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생물의학공정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影响因子: 0.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5515
  • 国内刊号: 51-125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6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陈槐卿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实验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研究

    作者:卢艳;张兆华;程广辉;栾云

    本研究通过气管移植自体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BM-MNCs)治疗脱氢野百合碱(D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模型大鼠,观察其安全性及可行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30只实验用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PAH组和BM MNCs组.移植6周后BM-MNCs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右心室比重较PAH组明显改善,肺脏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而内皮素(ppET-1)、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比PAH组明显降低(P<0.05);荧光染色结果显示BM-MNCs移植6周后仍然存活并能转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以上结果表明BM-MNCs可明显减轻甚至逆转DMCT诱导的PAH进程,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血管再生及降低炎症反应实现.

  • 右美托咪定和咪唑安定对新生小鼠神经毒性作用的比较

    作者:罗金凤;郭进;韩东梅;李华凤

    右美托咪定和咪唑安定是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护中常用的镇静药物.由于二者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因此推测其对未成熟动物神经毒性有所不同.本文探讨反复使用右美托咪定或咪唑安定对小鼠神经毒性作用的差异.选择出生后8d的小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右美托咪定组(n=8)和咪唑安定组(n=8),分别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右美托咪定(10 μg/kg)和咪唑安定(40 mg/kg),实验第5d取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小鼠海马区,咪唑安定组TUNEL阳性细胞数[(20±3)个/mm2]多于右美托咪定组[(15±2)个/mm2,P<0.05]和正常对照组[(13±3)个/mm2,P<0.05];正常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量(790±103/mm2)低于咪唑安定组(1187±162/mm2,P<0.05)和右美托咪定组(890±125/mm2,P<0.05);正常对照组Bax蛋白表达量(942±104/mm2)低于咪唑安定组(1839±160/mm2,P<0.05)和右美托咪定组(1143±125)/mm2,P<0.05);咪唑安定组Bcl2/Bax值(0.64±0.13)低于右美托咪定组(0.78±0.14,P<0.05)和正常对照组(0.84±0.15,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反复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小鼠的神经毒性作用低于咪唑安定.

  • 实时三平面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

    作者:张晓玲;魏薪;孔令秋;刘敏;唐红

    应用超声实时三平面斑点追踪成像技术(RT-3P STI)评价糖尿病(DM)患者左室长轴方向整体收缩功能.病例组为临床确诊为2型DM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水平,分为DM1(HbA1c<7%,31例)和DM2(HbA1c≥7%,37例)两组,对照组63例.采用RT-3P STI,应用自动功能成像软件分析心尖三切面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PS),包括心尖四腔心GLPS(GLPS-A4C)、心尖两腔心GLPS(GLPS-A2C)、心尖左室长轴GLPS(GLPS-LAX)及平均GLPS(GLPS-Avg).结果显示临床基线资料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M1、DM2组的室壁厚度及心肌质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室内径、容积及LVEF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M2组的GLPS-LAX、GLPS-A2C、GLPS-Avg与DM1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GLPS-A4C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DM1组的各应变测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3P STI可准确评价长轴方向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并可早期发现血糖控制不佳的DM患者亚临床的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 种植支持式单端固定桥斜向集中载荷下的三维位移

    作者:王宏仁;李爱洁;陈新民

    本实验旨在研究种植支持式单端固定桥(CFPD)斜向集中受载时的三维位移.采用比格犬下颌骨作为实验对象,即刻种植ITI种植体两枚,建立以两种植体为基牙的种植支持式CFPD,采用数字激光散斑技术测量其在斜向加载时不同加载量下的三维位移.结果表明:斜向加载桥体时,随着载荷量的增加,基牙和桥体的位移量随之增大.在相同载荷下,桥体位移量大,近缺隙侧基牙位移量次之,远缺隙侧基牙位移量小;斜向加载基牙时,相应受载基牙位移量大,桥体和邻近基牙位移量次之.在相同加载条件下,加载基牙时CFPD的位移量较加载桥体时的位移量小.因此,可认为种植支持式CFPD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方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斜向受力,尤其是桥体的斜向受力.

