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泰山医学院学报杂志

泰山医学院学报

泰山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태산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泰山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7115
  • 国内刊号: 37-119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学报杂志;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泰山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王学春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头颅核磁和肿瘤标志物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治中的作用

    作者:黄广

    目的:探讨头颅核磁共振显像与脑脊液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动态改变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中枢性尿崩症患儿共7例(男2例,女3例),所有患儿经过头颅 MRI 扫描之后,检测垂体叶激素、脑脊液、肿瘤标志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甲胎蛋白的水平。结果3例患儿未接受检查和治疗,2例患儿起病病因不明确,在我院就诊时,患儿的病情加重。儿童发病年龄在7岁到12岁一个月,发病就诊时间为1到79个月。所有患儿都以多尿、多饮症状发病,除两例患儿外,其余患儿都存在生长迟滞,第二特征未发育等症状出现;2例患儿在进行随机拜访的2年中,生长速度基本一致,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但是在颅内肿瘤逐渐增加的影响下,7例患儿都出现了垂体前叶功能下降的症状,血浆内乳腺激素的水平明显升高。3例患儿患病后,脑脊液 hGG 升高,2例患儿的血清 hGG 也有所上升。结论确诊为特发性中枢神经尿崩症的患儿,一定要进行病因的鉴定,当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时,初步诊断为正常或者单纯性垂体柄变粗,在临床观察中,应该持续加强对头颅 MRI 扫描变化的监测,快速诊断出患儿病情为下丘脑垂体柄变。在初诊的时候,hGG 水平的升高会严重影响 MRI 的阳性症状,必须对脑垂体 hGG 水体进行合理的评估。

  • 不同孕周分娩及分娩方式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秋珍;白军;梁兰芳

    目的:探讨孕周及分娩方式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早产单胎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其孕周分成28~32周组(A 组,n =60)和33~36周组(B 组,n =66)两组。比对不同孕周的不同分娩方式早产儿出生体重、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及围生期死亡率差异。结果①B 组早产患儿出生体重及 Apgar 评分均显著高于 A 组患儿(P <0.05);孕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分娩方式的早产儿在出生体重及 Apgar 评分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A 组早产患儿围生期死亡13例(21.7%),显著高于 B 组患儿的6例(9.1%)(P <0.05);孕周相同的情况下,剖宫产早产儿围生期死亡率略低于阴道顺产早产儿,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胎龄越小的早产儿围生期死亡风险越高、预后越差;对存在高危征象的早产儿予以剖宫产终止妊娠能有效改善其预后质量,降低围生期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运霞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一般心理支持、饮食指导、语言及肢体功能训练指导),干预组除接受上述常规护理外,还进行系统护理干预。采用 QLQ - C30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表(HADS)和护理工作满意调查表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研究

    作者:张静;黄娜;陆俊婷

    目的:探讨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对其发展进行分析。方法以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到2015年5月间的300份恶性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化疗过程中的护理、过敏反应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骨髓抑制反应护理的具体介绍,与人文护理的进展分析,阐明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研究发展。结果经过对300份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术后化疗的护理方法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愈60例,显效106例,有效101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达到89.0%。结论针对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科学的护理措施,加上人文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素质、治愈信心,而且这种术后化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康复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增强。

  •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片及炔雌醇环丙孕酮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文清

    目的:分析讨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片及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调查对象,参照入院就诊顺序号的单双将其划分入对照、实验两组,例数均为56。两组均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追加二甲双胍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尔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与其他疾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较之于对照组的78.6%显著更高(P <0.05);两组治疗前 E2、T、LH、FSH 等性激素水平与 HMOA﹣IR、FIN、BMI、卵巢体积等其他疾病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各水平或指标均有所改善(P <0.05),而实验组在相比下改善幅度更大(P <0.05)。结论联合应用二甲双胍片与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助于临床症状与内分泌环境的改善与排卵功能的恢复,且用药安全性高。

  •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治疗鼻部并发症应用水胶体敷料的预防效果分析

    作者:汤菊妹

    目的新生儿无创呼吸机治疗鼻部并发症应用水胶体敷料治疗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需要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新生儿2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实验组患儿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期间使用水胶体敷料敷贴,对照组患儿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应用纯鼻塞固定法,对比两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实验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家属满意度为98.10%,对照组为67.62%,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P <0.05。结论新生儿在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生症发生的概率,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大力推广。

