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화서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3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1182
  • 国内刊号: 51-11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陈谦明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儿童猛性龋病原菌母子传播研究

    作者:刘艳玲;刘正;冯希平;朱敏;潘瑛

    目的:探讨幼儿猛性龋病原菌母子传播途径。方法:随机选择可获得变形链球菌群(MS)纯培养的2~5岁猛性龋、非猛性龋及无龋儿童母子各10对,进行DNA指纹实验,检测儿童牙菌斑和母亲唾液中MS菌株的遗传相似性,并检查母亲唾液MS水平。结果:猛性龋儿童MS菌株基因型与母亲的一致性为70%,与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均为60%)无显著差异;但猛性龋儿童MS基因型数目显著多于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P<0.05)。猛性龋儿童母亲唾液变链菌水平与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母亲相似,但唾液远缘链球菌水平及DMFT均数显著高于无龋儿童母亲。结论:母亲是儿童MS的主要来源;幼儿猛性龋与母亲的DMFT计数及唾液远缘链球菌水平成正相关,母子传播对幼儿猛性龋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 四圈扩弓簧的临床应用及改良设计

    作者:赖文莉;山添清文;越知佳奈子;花田晃治;Kooji Hanada

    目的:介绍四圈扩弓簧矫治器的原理、特点、改良设计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结合典型病例介绍四圈扩弓簧的制作、戴入和调节以及改良设计。结果:通过病例分析发现经18个月的治疗,6宽度可扩大9.65 mm,3宽度扩大5.20 mm,6度扩大3.60 mm,3宽度减少0.45 mm。结论:四圈扩弓簧是一种性能良好,值得推广使用的扩弓矫治器。

  • 心理社会因素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影响

    作者:唐柳云;马梁红;刘念邦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5例为实验组和健康正常人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艾森克个性问卷结果显示N量表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CL-90结果显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等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社会支持评定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两个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一定影响。

  • 牙科高速手机细菌回吸量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胡涛;蒙筱娴;左渝龄;周学东

    目的:研究不同细菌浓度、不同转动次数以及不同外表面消毒剂对手机细菌回吸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的牙科高速手机20支,分别比较不同细菌浓度、不同转动次数和用不同外表面消毒剂消毒后,手机细菌回吸量的多少。结果:随细菌浓度增大,手机细菌回吸量增多,不同浓度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转动次数下手机细菌回吸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用的消毒剂对手机外表面均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但仅用外表面消毒不能减少手机内部的细菌回吸量。结论:细菌浓度是影响手机内部回吸量的关键。

  • 单侧后牙反的正畸治疗

    作者:段银钟;孙应明;王峰;张云飞

    目的:探讨矫治单侧后牙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方法:采用后前位X线片、全颌曲面断层片描图测量和模型测量进行鉴别诊断,将单侧后牙反分为3种不同类型。然后应用单侧分裂基托式活动矫治器或四眼簧扩弓器进行非对称性扩大牙弓,还可以在反侧施行上下后牙的交互颌间牵引等矫治方法。结果:78例单侧后牙反病例,依据3种临床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单侧后牙反患者治疗前正确地诊断其临床类型,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才能保证矫治疗效。

  • 牙周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

    作者:吴亚菲;赵川江;张静仪

    目的:探讨牙周洁刮治对患牙龈沟液中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的重度牙周炎患牙12颗,采集治疗前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然后对患牙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两周后,再次采集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IL-6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牙周洁刮治前后龈沟液中IL-6水平的差异。结果:经过牙周洁刮治,患牙龈沟液中IL-6的水平明显降低,同时患牙的牙周临床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在缓解牙周炎患牙局部炎症的同时,也对患牙局部的IL-6水平产生明显影响。

  • 强力义齿稳固剂与Fixodent对改善义齿咀嚼效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俊;于明安;柳青;凌虹

    目的:评价强力义齿稳固剂改善总义齿咀嚼效能的能力。方法: 随机选择戴有总义齿的无牙颌患者和采用粘膜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多数牙缺失患者共24例,采用同体比较法,花生米作试料,分光光度计测定咀嚼后花生米悬浊液的吸光度,测定强力义齿稳固剂使用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观察义齿稳固剂与咀嚼效能的关系,并与国外产品Fixodent比较。结果: 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强力义齿稳固剂和Fixodent使用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种稳固剂使用后吸光度值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强力义齿稳固剂同国外产品Fixodent一样能明显提高义齿的咀嚼效能。