  • 卡通表情诱发的视觉失匹配负波研究

    作者:季淑梅;李围;刘鹏;边志杰

    采用修正的“跨通道延迟反应”实验范式,探讨卡通表情能否诱发视觉失匹配负波(VMMN)及表情信息自动加工机制.两种短纯音与三种卡通表情图片伪随机排列,分时呈现,受试者听到刺激后,迅速对刺激类型做出判断并作好按键准备,当出现反应命令信号后尽快按键,听觉刺激与反应命令信号之间插入0~2个卡通表情图片.结果发现,视觉偏差刺激(愉快、愤怒表情)事件相关电位(ERP)减去标准刺激(中性表情)ERP得到两种VMMN,愤怒表情诱发的VMMN较愉快表情诱发的VMMN更负,两者存在左半球偏侧趋势,表明卡通表情可以诱发出VMMN,表情信息能被自动加工.

  • 质粒shRNA体内干扰Klotho基因对窦房结通道基因的影响

    作者:蔡盈盈;汪汉;侯言彬;房晨鹂;田鹏;王贵华;李璐;邓珏琳

    通过质粒shRNA体内干扰,研究Klotho基因与窦房结起搏通道相关基因HCN4及HCN2之间的关系,为病窦综合征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取C57BL/6J小鼠20只,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质粒shRNA 24 h组、质粒shRNA 12 h组、生理盐水24 h组、生理盐水12h组.质粒shRNA组经尾静脉注射质粒shRNA 50 μL(1 μg质粒/μL),生理盐水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0 μL.分别于注射12h及24 h后取窦房结周围组织,行RT-PCR检测各组小鼠的Klotho、HCN2、HCN4基因的mRNA水平.RT-PCR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12h组比较,shRNA 12 h组的klotho、HCN4和HCN2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小鼠Klotho基因和窦房结起搏基因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 暴发性1型糖尿病和经典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比较研究

    作者:何艳;李舍予;田浩明;黄慧;陈进;李建薇

    本研究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年10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因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入院的126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8例符合暴发性1型糖尿病(F1D)诊断标准.分析总结了该8例F1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16例同期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入院,且性别、年龄匹配的经典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T1D)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6年间,本院收治的F1D患者占所有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入院患者的6.3‰(8/1265),年龄(30.1±9.7)岁,病程(4.0±2.4)d.8例F1D患者中,5例患者起病前出现流感样前驱症状,7例出现消化道症状.与自身免疫性T1D相比,F1D患者出现流感及消化道等前驱症状的频率更高,人院时血糖更高(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lc)却明显偏低(P<0.05),而空腹及餐后C肽释放水平更低,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更加严重.本研究数据显示,与自身免疫性T1D患者相比,F1D患者入院时有更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更严重的高血糖、胰岛素缺乏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目前F1D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以及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仍亟待多中心大型临床调查进一步证实.

  • 基于小波方差的ECoG分类

    作者:颜世玉;刘冲;王宏;赵海滨

    针对典型的基于皮层脑电图(ECoG)的脑-机接口(BCI)设计,被试任务为想象左手小指和想象舌头运动,提出了采用小波方差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提出小波方差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并以此作为特征,从64导联中获取特征较为明显的6个导联进行分析;然后对脑电(EEG)数据进行三层小波分解,根据ERD/ERS现象,提取包含Mu节律和Beta节律的小波系数方差作为特征,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利用classify进行线性分类.离线分析表明,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分类正确率达到90.24%和93.77%,小波方差作为BCI研究中特征提取的方法具有更加简单和有效的特性.

  • 一种基于心算任务的脑-机接口范式的研究

    作者:王陆洲;王索刚;匡光涛

    针对传统基于P300的脑-机接口(BCI)系统中,采集信号信噪比低,特征脑电(EEG)信号提供的信息量少的问题,提出一种视觉刺激下,利用大脑处理特定认知任务(心算任务)时能有效激活相关脑区和响应信号的特性,进而增强EEG特征的BCI范式,并与传统P300范式中计数任务进行对比.对实验所采集到的EEG数据进行去伪迹、分段、滤波等预处理,利用相干平均方法提取信号特征,分析了不同实验范式对事件相关电位(ERP)主要成分P300等特性的影响.改进的范式实验中,P300幅值平均提高了6.83 μV,增幅达到73.94%;从400ms开始的脑区活动程度更为剧烈,时间更为持久;此外,不同于传统计数任务,心算任务在650ms处出现有明显的激活.表明改进的范式更能激活相关脑区、增强特征信号,可以为BCI提供一种新型系统范式.

