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热疗联合5-氟尿嘧啶对胃癌M K N 45细胞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安琳;苏慎勇;杨卫东;张祎;许敏;李海飞;李磊;朱红伟;王素娟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温热化疗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M K N45细胞)抑制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以M T T法测定M KN45细胞48h的IC50作为实验工作浓度,实验分对照组(C)、热疗组(H)、化疗组(D)、热化疗组(HD),检测细胞抑制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原癌基因RAS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热、化疗均可抑制MKN45细胞系(P<0.05),热化疗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RT-PCR分析显示,热化疗组EGFRmRNA与RASmRNA表达下调明显(P<0.05).EGFR mRNA与RAS mRNA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870,P<0.05),细胞抑制率与EGFRmRNA表达水平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956,P<0.05),细胞抑制率与RASmRNA表达水平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923,P<0.05).结论:化疗联合热疗能显著增加对M KN45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G-FR与RAS的表达及二者相互作用有关.

  • PD、SB对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大鼠VSM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作者:陈龙菊;张复贵;唐杰;姜铧;孙晓东;丁妍;张兴华;王汉琴

    增殖和迁移.结论:EGF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可能是通过p38MAPK和ERK1/2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 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胆囊癌细胞株GBC-SD侵袭转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昊;胡恒通;张东;于良;马清涌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胆囊癌细胞GBC-SD生物动力学,及对uPA,MMP-2,MMP-9,COX-2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侵袭、黏附和增殖实验观察在EGF作用下胆囊癌细胞株GBC-SD生物动力学变化;使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胆囊癌细胞株GBC-SD的uPA,MMP-2,MMP-9,COX-2和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在NF-κB抑制物PDTC作用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EGF能够显著提高胆囊癌细胞株GBC-SD的侵袭力,但对增殖及黏附力无显著影响;除MMP-2外,随着EGF浓度的增加,uPA,MMP-9,COX-2和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DTC可以抑制EGF诱导的上述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但MMP-2未见显著变化.结论:EGF可以通过NF-KB途径上调uPA,MMP-9,COX-2和NF-κB表达,促进胆囊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低温等离子刀酒糟鼻鼻赘消融外鼻成形术1例

    作者:陈谊辉;杨引通

    患男,52岁.因鼻部渐进性肿胀30年就诊.30年前因感冒后出现鼻尖充血、红肿,无疼痛,在当地医院以"酒糟鼻"给予口服中药及局部涂药治疗好转.本次因鼻尖部反复感染,并出现鼻尖部肿大以酒糟鼻鼻赘形成人院.查体:外鼻肿胀畸形,鼻尖肿大,可见直径约4cm,表面皮肤粗糙、红肿、毛孔增大,加压后可见毛囊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上起内眦水平,两侧到鼻唇沟,下到前鼻孔外侧缘,鼻前庭增大.鼻内窥镜检查:鼻腔结构无异常.入院后每天用肥皂水清洗外鼻,并以75%酒精消毒后达克宁霜剂涂抹外鼻两次.在全麻下以等离子刀消融皮肤及皮下组织,至外鼻软骨膜外少许皮下组织层,消融所有皮脂腺后以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表面喷成纤维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加压包扎,术后每日鼻部换药,凡士林纱布表面喷成纤维细胞表皮生长因子,涂抹金霉素眼膏,待创面上皮化,凡士林纱布自行脱落,康复出院,术后效果良好,随访满意.

  • β细胞素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于俊霞

    1 β细胞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β细胞素(Betacellulin,BTC)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家族,1993年首先由Shing[1]克隆成功.β细胞素的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4q13±q21,DNA序列包括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mRNA序列有1271个碱基组成.Sasada等[2]发现前体BTC是由178个氨基酸组成的,它包括许多区域如信号肽、短的前多肽;成熟BTC是由80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为32kD,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共有序列、膜外区、疏水跨膜区、胞浆区;BTCe,即BTC的EGF样结构,是β细胞素消化后的EGF样结构,是成熟BTC的后50个氨基酸,其促增殖作用与全长BTC无明显差异.整个BTCe结构被3个二硫键、1个疏水核和23个氢键来稳定.