  • 超声透射法测量山羊髁突弹性参量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旻;王美青;王景杰;尚志远;张军平

    目的:测量羊髁突的弹性参量,以便为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基本力学参量。方法:采用新鲜山羊下颌骨标本,制成4 mm×6 mm×10 mm标准试件,用超声透射方法,以超声分析仪和数字示波器进行信号分析,测量超声波在标本中的传播速度,根据试件密度及超声在试件中的传播速度,换算羊髁突的弹性系数及技术常数。结果:获得了山羊髁突的体积密度、声波在髁突不同方向上的传播速度、羊髁突作为正交各向异性体的9个弹性系数即c11为4.19±0.12,c22为4.60±0.21,c33为3.25±0.18,c44为0.95±0.05,c55为0.68±0.04,c66为0.86±0.03,c12为1.99±0.05,c13为1.12±0.05,c23为1.39±0.02,及全部技术常数。结论:①运用超声技术测量髁突弹性参量是可行的。②山羊的髁突是各向异性的线弹性体,其弹性参量与下颌骨相应参量间有差异。③山羊髁突在垂直于横轴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大,而在沿横轴方向上的剪切模量大。

  • 家兔颌面部爆炸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和作用

    作者:张从纪;李慧增;杨军;周树夏

    目的:探讨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分布和在伤口液中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血管再生的刺激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选用聚乙烯醇(PVA)海绵收集伤口液,ELISA法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VEGF和bFGF的含量及分布。结果:颌面部爆炸伤伤口液中VEGF含量在伤后第1周内稳步上升,于伤后第3天达到2.9 ng/ml±2.7 ng/ml,和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伤后7 d达峰值。伤口液中bFGF的含量在伤后6 h即达到峰值,为565 pg/ml±436 pg/ml, 之后迅速下降。VEGF的表达位于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慢性炎症细胞;bFGF的转录出现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部分巨噬细胞中也有阳性表达。结论:VEGF 和bFGF参与颌面部爆炸伤愈合过程中血管再生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有协同作用,bFGF刺激血管再生的启动,并诱导VEGF的合成,VEGF则调节和维持之后的血管再生过程。

  • 流动剪切力作用下原代大鼠成骨样细胞PGE2的表达

    作者:乔鞠;陈伟辉;李声伟;罗颂椒;田卫东;张敏;李强

    目的:探讨流动剪切力调节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中PGE2的作用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样细胞施加0.12 mN/cm2的流动剪切力,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受力5、10、15、30、60、120 min后不同时段的PGE2的表达。结果:大鼠成骨样细胞受到0.12 mN/cm2 流动剪切力作用后PGE2的生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1),PGE2的生成在受力后10 min开始显著增加(P<0.01),60 min后达到高峰(P<0.01)。结论:PGE2途径是将流动剪切力刺激信号转导进入成骨细胞,促进骨改建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 免疫牛乳清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

    作者:樊明文;陈文霞;边专;杜民权;陈东

    目的:研究免疫乳清对变形链球菌蔗糖依赖性粘附的影响。方法:用来源于葡糖基转移酶过表达株B-29-33免疫孕牛获得的免疫牛奶和从未免疫孕牛获得的对照牛奶,分别观察两种乳清在5种不同剂量条件下的细菌粘附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粘附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乳清在5种剂量条件下,变形链球菌的粘附率基本无变化。免疫乳清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菌的粘附率呈下降趋势,从100μl时的84.37%,下降至900μl时的58.59%。扫描电镜下见免疫乳清组细菌的细胞清晰,基质少。对照乳清组细菌的细胞则被大量的胶冻状基质包裹。结论:免疫乳清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蔗糖依赖性粘附。

  • 正常力大鼠磨牙牙周膜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

    作者:刘飞;赵云凤;王华蓉;李甘地

    目的:初探正常咬合力下大鼠牙周膜Ⅰ型胶原在分子水平的改建情况。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牙周膜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磨牙牙周膜有很强的Ⅰ型胶原信号,分布基本均匀,但仍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异性:近中侧牙槽骨骨壁上有较多致密信号,而远中侧无信号。结论:牙周膜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与咬合力密切相关。

