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생물의학공정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影响因子: 0.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5515
  • 国内刊号: 51-125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6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陈槐卿
  • 类 别: 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荣誉:
  • 人工生物瓣膜计算机造型研究

    作者:宋卫卫;郑家骧;郑彬

    依据天然心脏解剖学,板壳理论及心脏瓣膜佳流场条件,提出了人工生物瓣膜造型设计的结构参数,及各参数值的计算方程式.按本文理论技术方法设计制造的无底座人工生物主动脉瓣膜,经反复体外测试及在体临床应用,均证明性能优良.

  • 聚酰胺类可降解骨折内固定材料的HAP-明胶涂层

    作者:孙红;牟静芳;唐应武;吴国是;张复实

    使用乙酸-明胶-羟基磷灰石(HAP)体系采用浆料粘涂法对聚酰胺类可降解骨折内固定材料进行表面涂敷处理,得到了完全覆盖的有一定粘结强度的均一的HAP涂层.XRD,SEM和FT-IR实验表明本方法得到的HAP涂层,其主要成分以HAP(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保持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形态,且结晶度良好.涂层具有一定的孔隙度,这有利于新骨组织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吸附其他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药物.本方法是一种增加骨植入物生物活性的有效方法.

  • 模压挤出条件对聚(D,L-乳酸)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刘芳;贾德民;吴小华;侯天伟;吴昌荣;游长江;王迎军

    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下由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聚(D,L)-乳酸(PDLLA),并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为扩链剂分别合成了MDI扩链聚(D,L)-乳酸(PDLLA/MDI)和MDI扩链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PDLLA/HA/MDI)复合材料.采用自行设计的模压挤出设备着重研究了成型加工条件对这两类可生物降解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佳条件下PDLLA和PDLLA/MDI的弯曲强度分别为35.1 MPa和51. 3MPa,弯曲模量分别为2413.6 MPa和1830.9 MPa,PDLLA/HA和PDLLA/HA/MDI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为31.2 MPa和55.4 MPa,弯曲模量分别为1735.0 MPa和2068.5 MPa,可见,MDI扩链可显著提高PDLLA和PDLLA/H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聚谷氨酸苄酯的氨解及其共聚物表面血小板黏附研究

    作者:潘仕荣;易武;王琴梅

    通过聚谷氨酸苄酯部分氨解的方法制备谷氨酸苄酯-羟乙谷氨酰胺共聚物,氨解时间越长,共聚物中羟乙谷氨酰胺含量越大.氨解后样品具有更高的亲水性.材料表面黏附的血小板有明显的减少,当共聚物中羟乙谷氨酰胺含量为0.133(摩尔分数)时,材料表面黏附的血小板为小,所有共聚物的抗凝血性能都得到改善.

  • 血液相容性氧化钛薄膜佳掺杂含量的理论计算

    作者:高红;范志新

    我们把一个从对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研究中得到的佳掺杂含量定量理论推广到血液相容性氧化钛薄膜材料.该理论建立了电子薄膜材料的某一物理性能与晶体结构、制备方法和掺杂剂含量之间的联系,给出了一个能够拟合实验曲线的具有确定物理意义的抛物线方程.该方程的极值点确定了佳掺杂含量与晶体结构和制备方法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得到了一个掺杂佳含量的表达式.分析血液相容性氧化钛薄膜材料的钽掺杂改性的实验结果,应用佳掺杂含量表达式定量计算了血液相容性氧化钛薄膜材料的钽佳掺杂含量.

  • 拉伸应变和加载时间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IL-1β分泌量的影响

    作者:陈新民;胡军;何福明;麻健丰;吴珺华;张秀华

    研究拉伸应变和加载时间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泌量的影响.将原代、传代培养成功的PDLF制备成实验用细胞,分为5组(n=3),而后分别置于特制的加力装置上拉伸加载,加力至拉伸应变量分别为0%、8%、12%、16%和20%,加力时间为24、48、72 h.用双抗ELISA法分析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8%、12%和16%拉伸应变组IL-1β的分泌量随着加力时间和力值的增加而递增;在各个时间组,IL-1β分泌量在16%应变值处达到高值;20%拉伸应变组,加力24h和48h,IL-1β分泌量明显高于0%应变组,与12%和16%应变组相比已开始下降,加力72 h,IL-1β分泌量大幅度下降,已低于对应的0%应变组.在细胞生理应变承受范围内,静态机械拉伸应变能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IL-1β的分泌,但刺激效应随着加力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 切应力和溶血磷脂酰胆碱对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友琴;陈槐卿;张文胜;刘肖珩;雷松;毛咏秋