  • 双源CT在单心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艺;余建群;李学明;陈冬冬;徐忠孜;彭礼清

    探讨单心室的双源CT(DSCT)特征及DSCT对单心室患者的诊断价值.回顾分析2009年-2011年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4例单心室患者的DSCT影像表现,并与手术及心导管结果对照.结果发现:(1)按照Anderson分型方法,14例单心室患者中,左心室型7例(50.0%),右心室型3例(21.4%),未定心室型4例(28.6%).(2)合并畸形:肺动脉狭窄11例(78.6%),双侧上腔静脉6例(42.9%),房间隔缺损5例(35.7%),共同房室瓣5例(35.7%),单心房4例(28.6%),大动脉转位3例(21.4%),内脏反位3例(21.4%),心房异构2例(14.3%),右位心2例(14.3%),右位主动脉弓2(14.3%),心耳并置1例(7.1%),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7.1%),无脾综合征1例(7.1%),动脉导管未闭1例(7.1%).(3)左心室型的附属心腔多位于主心腔的前方,占5例(71.4%);而右心室型的附属心腔均位于主心腔的后方,占3例(100%).(4)主、肺动脉以共同起于主心室多见,占8例(57.1%);主动脉瓣多位于肺动脉瓣的右侧,占9例(64.3%).(5)其中10例单心室分型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率达100%.DSCT对单心室诊断分型的准确率高,对主、肺动脉及冠状动脉的病变也可很好地显示.

  • 低功率激光对细胞端粒DNA长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玲;吴智辉;莫华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低功率氦氖激光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2BS)细胞端粒DNA长度的影响.低功率氦氖激光(波长632.8 nm,功率2 mW可调)对年轻2BS细胞进行照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检测细胞端粒DNA相对长度.结果表明,激光照射组细胞生长趋势均优于非激光照射组(P<0.05);2BS细胞在年轻时经激光照射后传代至老年时的端粒长度较对照组的老年细胞端粒长度长(P<0.05).研究结果提示,经适当激光照射后,细胞端粒DNA因衰老而变短的趋势得到减缓.本研究从基因水平为探讨低功率激光延缓细胞衰老的激光生物效应提供实验依据.

  • 抑制肾小球足细胞的Pinch-3基因对细胞形态及牵引力的影响

    作者:杨毓;牛庆元;纪珍玲;张晶晶;李建亭;马德顺

    Pinch-3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直接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力学特性.本实验用基因干扰的方法比较了肾小球足细胞在Pinch-3基因表达与抑制的条件下细胞形态的变化,并测定了它对细胞牵引力的影响.结果发现,Pinch-3基因被抑制后,细胞表面出现了许多孔洞,同时细胞投影面积明显增大,平均增加了40%;细胞的牵引力则显著减小,平均减小了40%左右,细胞牵引力的大值减小,而且细胞牵引力的分布变得分散,这说明当肾小球足细胞的Pinch-3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以后,细胞膜上产生的孔洞影响了细胞膜的力学特性,进而影响了细胞膜的表面积和细胞牵引力的形成与分布.

  • 人体背部负重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研究

    作者:陈浩;刘合荣;张建国;乔刚

    针对人体背部不同的负重量对其行走时足底压力的影响,采用三维测力台系统,对20名青年大学生背部负重行走时的地面反力进行数据采集,并做出特征双峰曲线.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曲线上的7个特征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背部负重量的增加,测试者行走时的足底压力也随之增大,且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性别差异:对于男性测试者,当背部负重量达到体重的17%时,足底压力开始发生变化,至20%负重时,足底压力已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女性测试者,当背部负重量达到体重的14%时,足底压力开始发生变化,至15%负重时,足底压力即已存在较显著的差异.

  • 正弦交变电磁场对体外培养大鼠股骨骨组织的影响

    作者:周建;王嘉琪;马小妮;郭晓宇;葛宝丰;陈克明

    研究50 Hz、1.8 mT正弦交变电磁场(SEMFs)对体外培养大鼠股骨组织的影响.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股骨组织,随机分为两组(磁场处理组和对照组).磁场处理组用1.8 mT的SEMFs每天处理股骨组织1.5h.在SEMFs处理后的第0 d(第一次处理1.5h后)、1、2、3、4和5d,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培养股骨组织中骨形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在SEMFs处理后的第3、6、9和12 d测定培养股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变化;在SEMFs处理后的3、6、9和12 d测定培养股骨中钙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EMFs能使OPG和Collagen-1 mRNA表达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在SEMFs处理后第ld和5d明显增加Runx-2 mRNA的表达水平.在SEMFs处理后的3d和9 d ALP活性明显增高(P<0.01).SEMFs处理培养股骨组织6、9和12 d后,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0 Hz、1.8 mT SEMFs能促进体外培养大鼠股骨组织中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钙含量以及ALP活性.因此,本实验从体外培养股骨骨组织水平提供了SEMFs促进骨代谢的实验依据.

