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Xinxueguanbing Fangzhi Zhishi 심혈관병방치지식(하반월)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3015
  • 国内刊号: 44-15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92
  • 曾用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冯建章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加强人文关怀护理体会

    作者:杨艳

    目的:对 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加强人文关怀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 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对 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 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在接受我院的综合护理与人文关怀护理之后,45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90%,死亡率是10%。死亡原因如下:3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患者百草枯中毒死亡。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 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 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治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榆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76例为观察研究病例,依据临床护理实施异同分为观察组(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8例,观察两组效果差异,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对于高危妊娠产妇的护理实践。结果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对孕妇及新生儿有着严重危害,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进行综合管理,可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及护理干预

    作者:高红梅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方法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84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患者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对照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入院经过护理干预后,其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催眠药物评分都较入院前有所降低。且在治疗10天后,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少、早醒、使用催眠药物的患者也较干预前有了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必要的睡眠质量评估,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改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第1、3个月时自我护理的行为状况调查

    作者:吴建华

    目的: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第1、3个月时自我护理的行为状况,以期能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100例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出院时进行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行慢性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调查,分析结果。结果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问卷均完整者共84例,占调查患者的84.00%,资料完整患者出院后1个月时评分为79.21±13.66分高于出院后3个月时评分为67.94±15.70分(P<0.05),出院后3个月时3个低得分条目平均得分1.13±1.21分低于出院后1个月时1.69±1.20分(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随着出院时间呈现下降趋势,对出院后患者应针对性的加强自我护理行为指导及管理。

  • 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

    作者:吴清浓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临床科室的100名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进行调查,以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中针刺伤的发生率高,为82%,而针刺伤后处理的患者仅有63例,占76.8%,还存在以下几种:净化台使用率低、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接触化疗药物佩戴手套以及接触患者体液等。结论护理人员作为医院中特殊的一个职业,因此要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 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农桂芳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取常规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睡眠指标及依从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睡眠指标及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机械通气后的应用

    作者:陆敏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机械通气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并进行机械通气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3月内再入院率。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3月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机械通气后的急性左心衰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及3月内再入院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32例法洛四联症术后并发症如低心排血综合症等监护策略探讨

    作者:刘文巧;李世革;陈顺英;钟莹;刘芬瑞

    目的:研究分析加强法洛四联症术后并发症如低心排血综合症等监护的有效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32例,均为在本院进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监护方案,将3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6例,临床期间接受常规监护观察,观察组16例,临床期间加强综合监护。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中无低心排血综合症发生,对照组中低心排血综合症的发生率共2例,在并发症中观察组2例,为87.5%,对照组并发症为6例,为6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血综合症患者的监护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与早期病情观察

    作者:代光玉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观察以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78例,对78例病人进行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给予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78例通过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以后,病情稳定一共有74例,并发症一共3例,死亡1例,在进入医院以后12小时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在早期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病人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的护理

    作者:张素红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间在我院施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100名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而观察组50例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以及患者出院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两组均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100名患者都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平均时间为62min,术中止血平均为58ml,术后患者恢复较好,住院时间平均为6天。经过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著有效4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显著有效34例,有效9例,无效7例。结论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的风险,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

    作者:丁彦冰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6月,研究中纳入的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180例,根据患者临床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将1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和对照组(90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和二次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采用心理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发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8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期间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降低焦虑和抑郁评分。

  • 立普妥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袁美忠

    目的:探究立普妥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立普妥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SBP 及 DBP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尿酸和尿微量清蛋白均较治疗前得以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降压治疗的同时,联和立普妥治疗,可提高降压效果,降低脉压差,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阻滞高血压对其他器官造成病理性损害。

  • 不同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应性的影响

    作者:李其利

    目的:研究分析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两种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行以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以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对比其心率的变异性并无显著差别,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率的变异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这两种药物均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然而厄贝沙坦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对患者的预后功能具有很好的影响,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及脑血管保护

    作者:杨惠荣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围术期患者脑血管保护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急诊患者50例,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50例患者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定:预后Ⅰ级12例,Ⅱ级14例,Ⅲ级20例,Ⅳ级3例,死亡1例,术后脑再出血与脑梗死病例0例。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与脑血管保护,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为一种理想的临床方式,而全程进行脑血管保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的保障。

