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8F-脱氧葡萄糖显像联合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对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

    作者:邵建富;王敬瑄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颈部再发肿物及淋巴结肿大是否为癌转移复发难以判定.本研究采用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hPET/CT)显像联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甲状腺癌术后颈部再发肿块的患者36例,探讨其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

  • 脑肿瘤SPECT阳性显像临床应用

    作者:张芬茹;宋锦宁;胡国瑛

    目前,显示脑肿瘤增殖与代谢活力的显像可分为两大类,即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但PET仪器设备昂贵,国内使用较少,SPECT仪则比较广泛.用于反映脑肿瘤活力的SPECT显像剂有201TI、99mTc-MIBI、123I-IMP、131I-UdR,由于后两种显像剂来源比较困难,临床应用很少,现将临床使用较多的前两种显像剂的脑肿瘤阳性显像方法与临床意义分别介绍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聂颖;高炜;王贵松;张卫芳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影响患者心肌存活性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的方法,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99Tcm-MIBI SPECT 静息显像及18F-FDG SPECT心肌代谢显像的检查结果分为梗死区心肌有存活组和无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病史及各项临床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梗死区无存活心肌组相比,梗死区仍有心肌存活组患者ECG表现ST段抬高的导联数较少(4.30±1.63 vs 5.22±1.97,P=0.025),ST段抬高总数值较低(0.93±0.64 vs 1.42±1.17,P=0.028),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梗死相关冠脉(IRA)距症状开始时间在6小时以内的患者比例较大(68.9% vs 41.2%, P=0.021),PCI前冠脉血流TIMI 0或1级的人数比例较低(57.7% vs 88.2%, P=0.003),侧支循环0级患者比例较少(44.4% vs 70.6%,P=0.024), 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电图ST段抬高导联数及ST段抬高总数值、症状距IRA开通时间、PCI前冠脉血流TIMI分级及侧支循环分级是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相关的临床因素.

  • Lewis肺癌小鼠高压氧后不同时间照射的效应初探

    作者:尹立杰;任延刚;李彦敏;张银娟;赵国华

    应用乏氧组织显像剂99mTc-HL91作为肿瘤乏氧细胞的标记物,通过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显像,观察高压氧后肿瘤乏氧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高压氧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高压氧与放射结合的佳时间.

  • 肺SPECT显像在肺癌放疗中保护肺功能的应用

    作者:陈进琥;李宝生;卢洁;尹勇;王中堂;董晓玲

    目的 研究肺癌放疗计划制定中结合肺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图像有效保护放疗中功能肺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1例肺癌患者先行CT模拟定位,后在相同体位下行肺SPECT显像检查.利用治疗计划系统将CT图像与SPECT图像融合,通过融合图像在CT图像上勾画出功能肺.分别设置优化参数制定两种计划(T1和12)进行比较.T1不考虑肺功能分布,12充分考虑肺功能分布并尽可能降低功能肺受照剂量.脊髓、心脏等器官分别设置限制参数.肺癌病灶放疗2 Gy/次,总剂量66 Gy.结果 在保证计划靶体积达处方剂量且无差别及脊髓大剂量小于45 Gy前提下,T1计划的功能肺受照体积V5、V10、V20分别为(63.45±4.20)%、(48.45±3.87)%、(22.66±2.01)%,T2计划的分别为(61.51±4.05)%、(40.93±3.23)%、(19.45±1.74)%,与T1相比较明显下降(P<0.05).T1计划的功能肺V30、V40、V50分别为(13.34±1.67)%、(7.83±1.18)%、(4.14±0.68)%,T2计划的分别为(12.69±1.54)%、(8.10±1.30)%、(4.53±0.82)%,与T1相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结合肺SPECT图像制定肺癌放疗计划能降低功能肺受照剂量,由此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牛活质量.

