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国际儿科学杂志

国际儿科学

国际儿科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국제아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408
  • 国内刊号: 21-152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73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李书琴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磁共振成像定量评估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建利(综述);周少明(审校)

    随着肥胖及糖尿病患儿增多,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改变以肝内脂肪浸润为主,因此,肝脏脂肪含量的测定在脂肪肝的诊治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的磁共振技术有 Dixon 技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及 MRS 技术等。该文综述定量评估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磁共振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 Tei 指数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作者:唐颖(综述);朱善良(审校)

    心力衰竭是目前严重危害小儿生命健康的一大常见疾病,临床漏诊率及病死率较高。对于小儿心功能的准确、有效的评估对疾病的诊治、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Tei 指数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种可以综合评价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指标,定义为心室等容收缩间期与等容舒张间期之和与心室射血时间的比值。该指标不受心率及心室的几何构型等外界因素影响,具有测量方法简便、重复性强、无创等优点,其对于心室功能受损判定的敏感性高。在临床评价心功能,尤其是对小儿心功能的评估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文就 Tei 指数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相关影响因素及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和进展等作一综述。

  • Vδ2-γδT 细胞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洪淑君(综述);陈名武(审校)

    近年来,在接受移植术者、新生儿、健康人体中,发现一种不常见的 T 细胞亚群(统称 Vδ2-γδT 细胞)具有抗巨细胞病毒免疫反应特征。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后,Vδ2-γδT 细胞以一种适应性方式急剧且稳定地扩增。与巨细胞病毒特异性 CD8+αβT 细胞相似,Vδ2-γδT 细胞具有效应/记忆 RA 表型和细胞毒性效应功能。该文将对近年来巨细胞病毒诱导的 Vδ2-γδT 细胞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主要包括 Vδ2-γδT 细胞的分布、表型、活化,及探讨 Vδ2-γδT 细胞在 CMV 感染、急慢性免疫排斥、抗肿瘤中的免疫机制。

  • 儿童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王国(综述);孙慧超;田杰(审校)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在成人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已引起临床关注,而临床上评价儿童舒张功能的方法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关儿童 DHF 诊治的报道较少,主要是一些小样本的临床研究和临床经验报道。目前尚缺乏针对儿童 DHF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诊治方案。该文就儿童 DHF 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功能评价、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儿童缺铁性贫血诊疗进展

    作者:蔡华菊(综述);王宁玲(审校)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因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喂养不当、消化系统疾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等仍然是导致儿童 IDA 的高危因素,高热惊厥与儿童 IDA 的关系尚有争议。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铁缺乏能够导致认知抑制控制功能不可逆减退,延迟结扎脐带等措施则可以有效预防儿童 IDA。间断补充铁剂等方法在治疗儿童 IDA 过程中亦能达到良好效果。

  • 固有免疫细胞源性 IL-17导致器官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峥(综述);彭宇;邹大卫(审校)

    白细胞介素17(IL-17)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为 T 细胞诱导的炎症反应早期启动因素。它能够诱导和调节机体的多种免疫应答反应。近的研究发现,IL-17诱导中性粒细胞活化、增殖并募集于再灌注处,产生大量自由基和溶酶体而导致再灌注损伤。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在再灌注早期使用抗 IL-17中和抗体可减轻再灌注损伤。该文就近年固有免疫细胞产生 IL-17在器官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儿童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妍(综述);张碧丽(审校)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为免疫病理诊断,其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且病死率高。根据其发病机制的不同,目前新的分类方法是将 MPGN 分为免疫复合物介导型和补体介导型。根据分类按照可能潜在的病理生理学过程进行相关的病因评估将有助于为MPGN 患者选择更适当的治疗方法。对儿童特发性 MPGN 长期隔日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有益的,生物制剂用于治疗 MPGN 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李淼(综述);尚云晓(审校)

