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明江华;周建林;方海滨;贾芝和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体成形组和椎体后凸成形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对椎体高度的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微创优点,而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较好的复位作用.

  • 过伸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作者:侯秀伟;吴广良;曹鹏克;裴勇;徐永辉

    2004年1月~2006年2月,笔者对12例中老年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行过伸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AF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郭峰;张金喜;管中宁;汪卫忠;余伟彪;陈正形

    自1998年1月~2004年1月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03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6例,女37例,年龄20~52岁,平均36.5岁.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2例,车祸伤39例,跌伤22例.损伤节段:T113例,T12 13例,L1 26例,L2 23例,L3 18例,k 12例,L5 8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类:爆裂性骨折52例,压缩性骨折35例,骨折脱位16例.术前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定按Franbl分级:A级11例,B级15例,C级32例,D级38例,E级7例.受伤后手术时间6 h~1周,平均38 h,其中伤后8 h内手术18例,24 h内手术35例.

  • 微型钢板嵌入式固定治疗桡骨颈压缩性骨折五例

    作者:张中林;于虎;杨徐松

    桡骨颈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多见于少年的特殊类型桡骨颈骨折,因常伴有肘关节内侧损伤而预后不佳[1].自2001年1月~2006年1月,笔者应用微型钢板嵌入式固定治疗桡骨颈压缩性骨折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胸腰椎骨折前路Kaneda装置与Z-Plate ATL内固定系统的应用分析

    作者:陈扬;李振宇;肖建德;龚敏;黄宝杰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车祸、高处坠地和压砸等工伤事故中多发生的严重创伤,常伴有脊髓损伤严重并发症,治疗困难,致残率高,给患者及家庭、社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和负担.我院自1995年6月以来,采用Kaneda装置、Z-Plate ATL系统二种方法,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脱位并截瘫共26例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7例,坠落伤6例,压砸伤3例.骨折类型:屈曲压缩性骨折15例,爆裂型骨折10例,屈曲拉伸性骨折2例,骨折脱位2例.26例患者有17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其中完全性截瘫1例,重度不全截瘫9例,轻度不全截瘫5例.手术时间平均2 h 40 min,平均输血量为600ml.

  •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作者:陈富强;沈珊安;王方;陈志坚;黄淦堂

    目的 探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10例14个椎节.手术方式全部采用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2枚可扩张球囊,球囊撑开复位后用骨水泥填充腔隙.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畸形的改善情况.结果 随访3~16个月,所有患者胸腰段的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压缩椎体的高度有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约11.3°.结论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 改良小剂量骨水泥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作者:滕玉刚

    目的:分析探讨改良小剂量骨水泥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择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治疗的77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使用常规剂量(4~6ml)进行治疗(参照组,共有38例)以及使用改良小剂量(2~4ml)进行治疗(研究组,共有39例).结果:研究组的椎体高度恢复率以及高度的恢复值较参照组存有显著差异,研究组骨水泥的外渗率较参照组存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使用改良小剂量骨水泥以及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好,可以推广应用.

  •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周峰

    目的:研究经皮椎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式,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低于对照组,V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临床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辅助康复训练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黄鑫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结合术后康复训练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骨外科60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比较所有患者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平均恢复率、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法( ADL)评分;然后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PKP+术后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PKP,比较2组VAS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术前与术后2组伤椎高度平均恢复率、Cobb角、ADL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 VAS评分和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PKP结合术后康复训练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康复训练显著促进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KP术后骨折修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及老年性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谭建辉;孙之华;盛芳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椎体肿瘤及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纳入60例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椎体良恶性肿瘤及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观察组.结果:术后1个月2组患者伤椎恢复高度率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伤椎恢复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63.33%)总有效率较观察组(86.67%)低,组间统计学显示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2组患者疼痛情况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8%、11.90%,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PKP治疗椎体肿瘤及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效果显著,术后伤椎恢复高度率明显较高,疼痛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PKP与PVP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天刚;高义斌;高志成

    目的:探讨脊柱压缩性骨折PKP及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2010年3月~2014月1月收治的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40例,其中PKP治疗18例;PVP联合术中手法牵引治疗22例。比较术前及术后VAS评分;椎体恢复高度值;观察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PV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PKP组,但在骨水泥注射量、椎体高度恢复、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不及PKP组。结论:PVP和PKP均有效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PVP更为简单,而PKP在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术后并发症率要优于PVP。

