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생물의학공정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影响因子: 0.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5515
  • 国内刊号: 51-125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6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陈槐卿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异形矿物粉尘巨噬细胞毒性研究

    作者:董发勤;邓建军;蒲小允;John Huang

    为研究粉尘样品对兔肺泡巨噬细胞(AM)产生的不同毒性,探讨巨噬细胞受损的机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测兔肺泡巨噬细胞死亡率,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变化.结果表明,沸石、硅灰石无细胞毒性,而其它的纤维状及颗粒状矿物粉尘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纤维状矿物尘对AM毒性大于颗粒状矿物,毒性程度与粉尘中的活性OH-含量正相关,但并不一定与SiO2含量相关.粉尘所形成的高pH值不利于细胞的生存,低生物持久性的粉尘对人体是安全的.粉尘中变价元素的含量可能影响其毒性.表面电位是粉尘毒性的非稳定因素.矿物尘的微形态是影响其毒性的因素之一,而矿物尘的毒性主要依赖于其特性.

  • 人体呼吸道的二级及三级支气管内吸气流动的数值研究

    作者:张楚华;闻苏平;刘阳

    呼吸系统的主要生理机能是在大气和血液之间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其生理过程与呼吸道内的气体流动和输送有密切关系.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呼吸道内二级及三级支气管模型内的吸气过程进行数值研究,研究表明:二级支气管的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实验值吻合很好;在三级支气管内,当人体处于正常吸气流量下,支气管内未发生任何分离现象,但流道几何形状的弯曲和分岔使支气管内出现强烈的二次流现象,主流速度出现倾斜分布及m-型分布特征,从而加大了分岔管内侧壁面及前后侧壁面上的切应力;在三级支气管的末级管内,流量分流不均匀,在计算条件下,中部支气管内的流量与侧部支气管内的流量之比为1.2.

  • 具有磁感应定向加热治疗肿瘤作用的锰锌铁氧体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特性检测

    作者:樊祥山;张东生;郑杰;顾宁;丁安伟;贾秀鹏;秦洪云;金立强;万美玲;李群慧

    采用改良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Mn0.5Zn0.5Fe2O4 纳米磁性材料,用透射电镜、分析仪及热分析系统等进行表征及特性检测.将Mn0.5Zn0.5Fe2O4 纳米粒子以及其不同浓度的磁流体置于200 KHz的交变磁场中照射,检测其磁感应自控加热作用;用Mn0.5Zn0.5Fe2O4 浸渍液体外干预小鼠L929成纤维细胞,通过检测细胞增值率来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纳米粒子为圆形,约40 nm,并经检索x-线粉末衍射图库证实;纳米锰锌铁氧体磁流体能磁感应加热而升温到40℃~51℃,且终温度能稳定控制不变;纳米锰锌铁氧体浸渍液对细胞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 γ射线低温辐照对胶原膜体外稳定性和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作者:林晓艳;唐敏;张兴栋

    低温下,胶原膜经γ射线辐照改性,采用剂量率为22 KGy/h, 辐照剂量分别为15、25、35 KGy.测定辐照前后胶原膜抗胶原酶酶解能力,对胶原膜的体外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对辐照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实验所设计的条件下,辐照改性后胶原膜的交联度及稳定性均增加.采用MTT 法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对辐照后胶原膜的细胞相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在一定的辐照剂量范围内(<25 KGy), 辐照对胶原膜的细胞相容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当超过一定剂量后,辐照改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胶原膜的细胞相容性.

  • 用于生物阻抗测量的双反馈电流源研究

    作者:王超;王湘嵛;孙宏军;王化祥

    针对生物阻抗测量中电流源在较高频率时,恒流特性较差的问题,以及对其消除直流信号能力的要求,设计了双反馈电流源方案,基于第二代电流传输器(CCII)原理设计的电压控制电流源,通过增加直流反馈单元和输入缓冲,获得了良好的输出阻抗和抗直流特性,并通过使用直接数字合成(DDS)和乘法解调技术,实现了电流幅值的闭环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电流源的恒流特性.

  • 无创经皮电刺激仪治疗OSAS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疗效

    作者:胡良冈;徐晓梅;龚永生;范小芳;王良兴

    研究采用经皮双向电流脉冲刺激舌下颏舌肌作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一种新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图同步监测患者,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时及时给予佳参数的电刺激,使得以颏舌肌为主的上气道扩张肌促使舌体向前运动,扩大舌咽气道,降低上气道阻力,改善夜间低氧血症,改善睡眠结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22名OSAS患者经我们治疗后显效17名,好转2名,无效3名,有效率77.27%.初步证明这是一种的治疗OSAS的新方法.