    睡眠呼吸暂停包括阻塞性、中枢性及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目前有5.7%的儿童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危害包括影响生长、发育、认知及行为等方面,同时会增加心脏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关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更有意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首选的治疗是扁桃体切除术,其他治疗包括连续的正压通气、抗炎治疗、气道调节器及咽腔矫正器等。中枢性睡眠呼吸紊乱与呼吸中枢不成熟及发育异常有关。中枢性呼吸暂停可能是遗传性的,或者是后天获得性的,因此中枢性呼吸暂停的治疗主要是病因学治疗。

  • 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心脏损害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璟娜(综述);黄国英(审校)

    杜氏肌营养不良是儿童致死性肌萎缩性疾病。该疾病发病率低、进展迅速、医生认识有限以及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等多种因素,使心力衰竭成为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早期发现、诊治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心脏损害,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近年来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心脏损害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技术、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李想;尚云晓;成焕吉;任少敏;黄燕;戴吉成;曲书强;郑广力;贾春梅;韩志英;阴怀清;蔡栩栩;韩晓华;鲁继荣;乔红梅

    目的:比较全球哮喘防治创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方案与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共收集112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采用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GINA 方案治疗组患儿按 GINA 方案治疗。分别于用药后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临床评价及 C-ACT 评分。临床评价指标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次数、喘息发作次数、应用急救药次数、因喘息住院次数。比较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较 GINA方案治疗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次数及喘息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P <0.05),C-ACT 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16例(轻度腹泻),其中观察组7例(1.15%), GINA 方案治疗组9例(1.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哮喘患儿,能明显减少其呼吸道感染及喘息发作的次数,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更好地达到哮喘控制的目标,且安全性好。

  • 脓毒性休克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林海;王子敬;王世彪;康育兰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S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总淋巴细胞、CD3+T、CD4+T、CD8+T、CD19+B、CD56+NK)计数的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 SS 重度组25例、SS轻度组24例入院时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同期健康体检小儿(正常对照组)25例进行比较分析。SS 重度组、轻度组于入院后第3、8天动态监测以上指标,同时记录病情变化和预后转归,并根据 SS 重度组转归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上述指标。结果入院时 SS 重度组、轻度组的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三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入院第3天,SS 轻度组的 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较入院时有显著升高(P <0.05);SS 重度组除了 NK 细胞外,其余淋巴细胞亚群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 <0.05)。入院第8天,SS 轻度组的 CD4+T 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P >0.05);SS 重度组的 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较入院时有显著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有所上升。SS 患儿重度组5例死亡(死亡组)均发生在入院后2~5 d,与其余生存的20例(存活组)相比,两组入院时的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死亡组入院第3天的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值明显降低,与存活组同期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SS 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值越低,病情越严重,持续低水平提示死亡风险大;经过治疗,病情有效控制者首先表现为 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尤其是 CD4+T。因此,动态监测 SS 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疗效、预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胎儿右位主动脉弓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锦平;李亮;王静

    目的:对系统超声检出胎儿右位主动脉弓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系统超声产前筛查19例右位主动脉弓胎儿,所有入选右位主动脉弓胎儿均进行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评价系统超声检测出的胎儿右位主动脉弓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5例右位主动脉弓超声像图表现气管和食管被气管左侧的动脉导管和气管后方的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围成一“U”字形血管结构;1例胎儿有双主动脉弓超声主要表现为气管和食管被左右两侧的主动脉弓环绕成一个“O”字形包绕;3例右位主动脉弓胎儿另有左位动脉导管及头臂动脉影像分支,超声图主要表现为动脉导管在三血管-气管切面上并未有显示出来,气管的前方是动脉导管,未形成血管环;19例右位主动脉弓胎儿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3例伴室间隔缺损、单心房、三尖瓣闭锁、肺动脉狭窄,核型为18-三体;4例伴室间隔缺损、完全性房室通道、单心房、右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近闭锁,核型为18-三体;3例伴单心室、单心房,核型为21-三体;1例法洛四联症和1例右位心、主动脉狭窄,伴有22q11.2。结论在产前胎儿超声筛查中要重视三血管-气管切面上的超声图像,有助于提高右位主动脉弓的检出率,胎儿右位主动脉弓与18-三体、21-三体等染色体病有明显相关性,若发现胎儿右位主动脉弓,应进行染色体核型进一步分析,排除染色体病变,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 AML1-ETO 融合基因对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 M2型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冰玉;金润铭