    在体内,内皮细胞的功能不仅受化学因子的调节,而且还受力学因素的影响.为探讨流体切应力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tidylcholine,Lyso-PC)的双重作用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表面黏附分子ICAM-1、VCAM-1、E-selectin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Lyso-PC(30μg/m1)和流体切应力(2.23、4.20 dyne/cm2)的协同作用下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受剪切作用之前,用Lyso-PC孵育激活内皮细胞,或预先剪切后再用Lyso-PC孵育,内皮细胞的ICAM-1和VCAM-1表达与两种刺激同时作用相比,显著增加(P<0.05);切应力或Lyso-PC的单独作用,以及两种刺激同时存在对HUVEC的E-selectin表达无显著影响.而在受剪切作用之前,用Lyso-PC孵育激活内皮细胞,或预先剪切后再用Lyso-PC孵育,内皮细胞的E-selectin表达与两种刺激同时作用相比,显著增加(P<0.05).结论认为:即使在不利于细胞黏附的力学环境中,流体切应力与Lyso-PC的协同作用,也可能是在炎症部位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募集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 管状和柱状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作者:石晓兵

    为研制理想的、能较快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陶瓷人工骨,我们将管状磷酸三钙(TTCP)和柱状磷酸三钙(CTCP)陶瓷人工骨分别植入兔桡骨于1 cm缺损处.术后4、12周时取材,作大体组织形态学、新骨形成定量观察及抗折强度测试.术后4、12周时TTCP内新骨形成量明显多于CTCP,术后12周时,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结合紧密,TTCP的降解速度快于CTCP,抗折强度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研究结果表明,TTCP比CTCP设计更合理,能更快促进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工骨材料.

  • 计算机辅助照射野验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傅卫华;张红志;吴静

    照射野验证(PIV)是实施精确放射治疗质量保证(QA)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定量分析摆位误差,提高照射野验证的准确性和可视性,在Windows 95操作系统平台上,采用C++编程技术,设计开发了PIV应用软件.PIV软件通过提供图像处理工具、多种融合显示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照射野验证的可视性,半自动的照射野影像登记算法能够提高定性验证的准确性,对于规则照射野可以给出精度较高的定量分析结果.它具有分析处理的手段多、灵活、分辨率高的特点,是临床照射野验证的有力工具.

  • 大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长期培养及胶原海绵对其生长的影响

    作者:史春梦;程天民

    从新生大鼠真皮组织中分离多能干细胞,体外长期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改变及胶原基质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揭示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对大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真皮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至180 d,传至25代的细胞仍具有干细胞的特征:形态均一,细胞核结构原始,细胞器不发达;体外增殖迅速,保持了向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胶原基质成分可促进细胞的生长,而胶原海绵支架更利于细胞的三维生长.结论是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后大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仍保持良好的干细胞特性,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采样参数变化对脑电信号复杂度分析的影响

    作者:封洲燕;郑筱祥

    计算和分析了脑电的算法复杂度和近似熵随着信号的数据点数、采样频率和时间的变化过程.结果说明:采样频率一定时,数据点数较大时计算所得的两种复杂度值较稳定;时间或数据点数一定时,可以采用较低的采样频率,便于各类信号之间的区分,并减少计算量.

  • 类金刚石薄膜血液相容性与蛋白吸附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伯刚;尹光福;康云清;郑昌琼;何欣亭

    以金刚石薄膜(DF)和石墨为参比材料,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25I标记技术,研究了人血白蛋白(HSA)、纤维蛋白原(HFG)和免疫球蛋白(IgG)在类金刚石薄膜(DLC)表面单一蛋白的等温吸附和二元蛋白体系的竞争吸附.结果显示:(1)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三种蛋白在三种材料表面的吸附量增加,并趋于吸附平衡;(2)石墨对三种蛋白的吸附量远高于DLC和DF;(3)DLC对HSA的吸附活性高于DF,而DF、石墨对HFG、IgG的吸附活性则明显高于DLC;(4)DLC对三种蛋白的吸附能力相差不大,而DF和石墨对HFG、IgG的吸附量则显著高于HSA;(5)三种蛋白在DF和石墨表面的相对竞争吸附能力为HFG>IgG>HSA,而对于DLC,这一顺序则为HFG≈HSA>IgG,HFG对HSA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吸附优势.这些结果表明:DLC对三种血浆蛋白的吸附是非特异性的,而DF和石墨则不同程度地优先吸附HFG和IgG,从而在分子水平上阐释了DLC血液相容性好于DF和石墨的内在原因.