  • 负荷下颌肯氏Ⅱ类可摘义齿游离端基牙牙槽骨位移的全息干涉测量

    作者:李满园;肖茂春;黎红;付强

    目的:比较下颌肯氏Ⅱ类可摘局部义齿的不同卡环对基牙牙槽骨产生作用的差异。方法:在离体人下颌骨上,设计制作5种直接固位体的肯氏Ⅱ类可摘局部义齿,即RPA卡环、RPI卡环、改良RPI卡环、铸造三臂卡环、颊侧锻丝固位臂卡环。用全息干涉测量技术,比较5种固位体使基牙颊舌侧牙槽骨产生位移的情况。结果:近中支托卡环产生的位移小于远中支托卡环,杆型卡环产生颊侧牙槽骨位移分布均匀,圆环形卡环引起的颊侧位移集中在根尖。结论:临床修复此类牙列缺损时应尽量使用近中支托和杆型卡环。

  • 颞颌关节间接性损伤后不同时期X线表现及其意义

    作者:胡开进;周树夏;王彦清;李光平

    目的:研究山羊颞颌关节(TMJ)间接性损伤后关节结构的变化。方法: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颌关节间接性损伤,分别于伤后2h、7d、1月、3月行X线断层摄影后处死取材,并进行组织学观察,正常关节作为对照。结果:X线断层摄片发现,TMJ损伤后关节腔模糊,腔隙缩小,髁突表面不平,结构不清,其位置由颞下凹正中逐渐偏向后。组织学观察发现,伤后早期1月内关节组织分别出现关节凹、髁突表面纤维软骨破坏,关节盘纤维组织挫裂,关节腔内出现血肿等;晚期3月出现髁突表面软骨组织破坏、吸收,关节盘严重扭曲、变形。结论:一定程度的TMJ损伤可以导致TMJ内紊乱和TMJ骨关节病等后遗症的发生。X线断层摄影技术是一种较好的动态观测TMJ结构和形态变化的方法。

  • 32磷玻璃微球组织内照射对肿瘤细胞 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汪永跃;王大章;郑光勇

    目的:观察32磷玻璃微球组织内植入对小鼠移植瘤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移植瘤S180动物模型,分别将剂量为0、1.85、5.55、16.65 MBq/只的32磷玻璃微球组织内植入实验小鼠进行放射治疗,第15天取标本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及实验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0.39、0.41、0.59和0.95,其中内植入剂量为5.55 MBq/只和16.65 MBq/只的实验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 )。结论:32磷玻璃微球组织内植入使小鼠移植瘤S180的细胞凋亡活动增强,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凋亡指数升高。

  • 颞下颌关节间接性损伤后MRI表现及其意义

    作者:胡开进;周树夏;赵海涛;张贵祥

    目的:研究羊颞下颌关节(TMJ)间接性损伤后关节结构的变化。方法: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颌关节间接性损伤,分别于伤后2 h、7 d、1月、3月行MRI观察后处死取材,并进行组织学观察,正常关节作为对照。结果:TMJ损伤后MRI观察发现:TMJ间接性损伤后可导致关节软、硬组织结构的变化,在损伤早期1月内表现为髁突表面软骨的碎裂,关节盘挫裂和移位,关节间隙的减小和关节腔内出现血性渗液;在损伤后期1~3月表现为髁突表面软骨的破坏和吸收,关节盘畸形,关节间隙减小。结论:MRI不但能够清楚、全面地反映关节损伤后软、硬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变化,还是一种可用于研究TMJ损伤后转归和后遗症发生机理的较好的、精确的观察手段。

  • 32磷玻璃微球组织内照射联合加热对 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汪永跃;王大章;郑光勇;毛祖彝

