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화서구강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3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1182
  • 国内刊号: 51-116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陈谦明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锥形束CT在下颌第一磨牙桩道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江山;李雪燕;章燕珍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观测下颌第一磨牙牙根的解剖学形态,计算出桩道制备的合理空间,指导临床桩道的制备.方法 对71例患者的121颗下颌第一磨牙的牙根采用锥形束CT进行扫描,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重建三维数据图像,按照桩道制备的要求进行分析设计.结果 下颌第一磨牙可以设计3个桩道:远中根桩道空间较大,有效可用长度为(7.19±0.91) mm,根尖上方4 mm处桩道直径为(0.80±0.12) mm;近中根有效可用长度为(6.92±1.02) mm,颊侧桩道在根尖上方4 mm处直径为(0.71±0.08) mm,舌侧桩道在根尖上方4 mm处直径为(0.71±0.07) mm.桩道应制备成一定的锥度.结论 下颌第一磨牙桩道制备空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桩道制备应遵循个性化设计原则以达到佳效果.锥形束CT可以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锥形束CT对微螺钉植入后牙安全区域的分析

    作者:胡露露;宋锦璘;邓锋;高翔;周洁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上下颌后牙区不同高度牙槽骨近远中向及颊舌(腭)向的骨量,分析微螺钉种植体植入的安全区域.方法 选取30例CBCT扫描的成人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对颌骨进行扫描重建,从第一前磨牙远中开始向后,在每个牙根间区域(包括上颌结节)距离牙槽嵴顶2、4、6、8、10 mm处,分别测量颊舌(腭)向宽度和近远中宽度.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法比较.结果 1)上颌后牙区近远中骨量在同一高度不同位置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大近远中骨量位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腭侧根间;颊腭向骨量在不同位置、高度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颊腭向骨量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2)下颌后牙区近远中骨量在不同位置、高度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颊舌向骨量在同一位置不同高度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大近远中骨量和大颊舌向骨量均位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结论 经CBCT获取了上下颌骨后牙段植入微螺钉种植体的安全区域,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细长型髁突增生病下颌骨及下颌神经管位置CT形态学研究

    作者:张桂梅;王涛;毛晓斌;杨东昆

    目的 应用CT进行细长型髁突增生病(HE)下颌骨解剖学及下颌神经管形态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9例HE患者进行多层CT扫描,采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不同断面重建图像,进行下颌神经管、下颌孔和骨皮质测量,并与无下颌骨病变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第一磨牙中心长轴断面的舌侧、第二磨牙中心长轴的颊侧及上缘、磨牙后区中心至下颌角连线断面的颊侧、上缘及下缘、下颌孔下缘下5 mm处水平位断面的舌侧、前缘及后缘,2组下颌神经管外缘距下颌骨表面距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一磨牙颊侧和下缘,2组下颌骨骨皮质厚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颌孔至下颌升支前缘及下颌骨下缘距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长型髁突增生病骨皮质厚度从下颌第一磨牙到下颌升支在各个方向均逐渐减小.与正常颌骨相比,下颌神经管在下颌第二磨牙及磨牙后区偏颊侧并靠上方,下颌孔在升支内侧较靠前并偏低.

  • 全景及根尖片对正畸相关牙根吸收诊断准确性的研究

    作者:余丽霞;何姝姝;陈嵩

    目的 以CBCT对样本牙根吸收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检验全景片(OPG)及根尖片对正畸相关牙根吸收(RRAOF)定性及分级半定量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完成固定正畸治疗的32例患者的121颗上前牙,正畸治疗前后均拍摄OPG、上前牙根尖片、上前牙CBCT.由3名放射专科医生按照Levander and Malmgren分度法对纳入样本的3种图像的牙根吸收程度分别进行评估,并以CBCT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检验OPG及根尖片对相同样本牙根吸收定性及分级半定量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OPG、根尖片对相同样本RRAOF的定性及分级半定量诊断结果,与CBCT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尖片和OPG对RRAOF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1.6%和78.4%,特异性分别为25.5%和51.1%,准确度分别为53.7%和67.8%.结论 根尖片与OPG对正畸相关牙根吸收的诊断准确性较差.