  • 坐位高度对坐-走动作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金静;孟昭莉;元文学

    采用两台DLUT4060压电式多分量测力平台结合DVM8820三维红外影像捕捉系统对11名老年男性,(72.8±2.4)岁和11名年轻男性,(19.7±1.3)岁的坐-走(STW)运动进行测试,研究坐位高度对人体STW运动地反力、质心速度和动作时间的影响,探讨两年龄组完成动作时采取的运动策略和发生跌倒的风险.终确定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佳坐位高度均为100%胭窝高,此高度使人体在完成STW运动时能获得生物力学上的大优势,发生跌倒的风险也低.所以在设计和布置老年人公共活动场所和起居环境的设施高度时,应考虑胭窝高度这一影响要素,这可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

  • 图像引导无固定颈部放疗计划危及体积边界初探

    作者:吴艳龙;钟仁明;张英杰;刘志慧;李光俊;柏森

    对不能耐受面罩固定的颈部肿瘤患者,采用单纯头垫支撑、CT模拟定位时,激光标记点用皮肤墨水画于颈部皮肤,脊髓-计划危及体积边界设为5 mm,行锥形束CT引导下的调强放射治疗.每日放射治疗时行三次锥形束CT(CBCT)扫描,与定位CT参考图像匹配,计算患者平均值的平均值(M(.))和标准差(∑(μi))、患者标准差的均方根(RMS(σi))和标准差(∑(σi)).以第三次的匹配结果重新计算评估脊髓-计划危及体积边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明显减少分次间误差,使分次内误差保持较低水平.配合5 mm的脊髓-计划危及体积边界,对部分不能耐受面罩固定的肿瘤患者,可以进行安全有效的高剂量放疗.

  • 从医疗器械注册检验角度看待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的问题与发展

    作者:杨晓芳;王春仁;杨昭鹏;李德玉

    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是医疗器械申报注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对某种医疗器械按照其标准进行检测并终判定是否符合该标准要求的过程.由于医疗器械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医疗器械标准是医疗器械注册检验重要的检验依据,不如说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是医疗器械标准的践行过程.本文从注册检验的角度看待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 FAK通过粘着斑蛋白调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研究

    作者:高敏;刘肖珩;孙亨;任弘毅;王利娟;沈阳

    血管内皮细胞(VECs)迁移导致的肿瘤内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条件.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粘着斑激酶(FAK)引起的粘着斑蛋白变化以及对VECs黏附和迁移的影响.采用粘着斑激酶抑制剂(50 nmol/mL)抑制FAK在Y397位点的磷酸化,划痕法测定FAK抑制剂在0、5、10、30、60、120min对VECs迁移的影响,免疫荧光测定FAK抑制剂作用120min后细胞骨架的变化,Western blot测定FAK抑制剂的加入对粘着斑vinculin、talin和paxillin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FAK抑制剂加入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距离明显减少,胞间连丝被打断,vinculin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基本一致,而talin和paxillin表达在初始的5~ 10 min出现降低趋势,30min有缓慢升高,30 min后表达再次降低.本研究结果证明了阻断FAK的磷酸化可下调几种粘着斑蛋白复合物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抑制了VECs的黏附和迁移行为.该研究结果为由VECs迁移引起的肿瘤内血管新生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 基于坐位-站起功能训练仪的训练方法设计与实现

    作者:徐秀林;冀雪飞;安美君;胡秀坊;胡晓辉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坐下站起平衡功能训练的方法,旨在训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设计了多种训练方法针对坐下站起各个过程进行训练,包括坐位训练、站位训练、坐位站起训练及游戏训练.在整套训练方法中包含了多种反馈,如内在反馈、外在反馈、带宽反馈、总结性反馈、视觉反馈、听觉反馈等.经过一阶段的训练,患者在坐下站起各个过程的平衡能力均得到加强,表明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尤其是反馈训练,能够使患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训练,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非接触心电测量及滤波方法研究

    作者:刘宝华;甄龙;户鹏飞

    非接触测量是实现对人体心电(ECG)信号长时间监测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测量电极与人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固定,导致采集的ECG信号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滤波时经常出现ECG信号被削弱而失真的情况.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的基础理论,提出了一种快速自适应PCA去噪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ECG信号的改变自动的调整参数.通过实验证明了PCA去噪算法几乎不受信号变化的影响,能够在保留ECG信号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将干扰信号一次性去除,同时很好的解决了ECG信号在滤波时被削弱的问题.

