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화서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3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1182
  • 国内刊号: 51-11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陈谦明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中间普氏菌在家庭成员牙周菌斑中的分布调查

    作者:刘敏川;章锦才;张蕴惠;刘豫蓉;石四箴

    目的:调查了解中间普氏菌在牙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个家庭、181例受试者的牙周颈缘龈上菌斑和龈沟内的龈下菌斑,采用厌氧菌培养技术获得279株产黑色素的G-厌氧杆菌,然后进行产黑色素的G-厌氧杆菌的纯化培养及微量生化鉴定。结果:中间普氏菌在牙周较健康的父母和儿童牙周菌斑中均可检出,儿童群体中中间普氏菌阳性率达70.49%,而成人群体中中间普氏菌阳性率为43.33%,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间普氏菌可能是易在牙周较早定植的固有组成细菌,属条件致病菌。该菌在牙周疾病进程中的确切作用尚需对受试者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

  • 超声检查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之方法探讨

    作者:周练;赵继志;赵福运;田绍荣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方法。方法:19名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经二维超声检查,共发现肿大的颈淋巴结34个,记录淋巴结的长短径之比,再对其中16个淋巴结内有血流者,测量Vmax和Vmin值,并计算RI值。其后患者行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解剖出肿大淋巴结作病理检查,后作各组间对比分析。结果:①有癌转移的淋巴结组与无癌转移的淋巴结组间RI值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间淋巴结长短径之比和Vmax值均无显著性差异。②当以彩色多普勒检查得到的RI≥0.65和Vmax≥0.20 m/s作为阳性诊断指标时,敏感性为90%(9/10),特异性为91.7%(22/24),准确性为91.2%(31/3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

  • 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肖雪;冯海兰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Magfit EX-600磁性附着体为10名患者制作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粘固磁体前后进行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测试,并观察基牙情况。结果:粘固磁体后固位力及咀嚼效率明显提高,观察的6个月内,基牙松动度和牙周指标明显好转。结论:磁性附着体对改善义齿的功能有显著作用。

  • 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对骨内埋伏牙的定位及临床应用

    作者:陈松龄;林尔坚;冉炜;匡代军;黎炽彬

    目的:建立牙齿立体表面形态图像并探讨用于术前检查骨内埋伏牙的效果。方法:应用三维螺旋CT的图像处理功能,在牙颌骨表面重建图像的基础上,采用图像处理表面遮盖法,消除周围骨组织的影像,获得单纯牙体表面图像。应用该方法检查9例患者的骨内埋伏多生牙和阻生牙。结果:能清楚显示上颌骨埋伏多生牙的畸形形态、在牙列唇侧或腭侧的位置及与牙列牙根的关系;上颌埋伏恒尖牙萌出方向及与正畸牵引方向的角度;阻生智齿与第二磨牙的距离并据此预测拔除阻生齿时可能形成的阻力方位。结论:牙体表面成像是一种能展示牙齿立体表面形态影像的新技术,可作为骨内埋伏牙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前的检查手段。

  • 涎腺嗜酸性腺癌

    作者:陈新明;汪说之;赵玮;李原

    目的:研究涎腺嗜酸性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应用HE、PAS、PTAH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对7例涎腺嗜酸性腺癌进行观察。结果:7例涎腺嗜酸性腺癌位于腮腺3例,颌下腺和舌下腺各1例,腭部2例。组织学上检查见7例均具特征性的大嗜酸粒细胞,细胞异形性明显,核分裂易见并呈浸润性生长等。免疫组化结果发现,5种标记蛋白在正常腺上皮和腺淋巴瘤中均呈强阳性表达;而涎腺嗜酸性腺癌中α1-ACT和α1-AT为中度阳性着色,TF、LF和CEA则为轻度阳性表达。结论: 涎腺嗜酸性腺癌具有特征性大嗜酸性粒细胞并呈浸润性生长,α1-ACT、α1-AT、TF、LF、CEA在大嗜酸粒细胞呈阳性表达。

  •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临床分型探讨

    作者:高义军;凌天牖;唐杰清

    目的:为提高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临床检出率和诊断率。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11046人进行口腔普查,将检出的335名OSF患者按不同临床表现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其中具有OSF典型临床表现者为弥漫型,其它为局限型,并于10年后复查了其中72名患者。结果:335名患者中弥漫型仅13例,占3.9%,局限型322例,占96.1%。复查显示:在无适当治疗下,两型之间无相互转化。结论:局限型OSF是湘潭地区OSF主要流行形式,是OSF的一种独立临床类型。