  • 前磨牙拔除模式对不同错(牙合)畸形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影响

    作者:雷巧玲;周力

    目的 探讨前磨牙拔除模式对不同错(牙合)畸形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影响.方法 选取180副牙性与骨性错(牙合)类型一致的患者模型,Ⅰ、Ⅱ、Ⅲ类每组60例,计算各组拔牙前和采用4种前磨牙拔除模式(4/4 4/4)、(5/5 5/5)、(4/5 4/5)、(5/4 5/4)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以87%~89%为拔牙后Bolton指数全牙比参考值,对各组4种拔牙模式下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异常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3组完整牙列Bolton指数全牙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Ⅰ、Ⅱ类组不同模式拔牙后Bolton指数全牙比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组不同模式拔牙后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除(5/4 5/4)的异常率小于拔除(4/5 4/5) (P=0.002).结论 从牙量协调的角度考虑,Ⅰ、Ⅱ类错(牙合)畸形采用4种拔牙模式均可,Ⅲ类错(牙合)畸形拔除(5/4 5/4)的模式优于(4/5 4/5).

  • 佩戴镍铬合金烤瓷冠对尿镍铬水平影响的前瞻性随访研究

    作者:曹新明;王珏;夏刚;徐碧瑶;沈庆平;钟群;姜庆五;陈波

    目的 探讨镍铬合金烤瓷冠的佩戴是否会导致机体尿镍铬水平升高.方法 对33例镍铬合金烤瓷冠佩戴者进行佩戴前和佩戴2月后的尿镍和尿铬重复测量,并采用配对t检验和重复测量数据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尿镍铬水平的变化与镍铬合金烤瓷冠佩戴的关系.结果 镍铬合金烤瓷冠佩戴2月后,机体尿镍水平(67.6 μg·mol-1肌酐)略高于佩戴前(46.4 μg·mol-1肌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女性患者佩戴前为44.8 μg·mol-1肌酐,佩戴后为73.7μg·mol-1肌酐(P=0.068).佩戴2月后,机体尿铬水平(99.4 μg·Tol-1肌酐)明显高于佩戴前(57.0 μg·mol-1肌酐)(P=0.024),这种差异仅在女性中明显(佩戴前为59.8 μg· mol-1肌酐,佩戴后为124.4 μg·mol-1肌酐,P=0.023).重复测量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机体尿镍铬的排泄与是否佩戴镍铬合金烤瓷冠、佩戴数量及金属裸露面积有关.结论 镍铬合金烤瓷冠的佩戴可导致机体尿镍和尿铬水平增加.

  • 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黎远皋;王霄;徐菁玲;周欣;谢克贤

    目的 评价应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和牙周系统治疗,试验组患牙在进行根管治疗和牙周系统治疗基础上辅助半导体激光治疗.观测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水平(CAL)、改良出血指数(mBI)、根尖周指数(PAI)等牙周牙髓临床指标的变化,评价半导体激光在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作用.结果 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PD、CAL和mB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试验组PPD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AL和mBI的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PPD、CAL和mBI持续下降,对照组PPD、CAL和mBI与治疗3个月后无显著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I较治疗前均下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对于取得长期和稳定的疗效有一定作用,对病变中牙周组织损害的辅助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毕小琴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通过护理风险识别、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与风险识别能力、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拟定科室突发事件及护理风险预案、加强护士专科业务能力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护理风险监控等措施,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对2009、2010年头颈肿瘤外科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发生护理风险、患者表扬护士人次进行比较.结果 2009、2010年头颈肿瘤外科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发生护理风险、患者表扬护士人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投诉,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复发性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影像、病理学分析

    作者:林梓桐;王铁梅;陈菲;邓润智

    目的 对复发性成釉细胞瘤(RAB)的临床、影像、病理学进行综合分析,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京大学口腔医院199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23例RA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分型.结果 23例RAB患者中,有20例复发1次,3例复发2次,共复发26次.23例患者中,19例首次手术治疗采用刮治术,4例首次手术治疗采用根治术;复发后4例患者采用刮治术,19例患者采用根治术.26例次RAB的影像学分型:12例次为多房型,6例次为单房型,8例次为外周型;病理分型:21例次为滤泡型,5例次为丛状型.刮治术后复发者以多房型多(11例次),根治术后复发者以外周型多(8例次).结论 刮治术后成釉细胞瘤复发率明显高于根治术后;滤泡型成釉细胞瘤浸润性较强,易于复发.