  • 大鼠下颌运动肌肉在电刺激下的响应

    作者:陈孟诗;李良;宋一平;赖胜祥

    本实验对15只8周龄Wistar 雄性大鼠深度麻醉后在自制的电刺激-力测试装置上测试并记录了大鼠嚼肌、二腹肌前腹、翼外肌在电刺激下的时间-收缩力关系曲线,得出了它们在电刺激下主动收缩的本构关系.在单一刺激下三种肌群的主动收缩可表达为F=A(e-αt-e-βt),拟和出了三种肌群常数A、α、β.当刺激频率大于等于3 Hz时,肌群的主动收缩可表达为F=Ce-γ/t+Dsinωt,拟和出了三种肌群的常数C、D、γ.电刺激频率大于30 Hz,肌肉产生强直收缩.

  • 图像分析方法研究DLC膜/Ti6Al4V梯度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稳定性

    作者:蒋书文;尹光福;郑昌琼

    对DLC膜/Ti6Al4V梯度材料和Ti6Al4V钛合金进行了血液相容性稳定性研究.用数字图像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材料生物摩擦磨损实验前后的血小板消耗率.研究表明,在Hank's溶液润滑条件下,经过2000m摩擦磨损实验后,Ti6Al4V钛合金血小板消耗率显著增加约50%,而DLC膜/Ti6Al4V梯度材料血小板消耗率没有明显增加.说明DLC膜/Ti6Al4V梯度材料在使用条件下具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稳定性.

  • 生物组织连续切片图像的配准与三维显示

    作者:刘哲星;江贵平;董武;张煜;谢小棉;郝立巍;王志远;李树祥

    连续组织切片图像的的三维重建和显示,是一种重要的形态学研究方法.三维重建过程中,首先要对连续切片图像进行配准.本文首先介绍了作者提出的用于自动图像配准的分割-计数法.该方法通过对图像做简单的阈值分割,将优化的准则函数定义为图像的联合直方图特定区域上的计数值,大大加快了配准速度.然后将该方法用于小鼠胚胎的连续切片图像配准,得到空间上配准的三维数据场,为三维显示奠定了基础.后给出了一个初步的表面绘制结果.

  • 无源磁浮人工心脏泵的改进型设计

    作者:钱坤喜;曾培;茹伟民;袁海宇

    磁力轴承没有机械接触,机械旋转泵应用磁力轴承后就可以解决机械磨损及轴承处产生血栓的问题.但是,国外使用的磁力轴承均是电磁铁加位置测量及反馈控制,不仅结构复杂、体积大,而且消耗附加电能,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也差.作者探索用永久磁铁制作磁力轴承,研制成改进型无源磁浮叶轮泵.泵的转子径向由永磁体磁力支承,转子的一端紧固着叶轮,另一端镶嵌磁钢;与转子磁钢相对,驱动电机线圈产生旋转磁场, 驱动转子旋转.在实验室用生理盐水试验,当转子静止或低于4 000 rpm旋转时,转子磁钢在轴向同位于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隔板有一点接触,接触点位于转子的轴线上.当转子转速逐渐增加至4 000 rpm以上,转子在轴向与定子脱离,从而实现完全磁浮.由于转子轴向磁浮由液动力产生,且转子磁钢有陀螺效应,所以转子在浮起的过程中运转非常平稳.当用作左心室辅助装置时,叶轮血泵工作转速范围在5 000~8 000 rpm之间,所以实用时转子完全磁浮是不成问题的.无源磁浮技术是对Earnshaw理论 (1842) 及Braunbeck推论 (1939) 的重大补充,将在其它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性能评估

