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卫生保健常识五则

    作者:郭杰云

    自行车车座有讲究 中国是自行车的"王国",每天清晨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很多.有的人在骑车时总是觉得四肢和臀部不适,甚至造成皮肤的伤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与自行车车座有很大的关系.自行车的座位要高低合适,车座过高,骑车人的上体前俯,手掌根部受压力过大,时间长了,会导致手神经麻痹.车座过低,双腿屈伸受限,不但影响骑车速度,也使人的臀部与大腿根部的皮肤与自行车车座的摩擦力增加,进而影响人的身体.还要注意车座不要过窄或过硬,否则,骑车人的会阴部会受到车座反作用力的伤害,时间长了,会影响人的泌尿系统,出现尿频和夜尿症,还容易造成女性生殖器官的疾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伸展型骨折150例

    作者:薛永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以Colles骨折常见,占所有骨折的6.7%~11%,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因为有骨质疏松,患者为多,同时桡骨下端2~3cm处是坚质骨与松质骨交界部,结构不够坚固.其致伤及移位机制: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手掌着地,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下端而产生骨折.其中桡骨远端伸展型骨折发生时由于腕关节呈背伸位,手掌撑地而产生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减少或完全消失,甚至形成相反的倾斜.直接暴力造成的多为粉碎性骨折.2000年1月~2011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伸展型骨折患者1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张银光;刘安庆

    以下就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加以综述。1 髋关节的生物力学1.1 髋关节的解剖学 股骨颈在载荷下外上方为拉应力,内下方为压应力。为适应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载荷,骨小梁形成两种不同形式的排列,即内下方的压力骨小梁系统和外上方的张力骨小梁系统。两种骨小梁在交叉的中心区形成一个三角形脆弱区域,称为Ward三角。股骨干上端内后侧很多致密的骨小梁结合成相当致密的一块骨板,为股骨距(femoral calcar),此结构可加强干颈间的连接与支持。股骨颈上侧的皮质骨为薄壳,越近股骨颈下侧越厚;大粗隆下方股骨干外侧皮质薄,向下逐渐增厚。由于以上结构特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的放置部位与其固定强度有密切关系。1.2 髋关节的静力学 正常直立时髋关节的受力通过股骨头的中心与身体垂线成16°角,股骨的轴线与身体垂线成9°~15°角,故髋关节的合力与股骨干纵轴成25°~30°角[1,2]。  双足站立时仅靠关节囊与韧带的稳定作用即可使髋关节稳定,每侧髋关节上负荷约为体重的1/3。如果围绕髋关节的肌肉收缩,此力将成比例地增加。单足站立时,关节作用力相应增加,在髋周产生了力矩,利用简化自由体法可以求出一般情况下单足站立时外展肌力约为体重2倍,关节反作用力约为体重的2.75倍。1.3 髋关节的动力学 行走时关节反作用力可达4~7倍体重;不同的步行速度时关节的反作用力不同,速度越大,关节的反作用力也越大。Bergmann等[3]指出以1000m/h的速度步行产生的关节反作用力至少比3000m/h步行产生的反作用力小10%。George等[4]利用置入髋关节内的假体并结合数学模型分析髋关节在手提重物运动时的力,发现二种方法总的结果是一致的,当一侧手提重物行走时同侧髋关节内的作用力基本不变,甚至稍有下降,而对侧关节内力比负重侧增加2/3。并发现在单侧承载运动时,如果上身挺直且提重物的上肢外展(如提着一个大的购物框等),这样同侧关节内的力可获得减轻。2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伤因的生物力学发生特点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其原因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逐渐发生退行性变,皮质骨薄而疏松,骨小梁稀疏,张力骨小梁及压力骨小梁减少尤其明显。②Ward三角区在老年人常仅有脂肪填充,使此区更加脆弱。③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④微观结构特点:柴本甫等[5]通过电镜观察发现股骨上段的骨小梁及其周围的软骨等结构形成了许多个特殊的拱形结构,使得股骨头颈部在吸收震荡并传递应力到股骨上坚硬的骨皮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结构可以使之在不同的载荷下随压力方向不同产生不同的弹性变形,从而可以承受较大的应力和变形。在老年人,尤其老年妇女,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小梁减少和小梁间距增宽,使股骨颈在头颈交界处的结构明显减弱,故而这种微观结构使老年病人易于发生骨折。

