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机械循环支持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于坤;王巍

    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开拓了新领域.与外科手术治疗比较,TAVI具有创伤小、预后佳、恢复快和无需体外循环(cardio pulmonary bypass,CPB)等优点.TAVI手术操作复杂,属于复杂高危介入手术,且患者多系高龄、通常有多种共病、储备功能差,手术风险大,有时会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病死率.2015年心脏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SCAI),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美国心力衰竭协会(HFSA)和胸外科学会(STS)临床专家共识声明,高风险心脏瓣膜病患者可能受益于短期使用机械循环支持(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MCS)设备[1].

  • 心室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

    作者:梁红;翁渝国

    目的:估价心室辅助装置(VAD)对向心脏移植过渡、促进心肌恢复、改善心脏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人428例,按VAD类型分3组,Berlin Heart组(n=341),Novacor组(n=64),Thermo Cardiosystems Inc(TCI)组(n=23),说明各组的手术指征、方法及辅助循环时间.结果:Berlin Heart组341例中,有199例接受心脏移植,1例撤离VAD,Novacor组64例中,有9例心脏移植,19例撤离VAD,TCI组23例,有7例心脏移植,2例撤离VAD.22例撤离VAD的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平均增加29.6%.结论:①作为向心脏移植过渡的桥梁,VAD不仅为病人等待供体赢得了时间,还可改善因心力衰竭(心衰)造成的多器官功能损害.②VAD帮助受损心肌修复,可作为终末期心衰的治疗选择之一.③对于有心脏移植禁忌的终末期心衰病人,VAD还可成为永久循环支持.

  •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原性休克

    作者:刘品明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原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S)是AMI住院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住院病死率曾超过80%.随着药物治疗的进步、冠心病监护病房的设立及完善、机械循环支持的进展,特别是自从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开展以来,其住院病死率显著下降,但仍高达50%,一半病例在休克48 h内死亡.

  • 机械循环支持技术在救治心跳骤停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4例报告

    作者:洪小杨;周更须;刘宇航;刘颖悦;高海涛;王辉;封志纯

    目的 介绍采用机械循环支持技术救治心跳骤停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本院利用机械循环支持救治4例心跳骤停先心病重症婴幼儿的临床救治情况和预后.病例1诊断室间隔完整型大血管转位,术前严重低氧、高乳酸血症,心跳骤停1次,心肺复苏同时急诊建立体外循环,行大动脉调转手术治疗,术后切换为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病例2诊断室缺术后残余分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室功能不全,室缺残余分流修补术后出现心跳骤停、高乳酸血症,心肺复苏同时床旁紧急行ECMO辅助;病例3诊断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术前严重低氧血症、高乳酸血症,心跳骤停2次,急诊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术后切换为ECMO辅助;病例4诊断为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术后严重低心排,心肺复苏1次,床边ECMO辅助.结果 4例患儿3例顺利撤离ECMO,病例3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无法撤离ECMO死亡.结论 对于出现心跳骤停重症先心病婴幼儿,及时快速建立循环辅助,纠正低氧低灌注对机体的进一步损伤,是救治心跳骤停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有效手段.

  • 机械循环支持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运行策略

    作者:于坤;王子珩;黑飞龙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ntation,TAVR)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然而TAVR手术操作复杂,现阶段仍属于复杂高危介入手术,且患者多系高龄、伴随多种共病、机体储备功能差,手术风险大,有时会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1].2015年心脏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力衰竭协会和胸外科学会临床专家共识声明,高风险心脏瓣膜病患者可能受益于短期使用机械循环支持(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 MCS)设备[2].