    作者:秦卫仕

    定量评估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系统性能.以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homromne,TSH)检测为例,对系统探测灵敏度,低、中、高质控血清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批间稳定性参数Slope、ED20、EDS0、ED80等4项指标,系统探测的准确度(回收试验),系统探测的有效性(平行试验)进行定量测定.TSH的小测定值为0.004 μU/ml.低、中、高3种质控样品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批间稳定性参数各RSD均小于5%,与统计学要求相一致,且符合标准曲线质控参数的重现性.回收试验满足临床要求,符合检验统计结果.理论值与实测值间作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0.999.回归方程表现良好的线性,且与标准曲线几乎完全重合.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是一套有效性好、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系统精度良好、检测速度快的自动化免疫分析系统.

  •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量化编码算法的研究

    作者:侯文生;吴小鹰;彭承琳

    医学图像压缩是远程医疗和PACS系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了小波子带图像系数的统计分布,发现小波子带图像系数分布和拉普拉斯分布非常相似,继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其统计特征的图像量化编码算法.该算法以小波子带图像样本标准差为选择量化编码阈值的重要依据.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计算简单、不同阈值范围待编码系数可预测以及易于获得较高压缩效率的优点,在远程医疗和PACS系统等领域的医学图像压缩中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生物医用TiNi形状记忆合金及Co合金腐蚀速率测量

    作者:郭海霞;梁成浩

    采用动电位线性极化法、四点弱极化法、曹楚南弱极化法、暂态线性极化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TiNi形状记忆合金、CoCrNiW和CoCrNiMo合金在模拟人体血液Tyrode's溶液的腐蚀速率.结果表明,三种合金腐蚀速率低,耐蚀性良好,其中CoCrNiMo合金耐蚀性优.暂态线性极化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得TiNi、CoCrNiW和CoCrNiMo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691、0.0490 μm/a、0.0383及0.0595、0.0528、0.0387 μm/a,而前三种方法所测合金腐蚀速率较后两种方法的结果大一个数量级,这可能与电化学方法的适用性及合金的表面状态有关.暂态线性极化法可以方便迅速地测定耐蚀合金的腐蚀速率值;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得进入溶液的金属离子的浓度,能够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提供参考,这两种方法均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腐蚀速率的测量.

  • 国产全热解碳双叶型人造瓣膜抗血栓动物实验观察

    作者:徐世伟;陈芳;陈如坤;董爱强

    为了较好地了解国产全热解碳双叶型人造瓣膜的抗血栓性能.对15只绵羊在体外循环直视下作了该人造瓣膜的置换术,术后24 h开始用肝素抗凝3个月,对手术早期死亡的羊和长期存活,后经处死的羊作尸体解剖,以观察该人造瓣膜是否引起血栓栓塞.结果在15只羊中有10只在手术后48 h内死亡,5只长期存活,以后分别处死,2只在术后1周、1只在12周、2只在2年6个月.尸解表明,早期死亡的羊,其人造瓣膜机械性能均良好,人造瓣膜周围及各重要脏器未见有血栓栓塞现象.5只长期存活处死的羊,1周时,见人造瓣膜的缝环上已形成一薄层微血栓;12周,缝环已被自体组织层覆盖,微血栓已基本机化和内皮细胞化;2年6个月,缝环组织层已完全机化和内皮细胞化,组织层厚度约1~1.2 mm.所有羊的重要脏器内未见血栓栓塞现象.本实验表明,国产全热解碳双叶型人造瓣膜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组织相容性和抗血栓性.

  • 基于互信息的多分辨率三维脑图像配准方法

    作者:任海萍;吴文凯;杨虎;陈盛祖

    在3D多模医学图像的配准方法中,大互信息法精度高、鲁棒性强、使用范围广.本文将归一化互信息作为相似性测度,采用不同的采样范围和采样子集,使用Powell多参数优化法和Brent一维搜索算法对3D CT、MR和PET脑图像进行了刚体配准.为了加快配准速度,使用了多分辨的金字塔方法.对PET图像采用基于坐标的阈值选取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预处理,消除了大部分放射状背景伪影.美国万德贝尔大学对结果进行的评估证明配准精度可达亚体元级.