    目的:探讨 AML1-ETO 融合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 M2型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2年于我院小儿血液病房首次确诊并进行治疗的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M2型患儿,经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型后 AML1-ETO 融合基因阳性的患儿为 A 组(31例),AML1-ETO 融合基因阴性的患儿为 B 组(17例)。比较两组第一疗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率、第二疗程 CR 率、总 CR 率、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复发率等情况。并分析与 AML1-ETO 融合基因阳性患儿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入选患儿中 A 组总 CR率为90.3%,B 组 CR 率为94.1%。A 组5年 EFS 为(60.9±9.6)%,B 组5年 EFS 为(25.5±11.0)%,A组5年 OS 为(69.3±8.6)%,B 组5年 OS 为(31.9±12.7)%,A、B 两组的 EFS、OS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 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2.6%、58.8%。有无脾脏肿大、初诊时的白细胞计数、有无 CD56、CD71、第一疗程是否达到完全缓解及危险度分型、AML1-ETO 融合基因是否转阴与 AML1-ETO 阳性患儿预后有相关性。结论 AML1-ETO 融合基因是影响 AML-M2型患儿预后的良好因素。有无 CD56、CD71、第一疗程是否达到完全缓解及危险度分型、AML1-ETO 融合基因是否转阴与 AML1-ETO 阳性患儿预后有显著相关性。

  • 不同剂量氯胺酮辅用丙泊酚进行小儿喉罩置入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谭媛;赵广翊;赵平

    目的:探讨2 mg /kg 丙泊酚辅用氯胺酮用于小儿静脉诱导进行喉罩置入时,氯胺酮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儿60例,采用 SPSS19.0软件将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三组:三组分别以相同速率不同剂量静脉推注氯胺酮,K1组为1 mg /kg,K2组为1.5 mg /kg,K3组为2 mg /kg,静脉推注氯胺酮后三组均以2 mg /kg 的剂量静脉推注丙泊酚,45~60 s 后置入喉罩,并对喉罩置入条件进行评分。结果 K2组以及 K3组喉罩置入的累计得分明显低于 K1组(P <0.05),而 K2组与 K3组之间累计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 mg /kg 丙泊酚在与氯胺酮伍用进行喉罩置入时,1.5 mg /kg 的氯胺酮即可提供满意条件。

  •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观察室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惠芬;朱雪凤;蹇英;承菊芳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 ,PEWS)系统在儿童观察室中病情评估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7~12月来我院急诊科儿童观察室就诊小于7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 PEWS 评分,以72 h 内是否住院或抢救作为评定标准,寻求 PEWS 评分值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联度。结果入住观察室的2643例患儿中,存活2622例,死亡14例;存活组评分(2.3±0.8)明显低于死亡组(6.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患儿1058例。住院患儿中有137例(12.95%)留观时 PEWS 评分值<4分;536例(50.66%)患儿在留观时 PEWS 评分值为5~7分;312例(29.49%)患儿在留观时 PEWS 评分值为8~10分;入住 PICU 抢救73例患儿(包括14例死亡患儿)的评分值均在10分以上。PEWS 评分3~4分与5~7分间病死率比较,存在差异(χ2﹦4.26,P ﹦0.006)。结论 PEWS 评分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且方法简单、快捷、可操作性强,是用于儿童观察室中病情评估有效工具。