  • 长效抗癌植入剂抑制动物模型肿瘤生长活性研究

    作者:于美丽;杜智;薛钧尘;郭宏玥;王若曦;熊薇;李澶

    研究聚酸酐-吡柔比星(PAD-THP)长效抗癌植入剂在大鼠膀胱肿瘤动物模型体内的抑瘤作用.通过N-正丁基-N-(4-羟基-丁基)亚硝胺(BBN)喂饲构建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将含药PAD-THP长效抗癌植入剂和相同剂量THP裸药分别置入大鼠膀胱肿瘤模型体内膀胱黏膜下,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体内THP血药浓度,观察比较动物体内有效药物浓度持续时间;分别测量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分析比较动物体内抑瘤效果.结果表明PAD-THP植入剂具有良好的药物局部缓释特性和明显的抑瘤效果;与相同剂量THP裸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示PAD-THP抗癌植入剂在膀胱肿瘤的术后局部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人体内关穴及劳宫穴皮肤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作者:汪震;于文龙;崔晗;时华峰;金雷

    为了解人体腧穴红外辐射的特性,本文利用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对志愿者内关穴和劳官穴皮肤的红外辐射光谱进行了连续探测.通过分析光谱数据发现:(1)人体穴位皮肤红外辐射谱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2)人体穴位皮肤的红外辐射能量随着时间变化,并且在6.79~6.85 μm和13.6~14.0 μm两个波段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其它波段.(3)虽然人体不同穴位皮肤的红外辐射变化幅度不同,但是在上述波段,它们的变化比率是一致的.这些结果表明人体穴位皮肤的特定波段红外辐射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基础,其红外辐射的产生机制很可能是区别于其它热致辐射的组织代谢结果.

  • 电刺激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作者:严中琴;杨刚;崔燎;何学令;况薇;吴文超;刘小菁;李良

    观察体外电刺激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选用第3、4代rBMSCs用于实验.实验分为3组:(1)电刺激组,rBMSCs分别暴露于1、2、4、6V电压,频率2 Hz,脉宽5 ms的电刺激,2 h/d,连续刺激10 d;(2)5-氮胞苷(5-Aza)组,给予10μmol/L 5-Aza诱导24 h,然后采用完全培养液培养10 d;(3)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液培养10 d.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逐日连续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ATA4,α-肌动蛋白(α-actin),α-辅肌动蛋白(ACTN2),心肌肌钙蛋白T(TNNT2)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TNNT2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电刺激组、5-Aza组的GATA4、α-actin、ACTN2和TNNT2 mRNA表达与TNNT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刺激可以促进r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电压2V的电刺激效果佳.

  • JC病毒VLP-Z具有定向基因传递载体特性

    作者:曾军燕;屈秋民

    为了确定JC病毒(JCV)主要外壳蛋白VP1体外重组的病毒样颗粒(VLP-Z)是否具有定向基因传递载体的特性,我们利用二硫苏糖醇(DTT)和EGTA裂解、继之含钙离子溶液透析的方法,使VLP-Z包裹外源性DNA(PUC19).通过PCR检测到VLP-Z包裹的外源性DNA不能被DNase I酶消化,证明外源性DNA包裹在VLP-Z内部.包裹外源性DNA(PUC19)的VLP-Z感染培养的HeLa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DNA及核DNA,进行PCR检测,结果在细胞浆及细胞核中均可检测到外源性DNA,证明VLP-Z可以转运外源性DNA进入细胞核.包裹pEG-FP-N1质粒的VLP-Z转染HeLa细胞后,可在细胞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VLP-Z结合IgG后进行凝胶电泳及库马氏亮蓝染色,结果显示VP1-Z和IgG两个条带,体外结合实验中,VLP-Z可与IgG抗体结合.以上结果证明,VLP-Z具有基因传递载体的特性和IgG结合功能,可以作为定向基因传递载体.

