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1-3个月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
一般原则:原创性研究论文采用结构为“引言(背景)”“方法”“结果”“讨论”四个部分。其他类型的论文,如:meta分析、病例报告、叙述性综述和专论可采用不同的格式。
2.3.1论文的一般信息
文题页须另纸附如下信息。文题、作者信息、声明【科研诚信声明、作者贡献声明(包括:该研究工作归属的具体单位和部门或组织,并要求提供全部作者完整联系信息,包括邮寄地址及电子信箱)、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支持来源(基金资助、仪器、药品和/或帮助实施论文中研究或撰写的其他支持)、字数统计(不含摘要、志谢、表格、图及参考文献)、文中图表数量。以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需要单位签章)。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机构及注册号。
2.3.2摘要
原创性研究、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要使用结构式摘要。阐明摘要的目的、方法(研究时间、基本过程中受试者的选择、场所、测量方法、分析方法)、结果(主要发现或数据,给出具体效应值及其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结论。摘要末尾刊出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机构及注册号。
2.3.3引言(背景)
论文的研究背景或问题的性质和意义。阐明该文的具体目的或目标或待验证的研究假说。只引用直接相关文献,不涉及文中研究数据和结论。
2.3.4方法
清晰描述如何以及为何以某种特定的方法(仪器或试剂则应给出厂家的名称、地点和操作步骤)进行研究,“方法”部分力求足够详细,从而使其他获得这些资料的人能够重复出结果。不被人熟知的方法应给出参考文献并作简要叙述;如果是新的或改良方法应详细描述,同时要说明采用的理由并作出评价;如果付费给某个机构,或者与其签约帮助实施研究(例如资料收集和管理),则应在“方法”部分对此予以详细说明。
论文的主体是以人或动物为研究对象时,应提供伦理委员会审核文件(包括批准文号),作者应说明该研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或动物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以人为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如果没有正式的伦理委员会,则要说明研究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在受试者选择与描述时,仔细观察或试验对象(健康人或患者,包括对照)的选择,包括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对来源人群的说明。由于在研究设计时,不知道相关信息,如:年龄、性别或种族等与研究的相关性,研究者应尽量在各种类型的研究中纳入代表性的人群,至少提供这些变量以及其他相关人口学变量的描述性数据资料。
2.3.4.1名词。准确说明所用全部药物和化学试剂的通用名、试剂量以及使用途径。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2.3.4.2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2.3.4.3文字。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2.3.4.4数字用法。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2.3.5统计学
详细描述统计学方法,提供并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版本;研究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参考文献应尽可能引用标准出版物(标明页码);统计术语、缩写和大多数符号要做定义;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
2.3.6结果
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和图表中描述结果,给出主要和最重要的结果;研究计划、研究方案时获得的全部信息;不要在正文中重复图表中的所有数据,仅需强调或概述最重要的观察结果;方法中提及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都应提供数据;附加或补充材料及技术细节可放在附录中置于文末。数值结果应给出计算的绝对数。
2.3.7讨论
强调研究的新发现和重要方面,将结果置于全部相关证据背景下进行讨论;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不能重复具体数据和或“引言(背景)”“结果”等已给出其他信息;避免在论据不足时妄下断言和结论,注意区分临床意义与统计学意义。
2.3.8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文献DOI号可著录在该条文献最后。
2.3.9图
2.3.9.1数字图。显示部分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无杂乱背景;人体照片只需显示必要部位;颜面或全身照片,若不需显示眼或阴部的则需加以遮挡。文稿中的数字图像按序连续编码随文,先见文字后见图。按照图的数量按序连续编码,在图的下面要有图题、图文;组织病理图中应有标物尺,染色方法、放大倍数;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为保持图的自明性,缩略语应有注释。
稿件采用后须提供数据图的TIF格式文件,其分辨率应在300dpi或以上,总像素要在150万像素或以上,去除图中所有字符,图中标识另纸标注;森林图另附word文档,图中重点标目词宜用中文表述。
2.3.9.2曲线图。图的大小、比例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高度与宽度之比一般为5∶7;纵横标目的量和单位符号齐全,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居中排列。
2.3.9.3条图。各直条宽度以及各条之间的间隙相等;间隙宽度为直条宽度的1/2,或与之相等;条图指标数量的尺度必须从“0”开始,等距,不能折断;复式条图一组包括2个及以上的直条,应使用图例予以说明;同组直条间不留空隙,各组内直条排列顺序一致。
2.3.9.4半对数图。纵坐标没有“0”点,起点可视情况确定;各单元间距离相同,同一单元内不等距。
2.3.9.5点图。点图的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其纵横轴尺度的起点可不从“0”开始,视情况确定。
2.3.10表
按照统计学制表原则设计,力求结构简洁,采用三线表;表在正文中依次按序编码,先见文字后见表;表纵横标目间为主谓关系,主语在表的左侧,谓语在表的右侧;表中不设“备注”,需要释义的可在表中相关处注释符号,如:a、b、c……等。各栏参数单位相同,可在表的表题之后的括弧内,参数单位不同在各栏的标目词之后的括弧内。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必须与正文一致,缩略语应在表下注释。
2.3.11作者署名
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对研究的思路或设计有重要贡献,或者为研究获取、分析或解释数据;(2)起草研究论文或者在重要的智力性内容上对论文进行修改;(3)对将要发表的版本作最终定稿;(4)同意对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承担责任以确保与论文任何部分的准确性或诚信有关 的质疑得到恰当的调查和解决。
