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화서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3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1182
  • 国内刊号: 51-11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陈谦明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探讨

    作者:章功杰;陈松军;郑珉;吴晓立;俞洁

    目的:??应用持续的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18例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在患者感染部位肿胀明显或波动处用小切口切开引流,放置负压引流装置,同时缝合封闭创口,持续负压引流。结果??18例患者中,14例患者经持续负压引流至肿胀及疼痛消退,然后拔除引流管;4例患者术后创口破溃,负压消失而拔除引流管,改用其他无负压引流方法。所有患者术后肿胀疼痛未加重,无窒息、感染性休克、纵膈脓肿等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术为治疗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方法多了一种选择,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脓肿切开引流的治疗方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

  • 变色牙与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色标的色差分析

    作者:徐英新

    目的:??研究Vitapan?Classical比色板是否能够有效地评价牙齿漂白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4年7月接受Beyond冷光美白病例67例,用Vitapan?Classical比色板评价疗效,计算不能在该比色板中找到对应色标的病例比例及能找到对应色标的变色牙与对应色标间的色差值。结果??64%(16/25)的四环素牙和28%(17/61)的氟斑牙不能找到对应色标,而全部黄牙均有对应色标,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有色标对应的四环素牙与氟斑牙、四环素牙与黄牙间ΔL*、Δb*及Δ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氟斑牙与黄牙间这3项色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类变色牙间Δ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itapan?Classical比色板不能够有效地评价牙齿漂白的疗效,尤其不适用于四环素牙及氟斑牙,应对该评价方法加以改进。

  • 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矫治后鼻唇角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彭明慧;亢静;周建明;杜冰

    目的:研究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矫治前后鼻唇角的变化及其改变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对错畸形的诊断与分析以及预测矫治后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8例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18个软硬组织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对青少年与成人治疗前后变化量进行比较,并分析鼻唇角改变的相关性。结果青少年组与成人组鼻唇角均增大,但成人组鼻唇角改变更显著;U1?to?FH、U1?to?NA、U1-NA、Spr-Ptm在矫治后均减小,成人组减小更显著;青少年组上唇凹点厚度、上唇凸缘厚度、A’-Ptm、上唇长度以及鼻突度矫治后均增加,而成人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唇角改变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U1?to?FH、U1?to?NA、U1-NA均有显著性的负相关,上唇倾角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并且成人相关性更显著;青少年组上唇凸缘厚度与鼻唇角呈负相关,而上唇凹点厚度与鼻唇角呈正相关,成人组这两项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拔牙矫治后鼻唇角改变与上前牙硬组织以及上唇软组织均有相关性,而成人则只与上前牙硬组织相关。

  • 不同数字印模方式影响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研究

    作者:占莉琳;曾利伟;陈萍;廖岚;李十月;刘仁英

    目的:??研究硅橡胶印模扫描、直接光学印模和传统的物理印模对计算机义齿辅助设计与制作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用数控车床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下颌第一磨牙标准全冠预备体16个,采用硅橡胶制取精细印模,超硬石膏灌注翻制成石膏模型。分别采用扫描全冠预备体、硅橡胶印模和石膏模型获取数字化模型,制作48个氧化锆全瓷冠。采用间隙印模测量法评价3组冠的边缘间隙,应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直接扫描组、硅橡胶印模组、超硬石膏组的全瓷冠边缘间隙测量结果分别为(69.18±9.47)、(81.04±10.88)、(84.42±9.96)μm。直接扫描组与硅橡胶印模组、超硬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硅橡胶印模组与超硬石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扫描、硅橡胶印模扫描、石膏模型扫描法全瓷冠的边缘适合性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之内,硅橡胶印模扫描可作为临床上获取数字模型的方式之一。

  • 钛板对儿童下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胡筠;李伟;陈淇;宋福民;汤炜;王杭

    目的:??通过对比下颌骨骨折术后取出和未取出钛板钛钉的患者生长发育情况,探讨钛板钛钉对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行下颌骨手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的15例儿童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后是否取出钛板钛钉分为取钛板组(7例)和未取钛板组(8例),对患者进行病历收集、术后随访、临床专科检查及影像学测量,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容貌形态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患者的外形和功能恢复基本满意,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测量表明2组患者左右侧下颌骨长度之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板钛钉植入对儿童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鉴于二次手术钛板取出可能造成的再次创伤,术后钛板取出术可不常规实施。

