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肌钙蛋白与磷酸肌酸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亚鹏;谢成纲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势.如何快速准确地从胸痛患者中快速诊断AMI是心血管病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但其诊断"金标准"磷酸肌酸激酶(CK-MB)易产生假阳性、且特异性低[1].

  • 益心方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并心肌损害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吴小梅

    部分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具体表现为血清心肌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不同程度的增高,临床尚不足以诊断为心肌炎.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和脑脊液成分的影响

    作者:章晨峰;曹亮;邓奕;李娜;王振中;萧伟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及其各主要成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和对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组(G,20 mg· kg-1),银杏内酯B组(GB,20 mg· kg-1),银杏内酯A组(GA,20 mg·kg-1)和银杏内酯K组(GK,20 mg· kg-1).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药物1次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进行行为学评分并测定脑脊液中Ca2,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以及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严重,脑脊液中Ca2降低,Glu和Asp的含量显著升高,CK和LDH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G及其各主要成分对脑缺血引起的行为变化有显著改善作用(P <0.05,P<0.o1),能显著提高模型大鼠脑脊液Ca2+含量,并降低神经递质Glu和Asp的含量(P <0.05,P<0.01);G和GA能降低大鼠脑脊液中CK含量(P<0.05),GB能显著降低大鼠脑脊液中LDH含量(P<0.05).结论:G及其各成分能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细胞外游离钙内流,降低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改善脑脊液生化指标的水平,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银杏二萜内酯是有效的脑保护剂.

  •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4例血清心肌酶分析

    作者:钟向明;李敏洪;邓智青;彭灿辉

    目的通过检测并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心肌酶的水平,探讨轮状病毒感染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5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78例轮状病毒阴性的腹泻病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抽取取空腹血清检查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 - 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经治疗,腹泻症状消失后,将心肌酶三项均增高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进行治疗前后的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血清心肌酶三项(AST、CK - MB、CK)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且入院时,观察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有30例,占55.6%;对照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有13例,占16.7%。观察组心肌酶异常者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治疗前,观察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心肌酶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治疗后,两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心肌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较非轮状病毒性腹泻更容易导致患儿心肌的损伤,经治疗后,心肌酶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因此,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时应进行心肌酶的检测,并注意排除病毒性心肌炎。

  • 磷酸肌酸激酶和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蓝裕骐;张静怡;郭志军;李德隆

    目的 探讨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和青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住院和门诊初诊的青年EH患者120例作为EH组,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60人作为对照组.再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高血压患者分为1~3级,根据危险因素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4组.所有入选病例均抽血检测血清CK、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血清CK水平,以及高血压组血清CK水平在不同分级和危险分层的差异;同时对血清CK和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CK、尿酸、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较对照组高(均P<0.05).随高血压级别增加,CK增加[高血压1级(112.00±52.45)比高血压2级(145.19±57.44)比高血压3级(231.07±67.12)U/L,P<0.05].随高血压危险分层增加,CK逐渐增高[低危组(100.53±53.38)比中危组(141.52±53.90)比高危组(181.56±84.71)比极高危组(226.75±60.18)U/L,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K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353、0.261,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K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95% CI1.022~1.043,P<0.05).结论 青年EH患者血清CK水平随着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 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介入治疗抢救成功1例

    作者:何彦芳;江明宏;罗军;黄雄;曹雪滨;张刚

    患者男性,62岁,主因持续性胸痛2 h,伴晕厥1次入院.查体:血压105/73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四肢湿冷,右侧面颊部可见皮肤破损,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06 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杂音.余未见异常体征.急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图形.心肌酶检测:磷酸肌酸激酶801 U/L,肌酸激酶同功酶145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7 U/L,乳酸脱氢酶281 U/L.入院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KilliP I级.入院立即行急诊冠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中段斑块形成,血流TIMI 3级;左主干可见血栓,前降支中段100%闭塞,血流TIMI 0级;回旋支远段100%闭塞,血流TIMI 0级.