  • 铜离子功能化的基底表面上液晶取向的研究

    作者:王诗鸣;熊兴良;张琰;李广;陈萌梦

    在液晶型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中,构建一个能使液晶分子长时间呈稳定、均一的取向排列且制作方法简易的基底表面对于传感器的实用化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将5种不同浓度(0~ 100 mmol/L)的高氯酸铜无水乙醇溶液直接旋转喷涂于载玻片上,制备成具有化学敏感性的铜离子基底表面;随后将5CB液晶滴加在该基底表面,制作成液晶盒(液晶传感器);利用偏光显微镜的直光和锥光模式观察液晶分子的取向排列情况.实验发现在经过较短的时间后,旋涂有高氯酸铜的所有传感器的透射光斑先后逐渐变暗;高氯酸铜的浓度越大,光斑变暗的速度越快,完全变暗所需的时间越短;而未喷涂高氯酸铜的传感器在室温环境(25℃)下静置ld后,其透射光斑亮度没有变化;室温环境下于烘箱中贮存2个月后,喷涂有高氯酸铜的传感器的透射光亮度基本没有变化.结果表明,玻璃表面上直接喷涂高氯酸铜的基底表面能使液晶分子长时间呈稳定、均一的垂直排列;高氯酸铜的浓度对液晶取向排列的响应速度有影响.

  • 基于非广延熵先验的PET图像重建

    作者:高园园;路利军;马建华;边兆英;吕庆文;曹蕾;高绍英

    大化后验(MAP)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图像重建的病态问题.先验项的选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是传统先验形式往往会导致重建图像模糊或者产生阶梯状伪影.本文针对传统先验形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广延熵先验的正电子发射成像(PET)迭代重建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小化非广延熵先验来消除先验信息和估计图像之间的不确定性.我们将此算法在体模图像上进行了测试,并与基于传统先验的MAP方法比较.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更好抑制噪声,获得较好的重建图像质量.

  • HL-60细胞胞质体的制备

    作者:王丽丽;喻皇飞;方宁;陈代雄

    建立悬浮培养细胞胞质体制备及鉴定方法,为细胞重构奠定基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低速离心法纯化人白血病HL-60细胞,在单独细胞松弛素B(CB)和联合秋水酰碱介导下,分别于34℃和25℃,50% Percoll等密度梯度离心对HL-60细胞进行脱核,然后分别用38%和40%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胞质体;采用Wright-Giemsa染色和4,6-联脒-2-苯基吲哚二盐酸盐(DAPI)/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荧光染料双染色观察胞质体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胞质体表型和线粒体膜电位(MMP)以评价其活性.结果显示,CB联合秋水酰碱介导HL-60细胞脱核率为91.98%±4.29%,明显高于单独CB组(74.95%±3.02%)(P<0.01);34℃组的脱核率和直径≥5μm胞质体比例均明显高于25℃组(P<0.01,P<0.05);38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胞质体纯度高于40% Percoll组;纯化的HL-60胞质体表型无明显变化,12 h内其活性达80%以上.结果表明,CB联合秋水酰碱介导下50%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脱核、38%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DAPI/CFSE双染鉴定、MMP检测是制备和鉴定悬浮培养细胞胞质体的适宜方案.

  • Runx1转基因小鼠构建

    作者:汤小菊;李君丽;刘小菁;雷弋;苏巧俐;吴庆波;罗凤鸣

    本研究目的在于构建Runx1转基因小鼠模型.利用含小鼠Runx1 cDNA的ptetO7-Runx1-AscⅡ-IRES-EGFP表达载体,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和显微注射技术,将纯化的线性化表达质粒ptetO7-Runx1-AscⅡ-IRES-EGFP注射进受精卵的原核内,将存活受精卵或存活胚胎移植制备Runx1转基因小鼠,用PCR技术和Southern blot实验方法鉴定转基因小鼠是否构建成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成功构建携带Runx1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Runx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基于Hessian矩阵和GMM-EM算法的肝脏三维血管树提取

    作者:皮净锐;房斌;王翊;刘润宗

    血管系统的准确分割是许多医学应用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essian矩阵和高斯混合模型的大期望(GMM-EM)算法提取肝脏三维血管树的有效方法.首先采用Hessian矩阵对肝脏原始图像进行管状物探测和增强,接着采用GMM-EM分割算法得到粗略血管系统;由于Hessian矩阵对噪声敏感,容易出现血管的断落,本文采用形态学闭操作减少断落,同时设计了空间滤波器解决血管尾影问题;后利用三维空间连通域搜索算法去除噪声,实现血管系统的空域连通.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能有效提取肝脏的血管树.

