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潘毓健;徐国会;郑洁皎;夏汶;杨寅

    目的 探讨在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20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NF.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量表(BBS)和静态平衡测定仪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FMA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睁眼与闭眼模式下,观察组轨迹长度、轨迹总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PNF可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运动控制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洁皎;俞卓伟;夏汶;徐国会;胡佑红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横断面的设计来评价44例脑卒中患者接受PNF收缩-放松-拮抗肌收缩(PNF-CRAC)技术训练前后患者膝关节肌肉的sEMG信号.结果 PNF-CRAC技术具有很好的兴奋扩散作用,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患膝主动肌的兴奋性和运动控制能力.结论 PNF-CRAC技术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 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韩振翔;陈文华;周一心;祁丽丽;陆静珏;许文杰;王宏林;张贞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及平衡功能的改善.方法:9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康复技术治疗,试验1组30例,头针针刺同时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试验2组30例,采用头针治疗后PNF康复治疗,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下肢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评估下肢抗痉挛疗效,Berg评分评估平衡能力,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评估生存质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1组下肢在MAS评分、Berg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或试验2组(P<0.05).治疗2周后试验1组在SS-QOL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或试验2组(P<0.05).结论:头针同时结合PNF康复技术可有效改善卒中后痉挛期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和患者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建;李硕;闫成龙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30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PNF组、肌电生物反馈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PNF手法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肌电生物反馈联合PNF手法治疗足下垂,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测试踝背伸活动度、胫骨前肌徒手肌力、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振幅(RMS)、简化Fugl-Meyer(FMA)评估量表评价疗效.结果:联合组在改善踝背伸主动活动度方面较肌电生物反馈组有显著性差异(2.78±8.73°,P<0.05),B组踝背伸被动活动度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10.00±4.87,P<0.05);iEMG值:联合组较肌电生物反馈组和PNF组有显著性差异(854.14±606.37,P<0.05);RMS指标:肌电生物反馈组和联合组较PNF组有显著性差异(43.99±29.20,56.93±22.60,P<0.05);胫骨前肌肌力:PNF组、联合组较肌电生物反馈组有显著性差异(3.50±0.46,3.39±0.69,P<0.05);FMA:联合组较肌电生物反馈组和PNF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4.56±5.36,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结合PNF手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侧下肢运动功能.

  • 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综合性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作者:高军胜;张陆;姜岩;张冲;刘志昂;刘军

    目的 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在胸腰段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4-07—2016-01诊治的4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均行切开复位、减压及内固定治疗,24例术后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方案(综合组),24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常规组).结果 综合组与常规组康复治疗后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及巴氏指数较康复治疗前明显提高,上下肢体感诱发电位N波与P波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巴氏指数均高于常规组,且上肢和下肢的体感诱发电位N波、P波潜伏期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康复训练可提升胸腰段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缩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与针刺治疗舰艇官兵落枕的疗效比较

    作者:钟毓贤;丁宇;齐晋琳;周维金;马广昊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和针刺治疗舰艇官兵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舰艇官兵落枕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PNF组和针刺组(分别接受PNF和针刺治疗),每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3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后即刻的关节活动度评分和治疗后5个月内的落枕复发率.结果 两组各1例患者因其他原因退出研究,共48例完成试验.针刺组和PNF组患者治疗后即刻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1.9士0.5 vs 7.6±1.6;2.7士0.7 vs 8.0±1.4;P均<0.01),但PNF组患者治疗后即刻的VAS评分高于针刺组(2.7±0.7 vs 1.9士0.5,P<0.05);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患者在治疗后即刻各方向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优于PNF组(P<0.01).PNF组治疗后5个月内落枕复发率(4.2%,1/24)低于针刺组(25.O%,6/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F治疗落枕的即刻效果虽然不及针刺,但其操作简单、可能降低落枕复发率,可以作为治疗落枕的替代方案.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面瘫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秀萍;马兰;何淑范;郑春红

    目的 探讨在普通针刺加红外线治疗脑卒中面瘫基础上,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面瘫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脑卒中面瘫患者62例分为普通针刺加红外线组(对照组)31例,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每天治疗1次,每次30 min,每周5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每次15 min,每周5次.每4周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入组时)、治疗后(治疗4周)对2组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结果 2组面神经功能评定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87,高于对照组的61.29% (P <0.05).结论 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能提高脑卒中面瘫的治疗效果.