  • 医学超声专业术语的研讨:术语的理论剖析

    作者:徐智章

    医学超声专业术语必须反映本专业范围内的客观存在,而且其词组含义符合(或:靠近)科学性的原则.这一观点应属"无可非议".然而在实际问题上,却搀杂多种不科学的处理方法:将"随俗"与 "原则"作交易,将个人对某些术语的"爱、憎""正、误"间颠倒处理;而在建立正确术语的观点上呈现巨大反作用力.因此,在讨论具体的术语问题之前,应先对专业术语作理论上的剖析.选用任何一个术语都不应随意,而应首先考虑选定术语的原则及逻辑依附.本文拟从九个方面对专业术语作简要分析:(1)术语的客观性;(2)术语的排他性;(3)术语的科学性;(4)术语的逻辑性;(5)术语的正导性;(6)术语的可辩性;(7)术语的终极性;(8)术语的可变性;(9)术语的发展性.

  • 正畸支抗的新手段:种植体支抗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作者:寻春雷;曾祥龙;王兴

    正畸治疗是对牙齿或颌骨施力,并使之达到预期位置的过程,这一力量的反作用力必须由一稳定的装置来承担,即所谓"正畸支抗"的概念.

  • 保健食品违法行为定性须审慎

    作者:宋子玉

    保健食品从审批、生产、广告,直至进入市场等环节,目前还处于多部门管理且互不衔接的状态。在保健食品行业呈井喷状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政管理手段与模式已显得滞后,在市场管理不尽成熟的反作用力推助下,愈发使该行业乱象丛生。在《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仍未出台,已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又未对假冒保健食品作出专门规定的大背景下,仅以相对比较笼统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对违法保健食品进行认定及处罚,或使执法人员对相同或类似的违法行为产生不同的处理意见,造成处理结果大不相同,影响了药品监督执法的权威性,执法人员也颇有困惑。而前不久的一起涉保健食品举报,就是这一问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 前牵方向逆时针改变反作用力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董瑞;王旭霞;张文娟;陈云;郑德华;张君

    目的 建立并使用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前牵引角度逆时针减小时其反作用力在颌骨特别是颞下颌关节(TMJ)的应力及位移变化,为正畸临床更好地治疗骨性Ⅲ类错(拾),避免对TMJ的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完整的包含TMJ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牵引矫治器反作用力,直接在颏部施以一定大小的力并逆时针改变施力的方向,测定颌骨和TMJ区应力及位移的变化情况.结果 应力方面:①从不同角度加载节点力之后产生大应力点出现在加载部位颏部,关节窝、髁突头颈部等上下颌接触部位应力也比较集中,且随角度的逆时针变化,大应力增大;②接触部位(TMJ)应力变化规律:从不同角度施加相同载荷时,上颌骨产生接触应力,角度由37°逆时针减小到22°时,接触应力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下颌骨同样产生接触应力,下颌头处节点的等效应力(如节点24757)随牵引角度的逆时针减小呈增大趋势,下颌颈处的节点(如点24301)也是如此.位移方面:①以一定力值不同角度施加载荷后,该模型产生微小的位移变化,位移大部位产生在加载部位,下颌骨位移沿X轴正方向逐渐减小.牵引角度小于等于37°时,上颌骨位移沿Y轴由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②5个节点在X,Y方向的位移可以看出:X轴位移值均为正值,且随着角度由37°逆时针减小,位移基本呈上升趋势(31°位移值小);Y轴位移值大部分为负值(只有37°时关节窝内节点和34°时关节窝内个别节点为正值)说明37°时下颌即发生了后下方(顺时针)旋转,随着角度逆时针减小,上下颌均发生了后下方(顺时针)旋转,且位移值基本呈增大趋势.结论 ①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成功建立;②前牵引矫治器在牵引上颌向前的同时,确实对颌骨及TMJ产生反作用力,如下颌的后下旋转,颏部的应力变形等,因此临床上在保证上颌牵引效果的同时,要考虑将其不利的反作用力降到低;③从作用力反作用力两方面考虑,传统加力方式中的(500g,37°斜向下)角度37°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但临床上具体选择哪个角度,还要根据患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