  • 四逆汤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姜之全;陈前芬;田鹤村

    目的探讨四逆汤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再灌注组、四逆汤组.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给颈部软组织加压的方法造成全脑缺血,对照组只做手术,不造成缺血,观察90min;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四逆汤组手术前用四逆汤0.1ml/g体重,每天灌胃,连续3 d.然后处死各组小鼠取大脑皮质,制成匀浆,测大脑皮质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活性.结果再灌注组大脑皮质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四逆汤组显著高于再灌注组(P《0.01)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 作者:

    关键词: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变化

    作者:吕高友;王春;刘群;焦贤春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的变化特点,以提高对甲减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8年7月-2011年4月在蚌医二附院诊治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58例(其中门诊患者39例,住院患者19例),分别在使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 10周进行血清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测.结果 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前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均有明显升高,经6~10周替代治疗,随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水平也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存在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的升高,经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两者均能相应下降.

  • 血清肌钙蛋白I检测在心功能受损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邹伟;张柏乔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 I)检测在心功能损伤中的应用及其诊疗价值.方法 收集51例心功能受损病人(其中心衰患者28例,肺心病患者23例)、25例正常人血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2700上同时定量检测cTn I、CK、CK-MB三项指标.结果 心功能损伤患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Tn I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其他项(P<0.05).结论 血清CTnI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对心功能损伤及损伤程度的及时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国产拉米夫定治疗220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Ⅳ期临床试验

    作者:姚光弼;崔振宇;姚集鲁;张定凤;籍纳新;黄瑛

    (接上期)■三、安全性评估1.不良事件:在2,200例患者12个月的治疗过程中,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不良事件的患者共364例(17%,共报告561例次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大多为轻度(51%),少数为中度(11%),个别为重度(1%).63%的不良事件经研究者判断与研究药物无关或可能无关,32%的不良事件经研究者判断与研究药物可能有关,4%的不良事件研究者认为无法判断其与研究药物的关系.仅有6例(1%)患者7项不良事件经研究者判断肯定与研究药物有关:1例口干(患者缓解并脱落),1例全身猩红热样皮疹(患者缓解,未脱落),1例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升高和血小板下降(患者缓解并脱落),2例总胆红素升高(1例未缓解,1例缓解,都未脱落),1例血小板下降(患者缓解,未脱落).

  • 香丹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许沛;黄显龙

    目的 探讨香丹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100 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香丹注射液,0.5 mL/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大剂量15 mL/d,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心肌酶谱、心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5%、9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胸闷、头晕、肢冷、烦躁等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心肌酶谱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A、IgG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Th17/Treg比率均显著减小(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香丹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调控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增强免疫功能.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脏器损害的研究

    作者:温焕连;区映研;梁增伟;曾文铤;朱科伦;马佩球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除肺脏外的多脏器损害情况.方法对50例SARS患者与40例普通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照检验.结果 SARS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LD同工酶(LD-1)早期均出现升高,极期升高更明显,与普通肺炎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极期与早期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除肺明显损害外还有心、肝损害.

  • 荞麦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

    作者:崔晓明;耿非;王建辉;韩淑英

    荞麦黄酮( buckwheat flavonoid,BF)有降血糖、调血脂、镇痛、抗炎、抑制糖尿病心肌损伤等许多药理活性[1~4],但其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荞麦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为荞麦黄酮新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血清酶学增高一例

    作者:董莹;徐华;周佳雯;刘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导致的综合征,1955年由Conn等首先报道[1].常见的病因是醛固酮瘤,约占80%.醛固酮瘤多为单侧,直径为1~2 cm,超过2 cm以上者称为大腺瘤,颇为罕见.现报道一例4 cm醛固酮瘤伴有严重血清酶学改变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例.

  • 兔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生化指标的价值

    作者:朱超;沈海琦;蒋军;石演皓;王峰

    目的:制作兔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其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分析这些指标变化在间隔综合征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6/08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取15只新西兰兔,用止血带紧密包扎一侧小腿8 h后松开,制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在实验前以及松开止血带后2,12,24,48,96 h、1周和2周动态检测血浆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同时采用Whiteside法监测小腿胫前间室内压.在松开止血带后24 h由耳缘静脉注射85 MBq 99Tcm-PYP行SPECT静态及延迟显像,以双侧小腿为感兴趣区,半定量分析伤侧小腿与健侧小腿放射性核素摄取比值(T/NT).实验结束后取伤侧小腿胫前肌肉和腓深神经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15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松开止血带2 h后,血浆中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即急剧升高,分别为实验前的20,6,6,2倍,24 h后达到峰值,分别为实验前的37,13,12和3倍;松开止血带2 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急剧降至实验前的一半,至24 h为实验前1/3.至松开止血带1周,丙二醛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才恢复至实验前水平,而其他指标与实验前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②松开止血带后,伤侧小腿迅速肿胀,在12 h后筋膜室内压已达到4 0 kPa以上,并在24 h后达到峰值[(7.3±0.4)kPa],此时静态和动态显像均显示伤侧小腿吸收核素量明显大于健侧肢体,比值约为2倍左右,显示伤侧小腿静脉回流明显受阻.③病理显示肌肉和神经标本明显坏死呈不可逆性变化.结论:成功制作了兔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血浆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的变化能客观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动态、连续监测这些指标能为早期诊断及评估间隔综合征病情提供帮助.