  • PNF技术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秀萍;郑春红;杨传东;张跃文;王淑霞;杨锦华

    目的 探讨在常规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基础上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轻度至中度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PNF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次30 min,每周5次;PNF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NF技术,每次15 min,每周5次.每4周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与治疗前(入组时)、治疗中(治疗4周)和治疗后(治疗8周)用Frenchay评定法进行构音障碍评定.结果 PNF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Frenchy评定结果在治疗前、治疗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及治疗后PNF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70.0% vs 46.7%,P<0.05;83.3% vs 56.7%,P<0.05).结论 应用PNF技术治疗能明显提高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面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谭荣任

    目的:探讨脑卒中面瘫患者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外线联合普通针刺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6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8,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患者(u>ua,P<0.05)。结论脑卒中面瘫患者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研究

    作者:杨佳丽;吴巧珑

    目的:评价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只进行药物、心理康复、运动康复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每日2次,每次45 min 的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1天和治疗3个月后用 Berg 平衡评价量表(BBS)和 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下肢平衡和运动功能;重心平衡测定仪评价患者静态平衡功能;跌倒风险评估量表(FRAQ)评价跌倒风险。结果治疗前组间、对照组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组 FMA 、BBS 评分、静态平衡功能和 FRAQ 跌倒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FMA 、BBS 评分、静态平衡功能和FRAQ 跌倒风险评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相比,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组康复效果更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复治疗中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平衡能力,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分析

    作者:龚泽辉;王义亮;郭强;杨芳;盛久灵;周小琴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中枢面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试验组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治疗技术训练面部肌肉,同时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手段:针灸、电针、拔罐等。总疗程1个月,比较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显效率85.71%,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率67.35%,总有效率83.67%;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能加快中枢性面瘫患者恢复,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PNF技术结合立位下健肢抗阻迈步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作者:靳亚鲁;方诚冰;薛娜;殷翠萍;张杨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结合立位下健肢抗阻迈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PNF技术结合立位下健肢抗阻迈步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下肢 Fugly-Meyer 评定(FMA)、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Berg 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 FMA、FAC、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 TUG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NF技术结合立位下健肢抗阻迈步训练对偏瘫患者可更好地改善步行功能.

  • 高能量激光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影响研究

    作者:朱兰;李向哲;黄思思;王彤;郭川

    目的:观察高能量激光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肩痛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A组 、B组和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肩痛康复治疗,A组加用高能量激光治疗,B组加用PNF治疗,C组加用高能量激光联合PNF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估肩痛,Fugl-Meyer评定量表评估上肢功能,改良Ba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3周后,3组McGill疼痛评分校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C组更高于A、B组(P<0.01),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A组(P<0.01).治疗后,3组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C组上述各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高于A组(P<0.01).结论:高能量激光联合PNF治疗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后肩痛程度,改善肩关节运动控制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干扰电、磁热治疗膝骨关节炎

    作者:李昭扬;余捷;赵超;黄礼群

    目的 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联合干扰电、磁热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方法 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PNF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干扰电、磁热治疗,PNF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NF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 knee score scale,LKSS)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3 m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结果 治疗2周后,PNF组患者疼痛VAS评分、3 m TUGT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LK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NF联合干扰电、磁热治疗KOA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动态平衡,缓解疼痛,降低跌倒风险.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牵伸术和易筋经功法之比较分析

    作者:杨程;吴安林;谢娇;叶平;谭洁;李铁浪;李江山;彭亮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牵伸术 (PNF) 是现代康复医学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技术, 在正常人和运动员中被广泛使用, 主要用于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引起了运动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同样, 作为面向普通大众、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健身功法易筋经, 以伸筋拔骨、以形引气而达到强身健体、功能康复的目的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认可;二者均以抻筋为法, 调心来改善人体生理及精神状态, 遵循人体运动的协调性, 起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 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郭文乾;王德旗;陈凤侠;任立红;纪宪法

    目的 探讨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92)运用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对照组(n=87)常规牵引加点穴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臂丛牵拉及椎间孔挤压试验评估疼痛程度,徒手肌力检测法测定上肢肌力.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6.09%、98.91%,对照组分别为60.92%、8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优于常规治疗.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中药熏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刘喆

    目的 讨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中药熏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社区康复理疗中心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实验组则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中药熏蒸方法治疗,采用Leguesne指数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Leguesne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中药熏蒸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临床效果较好,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