  • 程序性死亡配体1负性调控慢性牙周炎的炎症反应

    作者:袁雯雯;王晓茜;张杰华;周闻捷;冯云;陈娇;张平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慢性牙周炎中是否有表达,以及与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的相关关系,为阐明慢性牙周炎的免疫调控机制、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健康人和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龈和牙周膜组织。根据临床探测,分为正常对照组、轻度牙周炎组、重度牙周炎组。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不同组牙周组织中PD-L1?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不同组牙周组织中PD-L1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影像资料,分析PD-L1的差异表达量和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的关系。结果??轻度牙周炎组牙周组织中PD-L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重度牙周炎组(P<0.01);正常对照组牙周组织中PD-L1的相对表达量与重度牙周炎组牙周组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在牙周组织的表达可负性调控炎症牙周组织损伤。

  • 局部应用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作者:吕雪;柳娜;杜文;李佳洋;孙玥;罗恩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人脂联素(hAPN)基因重组腺病毒Ad-hAPN-EGFP对SD大鼠胫骨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36只SD大鼠进行胫骨骨缺损(缺损直径2?mm)修复实验,36只大鼠(72侧)随机分为A、B、C共3组(n=24),在术中及术后第2天分别注射重组腺病毒Ad-hAPN-EGFP、空白腺病毒Ad-EGFP和生理盐水。术后1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对hAPN及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行检测,术后3周采用显微CT、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对骨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术后1周real-time?PCR显示,A组hAPN表达成功,而B、C组无表达;A组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C组(P<0.05)。2)术后3周显微CT、HE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A组新生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及骨小梁厚度均大于B、C组(P<0.05),而B、C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局部应用hAPN基因重组腺病毒对大鼠骨缺损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 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导C57BL/6小鼠舌黏膜癌变的研究

    作者:代晓明;刘华;左志斌;秦少华;阮永华;李逸松

    目的: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C57BL/6小鼠舌黏膜癌变。方法将85只小鼠随机分为蒸馏水对照组(n=5)、1,2丙二醇对照组(n=5)、实验组(n=75),分别给予蒸馏水、1,2丙二醇及4NQO溶液饮用。实验组小鼠再分为15笼,每2周处死一笼,对照组小鼠于28周处死。对小鼠进行称质量和大体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死亡1只。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在24周后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动物的舌、口底、上颚、颊部共出现79处肉眼可见的病变,其中舌部病变70处(88.6%)。实验组动物在不同时间点黏膜病变不同,28周时均发生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对照组未见病变。结论舌癌动物模型被成功建立。实验12~16周及20~28周可作为研究舌黏膜癌变早期和中晚期阶段的时间点。

  • 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细胞的表面形貌和力学特性研究

    作者:包广洁;孔楠楠;郭曼丽;苏雪莲;康宏

    目的:??采用JPK?Nano?Wizard?3型生物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两种类型的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细胞(软骨细胞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的表面形貌和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颞下颌关节盘组织工程研究中种子细胞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单层培养原代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细胞,生理状态下用AFM接触模式扫描两种类型的关节盘细胞,获得形貌图。随机选取20个软骨细胞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扫描获得细胞核区和细胞质区的力-位移曲线,通过JPK?Data?Processing软件分析两种细胞的杨氏模量和黏附力。结果??AFM下,三角形的软骨细胞样细胞的细胞核占据其大部分体积,细胞骨架结构呈树枝状排列,边缘伸出许多伪足;长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的细胞核明显高于细胞质区,骨架结构规则排列,边缘光滑,极少有伪足伸出;两种细胞的表面粗糙度没有明显差异。分析力-位移曲线得出:两种类型细胞的杨氏模量在细胞核区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细胞质区略有差异(P=0.047);但两种细胞的黏附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类型的关节盘细胞在形貌上虽有较大的差别,但在生物力学特性上的差异并不明显。

  • 伊犁黑蜂蜂胶对口腔主要致龋细菌生物膜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倩;林静;祖力卡尔江·阿合买提;赵今