  • 蛋白激酶C亚型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作者:孙长伏;王玉新;宗志宏;于秉治;王兆元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PKC 5种亚型α、βⅠ、βⅡ、ε、δ在该肿瘤亚细胞水平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①SACC及临近正常组织胞浆中均可见PKC-α、PKC-βⅠ、PKC-βⅡ的表达,与临近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胞浆中上述3种PKC亚型表达明显降低(P<0.01);②临近正常组织胞膜中未见PKC-α的表达,而肿瘤组织胞膜中可见PKC-α的表达,即PKC-α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膜转移现象。两种组织胞膜中均无PKC-βⅠ、PKC-βⅡ的表达;③上述两种组织胞浆及胞膜中均未见PKC-ε、PKC-δ的表达。结论:SACC的发生发展与PKC-α、PKC-βⅠ、PKC-βⅡ密切相关。

  • 猪釉基质蛋白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作者:束蓉;刘正;葛琳华

    目的:探索釉基质蛋白(EMPs)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数据。方法:选择MC3T3-E1成骨细胞株,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EMPs α-MEM培养液,于培养0、1、2、3、4,5、6 d进行细胞计数,采用SAS软件对细胞计数数据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EMPs各组细胞计数均高于阴性对照(C)组(P<0.01)。第2天,100 μg/ml和150 μg/ml EMPs组的细胞计数高于阳性对照(T)组(P<0.01);第5天,100 μg/ml EMPs组的细胞计数不但高于C、T组,还明显高于其它EMPs浓度组。结论:釉基质蛋白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 微量元素矿化液促进釉质龋再矿化层形成机理的研究

    作者:吴红;周学东;谭红;张萍

    目的:观察不同成份的再矿化液对人工釉质龋表层下脱矿的再矿化作用及再矿化层的形成机理。方法:选择牛牙36颗于乳酸凝胶中形成人工釉质龋,两周后将以上脱矿釉质块随机分成4组样本,其中3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釉质块分别置无氟、含氟及含有氟、钙、磷、锡等微量元素的再矿化液中;对照组用去离子水代替再矿化液。借助X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等,观察不同的矿化液处理人工釉质龋后脱矿釉质表面沉积物的组份结构及再矿化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所有矿化液均有促进再矿化的作用,尤以氟微量元素矿化液组明显,X光电子能谱显示再矿化釉质表面的沉积物是以CaF\-2、羟基磷灰石、非特异性氟吸附物等共同形成沉积物的形式存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有不规则的矿物沉积并结晶化;偏光镜下以脱矿为主的正性双折射区明显减少,主要表现为以再矿化为主的负性双折射区。结论:含氟及微量元素的矿化液具有促进再矿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在脱矿的釉质表面通过氟化钙或非特异性氟吸附物等矿物质,不是传统认为形成氟磷灰石而实现的。在相同氟离子浓度下含氟及微量元素的矿化液具有比单纯含氟矿化液的再矿化能力强,其机理可能是氟与微量元素的协同作用。

  • 18三体腭裂小鼠颅上颌复合体发育的比较组织形态学研究

    作者:蔡志刚;Helmut von Domarus;Eveley Engel

    目的:研究18三体腭裂小鼠实验动物模型的颅上颌复合体组织学发育异常。方法:30对胎鼠(每对包括1只正常胎鼠和1只与其体重相近的三体腭裂的胎鼠)的颅上颌复合体分别作序列连续切片(厚度7 μm),再从每组序列切片中选择6张有特殊结构的特征切片,并借助显微形态学的研究手段对各特征切片中的特殊结构进行比较组织形态学观察研究。结果:该模型虽无原发腭裂却伴有原发腭的发育不足;腭裂组上腭骨性结构及鼻中隔内硬组织(包括鼻中隔软骨、鼻中隔旁软骨及犁骨等)呈现明显的发育障碍;腭裂样本伴有明显的腭咽闭合不全(VIP)鼻囊发育扁平。结论:18三体腭裂小鼠颅上颌复合体的发育伴有严重的硬组织发育障碍和不足,可能与其常染色体三体密切相关。

  • 种植固定桥应力分布均衡时种植体长度和直径间关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张理生;周延民;孟维艳

    目的:揭示种植固定桥在应力分布均衡状态下种植体之间长度与直径的关系。方法:利用三维有限元法,根据种植固定桥应力分布均衡时应力值随着种植体直径或长度的改变,确定种植体直径和长度的关系。结果:本实验得出了在垂直加载及水平加载条件下,要达到应力均衡分布时种植体直径和长度的相关值,并绘制出两者关系曲线。结论:通过调整种植体的直径和长度,可使不同型号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达到应力分布均衡,种植体的直径和长度选择与模型大小有关,对临床种植固定桥修复中种植体型号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牙髓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亓庆国;汪竹平;王铎;王文霞

    目的:观察人正常牙髓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牙髓包埋块不经半薄定位,直接制作超薄切片,经电镜观察。结果:内皮细胞间有3种基本连接方式,重叠连接(51%),端端连接(36.1%),插入连接(10.6%),内皮细胞中可见到Weibel-Palade小体、脂褐素和大量大小不等的囊泡。结论:人正常牙髓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有其自身特点。

