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后盆底功能应用选择性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

    作者:钟兴玲

    目的:对选择性剖宫产及阴道分娩对患者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将对我院2014年1月 ~2016年1月间收治的140例产妇进行研究,按分娩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70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脱垂及产后阴道脱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研究,剖宫产的应用可降低患者子宫及阴道脱垂的发生率,但在压力性尿失禁情况方面差异不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足月产妇选择性剖宫产的原因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梁玉萍

    目的 分析足月产妇选择性剖宫产的原因和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足月选择性剖宫产产妇234例(观察组)和自然分娩产妇245例(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足月产妇选择性剖宫产的原因.结果 57.4%选择性剖宫产产妇因为害怕分娩疼痛,16.7%为了选择生日,12.5%认为剖宫产比自然分娩安全,其他影响因素所占比例较小;观察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所占比例高,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次之.结论 足月产妇选择性剖宫产原因以惧怕分娩疼痛、担心身材走形、认为剖宫产更安全和选择生日为主,选择性剖宫产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风险高于自然分娩,因此具备自然分娩条件的产妇应鼓励自然分娩.

  • 剖宫产相关注意事项

    作者:王敏

    妊娠28周后经腹切开子宫壁,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凡剖腹切开子宫取出体重>500g的胎儿者称剖宫产术,而体重<500g者称为子宫切开术.孕妇第一次剖宫产称首次剖宫产,再次剖宫产者称二次、三次简称重复或再次剖宫产.分娩前实施的手术称选择性剖宫产.

  • 足月选择性剖宫产产前激素应用对母儿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少蕾;吴开锋;刘丹

    目的:探讨足月选择性剖宫产产前激素应用对母亲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以2011年至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足月选择性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不使用产前激素,实验组使用产前激素,比较2组新生儿的RDS发生率,母亲产后感染的发生率,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评估足月选择性剖宫产产前激素应用对母儿的影响。结果:足月选择性剖宫产产前激素应用组的RDS发生率明显低于未使用产前激素组(P<0.05),2组母亲产后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月选择性剖宫产产前激素应用可明显降低 RDS的发生,对母儿的影响小。

  • 阴道顺产与剖宫产对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红丽

    目的:分析阴道顺产与剖宫产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期间产后6~8周的131例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顺产组65例和剖宫产组66例,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盆腔器官脱垂、盆底肌力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结果:剖宫产组阴道前壁脱垂率65.15%、阴道后壁脱垂率24.24%、子宫脱垂率13.64%明显低于阴道顺产组95.38%、75.38%、33.85%,P<0.01。剖宫产组盆底深层肌力受损率28.79%、盆底浅层肌力受损率48.48%与阴道顺产组32.31%、52.31%比较,P>0.05。孕期,阴道顺产组SUI发生率33.85%与剖宫产组25.76%比较,P>0.05。产后1个月末,阴道顺产组SUI发生率18.46%与剖宫产组16.67%比较,P>0.05。产后随访6个月末,阴道顺产组SUI发生率4.62%与剖宫产组3.03%比较,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与剖宫产相比,对盆底肌力和SUI的影响方面无明显差异,但选择性剖宫产能够降低POP的发生,在改善PFD和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选择性剖宫产手术产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分析

    作者:谷优玲;肖娅红;林宣达;黄爱飞;张翔珍;金旭艳

    目的 探讨选择性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现状分析及对术后感染的影响,为选择性剖宫产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及术后感染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内行选择性剖宫产手术的680例产妇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用药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680例产妇中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者312例,占45.88%,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者368例,占54.12%;87例单一用药,占23.64%,281例二联用药,占76.36%,单一用药中应用一代头孢类22例,占5.98%,二代头孢类40例,占10.87%,三代头孢类8例,占2.17%,硝基咪唑类12例,占3.26%,其他类5例,占1.36%,二联用药中应用头孢类+硝基咪唑类259例,占70.38%,硝基咪唑类+其他类22例,占5.98%;用药时机11例>术前2h用药,占2.99%,3例术前30~60min用药,占0.82%,176例术中结扎脐带后用药,占47.83%,35例术前与术后均用药,占9.51%,143例术前及术中未用药术后用药,占38.86%;用药疗程65例<24h,占17.66%,117例24~48h,占31.79%,186例>48h,占50.54%;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产妇术后3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0.96%,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产妇其中5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产妇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与否对术后感染无影响,且存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为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档次高 、联合用药及用药疗程长.