  •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启动子识别系统

    作者:熊清;王远强;李志良

    将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结合,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建立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真核生物蛋白编码基因启动子的识别中.实验结果表明:我们以此模型为基础构建的系统对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启动子序列均能有效识别,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99%和97%,表明此算法用于启动子序列的识别可行且十分有效.

  • 基于压电谐振检测技术的癌胚抗原免疫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波;府伟灵;毛琼国;姚春燕;陈鸣;徐世军;俞凡

    为了建立一种新型压电石英晶体癌胚抗原(CEA)免疫传感器,传感器检测池用AT切向、基频10 MHz的石英晶体通过金属夹具和乳胶套圈固定组成,采用巯基化方法把抗人CEA单克隆抗体固定在金膜电极表面制成抗体敏感膜,构成的压电CEA免疫传感器应用于临床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构建的压电CEA免疫传感器对CEA的响应特性良好,其线性检测范围为1.56~50.00 ng/ml,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对CEA的检测基本无干扰;传感器可再生后重复使用5次;50例临床标本检测结果与放射免疫检测法符合(P>0.05),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0.研制的压电CEA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需标记、操作简单、省时、能实时在线检测和重复使用等优点,对比分析表明其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临床检验.

  • 三维医学图像序列的自动连续分割

    作者:丁思懿;杨杰;姚丽秀;许晴

    我们针对医学辅助诊断系统中从MR图像分割脑肿瘤的问题,改进了区域竞争算法,并利用它实现了医学图像序列间的连续自动分割, 特别是脑肿瘤的分割和脑膜瘤的自动识别.模糊化区域竞争算法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医学图像的模糊与不均匀的特点,而用区域增长做初始化可以给区域竞争提供用来竞争和合并的过分割区域.为了实现医学图像序列的自动连续分割,每一副切片的分割结果都会被用作初始化下一张切片;并且我们根据脑膜瘤的特点实现了它的自动识别.实验表明,我们的自动分割算法对仿真脑图像和真实脑图像均有较好的分割精度,并能满足系统对分割快速性的需要.

  • 固定多粘菌素B的新型吸附剂对血液中细菌内毒素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苑;王翔;熊兴良;邵阳;高玮;蔡绍皙

    研究了固定有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对血浆中细菌内毒素的亲和吸附性能,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建立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用固定有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观察该吸附剂血液灌流清除血浆中内毒素的功效,考察了接有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的血液相容性及其对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血液灌流吸附疗法成功地清除动物模型血液中的内毒素,而且,固定有多粘菌素B的特异吸附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 异亮氨酸拉链修饰的可溶性CD40L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作者:杜小波;田聆;王永生;刁鹏;王国庆;魏于全

    为了获得异亮氨酸拉链修饰的可溶性CD40L(IZ-sCD40L)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首先用PCR和重叠PCR的方法得到了IZ-sCD40L基因片段,然后构建了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αA-IZ-sCD40L,核酸测序分析表明IZ-sCD40L的基因片段正确克隆到pPICZαA质粒中,将其线性化后,电转化到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PCR筛选阳性重组菌株,经表型鉴定后,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印迹杂交结果证实了表达产物为重组IZ-sCD40L的融合蛋白.

  • 复合树脂粘结桥有限元三维建模和数值分析

    作者:韩景芸;费仁元;李彦生;张磊

    以基于STL的网格实体建模方法,设计了修复体、基牙、牙周膜、骨皮质,骨松质和牙槽骨的三维几何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了四种载荷下不同支架和洞型设计对修复体应力分布及强度的影响,发现与纯树脂模型相比,传统纵向设计使修复体牙合面的σ1大值升高了6.22%,而改良后的支架可有效降低各危险区的应力极值,提高修复体的强度;洞型的改良设计能够减小固位体接触面上的大剪应力,对粘结剂层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加宽连接体及减小桥体颊舌径尺寸可进一步缓解应力集中.

  •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纯钛表面形貌及成分的影响

    作者:蒋滔;程祥荣;王贻宁;童华;胡继明

    分别用HNO3、热H2SO4/H2O2、热H2SO4/HCl处理纯钛片30 mi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试样的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HNO3组表面形貌光滑,平整;而H2SO4/HCl、H2SO4/H2O2处理方法可获得粗糙的表面,其中H2SO4/HCl处理后的表面孔隙更大.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三组钛片表面的主要成分均为钛、氧和碳,H2SO4/H2O2组的碳含量低,而H2SO4/HCl组碳含量高.HNO3组和H2SO4/H2O2组表面除了TiO2还存在Ti2O3、TiO、金属Ti等多种物质,而H2SO4/HCl组表面只存在TiO2.