  • 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拔牙与不拔牙去代偿对双颌手术矫治效果的影响

    作者:徐冰;秦科

    目的 评价骨性Ⅲ类畸形双颌手术患者术前正畸上颌拔牙与不拔牙去代偿的效果及对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36例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进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其中18例术前正畸采取拔牙矫治,另18例未拔牙.对2组病例术前正畸后及治疗结束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术前正畸后,拔牙组的U1-SN、鼻唇角(Cm-Sn-UL)和覆盖都较非拔牙组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组下颌平均后退(8.66±1.42) mm,非拔牙组下颌平均后退(6.21±3.06) mm,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拔牙组ANB、U1-SN、NA-PA在正常值范围内(P>0.05).结论 在骨性Ⅲ类畸形的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中,上颌拔牙术前正畸能够更彻底地去代偿,真实反映原有骨性畸形,使下颌能够后退至更加理想的位置,从而更好地矫治凹面型.

  •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增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悦;刘春丽;王静;杨旭芳;周延民;马英智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PRP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两次离心法制备PRP,氯化钙加人凝血酶激活后离心提取PRP萃取液.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不同体积分数PRP(0、1%、2%、3%)对MG63分化活性的影响,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观察PRP作用下MG63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RP对MG63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PRP对MG63在人工骨材料表面生长情况的影响,CCK-8法检测PRP对MG63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经PRP培养后不同时间MG63的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RP作用下MG63中Ⅰ型胶原(Col-Ⅰ) mRNA的表达量.结果 ALP检测见3%PRP组ALP阳性细胞染色深,并随体积分数的增加染色强度增加,且PRP组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片现象.PI荧光染色见PRP组细胞核荧光染色较对照组增强.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见3%PRP组TGF-β表达量高(P<0.05).SEM观察:PRP组材料表面MG63密集,生长状态良好.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显示4.8%PRP组吸光度A450nm值高于对照组(P<0.05).FCM检测表明:PRP组第2天S期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第10天PRP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6天外,PRP组G2/M期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RT-PCR结果表明:PRP组MG63的Col-Ⅰ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上调.结论 适宜体积分数的PRP对MG63的增殖、迁移和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PRP具有统一、协调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

  • 白色假丝酵母菌pACT1-GFP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孙静;贾奋;夏明慧;钱华;董洪楠;亓庆国

    目的 构建能够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白色假丝酵母菌菌株,以便对目的基因进行示踪.方法 构建pACT1-GFP质粒,以白色假丝酵母菌CAI4菌株作为感受态进行转化培养后,分别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两相型下的表达情况.结果 含有pACT1-GFP的白色假丝酵母菌菌株,99%在两相型下均有较高水平的荧光蛋白表达,且荧光强度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pACT1-GFP能够在白色假丝酵母菌体内稳定表达.

  • Mimics软件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CT图像中的测量与应用

    作者:曾勇;张纲;雷涛;吴小波;谭颖徽

    目的 探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移位的CT测量方法并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方法 收集需要手术治疗的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20例,术前摄颌面部三维CT,利用Mimics软件对双侧颧骨复合体与邻近骨骼解剖标志点中选取的同样两点之间的距离和选取同样的三点之间的角度进行测量分析,计算患侧与健侧之间的差值,以此为骨折移位数据指导手术.术后复查CT并测量各段距离和角度,评价复位效果.结果 1)颧骨复合体骨折时,颧骨体骨折块多向后、向内移位.术后患侧与健侧比较,骨折段移位距离差值减少至2 mm以内,角度差值减少至1°以内,复位达到三维对称,开口及咬合功能恢复好,手术效果满意.2)健侧的颧弓突点水平角和颧突点水平角数据呈正态分布,分别为138.50°±1.15°和132.72°±0.89°.结论 三维CT测量可以实现对颧骨复合体空间移位的定量测量,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复位具有指导意义.