  • 聚羟基丁酸酯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研究

    作者:欧国敏;包崇云;梁星;巢永烈;陈治清

    目的:评价聚羟基丁酸酯(PHB)膜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狗下颌骨即刻植入种植体的颊侧形成骨缺损,覆盖PHB膜,与钛膜及空白对照比较,术后1、2、3个月分别取标本,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四环素荧光标记方法观察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PHB膜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组有更多的新生骨充填,加速了骨再生过程,与钛膜组类似。结论:PHB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

  • 新疆维族正常颅面结构补偿机制的探讨

    作者:靳华;罗颂椒;白丁;宋锦

    目的:探讨新疆维族正常群体颅面软硬组织内部结构的补偿机制,并按照3种骨面型建立新疆维族正常的头影测量评价标准。方法:在研究新疆维族正常成人颅面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对所得的3种骨面型(平均型、水平趋向型、垂直趋向型)的21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水平趋向型、垂直趋向型在骨骼、牙齿、软组织方面均发生代偿性改变。结论:正常的建立并不是完全依靠颅面各部分的结构正常,而主要依赖于牙、、颅面软硬组织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和组合平衡。因此,在制定矫治计划时应考虑如何调动机体补偿机制,选择适当的矫正方法,建立牙颅面结构间的组合匹配与协调平衡。

  • 向后牵引下颌后大鼠血中PGE2含量昼夜节律变化的研究

    作者:熊国平;陈扬熙;叶凌

    目的:研究向后牵引下颌对大鼠血中PGE2含量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探讨局部矫形治疗是否对全身机体代谢产生影响。方法:分别在白天和夜间给大鼠戴向后牵引下颌的功能矫治器,用放射免疫法测试生长期大鼠在自然状态及不同时间加力后大鼠血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绘制浓度-时间曲线,并进行时间生物学中的余弦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血中PGE2含量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白天加力组和夜晚加力组大鼠血中PGE2含量昼夜节律均消失,但白天加力组其时间-浓度曲线变化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夜晚加力组的曲线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值总体下移。结论:局部矫治力是否会影响全身机体代谢需进一步研究;但实验结果提示,在进行矫形治疗时,既要注意局部的治疗作用、加力时间的选择,又要密切观察全身有无不良反应。

  • 力转换卡义齿支持组织应力分布规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韩蓬;贾虹;戴昆

    目的:探讨力转换卡义齿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的支托底面斜度对力转换卡义齿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当支托底面斜度为75°时,义齿能将所承受的部分力分解为近中向和远中向两个分力,使力分散至多个基牙,同时方向相反的分力可相互抵消,从而显著降低了主基牙根周支持组织的整体应力水平,并使基牙根周支持组织中的应力分布均匀;主基牙根周支持组织的应力近中显著大于远中。结论:力转换卡义齿采用集中的多基牙多固位体的设计,有较强的固位和稳定作用,使主基牙根周支持组织应力降低,且免受向远中拉动的扭力,即不损伤基牙;以牙支持为主,无明显的基托下沉现象,故能够较好地恢复咀嚼功能。力转换卡义齿支托底面的合理斜度应为75°左右。

  • 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初步分析

    作者:赵志河;吕丹;周力;赵美英;宋锦

    目的:探讨用功能性矫治器(FR-I)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后,随着颌关系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用功能矫治器(FR-I型)矫治其错畸形,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增大,这是由于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支高度、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明显增加引起的。结论:矫治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增大有利于上下颌骨、齿槽骨的发育及口颌系统功能的完善。

  • 前伸下颌后大鼠髁突内源性胰岛素含量昼夜节律变化的研究

    作者:娄新华;陈扬熙;罗颂椒;陈嵩

    目的:研究前伸大鼠下颌后,大鼠髁突内源性胰岛素(Ins)含量昼夜节律变化,探讨功能矫治器在一天中的佳戴用时段。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学技术,测定生长期大鼠在自然状态及不同时间段(白天或夜晚)戴用同一功能矫治器前伸下颌时,大鼠髁突内源性Ins含量在1昼夜内每4 h的变化。结果:在自然状态下,生长期大鼠髁突内源性Ins含量存在昼夜节律,峰值相位约在12∶13;功能矫治器前伸下颌后,此节律性并未消失;白天戴用功能矫治器,其髁突内源性Ins含量较夜晚戴用增加更为明显。结论:大鼠髁突生长改建存在内在昼夜节律性,且功能矫形治疗不会使之消失,推测在髁突增生改建昼夜节律的峰值期戴用矫治器,将提高矫治效率。