  • 打造“聪明”的房间

    作者:张凌

    也许你不知道,今天的我们正在见证牛顿第二定律的事实版本:“在网络上,每个事实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On the Net,every fact has an equal and opposite reaction.)。”在信息超载且快速流动的今天,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并不意味着你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多时候反而使人更加茫然。所以,David Weinberger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在文化网络化之今日,要改变获取知识的方式--打造“聪明”的房间。

  • 前方牵引矫治器不同力值反作用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刘宛鑫;王旭霞;张文娟;董瑞;陈云;张君

    目的:通过建立包含颞下颌关节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方牵引矫治器反作用力的加力方式,分析其在颞下颌关节区、颌骨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对各部位节点位移的影响.方法:选择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通过CT扫描得到颅颌面的二维图像数据,借助Mimics、Magics、MSC等专用软件,采用连续、均质、线性、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和上、下颌骨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前方牵引装置的反作用力原理建立加力模型,即采用与验平面成后上方37°的施力方向,于下颌底部加载3~6 N的力值,采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测定颞下颌关节区、颌骨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各部分位移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结果:在同一角度下,关节窝和髁突头、颈部应力随加载力的增大而增大,下颌大应力出现在节点力加载部位颏部,上颌大应力出现在刚性固定面.同时该模型出现微小的位移变化,颅颌面各部分位移随节点力的增大而增大,颅上颌位移由颅底部和验平面向颅顶部逐渐减小,下颌骨的位移由前部到后部逐渐减小,并出现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器对颞下颌关节区及颌骨产生反作用力的影响,且随着加载力的增大,其产生的反作用力和形变随之增大.颏部可能出现变形,下颌顺时针方向旋转.

  • 前牵引颏部反作用力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及位移的影响

    作者:王瑾;杨春

    目的:建立颅颌面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前方施加反作用力牵引颏部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及位移产生的影响.方法:以健康成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螺旋CT原始图像数据,利用Mimics、MSC、Magics、Marc图像处理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在颏部施加大小为5N的作用力,并改变施力方向,测定颞下颌关节及颌骨的应力及位移变化情况.结果: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颞下颌关节、颅骨,共包括颅骨三维有限元模型节点28760个和110790个单元,上颌骨20487个节点、76982个单元,下颌骨8273个节点、33080个单元.施加载荷为5N时,方向与(牙合)平面呈37°时,上颌骨20487个节点的等效Mises应力值为0.143 N,下颌骨8273个节点的等效Mises应力值为0.111N,髁突头部14305个节点的等效Mises应力值为0.829 N.施加载荷为5N时,颞下颌关节位移从颏部至髁突部位逐渐递减,位移方向与载荷施加方向一致.颏部位移大,约为0.015 mm;髁突位移小,约为0.006 mm.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的颅颌面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与生物实体有高度相似性,可用于前方牵引反作用力的相关研究,并可高度模拟牵引力在颞下颌关节的分布情况.

  • 桡骨茎突部分切除、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

    作者:赵川

    腕舟状骨骨折是腕骨中常见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0%-80%.根据Mayo分类,可分为结节部、远端关节面、远端1/3、腰部(中1/3)、近极部5种类型.其中腰部骨折常见约占全部舟骨骨折的70%,近极骨折占20%,其它类型少见.损伤机理为跌倒手臂前伸着地,桡偏背伸位,手接触地的反作用力通过舟骨向近心端传导,舟骨的桡背侧被桡骨茎突及背侧关节缘阻挡,掌侧有紧张的桡腕韧带压迫,易造成骨折.

  • 头皮穿刺时患儿制动的新方法

    作者:王红林

    小儿头皮穿刺时,患儿制动不好,可以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传统的方法是助手站在患儿的足端固定.患儿足端容易接触助手的腹部,产生反作用力,由于踢蹬使助手身体失衡导致固定不稳.对于新生儿来说,尚处于胎内的蜷缩体位,就更不适合.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骨牵引术中的舒适护理

    作者:谢秀霞;柴翠萍;林文霞

    肱骨髁上骨折发病率约占小儿肘部骨折的50%~60%,对骨折移位,肿胀严重的Ⅲ型骨折采用尺骨鹰咀牵引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1],目的是应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使骨折得以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引.但长时间的卧床、患肢制动给患儿带来一定的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也给我们开展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带来挑战.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3].2003年4月起我们把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相结合,运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护理中,通过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促进患儿掌握健康知识,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起到重要作用.现介绍如下.