  • 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郑慧芬

    暴发性心肌炎(FM)是临床急症,进展迅速,常很快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表现.但该病具有自限性,如患者能度过急性期常预后良好.FM的常用治疗措施包括一般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抑制治疗及机械循环支持治疗.了解FM的治疗进展对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 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中民;范慧敏;卢蓉;陈国涵;刘泳

    目的:评价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月~8月共有4例患者行人工心脏植入术.结果:4例患者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恢复.结论:人工心脏不仅可以作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而且可以促进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机械循环支持治疗进展

    作者:李梦春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常有短暂的病毒感染前驱症状,起病急,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迅速进展为严重的心脏泵功能障碍及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体克甚至心源性猝死.部分患儿即使给予大剂量正性肌力药物、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以及给予机械通气、临时起搏器等其他治疗,仍不能改循环衰竭,终出现不可逆的心脏损害,危及生命.有报道表明,若能及时对危重症患儿应用机械循环支持,可有效促进心脏泵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机械循环装置主要包括体外膜肺氧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左心室辅助装置或双心室辅助装置等.鉴于国内儿科领域对该技术认识有限,目前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文就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应用机械循环支持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肌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宝会;卢立春;赵立明;曲向林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改良装置,是体外生命支持的一部分,可以为心脏或肺提供数天或数月的体外支持.现对本院1例重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ECMO进行循环支持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2009年11月26日因胸闷、胸痛4d、心悸10 h入院.患者体质量45 kg,1周前有上感病史,诊断为“重型病毒性心肌炎”.入院前心电图检查提示:多形多源室性心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广泛导联ST-T改变;入院后经电复律后仍反复室颤室速;心肌酶检查结果:磷酸肌酸激酶3 289 U· L-1,磷酸肌酸激同工酶115 U·L-1;超声心动图提示:①左室壁活动普遍减弱,左房增大,三尖瓣关闭不全;②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由于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增大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后效果仍不明显,决定应用ECMO进行机械循环支持.

  • 左室辅助系统研究进展——心力衰竭终末阶段的机械支持

    作者:王文艳

    终末期心力衰竭对药物治疗反应差,患者多需等待心脏移植,但供体不足是突出矛盾而导致高病死率.左室辅助系统是采用机械动力泵将左室血液直接泵入主动脉,增强了左室收缩能力,降低左室的充盈压而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不仅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下降并有时间过渡到移植阶段,更能使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而成为终期治疗手段,应用前景广泛且光明.现就左室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临床管理、试验研究、并发症处理及应用前景等做一综述.

  • 机械循环支持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尤涛;黄剑

    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除药物和心脏移植外,主要依赖机械循环支持,后者自20世纪末出现以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应用领域从初的心脏移植前过渡逐渐扩展到心力衰竭的长期支持乃至终点治疗.新的机械循环支持以左心室辅助装置为主,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体外膜肺及全人工心脏等.近年来,随着制造工艺和材料的革新,机械循环支持的适应证逐渐拓展,机械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化评估、HeartMateⅡ终点治疗等大规模临床试验也验证了其在不同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获益.随着应用例数的增加,临床证据日臻完善,但也逐渐浮现出诸如出血、感染、血栓、机械故障等并发症.这些问题的出现,对装置的植入时机、手术技术、术后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机械循环支持系统的小型化、驱动系统的零接触化及新型生物材料的使用,推动了新一代设备的革新,使其向着便携式、简单化、持久耐用的方向发展,有望在未来完全替代心脏移植,成为心力衰竭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 比伐卢定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梁碧霞

    肝素一直以来作为心血管手术的首选抗凝剂,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和(或)肝素抗体阳性等情况,比伐卢定作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以克服肝素的缺点.本文回顾了比伐卢定(bivalimdin)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总结了其在各种心脏手术和辅助循环中的使用方法、监测指标、安全性、有效性和注意事项等,并与肝素进行比较,同时还汇总了比伐卢定在HIT患者的应用,为心脏外科术中抗凝策略提供新的选择.

  • 搏动性导管泵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李智成;陈长志;Y.John Gu

    药物治疗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往往无效,只能通过机械循环支持才能存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短期辅助装置,辅助效果明显,但因辅助量太低(1~1.5L/min)且必须依赖本身的左心室功能,以致有时不能充分地支持心脏.如应用辅助量较大的搏动性血泵则需行大的开胸手术插管,对急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无疑是一个损害,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搏动性导管(PUCA)泵的作用介于IABP和高辅助量的心室辅助装置之间,能起到既减轻前负荷,又提高主动脉压并增加冠状动脉灌注的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