  • 矫治前颌骨对人工腭裂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检测研究

    作者:房兵;邱蔚六;袁文化;唐友胜;沈国芳;朱敏;张桦;陈建宇

    目的:探讨矫治前颌骨对上颌骨的生长是否有影响。方法:以40 d Wistar大鼠建立人工双侧腭裂模型,采用Latham's矫治器矫治前颌骨。分别在矫治7 d、14 d取上颌骨周围颞颧缝、颧颌缝、翼腭缝区组织,抗PCN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缝区增殖细胞的分布及数量。结果:矫治7 d,实验组大鼠PCNA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增高和明显降低。矫治14 d,实验组大鼠PCNA阳性表达高于2个对照组。结论:矫治前颌骨后,上颌骨周围骨缝中增殖细胞数和活跃程度明显增加,提示上颌骨新骨形成活跃。

  • 牙源性癌肉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作者:何志秀;陈艳;马莉

    颌骨的癌肉瘤少见,牙源性癌肉瘤更罕见。1999年9月,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1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为牙源性癌肉瘤,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5岁,1990年10月因右下颌包块1年入院。专科检查见双颜面基本对称,5远中至|1近中唇颊沟处隆起,扪之硬,无压痛。5+1无叩痛,无松动。X线片示5+1区峰窝状透射影,周界不清。活检镜下见(图1)肿瘤细胞呈条索状、小团块状弥散分布于正常的骨组织及纤维组织中,呈不典型的滤泡样结构:上皮岛外周围绕着深染的矮柱状细胞,少数呈栅栏状排列,中央细胞呈不典型的星网状。病理诊断:右下颌骨牙源性上皮源性肿瘤,类型待定。未做手术。

  • 下颌牙龈转移性乳腺癌一例

    作者:范小平;向学熔;何云斌

    患者,女,44岁,因右下颌牙龈溃疡2月于1999年1月22日右下颌牙龈恶性肿瘤收入重庆市口腔医院住院。1998年11月发现右下颌牙龈有一小溃疡,轻微疼痛,缓慢长大。曾经消炎治疗无效。既往有左侧乳腺癌根治手术及化疗史5年,右侧卵巢囊肿手术史2年,无结核病史。门诊取活检报告为:下颌右侧牙龈恶性肿瘤(倾向于低分化癌)。检查:543舌侧牙龈有1.5 cm×0.5 cm溃疡面,中央凹陷,周围隆起呈弹坑状,质地中等,触压痛,不易出血。

  • 鼓室置管治疗腭裂患儿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廖小宜;郑谦;肖哓蓉;孙莹;郑燕;王凯;徐丽蓉

    腭裂患儿易患分泌性中耳炎,多数为双耳,发病早,持续时间长。中耳积液引起听力下降,影响患儿语言功能的发育,甚至影响智力发展和社交能力。本文对40例腭裂患者73耳分泌性中耳炎在修复腭裂的同时行鼓室置管术,探讨鼓室置管对腭裂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1 材料和方法1997年4月~1998年3月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住院的腭裂或唇裂患儿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6月~15岁,平均4.2岁,73耳患分泌性中耳炎。

  • 下颌第三磨牙自体移植弹性固定

    作者:王涛

    下颌第三磨牙移植替代第一或第二磨牙是齿槽外科古老而衫的治疗技术,但疗效欠付佳,迄今为止5年成功率仍在50%左右.这可能与操作技术不当,适应证选择不当等因素有关[1].笔者对下颌第三磨牙自体移植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8例12个牙移植术.结果表明,本法操作简单,实用,且效果较好

  • 120例下颌骨部分缺损非血管化髂骨移植

    作者:唐友盛;高益鸣

    下颌骨缺损多见于肿瘤手术以及外伤、畸形等。切取自体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公认的佳选择之一[1~3]。笔者1987年1月~1998年1月对120例下颌骨部分缺损患者采用非血管化髂骨移植修复,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共有120例患者,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11~69岁,平均30.14岁;髂骨块大9cm×3 cm,小4 cm×2 cm,长9 cm,修复升支时长4 cm,一般宽为1.5~2 cm。

  • 微波治疗部分口腔常见病疗效观察

    作者:赵今;袁祥民;李国庆;祝军

    口腔内粘液腺囊肿、血管瘤、淋巴管瘤及下颌智齿冠周炎均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过去对这类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儿童、老人和体弱者,选择非手术方法治疗更为适宜。作者对这类疾病行微波热凝治疗,临床随访观察2~3.5年,治疗效果较好。

  • 云南省五岁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

    作者:范群;林一南

    目的:了解云南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三个城市三个农村的2132名5岁常住儿童,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调查龋病情况。结果:云南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5.80%,龋均为4.44。充填率仅为6.57%,仅占构成比的4.39%。结论:云南省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高,充填率低。儿童龋病防治应注重两个方面:1.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幼儿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及方法的宣传。2.采用简便可行的预防措施,定期群体进行预防工作,定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华西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