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5例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周丽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采用鲁米那对窒息新生儿进行干预,旨在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下称高胆)的发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在本院出生或出生24 h内来诊的窒息足月新生儿共51例(除去已确诊的有溶血、败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病例).窒息新生儿选择:依据Apgar评分,1 min 4~7分者为轻度窒息,1 min≤3分或5 min≤5分者为重度窒息.分列轻度和重度窒息,根据出生或就诊单双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0例分析

    作者:钟运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由于围生期窒息、缺氧所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常见于严重窒息的足月新生儿,严重者可死于新生儿早期,幸存者多留有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其发病率远超过了产伤性颅内出血,是围产儿足月儿脑损伤的常见原因.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转归分析

    作者:林娜娜

    目的了解本地区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与转归情况,以及影响转归的因素,以提高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39例血清总胆红素(TBIL)≥220.6μmol/L的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的病因,胆红素水平、转归及影响转归的一些因素进行前瞻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以G-6-PD缺陷居首位(29.7%),其它依次为感染因素(18.4%)、ABO溶血(17.2%)、母乳性黄疸(8.4%)、喂养不足(7.9%)、G-6-PD并ABO溶血(4.2%)、少数为CROTCHS感染(1.7%);TBIL220.6μmol/L~342μmol/L148例,343μmol/L~427.5μmol/L51例,>427.5μmol/L40例,高达779.4μmol/L;大部分病例转归良好(214/239),发生核黄疸22例,其中以G-6-PD缺陷占多数(14/22),TBIL>450μmol/L时近50%(17/35)发生核黄疸,当TBDL>600μmol/L时近90%(7/8)发生核黄疸.1例入院时TBIL>500μmol/L无核黄疸症状的病例随访4个月时诊断为核黄疸后遗症.结论本地区高胆病因以G-6-PD缺陷为主,合并感染时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易发生核黄疸,尽早积极治疗感染是防治G-6-PD缺陷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措施;控制胆红素水平有利于减少核黄疸的发生;无核黄疸症状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不能除外核黄疸.

  • 不同日龄足月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听觉诱发电位结果分析

    作者:柳秋菊;岳嗣凤

    目的:分析不同日龄足月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探讨足月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阳性率与日龄及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736例足月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按日龄分为A组(日龄≤1d),B组(日龄2~3 d),C组(日龄4~7d),D组(日龄8~14 d)和E组(日龄15~32 d),比较各组BAEP阳性率及胆红素浓度.结果:在不同日龄,736例足月病理性黄疸患儿BAEP总异常率为56.52%,5组新生儿BAEP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749,P=0.000).各组间新生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损伤程度与日龄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不同日龄的足月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生后日龄4~7d(C组)BAEP异常率高,但BAEP异常率与日龄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关系,在不同日龄,超出正常范围的胆红素水平均可导致BAEP改变,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应进行常规BAEP检测,能及早发现听阈及脑干功能异常,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

  • 不同日龄新生儿肺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罗惠玲;白波;龚湛潮;李广洪;杜小群

    目的:研究不同日龄新生儿生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检查的健康新生儿340例,其中足月新生儿194例,按照不同日龄(<24 h、24~72 h、>72 h至1周、>1周至28 d)分为A1组、B1组、C1组、D1组4组;其中早产新生儿146例,按照不同日龄分为A2组、B2组、C2组、D2组4组.检测新生儿各项肺功能参数(VT、VT/kg、RR、Ti、Te、TT、TPTEF/TE、VPEF/ VE、VPEF、MV、TEF75、TEF50、TEF25、PTEF/VT、MEF、MIF、Crs、Rrs),并对不同日龄下的足月新生儿以及早产新生儿的肺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足月新生儿的VT、VT/kg、Ti、MV、TEF75、MEF、MIF、TPTEF/TE、VPEF/VE,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的肺功能TPTEF/TE、VPEF/VE、VPEF、VT/kg 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以及早产新生儿的肺功能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好转,呼吸系统阻力减少,顺应性增强,肺通气功能逐渐稳定.

  • ABO溶血病与G6PD缺乏症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比较

    作者:李小明;邢凯慧;庄太平;陈彩华

    目的 比较ABO溶血病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入住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104例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ABO组)与51例G6PD缺乏症(G6PD组)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72 h内ABO组97例(93.27%),G6PD组47例(92.16%)出现黄疸并达峰值;ABO组黄疸出现时间为(1.28±0.78)d,明显短于G6PD组的(1.83±1.0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分别为(326.54±91.05)μmol/L和(360.23±128.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黄疸平均消退时间分别为(5.58±1.24)d和(5.94±1.6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3例存在急性胆红素脑病表现,其中ABO组2例,G6PD组1例.结论 ABO溶血病与G6PD缺乏症是足月新生儿早期高胆的常见原因;新生儿ABO溶血病较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早,黄疸程度及消退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抚触护理联合水疗法在足月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宇春英;邹冬梅;李建平

