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苯巴比妥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竞争ELISA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自良;王建娜;张海棠;王选年;杨艳艳;张改平

    目的 研制苯巴比妥单克隆抗体(PB mAb),建立PB血药浓度竞争EHSA监测方法.方法 将PB改造成对氨基苯巴比妥(pAPB),用重氮化法合成免疫原BSA-pAPB并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技术筛选PB 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PB mAb;应用PB mAb研制PB血药浓度监测竞争ELISA试剂盒(PB-Kit),并测定其性能.结果 BSA-pAPB偶联成功;筛选出4株杂交瘤细胞,应用其中好的4E6株制备的PB mAb间接ELISA效价为1:6.4×105,亲和常数(Ka)为2.08×lO10L·moL-1,50%抑制浓度(IC50)为9.84 μg·L-1,与巴比妥的交叉反应率(CR)为7.9%,与其他化合物无CR;PB-Kit的检测范围为1.0~128 μg·L-1,灵敏度为0.89 μg·L-1,检测限为1 μg·L-1,血清样添加回收率为94.7%,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0%;PBKit与差示分光光度法(DS)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成功研制出高价、敏感、特异的PB mAb,建立了PB血药浓度竞争ELISA监测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6种抗癫痫药物及两种活性代谢物的浓度

    作者:杨洁;焦正;施孝金

    目的 建立了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才扑米酮(PRI)、拉莫三嗪(LTG)、苯巴比妥(PB)、苯妥英(PHT)、奥卡西平(OXC)、卡马西平(CBZ)及两种活性代谢物单羟奥卡西平(MHD)、环氧卡马西平(CBZE)浓度的HPLC方法.方法 以盐酸普萘洛尔为内标,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法处理后直接进样测定.色谱柱采用Agitent RX-C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体积分数0.1%三氟乙酸水溶液(20:13.5:66.5).双波长双通道检测,在215 nm测定PRI,LTG,MHD,PB和CBZE,235 nm测定OXC,PHT和CBZ.结果 PRI,LTG,MHD,PB,CBZE,OXC,PHT和CBZ的线性范围分别是5~50,1~25,l~50,5~100,1~10,0.5~25,1~50,1~25 mg·L-1.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7%,97.0%,97.9%,102.9%,100.0%,99.2%,100.1%和101.7%.各待测组分的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1.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 HPLC测定人血清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浓度及其与FPIA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作者:程振田;郭瑞臣;王本杰;魏春敏;袁桂艳;孔祥麟

    目的 建立能同时测定人血清苯巴比妥(PB)、卡马西平(CBZ)、苯妥英钠(PT)3种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并与常规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以乙酸乙酯-二氯甲烷(4:1)为提取溶剂,固定相Diamonsil C 18柱(4.6mm×250mm,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紫外检测波长285nm,流速1.0mL·min -1.收集癫痫患者服药后稳态谷浓度血样,分别用HPLC和FPIA法测定,考察2种方法的相关程度.结果 PB,CBZ,PT的标准曲线范围分别为1.0~45.0,0.1~15.0,1.0~25.0mg·L -1,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5,0.05,0.5mg·L -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0.2%,78.2%,86.2%,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9%.PB、PT 2种方法的测定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BZ测定值FPIA法高于HPLC(P<0.01).结论 HPLC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治疗药物监测;PB和P7 2种测定方法有良好的相关性,CBZ不同测定方法,结果存在差异.

  • HPLC测定人血浆中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浓度

    作者:毛桂福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采用Shim-pack CLC-CN色谱柱,以正己烷-无水乙醇-甲醇(94.5:5:0.5)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20 nm,以地西泮为内标.结果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的线性范围均为0.5~80.0μg·mL-1(r≥0.9994),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69%,99.66%及101.01%.日内和日间RSD均不大于5.9%.结论本方法灵敏、特异性强、准确、简便易行,适用于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的治疗药物监测.

  • 3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9年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熙洁;刘晓红;薛强

    癫痫是一组由神经元突然放电所引起的短暂大脑机能失调的慢性综合征.我国的癫痫患病率为3‰~6‰,男性略多于女性,约1.15:1~1.7:1[1].第1代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由于价格低廉,在临床上仍在广泛使用,但其治疗指数窄,需要进行常规的血药浓度监测,我院自1995年2月起开展这3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至今为止(2003年12月)9年共监测1551例次,现将监测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

  • RP-HPLC同时测定复方癫痫宁片中4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凌霄;何伍;谭会洁

    复方癫痫宁片属医院制剂,每片含苯巴比妥48mg、氯氮(卄卓)12 mg、盐酸氯丙嗪20 mg、咖啡因15 mg、适量苯甲酸钠及辅料,临床上用于癫痫病的治疗.