所有作者应该满足作者署名的 4 条标准,而所有满足以上 4 条标准者也都应该被确定为作者。未满足全部 4 条标准者应该在文后志谢。
通讯作者是在投稿、同行评议及出版过程中主要负责与期刊联系的人,并在整个投稿和同行评议过程中应当能及时回答编辑方面的问题,在论文发表后应及时回复对研究工作的评论。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
3稿件撰写要求
3.1述评
是该专业领域内导向性较强的文章,一般由编辑部约请该领域内知名专家撰写。应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评价,其观点应反映学术界主流趋势。撰写时可对某一领域内一个具体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介绍作者的经验,表明作者的观点,并有相应的证据支持。
3.2论著(包括研究报告、临床调查、简报)
可按序言、资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
前言应简要阐明研究设计的背景、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达到的目的,可引用文献,以200~300字为宜。研究方法中应明确提出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的关键信息也需在摘要和文题中体现。具体内容包括:(1)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2)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需与方法一一对应,避免出现评论性语句。讨论中出现的结果必须在前文结果部分有所表述。
3.3综述(包括meta分析、系统分析)
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可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进行客观归纳和陈述。应选择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主题,不宜选择发展平缓的主题。应尽量选择5年以内的文献进行综述。行文采用第三人称,应避免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
meta分析需严格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有严格的选择与剔除标准,主题选择得当,方法科学严谨。检索数据库遴选全面、具有代表性,文献来源期刊也要进行适当遴选。
3.4描述性文章(病例报告、特稿)
病例报告应选择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的病例;避免进行罕见病例的简单累积。病例资料应详尽,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式、病理学检查、预后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需重点描述。有创新的治疗手段也应详述。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避免进行文献综述。
特稿要创新性强,主题明确,逻辑清晰。
3.5共识与临床指南
有科学的前期研究铺垫,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制定方为学科学术代表群体,内容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
3.6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应针对杂志已刊发内容和杂志工作,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3.7会议纪要、消息、其他
会议纪要和消息应按照新闻稿的要求撰写,需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4审稿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辑委员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时,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5稿件处理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情况通知者,则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否则将视为一稿多投,作退稿处理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6“快速通道”发表
对重大研究成果,可申请“快速通道”发表,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4个月内出版。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的创新性书面说明、省部级或以上图书馆的查新报告及2位专家(非本单位)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申请进入“快速通道”的稿件视情况交纳一定的加急审稿费。
7有关著作权事项
7.1
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未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7.2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全体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音像制品著作权转让授权书>寄至本杂志编辑部。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APP终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7.3
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相关发表费用。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送当期杂志1册。
8作者申诉
作者对审稿或编辑修改意见不认可,可选择向编辑部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室申诉(Email:zbs@cma.org.cn)。
国际儿科学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儿科学杂志发文量
国际儿科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杂志是科技核心期刊。
杂志官网:http://gjekxzz.yiigle.com/
知网显示,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563,综合影响因子为0.511。
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如果文章修改内容少,对审稿周期的缩短也有帮助。