  • 川芎嗪治疗尘肺合并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金香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尘肺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尘肺合并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另63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和对照组 FVC、FEV1.0、FEV1.0∕ FVC、MVV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个疗程后,研究组的 FVC、FEV1.0、FEV1.0∕ FVC、MVV 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川芎嗪治疗尘肺合并肺心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全程综合管理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玉琴;谭林;张少辉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管理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比性研究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接诊的76名慢阻肺患者,对比在不同干预条件下患者生活质量的不同。结果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有28例患者能良好完成主治医师制定的健康计划,对照组有18例可以完成。观察组有9例患者出院后再次住院,其中例急诊就诊6例。对照组16例患者再次住院,急诊就诊12例;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综合评分35.379.96,对照组综合评分46.351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全程综合管理能提高治疗效果,较少患者的严重复发,应在临床中推广。

  • 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作者:窦艳芹

    目的:总结分析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整体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瘘管切开术在部分高位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体军

    目的:探讨瘘管切开术在部分高位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4例为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另64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瘘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5d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瘘管切开术应用于部分高位肛瘘患者,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刘云;盛晓艳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8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58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24 h,研究组血压波动性为(10.8±4.2)mmHg,对照组为(10.4±3.9)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24 h,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波动性分别为(5.8±2.2)mmHg、(8.8±3.2)mmHg 均低于护理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控制了患者血压,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系统护理干预对 ICU 危重患者心理及生存状况影响探讨

    作者:林茜娜

    目的:探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 ICU 危重患者心理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在2013年2月到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危重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生存状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 ICU 危重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存状况,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双钢板治疗 Pilon 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邹菁;武明鑫

    目的:探讨在治疗 Pilon 骨折时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治疗 Pilon 骨折的患者中选出37例,均对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发症率等。结果经过8个月到12个月的随访,37例患者中骨折面恢复优秀的共32例、恢复良好的共3例、恢复一般的共2例,骨折面恢复优良率为94.59%。患者均Ⅰ期愈合,未出现畸形愈合和严重并发症情况,平均骨折面愈合时间为(5.83±1.26)个月。结论利用双钢板内固定疗法能够有效提升 Pilon 骨折患者的骨折面恢复效果,降低畸形愈合率。

  • 人性化护理应用在手术室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陶显红;钟增铮;蔡挺;罗春丽;龙鸿远;罗石英;张金凤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方法,分析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按照就诊序号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57例,总有效率95.00%,满意55例,总满意率91.67%;对照组有效51例,总有效率85.00%,满意49例,总满意率81.67%,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 血小板减少急诊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作者:黄小红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小板减少急诊剖宫产围手术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7月间来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5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排列后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行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观察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很成功,产妇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新生儿状态良好,观察组:优10例,良15例,差0例,优良率100%;非常满意11例,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96%;对照组:优4例,良18例,差3例,优良率88%;非常满意5例,满意16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84%,观察组优良率和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讨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行剖宫产手术时,围手术期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作者:郭二伟

    目的:对比腹腔镜联合十二直肠镜同期治疗( IO - ERP∕ EST + LC)、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同期治疗(LC∕ LCBDE + IOC)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安全性,总结手术经验,评价 LC∕ LCBDE + IOC 效用。方法2012年2月—2014年12月,采用 IO - ERP∕ EST + LC 治疗44例纳入对照组,采用 LC∕ LCBDE + IOC 治疗45例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相关严重不良事件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C∕ LCBDE + IOC 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整体疗效较好,技术更成熟,有助于预防复发,但相交于 IO - ERP∕ EST + LC 住院时间相对更长。

  • 优质护理理念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李成瑶;刘小溪;王萌;李艳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照分析我院76例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率13.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在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抑郁评分为(42.35±3.36),焦率评分为(41.23±3.26)。对照组抑郁评分为(49.56±2.78),焦率评分为(48.35±3.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意度为94.73%,对照组意度为73.6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的质量,提高康复水平和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针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留置尿管后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探究

    作者:宋东霞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留置尿管后尿路感染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留置尿管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没有发生感染,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感染,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增加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率,降低尿路感染率,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3420例疗效观察

