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猪链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作者:白雪梅;叶长芸;张少敏;赵爱兰;徐建国

    目的 探讨猪链球菌对各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 我们对2005-2007年分离自四川、广西、贵州、广东等地的56株猪链球菌用api-strep生化鉴定条进行生化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在所检测的13种抗生素中,56株猪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美罗堵南、左旋氟沙星、氯霉素、红霉素、阿齐霉索、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均敏感,但均对四环素耐药.使用PCR方法检测了编码四环素耐约的tet(K)、tet(L)、tet(M)、tet(D)、tet(Q)等基因,发现所有检测的菌株均携带tet(M)基因.结论 猪链球菌可能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tn(M)基因,而tet(M)的扩散可能和在饲养过程中大量使用四环素类药物添加剂有关.

  • 临床分离念珠菌对5种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张秀珍;张爱莲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Sensitire YeastOen试验板以微量稀释法测定以上5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108株念珠菌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08株念珠菌中达到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耐药标准的分别有8株(7.4%)、15株(13.9%)、2株(1.9%),念珠菌MIC值分布种间差异较大.结论:不同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准确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 金银花、连翘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崔玉莹;王宪贝;李玉坤;刘怀阳

    金银花、连翘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现就金银花、连翘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并测定其抑菌效果,其中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与连翘混合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0.51mm、13.63mm、12.78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抑菌浓度均为125mg/ml.从抑菌圈可以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连翘的敏感性较强,小抑菌浓度因采用二倍稀释法,误差较大,还需结合抑菌原理及抑菌有效成分等作进一步研究.

  • 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临床分析

    作者:孙万里;高昆山;官旭俊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肿瘤、AIDS等免疫缺陷患者不断增多,广谱抗生素常规应用于危重病人及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大量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酵母菌感染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而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又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及时、准确检测酵母菌耐药性为临床提供依据至关重要.

    关键词: 纸片法 微量稀释法
  • 12味中草药体外抗解脲支原体的药敏试验

    作者:梁学林;田正阳;丁原全;娄志华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具有致病性现已得到公认[1,2].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属性传播疾病之一[3],临床多采用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不规范,不系统,甚至于滥用,现已发现解脲支原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临床收到较满意的疗效.为了探求中药抗支原体的抗菌作用,笔者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12味中草药对7株解脲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抑制效应,旨在了解中药对解脲支原体的抑菌效果,为临床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治疗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1型整合酶基因的研究

    作者:赵书平;姜梅杰;张晖

    铜绿假单胞菌(PAE)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探讨本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金属β内酰胺酶、外膜蛋白通道OprD2基因和1型整合酶基因存在状况有实用意义.用PCR法对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SPM、GIM基因和外膜蛋白通道OprD2基因及1型整合酶基因等6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与研究,并用K-B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对庆大霉素等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质粒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检测

    作者:姜梅杰;赵书平

    通过PCR基因测序分析两种酶的基因类型,用接合转移试验了解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转移方式,并用纸片扩散试验和微量稀释法测定细菌对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现报道如下.

  • 采用NCCLS M27-A方案微量法检测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王文莉;郑玮清;李若瑜;王端礼;万哲;王晓红

     为了解我国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观察氟康唑耐药株对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是否存在交叉耐药[1],本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1997年公布的M27-A方案的微量稀释法测定了6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对80株念珠菌的MIC值。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菌株:本试验所采用的菌株及其来源如下:受试菌株为80株念珠菌,包括: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47株(临床分离株40株、ATCC模式株2株和5株氟康唑耐药株)、近平滑念珠菌 (C. parapsilosis)9株(临床分离株7株、ATCC模式株1株和1株标准株)、热带念珠菌(C. tropicalis) 5株(均为临床株)、克柔念珠菌(C. krusei) 4株(临床分离株2株、ATCC模式株1株和1株标准株)、 光滑念珠菌(C. glabrata)5株(临床分离株4株、ATCC模式株1株)、乳酒念珠菌(C. keyfr) 4株(临床分离株3株、ATCC模式株1株)和季也蒙念珠菌(C. guiliermondii)2株(均为临床株)、葡萄牙念珠菌(C. lusitaniae)2株(1株临床株和1株ATCC模式株)、产朊念珠菌(C. utilis)2株(临床分离株1株、ATCC模式株1株)。其中模式株系北京医科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保存株;标准株系日本千叶大学真菌医学研究中心(IFM)赠送;耐药株系比利时Janssen制药公司提供。

  • 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

    作者:刘小平;谢润桂

    许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用仪器或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这两种方法能检测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机制,但是不断增加的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MLSBi)用标准的药敏试验方法不能检测.

