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8242
  • 国内刊号: 11-935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镭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64排螺旋CT对胃淋巴瘤的CT征象特点分析及诊断价值评价

    作者:张中卫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应用于胃淋巴瘤的CT征象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科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胃淋巴瘤患者30例及胃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CT征象特点及诊断准确率等指标.结果 胃癌患者CT显示黏膜中断、破坏消失或者集中者19例,溃疡者24例,"白线征"者20例,而胃淋巴瘤患者中仅存在3例浅溃疡患者.8例胃淋巴瘤者出现病变区域胃壁固定形态,并于近端出现胃扩张状况,而16例胃癌患者出现相同情况.胃癌患者中有22例出现软组织结节影及模糊的胃浆膜面,而胃淋巴瘤患者无此状况的出现,胃淋巴瘤患者中13例胃周出现2个以上的肿大淋巴结,而胃癌患者仅4例.结论 弥漫性或者多个部位的胃壁不均匀增厚,皱襞黏膜的结节样增厚及胃壁出现一定程度的扩张,清晰的胃周脂肪间隙的出现等都可以提示胃淋巴瘤的出现,而64排螺旋CT应用于临床可以更好的表现这项特征.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邹辉鑫

    目的 观察在脂肪肝指端中采用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与肝功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及肝功检验,将其检验结果 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C、TG、AST及ALT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脂肪肝诊断中采用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和肝功检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的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胶体金法测定HCG与发光免疫法测定HCG结果比较

    作者:刘玲

    目的 比较胶体金法测定HCG与发光免疫法测定HCG的结果 .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孕妇136例,并按照其选择的测定方法 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3例.采用胶体金法测定参照组孕妇的HCG,采用发光免疫法测定实验组孕妇的HCG.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测定结果 .结果 在阳性率方面,实验组(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8,P<0.05).结论 使用胶体金法测定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虽然操作较为简便,但是,使用发光免疫法对HCG进行测定的结果 更为准确,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检测中.

  • CT用于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诊断中的效果

    作者:吴正花;许玉霞;张佩莎

    目的 探讨CT诊断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MNG)患者的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30例(47枚)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TMC组17例(26枚),MNG组13例(21枚),均行CT检查,比较两组影像特征.结果 PTMC组50.0%为单发结节,84.6%边界不清,69.2%边缘中断征,80.0%形态不规则,19.2%细颗粒钙化,明显高于MN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技术可有效鉴别诊断PTMC与MNG,值得推广.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早期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赵博超

    目的 探索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早期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疑似早期宫颈病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正确率为88.89%,对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不典型鳞状细胞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正确率为97.14%;同时以病理学结果 为金标准,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75%、90.00%、1.25%、10.00%.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患者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关于热休克蛋白的相关研究

    作者:魏怡然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一般在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出现和存在,是由应激反应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的应激刺激为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精神因素等.其作为分子伴侣的同时,在人体中影响细胞凋亡、调控免疫.其特殊的性质使其在医学领域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开展对HSP的研究对人类很多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 糖尿病足溃疡全面治疗的研究现状

    作者:罗士欢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截肢和死亡,下肢血管狭窄闭塞、神经病变和感染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本文复习了近年来的10余篇文献,血管狭窄闭塞和血栓的治疗;神经病变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局部治疗;抗菌素的合理使用;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中医中药的应用.

  • 肝硬化腹水致病机制及治疗

    作者:江烊州

    众所周知,肝硬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在我国,目前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它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据WHO1987年提供的数据,肝硬化人群平均发病率约17.1/10万.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失代偿的标志之一.肝硬化腹水治疗起来十分困难,所以必须让人们普遍了解肝硬化腹水的致病机制及治疗,从预防做起.