  •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法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庄华;张明智;蕾蕾;张琼;李朝霞;夏霖;罗燕

    随着胃肠造影超声检查的发展和应用,超声对于胃肠疾病的诊断范围得到了拓宽.本研究探讨了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于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共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病例被纳入,患者均接受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机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研究者对两种检查方法对病变的发现率、定位病变的准确率及发现病变的大小差异进行比较;对不同风险度的GIST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中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GIST的检出的敏感性(57/66,86.4%)较常规经腹超声检查(33/66,50%)高(P<0.05).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法对于GIST定位能力较常规经腹超声检查强(定位准确率分别为52/57,91.2%及13/33,39.4%).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下,可清楚观察GIST的影像学特征,较高风险度的GIST与较低风险度的GIST的影像学特征有差异.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GIST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GIST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

  • 柔性印刷电路板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

    作者:蒋丽华;曹毅

    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技术具有成本低廉、加工精度高、柔韧性好和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度电路加工.近年来,FPC技术的微结构加工能力使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微流控芯片技术和微电极阵列技术的发展,基于FPC技术的高精度电路加工能力可用于加工构建微电极阵列结构,良好的柔韧性赋予了微流控芯片与其他功能模块的封装适应性,也降低了微电极阵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本文简要介绍了FPC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探讨了FPC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进一步推广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 嗅小球外丛状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喻赛男;应楠;涂春龙;凌树才

    外丛状(ET)细胞是协调嗅小球活动的主要兴奋性元素,它们参与了嗅小球球内回路、嗅小球球间回路以及嗅球间回路,在嗅觉信息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ET细胞的生理解剖特性及电生理建模研究进展,阐述了当前实验研究和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ET细胞电生理、建模以及嗅觉信息编码等研究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 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研究进展

    作者:赵祯;黄蕤

    Smac是一种线粒体促凋亡蛋白,在细胞受到凋亡刺激时,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特异性结合,解除IAPs对半胱氨酸天冬酶(Caspase3,7,9)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凋亡.Smac在肿瘤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或释放障碍,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监测肿瘤进展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利用基因技术手段将Smac基因或Smac衍生的小分子类似物导人肿瘤细胞,可减少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提高对放疗的敏感性,有望开辟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Smac的结构、促凋亡作用机制、组织分布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β-榄香烯在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再狭窄方面的潜在应用

    作者:董庆磊;尹铁英

    β-榄香烯是一种公认的广谱、高效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β-榄香烯具有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作用.本文就β-榄香烯在抑制血管生成、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功能、抗氧化损伤、抗炎症反应,以及抑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提高大脑警觉度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朱险峰;刘雅婷;张翼;周鹏

    警觉度是人体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或警惕性的能力.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机交流的显著增加,驾驶安全、医疗、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重要领域均对工作人员的警觉度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探索快速提高警觉度的方法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物理调节、化学调节和生理调节三大角度为出发点,介绍了提高大脑警觉度方法的新进展,并对其发展动态进行展望,同时也为寻求更加有效、方便地提高大脑警觉度的方法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警觉度 持续注意力
  • 肿瘤干细胞与其血管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婧文;邓磊

    肿瘤干细胞(CSCs)和肿瘤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二者近年来均备受关注,研究进展迅速,重要结果不断涌现.许多研究表明,CSCs与其周围血管微环境存在复杂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疾病进展.CSCs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血管微环境可维持及诱导肿瘤细胞具干细胞特性,且其中机制正不断得到新的阐释.本文在此对CSCs与血管微环境间相互作用及其相关靶向治疗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基础及临床探索提供可取信息.