  • 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护骨素及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蕾;熊利峰;孙磊;贺建军;王美青

    目的 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护骨素(OPG)及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48只8周龄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推右侧下颌、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4周后同样方式推右侧下颌、左侧上颌第三磨牙远中移动,建立渐进性咬合紊乱动物模型.实验2、4、6、8周后,每组、每性别各处死3只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法分析髁突软骨中OPG、RANKL的表达特点.结果 OPG和RANKL均表达于髁突软骨的肥大层,实验组OPG总体较对照组表达显著增多(P<0.05);实验2、6、8周组RANKL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多(P<0.05),实验4周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雄性变化趋势相同.结论 OPG和RANKL均参与了异常咬合所导致的髁突软骨病理性改建活动.

  • 可注射吸水膨胀性排龈膏的制备与排龈效果评价

    作者:徐晓华;祝小鹏;宁天云;刘巍;李全利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可注射、吸水膨胀性排龈材料的膏剂.方法 将吸水膨胀性高分子载体基质与高岭土、氯化铝等药物机械混合,获得一种膏剂材料.采用Expasyl(R)作为对照,体外评价其在水中的稳定性和吸水膨胀性能,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排龈效果.结果 新型排龈膏体外吸水膨胀,但是可以维持结构的完整性,不会崩解.动物实验也显示无论在牙龈高度退缩和龈沟宽度变化方面都有良好的排龈效果.结论 获得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可注射吸水膨胀性、遇水不崩解的排龈材料.

  • 不同材料不同形态桩核修复上颌中切牙牙本质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张旭映;孙竞;卢军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上颌中切牙不同形态不同材料桩核修复后牙本质内的应力分布.方法 通过螺旋CT扫描、Unigraphics (UG)软件建立锥形桩、柱形桩修复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聚乙烯纤维树脂、碳纤维及氧化锆3种不同弹性模量桩核材料,在上颌中切牙舌侧切1/3与中1/3交界处,与牙体长轴成45°切龈向加载,载荷量为100N,加载方式为静态加载,分析牙本质内的Von Mises应力.结果 氧化锆作为桩核材料时,柱形桩牙本质界面应力值显著高于锥形桩(P<0.05);当桩核材料为碳纤维和聚乙烯时,锥形桩与柱形桩之间牙本质界面应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桩核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牙本质应力也增大.结论 当选择高弹性模量桩核材料时锥形桩优于柱形桩.尽可能选择低弹性模量桩核材料有利于应力分布,防止根折.临床在桩冠根管制备时尽可能地保留根颈1/3处根内牙本质,尤其是唇侧牙本质厚度.

  • 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1A1-Msp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李柯;张超贤;史淑敏;郭晓凤

    目的 探讨吸烟和细胞色素P450 (CYP) 1A1-Msp Ⅰ、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300例口腔癌患者(病例组)及300例非癌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Ⅰ相代谢酶CYP1A1-Msp Ⅰ和Ⅱ相代谢酶GSTT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吸烟和2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CYP1A1-Msp Ⅰ突变纯合型(m2/m2)和GSTT1基因缺陷型[GSTT1(一)]的频率分布分别为38.33%、69.33%,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分别为21.00%、44.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1A1-Msp Ⅰ(m2/m2)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2.34,95%CI为1.76~4.07).GSTT1(一)者患口腔癌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2.84,95%CI为1.98~4.54).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CYP1A1-Msp Ⅰ (m2/m2)/GSTT1(一)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67%和6.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1A 1-Msp Ⅰ (m2/m2)/GSTT1(一)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8.27,95%CI为3.63~11.29).病例组的吸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吸烟率(OR=2.71,95%CI为1.31~4.52,P<0.01),CYP1A1-Msp Ⅰ(m2/m2)及GSTT1(一)与吸烟有协同作用(OR=25.00,95%CI为11.87~35.64).结论 CYP1A1-Msp Ⅰ (m2/m2)和GSTT1(一)是口腔癌的易感因素,吸烟与口腔癌的易感性也有关,CYP1A1-Msp Ⅰ (m2/m2)和GSTT1(一)与吸烟在口腔癌的发生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 牙龈卟啉单胞菌PG0839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作者:刘静波;潘亚萍;李琛;林莉;钟鸣

    目的 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毒力岛基因PG0839突变菌株,为研究PG0839基因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扩增1 584 bp PG0839基因片段,对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和pUC19载体进行BamHⅠ和EcoR Ⅰ双酶切,连接酶切产物得到质粒pPG0839-1.将2 101 bp erm基因产物插入到pPG0839-1中PG0839基因的EcoRV位点,构建质粒pPG0839-2,作为电穿孔的供体质粒.电穿孔转化于受体菌牙龈卟啉单胞菌W83菌株,红霉素抗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命名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结果 运用插入失活方法构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进而通过酶切、测序、PCR和反转录PCR对PG0839基因突变菌株进行验证,证实PG0839基因突变菌株构建成功.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PG0839基因突变菌株.