  • 人体天然牙不同深度层次的显微硬度与耐磨性的研究

    作者:张杰;黎红;周仲荣;陈光雄;宋之敏

    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人体天然牙不同深度层次 (牙釉质、釉牙本质界及牙本质) 的显微硬度,并在改进后的微动试验台上对其相应区域进行了模拟牙齿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结果发现, 显微硬度: 牙釉质的为320.40±22.77 HV, 釉牙本质界232.26±32.31 HV,牙本质61.17±9.42 HV(P<0.05); 磨痕深度: 牙釉质的为17.33±0.58 μm,釉牙本质界49.44±16.47 μm,牙本质95.20±15.07 μm(P<0.05); 牙釉质的耐磨性明显高于牙本质,值得牙科临床注意.

  • 生物血管基质材料的抗原表达及力学特性

    作者:朱楚洪;应大君;张伟;孙建森;糜建红

    了解胰蛋白酶处理前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血管的抗原表达及力学特性,为异种移植及猪血管用于血管组织工程基质材料提供资料.取猪颈动脉,胰蛋白酶预处理猪血管前后不同时相点取标本石蜡包埋,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对猪血管几何形态及纤维结构进行形态定量学研究,分别测定胰蛋白酶作用前后猪动脉压力直径关系.冰冻切片,用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α-gal抗原表达.结果表明α-gal抗原仅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胰蛋白酶预处理血管后,未见α-gal抗原表达,血管内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已去除,HE染色未见纤维断裂,血管无明显形变,处理前后血管顺应性相差不显著.提示经胰蛋白酶预处理的猪血管抗原性大大降低,其力学特性相差不显著,可用于血管基质材料.

  • 人颅骨电阻抗频率特性

    作者:董秀珍;吴小明;秦明新;付峰;尤富生;刘锐岗;史学涛;向海燕;刘飞

    在EIT技术应用于脑部成像的研究中,颅骨的电阻抗频率特性,对驱动电流频率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离体人颅骨,二电极法,用频响分析仪(Solartron 1255B)经电阻抗接口(Solartron 1294),在0~1 MHz频率范围内进行测量,描记出颅骨电阻抗频响特性曲线,并观察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颅骨电阻抗幅值随时间明显增大,可达200 K/2h;其特征频率应在10 KHz附近.

  • 脉动流场中离体血管段长度与内皮细胞内皮素代谢相关--内皮细胞膜张应力累加效应实验研究 Ⅲ

    作者:王贵学;胥成浩;蔡绍皙;冯强;王远亮

    用离体血管灌流实验验证冯元桢等关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膜张应力逆血流方向累加的理论分析.长度分别为11、21 cm的离体血管段内皮细胞分别置于平均切应力均为0.12 N/m2的脉动流环境中剪切42 h.11 cm处理的内皮素-1(ET-1)平均分泌速率(16.93±0.89 pg/cm2*h)显著低于21 cm处理(26.13±1.79 pg/cm2*h), 差异比率为1∶1.5.脉动流作用引起的ET-1平均分泌率显著高于定常流的作用. 总体上表明在脉动流条件下,血管段长度与其血管内皮细胞ET-1代谢(分泌量)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本实验结果从又一个侧面证实血管内皮细胞膜张应力存在累加效应.

  • 磁共振成像的计算机仿真

    作者:刘丽荣;吴志峤;林家瑞

    用基于Bloch方程的数学模型描述磁共振仪的工作原理,构成仿真器,把ρ、T1 和T2三个参数的模板作为仿真器的输入.以自旋回波(SE)信号的激发、相位编码、信号的读取和图像重建为例,实现整个过程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令人满意,基于这种思路是可进一步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 聚合物表面生物修饰对肌腱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

    作者:秦廷武;杨志明;解慧琪;黎红;秦建;吴泽志;徐世荣;蔡绍皙

    为了探讨增强肌腱细胞与聚合物材料黏附力学特性的措施,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物85/15,制成透光的薄膜,在膜表面裱衬聚赖氨酸的基础上,表面裱衬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以及相应的抗体)和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接种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后,利用微吸管实验技术测定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结果显示:在聚合物薄膜表面裱衬纤维粘连蛋白或Ⅰ型胶原蛋白,可明显提高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P<0.05),但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别复合裱衬纤维粘连蛋白抗体或Ⅰ型胶原蛋白抗体,则引起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明显下降(P<0.05);肌腱细胞对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纤维粘连蛋白或Ⅰ型胶原蛋白)的裱衬浓度有很好的依赖性;Ⅰ型胶原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介导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特异性黏附作用;二者复合裱衬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黏附效果;这种特异性黏附作用可被相应的抗体分子所抑制;生长因子对转化人胚肌腱细胞有明显的促黏附作用.提示,材料表面生物修饰可促进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的黏附作用,这对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载α-干扰素的聚-L-乳酸片层粒子的制备研究