  • 应用阴道前庭超声方法评估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的近期影响

    作者:耿京;唐军;王建六

    目的 应用阴道前庭超声方法 评价阴道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对女性盆底的近期影响.方法 2008年3月~2008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后6~8周的产妇75例,其中经阴道分娩产妇55例,选择性剖宫产产妇20例,选择非妊娠年轻女性2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阴道前庭超声在安静状态及压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时)分别测量各组患者的膀胱尿道后角角度(Ar、As);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Dr、Ds);膀胱颈角度(θr、θs);膀胱颈旋转角度(θ);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UVJ-M),并将各组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比较,Dr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θs、θ及UVJ-M明显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1).选择性剖宫产组与对照组比较,θs及θ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选择性剖宫产比较,θs及UVJ-M明显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分娩组中无产后尿失禁症状者与有产后尿失禁症状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近期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大于选择性剖宫产.

  • 妊娠、分娩及选择性剖宫产对女性盆底组织结构影响的研究

    作者:高原;罗新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发病率的影响及对妇女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12月,在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完成正规完整产前检查,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单胎、头先露及认知能力正常的49例初产妇(排除合并泌尿系感染、器质性疾病及孕前明确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纳入研究组,然后根据分娩方式再将其分为顺产组(n=24)和选择性剖宫产组(n=22).筛选同期在本院体检,身体健康且未生育者纳入对照组(n=20)(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取ELISA法和会阴超声容积图像技术测量静息及Valsalva动作时,提肌裂孔(levator hiatus,LH)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diameter,AP)和横径(lateral diameter,LD),尿道膀胱后角度(α)和膀胱旋转角度(θ),耻骨联合中点至膀胱颈的距离(D),并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前肽(C-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ICP)含量.研究组在妊娠28~36孕周、产后6~8周及12~14周时,与对照组受试者于排卵期检测的上述指标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产后6~8周顺产组膀胱旋转角度,耻骨联合中点至膀胱颈的距离,较选择性剖宫产组明显变化,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提肌裂孔前、后径、和横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产后12~14周时,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顺产组产后6~8周时,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前肽含量较选择性剖宫产组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产后12~14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妊娠分娩对盆底导致的损伤是暂时的,可自然恢复.血清前胶原末端肽可间接反映从产后盆底损伤到自行修复的发展过程.选择性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盆底损伤小,但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保护作用有限.

  • 妊娠和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

    作者:罗新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升高,选择性剖宫产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除社会因素外,其中原因之一与孕妇及家人担心经阴道分娩导致盆底组织损伤、阴道松弛,而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关.剖宫产能否防止盆底损伤,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结构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阴道分娩是否一定会导致盆底不可逆损伤;

  • 对选择性剖宫产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作者:丁红;刘新质;王蕴慧

    近十多年来,剖宫产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已广为绝大多数医院实行,且使用抗生素的品种和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剖宫产术后预防是否必须应用抗生素?抗生素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效果如何?本文就此对180例选择性剖宫产作一前瞻性的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儿或晚期早产儿呼吸问题

    作者:杜立中

    随着各地NICU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极低体重儿(very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得到了救治,故人们多将研究的重点和高技术集中于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tth weight,ELBW)的救治.然而,在所有被救治的早产儿中,胎龄在34~36周者占了绝大多数.

  • 830例近足月儿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丁素芳;岳虹霓

    目的 探讨近足月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出生后的疾病构成、呼吸管理方式和转归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本院新生儿科出院的出生胎龄在34~37周的近足月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出生后疾病构成、有无机械通气史和孕母年龄、胎产次、孕期合并症、分娩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近足月儿发生的原因受多因素影响,其中由于非医学适应证的选择性剖宫产虽不是主要原因,但此种患儿出生后的呼吸困难、需行呼吸辅助治疗的机率较自然早产组和医源性早产组明显增加,从而加大了治疗风险、增加了NICU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论 近足月儿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孕前、孕期宣教,减少不必要的非医学适应证的早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 选择性剖宫产与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倩倩

    晚期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和足月儿相比有更高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随着选择性剖宫产率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增加,选择性剖宫产和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越来越引起重视.临床资料显示,选择性剖宫产会导致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主要因为肺液排除延迟,吸收不良,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浓度稀释,达不到生物学效应,肺泡萎陷.与早期早产儿相比,晚期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往往症状出现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效果不理想,如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因此,对于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应尽可能经阴道分娩,一旦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应早期诊断、及时救治.

