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ALB/c 鼠脾脏T 淋巴细胞体外转化试验条件的优化研究

    作者:郝树彬;温红玲;尹玉霞;侯丽

    为了探索BALB/c鼠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佳培养条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对脾细胞浓度和刀豆蛋白A(ConA)的浓度两个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实验条件下,采用5×105个/ml细胞、2.5μg/ml的ConA可获得大的吸光度(A)值,两个因素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

  • 类似人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小鼠模型的免疫学特征

    作者:刘芳;张弓;周新华;刘靖;岳赟;赵彤

    本研究建立类似人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BAL B/c小鼠模型并探索其免疫学特征.将鼠源性B淋巴瘤细胞株(A20细胞)接种于同源BALB/c小鼠以建立B细胞淋巴瘤鼠模型.实验分为3组:成瘤小鼠组,未成瘤小鼠组和正常小鼠组(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CD抗原表达及成瘤小鼠、未成瘤小鼠和对照正常小鼠的外周血和脾脏的T/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表明:在成功构建病理学形态类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BALB/c鼠模型肿瘤组织中,检测到CD3、CD4、CD8、CD19、CD30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9.27±23.75)%,(6.07±3.65)%,(51.2±23.1)%,(67.06±16.39)%,(37.93±17.03)%,与接种前A20细胞相比,其CD3和CD8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19阳性表达比例显著下降(p<0.05).成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阳性表达比例较正常小鼠有显著差异,其CD3和CD4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未成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表达比例与正常小鼠相比,CD3、CD4、CD8阳性细胞比例降低,而CD19阳性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为在有免疫功能的小鼠体内进行B细胞淋巴瘤相关研究提供了免疫相关实验依据.

  • 壳聚糖-pJME/GM-CSF纳米免疫原肌注BALB/c鼠所致树突状细胞分布与功能变化

    作者:周言;翟永贞;马力;王志峰;常彩芳;冯国和

    壳聚糖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安全无毒的阳离子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以纳米颗粒或微球形式与DNA结合后形成聚电解质复合体,后者可优化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证实壳聚糖是一种有效介导DNA疫苗进行皮肤及黏膜免疫的载体物质.

  • 三硝基苯磺酸诱导肠道炎性疾病小鼠模型免疫致病机制的探讨

    作者:杨蕾;孟庆红;左丽

    目的 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50%乙醇灌肠,建立肠道炎性疾病(IBD)小鼠模型,通过分析结肠组织学变化及肠系膜淋巴结内T细胞亚群相关的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免疫致病机制.方法 将6~8周龄的BALB/c雌鼠随机分为TNBS造模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用 5% TNBS/50%乙醇(1∶1)200 μl灌肠复制IBD模型,对照组予PBS灌肠.观察实验小鼠体征改变及其结肠的病理改变,利用real-time PCR动态检测实验动物肠系膜淋巴结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IL-12p40),Th2类细胞因子(IL-4),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IL-21、IL-23、IL-17)及转录因子RORγt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第3天体征异常,肠黏膜轻度充血、水肿;HE染色提示结肠轻度炎症;第6天体征和肠黏膜病变加重,HE染色可见结肠大量炎细胞浸润.Real-time PCR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各类相关细胞因子mRNA水平,造模第3天,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IL-21、IL-23、IL-17)mRNA水平变化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Th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mRNA水平均无明显改变;造模第6天,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IL-12p40)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mRNA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 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IL-21、IL-23、IL-17)及其关键转录因子RORγt的mRNA表达较第3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在TNBS诱导的IBD小鼠模型中,Th17细胞在炎症早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病程进展,Th1和Th17细胞共同介导肠道的免疫病理损伤.

  • ICAM-1基因修饰的日本脑炎DNA疫苗诱导BALB/c鼠脾脏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

    作者:翟永贞;周立夫;马力;冯国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基因疫苗方面已有研究报道,有学者研究表明ICAM-1能提供给T细胞共刺激信号,并且证实该刺激信号通路独立于CD86介导的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通路。

  • 水飞蓟宾对荷人肝癌BALB/c鼠NK细胞的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晓珑;任鑫;于晓园;刘立新

    水飞薊宾是菊类植物水飞薊的提取物.近来,体外研究发现水飞薊宾可以直接抑制肝癌细胞株生长[1].我们观察水飞薊宾对荷人肝癌BALB/c鼠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Fas配体(Fas ligand,FasL)表达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探讨水飞薊宾对于肝细胞癌宿主细胞免疫的影响.