  • 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惠文涛;马小斌;昝瑛;马一楠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雌激素受体(E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不同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MDA‐MB‐231)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0.025~0.8μg/ml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MCF‐7、SKBR‐3、MDA‐MB‐231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三种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后,MCF‐7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凋亡指数升高,细胞周期分布改变,G0/G1期细胞数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数减少;SKBR‐3和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无明显改变。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ER阳性乳腺癌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有关;丹参酮Ⅱ A 磺酸钠对ER阴性、HER‐2阳性和ER阴性、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无明显生长抑制作用。

  • 吉非替尼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上皮重塑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宋娇;马战平;刘大鹏;杨学敏;宋立强

    目的:观察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哮喘小鼠气道上皮重塑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吉非替尼预防组(预防组)、吉非替尼治疗组(治疗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过碘酸‐雪夫特殊染色法、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气道中炎症细胞浸润水平、杯状细胞数量及上皮细胞凋亡等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p‐EGFR、EGFR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出现明显的气道柱状纤毛上皮损伤脱落、杯状细胞数量增加的病理变化,吉非替尼预防组与治疗组的上述病理改变程度有所改善,以预防组改善为明显,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组相比,预防组和治疗组肺组织中p‐EGFR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与哮喘组相比,预防组小鼠肺组织气道上皮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表现出凋亡细胞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通过阻断EGFR信号传导通路,增加哮喘气道上皮新生细胞凋亡的数量,从而达到一定抑制气道上皮重塑的效果,为哮喘气道重塑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 原癌基因 c-erb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作者:方铁兰;李文生;董兆麟

    1 c-erbB-基因表达及定位c-erbB-基因位于细胞染色体上17q21位点,它编码分子量为18.5×104的跨膜糖蛋白(p185),正常细胞内含有两个拷贝数的HER/neu原癌基因,能帮助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HER2/neu基因扩增拷贝数超过2h,会导致细胞膜上c-erbB-蛋白受体过量,并预示原癌基因活动.c-erbB-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受体活性,是表皮生长因子(EFG)受体家族中的一个成员.蛋白过度表达与肿瘤生长及远处器官的转移有关.因此认为,c-erbB-蛋白可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抗原[1,2].

  • 胃癌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作者:韩俊平;高长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关系进行观察.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采用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试剂盒的方法.计数100个以上细胞,统计阳性细胞数.根据HE染色对23例胃癌组织类型进行分型.利用Student t 测定组织类型与免疫组织化学的关系.结果:23例胃癌组织中,EGF阳性14例(60.9%),EGF-R阳性5例(21.7%),EGF与EGF-R共同阳性3例(13.0%).EGF-R 阳性组与EGFR阴性组之间在EGF的表达、病程、组织学类型、癌组织侵犯静脉以及PCNA表达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23例胃癌中有5例EGF-R阳性表达,这5例中,利用镜像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癌组织同一部位的EGF-R阳性表达的细胞与EGF-R阴性表达的细胞中PCNA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它们分别是(49.95±20.30)%,(28.48±18.18)%,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GF-R阳性表达胃癌细胞PCNA的阳性率(18.82±14.24)%与EGF-R+EGF阳性表达的胃癌细胞PCNA的阳性率(18.82±14.324)%之间也有明差异(P<0.05)可能与EGF-R阳性细胞增殖活跃有关. 胃癌的分化程度、侵润静脉、浸润深度以及EGF 阳性程度等项其中胃癌细胞的PCNA阳性率均未见明显差异.而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之间PC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CNA阳性率分别是(18.86±6.78)%、(31.23±19.44)%.EGF阳性组PCNA阳性率3(4.63±17.74)%,EGF阴性组PCNA阳性率(18.82±14.24)%,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与癌细胞增殖活跃有关.结论: 在胃癌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的细胞与EGF-R阴性表达的细胞中PCNA的阳性率之间,EGF-R阳性表达胃癌细胞PCNA的阳性率与EGF-R+EGF阳性表达的胃癌细胞PCNA的阳性率之间,EGF阳性组PCNA阳性率EGF阴性组PCNA阳性率之间,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可能与癌细胞增殖活跃有关.