    目的:探索32磷玻璃微球组织内照射及联合加热治疗对小鼠移植瘤S180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小鼠移植瘤S180动物模型32磷玻璃微球组织内照射、加热治疗及联合治疗,第15天取标本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加热组、内照射组及联合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0.39、0.53、0.59和0.91;加热组、内照射组及联合治疗组AI值明显较空白对照组高(P分别为<0.05、<0.05、<0.01),联合治疗组AI值较其它治疗组高(P<0.05)。结论:32磷玻璃微球组织内照射及加热治疗均可促进小鼠移植瘤S180的细胞凋亡,加热可使内照射治疗的凋亡反应增强。

  • 四种树脂粘接剂在GI-Ⅱ型渗透陶瓷与牙本质间的抗剪强度

    作者:于海洋;巢永烈;孟玉坤;何立弘

    目的:探讨GI-Ⅱ型渗透陶瓷与牙本质间合适的树脂粘接剂。方法:将陶瓷片分为4组,采用4种不同种类的树脂粘接剂与GI-Ⅱ型渗透陶瓷粘接,用水平推式剪切强度试验法检测其抗剪强度,所得试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考察不同树脂粘接剂用于GI-Ⅱ型渗透陶瓷与牙本质间的抗剪粘接强度。结果:传统Bis-GMA粘接剂粘固硅涂层、偶联剂处理的渗透陶瓷与牙本质其抗剪强度达13MPa,而改良型Bis-GMA粘接剂可达16MPa。结论:不同树脂粘接剂配合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一样可达到稳定的粘固效果。

  • 眶部和面部巨大蔓状血管瘤一例

    作者:刘向辉;斯方杰;刘宝林

      眶部和面部双侧颅内外联合供血巨大蔓状血管瘤极为罕见,现报告1例。  患者某某,男性,34岁,病案号14085。因右眶部和面部无痛性肿块渐增大20年,生长加快3个月于1996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20年前右下眼睑内侧出现米粒大小无痛性肿块,抗菌和理疗无效。18年前约蛋黄大小,至某医院查视力0.2,予硬化剂注射及化疗,因肿块增大伴出血及右眼失明而停止治疗。13年前肿块长至鸡蛋大小,其下方面颊部又出现一碗豆大小肿块缓慢生长,在多家医院求治未果。近3月肿块生长加速,影响日常生活。专科检查:右眶部和面部哑铃形肿块。上部以眶为中心向前突起10 cm×9 cm×9 cm,顶部有6 cm×2 cm糜烂面,中心有紫蓝色似角膜样物;下部位于右颊及耳垂下,9 cm×8 cm×7cm。肿块质软,中心有结节状硬节,有压缩性及震颤感,听诊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皮肤颜色正常。口内示右唇颊、齿槽突及上腭呈紫红色,质软,有搏动感及压缩性。  X线片及磁共振检查:巨大蔓状血管瘤致右眶增大,骨质部分吸收,眼球突出并向外呈葡萄样生长,肿块侵犯眶内壁、筛窦、额窦、上颌窦、颧突、翼腭凹及颅前窝底和右侧海绵窦,并沿右颈动脉及咽侧壁至舌根旁(图1)。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右眶部和面部动静脉畸形伴动静脉瘘。供血动脉为左眼动脉及其筛前支,右颈内动脉床旁上段的穿支血管,右侧颌内、颌外及面横动脉,以右颌内动脉为主。

  • 新型口腔麻醉剂“碧兰麻”临床应用问答(续)

    作者:

    法国碧兰公司生产的口腔专用局部注射麻醉剂“碧兰麻”,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多家口腔专科医院及主要综合医院口腔科。在碧兰麻的临床应用中,医生经常提出许多问题,经归纳后答复如下。1.碧兰麻是商品名称,英文名称为PRIMACAINE with adrenaline 1/100000。碧兰麻规格为1.7 ml/支,50支/筒。2.碧兰麻的主要成分之一为盐酸阿替卡因(68 mg/支)。成人阿替卡因(articaine)的大用量小于7 mg/kg/次,儿童阿替卡因的大用量小于5 mg/kg/次。3.碧兰麻含肾上腺素1∶100000(即0.017 mg/支)。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建议,当肾上腺素应用于局部麻醉剂时,健康体质的人肾上腺素的大用量每次小于0.2 mg,而心脏病患者每次小于0.04 mg。4.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慎用碧兰麻,但不是禁用。当患者的收缩压大于200 mmHg或舒张压大于115 mmHg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带血管收缩剂的麻醉剂。5.使用碧兰麻采用传导阻滞麻醉时,一定要注意回吸血,且注射速度要慢,每支碧兰麻大约需要1分钟。6.下颌后牙行牙髓直接拔髓术时,采用粘膜下局部浸润麻醉(约1.2 ml~1.5 ml)并结合根管内注射(约0.2 ml),效果会更佳。另外也可采用骨膜下注射,牙周韧带或下颌神经传导阻滞麻醉方法。7.正确安装碧兰麻和针头于注射器内,是注射时产生回吸血功能的必要条件。方法是:①先安装碧兰麻于注射器的“弹膛”内;②将注射器的叉嵌入碧兰麻的橡皮栓内;③再将针头旋紧在注射器上。8.目前,国药集团连锁营销部为碧兰麻在全国的总代理商,各地都有分销商,垂询电话:010-67259072,87266194。若有临床问题,欢迎您与碧兰公司北京办事处联系:010-64657011/2/3。E-mail:info@pierre-rolland.com.cn

  • 2001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部分项目

    作者:

    项目名称  主办单位项 目负责人负责人联系电话举办期限起止日期地点学分人数世界第七届口腔预防医学大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张震康621734042001/04/24~27,4天北京8300颞下颌关节病基础与临床进展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组马绪臣62179977-23232001/06/23~27,5天厦门1040~60牙周病学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培训班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曹采方62179977-2212、25222001/07/09~13,5天青岛1040~60颌骨严重发育不足牵引成骨治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唐友盛63138341-51442001/07/15~18,4天上海830口腔修复技术的新进展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吴景轮029-33762782001/09/11~15,5天太原1080口内颌骨牵引技术学习班中华口腔医学会王 兴621799772001/09/14~19,6天北京1240固定矫正器治疗中出现釉脱矿、牙周、支抗丢失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傅民魁62179977-23832001/10/09~11,3天上海6200儿童牙髓尖周病新理论新技术学习班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杨富生029-33760872001/10/09~14,5天西安1020老年口腔医学讲座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栾文民65132266-34022001/10/09~14,5天西安10150儿童牙科治疗新技术学习班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石四箴021-641792792001/11/01~05,5天上海1070颞下颌关节外科进展中华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邱蔚六63138341-53952001/11/20~24,5天上海1030

  • 固定唇舌弓矫治器的设计制作及临床应用

    作者:姜世同;陈玉嫦;刘福军;尚念军

      固定正畸时,双尖牙及尖牙的远中移位,离不开支抗磨牙的牵引。对于牙列拥挤并伴单侧磨牙完全缺失的患者,要顺利引退磨牙缺失侧的双尖牙和尖牙则十分困难。作者采用自制固定唇舌弓矫治器,借助对侧磨牙所提供的支抗,顺利完成双尖牙和尖牙的远中移位。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1 固定唇舌弓矫治器的设计制作1.1 设计  固定唇舌弓矫治器由非磨牙缺失侧的第一、二磨牙带环,唇舌弓(唇弓与舌弓连为一体)及位于磨牙缺失侧第一、二磨牙缺隙处的鞍式塑料基托组成(图1)。

  • 下睑结膜切口外眦切开入路在颧眶区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朱兆夫;吴汉江;李运良;Mark.R.Stevens

      由颧骨、上颌骨及额骨构成的颧眶区是面中份骨质较薄弱的区域之一,易受外伤而致骨折及骨质缺损。对其骨折的复位及缺损修复的佳时机是创伤早期。早期开放复位, 可探查眶内各壁情况,解除嵌顿的肌肉,达到理想的解剖复位及重建。作者应用下睑结膜切口及外眦切开入路治疗49例颧眶区骨折患者,认为该切口入路能大限度地暴露骨折断端及缺损部位,易于探查骨折情况及手术复位固定的操作,组织损伤较小,并发症少。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于1994年4月~1999年10月对49例颧眶区骨折患者应用下睑结膜切口及外眦切开入路进行复位固定。其中自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收集16例,自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集33例。患者年龄16~68岁,平均32岁,其中男29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1.45∶1。49例中35例伴上颌骨Le Fort各型骨折,27例伴颧弓骨折,4例伴额窦骨折,31例有眶壁缺损,15例伴下颌骨骨折,所有骨折均作相应处理。