    作者:高文燕

    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予以 SRM﹣IV 全自化的良性阵法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复位治疗疗效,方法对34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分析。结果后半规管 BPPV 有2260例,2200例一次复位治疗眩晕消失治愈89%,60例经过3次复位治疗眩晕消失。结论应用全自动化良性阵法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复位治疗。

    关键词: 眩晕 旋转实验
  •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术后护理观察

    作者:陈琬琼;丘士珍;黄永坚

    目的:研究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5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乱表法分为 A 组(n =30)进行综合护理,B 组(n =21)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受试的 A 组患儿术后复发率、感染率及阴囊肿胀率均分别优于 B 组(P <0.05);对比两组患儿创面情况、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均明显优于 B 组(P <0.05)。结论给予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小切口手术治疗,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取的显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100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研究

    作者:张先奎

    目的:探究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有效预防举措。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医院各个科室输血患者20000人次进行研究,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卡分析整理不良反应表现及情况。结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人次100例,比例0.5%,以新鲜冰冻血浆引起的过敏反应多。结论临床中要加强对患者病情评估以选择佳方案,应用成分输血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减少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护理探讨

    作者:郑映芝

    目的:探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新生儿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患儿10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行针对性护理。结果本次选取的患儿,无需气管插管或重新应用 CPAP84例,撤机后应用 CPAP13例,未达撤机指征家属有停用要求3例。治愈及好转85例,要求自动出院14例,临床死亡1例。与应用鼻塞式 CPAP 治疗并发症:额部皮肤压伤1例,鼻小柱压伤10例,上唇皮肤压伤1例,双侧鼻孔扩大4例,鼻孔出血1例。结论鼻塞式 CPAP 在临床为一种辅助通气方式,因易安装,相对无损伤,操作相对简单,在新生儿危重呼吸道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但也易诱导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全面、针对性护理可防范并发症发生,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作用

    作者:杨燕卿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方法选取1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组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治疗前1 d 和治疗3个月后用 Berg 平衡评价量表(BBS)和 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下肢平衡和运动功能;ADL 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组间、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组 FMA 、BBS 评分、ADL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FMA、BBS 评分、ADL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康复效果更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易黄汤内服结合妇科九味洗剂外用治疗宫颈 HPV 感染38例临床报道

    作者:张丽;束芹

    目的:观察易黄汤治疗宫颈 HPV 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7例宫颈 HPV 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 =38)和对照组(n =39),观察组采取中药易黄汤内服结合妇科九味洗剂外用治疗,观察组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 阴道泡腾胶囊(辛复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PV 转阴率86.84%(33∕38),对照组 HPV 转阴率66.67%(26∕39);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35∕38),对照组总有效率71.80%(28∕39),上述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易黄汤内服结合妇科九味洗剂外用适用于治疗宫颈 HPV 感染,疗效佳,转阴率高,是一种优秀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信赖。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秦兰昌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 SBP(收缩压)及 DBP(舒张压)均低于护理前;血压控制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控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2004-2014年云浮市基层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谱分析

    作者:何铁飞;林志能

    目的:探讨2004年至2014年云浮市基层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谱的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2004至2014年共计12732例呼吸内科儿童住院患儿进行研究,通过收集患儿的病例资料,将12732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划分为11组,每组人数为当年接受治疗的患儿,分析并研究不同年份、性别、年龄段及患儿呼吸道疾病的病种构成,并绘制不同病种在不同分类的趋势图或构成图,列出病种顺位变化表。结果通过对我院2004~2014年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病种构成及顺位变化分析得出,肺炎一致是我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高的,其次为毛细支气管炎。在对我院患儿年龄分布情况调查中发现,其中主要人群为以0~1岁和2~4岁婴幼儿为主要人群,5~8岁和9~12岁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相对人数较少,0~1岁共计4648例,占36.5%;2~4岁4075例,占32.0%;5~8岁2074例,占16.3%;9~12岁1935例,占15.2%,2014年0~1岁和2~4岁婴幼儿与2004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一直是关注重点,应加强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并针对不同儿童年龄段疾病的顺位差异采取有效措施。

  • 甲地孕酮辅助恶性肿瘤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温本;郑文滔;谢美强

    目的:分析甲地孕酮结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 AB 两组,其中 A 组给予单纯的放化疗治疗;B 组以 A 组为基础给予甲地孕酮治疗;对比 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B 组患者的疼痛减轻、食欲改善、白细胞计数、体质量变化以及 Karnofsky 评分均明显优于 A 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地孕酮用在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消化道反应、对骨髓进行保护,同时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日国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给予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手术。记录两组治疗情况、髋关节功能(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 Harris 评分改善效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P <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预后,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

