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试验

    作者:徐吉文;马春梅

    1 材料1.1样品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规格:磺胺甲(噁)唑0.4g甲氧苄啶80mg;批号:20040417 20040420 20040428,均由湖北德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磺胺类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与其他抗结核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者:于霞;赵立平;姜广路;马异峰;黄海荣

    目的 评价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X)和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探讨SMX与其他抗结核药物的体外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法测定TMP联合SMX对12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设计方法,抽取1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观察SMX在与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利福布丁联用时MIC值的影响,以H37Rv为对照,通过计算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观察SMX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MDR菌株、非MDR菌株、敏感菌株间MIC的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0.08%(109/121)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可以被MIC为1/19(TMP∶ SMX) μg/ml的复合制剂抑制生长,5株菌株的“TMP∶ SMX=1∶19”的MIC为2/38 g/ml,仅有7株“TMP∶ SMX=1∶19”的MIC≥2/38 μg/ml,包括敏感株5株,MDR菌株2株.“TMP∶SMX=1∶19”对敏感株、MDR菌株及非MDR菌株MIC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111,P=0.946).对于H37Rv,SMX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药后,除了利福布丁表现出协同作用(FICI为0.281)外,其余药物均表现为无关作用.对18株临床分离株,SMX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药后,77.78%(14/18)表现为与利福布丁协同,FICI范围为0.205~1.063.结论 TMP联合SMX有较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并且这种活性与细菌对其他药物是否耐药无关;SMX与其他常用抗结核药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无关.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含量

    作者:宋新康;廖富林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的含量.方法以DOS柱为分析柱,流动相:水一乙腈一三乙胺(80:20:0.2),并用醋酸调pH至5.9±0.1,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40nm,柱温40℃,峰面积外标法.结果复方磺胺甲嗯唑中甲氧苄啶和磺胺甲噁唑分别0.1-0.01mg/L和0.5-0.03mg/L浓度范围内线关系良好,r值分别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达RSD=0.4%和0.7%(n=4).结论本方法操作与药典方法比较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测定甲氧苄啶和磺胺甲噁唑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增效磺胺脒片中磺胺脒及甲氧苄啶的含量

    作者:李春实;汝秋明;姜茁松;姜涛

    目的建立用HPLC法同时测定增效磺胺脒片中磺胺脒及甲氧苄啶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C18(250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25mol/L磷酸溶液-乙腈(用三乙胺调pH至3.0)(91:9)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线性范围分别是:磺胺脒10.084-90.756 μ g/ml,r=0.99993,甲氧苄啶0.9804-8.8236 μ g/m1,r=0.99996.平均回收率:磺胺脒=99.0%,RSD=0.47%.甲氧苄啶=99.6%,RSD=0.61%.结论本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

  • 复方新诺明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谢鹏毅

    复方新诺明是由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按5:1比例制成,临床常用于上述细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外科感染等疾病.不良反应

  • 黄连与甲氧苄啶联合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牛美兰;张伟;何雄文

    目的 探讨黄连与甲氧苄啶联合抗菌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比研究黄连、甲氧苄啶及黄连与甲氧苄啶联合对5种不同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黄连与甲氧苄啶联合后,对实验所用5种细菌均有增效作用.结论 黄连与甲氧苄啶联合抗菌具有协同作用,抗菌效果明显.

  • 中药抗菌复方Ⅰ的筛选及甲氧苄啶对其抗菌增效的研究

    作者:王新;崔一喆;韩铁锁

    目的:筛选出由黄芩、秦皮、白头翁和苦参组成的中药抗菌复方Ⅰ,并确定甲氧苄啶对其体外抗菌增 效的优添加剂量.方法:按照正交试验k9(34)设计9个组方,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采用平板计的方法,测定中药抗菌复方Ⅰ与甲氧苄啶联用作用于3种细菌1、2、4和8h后的细菌数,并计算杀菌率,并用小二乘法对杀菌率进行拟合.计算甲氧苄啶的优添加剂量.结果:筛选出黄芩、秦皮、白头翁和苦参按照1:4:1:2的比例组成中药抗菌复方Ⅰ,甲氧苄啶对其体外抗菌增效的优添加剂量是2mg/g.结论:甲氧苄啶对由黄芩、秦皮、白头翁和苦参4味中药组成中药抗菌复方Ⅰ的抗菌增效作用显著.

