀释法形成单细胞克隆,用外源性bFGF刺激单细胞克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克隆细胞内EGFR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bFGF促进人PDLC内EGFR mRNA的合成,并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结论 bFGF对EGFR的促进作用很可能是牙周炎损伤修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为牙周组织分化再生提供部分理论基础.

  • 小鼠树突状细胞经脂多糖诱导成熟前后超微结构的适应性变化

    作者:骆德平;李勇;李代庆;季平;王涛;邱丽华;刘平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成熟前后细胞超微结构的一系列适应性变化.方法 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再经脂多糖(LPS)诱导48 h成熟,经透射电镜观察诱导成熟前后树突状细胞超微结构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 树突状细胞经LPS刺激成熟后,其细胞表面树枝状突起明显减少,细胞内器持续增多,同时细胞核直径增大.结论 树突状细胞表面突起的分布状态,可能决定了抗原呈递能力的大小,同时也是细胞功能潜力及状态的一种潜在标尺.

  • 辛伐他汀对人牙周膜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

    作者:胡飞;张雪洋;王春先;周磊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人牙周膜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第3代人牙周膜细胞在条件矿化培养液中诱导培养,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将其分为A组(0 mol/L)、B组(1×10-9 mol/L)、C组(1×10-8mol/L)、D组(1×10-7 mol/L)、E组(1×10-6 mol/L),分别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骨桥蛋白(OPN)表达,并对矿化结节进行计数.结果 辛伐他汀各浓度组(1×10-9、1×10-8、1×10-7、1×10-6mol/L)均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成骨分化和矿化,其中1×10-8、1×10-7、1×10-6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7mol/L的辛伐他汀组促进成骨活性的作用明显.结论 适宜浓度的辛伐他汀可以有效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成骨活性.

  • 牵张力作用下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对人成骨样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黄生高;钟孝欢;王会欣;王明朗

    目的 研究牵张力作用下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对人成骨样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建立体外培养细胞牵张力施力模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THrP mRNA的表达及12%牵张应变作用下PTHrP(1 nmol/L)对MG-63细胞c-fos mRNA表达的影响.检测不同浓度PTHrP(0、0.01、0.1、1 nmol/L)及12%牵张应变联合作用12 h后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不同牵张力对PTHrP mRNA表达影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牵张应变组作用的影响为显著.牵张力联合PTHrP刺激下培养较PTHrP或牵张力的单独效应具有更强的促MG-63增殖作用.牵张力联合PTHrP作用较牵张力的单独效应具有更强的增加MG-63细胞c-fos mRNA表达的作用.结论 牵张力可显著影响人成骨样细胞PTHrP mRNA的表达水平.PTHrP在牵张力环境下较牵张力的单独效应具有更强的促MG-63增殖作用.在牵张力环境下PTHrP可能通过c-fos信号传导途径影响成骨细胞增殖.

  • 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3种建立方法的比较

    作者:田军;廖贵清;刘海潮;李传真;李清;王敬旭;杜日昌;张同韩

    目的 采用3种不同移植瘤方法建立稳定的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并对这3种方法建立的模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方法 将7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只,分别用瘤组织块植入法、改良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及瘤细胞悬液注入法植于兔舌侧缘中1/3黏膜下,建立兔舌鳞癌的移植瘤模型.观察和比较3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成瘤率和自发转移发生率.结果 瘤组织块植入组、改良瘤细胞悬液注入组、瘤细胞悬液注入组的成瘤率分别为83.3%、91.7%、33.3%,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4%、100.0%、37.5%,肺转移率分别为35.7%、81.3%、0;3种方法建立的兔VX2舌鳞癌移植瘤模型的组织学形态均符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特征.结论 3种方法建立的移植瘤模型均较接近人舌鳞癌自然生长过程.其中,改良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因成瘤率高、转移率高、同期瘤体大小差异较小,更适合于舌鳞癌研究.

  • 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1例

    作者:雷科;何祥一

    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是一种起源于外胚层的组织发育异常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本文报道1例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病例,并就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 多发性乳牙滞留1例

    作者:王璟;赖文莉

    乳牙滞留是指继替恒牙已萌出,乳牙未能按时脱落;或恒牙未萌出,乳牙保留在恒牙列中.本文对1例双侧上下颌骨多发性乳牙滞留进行报道.

  • 年轻恒牙外伤后的牙髓处理

    作者:秦满

    牙齿外伤包括牙体硬组织损伤、牙髓组织损伤和牙周组织损伤.牙髓组织损伤可存在于牙齿折断、牙齿移位和牙齿全脱臼.外伤后,牙髓组织的转归可分为牙髓存活、髓腔钙化、牙髓坏死.7~15岁是儿童恒牙外伤的高发年龄,此时其牙齿尚处于生长发育中,牙外伤的治疗和预后远比成人复杂.本文针对年轻恒牙的特点,提出外伤后牙髓损伤判断和处置的对策.

华西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