  • NONMEM法估算3种抗癫痫药对丙戊酸相对清除率的影响

    作者:胡敏;张静华;孙鹤;施孝金;俞丽云;钟明康

    目的用NONMEM法定量考察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对门诊癫痫患者丙戊酸(VPA)的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162例门诊癫痫患者口服丙戊酸达稳态,得到谷浓度数据196点,用FPIA法进行检测.采用NONMEM法估算其相对清除率CL,并定量考察体重、合并用药、丙戊酸钠剂量对清除率的影响.结果按口服一房室开放模型得到体重、丙戊酸钠日剂量、合并用药等因素与清除率CL(L*h-1)之间的拟合模型为:CL=0.004 82 WT+0.110 TAMT+0.394 CBZS+0.108 PHT+0.082 2 PB+0.058 3.其中WT为患者的体重(kg);TAMT的值当VPA剂量大于1.3 g*d-1时为1,否则为0;CBZS的值为卡马西平按体表面积折算的日剂量(g*m-2*d-1);PHT的值当合用苯妥英钠按体表面积折算的日剂量(mg*m-2*d-1)>150时为1,否则为0;PB的值当合用苯巴比妥按体表面积折算的日剂量(mg*m-2*d-1)>40时为1,否则为0.结论①使用丙戊酸钠剂量>1.3 g*m-2*d-1或合并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均可使VPA的清除率增加;②儿童CL/WT较成人高,提示VPA在儿童体内更易清除.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

    作者:荣荣;邹广杰;张启丽;邹良宏;李明泉;张美燕;于治国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Su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V:V=33:67),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在1.0~8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1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2%、89.1%和89.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氨茶碱、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及卡马西平的浓度

    作者:周丽娟;边潮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氨茶碱(APL)、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DPH)和卡马西平(CBZ)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以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甲醇-水(60∶ 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APL、PB、DPH、CBZ均能达到良好的分离,与相邻峰的分离度(R)均>1.5;线性范围分别为1.01~40.34 mg/L(r=0.999 5)、1.24 ~ 59.52 mg/L(r=0.999 1)、2.60~31.20 mg/L(r=0.998 6)、1.09~ 32.61 mg/L(r=0.999 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5%、99.25%、98.86%、100.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4.3%.结论:本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的检测.

  • 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快速测定苯巴比妥血药浓度

    作者:刘光斌;姜芳宁;高颖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快速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的浓度.方法:血清样品经甲醇沉淀后,以甲醇-水(40∶6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min-1,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1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结果:血清内源性杂质不干扰待测物的测定,苯巴比妥的线性范围为4.5~ 72.8 μ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5%,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法灵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可用于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监测.

  • 苯巴比妥诱发克莱恩-莱文综合征1例

    作者:程江汉;程东芳;程文俏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Kleine-Levin syndrome)又称周期性嗜睡与病理性饥饿综合征,近几年报道较少,由药物诱发者报道罕见,现有1例报道如下.1病例患儿,男性,10岁,因嗜睡32 h伴食欲亢进入院.患儿于2009年6月2日上午7:30在门诊准备行扁桃体摘除术,在给予术前用药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鲁米那)0.1g、皮下注射阿托品0.5 mg后,出现嗜睡,不愿睁眼,不愿站立行走,四肢感觉无力;精神欠佳,食欲亢进,大量饮食后仍然有饥饿感;大便未解,小便正常.

  • 药源性骨髓抑制1例

    作者:王秀云;司延斌

    1病例患者王某,男性,71岁,2012年9月14日因"摔伤5d伴四肢抽搐3d",以"急性硬膜下血肿"入院.患者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 a,血压控制尚可,未规律服药;脑梗死病史7 a,左侧肢体活动受限,不完全混合性失语.2诊疗经过患者2012年9月14日人院后,因抽搐使用抗癫痫药治疗,当日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正常.9月14-19日给予注射用丙戊酸钠1 200 mg、qd、微泵,9月14-17日给予苯巴比妥注射液0.1 mg、qd、肌内注射,9月15-24日给予奥卡西平片0.3 g、bid、鼻饲.