    目的:研究伊犁黑蜂蜂胶对口腔常见致龋细菌生物膜的影响,探讨其防龋效果及可能的防龋机制。方法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黑蜂蜂胶对口腔常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的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培养测试细菌24?h单菌生物膜,加入MBEC及以下的3个浓度配置成初始pH值为7.0的含药培养基,厌氧培养24?h后测pH值,并计算pH变化值以检测不同浓度黑蜂蜂胶对测试菌单菌生物膜产酸能力的影响。蒽酮法测定MBEC及以下的3个浓度的黑蜂蜂胶对变异链球菌24?h单菌生物膜产生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黑蜂蜂胶对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的MBEC分别是6.25、1.56、3.13、0.78、0.78 mg·mL-1;黑蜂蜂胶可使各测试菌单菌生物膜ΔpH降低,蜂胶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BEC浓度时,蜂胶可使变异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降低。结论伊犁黑蜂蜂胶具有一定的防龋效果,其可能的防龋机制是通过有效清除口腔主要致龋细菌单菌生物膜,抑制测试菌株产酸、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起作用的。

  • 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基因在斑马鱼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

    作者:徐智云;刘鑫;黄兴;杨德琴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受精后72?h的斑马鱼胚胎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特异性扩增cx43基因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并判断连接方向,选择相应的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cx43基因反义mRNA探针。运用全时相胚胎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cx43基因在牙齿发育部位的表达分布,茜素红染色法比较cx43原位杂交表达区域与咽齿解剖部位的关系。结果获得了cx43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cx43基因在斑马鱼受精后各个时期咽弓牙齿相应部位均可见到强棕褐色阳性信号。受精后9?d时cx43原位杂交表达部位与咽齿解剖部位基本重叠一致。结论 cx43基因参与牙胚发育和矿化过程,且主要在矿化晚期发挥关键调控作用。

  •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在维甲酸诱导腭裂小鼠胚胎腭突中的表达

    作者:陈沐;刘学;余东升;王成;王伟财;黄洪章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小鼠胚胎腭突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BMPR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atRA灌胃的方法建立atRA诱导的小鼠腭裂模型,取妊娠15?d(GD15)和17?d的(GD17)的胚胎腭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BMPR2在胚胎腭部的表达。结果 atRA诱导小鼠形成体积较小的畸形腭突和明显的中缝腭裂畸形。BMPR2在GD15和GD17正常胚胎腭部有高水平的阳性表达,但在腭裂胚胎腭部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弱。正常胚胎腭部Bmpr2?mRNA在GD15和GD1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腭裂胚胎(P<0.05)。结论 atRA可导致小鼠胚胎腭突发育不良形成腭裂,并显著下调BMPR2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腭部发育的正常分子调控过程。

  • 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牙周炎模型血清及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和低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

    作者:王斌;王小琴

    目的:观察常氧和慢性间歇低氧下大鼠牙周炎模型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情况,探讨牙周炎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常氧牙周炎组、低氧对照组、低氧牙周炎组。通过结扎双侧上颌第二磨牙和高糖饮食的方法建立牙周炎模型。低氧对照组和低氧牙周炎组大鼠置于模拟中重度OSAHS的慢性间歇低氧环境中。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的牙周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牙龈组织中IL-18和HIF-1α的质量浓度,分析低氧牙周炎组的牙周附着丧失与IL-18和HIF-1α的相关性。结果低氧牙周炎组的IL-18、HIF-1α的质量浓度较其余3组明显升高(P<0.05);其血清中IL-18、HIF-1α的质量浓度与牙周附着丧失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2和0.753(P<0.05);牙龈组织中IL-18、HIF-1α质量浓度与牙周附着丧失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7和0.779(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能加重牙周炎症,与IL-18、HIF-1α的表达有相关性。

  • 健康人与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蛋白质量浓度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的变化

    作者:崔博淼;余宇;袁雯雯;周闻捷;周学东;张平

    目的:对健康人1?d内唾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唾液蛋白成分较稳定的时间段,并比较此时间段健康人与慢性牙周炎患者非刺激性全唾液中的蛋白质量浓度及A/G的变化,为以唾液为基础的疾病诊断学方法建立和临床应用提供参照。方法分别采集37名健康受试者(健康组)8:00、9:30、11:30、13:00、16:30、21:00的全唾液,并取24名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早晨的全唾液。使用BCA法在酶标仪上检测总蛋白质量浓度,用GF-D8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唾液白蛋白的质量浓度,然后计算球蛋白质量浓度及A/G。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唾液蛋白成分在早晨(8:00)空腹时较为稳定。在这段时间,健康组总蛋白(1?354.35±389.52)μg·mL-1、白蛋白(139.55±27.19)μg·mL-1、球蛋白(1?211.80±360.73)μg·mL-1、A/G?0.126?3±0.041?7;牙周炎组总蛋白(2?611.56±231.62)μg·mL-1、白蛋白(296.27±17.34)μg·mL-1、球蛋白(2?315.69±221.67)μg·mL-1、A/G?0.156?2±0.017?3。健康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质量浓度在1?d内不同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主要体现在饭前与饭后的差异,但A/G在1?d内基本稳定。对健康组与牙周炎组的唾液蛋白及A/G进行比较,牙周炎组的唾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质量浓度较健康组明显升高,但A/G无明显差异。结论唾液蛋白成分在早晨空腹时较其他时段稳定,可为样本采集时间提供参考。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唾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质量浓度较健康人明显升高。