  • 阿司匹林片联合氯比格雷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作者:刀玲英

    目的:探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阿司匹林片联合氯比格雷片进行治疗所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06例,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并且将这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单纯以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氯比格雷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阿司匹林片联合氯比格雷片进行治疗,可取得较理想临床效果,有着很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能够使患者的血小板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女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的影响

    作者:黄恒

    目的:探讨在女性高血压患者中联用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于控制血压谷峰比值及平滑指数的作用。方法对我院63例女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单用缬沙坦和联用两者治疗者各纳入 A 组、B 组和 C 组,分析并评估3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 和 nDBP 水平均显著下降(均为 P<0.05)。且除24hDBP 之外,C 组治疗后其余指标均要较A 组和 B 组改善更明显(P<0.05)。C 组治疗后的血压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均要较 A 组和 B 组高(P<0.05)。结论为女性高血压患者提供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有确切效果,对于控制患者血压谷峰比值、平滑指数有重要意义。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作者:崔永仙

    目的:对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90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血压、心功能、平均心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在慢性心衰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 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作者:杨建梅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比索洛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和彩色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彩色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彩色心动图各项指标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6个月后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李洪芬

    目的:从治疗效果与治疗成本两方面,对几种抗高血压药物进行研究与分析,为临床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3年8月接诊的6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研究对象入院后,被随机分为 A、B、C、D 四组。A 组患者选用利尿剂进行治疗;B 组患者选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C 组患者选用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治疗;D 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效果与治疗成本两方面,对四种药物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经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治疗成本对比分析,A 组治疗成本相对 B、C、D 三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临床常见抗高血压药物,从治疗效果的角度出发,四种药物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从治疗成本的角度出发,利尿剂治疗成本相较于其他三组明显更低。综合分析终发现,利尿剂药物经济学价值高,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作者:何琛

    目的: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运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探讨与分析其对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当中抽取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55例患者临床常规治疗(B 组),另55例患者在 B 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A 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 FG(纤维蛋白原)、D-D (D-二聚体)、PAI-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和血小板 P 选择素所出现的变化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相比治疗前,在治疗后的 FG、D-D、PAI-1和血小板 P 选择素等血栓前状态分子标注物上,A 组出现明显降低(P<0.05),而 B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要显著优于 B 组(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来说,运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起到显著的效果,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更重要的是此药物可明显抑制患者的血栓形成,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 吲达帕胺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效果的研究

    作者:闻加升;张娴;颜新林;经慧英

    目的:比较吲达帕胺与氢氯噻嗪在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中疗效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初始开始药物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0例,通过盐负荷试验分为盐敏感组(SS 组)及非盐敏感组(NSS 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分别给予氢氯噻嗪25mg 及吲达帕胺2.5mg 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及动态血压。结果 SS 组中吲达帕胺治疗后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较 NSS 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NSS 组中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动态血压检测表明,SS 组中吲达帕胺治疗组患者白天、夜间及24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氢氯噻嗪组(P<0.05),而 NSS 组中两治疗亚组间的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吲达帕胺较氢氯噻嗪更能够有效降低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 波利维和泰嘉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和经济学

    作者:宋雪荣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波利维和泰嘉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性,为日后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者66例。将66例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波利维组和泰嘉组。波利维患者(n=33)采用波利维治疗冠心病,泰嘉患者(n=33)采用泰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12周血液学检查、不良不应和治疗费用。结果1年内,波利维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效率为9.09%。泰嘉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效率为12.1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周血液学检查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部分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皮疹、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一年内,采用波利维控制病情平均需要(7258.62±980.50)元,而采用泰嘉控制病情只需要(4642.50±1020.56),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口药品波利维和国产的泰嘉在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上无差别,采用国产的泰嘉更为经济。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作者:普光宏

    目的:分析研究主要是衡量 DWI 对各种脑梗塞判断结果的标准。方法使用 T2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的患有急性脑梗塞的40例病人进行体检,而且利用blinding 对比检查。通过弥散加权成像显示出来的非常明显的病理变化来判断患处位置,从而观察患处,医学结果,体现状态各个方面能否一致,并且把弥散加权成像显示出来的非常明显的病理变化和 T2加权成像的显示结果对比。结果40例病人弥散加权成像都出现了病变,当中5例病人是患病后7小时内做了核磁共振成像,然而T2加权成像并未出现不正常现象;3例病人是患病后13小时内实行的观察,T2加权成像只体现一点比较明显的变化;15例病人是患病后13小时到25小时之间实行的观察,17例病人是患病24小时到72小时之间采取的体检,从而弥散加权成像和 T2加权成像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病理变化;当中10例病人 T2加权成像体现出来是急性脑软化,然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仅仅表现出唯一的不正常反应。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判断脑软化的症状是百分之一百的。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同 T2加权成像相比,要比 T2加权成像更加有效的断定是否是脑软化患者,而且能区分脑梗赛的类别,因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鉴别脑软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体会