    作者:李高振;宋晓燕

    目的:探讨在分娩时早期体位干预和分娩辅助设施应用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出1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为其中一组产妇提供常规产时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为另外一组则加用早期体位干预和分娩辅助设施,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29.33%(22∕75),明显低于对照组50.67%(38∕7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33%(1∕75),明显低于对照组9.33%(7∕75),同时研究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早期体位干预,并运用分娩辅助设备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双方的健康。

  •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 PCI 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邱运红;刘祝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 PCI 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共100例,将患者依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实行 PCI 术的治疗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其中对照组患者成功的进入到介入治疗室当中,进行 PCI 术治疗的比例是88%;观察组患者在1.5 h 之内成功的进入到介入治疗室当中的比例是100%,在30 min 之内进入到介入治疗室当中接受 PCI 术治疗的人数比例为58%,对比两组患者成功进入到介入治疗室当中的人数,观察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临床护理治疗时,可以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成功进入介入治疗室的几率显著提高,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肛周脓肿、皮脂腺囊肿、血栓性外痔切开引流的护理体会

    作者:高燕;朱兆颖;李春坚

    目的:探讨临床上三种囊肿切开引流的护理体会。方法根据门诊上280例囊肿急性炎症期患者,给予切开引流,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三种囊肿的临床愈合时间,血栓性外痔短,肛周脓肿和皮脂腺囊肿相近,时间长。结论给予三种囊肿相似的手术及护理措施条件下,其临床愈合时间的长短与它们的解剖结构,病理生理正相关。

  • 白药膏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萧伟凯;李召广;黎俊烨

    目的:研究白药膏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外敷治疗组46例,西药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白药膏局部外敷患处,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分散片。结果中药治疗组随访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为75.0%,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白药膏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 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对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防效果分析

    作者:沈世群;黄金兰;郭柳;郑志君

    目的:分析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对预防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管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产妇共7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产科服务模式方案,研究组予以国际产科服务模式方案,观察两组患儿皮自然分娩的概率、产妇的满意率以及新生儿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自然分娩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国际产科服务模式对预防自然分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显著的效果,且产妇的满意率较高,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子宫复旧情况的比较

    作者:赵晓娟;张雪茹

    目的:分析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在子宫复旧情况上的不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的300名产妇,根据患者意愿及身体状况分成剖宫组和分娩组,分别进行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对比两组产后 B 超检查、产妇产后宫低下降高度、产后恶露量等情况,对比两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结果产后1 d 两组患者均出现子宫底高度上升的情况,然后逐次下降,分娩组较剖宫组明显下降较快,复旧情况优于剖宫组;术后42 d 子宫复旧情况对比,分娩组复旧良好95例,一般45例,不良10例。剖宫组复旧良好71例,一般59例,不良20例。两组对比分娩组明显优于剖宫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恶露方面,分娩组42 d 内恶露消失产妇136例,剖宫组恶露42 d 消失的产妇90例,分娩组高于剖宫组(P <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B 超检验,分娩组有2例发生盆腔积液,剖宫组10例发生盆腔积液,分娩组小于剖宫组(P <0.05)。两组对比分娩组明显优于剖宫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剖宫产子宫复旧慢于自然分娩,由供血、组织损伤、卧床时间、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造成。

  • 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微炎症变化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梁荣绍;李涛;陶娟;彭映荷;胡冰虹;林绍源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微炎症变化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抽选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56例为血透组,抽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血透组干预期间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结果血透组不同时期 hs﹣CRP、IL﹣6、TNF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透组透析1个月时hs﹣CRP(6.19±3.68)mg∕ L、IL﹣6(12.49±4.16)ng∕ L、TNF(19.13±7.25)mg∕ dL,透析3个月时 hs﹣CRP(9.42±4.55)mg∕ L、IL﹣6(16.75±5.31)ng∕ L、TNF(22.40±6.87)mg∕ dL 较透析前(5.82±2.61)mg∕ L、(9.87±3.28)ng∕ L、(17.62±6.92)mg∕ dL 显著增高,且透析3个月时高于透析1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微炎症情况随维持性血液透析干预实施逐渐加重,临床可根据炎性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分析患者微炎症程度,并尽早给予对症治疗,帮助患者整体病情的改善。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探索和分析