  • 生物被膜克雷伯杆菌β-内酰胺酶活性的检测

    作者:李乃静;何平;李胜岐;刘勇;张智洁

    近年来研究证明克雷伯杆菌易形成生物被膜(BF)[1],关于生物被膜克雷伯杆菌产β-内酰胺酶活性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到报道。本实验检测浮游克雷伯杆菌、生物被膜克雷伯杆菌及亚胺培南诱导后生物被膜克雷伯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能力,探讨生物被膜中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机制。 材料与方法材料: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国默沙东公司)。试剂:2.5%戊二醛、1%锇酸、枸橼酸铅等,均为国产分析醇。菌株:选取产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30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学院细菌室分离)。培养基:胰酶大豆肉汤(TSB,法国BioMerieux公司)。Nitrocefin (英国Oxiod公司)。器材:医用硅胶膜(北京医用硅胶研究所);扫描电镜(S-800 日本Hitachi公司);低温超速离心机(上海安亭公司);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制作所MIB-2000型外接岛津超级恒温水浴槽。方法:(1) 生物被膜的建立:取3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经37 ℃孵育24 h,配制成0.5 mol/L菌悬液,将每株菌菌悬液3等份分为3组,A组为浮游克雷伯杆菌,B组及C组菌以硅胶膜为载体,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2]建立生物被膜,标本经固定、脱水、置换、干燥、枸橼酸铅染色等处理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鉴定[3]。(2) 诱导β-内酰胺酶产生:亚胺培南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其MIC值介于0.07~0.5 mg/L,将1/2 MIC亚胺培南加入C组菌悬液中孵育。(3) β-内酰胺酶粗酶提取液的制备:A、B、C 3组菌孵育至第3天,将细菌硅胶膜及胰酶大豆肉汤在超声水浴震荡(120 W,15 min)。提取的菌悬液于4 ℃ 6 000 r/min离心30 min,弃去上清液,以0.05 mol/L,pH 7.0磷酸钾缓冲液洗涤两次后,将收获的菌体悬浮在同样适量的缓冲液中,用冻融法[4]使细菌菌体破坏,然后以低温2 000 r/min离心60 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提取液。(4) β-内酰胺酶定性:用Nitrocefin纸片测定。(5) β-内酰胺酶活性测定:以Nitrocefin为底物,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482 nm处进行时间扫描测定酶活性。(6) 统计分析:对A组和B组、A组和C组、B组和C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的显著性。

  • 浅谈药敏试验方法及影响试验结果因素

    作者:于德水

    本文探讨细菌药敏试验方法及影响试验结果因素。做好药敏试验质量控制。避免用药不当,产生耐药菌株或原有耐药菌株耐药性的增高。细菌药敏试验方法包括:试管稀释法(全量法)、微量稀释法、琼脂稀释法、纸片琼脂扩散法、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试验、筛选耐甲氧苯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方法。并探讨影响试验结果因素。做好药敏试验质量控制。避免用药不当,产生耐药菌株或原有耐药菌株耐药性的增高。

  • 无菌体液感染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检测

    作者:茅国峰;何秋丽;沈少卿

    目的 回顾性探讨无菌体液感染常见病原性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真菌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临床中从无菌体液中分离的真菌菌株,采用微量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情况,并对通过血液中分离到的真菌分析,比较两种药敏方法的差异.结果 无菌体液标本以血液感染多见,为92例(占46.5%),198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5.1%),除光滑念珠菌外,分离到的其他主要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显示了较好的体外活性;微量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真菌药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氟康唑和伏立康唑kappa值分别为0.739和0.792.结论 无菌体液中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纸片扩散法可代替微量稀释法检测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活性.

  • N-1,3,4-噻二唑-2-基硫色满-4-酮-2-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测定

    作者:韩晓燕;李生彬;梁国超;周冠;钟一凡;齐慧;宋亚丽;乔晓强

    鉴于1,3,4-噻二唑和硫色满酮类化合物均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为寻找具有抗真菌生物活性的新颖化合物,本文以取代苯硫酚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中间产物2-羧基-硫色满酮,再与2-氨基-1,3,4-噻二唑反应,终合成了14个含有1,3,4-噻二唑片段的硫色满酮类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采用微量稀释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抗真菌活性的测定.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a和3e对絮状表皮癣菌和总状毛霉菌的小抑菌浓度分别达到8 μg·mL-1和16 μg·mL-1,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物氟康唑.化合物3e对玉米小斑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多菌灵.化合物3b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多菌灵.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29种抗菌素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罗燕萍;张军民;刘丽;崔岩;杨继勇