    作者:张宏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患者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两组比较 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C 反应蛋白对高血压发展为冠心病的风险预测

    作者:何晓

    目的:预测 C 反应蛋白对高血压发展为冠心病的风险。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6例(高血压组,包括高血压 I 级35例,II 级41例,III 级20例),冠心病患者106例(冠心病组,包括无心衰55例,心衰 I 度16例,II 度22例,III 度13例),以及自愿参加研究的健康人50例(对照组),对三组血液中 C 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及对比。结果 I、II、III 级高血压患者的 C 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5.12±0.22)mg/L、(5.89±0.33)mg/L、(8.20±1.15)mg/L;冠心病组患者 C 反应蛋白为无心衰者(5.19±0.36)mg/L,心衰 I 度者(6.01±0.34) mg/L,II 度者(10.95±0.86)mg/L,III 度者(12.81±0.99)mg/L;对照组 C 反应蛋白水平为(2.83±0.41)mg/L,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C 反应蛋白水平低于高血压组患者及冠心病组患者;高血压组 C 反应蛋白水平对比, I 级及 II 级患者明显低于 III 级患者;冠心病组 C 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心衰 I 明显低于 II 度及 III 度患者。结论 C反应蛋白水平不仅能够提出高血压病情发展程度,还可从侧面反应冠状动脉粥样病变发展情况,其值越高说明风险性越高。

  • 氯吡格雷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芬玉

    目的:探究分析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采用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17例行 PCI 术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药物生产地将其分为国产组(54例)和进口组(63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常规以及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国产组患者和进口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国产组和进口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粒细胞计数变化无较大差异(P>0.05);进口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国产组(P<0.01)。结论对行 PCI 术治疗的患者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均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 梗死后心绞痛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雷作梅

    目的:探讨对梗死后心绞痛进行临床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梗死后心绞痛患者110例,将这些患者通过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将这两组分别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观察组中患者以丹红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以西医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率为72.7%,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液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异存在。结论对梗死后心绞痛以丹红注射液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可得到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能够使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使患者血液指标得到有效改善,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可进行广泛应用。

  • 孕期营养干预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桂梅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门诊接受孕检的400例孕妇进行分析研究,其中200例孕妇自愿接受孕期营养干预,另外200例孕妇不接受孕期营养干预,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妊高症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产妇未发生子痫,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其临床发病率仅为7%,对照组产妇临床发病率为17.5%,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中胎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采用营养干预,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减轻并发症发生,提高分娩结局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检验项目的应用评价

    作者:李长殷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检验项目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72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观察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非糖尿病组)各36例,结合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各类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应用价值,指导诊治与检验相结合的临床实践。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测定值比较,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血糖波动稍大,对照组血糖较平稳,波动小(P<0.05)。结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项数值检测的结果有所差异,掌握临床检验的标准和临床意义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利于疾病控制和症状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 新疆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踝臂指数与代谢综合症相关性分析

    作者:孜亚吾东·巴吾东;游淑琴

    目的:研究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踝臂指数与代谢综合症相关性。方法纳入入院患者356例,其中代谢综合症患者184例,无代谢综合症患者172例。研究各代谢综合症包含因素个数和各代谢综合症及糖尿病分组的 ABI 值。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非糖尿病及糖尿病人群中,代谢综合症与 ABI 的相关性。结果随着代谢综合症包含因素个数的增加,ABI 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P=0.009)。代谢综合症及糖尿病均为(-)的人群 ABI 高,代谢综合症及糖尿病均为(﹢)的人群 ABI 低。各分组的 ABI 值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在糖尿病人群中,在校正上述影响因素后,代谢综合症与 ABI 显著相关(P=0.018)。结论在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踝臂指数与代谢综合症存在相关性。

  • 8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作者:罗文英

    目的:总结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前来我科接受诊治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77例患儿痊愈出院,3例患者好转出院,治愈率达96.25%,且住院期间未发生皮肤和消化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除了做好一般护理、皮肤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工作外,饮食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患儿家长对饮食指导内容的依从性更有助于提升病情痊愈率。