  • 鼠角膜TRAIL mRNA表达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作者:黎小军;李丽;詹玉蕊;王雪琴

    目的观察正常鼠眼角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分布情况.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RAIL,定性、定位分析TRAIL在正常BALB/c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RAIL mRNA在正常BALB/c鼠角膜组织中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角膜上皮层、内皮层强表达,间质层弱表达.结论 TRAIL广泛存在于角膜组织中,有抑制或减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低硒小鼠模型的建立及低硒对心肌的影响

    作者:张琦;张中海;钟照华;朱孝荣

    目的 建立低硒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低硒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利用黑龙江地产酵母配制低硒小鼠饲料,使用配制的小鼠饲料喂养BALB/c幼鼠,经过4个月的喂养,测定血清、肝脏、心肌细胞的硒含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血清心肌酶的变化.结果 利用黑龙江地产酵母配制的低硒饲料,硒含量为0.016 mg/kg,符合低硒标准.BALB/c鼠用该饲料喂养4个月,心肌、肝脏、血清硒含量分别为0.187 mg/kg、0.219 mg/kg、0.241 mg/kg,符合低硒诊断标准.观察低硒鼠心肌超微结构,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细胞核出现了异型性,血清心肌酶较常硒鼠升高.结论 利用黑龙江地产酵母成功配制了低硒饲料.经过低硒饲料饲养可建立低硒鼠模型.低硒可以引起BALB/c鼠心肌细胞损伤.

  • 腺病毒载体RNA干扰抑制Fas(CD95)表达作用

    作者:刘明社;赵中夫;王兰;杨慧;张国英;张芸;乔京贵

    目的:观察串联表达Fas-shRNA的腺病毒载体pAdeno-X-siFas 1+siFas 2对脂多糖(LPS)/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BALB/c鼠肝细胞Fas过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BALB/c鼠随机分为:RNA干扰组(RNAi组)、腺病毒通用阴性对照组(HK组)、模型组(M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RNAi组于0 h、24 h经尾静脉注射腺病毒载体pAdeno-X-siFas 1+siFas 2两次,HK组尾静脉注射阴性腺病毒载体;M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4 h后上述3组腹腔注射LPS/D-GalN;N组尾静脉和腹腔均注射生理盐水.注射LPS/D-GalN 8 h后,麻醉并处死鼠取肝脏,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检测腺病毒转染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细胞Fas 表达;RT-PCR检查Fas mRNA表达.结果:RNAi组和HK组腺病毒对肝细胞的转染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935);RNAi组与M组和HK组相比肝细胞Fas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1),其Fas mRNA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串联重组腺病毒载体能有效转染肝细胞并抑制LPS/D-GalN诱导的BALB/c鼠肝细胞Fas基因的过表达.

  • 葛根素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机制研究

    作者:张晓梅;孙景辉;朱华;孟晓波;窦忠霞

    目的 探讨Nrf2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表达及葛根素(Pue)治疗后Nrf2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将130只BALB/c纯种4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VMC组(30只)、Nrf2激活剂组(20只)、不同浓度Pue组(各20只),用柯萨奇B3型病毒(CVB3),通过VMC经典造模方法进行造模.分别在实验第0、4、7、14、28天采血、杀鼠,留取心肌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Nrf2 mRNA、HO-1 mRNA、Fas mRNA、TGF-β1 mRNA的水平及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Nrf2、HO-1、Fas、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配对样本用均值t检验,成组资料用双向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相关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Nrf2 rnRNA及其蛋白在各组均有表达.通过CPDT 以及Pue分析Nrf2与HO-1、Fas、TGF-β1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完全一致的结果,说明Nrf2与HO-1、Fas、TGF-β1之间的关系,不因干预措施的改变而变化.CPDT及Pue组HO-1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与Nrf2呈正相关(r=0.969,P<0.01).在一定Pue剂量梯度(≤45 mg/kg)下,HO-1的转录及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CPDT及Pue组心肌细胞凋亡数减少,Nrf2与Fas呈负相关(r=-0.968,P<0.01);CPDT及Pue组中TGF-β31在一定的剂量梯度下,随着剂量的增大,TGF-β1表达降低,Nrf2与TGF-β1呈负相关(r=-0.753,P<0.01).结论 Nrf2在VMC中表达增高,参与VMC的发生、发展过程.Nrf2在VMC中通过上调抗氧化酶HO-1达到抗氧化作用;通过抑制Fas/FasL信号通路实现抗心肌凋亡作用;通过抑制TGF-β1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纤维化.Pue对VMC的治疗作用是通过激活Nrf2,进而产生抗氧化、抗心肌凋亡和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 CD11b+单核细胞在EAM中的作用