杂志不是SCI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NR5A1基因突变是46,XY性发育异常(46,XY disorder of sex development,46,XY DSD)常见的病因之一,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临床表型多样.46,XY性腺发育不良是常见的临床表现,特定位点突变的患儿可出现肾上腺功能不良,一些患儿的身高可受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NR5A1基因突变可以导致46,XX卵睾型DSD和46,XX睾丸型DSD.该病可以导致高促性腺性性腺功能不良,故LH和FSH升高,尤其是FSH升高明显,故LH/FSH降低是其特点.NR5A1基因突变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性别认定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患儿在青春期前可以使用GnRHa抑制性腺发育以避免性腺功能早衰.该文就NR5A1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母乳喂养对促进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健康成长的有益作用已达成一致共识,但仍有部分新生儿或早产儿由于母亲的原因出生后无法获得生母的母乳,从而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和免疫因子,对未来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建立母乳库来进行收集、加工、筛查、储存、分配捐赠母乳的意义也显而易见.全球母乳库从初建立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世界各国母乳库的运行管理模式均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但中国的母乳库晚于世界一百多年,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积极借鉴国外的运行管理模式.该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母乳库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对全球母乳库的运行管理模式和运营成本问题进行综述,为我国母乳库运行管理的政策和指南的制定提供借鉴.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当前临床常见的儿童心肌疾病类型,其主要表现为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常伴发各型心律失常.DCM起病隐匿,猝死率高.目前除心脏移植外尚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法,所以,DCM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随着生物信息学飞速发展,二代测序及数据挖掘广泛应用于DCM诊疗.MYH7、TNNT2、TTN等众多肌小节基因突变,在DCM发生发展过程中引起广泛关注.该文汇总近年来肌小节基因突变与DCM的相关研究成果,聚焦相应基因的功能及其突变对心脏的影响,系统阐述肌小节基因突变导致DCM的具体机制,为将来DCM精准医疗提供一定参考.
母乳低聚糖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类的第三大营养物质,重要性愈发受到重视.其核心结构由半乳糖(Gal)、葡萄糖(Glc)、N-乙酰葡萄酰胺(GlcNAc)、岩藻糖(Fuc)及唾液酸(Sia)衍生的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5种单体构成,与不同基团连接产生不同作用.母乳低聚糖可以作为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可作为抗黏附剂、抵抗病原体黏附,还可作为免疫应答调控子、调节细胞炎性反应.通过以上机制,母乳低聚糖可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诸多方面,改善腹泻,预防呼吸道感染,减轻过敏,干预肥胖,甚至影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预后.该文重点就母乳低聚糖的分子结构、在人体内的代谢及在婴幼儿发育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作出阐述,并大致叙述几种与之相关的疾病研究概况.
儿童室性早搏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儿童室性早搏临床症状差异较大,轻者可无不适,重者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事件.如何评估室性早搏、指导室性早搏儿童生活和活动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平板运动试验通过调节平板移动的速度和坡度,调节受检者的运动量,使心脏做功增加,心率增快,可发现在静止状态下不表现的心律失常,或使得原来的心律失常改变或消失.平板运动试验在我国的开展已达30余年,虽然已积累一定临床经验,但仍存在大量问题.该文就平板运动试验评估儿童室性早搏的现状和发展作相关综述.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主要的原因.川崎病相关的冠状动脉扩张、动脉瘤可致心肌梗死或死亡,严重危害婴幼儿的健康,所以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目前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性实验室检测手段,对于不完全性川崎病可因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对早期川崎病诊断具有较好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现就相关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引起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脏泵血功能进行性下降,致体(肺)循环淤血及组织灌注不足的—组临床症候群,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儿童慢性心力衰竭可由多种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脏病引起,目前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其并不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现代研究表明儿茶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文将对儿茶素在儿童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儿童肥胖症患病率的上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统计显示,中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增长约7倍,这种趋势对儿童及成人后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首先,儿童肥胖很容易发展为成年肥胖,其次,过度肥胖极易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引起疾病的发生.关于儿童肥胖症相关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主要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环境因素更为重要,目前发现儿童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包括肥胖关键基因、父母肥胖、母体脂质含量、妊娠期血糖水平、怀孕期间吸烟、肠道菌群及饮食运动.该文将对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以期在未来的治疗方面提供有效的依据.