    作者:李雄伟;陈晓理;刘佳林;曹伟民

    采用结晶性聚-L-乳酸(PLLA)以非溶剂沉淀技术制得粒径均匀的片层粒子(简称片粒), 其粒径为3~5 μm,呈菱形或阶梯状不规则外形.PLLA 片粒在无任何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的条件下制得,表面清洁,不含有任何杂质,十分有利于以吸附方式携载蛋白,从而避开有害的有机溶剂环境及机械搅拌,有效地保护蛋白分子.以α-干扰素(IFN-α)为模型蛋白,发现当IFN与PLLA 片粒的质量比小于1%时,IFN的吸附效率可超过95%.所携载IFN的释放可延续10 d以上, 释放的IFN完好地保留了原有的生物活性.PLLA 片粒具有易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特性,该特性对于激活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进一步增强人体的免疫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不同材料修复根管口喇叭形残根的实验研究

    作者:顾冬云;焦婷

    根管口呈喇叭形的残根用传统桩核修复时,常由于剪力集中在颈部和根尖,使得根管口薄壁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在临床上因修复成功率较低,只能将牙根拔除.本文旨在对保留此类喇叭形残根提出一种新的修复方法,比较了化学固化树脂和传统玻璃离子粘固剂两种材料修复后的抗折能力,并与未修复组作对照.结果表明,根管口喇叭形残根先用化学固化复合树脂恢复其原有根管的形状和厚度,然后再制作桩核,对防止牙根的折裂具有明显的效果.用传统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根管口呈喇叭形残根与不作修复的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为临床保留此类喇叭形残根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 磷酸钙牙根管材料的封闭性能研究

    作者:戴红莲;闫玉华;曹献英;李世普;贾莉;董维理

    以自行研制的磷酸钙(α-TCP/TTCP)水泥作为牙根管充填材料,为了评价该材料的封闭性能,以六只成年狗作为实验对象,人为造成根端开放后,在根管内充填磷酸钙水泥,并同时以Ca(OH)2糊剂、HA糊剂作为对照组,动态观察根尖孔闭合情况及根尖周组织修复过程,进行组织学及SEM分析.结果表明,磷酸钙水泥比Ca(OH)2糊剂和HA糊剂的封闭性能更为优异,在根管内与牙本质壁适合性好,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能引导根尖钙化组织沉积,完全封闭根尖孔,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适用于根端开放、根尖周组织有破坏的无髓牙根管充填.

  • APA微胶囊膜厚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

    作者:孙多先;陈益清;杨军;苏晶;孙绵方

    以静电脉冲技术成功地制备了海藻酸-聚-L-赖氨酸-海藻酸(APA)生物微胶囊,结合元素分析方法,推导出膜厚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测定了囊膜厚度.实验结果表明膜厚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值一致,APA微胶囊膜厚约为7~10μm.

  • 永生化下颌骨髁突软骨细胞的微囊化研究

    作者:段小红;郭大刚;徐可为;吴军正;刘斌

    为了探讨微囊包裹软骨细胞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适用性,根据气流切割原理采用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对永生化下颌骨髁突软骨细胞(Immortalized 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IMCC)进行微囊包裹.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台盼蓝染色、细胞记数、HE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微囊的大小、细胞的生长及微囊内组织的软骨特性等情况.研究发现,IMCC可在微囊内存活,活细胞率>80%,微囊直径平均779μm.细胞数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约20 d左右达到平台期,细胞在囊内呈簇样生长,高表达软骨特异的蛋白多糖和Ⅰ型胶原.提示IMCC可在微囊内形成类软骨组织样结构,微囊技术适用于包裹软骨细胞.