  • 甲氧苄啶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文彦;董兴菊;黄美玲

    甲氧苄啶为抗菌消炎药,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常作磺胺类药和某些抗生素的增效剂.痰热清,主要具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2种药物有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 HPLC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

    作者:秦黎明;刘连梅

    目的:建立测试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两组分含量的高效液相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以确保应用该方法测试的结果准确、可靠。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4.6×150 mm,5μm,Agilent,美国),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内含0.2%三乙胺)(20:80)(后用磷酸调至PH4.8),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分别在100mg·L-1-500mg·L-1和20mg·L-1-10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1(n=5);两组分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均为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4%和98.76%;供试品溶液室温放置8h,两组分均为稳定。结论:本研究所得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专属性高、重现性好,可准确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两组分含量,用于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质量控制。

  • HPLC-DAD法同时测定孢子菌肺炎患者血浆中的磺胺甲(口恶)唑与甲氧苄啶浓度

    作者:罗雪梅;徐媛;何雄雄;葛卫红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血浆中磺胺甲(口恶)唑(SMZ)与甲氧苄啶(TMP)浓度,用于临床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治疗药物监测.方法:200μL血浆样本经60μLl0%高氯酸蛋白沉淀,离心后取上清液30μL进样.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8 (4.6×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 moloL-1乙酸铵(35∶65),流速为0.9 mL·min-1,柱温为35℃,紫外检测波长为240 nm.采集20名经口服复方新诺明(0.48 g/次,3次/d)的PCP患者不同时间点共51份血浆样本,测定浓度.结果: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与各杂质分离良好,单次分析时间为6 min/样本.两待测物线性范围均为1~300μg·mL-1,低检测限为1μg·mL-1.通过10名PCP患者(取血点n≥3)浓度测定结果确定lh时间点为峰浓度取血点,统计所有患者lh时间点血药浓度结果,磺胺甲(口恶)唑峰浓度均值为(131.9±41.3) μg·mL-1,甲氧苄啶峰浓度均值为(6.3±2.0)μg·mL-1、参照目标范围浓度,仅55.0%的患者达标,其余需剂量调整.结论:此法操作简单,准确、精密度好,适用于临床PCP患者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治疗药物监测.

  •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致过敏反应

    作者:毕宏文;王晓青

    患者女,32岁.因患急性扁桃体炎在家中口服复方头孢氨苄胶囊(头孢氨苄/甲氧苄啶)2粒,根据说明书要求于饭前半小时空腹服用.约20 min后,患者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症状.约1 h后臀部及四肢出现散在红色丘疹,四肢丘疹为黄豆粒样大小,而臀部则为米粒状,药疹部位奇痒难忍,同时感到胸闷气短,出现全身发冷等症状.急送医院抢救.查体:T 38.5℃,P 120次·min-1,R 30次·min-1,BP75/45 mmHg(1 mmHg=0.133 kPa),化验血象正常.立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20 mg静注,异丙嗪50mg肌注,阿司咪唑10 mg口服.约20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5 h后以上症状消失.两个月后又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复方头孢氨苄胶囊2粒后,再次出现同样症状.追问病史:患者自诉曾有过磺胺类药物过敏史.

  • HPLC法同时测定磺啶新林胶囊中4个成分的含量

    作者:吴静芳;黎志芳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磺啶新林胶囊中盐酸溴己新、盐酸氯丙那林、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Ecosil-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以乙腈-0.001 5 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3.0)(52∶48)为流动相,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4个成分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8.85% ~99.5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磺啶新林胶囊中盐酸溴己新、盐酸氯丙那林、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 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中甲氧苄啶鉴别方法的改进

    作者:邓水德

    目的: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中甲氧苄啶的鉴别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对鉴别的样品进行前处理,取样品适量,加氯仿溶解,将不溶于氯仿的淀粉滤过除去,滤液置水浴上蒸干,然后按药典方法进行鉴别.结果:改进法克服了按药典法鉴别时,显示的颜色与描述的颜色不一致的现象.结论:改进法简便,合理,可用于修改标准时参考.