  • 原发性肝 Ca 和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超声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张智群

    目的:比较原发性肝 Ca 和肝局灶性增生结节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肝 Ca 患者以及25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患者,入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经患者允许,均给予超声造影检查,做好相关记录。结果原发性肝 Ca 的造影方式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退型,肝局灶性增生的造影方式呈中央向周边逐渐充填,除充盈方式不同外,肝局灶性增生病灶的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原发性肝 Ca(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有效显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及原发性肝 Ca 的充填方式及充填过程,能清除鉴别病变类型,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研究

    作者:龙升宏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的为13例,占比例的40.6%,治疗有效的为14例,占比例的43.8%,治疗无效的患者为5例,占比例的15.6%。2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3例,占比例的71.9%,治疗有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25%,治疗无效的仅为1例,占比例的3.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周治明

    目的:对比分析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分别采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实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6% vs 78.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 vs 34.15%),且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其痛苦,不良反应少,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对比探讨

    作者:肖映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方法选择院内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需要进行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50例,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5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在手术时间上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少和术后排气时间短,止痛药使用率低,术后下床时间较短,住院周期短,所有指标都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使用的腹腔镜手术在卵巢囊肿的治疗方面,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明显治疗效果好,创作面小,疼痛较轻,术后恢复快,而且很少有并发症发生,是治疗卵巢囊肿的理想手术治疗方式。

  • 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原因分析

    作者:刘云秀

    目的:分析研究2型 DM(糖尿病)病人在降血糖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降血糖治疗的患有2型 DM 病人80例,把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病人作为实验组,没有出现低血糖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等相关指标,对发生低血糖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年龄、血清肌酐、体重指数以及病程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其中引发低血糖的危险原因有体重指数以及年龄,当中体重指数是2型 DM 出现低血糖的保护性原因,和低血糖的出现呈负相关,而年龄原因呈正相关。结论2型 DM 在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避免出现低血糖的重点在于降低危险原因和及时对治疗模式进行调整,同时病人要明确了解其特点以及处理措施,进而使发生低血糖的几率明显减少。

  • 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沙沙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心力衰竭组115例,一组为非心力衰竭组90例。观察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心衰、既往 PCI,分析两组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与非心衰组相比较,心衰组年龄明显偏大,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症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既往 PCI,心衰组与非心衰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易导致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

  • 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於小云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7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常规个性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LVEF、EDV、ESV 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给予个性化治疗方案,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效果

    作者:肖涛

    目的:分析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和对照组的79.2%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效果分析

    作者:黄宇辉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病患80例,将病患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选用美托洛尔合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37例(92.5%),对照组29例(72.5%),二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 GQOL-74生活质量评分统计,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美托洛尔合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愈后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150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诊治措施

    作者:张云丽

    目的: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诊治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2011年7月到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当中抽取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坐姿、通气、吸氧、吗啡、强心、扩血管、利尿以及消泡沫等。结果经相应诊治,在150例患者中,迅速纠正心衰的有140例,在经过4-16天的住院之后成功出院,治愈率为93.3%。另外10例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6.67%。结论针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运用综合抢救措施能够提高诊治成功率,其中要想成功诊治此病情,诊治措施个体化、对病情进行准确判断以及科学用药是关键所在,可以使患者存活率得到提高。

  • 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心力衰竭76例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海凤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心理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 BOSTON 心力衰竭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LVEF、LVEDV、LVESV 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肌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与院外随访结果分析

    作者:胡艳艳

    目的:观察评价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疗效与预后,以期获得有益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介入技术治疗先天心脏病患者216例临床资料与随访情况。结果 VSD 20例,ASD 59例,PDA 101例, PS 29例,复合手术7例(ASD﹢PDA 3例,PS﹢VSD 1例,PS﹢ASD 3例);不同类型心脏病患者住院总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成功率、1周内并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 手术时间低于 VSD、PDA、PS,复合畸形手术时间高于 ASD、PD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50个月,平均(23.7±11.3)个月,失访14例,未见死亡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已基本成熟,器材、路径、技术可基本满足各类先心病治疗需要,封堵与手术成功率较高;手术难度与病种类型、病情有关,影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周内监护非常必要,处理严重并发,出院后仍需定期随访,复查相关指标。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

    作者:黄其美

    目的: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复发几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即 P<0.05。结论针对慢性肺源心脏病并且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改善了不良情绪,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复发率及死亡率。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探析