  • 荷瘤小鼠单次化疗后活体探测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荣福;刘萌;张春丽;郭凤琴;俞建华;赵光宇;陈大明;祁本忠

    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见于诸多生理现象和病理情况[1].近年来,细胞凋亡检测技术已有陆续报道[2-4],其中放射性核素标记膜联蛋白Ⅴ体内凋亡显像技术以其无创性、早期性和定量性的优势独树一帜[5,6],其原理是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而在细胞凋亡早期,由于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暴露在细胞膜表面,导致与其有高特异性结合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膜联蛋白Ⅴ的摄取增加,通过体外射线探测仪器如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可以观察到肿瘤部位的摄取状况,从而判断肿瘤对化疗疗效的反应.细胞凋亡体内显像可以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的监测、预后的评价以及治疗方案的指导,同时在抗肿瘤新药研发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7,8].

  • 一种新的阿片受体显像剂125I-7α-O-碘烷-特培洛菲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作者:王荣福;何晓坤;张春丽;霍力

    1985年Frost等[1]开始研制用碳[11C]标记的甲芬基太尼(11C-carfentanil,11C-CFN)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首次对人脑阿片受体进行显像研究,之后陆续报道了11C-特培洛菲(11C-deprenorphine,11C-DPN)[2],11C-哌替啶(11C-pethidine)[3]及放射性标记的吗啡、海洛因和可待因等适用于PET的阿片受体配体,但因在恒河猴上或人体中的研究发现它们的特异性/非特异性摄取比值较低而放弃或限制了其进一步的研究.不少学者进行了氟[18F]标记的阿片配体的应用研究,如18F-cyclofoxy用于正常人和癫痫疾患的研究[4] ,11C-苯丁洛菲(11C-buprenorphine,11C-BPN)成功地用于狒狒的脑阿片受体显像[5].国外阿片受体PET显像的工作已有较多的报道,但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研究工作报道甚少.因此研发适合于SPECT显像的阿片受体显像剂,尤其在镇痛、吗啡成瘾和/或戒毒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研发碘标记的7α-O-碘烷-特培洛菲(7α-O-iodoallyl-deprenorphine,7α-O-IA-DPN)作为SPECT阿片受体显像剂,并对其进行初步的生物学评价.

  • 头面部恶性肿瘤18F-FDG符合线路/CT显像T/N比值分析

    作者:李楠;毛夕保;丁晨旻;包文骏;范晶;薛宁娟

    目的 探讨头面部恶性肿瘤治疗后 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CT显像中 18F-FDG摄取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32例经手术治疗、放疗或放疗加化疗后头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18F-FDG符合线路/CT显像图进行分析,计算靶/非靶摄取(T/N)比值,并按性别、年龄、空腹血糖浓度、原发病灶直径、肿瘤部位、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治疗方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年龄>70岁组T/N比值大于41~50岁和51~60岁组(均P<0.05);病灶直径<2 cm组T/N比值低于直径2~5 cm及直径>5 cm组(均P<0.05);原发肿瘤细胞低分化小于未分化组(P<0.05).其余分析指标组间T/N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T/N比值(Y)与患者年龄(X2)、原发病灶直径(X4)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X9)相关:=-4.389 25+0.053 03 X2+1.617 86 X4+0.718 35 X9.结论 患者年龄>70岁、原发灶直径≥2 cm、肿瘤细胞未分化的头面部恶性肿瘤治疗后残余或复发可能性较大,特别应重视这部分患者的随访诊疗.

  • 核素骨显像286例结果分析

    作者:孙策

    骨显像对探测骨骼病理改变的灵敏度非常高,在早期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较MRI/CT敏度[1],目前已成为骨转移早期诊断的临床首选检查方法.本文就249例已确诊恶性肿瘤患者和37例不明原因的胸腰背疼痛或疼痛伴淋巴结肿大疑似骨转移患者病例资料,探讨骨显像在诊断不明原因的胸腰背疼痛或疼痛伴淋巴结肿大疑似骨转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垂体瘤SPECT显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剑云;王洪;史彦芳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利用不同的药物对肿瘤内部的生化及代谢活动进行显像,常用于脑肿瘤的 SPECT显像剂有 201 铊 (201TLCL)、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Tc-MIBI)、 123I-α-甲基-L-酪氨酸( 123I-MT)、 131I-碘代脱氧尿嘧啶核苷 (131I-UdR)等 [1],脑肿瘤摄取同位素的机制不是十分清楚,有资料显示常用脑肿瘤显像剂如 201TL和 99mTc和以下因素有关 [2]:肿瘤的血液供应;血脑屏障的完整性;细胞代谢功能,显像剂进入细胞及线粒体主要靠膜两侧存在的跨膜电位差,肿瘤代谢越旺盛,细胞及线粒体膜维持较高电位差,从而增加了显像剂进入细胞的机会.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邹德环;李群;梁培炎;朱旭生;佘立群