    关键词: 表面特征 氧化物
  • 呼吸力学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

    作者:李德旺;仇原鹰;盛英

    呼吸力学参数是肺功能评价和手术麻醉过程中对病人呼吸功能和麻醉机状态评价的重要指标.呼吸力学参数的测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可以用于呼吸机当前状态的动态监测,指导呼吸机的使用以及重症病人的呼吸监护等.本文研究的测量方法将突破目前国内呼吸监测仪器只能测量呼吸频率等有限呼吸生理参数的局限,测取十多项呼吸监测常用的判断指标并以数字和图形方式显示相应结果,可提高国产呼吸监测仪器的性能.

    关键词: 呼吸监测 流量 压力
  • 可控微管道结构支架构造及旋转式动态培养研究

    作者:李祥;李涤尘;王林;王臻;卢秉恒

    骨组织工程中,支架的构造,尤其是支架内部微管结构的构造,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利用光固化快速成形间接构造方法,制备尺寸适合,空间走向、分支、相互连通性完全可控的微管道结构支架.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表明:所构造微管道尺寸均在200~600 μm,其空间走向、分支与设计结构一致,微管道之间完全相互连通.将所构造支架复合成骨细胞之后,分别置入6孔培养板和自行研制的旋转式三维动态培养系统,进行体外培养.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其表面和内部微管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三维动态培养条件下,支架表面的细胞分布更加均匀,微管道内部也有少量细胞长入.

  • 表面改性TiNi记忆合金棒的回复力学实验研究

    作者:汪爱媛;彭江;张晛;许文静;王鑫;孙明学;卢世璧

    采用直径为6~7 mm钛铌涂层TiNi记忆合金棒与未经表面改性的TiNi记忆合金棒,相变温度平均为33.0℃,低温下在三点弯卡具上进行预弯,挠度分别为5.0、10.0、15.0和20.0 mm,保持位移恒定,分别在37℃及50℃的生理盐水溶液恒温水浴箱中测量其三点弯回复力变化特性.结果表明,TiNi记忆合金棒的回复力随回复温度、棒直径、变形量增加而增加;经钛铌表面喷涂后6 mm及6.5 mm棒的回复力有一定降低,但7 mm棒回复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依照以上数据可以为临床设计脊柱侧弯矫形棒提供参考.

  • 纳米碳酸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作者:刘建国;徐执扬;李冬松;徐莘香

    合成纳米碳酸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将合成的纳米碳酸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与细胞标准株体外共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对材料进行初始强度的力学测试.力学测试显示纳米碳酸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初始强度,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纳米碳酸钙与聚L-乳酸复合后,提高了其力学性能,并使材料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 新型载基因微泡的制备及其在心肌细胞报告基因转染中的应用

    作者:汪国忠;胡申江;郑哲岚;孙坚;郑霞;朱朝晖;李江;姚宇玫

    为了提高基因黏附微泡的稳定性和基因携带容量,采用改良超声声振法将质粒-多聚乙酰亚胺(PEI)复合物整合至微泡包膜上而制备出新型载基因微泡.电泳分析及细菌转化实验表明PEI能降低超声声振对质粒结构及功能的破坏.新型载基因微泡具有良好的声学及血液流变学性能,其基因携带量明显高于基因黏附微泡.分别采用超声破裂新型载基因微泡及基因黏附微泡介导心肌细胞β-半乳糖酶基因转染.结果表明,超声破裂载基因微泡能增强裸质粒转染效率达107倍,其基因表达水平为超声破裂基因黏附微泡组的6.85倍.提示经改良法制备的新型载基因微泡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基因转运载体,超声破裂载基因微泡能明显增强心肌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

  • [1,6-双(L-α,β-二氨基丙酸)]催产素的合成

    作者:吴凯群;翁玲玲;郑虎

    通过7+2片段组合方式,,采用液相法合成了全新的含非蛋白质氨基酸L-α,β-二氨基丙酸(L-Dap)的催产素的类似物.合成中所需的保护氨基酸的α-氨基均采用苄氧羰基(Z)保护,L-Dap的侧链氨基采用叔丁氧羰基(Boc)保护.先用逐步增长方式采用对硝基苯酚酯法缩合得到重要中间体七肽片段,再用叠氮法缩合得到保护九肽.Z-保护用催化氢化法脱除,Boc-保护用CF3COOH脱除.共合成了含 L-Dap的新化合物8个,所有寡肽都通过了氨基酸分析以及质谱确证.