  • 紫杉醇抗肿瘤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乔子晗

    紫杉醇(Paclitaxel,TAX)作为一种广谱、低毒且高效的天然抗癌药剂,是目前人类抗肿瘤可依赖的药物之一,主要应用于晚期卵巢癌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癌症的化疗.本文通过分析TAX的作用机制和一些新应用治疗情况的研究,旨在阐述TAX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TAX生产、使用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重视介入手术无菌管理,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

    作者:康贺;孔琛琛;于萌

    本文从导致介入治疗感染危险的各因素入手,对介入手术室感染管理现状做了进一步分析,后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有效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提升无菌操作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

  • 慢性心衰的中医病机分析及临床辨证治疗探究

    作者:殷守华

    慢性心衰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简称,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发展到末期的统称,是它们的终阶段.咳喘、心悸、水肿、嘴唇发紫等是慢性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导致慢性心衰的原因有很多,从中医角度来看,该病的发生与外邪入侵,阴阳失调以及气血两亏等具有密切关联.为了降低慢性心衰导致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从中医角度,对其病因机制以及临床辨证治疗进行了具体讨论.

  • 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下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情况与预防

    作者:何冠楠

    中国在快速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增加将会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改变——老年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在一系列的疾病中,阿尔兹海默症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加重,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进行性的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起病缓慢且具有隐匿性.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本文就中国目前和未来老龄化形势来探讨了中国的AD发病情况、阐述了目前主流的AD发病机制,提出了预防改善措施等.

  •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陈艳丽;李群;薛松;张君利;高金玉;张龙;申书停;薛忠元

    运动并发症是帕金森病(PD)患者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PD运动并发症包括:(1)症状波动:例如剂末现象、服药后"开"期延迟或无反应、开关现象、冻结步态等症状表现;(2)异动症,即峰值期异动症等.早期发现运动并发症,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于改善PD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非布司他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霞

    痛风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在临床中不断的呈现上升趋势发展,已经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要进行早期的治疗预后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非布司他作为临床中治疗痛风疾病的新型药物,在治疗痛风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了探讨非布司他用于治疗痛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此次研究就非布司他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为今后痛风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 临床护士特定情况下处方权的取得及内容

    作者:魏雪芹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旨在研究我国临床护士在什么特定情况下能够采取什么处方形式为患者开具具体药物,为临床护士处方权的取得提供理论依据,并合理界定处方内容,为我国政府进行决策提供参考.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

    作者:丁昀奕

    在国内,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死亡谱中的第一位疾病,缺氧缺血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心肌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加重的现象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本文旨在收集近年来各学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对其机制进行阐述.

  • 自由基清除剂在心肌梗死及脑血栓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陈建

    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疾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危重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多采用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溶栓治疗、控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治疗等,但临床疗效并不是十分的理想.临床认为,将自由基清除剂应用于心肌梗死、脑血栓疾病的常规治疗中,对进一步提高疗效有显著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自由基清除剂在心肌梗死及脑血栓疾病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 浅谈超级细菌的耐药性及诊疗机制

    作者:王逸飞

    2010年8月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杂志报道,在印度、巴基斯坦发现新型"超级细菌".随后,欧洲和亚洲也相继报道了感染病例,且传播全球.近,在细菌群体中出现耐药基因的传播,从而再度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密切关注.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学者对于超级细菌的认识,耐药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 浅谈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作者:朱德昊

    华法林有显著的抗凝作用,使用简便.但是它的安全范围比较狭窄,因为它会导致出血等副作用,而且易受遗传,疾病,药物,食物等的影响.患者在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时通常需要密切监测药量和凝血水平.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来主要探讨华法林的结构性质,药理作用机制,其抗凝作用影响因素,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 ,以及安全给药问题,并就华法林的使用现状给出作者自己的思考和提出一些问题.并且本文作者访谈抗凝治疗方面的专家,了解使用华法林产生副作用的经典案例,临床操作的具体把握,以及目前国内抗凝药物研究进展.