  • 强化安全生产边缘管理

    作者:夏元明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全社会都在倾力关注,但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内因决定外因,而外因又通过内因发生作用是不可置否的辨证规律.健全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周密细致的安全防范措施、充分必要的安全技能知识和日益加大的安全生产投入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是主导安全生产的"内因".一些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连续不断,既非安全措施缺乏,规章制度不严,也非领导重视不够,技能培训不足.归根到底是抓安全生产的"内因"力度有余,而"外因"缺少"火候".倘若忽视诸如工作态度、技术资料、劳动纪律、亲情效应等安全生产"外因"的边缘管理,任何一个低级错误的反作用力都有可能使我们来之不易的安全纪录"功亏一篑".为此,我们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安全生产边缘管理.

  • 浅谈"身""心"关系

    作者:唐闽

    每一个人活着都希望自己能健康,可是单从身体机能的各部位器官能否正常运作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真的健康并不全面,因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应该是"身"和"心"都健康的人,"身",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看得见摸的着的身体;"心",其实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心脏,而是指一种心理或心态,它的产生依附于我们的大脑,通常以意识的形态表现出来.每个人总是要先从娘胎里生出来才会有自我的意识,所以没有"身"自然就不会有"心",所谓的物质决定意识也就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同样也知道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力,而且在"身""心"关系中,"心"对"身"的反作用力相当之大.

  • 微种植体支抗钉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郑青青;林燕;邱海鸥

    微种植体支抗应用在正畸矫形中十分重要,一个不稳定的支抗有可能会造成整个正畸治疗的失败.在探索正畸矫形的早期,通常采用患者自身后牙作为支抗牙,以控制牙弓内各牙齿的移动,从而获得一个良好的美观效果.然而,支抗牙在承受反作用力时,同样可能发生移动,占据预留的间隙,造成正畸治疗的失败.因此,如何寻找一个稳定的支抗成为正畸医师首要解决的问题.种植支抗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微种植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抗手段,手术微创、便捷,易被患者接受[1].我科自2009年实施医护流程化配合完成微种植体支抗钉植入术.现将微种植体支抗钉植入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一种改良式约束衣在PICU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朱惠洁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约束器具多为帆布或海绵条制作,尺寸统一,根据力学原理强制性约束会出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股力量对抗,出现越拉越紧的现象,如果较长时间不放松的话,局部皮肤易被勒伤,甚至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引起局部水肿、发绀、破溃坏死等现象发生,而且普通约束带与一些婴幼患儿的体型十分不符,即使勉强使用也极易滑脱,起不到良好的约束作用.为此,我院对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患儿应用自制小儿约束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进

    作者:赵红

    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在使用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发现存在液体滴注不畅现象,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分析原因为:此类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血管内针尖斜面向上,加之此类留置针材质较软,在使用贴膜固定针翼后,形成一股反作用力,针尖部分自然上翘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引起滴注不畅.鉴此,我科改进传统固定方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 影响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汉思;李晓智

    支抗控制是口腔正畸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矫治中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均与支抗控制有关.传统方法大多难以提供强支抗,舒适性差,依赖性差、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种植体支抗将矫治力的反作用力施于颌骨,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体积较大、种植部位受限、手术复杂、损伤较大、费用偏高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作者:靳爱萍;胡晓聪;黄月燕

    在口腔正畸中,支抗通常被用来抵抗矫治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治疗过程中,支抗是否稳定是牙颌畸形矫治决定因素,例如牙齿的移动和数目等都与支抗的稳定密切相关[1].传统的方法包括颌间牵引、唇挡、口外弓以及舌弓等,然而以上方法的治疗效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后牙前移现象,行超强支抗治疗的患者尤为突出[2].自从种植"骨结合"的概念在医学上被提出,其足够的生物力和长期的稳定性得到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证实,因此,在口腔正畸治疗时得到广泛应用[3].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