  • 基因突变和转基因技术评价TLR-4信号受体在流体切应力诱导血管内皮细胞IL-8基因转录激活中的作用

    作者:梁峰;黄宁;王伯瑶;陈槐卿

    用基因突变和转基因技术,评价TLR-4信号受体在层流低切应力刺激诱导血管内皮细胞IL-8基因转录激活中的作用.RT-PCR、Northern杂交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均显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LR-4,同时RT-PCR和Northern杂交显示,层流切应力刺激1 h后血管内皮细胞TLR-4表达增强.用RT-PCR技术从血管内皮细胞扩增出胞内区段缺失突变TLR-4 cDNA,用PCR技术从其基因组DNA中扩增出IL-8上游调控序列,分别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和绿色荧光增强蛋白报告基因pEGFP1质粒,构建出重组TLR-4缺失突变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TLR4和IL-8报告基因表达质粒pEGFP1-IL8USCS.用pEGFP1-IL8USCS转染或pcD-NA3-mTLR4和pEGFP1-IL8USCS共转染ECV304细胞,4.2 dyne/cm2层流切应力刺激3 h后,流式细胞仪观察荧光蛋白表达强度变化.用pEGFP1-IL8USCS转染细胞,经层流切应力刺激3 h后荧光蛋白表达增强(1.06:2.71),同样用pcDNA3-mTLR4和pEGFP 1-IL8USCS共转染细胞,层流切应力刺激3 h后荧光蛋白表达未明显增强.提示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可能介导层流切应力诱导血管内皮细胞IL-8基因的表达.

  • MC-Ⅲ型低频脉冲强磁场发生仪的研制

    作者:文峻;钟力生;谢恒堃;屈学民;巨宏博;杨继庆;王斯刚

    介绍了我们研制的强脉冲磁场发生仪.该发生仪可输出磁感应强度为0.1~2.5 T,周期可调的脉冲磁场.使用表明,该仪器操作方便、性能可靠,可长时间稳定运行,已在磁场生物效应的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 迷走神经刺激对戊四氮致痫大鼠丘脑网状核NMDAR1 mRNA和GABAARα1 mRNA的影响

    作者:章军建;张锦华

    为探讨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抗癫痫的作用机制,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研究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 PTZ)致痫大鼠丘脑网状核谷氨酸受体NMDAR1mRNA和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α1亚单位mRNA的变化.结果显示,PTZ致痫组大鼠丘脑网状核NMDAR1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VNS抗癫痫组明显低于PTZ致癫痫组.与之相反,PTZ致癫痫组GABAARα1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NS抗癫痫组明显高于PTZ致癫痫组.上述结果表明,VNS可能通过抑制丘脑网状核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NMDAR的活动和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R的活动,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抑制癫痫的发生和发展.

  • 剪切流动下内皮细胞变形的模拟

    作者:刘肖珩;Pierre Waché;Xiong Wang;陈槐卿

    血液流动和内皮的耦合是重要的生物医学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的兴趣.目前已知内皮细胞能感知流场的剪切应力而改变其形态和功能.由于剪切应力被认为是引起内皮细胞重建的始发信号,所以了解内皮细胞与流动应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来模拟内皮细胞与流场应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二维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内皮细胞应力、压力的分布以及内皮细胞在剪切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1)内皮细胞的变形随α(对应于流体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切应力)的变化而变化.当α>0.021时,细胞的变形随α的增大而显著增大;(2)流动引起了细胞表面应力和压力分布的不均匀,从而导致了细胞的变形.但内皮细胞的大应力总是位于细胞的顶点.同时,我们用流室系统提供剪切流动,测量了不同剪切应力作用下培养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变形.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述数值模拟结果是吻合的.本文结果提示,由于剪切流动引起细胞表面应力和压力分布的不均一,可能在细胞激活和细胞功能的调节(如细胞骨架的调节,粘附分子的表达与分布等)机制上具有特殊的作用.本研究为综合应用动力学方程来建立内皮细胞模型提供了工作框架.

  • 干细胞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作者:卿海;廖顺尧;程惊秋;李幼平;田卫东

    阐述了干细胞技术相关背景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牙髓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在口腔医学中诸如修复颅面缺损,重建牙齿缺损以及重建腮腺等其它组织的新研究.干细胞技术为口腔医学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

    作者:刘智敏;周总光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个蛋白水解酶大家族,可降解细胞外很多种基质成分.根据体外底物专一性,MMPs可分为胶原酶、明胶酶、基质降解素以及膜型MMPs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MPs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此作用不仅仅限于它有利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还对肿瘤微环境的维持和促进肿瘤生长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MMPs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进行综述.