  • 高强度聚焦超声"切除"组织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李发琪;王智彪;杜永洪;马平;白晋;伍烽;冯若

    运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技术完整切除组织块并确立相应的能效关系,从而进行HIFU剂量学研究.按照由生物学焦域(Biological focal region, BFR) →束损伤→片损伤→块损伤的治疗原则,使用ISATA为0~27 700 W/cm2,扫描速度1~4 mm/s,束损伤的空间间距5~10 mm,片损伤的空间间距10~20 mm,在离体牛肝组织中形成不同治疗深度的束损伤、片损伤和块损伤,从而实现完整切除组织块.并把形成单位体积凝固性坏死所需的HIFU超声能量叫做HIFU治疗的能效因子(Energy-efficiency factor,EEF),用EEF量化HIFU在组织内的能量存积.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治疗深度处形成的束损伤的EEF随治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形成片损伤、块损伤的EEF远远小于在不同治疗深度处形成束损伤的EEF,且形成块损伤的EEF小于形成片损伤的EEF.形成片损伤、块损伤的EEF并不是不同治疗深度的束损伤的EEF、不同治疗层面的片损伤的EEF的简单叠加,它与一个已存在的损伤改变了组织声环境有关,提示可通过改变组织声环境来改变EEF.因此,用EEF来进行HIFU的剂量学研究是一个新思路.对一个固定的聚焦超声换能器,EEF除了与声功率、辐照时间、治疗深度、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有关外,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HIFU治疗过程中组织声环境的改变.

  • 冠状动脉支架用316L和317L不锈钢低腐蚀率的测定

    作者:梁成浩;郭亮;陈婉

    采用电化学恒电流线性极化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冠状动脉支架用316L和317L不锈钢在37℃人工模拟血浆Tyrode's溶液中的低腐蚀率.结果表明,电化学恒电流线性极化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316L和317L不锈钢的腐蚀率分别为21×10-3、9.8×10-3 μm/a和0.8×10-3、0.6×10-3 μm/a,其值都远小于0.25 μm/a,符合医用级金属标准,并且317L不锈钢的腐蚀率小于316L不锈钢.电化学恒电流线性极化法测得的金属腐蚀率大于原子吸收光谱法所得的结果.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能够准确反映金属材料溶解释放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量.

  • 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形成中大鼠门静脉零应力状态的变化

    作者:施斌;朱樑;谢渭芬;张忠兵;吴国强

    用CCl4注射法制备大鼠肝内型门脉高压模型,通过观察门静脉张开角的大小,研究肝内型门脉高压大鼠在模型建立过程中不同时间点门静脉零应力状态的变化.结果发现,在门脉高压症形成中,大鼠门静脉张开角逐渐增大,从CCl4注射第10周起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存在非均匀性生长,门脉高压大鼠门静脉的残余应力和应变大于正常大鼠.

  • 大鼠脂肪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及其形态特征

    作者:林云锋;陈希哲;田卫东;阎征斌;郑晓辉

    切取4只雄性SD大鼠鼠蹊部皮下脂肪,通过机械分割和组织消化法获得脂肪基质细胞,用人内皮细胞培养基进行定向诱导,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并以透射电镜及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SD大鼠脂肪基质细胞经过定向诱导后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单层融合贴壁生长;细胞浆中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内具有内皮细胞特征性的Weibel-Palade 氏小体,细胞边缘可见较多指状突起,胞浆内可见溶酶体等结构.结果证实从SD大鼠皮下脂肪获取得基质细胞经过定向诱导后,可以分化成为内皮细胞,该细胞具有与其它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相同的特征.皮下脂肪可以成为内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的又一细胞来源.

  • 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铁瑛;王冬梅;季彤;王成焘;张陈平

    模拟临床下颌骨缺损状态和咬合力学环境,对自体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的生物力学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人体骨骼和肌肉系统的解剖学特征,模拟B、BS″S″和RB″S″类缺损状态,建立腓骨和髂骨修复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咬合力作用下重建下颌骨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缺损腓骨重建,从右侧后牙牙槽嵴对应接骨处到左侧颏部对应接骨处,应力状态均从压应力到拉应力过渡,应力值大小受缺损方式影响;相同缺损腓骨与髂骨重建,以皮质骨为主要成分的腓骨重建下颌骨,应力分布较完整下颌骨有显著变化,移植骨上大应力约为正常骨上5倍,呈现明显的应力遮挡;以松质骨为主要成分的髂骨重建下颌骨,应力状态和完整下颌骨基本相同.因此,髂骨重建下颌骨的力学性能较腓骨类更接近完整下颌骨,更利于术后愈合和进一步的功能重建.