  • 主观判听在腭咽闭合功能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尹恒;马利;石冰;郭春丽;赵树蕃;李杨

    目的 通过比较主观判听与客观检查诊断腭咽闭合功能的一致性,阐明主观判听在腭咽闭合诊断上的临床应用状况.方法 对2000-201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就诊的254例腭裂患者的语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主观判听结果和鼻咽纤维镜检查结果,计算二者的诊断一致率.应用Kappa检验和相关分析统计主客观评估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应用相关分析统计主观评估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结果 在254例腭裂患者中,主、客观评估一致的腭咽闭合完全(VPC)与腭咽闭合不全(VPI)病例数分别为58、167例,诊断一致率为88.58%,其中VPC诊断一致率为66.67%.Kappa值为0.721,R=0.751,P<0.05,主、客观评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关性.高鼻音和鼻漏气与主观判听结果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7、0.590,P<0.05,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主观判听诊断为VPC,以及主观判听为中重度高鼻音及鼻漏气的VPI患者可以免作客观检查;主观判听为轻度鼻漏气和高鼻音的患者需要结合客观检查,进一步明确腭咽闭合的诊断.

  • Er:YAG激光照射离体牙釉质后表面形态和髓腔温度的观察

    作者:叶丽君;刘鲁川;邓蔓菁;刘娜;武曦;董正谋

    目的 观察不同能量和时间作用下Er:YAG激光照射人离体牙釉质后表面形态和髓腔温度的变化.方法 临床收集24颗离体牙,制备成96个实验样本,按不同处理方法分为A、B两组,分别照射10、20 s,每组再分为6个亚组,选择超短脉冲20 Hz,分别采用1、2、3、4、5、6W的能量对每个亚组样本的釉质进行照射,用数字式温度计记录髓腔温度的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样本釉质形态的变化.结果 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和能量的增加,髓腔温度有上升的趋势;SEM观察A、B两组的釉质形态均有改变,但两组均未发现熔融和碳化现象.结论 在Er:YAG激光一定能量的照射下,釉质的形态和髓腔温度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未出现熔融和碳化现象,为临床龋齿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树脂基托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抗菌性的体外研究

    作者:刘杰;葛亚丽;徐连立

    目的 采用体外法研究载银纳米二氧化钛(Ag-TiO2)树脂基托对口腔常见条件致病菌的单一游离菌体及菌斑生物膜的抗菌性能.方法 将不同质量分数的Ag-TiO2抗菌粉剂添加到树脂基托材料中,制成抗菌树脂基托.采用薄膜密贴法分别检测该抗菌树脂基托对变异链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抗菌树脂基托表面变异链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情况.结果 与未添加抗菌剂相比,抗菌剂质量分数为0.7%时,抗菌树脂基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93.3%;抗菌剂质量分数为1.5%时,抗菌树脂基托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率达90.2%;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时,抗菌树脂基托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抗菌率也达91.2%.与未添加抗菌剂相比,抗菌树脂基托表面变异链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黏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Ag-TiO2可以显著提高树脂基托的抗菌性能.

  • 四川省6岁儿童乳恒牙患龋状况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建忠;李雪;胡德渝;张曦木;何松霖

    目的 了解四川省6岁儿童患龋情况,探讨乳磨牙患龋与第一恒磨牙患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在四川省3个城市、3个农村随机抽样选取调查点,共调查714名6岁儿童的患龋情况,并分析乳磨牙患龋情况与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四川省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4.37%,龋均为3.94±3.93,龋齿充填率为4.96%.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在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儿童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城市乳牙龋齿充填率高于农村(P<0.05).已萌的第一恒磨牙中有2.98%患龋,充填率为7.69%.乳磨牙患龋是第一恒磨牙患龋的危险因素[P=0.001,r=0.175,OR=5.756,95%CI(1.733,19.121)],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的龋均呈弱相关(P<0.001,r=0.194).结论 四川省6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较重,乳磨牙龋坏可作为临床及预防工作中预测第一恒磨牙龋坏的因素之一.