    目的:观察足月新生儿运用抚触护理联合水疗法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经阴道分娩的足月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水疗组和抚触联合水疗组各20例,三组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抚触组每天实施一次抚触护理,水疗组每天一次水疗,抚触联合水疗组每天水疗前进行抚触。抚触或(和)水疗护理30 d为一个疗程,三组持续实施两个疗程。比较三组新生儿出生第14天时的神经行为评分、出生第42天时的体重、身长以及头围。结果抚触联合水疗组新生儿安慰性、上肢体弹性、手抓握性评分均明显高于抚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抚触联合水疗组以上三项神经行为评分也明显高于水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抚触组与水疗组比较,两组三项神经行为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抚触联合水疗组新生儿在出生第42天时的体重、身长、头围均比抚触组显著增长(P<0.01),比水疗组也明显增长(P<0.01)。而抚触组与水疗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及头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联合水疗法能进一步促进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及身体的成长发育,对婴幼儿的健康发展以及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袋鼠式护理干预对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缓解效果分析

    作者:刘攀兰

    目的 分析袋鼠式护理干预对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其中观察组患儿行动、静脉穿刺时及穿刺后均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模式,而对照组患儿则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价量表(NIPS)对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记录其啼哭情况,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临床生理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3个时间段NIPS的评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和穿刺后的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其血氧饱和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哭闹时间[(44.52±16.8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3.24±17.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操作性疼痛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对于生理稳定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操作经济、适用、简便.

  • 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护理

    作者:张辉;章华始

    观察母婴同室的足月新生儿的早期血糖变化情况,并对低血糖患儿实行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873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出生的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其中自然分娩组383例,剖宫产组490例,对两组新生儿脐血、出生后2、6、12、24、48 h的血糖进行监测,并对低血糖患儿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新生儿脐血血糖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不同时段血糖值差均无明显差异。自然分娩组低血糖患儿6例,发生率为1.57%;剖宫产组低血糖患儿为17例,发生率为3.47%。产妇分娩方式对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有影响。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所有低血糖患儿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00%。结论母婴同室的足月新生儿也有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对其进行早期血糖监测、并对确诊患儿及时进行护理,能有效预防并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确保新生儿健康。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对血糖的影响——两种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李缙;徐少华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W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足月新生儿明确诊断为ABO溶血病33例并给予静脉注射IVIG的患儿为研究组,其中输注WIG后血糖正常的14例患儿为研究1组,输注IVIG后血糖增高的19例患儿为研究2组;选择同期ABO溶血病未使用WIG的3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研究1组用试纸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监测输注IVIG后2h血糖为(5.7±0.6)mmol/L和(5.7±0.5) mmol/L,输注后4h的血糖为(5.7±0.9) mmol/L和(5.8±0.4) mmol/L(P均>0.05);研究2组用试纸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监测输注IVIG后2h后血糖为(11.7±0.6) mmol/L和(7.5±0.6) mmol/L,输注后4h血糖为(12.5±0.8) mmol/L和(8.7±0.5) mmol/L(P均<0.05);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的血糖分别为(5.5±0.4) mmol/L和(5.9±0.4) mmol/L、(5.4±0.6) mmol/L和(5.3±0.3)mmol/L(P均>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静脉输注IVIG过程中出现部分病例血糖增高,临床输注IVIG过程中应重视血糖检测,密切检测血糖情况,以减少高血糖对小儿产生危害.

  • 晚期早产儿患病率、病死率及远期预后研究进展

    作者:董莹

    早产的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增加趋势,主要归因于晚期早产儿出生率的增加[1-3].晚期早产儿定义为胎龄在34M~36+6/7周(即孕239~259 d)的新生儿[1],以前曾被称为近足月儿( near term infant).晚期早产儿是增长速度快的一个早产儿群体,在2009年占所有早产儿的近75%[4-5].在美国,从1990年到2005年间晚期早产儿的发生率上升了25%[6].晚期早产儿的发生原因迄今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选择性剖宫产是主要因素[7-8].因晚期早产儿的身长、体重及外貌非常接近足月儿,在临床上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发育成熟且发病率较低的群体[1,9].但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同足月新生儿相比,晚期早产儿不论是在近期还是远期均存在显著的临床问题,这样一个庞大而脆弱的早产儿群体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1,9].本文参考了近年来国外文献,就晚期早产儿的流行病学特点、患病情况及近远期预后进行综述,以期增进围产期医务人员对该类早产儿的认识,并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 大剂量利多卡因抢救新生儿窒息顽固性惊厥并心动过速1例

    作者:项文坤;汪小芳

    1 临床资料患儿,女,2 h.因"窒息后2 h"于2001年10月30日入院,出生时脐带绕颈1周,羊水清亮,孕39+6周,自然分娩,出生后全身苍白.1分钟Apgar评分2分,经东莨菪碱、肾上腺素、吸痰、吸氧、人工呼吸等处理,5分钟Apgar评分5分,仍无自主呼吸,遂气管插管并气囊加压给氧后急送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7 ℃,心率150次/min,足月新生儿貌,面色青紫,反应差,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脏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四肢肌张力低,拥抱反射、握持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K+ 3.75 mmol/L, Na+140 mmol/L,Cl- 105 mmol/L,Ca2+ 1.3 mol/L,血糖7.5 mmol/L.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入院诊断为新生儿重度窒息.入院后呼吸仍不规则,继续予人工气囊加压给氧,纳洛酮0.4 mg静脉推注,出现尖叫及全身惊厥,予苯巴比妥钠饱和量肌注,效果不佳,心率达200次/min.给予利多卡因3 mg静推,5 min后重复,未见明显改善,继续用利多卡因17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静脉滴注,维持滴速30 μg/min,0.5 h后惊厥停止,心率196次/分,1 h后心率170次/分,停用利多卡因.观察24 h未出现惊厥及心动过速.治疗10 d后康复出院.