  • 基于形变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作者:李海云;王筝

    结合形变模型和模糊C-均值(FCM)分割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形变模型的医学图像解剖结构轮廓分割方法,在FCM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成员隶属函数定义一种模糊约束力并附加于形变模型的外部约束力中,在该种复合外部约束作用下,使形变模型能更好地收缩于解剖结构的轮廓.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粗糙集滤过的神经网络在昆虫分类学上的应用研究

    作者:杜瑞卿;王庆林;刘广亮;张征田;李晨

    根据昆虫图像,对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的28种昆虫提取形状参数、叶状性、球状性等7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粗糙集理论与方法的论证和运算,并与赵汗青等统计分析的结果加以比较;在粗糙集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神经网络模式识别,与传统分类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在作为目级阶元分类时,各项特征的重要性依次为:(似圆度、偏心率)>(亮斑数、球状性、圆形性)>(叶状性、形状参数);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完全一致.由此得出: 粗糙集理论在昆虫依据数学形态特征进行分类方面与统计分析方法相比有更为理想的作用;粗糙集神经网络的结合应用在昆虫分类上有重要意义.

  •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谷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作者:杜建;张晟;张丽芳;孙蕊;熊成东;彭宇行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料在溶剂中与萘钾反应,形成聚乙二醇单甲醚的钾盐活性中间体,再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得到聚乙二醇单甲醚对甲苯磺酸酯,进而反应生成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并用此引发γ-苄基-L-谷氨酸-N-羧酸酐,生成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单甲醚-聚苄酯谷氨酸,然后用碱脱去苄酯保护基,得到水溶性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谷氨酸.用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嵌段共聚物在药物控制释放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防护性能研究

    作者:田丰;王政;杨荆泉;杨健;刘圣军;张彦军

    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主要用于接触烈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时医护人员的防护.污染空气经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后由风机输送到防护头罩内,并形成140±10 Pa正压环境,头罩内气体可从罩衣下部排出,降低头罩微环境内二氧化碳浓度和水蒸气含量,未经过滤的空气不能进入头罩内部.高效空气过滤器设计有双级滤层,对模拟病毒过滤效率达到99.9999%;以4 km/h速度进行动态行走作业试验,结果显示送风量为75~125 L/min时受试者心率为 90~105 次/min,血氧饱和度为97%~98%,能满足健康人较重工作负荷时的生理需求;临床试验表明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头罩可对传染病区内的医护人员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 基于雷达式非接触生命参数检测中跟踪干扰谱峰的二次滤波算法研究

    作者:路国华;杨国胜;王健琪;倪安胜;荆西京

    为了抑制雷达式非接触生命探测系统中的动目标干扰,提出可跟踪干扰谱峰的滤波算法,用于检测受到同频带干扰影响的呼吸信号.对信号一次滤波后,进行Yule-Walker功率谱估计,发现可能的同频带干扰谱峰,通过与标准呼吸信号进行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计算,对干扰谱峰定位,从而进行二次滤波,提取呼吸信号.结果表明,经二次滤波算法处理后,呼吸信号中同频带干扰谱峰被识别并抑制.对于单一同频带干扰谱峰,该算法能有效抑制同频带干扰,提取呼吸信号.

  • 固相表面的抗原抗体反应模型与主动式生物芯片系统

    作者:朱文伟;张文红;朱文彪;韩锋产;董秀珍;阎小君

    为了克服现有被动式生物芯片的不足,我们从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固相表面的抗原抗体反应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式蛋白芯片系统,该系统中引入负压发生装置及控制装置,可对硝酸纤维素(NC)膜上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控制.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它具有快速、稳定、鲁棒性好等优点,能满足实际要求.该系统将有助于提高抗原抗体反应的效率,改善芯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 仿生活性人工软骨的体外构建及其异位成软骨分化实验研究