  •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电图Ⅱ导联R/Q值、磷酸肌酸激酶与临床表现关系

    作者:张世良;张小冲;张迎霞;郑怡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电图Ⅱ导联R/Q值,磷酸肌酸激酶(CPK)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急性下壁心肌梗塞58例患者分成3组进行心电图Ⅱ导联R/Q及CPK之间关系的检测。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电图Ⅱ导R/Q值越大,其抬高的ST段自然恢复快,CPK值增高幅度低,同时也观察到临床病情较易趋于稳定,较少发作心绞痛,左心功能受害较轻,早期预后良好。

  • 犬心肌缺血后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绞股蓝总皂甙的干预效应

    作者:刘爱英;金辉;岳海波;吕若谷;王景祥;张丽君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甙对犬冠脉结扎急性心肌缺血后脂质过氧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麻醉开胸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绞股蓝总皂甙对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游离脂肪酸(FFA)、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的影响.用JEM-1200E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绞股蓝总皂甙降低血清CK、LDH的活性,降低血清FFA、LPO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改善缺血心肌电镜下的细胞损伤.结论 绞股蓝总皂甙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犬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按摩联合针刺疗法对大鼠运动型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詹祥粉;史曙生

    目的:探讨按摩联合针刺疗法对大鼠运动型骨骼肌损伤肱三头肌超微结构及磷酸肌酸激酶的影响及对运动型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非运动组(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运动对照组、按摩组、针刺组、联合组,每一运动组又按照样品采集时间不同分为以下亚组,包括即刻组、24 h组、48 h组。共计13组,每组10只大鼠。运动组在大鼠跑台上进行持续性下坡跑,做力竭离心运动。力竭运动后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按摩组每日二次给予肱三头肌的揉捏推压和牵引按摩5 min。针刺组给予每日一次毫针斜刺肱三头肌,留针5 min。联合组在给予按摩治疗同时给予针刺疗法。实验方案完成后在运动后即刻、24 h、48 h取大鼠血清行磷酸肌酸激酶检测。取肱三头肌组织在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为细胞结构的异常与Z线的异常。结果力竭离心运动后大鼠肱三头肌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包括细胞结构异常(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膜模糊、溶解,线粒体肿胀、空泡样改变)和Z线异常(包括Z线流、Z线模糊、Z线扭曲和Z线消失)。这些超微结构异常改变在运动后24 h明显,48 h 有所恢复。而磷酸肌酸激酶在运动后即刻开始显著升高,48 h 有所恢复,但仍高于安静对照组。各治疗组超微结构损害在24 h和48 h 均较运动对照组减轻,联合治疗组损伤轻;磷酸肌酸激酶值在24 h和48 h 较运动对照组降低。联合治疗组磷酸肌酸激酶值低。结论(1)力竭离心运动可引起骨骼肌超微结构损害和磷酸肌酸激酶升高。(2)磷酸肌酸激酶更能早期反映骨骼肌的损伤。(3)按摩联合针刺疗法可以减轻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损害和降低磷酸肌酸激酶,说明两者联合对运动型骨骼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肌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宝会;卢立春;赵立明;曲向林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改良装置,是体外生命支持的一部分,可以为心脏或肺提供数天或数月的体外支持.现对本院1例重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ECMO进行循环支持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2009年11月26日因胸闷、胸痛4d、心悸10 h入院.患者体质量45 kg,1周前有上感病史,诊断为“重型病毒性心肌炎”.入院前心电图检查提示:多形多源室性心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广泛导联ST-T改变;入院后经电复律后仍反复室颤室速;心肌酶检查结果:磷酸肌酸激酶3 289 U· L-1,磷酸肌酸激同工酶115 U·L-1;超声心动图提示:①左室壁活动普遍减弱,左房增大,三尖瓣关闭不全;②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由于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增大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后效果仍不明显,决定应用ECMO进行机械循环支持.

6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