  • 正畸力作用下牙周膜中Ⅰ型胶原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任蕾;程祥荣;沈真祥

      I型胶原是构成牙周膜固有胶原纤维的主要成分。牙移动过程中,它对于牙周膜与牙槽骨的改建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半定量的方法探讨受力兔牙在不同时间、不同力值状态下作倾斜运动时,牙周膜I型胶原的改建情况及其对牙槽骨改建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4月龄日本大耳种家兔30只,体重1.5~2.0 kg, 随机分成3组,两实验组各12只,对照组6只。各组按施力后第1、5、9、14天分为4组[1]。对照组1 d组1只,5 d组2只,9 d组1只,14 d 组2只。2%戊巴比妥钠1 ml/kg静脉注射麻醉。在下颌前牙近龈缘处制备1 mm×1 mm小洞。将闭隙镍钛螺簧安装在下颌切牙洞和第一磨牙之间,拉伸螺簧与口底平行,测力(图1)。两实验组分别加力50 g和100 g。分别于加力后第1、5、9、14天将相应组的动物处死,取受力切牙、相邻切牙及其牙周组织标本,常规制作组织切片,行HE染色及鼠抗兔I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购自北京中山公司,工作浓度1∶100)。行组织学观察。

  • 成都地区老年机关工作人员口腔卫生健康调查

    作者:陈秀梅;陈思娅;陈蕊然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老年机关工作人员的口腔卫生健康状况。方法:1998年对机关工作人员体检中的468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口腔卫生情况,患龋病、牙周病、牙缺失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成都地区老年机关工作人员有自我口腔保健意识,100%老年人坚持每天刷牙、漱口,但龋病、牙周病的发病率仍较高,丧失的牙齿也较多,7.47%老年人全口失牙已安装义齿,2.56%半口失牙,牙列缺损者也较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口腔咀嚼功能。结论:我国老年机关工作人员虽然现在有自我口腔保健意识,但口腔卫生健康状况仍须重视并采取积极的保健措施。

  • 颌骨中枢性血管瘤误诊及其处理一例报告

    作者:何杰儒;何一川;杨卫东;肖剑峰;沈绍莹

    颌骨中枢性血管瘤因其临床早期常无特征性表现而易误诊。目前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现将大理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用平阳霉素治疗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16岁,右下颌骨无痛渐增性膨隆半年。半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下颌骨区膨隆,逐渐增大,无不适,未经任何诊治。于1999年8月18日来院就诊。门诊摄下颌骨正侧位片示疑为右下颌骨囊肿,收入院。查体:右下颌体明显膨隆,无触压痛,无乒乓球样感。开口度正常,粘膜色泽正常,全口牙无松动、无叩痛、未见龋坏。穿刺无法进入瘤腔。X线片示:7654│区约2.5 cm×3.5 cm大小的透光影,边缘光滑,无骨白线、分房及切迹,余未见异常。诊断:右下颌骨囊肿。  治疗:局麻下行右下颌骨囊肿摘除术。术中分离骨膜时骨皮质广泛渗血,疑为颌骨中枢性血管瘤。于包块表面开窗约0.5 cm×0.5 cm作穿刺用,穿刺出大量全血,证实为颌骨中枢性血管瘤。开窗时仍有广泛渗血,局部涂骨蜡,填压明胶海绵后缝合周围软组织,绷带加压包扎。因患者家属术前不同意截骨,加之术前准备不充分,决定改用平阳霉素保守治疗。术后1周开始从开窗口用平阳霉素8 mg加地塞米松5 mg加0.9%生理盐水1 ml局部瘤腔内注射。注射间隔1周至2月不等,连续治疗4次后回抽无血。半年后复诊,见右下颌骨膨隆明显缩小。X线片见透光影缩小,密度增高。  讨论 颌骨中枢性血管瘤早期易误诊,治疗较困难。手术治疗可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或术后颌骨缺损畸形等并发症。采用平阳霉素治疗为治疗该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也可作为术前的辅助治疗,以减少术中出血。其远期疗效待进一步研究。

华西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