  • 苯巴比妥静脉给药临床应用的体会

    作者:张秀荣;赵利;张莉

    苯巴比妥(Phemolbarbital, PB)为时程较长的镇静催眠类药物,因其脂溶性较低而显效较慢,即使静脉注射也要15~30 min才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约为6~12 h,小儿T1/2约40~70 h,足月新生儿血清T1/2为82~103 h[1,2],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依次呈现镇静、催眠、抗惊厥及至全身麻醉,极大剂量则可抑制呼吸中枢.

  • 早产儿、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余加林

    新生儿不是成人的缩影,也不是年长儿的缩影,当然早产儿也不是足月新生儿的缩影,这些情况也反映在其临床用药上,因为发育不成熟,药物在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毒性反应受其胎龄、日龄及所患疾病的影响,不能将成人的药理学资料应用于早产儿及新生儿.要使这类人群的用药有效并且安全,必须熟悉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用药.

  • 重庆地区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王小琴;王永明;华子瑜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330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根据病因明确及换血与否分别分组为病因明确组,病因不明组;换血组、非换血组.提取患儿血DNA,PCR扩增包括UGT1A1启动子区域、编码区第1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区域并测序,运用二分类变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关系.结果:病因明确210例,病因不明120例;换血组213例,非换血组117例.211G>A总突变率、纯合突变率、杂合突变率在病因明确组分别为38.6%、6.2%、32.4%;病因不明组分别为49.2%、11.7%、37.5%,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病因明确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UGT1A1基因211G>A突变对病因不明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及换血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生的OR值(95%CI)分别为1.54(3.083~8.108)和2.64(1.278~4.508).结论:重庆地区足月新生儿病因不明高未结合胆红素症可能与UGT1A1基因211G>A突变相关.

  • 中国四城市足月新生儿体格发育变化调查

    作者:杨青;易礼兰;张宝林;韩琦;刘嘉琦;陈兰;刘学芹

    目的 了解中国四城市新生儿体格发育现状.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北京、哈尔滨、长沙及广州4个城市单胎活产新生儿体格发育资料,与1986-1987年建立的中国新生儿体格发育参考标准及其有关原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收集单胎活产足月儿5 140例.与现行参考标准1986-1987年比较,2012年四城市各胎龄足月新生儿体格发育三项指标整体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体质量增长显著(P<0.01);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百分位数变化表现为2012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值大于参考标准;与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儿童生长标准参考值比较,头围小于WHO参考值,体质量及身长大于WHO参考值.结论 中国四城市足月新生儿体格发育变化呈增长趋势,部分指标已超过我国现行标准.

  •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表现与预后

    作者:易明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新生儿期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过去认为该病仅发生于早产儿,20世纪90年代后,发现足月新生儿尤其是没有试产的选择性剖宫产儿也可发生.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ARDS发生率逐渐升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对本院2001~2008年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足月新生儿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 袋鼠式护理对缓减足月儿疫苗注射所致疼痛的效果分析

    作者:胡建新;乐云;刘明秀;李萍

    疼痛作为一种主观性感受,伴随有现存及潜在的组织损害。研究证实,疼痛刺激可对新生儿产生短期或长期不良影响,但由于新生儿缺乏描述疼痛的能力、疼痛敏感性较差,对疼痛刺激的应激反应不明显[1],目前临床对新生儿实施治疗性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并未给予及时的处理。相较于止痛药物,医生更愿意接受具有简单易行、低风险特点的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中袋鼠式护理[2](Kangaroo Mother Care ,KMC)指将新生儿置于母(父)亲胸前,使其以皮肤对皮肤的方式贴在母(父)亲胸口,对新生儿疼痛缓解有一定效果。因此,本研究对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足月新生儿给予非药物干预措施,以探讨其对足月新生儿疼痛的影响,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杰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测定(以下简称NBNA)是研究新生儿心理发育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分为5个部分: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估价共20项.每一项评分有0分、1分和2分,满分为40分,35分以下为异常,面对咯咯声、对红球、对说话人脸的反应、头竖立及支持可分别获得加分每项2分共10分.为了解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笔者用NBNA对789例足月新生儿进行了测查,现报道如下.

  • 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作者:吕改玲;吴春芳;田秀芹

    对在我院出生的 7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抚触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 131例,随机分为抚触组 79例,对照组 52例,新生儿无产伤、感染、ABO溶血、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缺乏等影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因素.

467 条记录 19/24 页 « 12...16171819202122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