    作者:马兴;胡蕴玉;颜永年;熊卓;吕荣;王军;徐新智;李丹

    应用先进快速成形技术(RP)制备32枚粒度均匀(尺寸均为4mm×4mm×4mm)的聚乳酸-聚羟乙酸(PLGA)人工载体,该载体经I型胶原表面修饰后均分为A、B两组.A组载体复合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rAAV-hBMP-2)的兔骨髓基质细胞(MSCs,2×104个细胞/枚);B组每枚载体复合等量、同代次、未基因转染MSCs.体外培养第5 d,从两组各取12枚细胞-载体复合物植入裸鼠皮下,术后30 d取材观察.结果发现rAAV-hBMP-2转染的MSCs成功表达目的基因.RP制备的PLGA载体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大孔及材料表面微孔孔径分别为300 μm和3~5 μm.体外培养3~5 d,两组载体均复合生长着大量种子细胞.皮下埋植30 d,A组植入物形成较为典型的软骨细胞及基质,II型胶原蛋白表达阳性;同期B组植入物无软骨组织形成.A组聚酯材料面积百分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果表明RP结合载体材料表面修饰,能制备出兼具理想孔隙结构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支架载体,该载体高效复合rAAV-hBMP-2转染的MSCs为组织工程软骨构建创造有利条件.

  •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徐在品;邓小燕;门吉英;冯雪建;卢占军;杨庆华;姚碧琼

    研究了紫苏不同部位(苏叶、苏子、苏梗)提取物对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为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都能显著降低低切时(10 s-1)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P<0.05),并能极显著降低低切时的全血还原黏度(P<0.01);苏叶、苏梗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P<0.05),而苏子提取物对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影响;苏子、苏梗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浆黏度(P<0.05),而苏叶提取物则不能降低血浆黏度;阿司匹林对照组只能显著降低低切时(10 s-1)全血还原黏度和血浆黏度(P<0.05).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中切和高切时(60 s-1,120 s-1)的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 萘哌地尔缓释片犬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贾运涛;蒋学华;丁劲松

    对萘哌地尔(NAF)缓释片体外释放和家犬体内吸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人工胃液为介质,测定萘哌地尔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X),同时测定家犬单剂顿服100 mg萘哌地尔普通片/缓释片后的血药浓度,分别采用W-N法和逆卷积法计算萘哌地尔缓释片在家犬体内不同时间的吸收分数(F)/体内吸收量(A);以F或A对相应时间点的X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分别为:F=2.1533X-27.636,r=0.9927;A=2.3452X-25.474,r=0.9938.两种方法均表明NAF缓释片的体外释放与家犬的体内吸收之间相关性良好.

  • 不同脱乙酰度对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作者:姚子昂;吴海歌;韩宝芹;刘万顺

    以分子量为30万,脱乙酰度分别为63.3%、73.7%、83%和97%的壳聚糖制备不同的壳聚糖膜,在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膜上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通过观察角膜基质细胞在不同壳聚糖膜上的生长状态、贴附情况、生长曲线以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壳聚糖分子脱乙酰度对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脱乙酰度越高,壳聚糖膜对细胞的损伤越小,越有利于细胞在膜上的生长和贴附,反之,低脱乙酰度的壳聚糖膜与角膜细胞的相容性较差.

  • 一种新的SARS DNA序列的可视化分析方法

    作者:徐志节;杨杰;刘国平;王猛;黄振德

    传统的DNA序列分析方法是对DNA序列的比对,而本文则给出了一种新的DNA分析方法.它是基于S.Wolfram的元胞自动机(CA)原理,将DNA序列的一维信息转化为二维可视图谱.使用本方法应用于SARS DNA序列分析中, 并发现一个SARS病毒不同于其他非SARS病毒的DNA序列特征.通过比对已知的冠状病毒家族各病毒株的全序列二维图谱,证明该特征是SARS病毒所特有的,这有助于SARS的临床鉴定.

  • 基于B超图像分析的脂肪肝辅助诊断方法研究

    作者:汪小毅;林江莉;李德玉;汪天富;郑昌琼;程印蓉

    本研究为B超诊断脂肪肝建立计算机辅助诊断手段.通过分析正常肝和脂肪肝B超图像的图像特征,包括图像的近远场灰度比特征,以及灰度共生矩阵的角二阶矩、熵和反差分矩统计特征,组成特征矢量,再分别用κ-平均聚类算法、自组织特征映射人工神经网络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对特征矢量进行分类处理.κ-平均聚类算法对正常肝的识别率为100%,对脂肪肝的识别正确率为63.6%;自组织特征映射人工神经网络对正常肝的识别正确率达100%,对脂肪肝的识别正确率达93.94%;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对正常肝和脂肪肝的识别率均为100%.本文建立的方法能较肉眼更精确地反映正常肝和脂肪肝B超图像的特征,如果再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能大大提高脂肪肝的诊断准确性.