  • 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秀静;张宣东;施丽萍;吴明远;杜立中

    目的 探讨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的影响,并比较两中心足月儿RDS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及新生儿病房(A中心)和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NICU(B中心)收治的足月儿RDS为研究对象,分析选择性剖宫产RDS的胎龄分布、所有病例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比较,以及两中心临床资料的分析比较.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 90例足月儿RDS中88例为选择性剖宫产,占97.8%,39、40周以后的RDS构成比明显低于37周及38周时.经losistic回归分析,开始上机时间12 h是足月儿RDS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OR=12.667,P=0.021).两中心的病例在入院年龄(t=11.833,P=0.001)、胸部X线分期(χ~2=4.85,P=0.028)、PS应用(t=11.911,P=0.002)、开始上机时间(t=10.051,P=0.018)、上机前PaO_2/FiO_2(χ~2=4.184,P=0.005)、OI>25(t=4.737,P=0.03)、用氧时间(χ~2=10.475,P=0.001)、并发低血压(t=11.020,P=0.01)以及住院时间(t=9.872,P=0.002)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是足月儿RDS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减少足月儿RDS的并发症.

  • 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 RDS 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峻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新生儿科住院的 RDS 患儿共106例,按胎龄分为早产儿组(<34周)62例和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34周)44例,回顾分析其特点。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 RDS 的高危因素(P<0.05);与早产儿组相比,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 RDS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效果相对较差(P>0.05),需要机械通气比例高(P<0.05);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 RDS 更易并发气胸(P<0.05)。结论①选择性剖宫产和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儿/足月儿 RDS 的高危因素;②晚期早产儿/足月儿 RDS 症状更危重,气胸发生率高。

  • 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作者:杜海燕

    目的:探讨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1268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的时限将其分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根据胎龄将选择性剖宫产组的足月新生儿分组,比较不同胎龄患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及非选择性剖宫产组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胎龄的足月选择性剖宫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随胎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慎重考虑是否采用选择性剖宫产,若条件许可,可尽量推迟剖宫产手术的时间,以减少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康;武卉;黄赛琼;陈静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于我院建档产检的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n=77)和选择性剖宫产组(n=33),其中阴道分娩组按照是否侧切分为会阴侧切组(n=47)和非会阴侧切组(n=30),比较产妇分娩前后盆底功能.结果 与阴道分娩组比较,选择性剖宫产组分娩后快肌分、慢肌平均值、慢肌分均上升;而两组快肌大值、上升时间、恢复时间、慢肌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道分娩组中,侧切组和非侧切组各项盆底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对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较阴道分娩小,会阴侧切无法减轻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 不同分娩方式对3057例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杉杉;胡孟彩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产后6~8周复查的产妇3057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1493例)和阴道分娩组(1564例),分别通过盆底功能检测仪检测肌力、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I类肌纤维肌力受损1464例(98.1%),I类肌纤维肌力受损1471例(98.6%),阴道分娩组I类肌纤维肌力受损1553例(99.3%),I类肌纤维肌力受损1556例(9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I类和I类肌纤维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分别(1.96±0.061)、(1.43±0.066)和(29.06±0.87)与阴道分娩组(1.73±0.054)、(1.25±0.060)和(26.56±0.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选择性剖宫产,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肌的损伤更明显。

  • 2种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近期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春秀

    目的 探讨2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58例产妇,按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26例)和经阴道顺产组(32例).分别于产后6~8周行问卷调查,采用女性尿失禁症状、子宫脱垂发生情况调查问卷,同时行POP-Q评分,尿垫试验,超声检测残余尿以及会阴超声检查,比较2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生率及膀胱颈移动度情况,并采用盆底肌力检测法进行评价盆底肌力.结果 产后6~8周时,SUI发生率选择性剖宫产组为3.8 5%(1/26),顺产组18.75%(6/3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POP发生率选择性剖宫产组为19.23%(5/2 6),较顺产组的46.88%(15/3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超声结果显示,选择性剖宫产组膀胱颈角度(80.32±8.06).与顺产组(94.11±12.73)°比较,及膀胱颈旋转角度(16.72±7.19).与(26.63±1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力检测法结果显示选择性剖宫产组分别为≤3分19.2%(5/26),≥4分80.8%(21/26);阴道分娩组≤3分50%(16/32).≥4分50%(16/32).2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可降低产后早期POP的发生率,并可减少发生SUI的风险.

  • 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盆底肌力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柏青;李寅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5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45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21例)和阴道顺产组(24例).分别于产后42 d、3个月、6个月进行Oxford骨盆底肌力评分,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情况.结果:产后6个月盆底肌力检测选择期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与阴道分娩酮比减少了对盆底肌的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盆底肌力有所恢复.

101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