  • 托吡酯致反复尿路结石1例

    作者:罗晓波;伍建红

    托吡酯(topiramate,TPM)是1996年上市、由氨基磺酸酯取代单糖的新型广谱抗癫痫药[1],可单独应用或者辅助其他抗癫痫药,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癫痫的治疗[4].与其他抗癫痫药比较,TPM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药代动力学呈线性,主要经肾清除,半衰期长,1日服用1~2次即可维持有效血液药物浓度,蛋白结合率低,无活性代谢物;除可能增加某些患者的苯妥英的血药浓度,并不影响其他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与其他抗癫痫药之间无相互作用;对卡马西平、苯妥英无效的难治性癫痫有效.自TPM应用以来,陆续有其引起肾结石的报道[3],但未见有TPM引起反复肾结石的报道,Kuo等[3]报道1例21岁女性服用TPM后致2次肾结石,后即改服其他抗癫痫药.现报告1例长期服用TPM引起反复尿路结石的病例,并对TPM致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以及预防进行分析.

  • 2008-2011年某医院4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曲曙光;孙国栋

    目的: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立医院2008-2011年4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以利指导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菏泽市立医院2008-2011年四种主要抗癫痫药血液浓度监测数据进行分类。结果:1392例4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中,监测1次的比例高为94.68%,监测2次的比例为4.09%;其监测结果在有效治疗浓度的占44.40%,低于有效治疗浓度的占46.91%,高于有效治疗浓度的占8.69%。结论: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和临床疗效,随时调整剂量,充分利用TDM 技术,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变医生凭经验用药的习惯,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应用苯巴比妥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作者:黄永昌

    目的 对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中应用苯巴比妥对患儿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158例肝炎综合征新生儿,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苯巴比妥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与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2%)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74.7%)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血清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γ-谷胺酰转肽酶,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苯巴比妥用于新生儿让肝炎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有显著疗效,且价格便宜,并适合于近期患儿的临床诊断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苯巴比妥应用于预防热性惊厥再发的疗效分析

    作者:龙涛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应用于预防热性惊厥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接诊的热性惊厥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温超过37.5℃时,对照组40例给予原发病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进行治疗,随访1~3年,总结记录热性惊厥再发的例数、次数、持续时间等。结果实验组40例热性惊厥复发2例,复发率5.0%,复发次数为(0.2±0.1)次,对照组40例热性惊厥复发14例,复发率35.0%,复发次数为(1.6±1.3)次,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可有效地降低热性惊厥的再发率,并且无显著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早期肝酶诱导剂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

    作者:王殉;杜丽君;米本勇;唐红梅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肝酶诱导剂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132例早产儿(胎龄从30~36周)随机分为预防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预防组于生后6h内予口服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共5天.对照组不用药.观测两组经皮胆红素值(TCB)及黄疸发生情况.结果 预防组TC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46.27%、75.38%,高胆发生率前者7.46%,后者24.62%.TCB高蜂值均值(mg/dl):预防组:11.7±0. 88,对照组13.5±0.96, P值<0.01,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早产儿早期应用肝酶诱导剂能降低新生儿黄疸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减轻黄疸程度,对预防胆红素脑病有积极意义.

  • 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方伟

    目的:研究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惊厥的发生率分别为46.67%、6.67%及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苯巴比妥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在患儿惊厥前采用苯巴比妥进行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惊厥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苯巴比妥高血药浓度长期治疗急性脑炎伴癫痫的临床分析

    作者:郑建华;吴均超

    目的:探讨急性脑炎伴癫痫治疗中的苯巴比妥长期大剂量高血药浓度用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4例急性脑炎伴癫痫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变化;随访6个月,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评价苯巴比妥高血浓度用药的安全性。结果24例患者苯巴比妥使用时间平均为(36.4±2.3)d;维持浓度平均为(1.8±0.2)g/d,高血药浓度平均为(110.2±6.3)μg/mL;所有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均出现呼吸抑制,21例发生循环系统不良反应,16例患出现皮肤不良反应;患者全部生存,4例遗留癫痫,3例遗留不同程度精神运动障碍。结论高血浓度长期应用苯巴比妥治疗急性脑炎伴癫痫是可行的治疗模式,但不良反应多,用药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关键词: 苯巴比妥 脑炎 癫痫
  • 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分析

    作者:崔爱莲

    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82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以随机分配原则均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地西泮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药物起效时间以及治疗后复发情况,并作出比较与客观评价.结果 30min内,观察组有效率90.24%(37/41),对照组有效率73.17%(30/41)(χ2=3.998,P<0.05);60 min内,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2.68%(38/41)显著超出对照组有效率73.17%(30/41)(χ2=5.513,P<0.05);2 h内观察组复发率4.88%(2/41),对照组复发率21.95%(9/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结论 对于小儿热性惊厥治疗,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相对较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878 条记录 7/44 页 « 12...45678910...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