  • 淫羊藿苷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的作用

    作者:秦子顺;殷丽华;王开娟;刘琪;程文晓;高鹏;孙可墨;钟梅;余占海

    目的:??采用体外和体内方法研究淫羊藿苷(ICA)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酶消化组织块法培养hPDLSCs,有限稀释克隆法分离纯化,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以进行鉴定。体外实验:hPDLSCs与1×10-7?mol·L-1?ICA共同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增殖情况,经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后采用酶联免疫仪检测其骨向分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成骨基因的表达情况,茜素红染色检测其骨量表达。体内实验:将hPDLSCs和纳米羟磷灰石(nHAC)复合物经1×10-7?mol·L-1?ICA共同诱导培养后,将其植入免疫缺陷小鼠,术后30?d采用组织切片法观察成骨状况。结果??体外实验:1×10-7?mol·L-1?ICA作用于hPDLSCs后,与不含ICA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从培养的第2天开始,hPDLSCs增殖明显;培养3、5、7?d,实验组ALP活性明显升高;培养7?d,成骨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培养14、21、28?d,实验组钙化结节的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体内实验:实验组骨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1×10-7?mol·L-1?ICA可以促进hPDLSCs的增殖及骨向分化,提示采用ICA代替常规生长因子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具有一定可行性。

  • 颈部巨大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4例

    作者:朱蓉;翦新春;陈尧卉;黄谢山;刘德裕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是发生在全身和颌面、头颈部或仅发生在颌面、头颈部的一种少见疾病。本文报道4例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多发性、无痛性肿块及活动障碍,采用一次或分次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术后1例创口延期愈合,另3例患者采用分次切除肿瘤组织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余,4例患者的外形及颈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未见肿瘤复发。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颈部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 累及双侧下颌骨Garrè’s骨髓炎1例

    作者:高攀;王晓毅;宣鸣;马向瑞;常征;熊升华

    Garrè’s骨髓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骨髓炎,大多数继发于牙源性感染的年轻患者,常累及单侧下颌骨。本文报道1例累及双侧下颌骨的Garrè's骨髓炎,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讨论。

  • 口腔医师应加强对门诊医疗突发事件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作者:潘剑;廖学娟;张壮

    近年来,大型专科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就诊量在逐年增多,相应的医疗风险也随之增加,其中包括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医疗突发事件。常见的突发事件有晕厥,其次是过度换气、药物过量、肾上腺素反应以及高血压等。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治疗结束未离开口腔诊室前、局部麻醉过程中或紧随局部麻醉后以及治疗过程中。牙齿拔除相关的突发事件多,其次是局部麻醉相关。强烈提示口腔医师应该重视门诊临床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口腔种植术前锥形束CT影像评估上颌窦状况

    作者:王虎

    锥形束CT(CBCT)在种植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CBCT可以了解种植术前术后的情况,判断种植体植入前植入床的基本条件,判断能否进行种植、种植植入方向、方法以及术后评估等。涉及到上颌窦的种植术应常规拍摄CBCT。本文通过临床实例介绍使用CBCT进行种植术前上颌窦分析评估及判断术后可能发生的改变。

  • 肥胖与口腔健康关系的研究

    作者:金洁琪;吴红崑

    目前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主要的疾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肥胖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和相关生物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也在逐步增长。口腔健康对于全身健康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肥胖与口腔健康关系研究现状的阐述,希望能引起广泛的重视,并在口腔科逐步普及对肥胖的监控。