  • 基于"小波-幅值-斜率"的P波检测新方法

    作者:万相奎;秦树人;梁小容;丁建平

    根据P波的四类基本形态的特点,将小波变换与P波在变换后的幅值和斜率参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幅值-斜率"的P波检测新方法:先应用小波变换初步搜索出满足阈值的模极大值对;然后根据P波对应的模极大值对的特点,结合幅值和斜率判据,剔除干扰,检测P波的峰点和形态;后区别单峰P波和双峰(及双向)P波,分别确定出P波的起点和终点.用该方法进行了随机采集的临床ECG数据和MIT/BIH数据的P波检测实验,和人工检测结果比较,实验统计结果显示正确检测率高于96%.

    关键词: P波 小波 幅值 斜率 阈值
  • 用γ射线显影法研究磷酸川芎嗪脉冲塞胶囊在犬胃肠道内的崩解释药和转运行为

    作者:吴芳;丁洪;张志荣

    为了解所研制的新型脉冲给药系统-磷酸川芎嗪脉冲塞胶囊能否在体内实现脉冲释药及其在体内的崩解释药部位,采用γ射线显影法研究了在含药片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99mTc标记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的脉冲塞胶囊在犬胃肠道内的崩解释药和转运行为.结果表明,自制的脉冲塞胶囊在间隔一定时间(时滞)后,其中的含药片开始在犬的胃幽门部位或小肠崩解释药,且释药较为迅速,与希望的脉冲释药方式一致.此外,脉冲塞胶囊在犬体内的释药时滞随溶蚀塞重量的减少而缩短,可以通过调节凝胶塞的重量来获得所需时滞的脉冲塞胶囊满足时辰治疗的要求.

  • 体外模拟心血管系统血液动力学性能分析

    作者:李洪;钱坤喜

    为研究人工心脏和心血管系统之间的血液动力学作用机制,根据弹性腔模型建立了一套能反映血液动力学特性的体外血液循环模拟实验装置,测试血液动力学参量与心室后负荷(即外周力R和动脉顺应性C)以及每搏心输出量Vs,心动周期T和心室收缩时间间隔Ts,前负荷等六个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改变六个参量中的某一个参量而固定其余参量,测试这个参量对动脉血压及流量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与生理情况和数学模型分析相符合.压力和流量波呈脉动性,与真实生理波形相似.整个模拟装置能够反映血液动力学特性.

  • 心电信息数据库系统开发

    作者:谢元芳;王秋明;王茜;郭亚峰;王子时;张正国

    心原性猝死是严重威胁人类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深入研究心脏猝死对于临床预后,降低总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保健费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具有1297条信号记录及其相应的临床信息,能够和当前国际上大型生理信号数据库进行软件和数据共享的心电信息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的建立将促进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原性猝死的解释、诊断和预测.

  • 2型糖尿病药物筛选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罗傲雪;范益军;罗傲霜;宋关斌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针对其治疗而进行的寻找新药的药物筛选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整体动物水平上升到细胞、分子水平,由传统的筛选技术发展为快速高效的高通量筛选.本文将对2型糖尿病的药物筛选技术逐一进行概述.

  • 血管组织工程相关生长因子的控制释放研究进展

    作者:邬丽丽;袁晓燕;姚康德

    生长因子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组织的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生长因子负载于高分子材料支架上,可以实现对生长因子的控制释放.其释放机制随负载方法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本文总结了共混、凝胶、微球包埋以及化学键合法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相关生长因子控制释放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超细纤维包埋法的应用前景.

  • 人体膝关节韧带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周吉彬;郝智秀;杨义勇;王人成;金德闻

    韧带是稳定膝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生物力学模型中模拟韧带将会影响膝关节动力学特性以及韧带力,韧带应变和接触力分布的计算.本文就韧带在生物力学模型中的简化方法及其力学参数的选择以作一综述,并提出建模的具体方法.

  • 医学图像分割技术

    作者:李璟;朱善安;Bin He

    图像分割是制约医学图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关键性问题.医学图像分割则是图像分割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本文讨论了医学图像分割的目的和意义,简述了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的进展,对近年来医学图像分割技术进行了综述.

  • 基于扩散张量的脑白质内神经纤维束的可视化技术

    作者:赵欣;王明时;高伟;刘海婴

    介绍了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中发展非常快的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扩散张量数据来重建脑白质内的神经纤维束图像.其中主要介绍了白质束成像技术及其优缺点,并且分析了神经纤维束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局限性.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作者:孙小妹;毛萌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是脑组织中含量丰富的神经营养因子而且可能为一活性依赖性神经元存活因子.体外试验证实BDNF对正常皮质神经元有维持存活效应;对缺氧神经元有确切保护作用.它主要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及Ca2+/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Ca2+/ 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CaMK)信号通路调节脑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抗凋亡作用,而且其信号传导通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叉串扰机制.