  • 羊膜基质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闫国和;艾国平;粟永萍

    羊膜(Amniotic membrane)由羊膜上皮、基底膜及基质3部分组成.羊膜是一种易得的生物材料,也易于加工、处理、保存和运输,并且在贮存相当长的时间(一年)后其适用性仍然不会受到损害,它在实验室和临床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异源性羊膜移植后一般不发生排斥反应,是一种可被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本文旨在对羊膜作为生物敷料与其它生物敷料的比较、羊膜的组织结构、生物特性、在促进组织修复中的应用及生物学基础进行综述.

  • 脊柱融合的基因治疗

    作者:肖睿;宋跃明

    稳定的脊柱融合与相邻椎骨的融合有关,经典的脊柱融合手术采用剥离椎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虽然应用自体髂骨植骨被认为是植骨融合的金标准,但是它常伴有并发症出现.基因治疗被认为是促进脊柱关节固定融合的新途径,研究表明在动物模型中应用腺病毒、脂质体搭载人骨形成蛋白(hBMP)基因族能促进脊柱融合.有关在动物模型中通过基因转染促进脊柱融合的研究,本文对此作简要介绍.弄清楚骨形成中基因的表达和开发出新的基因转染载体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基因治疗脊柱融合能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脊柱 融合
  • 白细胞介素-8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胜;陈槐卿

    白细胞介素-8(IL-8)在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中属于C-X-C亚家族.IL-8是一个多种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而且不同类型的细胞对不同的诱导剂的反应也不相同.因为由不同的实验室从不同的来源得到该因子,所以对于IL-8有许多不同的描述术语.对于IL-8的生理生化特性,目前已基本清楚.对于IL-8基因表达的调节,现认为主要是在转录水平的调控,并且发现其基因5'-侧翼区的AP-1、NF-KB及NF-IL-6结合位点是调节IL-8启动子功能的主要顺式作用元件.IL-8基因的表达需要这些元件之间高度的协同以达到有效的转录.IL-8受体则是一个由59 KDa和67 KDa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糖蛋白,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上,甚至包括一些不表达IL-8的细胞.IL-8的生物学活性并不表现出种族的特异性.IL-8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对T-淋巴细胞有趋化性并能刺激嗜碱性粒细胞.内皮细胞IL-8基因的表达除了受化学因子的调节外还受力学因素的影响.流体切应力诱导内皮细胞表达IL-8,可能在急性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血管组织工程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作者:黄德清;覃扬

    血管组织工程是在体外构建理想的血管移植物,移植后无免疫排异反应,能维持血管腔长期通畅的一门新技术.本文综述了血管组织工程的定义,种子细胞的获取及生物相容性材料的选择,组织工程化血管的研究方法及当前进展,同时指出目前组织工程化血管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其未来的应用展望.

  • 广谱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损伤防护中的应用

    作者:黄蕤;余海放;匡安仁

    在接受131I内放射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接受外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后,部分病人出现口腔干燥症,影响病人吞咽、进食、营养和睡眠.氨磷汀是一种有机硫磷酸盐,其活化的代谢产物WR-1065等可选择性地保护正常组织、减轻放/化疗的毒性损害作用而不影响抗肿瘤作用.氨磷汀防护外放射损伤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被FDA批准为用于减轻肿瘤患者因放疗引起的口干症的治疗药物.有关内放射损伤防护,氨磷汀的应用已取得了初步肯定的疗效,但在许多方面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 上肢假肢控制模式的信息源研究

    作者:张晓文;杨煜普;许晓鸣;胡天培;高忠华

    合理选择上肢假肢的控制信息源是发展高效能多自由度上肢假肢的前提.本文综述了当前各种上肢假肢控制所采用的信息源模式,对现有的各种控制信息源模式的特性和存在问题作了系统探讨.

  • 时间分辨荧光各向异性及其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吴道澄;万明习

    概述了时间分辨荧光各向异性(TRAMS)的工作原理和发展概况,描述了常用荧光探针、标记物及大分子的一般标记方法.讨论了其测定方法、研究特点及生物大分子中的构象及结构变化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的应用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Z1
1998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