    作者:陈结云;陈毓菁;何艺施;覃丽虹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SR)对乳腺肿块良性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8例患者乳腺肿块的124个病灶进行二维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成功弹性成像之后,对病灶组织和周围同水平的乳腺知足 SR进行测量,和手术后的病理进行比较,将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构建 ROC 图像,获取弹性 SR 值在鉴定恶性肿块的佳诊断临界点。结果良性乳腺肿块的 SR 是(2.65±0.77),恶性肿块的 SR 是(4.96±1.92),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 <0.05)。构建 ROC 曲线之后,曲线下面积(AUC)是0.916,SR 的佳诊断界点确定为3.18,用 SR≥3.18判定为病灶恶性,<3.18为良性,SR 诊断乳腺恶性病变产生的敏感性是91.4%,特异性为89.3%,准确性为90.3%,阳性预测值为88.4%,阴性预测值为92.1%。结论 SR 可以客观地对乳腺肿块的硬度进行评价,在乳腺肿块的良性和恶性判定时,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壶腹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杜丰;周家德

    目的:评价对于壶腹癌症患者采取不同临床手术方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40例壶腹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 A 组与 B 组,对于 A 组采取肿瘤切除手术进行临床治疗,而对于 B 组患者则采取姑息性手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结果采取肿瘤局部切除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比 A 组其他两种方式更低;而采取姑息性手术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生存时间上,采取肿瘤切除手术三种方式的患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采取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比姑息性手术的生存时间更长。而姑息性手术的三种方式中,采取 ERBD 术后生存时间比其他两者长,差异性显著,有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壶腹癌临床治疗上采取肿瘤切除手术虽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但在术后的生存时间更长,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 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

    作者:杜海涛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合并肺炎支原体慢性感染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013年2月—2014年1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63例,均给予基础治疗,经验性应用头孢三代、酶抑制剂等抗生素治疗,诊断为肺炎衣原体感染后,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给予乳糖酸红霉素或喹诺酮药物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效率0.00%低于对照组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退热时间(3.0±2.1)d、感染控制时间(8.2±3.4)d,低于对照组(4.6±1.9)d、(12.5±4.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退热=2.75,t感染控制=1.84,P退热=0.00、P感染控制=0.03<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COPD 合并肺炎支原体慢性感染疗效较好,可加速患者康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临床与实验观察

    作者:钟恒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痞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2例为研究组行中医健脾法治疗,另42例为对照组行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4周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胃脘痞满、纳呆、嗳气反酸与四肢乏力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胃脘疼痛、烧心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的胃脘痞满、纳呆、烧心、嗳气反酸与四肢乏力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胃脘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仅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还提高了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复方丹参滴丸与西药联合治疗外伤性癫痫

    作者:陈克坚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西药联合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因外伤所致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癫痫的西药,对患者进行诊治。观察组则采取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外伤性癫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C 反应蛋白等含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C 反应蛋白等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外伤性癫痫患者进行复方丹参滴丸与西药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神经细胞,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对分娩结局和产妇心理的影响

    作者:康凯

    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对分娩结局和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246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2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护理,另123例为研究组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其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难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正常心理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缓解了产妇的疼痛,提高了顺产率,改善了产妇的心理状况。

  • 超声造影联合肿瘤标志物筛查早期卵巢癌的研究

    作者:赖祝琴;吴宏;杨振宇;马晓梅;尹晓梅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联合肿瘤标志物筛查早期卵巢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74例可疑卵巢癌患者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单独及其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分别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测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结果两组检测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对照组98.04%、74.51%、71.43%,观察组100.00%、92.16%、91.30%,观察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能较好的观察肿瘤细胞的表达水平和肿瘤病灶的良恶性、大小、形态等属性,在临床早期筛查诊断中能提高诊断准确度和特异性,尽量降低误诊和漏诊。

  • H11蛋白基因对 p38MAPK 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对烧伤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杰;傅浩;余琼;谭维义;詹振鹏;谷美玉;陈雪梅