    作者:周鹏军

    目的: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两组均接受限盐、补钾补镁以及吸氧等基础治疗,实验组另外给予胺碘酮作规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为(52.9±10.9)%,室性早搏为(949±48)个/d,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作规范性强化治疗可收到满意疗效,且较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

    作者:郑毅平;黄建会;黄健兰

    目的:探讨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地高辛,观察组同时给予美托洛尔治疗。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年心室率控制、心脏原因的再住院率、死亡率、射血分数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心室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室率、心脏原因的再住院率、死亡率、医药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衰伴慢性心房颤动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地高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马全霞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率不齐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美西律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不齐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 不同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翠兰;戴爱明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 A、B、C 三组,分别采用高、中、低剂量的胺碘酮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悸、胸闷等症状和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并监测三组患者用药后的血药浓度峰值。结果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2.5%、80.0%、80.0%,三组患者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A 组患者的血药浓度峰值明显高于 B 组和 C 组,且 B 组高于 C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 B 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A 组和 B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胺碘酮要根据临床实际疗效,调整负荷量和维持量,以小的维持量求得好的疗效。

  • 2型糖尿病患者 HbAlc 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分析

    作者:都渝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 HbAlc 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7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并对观察组的 HbAlc 与血脂、血液流变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 HbA1c、TG、TC、LDL-C、ApoB、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显著高与对照组,,而 HDL-C、ApoA1均明显较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 HbA1c 与 HDL-C 及 ApoA1呈明显负相关,而与其他指标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时,应对血脂、血液流变学进行动态监测,将控制血糖与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结合起来,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冠心病并高血压采用有效药物治疗探析

    作者:杨彩玲

    目的:探析治疗冠心病并高血压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冠心病的治疗药物选择的是硝苯地平,实验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作为冠心病的治疗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共42例(93.33%)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1例(2.22%)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36例(80.00%)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6例(13.3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明显。此外实验组治疗后 SBP 以及 DBP 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氨氯地平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与单纯的降压药物相比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符汉平

    目的:比较通过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 PCI 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成功率以及心肌灌注分级结果。结果经桡动脉以及股动脉途径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抽吸血栓成功率分别为95.45%以及97.7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心肌灌注的分级结果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途径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 PCI 治疗与股动脉途径一样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与股动脉途径的成功率以及近期临床效果均相似值得展开深入研究。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T-proBNP与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T-proBNP对比观察

    作者:赵长明;任久林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NT-proBNP 的水平与急性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NT-proBNP 水平有无差异。方法对201例即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又距离发病时间小于12小时的病人,入院后立即采静脉血3毫升,使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飞测”免疫荧光检测仪检测 NT-proBNP;根据心电图分为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与急性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将两组的 NT-proBNP 进行对比观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 NT-proBNP 的水平明显高于急性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 NT-proBNP 水平,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NT-proBNP 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是否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与血浆 Lp(a)相关性分析

    作者:解永芳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与血浆脂蛋白 a 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70例病人,都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人都给予尿激酶150万 U 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并在溶栓治疗后的第二日采集空腹静脉血,根据测定得到血浆脂蛋白 a 的水平,将其分为血浆脂蛋白 a 增高组和血浆脂蛋白 a 正常组,之后所有病人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计算两组病人的血管再通率,根据两组静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来判断血浆脂蛋白 a 水平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的相关性。结果血浆脂蛋白 a 增高组病人有47例,血浆脂蛋白 a 正常组病人有23例;血浆脂蛋白 a 增高组再通率为45.1%,血浆脂蛋白 a 正常组再通率为81.4%,血浆脂蛋白 a 增高组的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血浆脂蛋白a 正常组的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脂蛋白 a 的水平与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呈现负性相关的关系。

  • 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特点分析

    作者:彭绍斌

    目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将其设为分析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实施健康体验的人员60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运用动态心电图对所有受试者的 HRMAX(大心率)、HRMIN(小心率)以及 HRAVG (24h 平均心率)进行检测。结果在 HRMIN、HRMAX 和 HRAVG 上,分析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 SDNN、SDANN、SDNNindex、rMSSD 和 PNN50上,分析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LF、HF 和 LF/HF 上,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上,心率变异性指标有着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但要注重结合心率变异和已知危险因素(如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晚电位和复杂性心律失常)等来实施综合评价,终使高危预测的特异性得到提高。

  • 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在急性心梗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徐海雁