  • HPLC测定复方头孢羟氨苄胶囊中的头孢羟氨苄和甲氧苄啶含量

    作者:关日晴;邱文炜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谱测定复方头孢羟氨苄胶囊中的头孢羟氨苄和甲氧苄啶含量.方法:用C18柱,以pH3.5醋酸钠缓冲液-甲醇(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1nm.结果:头孢羟氨苄和甲氧苄啶进样量分别在3.2~4.8μg和0.64~0.96μg范围内,与相应主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γ分别为0.9996和0.9997),头孢羟氨苄和甲氧苄啶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和100.3%.结论: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 HPLC法测定联磺甲氧苄啶片中三种组分的含量

    作者:林丽红;徐灿辉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联磺甲氧苄啶片中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与甲氧苄啶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TMC18柱,以水-乙腈-三乙胺(800:200:1),用0.2mol·L-1氢氧化钠和稀醋酸调pH值至6.6±0.1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的线性范围均为10.0~100.0μg·ml-1,甲氧苄啶的线性范围4.0~40.0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RSD=0.68%)、99.6%(RSD=0.77%)和99.7%(0.74%).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控标准.

  • HPLC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的含量

    作者:朱碧君;程奇珍;叶久之

    目的:建立了HPLC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的含量.方法:采用ODS柱,以0.025mol·ml-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3.0)-乙腈(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6nm.结果: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0~360.0μg·ml-1和8.0~72.0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RSD=0.45%)和100.5%(RSD=0.26).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简便.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29种抗菌素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罗燕萍;张军民;刘丽;崔岩;杨继勇

    目的: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特征.方法:微量稀释法.结果:29种抗菌素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β-内酰胺酶抗菌素中青霉素类抗菌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分别为82.2%和89.7%;10种头孢类抗菌素中的二代、三代和四代头孢中头孢他啶和头孢布烯的敏感性在85%左右,头孢曲松和头孢克洛为50%左右,其余均在50%以下;被测试的两种碳青霉烯类抗菌素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只有7.7%,美罗培南敏感性为87.2%;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素敏感率均为2.6%;6种喹诺酮类抗菌素除萘啶酸为56.4%,其他均小于25%以下.氯霉素的敏感性为15.4%.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布烯、美罗培南和甲氧苄啶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较高的活性,头孢他啶、头孢布烯、美罗培南和甲氧苄啶的MIC50均为4,美罗培南的MIC90为8,头孢布烯的MIC90为16.结论:该菌在耐药表型上与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牙窄食单胞菌相似,天然耐多种抗菌素,一旦感染治疗困难.从体外药敏结果看,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布烯、美罗培南和甲氧苄啶可作为由洋葱伯克霍尔德引起感染的治疗药物.

  • 甲氧苄啶-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分子模拟

    作者:孙宏晟;王建华

    目的 制备甲氧苄啶-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进行条件优化、表征和分子模拟.方法 采用超声微波-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使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条件优化;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粉末X衍射法(XRPD)及核磁共振法(1H-NMR)对包合物进行表征;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包合物的三维构象及结合能;进行溶出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 甲氧苄啶-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佳制备工艺为包合温度为52℃,包合时间为45 min,投料摩尔比为1.7∶1;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图谱、粉末X衍射图谱和核磁共振图谱均表明TMP/SBE7-β-CD包合物形成;分子模拟的包合物优构象与表征分析相符,包合物结合能为-9.015 kcal·m0l-1;包合物的TMP溶出速率明显增加,但包合物易吸湿.结论 甲氧苄啶-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表征方法系统可靠,包合物相对稳定.

  • HPLC法测定联磺甲氧苄啶片的含量

    作者:魏京京;张启明;金少鸿

    目的 建立了同时测定联磺甲氧苄啶片中3个组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溶液(33∶67),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mL·min-1.结果 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150μg·mL-1(r=1.000)、50~150μg·mL-1(r=0.9999)、10~3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6%(RSD=1.20%,n=9)、98.4%(RSD=0.95%,n=9)、98.7%(RSD=1.03%,n=9).结论 本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联磺甲氧苄啶片的定量分析.

  • HPLC法测定复方黄连素注射液中甲氧苄啶和硫酸氢黄连素的含量

    作者:郭毅;李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复方黄连素注射液中的甲氧苄啶和硫酸氢黄连素,色谱柱为 Kromasil ODS(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0.005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40∶60,用冰醋酸调节pH至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nm.线性范围 甲氧苄啶7.51~150.12μg*ml-1,r=0.9999;硫酸氢黄连素2.51~50.14μg*ml-1,r=0.9999.回收率 甲氧苄啶100.3%;硫酸氢黄连素99.9%.本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制剂2组分的同时测定.

131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