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CGD)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吞噬细胞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吞噬细胞编码吞噬细胞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各组分的基因缺陷致病.由于基因突变引起吞噬细胞呼吸爆发功能障碍,导致吞噬细胞不能有效杀伤过氧化物酶阳性细菌和真菌,临床表现以反复严重细菌、真菌感染及肉芽肿形成为特点.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包括常规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载体学等学科在CGD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已开展针对该病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其中CRISPR/Cas9系统在基因治疗遗传疾病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该文就其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全身性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其严重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心肌梗死及猝死.已有研究报道,在KD急性期可出现与休克相关的严重临床表现,并可能涉及所有器官,称为危重症KD (severe Kawasaki disease,SKD),有时需要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处理.虽然SKD患儿临床症状严重,但只要能精确诊断和快速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存活,且可没有任何后遗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SKD的关注越来越多,基于此,我们将SKD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相关进展,以利于儿科临床医生精准判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目的 探讨Nrf2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表达及葛根素(Pue)治疗后Nrf2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将130只BALB/c纯种4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VMC组(30只)、Nrf2激活剂组(20只)、不同浓度Pue组(各20只),用柯萨奇B3型病毒(CVB3),通过VMC经典造模方法进行造模.分别在实验第0、4、7、14、28天采血、杀鼠,留取心肌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Nrf2 mRNA、HO-1 mRNA、Fas mRNA、TGF-β1 mRNA的水平及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Nrf2、HO-1、Fas、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配对样本用均值t检验,成组资料用双向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相关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Nrf2 rnRNA及其蛋白在各组均有表达.通过CPDT 以及Pue分析Nrf2与HO-1、Fas、TGF-β1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完全一致的结果,说明Nrf2与HO-1、Fas、TGF-β1之间的关系,不因干预措施的改变而变化.CPDT及Pue组HO-1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与Nrf2呈正相关(r=0.969,P<0.01).在一定Pue剂量梯度(≤45 mg/kg)下,HO-1的转录及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CPDT及Pue组心肌细胞凋亡数减少,Nrf2与Fas呈负相关(r=-0.968,P<0.01);CPDT及Pue组中TGF-β31在一定的剂量梯度下,随着剂量的增大,TGF-β1表达降低,Nrf2与TGF-β1呈负相关(r=-0.753,P<0.01).结论 Nrf2在VMC中表达增高,参与VMC的发生、发展过程.Nrf2在VMC中通过上调抗氧化酶HO-1达到抗氧化作用;通过抑制Fas/FasL信号通路实现抗心肌凋亡作用;通过抑制TGF-β1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纤维化.Pue对VMC的治疗作用是通过激活Nrf2,进而产生抗氧化、抗心肌凋亡和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NVM患儿非致密化心肌层与致密心肌层厚度比(the ratio of non-compacted to compacted layers,N/C)、体重、年龄与心功能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结果,回顾性分析NVM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心功能的NVM患几年龄、体重和N/C的关系.结果 确诊NVM的儿童16例,男6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8个月,平均体重15.5kg.N/C与年龄(t=0.579,P=0.572)及体重(t=0.479,P=0.6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心功能与年龄(OR =0.291)、体重(OR=5.314)、N/C(OR=3.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例患儿进行二代测序,未发现有明确的基因突变.结论 NVM起病症状为非特异性,预后情况不一,儿童患者心功能与年龄、体重、N/C无相关性.