    目的:探讨 H11蛋白基因对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对烧伤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6只雄性 Wistar 大鼠,建立大鼠重度烧伤模型,随机抽取24只纳入烧伤组,对烧伤组进行1~18 h 的缺氧刺激,缺氧6~18 h 的纳入 D1组(12例),缺氧1~6 h 的纳入 D2组(12例),正常大鼠纳入 D3组(12例)。烧伤处理后提取心肌细胞 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法分析烧伤后1 h、3 h、6 h、12 h、18 h 各时间点 H11蛋白基因 mRNA 表达情况,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缺氧刺激后5h D1、D2组血清 p38MAPK 磷酸化水平、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D1、D2组 H11蛋白基因 mRNA 水平随时间延长较 D3组显著增加(P <0.05),烧伤后6~12 h 时 H11蛋白基因 mRNA 水平达峰值;D1组刺激后 p38MAPK 磷酸化水平(0.21±0.12)μg∕ L、NF﹣κB(0.14±0.12)μg∕ L、TNF﹣α(0.28±0.04)μg∕ L 水平显著低于 D2组(P <0.05)。结论 H11蛋白基因可抑制 p38MAPK 磷酸化,且能减轻烧伤后心肌损伤,具有保护心肌作用。

  • 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和盆底功能的影响

    作者:孟红娟;贺漪;高雪梅;周萍;朱一麟

    目的:总结分析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产科顺利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训练6周,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周、2个月时的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尿失禁等不良情况发生率等。结果产后2月时,观察组 I 类纤维和 II 类纤维的4级肌张力比例、5级肌张力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2月 SUI 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盆底肌肉训练有助于促进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恢复,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

  • 经阴彩超在宫角妊娠与间质妊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管文华

    目的:探讨经阴彩超在子宫角部妊娠(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间质妊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137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样本,其中宫角妊娠42例,间质妊娠9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后行经阴彩超检查与经阴黑白超声检查,并将手术及病理报告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本组研究中,137例异位妊娠患者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宫角妊娠42例,间质妊娠95例;经阴彩超检查结果,宫角妊娠38例,间质妊娠87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47%与91.57%;经阴黑白超声检查结果,宫角妊娠29例,间质妊娠55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04%与57.87%;经阴彩超明显高于经阴黑白超声,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宫角妊娠与间质妊娠的鉴别诊断中采用经阴彩超检查,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关于宫腔形态与妊娠囊的信息,提高宫角妊娠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对临床疗效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曼月乐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子宫疤痕愈合不良所致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

    作者:阮晓燕

    目的:探讨曼月乐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子宫疤痕愈合不良所致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子宫疤痕愈合不良所致月经过多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曼月乐组(A 组29人)、氨甲环酸组(B 组32人)和曼月乐组联合氨甲环酸组(C 组29人)。比较各组用药后各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各组月经过多均得到有效治疗,C 组治疗后1、3、6、9、12个月时月经量均较其它两组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则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之间月经周期、月经期和血清 FSH、LH、E2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的总有效率89.6%,明显高于 A 组的65.5%和 B 组的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曼月乐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子宫疤痕愈合不良所致月经过多有显著疗效。

  • 高血压并靶器官损害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及护理

    作者:曾伟;郭慧梅;张晓晖;杨朝霞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并靶器官损害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了解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反映自主神经受损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4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血压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和对照,每组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获取心率变异性各参数(SDNN、SDANN、rMSSD、PNN50、LF、HF、LF∕ HF)的相关值,分析各组之间心率变异性各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心率变异性各参数中,SDNN、SDANN、rMSSD、PNN50、HF 的参数值,单纯高血压组明显低于正常血压组,两组相比较,P <0.05;伴靶器官损害组以上各参数进一步降低,与血压正常组比较,P <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rMSSD:P ﹥0.05,其余各参数,P <0.05;频域指标中的 LF、LF∕ HF 参数值,单纯高血压组高于血压正常组,两组相比较,P <0.05;伴靶器官损害组增高更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 <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LF:P ﹥0.05,LF∕ HF: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降低以及部分频域指标的增高,说明心脏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尤其是高血压并靶器官损害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更加严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高血压及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