    目的研究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在鉴别乳腺肿块性质和乳腺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有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行SPECT/CT符合线路18F-FDG显像,患者禁食6 h以上,肘静脉注射18F-FDG185 MBq~296 MBq.静注60 min后开始发射和X线CT透射扫描,然后进行符合线路PET连续采集30 min.图像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大期望值法(COSEM)叠代重建后,得到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维断层图像及CT与FDG SPECT的融合图像.结果22例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并获得病理结果.其中,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6例.FDG SPECT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是93.75%、100%和95.45%,明显高于乳腺X射线摄片.16例乳腺癌患者,15例FDG SPECT分期与临床手术分期一致.利用SPECT/CT仪所配备的定位CT,15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灶可准确定位.结论SPECT/CT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在乳腺癌的诊断、转移灶定位以及临床分期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辅助断层仪在心脏病康复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钟希德;董莘;陈宪英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辅助断层仪(SPFCT)是功能性显像,它能对脏器的功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对治疗后人体功能的康复程度做出正确的评估。本义就SPECT的新近展及其在心脏疾病中应用和心脏患者的康复程度的评估进行综述。

  • 047 药物应激核素灌注显像研究进展

    作者:

    药物应激显像是无创伤性检测冠心病(CAD)和评价不能充分运动患者预后的一种重要方法.替代运动应激试验检测CAD及其程度的理想方案是静脉注射潘生丁、腺苷和多巴酚丁胺的201铊(201Tl)和99mTc-sestamibi(99mTc-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灌注显像的药物应激.标准剂量的潘生丁和腺苷可使心肌血流量增加3~5倍.,虽然腺苷引起心肌血流量的增加比潘生丁大、达到大血流增加的患者多,但明显冠脉狭窄的检出率两者相仿.潘生丁、腺苷和多巴酚丁胺检测CAD的敏感性为89%~91%.虽然腺苷检测CAD的特异性可能略高于潘生丁,但这3种应激药物的特异性相仿.新近的资料提示,女性腺苷灌注显像检测单支冠脉病变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运动应激显像.在男性,运动和腺苷SPECT灌注显像检测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仿.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和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运动SPECT灌注显像时常有室间隔缺损.LBBB患者潘生丁和腺苷灌注显像检测CAD室间隔缺损假阳性率较低.因此,这些患者扩血管药物应激显像诊断CAD正确率要比运动显像高.药物应激显像时腺苷的副作用略多于潘生丁.9 256例腺苷灌注显像的患者中82%发生副作用,其中面红37%、胸痛35%、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35%、头痛14%、心电图(ECG)缺血性改变9%、传导阻滞8%.临床中已用新型腺苷A2A受体拮抗剂作为扩血管药物替代潘生丁或腺苷.这些A2A受体阻滞剂可选择性地扩张冠脉,而不伴低血压或房室阻滞、非缺血性胸痛等腺苷A1-受体阻滞效应.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心肌灌注显像,适合于肺部疾病和支气管痉挛患者.由于多巴酚丁胺增加心率、升高血压和增加心肌收缩力而致心肌需氧量增加,故明显冠脉狭窄者输注多巴酚丁胺时可产生血流不均匀.Okeefe等总结了158例应用灌注闪烁法的多巴酚丁胺心肌灌注显像患者的资料,其中检测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86%.Hays等采用SPECT多巴酚丁胺201Tl显像的研究中,检测1支、2支和3支冠脉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84%、82%和100%.检测CAD的总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0%.Gianrossi等对运动性ST段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的147个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显示,检测CAD的平均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77%.CAD的程度必然会影响运动性ST段改变的敏感性,单用ECG应激试验检测1支冠脉病变的敏感性仅为50%~55%.不能达到年龄预示大心率≥85%的患者其敏感性也明显降低.另外,运动ECG应激试验诊断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亦不十分理想,所以药物应激心肌灌注显像为检测冠心病提供了重要资料.(陈清江摘)