  •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仔龙;张国志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IFNS)较为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多在手术中得以发现,其治疗极具挑战性。本文复习了1958—2014年PubMed收录的IFNS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IFNS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IFNS主要依赖术中诊断和术后组织学检查,对其治疗必须参考患者术前的面神经功能,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以及患者的主观要求;对于面神经功能为House-Brackmann分级为3级以上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否则宜选择保守治疗。

  • 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分析

    作者:许来青;刘媛媛;罗晶晶;姜曚;郭文豪;郑广宁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例成牙骨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14例成牙骨质细胞瘤患者就诊年龄11~58岁,中位年龄21.0岁,平均年龄27.6岁;男女各7例;好发于下颌骨;常见的症状是颌骨肿胀和疼痛。特征性影像表现:与病变牙根融合的类圆形包块影,可见完整的包膜影像,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晰。肿瘤实质一般为团块状高密度影。根据肿瘤实质密度不同可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此外病变周缘常可见骨质增生硬化,下颌下缘骨密质增厚。结论??成牙骨质细胞瘤在临床及影像表现上有其较明显特征性,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这一病变以免误诊。

  • 股前外侧肌皮瓣及CT血管造影在修复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罗世洪;肖金刚;孙黎波;张力;曾梁楠;夏德林;周航宇;张磊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及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肌皮瓣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中晚期口底癌患者在施行口底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运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术前应用CTA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结果16例患者术前CTA定位的穿支血管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的口底、舌外形恢复良好,张口度理想,吞咽及语言功能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肿瘤局部无复发,其中1例患者(T4N2M0期)在术后10个月因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 CTA能精确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修复重建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 腮腺少见肿瘤的增强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作者:温晓玲;沈江;伍东升;邵恒;刘露;许春华

    目的:??探讨腮腺少见肿瘤增强CT表现特征与病理的相关性,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腮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基底细胞瘤6例,肌细胞上皮瘤5例,脉管瘤4例,淋巴上皮囊肿及腮腺脂肪瘤各3例,软骨肉瘤1例。在增强CT图像上,从病变所在腮腺的位置、病变大小和形态、病变密度以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基底细胞瘤发生在腮腺浅叶,边界清楚,病变内易囊变。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明显强化肿块,边缘或内部可见结节状强化,可伴有增大的淋巴结。肌细胞上皮瘤多发于腮腺浅叶,易发生小囊变,少数病变内可有小点状钙化。实性部分增强后中度-明显强化,多有典型的动脉期强化结节和边缘显著强化。血管瘤为软组织肿块,病变较大可占据整个腮腺,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见静脉石,突出于腮腺表面,增强后轻度-明显强化。淋巴上皮囊肿囊液较黏稠,CT值密度较高。软骨肉瘤以囊性为主的肿块,含边缘钙化、骨化成分的肿块。腮腺脂肪瘤可见脂肪密度肿块,边界清晰,无强化,病变内可见纤维分隔。结论??腮腺少见肿瘤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可揭示其病理基础;增强CT是诊断腮腺少见肿瘤病变性质有效的影像检查手段。

  • 磁共振成像对口腔癌下颌骨骨侵犯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铀;李春洁;孙军;叶立;苏毅;李龙江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磁共振(MR)在口腔癌下颌骨骨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欧洲灰色文献数据库(SIGL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进行相关文献的电子检索。同时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两位研究者分别独立完成文献纳入排除并提取数据,运用Meta-Disc?1.4对MR在口腔癌下颌骨骨侵犯诊断的敏感度(SEN)和特异度(SPE)及95%可信区间(95%CI)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研究12篇,其中前瞻性研究5篇,回顾性研究7篇,共涉及患者476名,所有文献偏倚风险均为中度。Meta分析结果显示MR诊断口腔癌下颌骨骨侵犯的SEN为0.779(95%CI:0.719~0.831),SPE为0.823(95%CI:0.767~0.870),合并阳性似然比(+LR)为3.442(95%CI:2.181~5.431),合并阴性似然比(-LR)为0.286(95%CI:0.181~0.451),合并诊断比值比(DOR)为25.702(95%CI:13.406~49.273),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9,Q*值为0.835?4。因仅有2篇研究报告了MR在口腔癌下颌骨骨髓侵犯中的诊断效能,报告文献较少,故未行相关Meta分析,2篇研究包含55例患者,其SEN为0.838,SPE为0.722。结论 MR诊断口腔癌的下颌骨骨侵犯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口腔癌的下颌骨骨侵犯的术前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华西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