  • 米非司酮对改善子宫肌瘤雌、孕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的效果

    作者:马晓艳

    目的:主要探析米非司酮对改善子宫肌瘤雌、孕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的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已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不采用米非司酮,实验组患者术前口服10 mg/d的米非司酮,连续服用90 d,对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浆激素的水平以及子宫的大小进行观测;同时对两组手术患者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雌、孕激素的水平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90 d后,子宫肌瘤的体积与用药前相比显著缩小(P<0.05);激素的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实验组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且肌瘤组织中孕激素受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强阳性率仍较高,与对照组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够显著改善子宫肌瘤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且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探讨EGF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相关性

    作者:孙涛;陆静;顾海勇;尹俊;唐巍峰;陈锁成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SNPscanTM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分析380例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n=85)和无淋巴结转移组(n=270)EGF rs3756261 T>C和EGF rs11568835 G>A两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并计算各基因型的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EGF rs3756261 T>C基因型分布频率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0.657)。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状况后,没有发现EGF rs3756261 CC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存在相关性(调整OR=1.10,95%CI=0.34-3.56,=0.88)。在隐性模型中,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状况后,没有发现CC基因型的个体淋巴结转移风险发生明显改变(调整OR=0.99,95%CI=0.31-3.14,=0.98)。对EGF rs11568835 G>A多态性位点进行相同的单基因位点及logistic回归分析,没有发现其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组间存在差异,结果也未显示其突变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易感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关联。结论 EGF rs3756261 T>C和EGF rs11568835 G>A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易感性之间无相关性。

  • EGF-Linker-TCSKDEL融合蛋白的构建及表达产物的纯化

    作者:李玉萍

    目的构建EGF-Linker-TCSKDEL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纯化目的蛋白。方法以天花粉蛋白基因的改造产物TCSKDEL为毒素,人表皮生长因子EGFR为载体,构建重组免疫毒素EGF-Linker-TCSKDEL。PCR方法扩增EGF-Linker-TCSKDEL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诱导表达,使用Ni-NTA Agrose亲合层析纯化。结果该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于大肠杆菌培养上清中,并获得有效纯化。结论成功构建了新型融合蛋白EGF-Linker-TCSKDEL,为其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 漱口水对正畸矫治中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雷群;林恒章

    目的:探讨常用漱口水在辅助正畸患者保护牙周健康的同时是否会影响唾液、龈沟液中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方法选取正畸患者48例,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不使用漱口水,实验组分别以欧乐-B、贝齿、李施德林漱口水辅助治疗,对比正畸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唾液、龈沟液中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平。结果正畸后0、3、7、30d,实验组唾液、龈沟液中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欧乐-B、贝齿、李施德林漱口水在辅助正畸治疗的同时不会影响唾液、龈沟液中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平。

  •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林华;王红

    肺癌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在我国,肺癌的死亡率在肿瘤中占首位,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癌(NSCLC)。大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因此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以化疗为主的内科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手段并未使NSCLC治疗效果获得突破性的进展。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逐步展开并深入,以肿瘤血管生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药物靶点,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NSCLC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手段。

  • ADAM17与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张嫄;龚正鹏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本质的特性,与很多因素相关。了解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相关因素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特别是对早期的良恶性鉴别、组织类型及分子靶向治疗起关键性作用。当今世界对恶性肿瘤的各种因子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1 ADAM17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 oprotease 17,ADAM17),1997年由Black[1]和Moss[2]等两个独立的小组同时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并克隆了该酶的cDNA序列,又称为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conveting enzyme,TACE),为去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之一,是裂解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蛋白酶,也是第一个被鉴定出来的跨膜蛋白的脱落酶ADAMs家族。ADAMs包括一组跨膜的由多结构域构成的分泌蛋白质家族,他们明确的作用是释放一些生物学上的重要配体,如肿瘤坏死因子α、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等。由于这些配体涉及肿瘤的形成与进展,因此可以推断,与这些配体释放相关的特定的ADAMs分子参与了肿瘤恶性过程[3]。ADAM17具有水解细胞膜上的肿瘤坏死因子的功能,其中foxml转录因子参与调控ADAM17的表达[4]。所有的ADAM家族成员都属于I型跨膜蛋白,它们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细胞一细胞的黏连、细胞一基质的黏连、细胞融合及信号转导等细胞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参与各种正常的生理活动,如精卵结合、组织形成和伤口愈合,以及一些像肿瘤形成和转移等的病理过程[5]。ADAM17作为ADAMs的重要成员之一,在细胞粘附、融合、迁移及信号传递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ADAM17在各种肿瘤中表达和活动上调,启动肿瘤细胞增殖,而且在肿瘤新血管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为ADAM17的抑制可阻止肿瘤细胞增殖和新血管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6]。肿瘤转移必要的步骤是ECM和基底膜的降解。专一的蛋白水解酶能作用于ECM的降解,而ADAM17被证明类似于这一蛋白水解酶,降解作用在其高表达时产生,从而破坏ECM屏障,使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的可能[7]。