目的 探讨新生儿长段型巨结肠不同时机行一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长段型巨结肠新生儿70例,均行一期根治术治疗,根据手术时机分成A组(n=36)与B组(n=34).其中A组在3个月龄内行一期手术,B组在3个月龄后行一期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肠道准备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入院复查时采血测定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并检测直肠肛门压力,包括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以及肛管高压区长度,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前肠道准备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09、3.255、8.880、8.522,P<0.05).A组术后6个月的CD3+、CD4+、CD4 +/CD8+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28、2.781、4.732,P<0.05).A组术后6个月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高压区长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14、2.302、2.173,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与B组的8.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x2 =0.004,P =0.947).结论 与3个月龄后行一期手术相比,在3个月龄内行一期手术能缩短术前肠道准备及手术时间,促进术后肠道功能、肛门功能恢复,进一步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与直肠肛门压力,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感觉国际儿科学杂志对写作功底要求较高,编辑的效率很高,会很耐心的跟作者讨论修改地方。很不错的期刊,推荐投稿。
投了一篇关于临床经验类文章,感觉文章有创新就比较好中。期间共修了3次,还好最后终于录用了。
9月投的稿,初审1个月,外审1个月后给了修改意见,小修。感觉期刊对论文的格式有要求,不错的期刊,大家可以投。
10月25号投的稿,1个月给了外审结果,修改后录用。审稿的速度很快,审稿流程规范。总之,一次很顺利的投稿。
外审1个月结束,给了大修,修回后复审,再修。在修改过程中编辑很负责跟我核对参考文献,非常好。
第一篇投稿论文,很欣喜被录用了。1个半月给了修改的意见,修回后20天通知录用。投稿的过程很顺利,审稿流程规范,很好的期刊,推荐大家试试。
初审和复审加起来2个多月的时间,修改后一个月就出结果,录用。专家的意见很中肯,很详细,认真修改后一般都会接收的。
7月投的稿,8月初外审结束,给了修改意见,9月10号提交后再修,修回后就录用了。审稿人和编辑都很尽心尽力,不懂得会指导。不错的期刊,建议投稿。
编辑部的处理效率很高,基本上3个月就能出结果。个人觉得按外审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基本上问题不大。
感觉国际儿科学杂志还是不错的,审稿的流程很规范,编辑很认真,审稿人很专业,给的意见中肯。个人觉得投稿内容要求,一般都会录用的。
从投稿到录用大概3个月,这本期刊是国内比较好的核心期刊,身高很严格,审稿专家专业,所以要根据审稿意见认真修改论文。
从投稿到录用大概4个月左右,初审10多天还没消息,打电话催了一下,催后的对二天就送审了,处理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从投稿到接收3个月时间,期间修了2次,修改后录用。审稿人的意见有指导性,对写作有提升。不错的期刊,推荐投稿。
投稿1个多月后就录用了,速度很快。但期刊找了3个专家,2位拒审,一个修改。最后编辑又另找了审稿人,最后修改后录用。不过要等10个月左右才能发表!
投稿后一个月初审通过,后过了2个半月就拟采用了。速度还是可以的,编辑人很好,有耐心的解答问题。
整个投稿的过程大概历时70天,编辑和审稿人都很认真,会标注错误之处。审稿的意见很中肯,对文章的修改有帮助。最后修改的内容是图片的格式。
投稿前建议大家把格式要弄好,其次就是查好重,保证复制比符合期刊标准。这样的审稿速度才会更快。
个人投稿的经验:期刊文章比较注重格式,只要内容符合杂志的方向,格式正确,编辑初审一般都可过。投之前尽量按杂志的要求和格式进行写作。认真对待审稿意见,中的可能性会高。
杂志的审稿速度很快,1个月外审结束,给了结果修改后录用,修回后就录用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
杂志社的编辑很认真、负责,错误的地方都标注了出来。有问题时,也会耐心解答。期刊对文章的创新要求还是比较高。就是不知道版面费多少。
外审专家2位,一位要求改细节,另一位给的建议比较专业,能学到不少东西。感觉只要认真修改都没问题,编辑部的审稿效率挺高的,推荐大家投稿。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编辑人很好,外审之后,亲自打电话讲了期刊格式要求的注意事项。期刊审稿流程规范,处理的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