    目的: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特征.方法:微量稀释法.结果:29种抗菌素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β-内酰胺酶抗菌素中青霉素类抗菌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分别为82.2%和89.7%;10种头孢类抗菌素中的二代、三代和四代头孢中头孢他啶和头孢布烯的敏感性在85%左右,头孢曲松和头孢克洛为50%左右,其余均在50%以下;被测试的两种碳青霉烯类抗菌素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只有7.7%,美罗培南敏感性为87.2%;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素敏感率均为2.6%;6种喹诺酮类抗菌素除萘啶酸为56.4%,其他均小于25%以下.氯霉素的敏感性为15.4%.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布烯、美罗培南和甲氧苄啶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较高的活性,头孢他啶、头孢布烯、美罗培南和甲氧苄啶的MIC50均为4,美罗培南的MIC90为8,头孢布烯的MIC90为16.结论:该菌在耐药表型上与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牙窄食单胞菌相似,天然耐多种抗菌素,一旦感染治疗困难.从体外药敏结果看,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布烯、美罗培南和甲氧苄啶可作为由洋葱伯克霍尔德引起感染的治疗药物.

  • 123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彩明;秦宇;王立丽

    目的 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我院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仪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按CLSI2007版分析结果.结果 20种抗菌药物对于所研究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依次为氨苄西林0.8%、哌拉西林0、氨苄西林/舒巴坦4.9%、哌拉西林/三唑巴坦95.1%、头孢唑林0、头孢呋肟0、头孢替坦98.4%、头孢他啶0、头孢曲松0、头孢吡肟0、亚胺培南100%、美罗培南100%、氨曲南0、庆大霉素36.6%、妥布霉素44.7%、阿米卡星95.1%、左旋氧氟沙星18.7%、环丙沙星16.3%、甲氧苄啶/磺胺焉畦28.5%、呋喃妥因82.1%.结论 目前碳青霉烯类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有效的一类抗菌药物.另外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较为有效的药物还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替坦、阿米卡星.

  • 三种方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方法的评价

    作者:郭志娟;冯婷;卫胡静

    目的:评价3种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微量稀释法和PCR检测mecA基因对临床分离98株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并作比较.结果:98株中有63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3种检测方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可作为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日常工作检测甲氧西林的简便又准确的实验方法.

  • 穿琥宁与头孢他啶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

    作者:刘强;熊世娟

    穿琥宁(CHL)和头孢他啶(TD)合用治疗肺炎克雷氏菌引起的肺部严重感染较为常见[1].本文采用微量法和试管法对临床分离的30株肺炎克雷氏菌在体外测定其抗菌活性,以证实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 微量稀释法 CHL TD
  • 姜油树脂抗皮肤癣菌活性研究

    作者:宋怡;陈艳伟;汤新强;梁卉;谭爱萍;赵恕

    [目的]研究姜油树脂对4种常见皮肤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产孢丝状真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案(M38-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常见皮肤癣菌的抑菌实验研究及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姜油树脂对皮肤癣菌的总体MIC值为0.0002%~0.0032%;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的MIC值分别为0.0002%~0.0008%、0.0008%~0.0032%、0.0002%~0.0016%及0.0004%~0.0008%.[结论]姜油树脂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 儿童假丝酵母感染状况分析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作者:王长嘉;孙晓红;贺丹;李广泉;高磊;高嵩;王丽

    目的:探讨儿童假丝酵母的感染情况,分析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真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假丝酵母感染患儿标本77例,进行菌株的分离、鉴定.并从患儿年龄、基础疾病及标本来源、检出病原菌种类、菌株药物敏感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岁.标本主要来源于咽拭子,白假丝酵母的分离率高(63.6%),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和其他假丝酵母.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 (AmB)、5-氟胞嘧啶(5- FC)的敏感性较高.其中,白假丝酵母对AmB、5- FC、氟康唑(FCZ)及伊曲康唑(ICZ)的敏感率依次为100.0%、91.9%、83.7%、69.4%;对ICZ、FCZ、5- FC的耐药率依次为4.1%、2.0%、2.0%.结论:儿童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多见,分离菌株对FCZ和ICZ的耐药性较高,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并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进行治疗和预防.

  •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评价

    作者:任福荣;程永娥;孙浩仙;邱学锋

    目前在临床实验室常规开展的检测MRS的方法如苯唑西林K-B法、E-test微量稀释法、琼脂筛查法等表型试验,因不同的MRS具有不同的耐药水平(MIC不同),而无法检测处于临界范围的MRS,特别是低表达的MRS.在2002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指出,一旦葡萄球菌检出mecA基因或PBP2a蛋白即可定为MRS,因此PCR扩增法检测MRS的mecA基因是判断MRS的金标准,但是该方法对于实验室设备要求、操作人员的要求十分高,而且费用昂贵,不易在临床实验室中常规开展.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同PCR扩增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在临床实验室常规开展,是目前临床实验室筛选MRS好的表型试验之一.

6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