  • 胃窦癌双对比造影与螺旋 CT 检查的对照研究

    作者:武道东;付建斌;张付龙

    目的:提高检查方法对诊断胃窦癌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胃窦癌50例,全部病例均有 X 线双对比造影与 CT 检查。结果50例胃窦癌主要 X 线表现为胃窦部不规则狭窄,窦部形态失常,胃窦部胃壁僵硬、蠕动消失,局部粘膜破坏、中断。主要 CT 表现为胃窦部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及周围组织器官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 X 线双对比造影检查在胃窦癌方面有较大的优点,它能准确清晰地显示病变的发生部位,病变的大体轮廓及动态情况等。CT 检查对观察胃窦癌胃壁的增厚程度、软组织肿块的情况及对周围组织器官的累及情况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且对胃窦癌的分期、手术方案及术后评估等方面有很重要意义。因此合理地应用 X 线与 CT 检查有助于全面观察胃窦癌的影像表现。

  • 安徽省农村社区45~60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罗丹;陈兴智;付连国;孙伟伟;王辅之

    目的:研究安徽省农村社区45~60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三阶段抽样,在安徽省15个农村社区,采用《中国居民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对受访者的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526份。结果安徽省农村社区45~60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较低( mean =54.50,SD =23.81)。健康信息意识维度( mean =74.95,SD =21.49)得分高,而健康信息获取维度( mean =37.20,SD =17.83)得分低。性别(β=-0.19)、年龄(β=-0.15)、文化程度(β=0.24)和家庭年收入(β=0.15)是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安徽省农村社区45~60岁居民的健康信息素养总体水平偏低。健康信息素养的促进工作需要重点关注那些低文化程度、低家庭年收入和年龄偏高的居民;而对于居民健康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则应该成为健康信息素养促进的重要内容。

  • 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特点分析及研究

    作者:张科民;于铁链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3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镜检并病理证实为真菌的血液病患者,均行 MSCT 扫描并切薄,切薄层厚1 mm、层间距0.8 mm,并分析不同类别真菌(酵母样菌、酵母菌、霉菌等)肺部病灶 MSCT 上的部位、形态、分布、边缘等特异及共有特征。结果多发病灶34例,单发病灶2例。MSCT 上表现有斑片、结节、实变、小树芽、空洞、磨玻璃密度等,不同类别真菌肺部感染在MSCT 表现中共有特征为:多病灶、多形态改变,晕征、实变及空洞多见,并各自具有特异性。结论肺部真菌感染MSCT 表现为多样性,通过分析并研究不同类别真菌肺部感染 MSCT 的共有及特异表现,有助于提高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水平。

  • CT导向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张蕾

    目的:探讨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 I 粒子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选择36例术前活检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根据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于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 I 粒子。术后即刻 CT 扫描验证,2~6个月复查 CT 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疗效及有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结果随诊 CT 复查,36例患者完全缓解( CR)12例;明显缓解( OR)19例;部分缓解(PR)5例;无效(P)0。1年生存率91.7%(33∕36)。未见严重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结论 CT 导向下125 I 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肯定。

  • T 细胞亚群、HBeAg 含量、ALT ∕ AST 与 HBV感染相关疾病关联分析

    作者:周珍娟

    目的:对 T 细胞亚群、HBeAg 含量、ALT∕ AST 与 HBV 感染相关疾病的关联性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及原发性肝癌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HBeAg 含量、ALT∕ AST 指标,并了解各项指标与相关疾病的相关性。结果通过监测结果发现:对比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和原发性肝癌患者组的 T 细胞亚群、HBeAg 含量、ALT∕ AST 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且组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的的 T 细胞亚群、HBeAg 含量、ALT∕ AST 指标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的 T 细胞亚群、HBeAg 含量、ALT∕ AST 指标相比,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组间无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后了解到 HBV 感染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出现了紊乱状况,具体监测 CD4+∕ CD8+与 ALT∕ AST 对于 BHV 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断和后期干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研究

    作者:杨佳丽;吴巧珑

    目的:评价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只进行药物、心理康复、运动康复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每日2次,每次45 min 的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1天和治疗3个月后用 Berg 平衡评价量表(BBS)和 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下肢平衡和运动功能;重心平衡测定仪评价患者静态平衡功能;跌倒风险评估量表(FRAQ)评价跌倒风险。结果治疗前组间、对照组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组 FMA 、BBS 评分、静态平衡功能和 FRAQ 跌倒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FMA 、BBS 评分、静态平衡功能和FRAQ 跌倒风险评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相比,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组康复效果更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复治疗中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能力,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 剖宫产手术相关并发症对未来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作者:张雪茹;赵晓娟;位菊峰