    作者:许桂荣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病(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作为一种感染后心肌炎模型为研究人类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型.其可以通过给BALB/c鼠主动免疫肌球蛋白α重链抗原肽的方法而建立.

  • 红色毛癣菌感染 BalB/C 小鼠肉芽肿模型的构建

    作者:黄苏扬;孔庆涛;沈永年;杜雪;杨瑞;桑红;刘维达

    目的:红色毛癣菌不仅引起皮肤浅部感染还可引起深部感染,但相关动物模型研究报道较少。文中拟构建红色毛癣菌感染的癣菌性肉芽肿模型。方法选取临床培养分离出的3株红色毛癣菌肉芽肿菌株、2株体癣株和标准菌株ATCCMYA4438,经糖皮质激素预处理Balb/c鼠,接种红色毛癣菌与黏液素混悬液后追加应用糖皮质激素,构建小鼠红色毛癣菌肉芽肿模型;采用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结果在应用适当剂量糖皮质激素干预下,3株红色毛癣菌肉芽肿株黏液素混悬液动物接种后21 d,直接镜检可见细长条菌丝,真菌培养可见菌落生长,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小鼠足廓组织表皮角化过度,真皮内肉芽肿形成,内含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大量炎细胞浸润。而体癣株和标准菌株黏液素混悬液动物接种后,未形成肉芽肿模型,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显示感染未成功。结论利用临床分离的红色毛癣菌肉芽肿菌株,经黏液素和糖皮质激素干预后可以构建小鼠红色毛癣菌肉芽肿模型。

  • 血吸虫虫卵在BALB/c鼠各组织中的分布

    作者:许瑞;赵登云;林矫矫;刘金明;陆珂;洪炀;李浩;刘迎春;刘一平

    目的 研究血吸虫感染BALB/c鼠后,虫卵在其部分组织中特别是在肠壁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10只BALB/c鼠腹部贴片感染血吸虫尾蚴(40±1条/只),感染42 d后剖杀,分别取鼠的肝脏、脾脏、肠道(小肠上段、中段、下段、盲结肠、直肠)进行成虫计数、虫卵计数、毛蚴孵化、组织切片观察,并将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吸虫虫卵在BALB/c鼠各组织的分布为:肝脏(59.64%)、脾脏(0.81%)、小肠上段(6.27%)、小肠中段(5.24%)、小肠下段(5.14%)、盲结肠(17.48%)、直肠(5.41%),肝脏的沉积虫卵数和孵化数与其他组织相比差异显著,肠组织中大肠段比小肠段的沉积虫卵数和孵化数多且差异显著.在孵化率的比较中肝脏的孵化率高(1.09%).病理切片观察,肝脏产生大量肉芽肿结节,肠壁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结论 BALB/c鼠定量人工感染血吸虫后,肝脏中的沉积虫卵多,其次是盲结肠,少的是脾脏;且不同组织的沉积虫卵数目与病理损伤程度有关.