  • 045 运动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研究进展

    作者:

    运动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检测冠心病、评价心脏病变程度等方面已取得许多进展,现摘要概述如下.定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是心肌灌注显像的重要进展.有研究以SPECT检查1 447例冠心病(CAD)患者,其敏感性平均为92%(82%~98%)、特异性为68%(44%~91%).SPECT检测CAD的特异性低的原因,可能与扫描异常者做冠脉造影检查比扫描正常者多有关.饶有兴趣的是,SPECT检测既往无心肌梗死者CAD的敏感性仍高达85%.SPECT201铊(201Tl)显像检测1支、2支和3支冠脉病变的敏感性分别平均为83%、93%和95%.使SPECT201Tl显像检测CAD敏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1支冠脉病变、左旋支狭窄、冠脉分支或远端狭窄、内径狭窄50%~70%的轻度冠脉狭窄、由非心脏症状所致停止运动时的不适当心率反应、应用硝酸盐类或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的心绞痛等.因此,应提高检测既往有心肌梗死、广泛性冠脉病变、高度冠脉狭窄、近端冠脉狭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患者的敏感性.在这方面,定量扫描分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要比应激试验和再分布201Tl闪烁图视觉评价的敏感性高.由于201Tl闪烁法不能识别假稀疏图像,故其总敏感性并不十分理想.虽然定量201Tl显像的敏感性有所提高,但假阳性率仍然较高.在心尖部到心底部常观察到假阳性缺损.女性由于乳房组织的覆盖,前壁和室间隔等部位可出现假稀疏图像.高位横膈可造成下壁假阳性缺损.门电路99m锝(99mTc)灌注显像,可在断层X线照相SPECT上评价从舒张末期至收缩末期的收缩期室壁厚度.识别低灌注区域正常的收缩期室壁厚度,并可确定缺损是假稀疏而不是心肌疤痕.以门电路断层X线照相评价时,后者可能伴有收缩期室壁厚度变小.Taillefer等的前瞻性研究评价了201Tl和99mTc灌注显像检测女性CAD的准确性.该研究中许多患者做过冠脉造影,检测明显CAD的总敏感性201Tl和99mTc相仿.然而,201Tl或99mTc-sestamibi(99mTc-MIBI)灌注显像、门电路99mTc-MIBI SPECT显像检测冠脉内径狭窄≥50%者的特异性分别平均为70.6%、86.3%和94.1%(P=0.05、P=0.002);检测冠脉内径狭窄≥70%者的特异性分别平均为67.2%、84.4%和92.2%.201Tl的特异性显著低于99mTc-MIBI和门电路99mTc-MIBI(P=0.02、P=0.0004),99mTc-MIBI灌注显像和门电路99mTc-MIBI SPECT显像两者间则无显著差异.对运动性99mTc-MIBI SPECT显像研究的集中分析表明,99mTc-MIBI和201Tl检测CAD的敏感性分别为90%和83%,特异性分别为93%和80%,正常化比率99mTc-MIBI为100%、201Tl为77%.静息201Tl/应激99mTc-MIBI SPECT显像双重同位素检查,可从非可逆性缺损中识别可逆性缺损.该方案于静息时注射3.5mCi201Tl,10min后获得显像;获得这些静息性显像后立即进行运动试验,于运动高峰时注射25~30mCi99mTc-MIBI.Berman等报道这一方法检测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75%.预试验时CAD可能性低者的正常化比率为95%.静息性201Tl/ 99mTc-MIBI闪烁图的可逆行缺损检出率与标准静息性201Tl/ 99mTc-MIBI SPECT显像相仿.近的研究显示,新型99mTc标记灌注剂99mTc-N-NOET,首次通过心肌摄取指数比99mTc-MIBI或99mTc-tatrofosmin高,分布时间与201Tl相仿.(陈清江摘)