  • 不同频率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小儿全麻术后疼痛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滕秀飞;杨延超;李阳;万玉骁;黄昕;朱俊超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小儿全麻后术后疼痛及围术期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为小儿行针药复合麻醉的频率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6例病情Ⅰ~Ⅱ级耳鼻喉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 A 组(对照组)18例,B 组18例,C 组20例。各组均常规麻醉诱导,全麻诱导前30 min,B 组、C 组予电针刺激双侧合谷、内关穴,B 组予持续波2 Hz,C 组予疏密波2/100 Hz,穴位刺激维持至手术结束。术后8 h 和24 h 进行术后疼痛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标法检测患儿术前、术毕、术后24 h 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含量。结果 B 组、C 组术后8 h 疼痛评分较 A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 疼痛评分 C 组较 A 组、B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 A 组、B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C 组术毕及术后24 h 较 A 组 IL-1β含量低,C 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C 组术毕及术后24 h 较 A 组 IL-6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与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减轻小儿全麻术后疼痛,2/100 Hz镇痛作用更持久,2 Hz 和2/100 Hz 电刺激均能降低围术期 IL-1β、IL-6水平,其中2/100 Hz 较2 Hz 对 IL-1β影响更明显。

  • 早产儿氮治疗:基于功能性新生儿超声心动图的合理途径/

    作者:许巍

    目的当前尚无证据支持早产儿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iNO)治疗。2013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4%胎龄≤25周的早产儿 iNO 治疗。研究 iNO 队列,目的是确定治疗更有效的亚组,并且比较开展功能性超声心动图(functional echo-cardiography,fEcho)项目前后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期间再生后的前4周应用 iNO治疗的早产儿。比较2007年前后的不同。
      结果85名婴儿满足入选标准。62(73%)例胎龄≤28周,51(60%)例存活。存活者,胎龄和出生体重更大而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更低。14(16.5%)例为小于胎龄儿,该组存活率更低(6/14,43%,P ﹦0.0005)。fEcho 项目增加使用氮治疗前的明确诊断和监护;越早开展 iNO 治疗,OI 指数越低者氮使用剂量(小时)有减少趋势。
      结论亚组(队列中胎龄≤34周)者 iNO 更有可能获益。fE-cho 使用提供合理依据。

  • 新生儿早期应用氢化可的松随机研究显示对学龄前期神经发育有潜在不良影响/

    作者:许巍

    目的评估5~7岁学龄前儿童的神经发育和生长,这些儿童曾参与小剂量氢化可的松预防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随机队列研究。

  • 出生体重1300 g或以下婴儿生后生长困难的预防/

    作者:许巍

    目的引入增强肠道和场外喂养规则前后,评估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1300 g 的极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
      方法历史性队列对照研究。
      结果队列1入组153例,队列2入组118例。两组中19%出生时生长受限。队列2喂养进度更快,减少了中心置管的时间和 TPN,更早的给予母乳喂养。前14天所有婴儿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增加。包括 NEC 在内的临床不良反应无改变。出院时预期体重<10th 百分位者的比例从23%降至9%。与队列1的体重指数 Z 值1.03相比,队列2的 Z 值减少0.39(P <0.001)。出院时头围和体重也明显改善(P <0.01),但是身长改善较少。
      结论对于非常不成熟儿生后早期增强静脉和肠内喂养可以改善生长状态,并且无不良反应。生命早期热量特别是蛋白摄入应该进一步优化。

  • 口服免疫治疗儿童牛奶过敏7年后仍有长期脱敏作用

    作者:许巍

    目的对28例牛奶过敏(cows'milk allergy,CMA)儿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口服免疫治疗(oral immunotherapy,OIT)的随访研究。初的研究中,26(92.9%)例完成了6个月强化阶段,和25(89.3%)例在12个月龄时每天食用牛奶,24(85.7%)例36个月时每天食用牛奶。本研究评估7年后的效果,特别是食用牛奶情况及相关症状。

国际儿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