    目的:探究剖宫产手术行馆并发症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的152名产妇,按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身体状况、产后性功能状况、性生活频、生活质量、性功能指数等。结果在 FSFI 评分方面,观察组在3个月和6个月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在9个月后,两组评分基本持平(P ﹥0.05);性功能障碍方面,在3个月和6个月的评分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在第9个月的评分上两组基本持平(P ﹥0.05);在性生活频率方面,观察组恢复状况和频率在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均少于对照组( P <0.05);产后 GQOLI﹣74评分方面,观察组综合评分55.94±2.58,对照组综合评分61.38±3.0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并发症会造成未来女性性功能和生育能力近远期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女性的生活健康和生活质量。

  • 临床护士职业认同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秀英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与离职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护士离职意愿量表对山东泰安市2所二级医院的14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职业认同得分为92.54±14.26,处于中等水平,护士的离职意愿总均分为2.43±0.25,且职业认同与离职意愿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结论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有望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降低护士离职意愿水平,以稳定护理队伍发展。

  • 医学文稿中缩略语使用须知

    作者:

    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正文内也尽量不用。必须使用缩略语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中文,然后括号注出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宜移行。

  • 左旋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对比探讨

    作者:梁锡权;廖伟光;丁毅

    目的研讨原发性高血压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运用左旋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的治疗作用。方法自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月收集的原发性高血压伴 DHF 病例中选取80例并随机分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40例单一口服氢氯噻嗪片,观察组40例合用左旋氨氯地平与氢氯噻氢片治疗,对比两组实施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同时评估其 LVEF、IVRT 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①实施治疗前,两组的 SBP 值与DBP 值比较基本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观察组两项血压指标值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LVEF、E∕ A 和6MWD 指标水平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提高,而 IVRT 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给药期间,两组均可见低血钾、心悸等药物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占%,较对照组的%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用左旋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伴 DHF 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理想的药效,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左室舒张功能,且安全性肯定,值得推荐。

  • 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与治疗对策

    作者:王湘江;谷欣;龙宏杰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与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6例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及治疗的对策。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容量复苏、血管活性用药及抗生素治疗后,平均住 ICU 时间(13.2±2.4)d,机械通气时间(10.3±2.5)d,死亡率23.08%(6∕26),治疗后4 d T 淋巴细胞亚群各值均低于治疗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外周血淋巴细胞治疗后1 d 低于术前,治疗后6 d 高于治疗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与 MOD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6 d 与治疗后1 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积极监测 T 淋巴细胞亚群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降低则表示预后不良,其监测方法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本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的声明

    作者: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作者: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或特别声明需另作处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刊全文内容按照统一格式制作,读者可上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并征订本刊。

  • 骨密度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作者:彭国庆;刘峰

    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全称为骨骼矿物质密度,是一个绝对值,其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在临床药效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中也扮有重要的角色。当今社会,中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平均人口寿命也在连续延长,骨质疏松已然成为中老年人群中的退变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据统计,截至2013年,中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已经超过8800万,并有年轻化趋势,居世界首位[1]。骨疼痛、身高降低、骨骼畸形、骨折、活动能力下降是几种常见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临床表现。其中,骨折是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患者重视的一种临床现象,它也被认为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和严重的结果[2]。要做到对个体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尽早评估,尽早采取防治措施,然后对 OP 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对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大有裨益[3]。因此,早期筛查高危人群以及早期确诊骨质疏松症患者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骨质疏松症是代谢性骨病的一种病理表现,主要特点是骨密度(或骨矿物量)下降、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徐少文等[4]通过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实验研究证明:骨质疏松既能使全身的骨密度值下降,也能使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部位的骨密度增加的速度减慢;同时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恢复愈合的进程中的骨量低下是骨折部位骨密度值降低的重要因素。吴玲等[5]对临床大量病例进行骨密度测定的调查研究显示:若研究对象存在骨质疏松骨折其骨密度值显著低于无骨折的研究对象,认为骨密度的下降是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检测骨密度可以起到及时评估机体骨质疏松程度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测量骨密度的方法进行综述,旨在寻找更合理有效的方法来监测骨密度,从而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疾病的发生发展,以便对其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泰山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