  • 中性粒细胞在不同品系正常小鼠角膜的分布及其与角膜创伤修复的关系

    作者:张红敏;刘素素;陈国铭;柳慧;窦新岩;王素娟;李金;王丽娅

    背景 以往人们通常认为角膜无血管、无髓系来源的免疫细胞存在.C57BL/6J小鼠、BALB/c小鼠和裸鼠是眼科免疫学基础研究的常用模型,这些小鼠的角膜是否存在天然免疫的关键细胞——中性粒细胞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的 研究实验室常用的C57BL/6J鼠、BALB/c鼠和裸鼠正常角膜的中性粒细胞分布特征及其与角膜创伤修复的关系,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角膜正常、10 ~ 12周龄的SPF级雄性C57BL/6J鼠、BALB/c鼠和BALB/c背景的裸鼠各16只,取3种小鼠各8只制备成中央区相连的4瓣角膜铺片,并以角膜周边血管缘为界向内以3个同心圆分区.分别用Gr-1-FITC抗体和CD31/PECAM-1-PE抗体对角膜中性粒细胞和血管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用免疫荧光显微镜和AR软件测量角膜血管面积并计数中性粒细胞.选取3种小鼠各8只制备角膜创伤模型,用无菌手术刀片以角膜中央为中心做十字划痕,深度至角膜前弹力层.创伤后即刻(0 h)、12h、24 h用2 g/L荧光素钠点眼,荧光显微镜下以AR软件计算不同时间点的创伤面积.于划痕后24 h取小鼠角膜制备铺片,用Gr-1-FITC抗体和CD31/PECAM-1-PE抗体行荧光染色,比较3种创伤小鼠角膜的血管分布、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实验动物的饲养与使用均遵循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制定的科研动物使用规范. 结果 正常C57BL/6J小鼠、BALB/c小鼠和裸鼠角膜中性粒细胞总数分别为(1 733±237)、(353±96)和(1 601 ±223)个/角膜,BALB/c小鼠角膜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少于C57BL/6J小鼠和裸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正常小鼠角膜缘均可见血管分布,BALB/c小鼠角膜缘血管面积明显小于C57BL/6J小鼠和裸鼠,C57BL/6J小鼠角膜缘血管面积明显大于裸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正常小鼠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与血管面积均呈明显正相关(C57BL/6J:r=0.936,P=0.001;BALB/c:r =0.939,P=0.001;裸鼠:r=0.935,P=0.001).角膜划痕后24 h,C57BL/6J小鼠和裸鼠的创伤面积均明显大于BALB/c小鼠(均P=0.000),且以裸鼠的创伤面积大.角膜划痕后C57BL/6J模型鼠、BALB/c模型鼠和模型裸鼠的角膜上中性粒细胞数目分别为(3 340±417)、(1 235±337)和(4 680±450)个/角膜,BALB/c模型鼠角膜上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少于C57BL/6J模型鼠和模型裸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3种小鼠角膜创伤面积与中性粒细胞数目均呈明显正相关(C57BL/6J小鼠:r=0.805,P=0.016;BALB/c小鼠:r=0.943,P=0.000;裸鼠:r=0.916,P=0.001). 结论 不同品系的正常小鼠角膜中性粒细胞分布的数目取决于角膜血管的分布和面积,角膜损伤后小鼠角膜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加,角膜中性粒细胞数目较少的小鼠其角膜创伤修复速度较快,提示角膜血管网部位中性粒细胞的基础状态可能与角膜对感染的易感性以及感染后的早期反应有关.

  • 大黄在体内抗柯萨奇病毒B3的实验研究

    作者:申元英;杨占秋;刘建军;肖红;郭广松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CV)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根据其对乳鼠的致病能 力不同分为A、B两组,A组病毒能够引起乳鼠广泛性肌炎及坏死,B组病毒可致局灶性肌炎。 研究表明,CVB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1,2]。为寻找一种有效的抗CVB3治 疗药物,笔者通过体外实验发现大黄注射液有抗柯萨奇病毒作用[3],并根据中药 大黄五脏皆治的理论,本研究进一步利用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观察了该药的抗病毒 作用。现报告如下.

  • 转基因番茄可食用防龋疫苗免疫BALB/c小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关薇薇;顾瑜;管晓燕;吴家媛;白国辉;田源;陈筑;杨德琴;刘建国

    目的:观察含PAcA/CTB的转基因番茄可食用防龋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方法:将18只6~8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周分别灌胃含有PAcA/CTB嵌合蛋白的转基因番茄果汁(实验组)、非转基因番茄果汁(阴性对照组)、灭活全菌疫苗(阳性对照组).于首次免疫前和免疫后第1、2、3、4周采集血液、唾液样品.ELISA检测其血清和唾液样本中的抗变异链球菌PAcA的IgG、IgA抗体效价.结果: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血液和唾液中特异性抗体从免疫后1周开始升高,初始免疫后第4周达高峰,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免疫后第2、3、4周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基因番茄所表达的外源目的蛋白具有抗原性,能够诱导BALB/c小鼠产生免疫应答.