  • 抗坏血酸与基因表达研究新进展

    作者:封硕;孙银贵

    体细胞通过设定的因素可以重新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然而,低效率和缓慢的重编程过程阻碍了这项技术进步.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天然化合物-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小鼠和人类体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增殖.抗坏血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细胞衰老,一种新的定义为重组障碍.另外,抗坏血酸加可以加速基因表达变化并促进前体-诱导多能干细胞过渡为一个完全重新编程状态.

  • 浅谈大脑中的杏仁核

    作者:张婕鑫

    杏仁核(amygdala),即杏仁体(amygdaloid body),解剖学上位置在前颞叶背内侧部,靠近海马体和侧脑室下角顶端稍前处.作为大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由多个核群构成,掌管着人类记忆、情绪以及认知、学习等重要的功能,因此,了解了杏仁体的结构和功能和相关疾病的关系,对解决情绪认知类精神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影像诊断和影像检查方法研究

    作者:高振利

    目的 研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影像诊断和影像检查方法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临床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回归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分别进行X线、CT、MRI检查,观察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影像诊断特点,探索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部位多为脊柱骨、颅骨、肋骨、盆骨.CT检出率为92.9%(39/42)、MRI检出率为95.2%(40/42),X线检出率为76.2%(32/42),CT、MRI检查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3种方法 诊断时,检出率为100.0%(42/42).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时可结合CT、MRI、X线检查,可有效提高影像学检出率,为诊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董为为;魏宾;李宁宁

    目的 分析廊坊市2014年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布病的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使用Excel和Epiinfo分析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4年廊坊市布病发病资料.结果 2014年廊坊市共计发生布病162例;发病到就诊时间间隔是1~365天,平均43.2天,在三个月内就诊的有154例,占总数的95.06%;男女发病性别比2.77:1.结论 廊坊市布病多呈散发,多数患者在急性期内就诊,应继续加强个人卫生、职业防护宣教、疫情监测和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廊坊市布病流行.

    关键词: 布病 流行病学特征
  • 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儿童口腔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洁萍;赵作君

    目的 探究在儿童口腔治疗中七氟烷吸入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儿童口腔治疗者进行麻醉干预,按照随机序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七氟烷吸入麻醉;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睫毛反应消失时间和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低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儿童口腔治疗中的效果良好,同时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因得临床借鉴使用.

  • 2型糖尿病抗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分析

    作者:杨玲;刘蓉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的现状进行探讨,对所选择药物控制血糖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2015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降糖药物应用情况、血糖控制水平与发生低血糖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胰岛素组与口服药组,各49例,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与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部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HbA1c8.0%,血糖达标率为36%.胰岛素组与口服药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HbA1c的控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的病程要比口服药组患者的病程明显要长.口服药组的达标率显著的比胰岛素组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比口服药组患者的发生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群血糖达标率是较低的,启动胰岛素治疗晚、超重、低血糖是影响血糖平稳的重要因素.

  • 超声实时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作君;周洁萍

    目的 讨论超声实时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需要在腰段硬膜外麻醉的肥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阻力消失法和体表解剖标志进针来确定硬膜外间隙.观察组使用超声实施引导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的穿刺次数,术前准备时间、穿刺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腰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 利用超声实时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中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地佐辛与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龚淼

    目的 探究地佐辛与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吗啡治疗,观察组采用地佐辛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与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相近,但是地佐辛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 在医院供应室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卢海燕;佟桂春

    目的 为了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中的实施效果,从而使医院供应室的管理质量得以提升.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供应室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包括加强管理环节、完善管理流程等方面,同时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供应室没有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的数据为参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使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我院供应室的管理效果.结果 改进前,我院常规物品送至科室的时间为(63.2±3.7)min,临时急需物品送至科室的时间为(15.9±5.7)min;改进后,我院常规物品送至科室的时间为(41.5±2.4)min,临时急需物品送至科室的时间为(8.3±2.6)min,改进后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我院供应室中持续使用质量改进,不仅能够减少供应室物品送至科室时间,还能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所以应大力开展供应室管理的质量改进工作.