  • 多孔纳米钙磷陶瓷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

    作者:张可夫;张舒;罗志强;王璟;王涛;欧国敏;王虎

    目的 评价多孔纳米钙磷陶瓷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多孔纳米磷酸钙陶瓷材料制成浸提液、混悬液、5 mm×5 mm×1 mm块状等体系,选择健康新西兰兔、昆明小鼠、SD大鼠为宿主,采用溶血试验、凝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热原试验、肌内降解来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 材料对新鲜兔血的溶血度为1.1%,小于5%,在允许范围内;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凝固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结果无异常;热原试验显示实验组体温升高分别为0.35、0.40、0.28℃,均小于0.60℃,符合生物医学材料无热原的评价标准;急性毒性试验后小鼠无死亡,未观察到步态不稳、惊厥、瘫痪、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肌内埋植后观察见新生纤维组织形成.结论 该陶瓷材料是一种安全无毒、无溶血性、对皮肤和肌肉无刺激作用、不含热原物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比普通钙磷陶瓷支架材料更好的降解性能.

  • 大鼠咬合创伤早期牙槽骨基因差异表达的初步探讨

    作者:万浩元;孙惠强;商思霞;李欣

    目的 探讨咬合创伤早期牙槽骨吸收基因表达差异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 通过在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粘接钢丝建立同侧下颌咬合创伤实验动物模型,24 h后局部麻醉下分离大鼠双侧下颌牙槽骨组织,提取总RNA进行包括27 000个基因的全功能组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Pathway和GO分析,并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芯片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共有586个,其中表达增强166个,表达降低420个,Pathway分析涉及106个不同的信号通路,GO分析主要涉及270个不同的功能分类.结论 咬合创伤24 h牙槽骨已开始出现骨平衡变化,该期主要表现为成骨细胞和成骨活动抑制,破骨细胞发生及破骨现象增强尚未显现.

  • 模拟口腔环境下温控型镍钛弓丝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范旭升;李志华;石慧;刘翔

    目的 研究温控型镍钛弓丝在不同温度人工唾液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变化,为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温控型镍钛弓丝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Instron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在25、33、37、60℃人工唾液中对4种温控型镍钛弓丝进行改良部分牙弓托槽弯曲实验.将4种温控型镍钛弓丝加载挠曲至3 mm后卸载,绘制弓丝卸载的载荷-挠曲曲线,计算卸载至2.5 mm与0.5 mm之间的卸载刚度,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温度的升高,4种弓丝的卸载力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同种弓丝的卸载刚度在25、33、37℃时十分接近,而在60℃时卸载刚度均有明显增大.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4种温控型镍钛弓丝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但均表现出临床所需的超弹性与形状记忆效应,也均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敏感性.

  • 氟化钠甘油过敏1例

    作者:马继红

    近年来药物过敏引起的口腔黏膜溃疡越来越多,但氟化钠甘油过敏引起的溃疡却极少见.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医院遇到氟化钠甘油过敏1例,氟化钠甘油治疗后患者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明显,颊、腭黏膜有大量红色粟粒状颗粒,3h后出现吞咽困难,但无呼吸困难,次日出现口腔黏膜大面积溃疡.治疗7d后患者痊愈,氟化钠敏感试验结果为阳性.

  • 中国人唇裂鼻畸形整复的思路与术式设计

    作者:石冰

    唇裂鼻畸形的整复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难点之一,其矫治原理与技术方法多源于西方学者的观点和技术.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典型鼻形态进行观察,寻找二者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唇裂鼻畸形患者有针对性的整复理论与方法,希望以此加深对唇裂鼻畸形特点的认识,促进我国唇裂鼻畸形整复方法的改进.

  • 高效改正单个牙转矩的门形辅弓

    作者:李宇;关宇;潘兰兰;赵志河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改正单个牙转矩的门形辅弓.门形辅弓由不锈钢方丝弯制,呈拱门形,点焊于主弓丝上.通过门形辅弓和主弓丝同时作用施加转矩力,2~3个月后单个牙的转矩即可得到明显改善.

华西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