  • EGFR-TKIs耐药后治疗的进展

    作者:戴婷;吉兆宁

    近几年以“厄洛替尼(特罗凯)”、“吉非替尼(易瑞沙)”、“埃克替尼(凯美纳)”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较多。其具有毒副反应小、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高,延长生命等优点。然而随着临床的应用,发现许多患者存在耐药现象,对于耐药后的治疗目前尚无明确的指南,多处在尝试性治疗阶段。现在就EGFR-TKIs耐药后临床几种常见治疗方法加以综述。

  • 表皮生长因子通过间隙连接蛋白信号转导调节间隙连接通讯

    作者:张欣文;辛晓燕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是细胞获取外界能量、信息的一种细胞间直接的通讯方式,其连接通道是一种亲水性的膜通道,允许细胞间分子量小于1KDa的离子、分子的交换和代谢.细胞膜通道的装配蛋白称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通道的形成和启闭(gating process)受细胞内外的PH值、膜电压、膜脂及膜的流动性、Ca2+浓度、CX磷酸化等的调节.

  • 肽类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研究进展

    作者:刘显忠;邹炼

    肽类生长因子是一组强有力的细胞生长调节物质,是多细胞生物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基础,它们组成复杂的生物信息网络,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在分泌形式刺激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增殖或促进细胞分化与恶变等[1,2].虽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形成与睾丸是否存在和年龄增长有关,但性激素平衡的失调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BpH的所有现象,例如:在体外无血清培养时,前列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并不需要雄激素的参与,而受其它激素或生长因子的刺激[1],而且组织重组研究表明雄激素的作用部位在间质,进而间接地导致邻近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这种上皮与间质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就是肽类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胚胎学研究见肽类生长因子介导的上皮与间质相互作用是的列腺分化、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3].近在人类DpH组织中发现有许多肽类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并受雄激素的调节,它们可能参与了DpH的形成[1,3].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如: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等在BpH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检测方法

    作者:姜晓丹;侯庆华;黄来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在多种肿瘤中都有过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预后及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多种方法可用于检测组织、血液、细胞中EGFR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激酶活性,EGFR的检测将有助于肿瘤的靶向治疗.

  • 血清TSGF、CEA、AFP、SF、β2MG、SA、CA50、EGF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杰;庞兰英;陈吉宏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SF)、微球蛋白(β2MG)、唾液酸(SA)、糖类抗原(CA50)、表皮生长因子(EGF)测定和8项联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生化和放免分析法等检测126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CEA、AFP、SF、β2MG、SA、CA50、EGF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并分析结果.结果恶性肿瘤组的血清TSGF、CEA、AFP、SF、β2MG、SA、CA50、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8项联测、TSGF、CEA、AFP、SF、β2MG、SA、CA50、EGF对恶性肿瘤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95.2%、61.9%、21.4%、0.0%、56.3%、42.9%、27.0%、23.8%、54.8%,8项联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单项测定的阳性率(P<0.01),TSGF测定的阳性率高于CEA、AFP、β2MG、SA、CA50(P<0.05).TSGF在各种恶性肿瘤测定的阳性率较高,与8项联测在肺癌、乳腺癌中测定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8项联测在消化道癌、淋巴瘤、白血病、其他肿瘤的阳性率高于TSGF(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SGF、CEA、AFP、SF、β2MG、SA、CA50、EGF含量能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阳性率,而TSGF在肿瘤普查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2495 条记录 120/125 页 « 12...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