  • 零缺陷管理在航训安全保障中的思考

    作者:朱国芬;刘侠;蔡玲玲

    目的 通过应用零缺陷管理论,确保航训安全保障,顺利完成各项航训科目.方法 按照零缺陷管理内涵,培训零缺陷管理理论,树立零缺陷管理意识,再造航训安全保障流程,建立检查监督机制.结果 2013~2015年完成批航训任务,未出现工作漏洞及不安全苗头.结论 追求零缺陷管理目标,改变在航训保障中"不可能不犯错"的错误理念,规避航训风险,达到全程、全面安全责任保障.

  • 我院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模式

    作者:孟志华

    作为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一个环节,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所以,促进门诊药房服务质量与药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使门诊药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得到增强,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 高原地区不同民族儿童贫血的分析

    作者:宋丽

    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民族整体素质以及地区的健康卫生情况是人类身体健康营养状况水平的重要反映,人体营养状况评估的重要指标是血浆血红蛋白,当人体血浆血红蛋白过低时,对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儿童,对儿童的健康和心理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危害.了解西部高原(海拔2500米)贫血患病率为6岁以下的儿童,我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贵南县过马营镇、沙沟乡、草业公司等地区的儿童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高原地区贫血与本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应去除出病因、合理膳食才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儿童贫血 调查分析
  • 改革中职护理实验教学提高护生护理操作技能

    作者:席岁月

    护理实验教学作为中职护理教学的关键环节,实验教学对帮助护生掌握一定护理方面的操作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护理实验教学中还明显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等,就必须改革护理实验教学,切实有效的提高护生护理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

  • 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技术革新

    作者:石咏梅;李亮;李智雄;胡兆勇;陈安;李新华

    解剖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尤其是解剖学的实验教学是影响医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解剖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标本的处理和保存,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及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均可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进而对学生的临床和其他基础医学教育产生间接的影响.

  • 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分析

    作者:李翠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采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手术室实习护理人员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教学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并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生教学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可有效将教学效果提升,使临床教学具有规范与系统化的优点,值得临床教学进一步推广应用.

  • 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心得体会

    作者:卢艳;韩海燕

    临床血液学检验主要是通过诸多实验方式与技术的采用,对造血器官及血液病理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目的在于总结出血液系统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机制,以便应用在造血系统化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的观察以及检测预后的科学.临床中对于血液学检验属血液学的范畴,同样亦是医学检验的分支,随着实验手段的不断提高,有关血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临床血液学检验的目的在于为此专业的学生掌握并运用血液检验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此为后期临床工作建立良好基础.

  • PBL与脑血管造影术实时观摩用于脑血管病教学的研究

    作者:王建

    目的 分析PBL结合脑血管造影术实时观摩在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级临床医学系3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本组学员随机分为采取单纯PBL教学模式的对照组与采用PBL结合脑血管造影术实时观摩教学模式的观察组,采取调查问卷与考试的途径了解两种不同教学模式对脑血管病教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学员平均考试成绩为(87.9±4.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管病教学中采取PBL结合脑血管造影术实时观摩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果.

  • 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案例分析

    作者:李璐;韩勇;罗洁丽;黄艳芳

    目的 探讨如何利用基因检测结果 指导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给药.方法 参与3例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治疗,通过基因分析,考虑是否调整氯吡格雷使用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替代治疗.结果 两例拜阿斯匹林单药抗血小板并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通过氯吡格雷基因检测后,1例CYP2C19快代谢型患者改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病情好转后出院,1例CYP2C19慢代谢型患者停用氯吡格雷,改用吲哚布芬片,病情好转后出院.1例双联抗血小板患者通过氯吡格雷基因检测后属中间代谢型,原则上需增加氯吡格雷剂量至225 mg,但综合考虑该患者年龄偏大,且联合应用拜阿司匹林,给予患者维持原剂量,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 通过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个体化给药,实现药物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