  • 计算机嗓音测试参数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加林;刘世喜

    电子计算机嗓音测试及频谱分析已成为嗓音客观检查的重要手段.其测试参数为喉部疾病诊断、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但嗓音的声学参数是一种多维函数,与声带振动的生物力学密切相关.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嗓音的声学参数,对嗓音测试的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于准确地选用和科学、客观地评价嗓音.

  • 构建抗体微阵列过程中抗体固定的策略

    作者:张露;刘必成

    抗体微阵列作为蛋白组学研究的一个技术平台,可以高通量并行检测多种蛋白质.由于抗体结构的特殊性,将抗体固定于固相载体表面已成为构建抗体微阵列构成中的关键步骤.本文就近年来用于构建抗体微阵列的几种抗体固定的方式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钙化的电子束CT检测:一种新的钙化算法的探讨

    作者:李文生;宋志坚;赵淑民;左焕琛

    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能定性定量地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钙化,而钙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正相关,并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它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性冠心病危险因子的检查方法.EBCT现行采用的钙化参数(钙化面积、钙化积分)可重复性较低,变异率较高,在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研究利用EBCT冠状动脉扫描图像上所有钙化像素点的三维信息,设计一种新的钙化参数(钙化体积),通过对11例人冠状动脉标本实验,发现钙化体积的变异率在25%百分位数、中位数、75%百分位数、均数处都较钙化面积、钙化积分小,其均数变异率差别的t检验P值分别为0.027、0.058.结果显示钙化体积可作为一种新的钙化参数.

  •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股骨基轴线设计

    作者:刘宏建;罗毅;刘允才

    在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基轴线的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这条基轴线主要依靠在股骨髓腔内插入髓内杆来获得.而在基于CT建模的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在术前的模型中就必须首先进行股骨基轴线的确定.但是在术前模型中由于获得的股骨段的长度不一样,除受噪声点干扰外,股骨本身的上段切片以及下段髁部切片对基轴线的确定也有很大的影响.传统上,采用小二乘法进行股骨基轴线的拟合.但是直接使用小二乘法,将很容易受到噪声点的干扰.一个很小的干扰点就足以把回归直线拉离正确的位置.为了避免这些干扰,我们充分利用了小中值二乘法鲁棒回归的特点进行基轴线的拟合,避免了小二乘法的缺陷.另外为了自动寻找到股骨基轴线的佳拟合直线,文中采用了遗传算法来寻找优解.在后的实验中,对真实的股骨数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拟合,获得了很好的拟合效果.

  • 基于美尔倒谱系数和复杂性的说话人识别

    作者:毛大伟;曹华;木拉提·哈米提;童勤业

    目前在说话人识别中常用的特征是线性预测编码(LPC)参数和美尔倒谱系数(MFCC)等.在说话人识别系统中我们首先使用美尔倒谱系数作为参数,然后将美尔倒谱系数和Lempel-Ziv复杂性相结合.实验结果显示,在50个人的文本相关说话人识别实验中,识别率从42%提高到80%;在50个人的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中,识别率从60%提高到72%.提示Lempel-Ziv复杂性作为一种新的特征参数可以应用于说话人识别.

  • 生物工程活性角膜基质的研制及相容性研究

    作者:聂鑫;金岩;田卫东;张超;雷娟;陈希哲

    研究生物工程活性角膜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猪角膜基质脱细胞并去除免疫源性物质形成网状半透明生物材料,将培养的角膜基质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构建生物工程活性角膜基质.对复合物进行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测细胞附着情况及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将活性角膜基质移植入新西兰兔角膜囊袋内,细胞用BrdU标记检测在体内移植过程中的存活及转归,不同时间观察角膜的生物相容性及改建情况.结果显示脱细胞基质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较好,细胞种植后可存活、黏附并增殖;移植区细胞可有BrdU阳性着色,4周后角膜开始透明,8周后角膜改建基本完成.

  • 一种新型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探讨

    作者:陶凯;毛天球;陈富林;刘晓燕

    以乌贼骨为原料,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空间结构观察和细胞相容性实验.检测结果发现,乌贼骨的化学组成是碳酸钙,晶型是文石型;乌贼骨水热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即乌贼骨转化羟基磷灰石材料(CBHA).CBHA材料在宏观上保持了多孔网状结构的特点,网孔间相互交通;在微观上出现了微球结构,形成一种自组织的纳米材料体系.在材料表面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贴附增殖良好,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该材料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生物医学工程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Z1
1998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