  • 测定血浆奥沙普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应用

    作者:毛棉;王凌;蒋学华;杨林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奥沙普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两种奥沙普秦肠溶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血浆样品沉淀蛋白后经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12.5 mmol/L乙酸铵缓冲液(pH=3.0)(71∶29).血浆中奥沙普秦在0.50~70.56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与日间标准差小于12.33%和10.42%.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方式分别单次服用奥沙普秦肠溶片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0.4g后,AUC0→264h分别为(4 917.44±629.57) μg·h·mL-1和(4 604.30±737.83) μg·h·mL-1;Cmax分别为(52.34±7.68) μg· mL-1和(48.66±4.87)μg·mL-1;Tmax分别为(18.70±2.27)h和(19.30±1.63)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0%±13.7%.该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好,可用于奥沙普秦的体内过程研究;两种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 新型智能高电位治疗仪的研制

    作者:高铁旦;王华峰;陈超敏

    本文以Atmega1280为控制器,给出了一种智能高电位治疗仪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将220 V交流电降压为110 V交流电,利用继电器构成不同的回路,在不同的回路中接入不同感值电感以改变治疗波形,通过变压器升压产生合适的治疗电压,同时编制了相应的控制软件,实现了高电位治疗仪的软硬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治疗仪工作稳定,治疗效果良好.

  • 新型内毒素特异吸附血液净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作者:王菲菲;王翔;熊延连;许培;靳欣欣;唐金龙;毛金春

    本研究目的是制备一种带有肝素(heparin)分子臂和多黏菌素B(PMB)配基的用于清除内毒素的血液净化吸附材料,探讨其在内毒素血症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首先采用氯甲基树脂(PS)为载体,经乙二胺活化后引入肝素分子臂,戊二醛将PMB配基固定于吸附剂;荧光标记内毒素(FITC-LPS)体外静态吸附实验直接观察材料吸附性能,内毒素体外静态吸附实验测定其吸附量和吸附率,并对吸附剂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吸附剂在2h左右能够达到吸附平衡,对脂多糖(LPS)的去除率能够达到70%以上,对血细胞和血浆蛋白的吸附率分别小于10%和20%.吸附剂对于LPS具有高选择性及高吸附量,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内毒素血症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微创手术腕式机构的设计

    作者:张振华;曹彤;陈华;刘达;史震云;马晨

    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手术器械的小体积、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TiNi形状记忆合金(SMA)的应用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微创手术腕式机构,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灵活轻便、运动空间大、输出位置精度高等优点.本文简要地介绍了TiNi SMA的性质,描述了腕式机构的构型,对机构模型进行了力学仿真分析并建立了机构运动学方程,后给出了机构的工作空间.

  • 心电QRS波检测与心室辅助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廖火根;杨明;庄晓奇;黄欢

    为了实现心室辅助装置辅助时序自动跟踪心电(ECG)信号,本文设计了一套ECG采集电路,基于Lab-VIEW平台实现ECG信号采集、平滑滤波以及QRS波检测,并以QRS波为基准触发心室辅助装置辅助心脏收缩射血,辅助持续300 ms后,辅助心脏舒张.经实验效果验证,本系统ECG采集电路抗干扰能力强,无QRS波误检测,无辅助装置误触发,辅助时序能够自动跟踪ECG信号.

  • FOLR1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黄明钜;王琪;张玮;尹巧云;李状;李力

    本研究通过构建叶酸结合蛋白1(FOLR1)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鉴定.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基因全长,克隆至pWPI载体质粒,重组阳性克隆行PCR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载体质粒与辅助质粒共同转染人肾上皮(293T)细胞包装病毒,病毒颗粒感染人卵巢上皮癌(SKOV3)细胞,流式分选,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病毒感染后细胞中的FOLR1基因和蛋白表达.经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载体质粒构建成功,293T细胞高效包装此慢病毒,携带FOLR1基因的慢病毒感染SKOV3细胞后可见大量绿色荧光细胞,流式分选后经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出FOLR1基因和蛋白稳定表达.这为探讨FOLR1基因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 一种合成医用蝉鸣声的方法

    作者:王杨靖;何培宇;潘帆;崔焘;王海燕

    掩蔽疗法能促进患者对耳鸣的适应,并以其简便性、安全性的独特优势成为治疗耳鸣的常用方法.通过调查发现,蝉鸣声是常见的耳鸣声之一,但国内外尚无相关的研究报告以合成蝉鸣声作为掩蔽声来治疗耳鸣的案例.因此,本文借鉴成熟的人类声学理论,以合成蝉鸣声及实现其多样性变化为例,提出了一种合成医用掩蔽声的方法,同时解决了频谱搬移过程中能量损失的问题.实验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生物医学工程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Z1
1998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