    目的:急性心梗作为常见的突发性心脏疾病,要直接的缩短急性心梗患者从就诊到被有效治疗的时间,提高该病症的抢救效率,进而落实急性心梗就诊流程中的有效手段。方法在分析以及总结以往急性心梗疾病救治工作中进行救治流程的优化,并在对临床救助的基础上开展对于优化救治流程的方法创新,并对心梗产生的进行处理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记录,并高效的配置各种资源。结果从本院接诊的病例中看来心梗并发症时间短为30分钟,排除2例患者因为就诊时间并发心衰、血压过低死亡外,其余的在有效时间接受救治后,被送去正常的病房,因此时间才是解救心梗病人的关键条件。结论优化的急诊救治流程能够提高病人的生命保障,急性心梗患者一定要在发病期间及时的接受救助才能保证生命的安全,而且优化的流程能够促使心梗病患者能够提前及时的发展病症以及并发症,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急性心梗的救治效率,从而降低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

  • 硫酸镁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余建军

    目的:探究硫酸镁银杏达莫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26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抗感染、利尿、保持呼吸通畅、纠正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1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动脉收缩、心功能等是否有改善,并综合进行临床效果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肺动脉压下降显著。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硫酸镁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将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从2006年8月-2013年8月入住我院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试验,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表现。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研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约有12.1%的人出现焦虑抑郁症的症状。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患者出现心绞痛类似左心衰的症状。对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症患者使用心血管药物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只使用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症,使得患者情绪消极沉落,加重病情。在临床诊断时,要注意区分伴有焦虑抑郁症与单纯的心血管疾病这两种病情的差别,防止误诊。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症时,使用心血管药物联合抗焦虑抑郁症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引导。

  • 探讨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作者:吕祖胤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了解颈动脉学管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4年05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患者经头部 CT 或 MRI 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将其纳入本研究的实验组,另外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纳入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50例实验组患者中,36例患者检查有颈动脉斑块,斑块发生率为72.0%,10例为稳定斑块,26例为不稳定斑块,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以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明显,彩超在脑血管病的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王志华;王俊灵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理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仅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预防的关键是早期干预。

  • 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作者:梁大英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一年以来收治的5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分别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的血压、心率经统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LEDVT 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4,P=0.0342<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有利于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出院,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覃雪峰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的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和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资料。结果相关资料显示观察组的患者爱吃甜食和荤食、吸烟史的概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作史及发作频率也明显比较高,观察组患者的运动频率和时间比对照组低。结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吸烟和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具有明显的影响。

  •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作者:欧尚芳

    目的:探究护理程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执行健康教育计划、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入院后7d 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执行健康计划达标率出院前1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入院后7d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执行健康计划达标率分分别为64.71%、61.76%、6029%,与出院前1d 的89.71%、88.24%、97.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入院后7d 与出院前1d 的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执行健康计划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经治医师护理总满意度为87.50%,与对照组的64.58%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健康与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执行健康计划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

  •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价值分析

    作者:郝爱霞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上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率。结果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35.36±3.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6.24±3.53)分;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心肌梗死患者了解健康知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护患关系,值得广泛推广。

  •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模式的运用研究

    作者:冯琼华

    目的:研究与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际运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80例具有心血管内科病症的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中各有患者40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模式服务,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服务,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有39人满意,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患者有30人满意,满意度为75%。观察组的患者感觉生活质量优良的为31人,概率为77.5%。对照组的患者感觉生活质量优良的为25人,概率为62.5%。结论优质的护理模式服务可以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个人的工作素质。

  • 如何对慢阻肺稳定期进行治疗及其管理分析

    作者:黄玉梅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慢阻肺病人进行定期治疗和管理分析。方法对医院内的200例在稳定期内的慢阻肺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将这200例病患随机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有100例患者,我们对两组患者都实行常规的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社区式的管理康复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两组病患的治疗状况,根据治疗1个月和5个月的呼吸峰流速第1秒的用力呼气的容积,第1秒的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时肺活量的比值及六分钟步行距离作为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 PEF、FEV1、FEV1/FVC和六分钟步行距离等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别,根据上述方法治疗了1个月和5月后,两组患者的 PEF、FEV1、FEV1/FVC 和六分钟步行距离等指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治疗组的患者相比对照组的患者指标均较大。结论对在稳定时期的慢阻肺患者进行管理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的质量,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03 05 06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2 13 15 16 18 19 20 21 23 24 26 27 29 30 3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3 05 07 09 1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