  • 转基因番茄可食用防龋疫苗免疫BALB/c鼠的实验初探

    作者:郑雨燕;凌均棨;麦穗

    目的:观察转基因番茄可食用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方法:将60只60 d龄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口服或腹膜下注射转基因番茄或对照番茄.35 d后取小鼠血清样本,用ELISA的方法检测其血清样本中的抗变形链球菌PAc的IgG抗体效价.结果:口服和腹膜下注射转基因番茄组小鼠的血清中均出现了抗PAc的IgG抗体,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口服转基因番茄组与注射转基因番茄组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转基因番茄所表达的外源蛋白具有抗原性,能够诱导实验动物产生免疫应答.

  • 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杨剑锋;张森;高枫;陈利生

    目的 比较几种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确定一种比较适合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方法 以BALB/c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经脾脏、直肠、腹腔按不同剂量(0.1 mL、0.2 mL、0.3 mL、1.0 mL) (浓度为1×106个/mL)注入小鼠结肠腺癌细胞(CT26)悬液,其中腹腔组无1.0 mL剂量,卡方检验比较三组动物模型组内及组间肝转移率.结果 三种方法均能复制出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脾脏组0.1 mL、0.2 mL、0.3 mL、1.0 mL肝转移率分别为50.0%、77.2%、50.0%、27.0%;直肠注射组0.1 mL、0.2 mL、0.3 mL、1.0 mL肝转移率为50.0%、53.1%、16.7%、6.7%;腹腔注射组0.1 mL、0.2 mL、0.3 mL肝转移率为10.0%、22.2%、10.0%.结论 经脾脏注射0.2 mL(1×106个/mL)BALB/c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是一种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成功率较高的方法.而经肛门直肠注射0.1 mL或0.2 mL(1×106个/mL)BALB/c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是一种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简便及符合结直肠癌肝转移规律的方法.

  • BALB/c鼠枯否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作者:张森;万德森;肖锡宾

    目的:肝脏是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而肝脏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为研究枯否细胞的抗癌活性,旨在探讨BALB/c鼠枯否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选用健康雄性8~10周龄BALB/c鼠,麻醉无菌取肝,注射冲洗去血并剪去部分结缔组织,小玻璃瓶中剪碎肝组织,加入0.04%的EDTA和0.05%链霉蛋白酶E溶液,交替轻轻吹打消化.不锈钢筛网滤过,用0.004% Dnase Ⅰ的1640液清洗细胞液,加Tris-氯化胺溶解红细胞.30%~70%Percoll梯度离心,10%FBS贴壁培养4~6 h洗去非贴壁细胞.通过对比体内、体外枯否细胞吞噬墨水和体外吞噬聚苯乙烯乳珠(latexbeads,D1.1μm)鉴定枯否细胞.结果:Kupffer细胞的得率为(7.57±1.92)×106个/鼠肝,即6.15×106个/g,贴壁率为40.18%.用0.4%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存活率在95%以上,吞噬鉴定发现Kupffer细胞的纯度可达90%.贴壁Kupffer细胞的形态多样,可见不规则,多边形,多角伪足,典型的星形及多角形.体外培养枯否细胞存活2周后未见再有吞噬功能.结论:酶消化法结合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是分离BALB/c鼠枯否细胞的可靠方法,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 BALB/c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特征分析

    作者:邢聪聪;孙广臣;鲍春梅;曾璐婷

    目的:建立BALB/c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模型及主要特征评价方法.方法:鸡Ⅱ型胶原溶于0.1M冰醋酸中,使其终浓度2 mg/ml,4度过夜,次日,取鸡Ⅱ型胶原与等体积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将乳化后浓度为1 mg/mlⅡ型胶原50μl注射于BLAB/c鼠足跖皮内进行初次免疫.第15天,在相同部位将1mg/mlⅡ型胶原25止进行再次免疫.采用临床症状评分评价小鼠关节肿胀外观,测量小鼠肿胀厚度和小鼠体重并计算脾脏指数.对踝关节进行病理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翳形成情况,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软骨损伤状况并评分,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对骨侵蚀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踝关节CD68蛋白的表达并计算平均光密度.结果:初次免疫第3天关节出现轻微肿胀,第18天肿胀为明显,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脾脏指数增加.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出现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损伤等一系列典型RA特征,模型组CD68高表达.结论:采用BALB/c小鼠在其足趾皮内注射鸡Ⅱ型胶原可成功建立CIA模型,重现性好,周期短.病理学分析和临床症状评分评价了该模型具有典型的RA特征.

    关键词: CIA BALB/c鼠 评价方法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