  •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景元海;周继辉;胡艳波;常树松;关继奎;聂长春;赵丛然;郭明峰;藏虎;杨小玉;朱庆三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15例18个椎体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1~2天所有患者的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3天内均下床活动.随访1~7个月,平均4.5个月,无疼痛复发.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小科;黄绍贤;陈志军;郑金财;黎树佳;邓征智

    目的:探讨高龄(≥80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8例,共35个椎体。全部患者术前常规行胸或腰椎正侧位片、骨密度检测、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MRI)及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行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全部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单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术前、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止痛药使用评分。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生命征平稳,胸背痛疼痛明显缓解,无1例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早期便可下床活动。术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ale,VAS)[1]及止痛药使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80岁)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可安全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止痛药的使用,使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所导致的并发症,提高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准确定位及穿刺、关键步骤中严密X线透视检测、术中密切注意患者症状及生命征等,可有效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牵引协助法功能锻炼治疗轻度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作者:周继辉;许文彬;曲彦隆;景元海;田飞鹏;陈嘉利;刘志强

    目的:探讨牵引协助法功能锻炼治疗轻度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压缩小于 1/3,后柱无损伤,无神经根损伤症状,经CT检查椎管无狭窄者通过牵引装置在患者胸腰部两侧加以相同的牵引重量进行功能锻炼,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8~1/5,比较损伤程度及身体素质相似的,试验组(应用上述方法)及对照组(采用传统锻炼方法)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优45例,良10例,可4倒,差1例.对照组:优30例,良12例,可10例,差8例.u=3.1589,P<0.01,说明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牵引协助法功能锻炼是治疗轻度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 PKP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刘勇

    目的:探讨PKP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16例(20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接受PKP治疗。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VAS)、计算机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 Beck值)和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结果:发现共有6例骨水泥渗漏,无椎管和椎间孔内渗漏。随访术后12个月VAS由术前8.9±1.3分降至2.5±1.2分, Beck值由术前32.4±5.6升高至68.3±5.2,Cobb角由术前(25.6±7.4)0改善至(13.2±4.8)0。结论:PKP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

  •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选择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黄永锋

    目的:探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日~2017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标准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对比2组手术疼痛、椎体结构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椎体结构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可观,不仅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还可改善椎体结构,值得推广.

  • 应用AF钉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兰青;付振德;张海鹏

    骨质疏松症现成为全球关注的卫生保健问题.据美国流行病学统计,45岁以上的骨折患者70%属于骨质疏松症,而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常见的一类,几乎90%椎体骨折由骨质疏松所致.[1]椎体压缩性骨折如不早期治疗,将产生严重胸腰部疼痛.平背综合征,严重者将影响椎管,造成脊髓受压,产生神经症状等,由于考虑到骨质疏松,过去传统的办法均为卧床、腰背肌功能练习及胸腰部支具固定,但上述办法对于骨折复位均不令人满意.自2000年1月~2001年7月,我科应用AF内固定系统术后辅以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临床效果满意.

  •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厚坤;郝定均;王敏;钱冰;李汉;王刚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骨质疏松症患者越来越多,对40岁以上的汉族人群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可达12.4%[1]。骨质疏松症患者易发生骨折,发生于椎体的骨折叫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对于整个脊柱而言,OVCF多见于胸腰段,此处应力集中,活动度大,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可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骨不连[2]。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骨不连也叫kümmel病,德国医师kümmel于1895年首次描述该病的发病过程[3],其病程起始一般为一次微小的脊柱创伤,紧随其后的数周乃至数月几乎无任何症状,但随后又表现出临床症状,并进一步加重出现后凸畸形[4,5]。诊断该病主要的特征是裂隙征[6-10]。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骨不连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快速制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动物模型研究

    作者:张智海;沈建雄;吴志宏;吕维加;邱贵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短期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30具猪三联椎体分成2组,应用EDTA进行化学法制备成类似骨质疏松状态,并造成压缩性骨折模型,测量并记录各个数据.结果所有样本的椎体骨密度和骨强度均下降,并顺利做出压缩性骨折模型.结论EDTA脱钙方法是一种制备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动物模型的比较合适的方法.

  • 椎体后凸成形术在上中胸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梁绛槟;张智海;王冉东;黄进;陆冬舰

    目的 评价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中上段胸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 2010年12月在C臂X光机引导下共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型上中胸段椎体(T3-T8)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24椎,其中:男性2例,女性18例,年龄65 ~ 85岁,平均75岁.术后18例患者随访8~30个月,平均16个月.对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时进行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评分、后凸Cobb角、椎体前中柱的平均高度等指标来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较术前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中柱的平均高度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KP能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上中胸段压缩性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减少镇痛药依赖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747 条记录 4/38 页 « 12345678...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