  • 肿瘤代谢显像在胸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沈毅弘;赵琼;周建英

    随着核医学的发展,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的应用价值日益得到重视,但因其昂贵的设备及费用,使之推广受到限制.以符合线路双探头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SPECT)为扫描设备,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为示踪剂的肿瘤代谢显像,则因其较低廉的价格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探讨其在胸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我们于2002年4月~2003年6月对24例患者进行了18F-FDG符合线路SPECT扫描,现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卵巢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

    作者:蔡亮;张春银;陈跃;张莉;刘安敏

    目的 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检查诊断卵巢肿瘤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疑有复发和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并将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病理检查证实36例均复发或转移.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检查29例阳性,血清CA125示22例升高,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前者监测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6%、100.0%、82.5%;后者为61.1%、100.0%、72.5%,二者灵敏度、准确性比较,P均<0.05.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监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CA125检测,可提高隐匿性复发或转移病灶的检出率.

  • 不同浓度99mTcO4-兔眼泪道显像及对球结膜损伤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李青松;张兴儒;沈江帆;蔡瑞霞;俞彰

    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引起泪液排出异常[1],可通过放射性核素锝(99mTcO4-)滴眼,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动态评估结膜松弛症泪液排泄情况[2].

  • 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侯建明;林丽香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致使肾脏病理学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治疗,观察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商品名雅施达,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5例中,2型糖尿病16例,1型糖尿病9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0±11.23)岁。患者入选标准:①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均采用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肾脏疾患、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酮症、原发性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②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1b)增高者,且24 h尿蛋白正常;或A1b正常,但经双探头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者。25例随机分成糖尿病常规治疗组(10例)和培哚普利治疗组(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0.2±8.5)岁,血糖、血脂正常,无心、肝、肾及高血压病史。该组不给药物治疗,仅作正常值测定。1.2 方法 服药方法:常规治疗组只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培哚普利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每日服培哚普利4 mg,观察时间为8周。 采用SPECT测定GFR;碱性苦味酸法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血、尿肌酐以求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放射免疫法测定A1b。

  • 99mTc-MIBI运动后早期门控心肌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作者:李殿富;黄峻;冯建林;李建华;程旭;杨志建;朱铁兵;曹克将

    目的:比较99mTc-MIBI门控心肌显像(G-MPI)与传统的非门控心肌显像(NG-MPI)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215例同期1个月内做负荷(运动后15~20 min)/静息2日法99mTc-MIBI G-MPI和冠状动脉造影的CHD患者,以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为诊断标准,比较NG-MPI和G-MPI的诊断价值. 结果:心电图运动试验(ETT)、NG-MPI和G-MPI诊断CHD的敏感性分别为:58.0%,88.3%,90.7%;特异性分别为:67.9%,79.2%,88.7%.NG-MPI和G-MPI的敏感性与ETT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MPI的诊断敏感性比NG-MPI有增高趋势 ,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特异性方面,G-MPI与ET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男、女2个性别的特异性分析发现,G-MPI对女性诊断特异性的增加尤其显著.对于严重CHD(狭窄≥70%), G-MPI对严重3支病变的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NG-MPI(100%:92.2%,P<0.05).结论:G-MPI对诊断CHD的价值显著优越于ETT,也优于NG-MPI.

  • 99mTc-MIBI心肌显像评价射频消融对儿童心肌的损伤

    作者:李润森;李小梅;王荣福;林景辉

    采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方法观察射频导管消融(RFCA)对儿童心肌的损伤情况,旨在评价RFCA在儿童应用的安全性.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男7例,女1例,年龄8.5±3.0(5~13)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6个月~3年,发作时心电图6例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2例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全部病例RFCA治疗前经体检、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学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全部患儿于术前1~2天及术后1天行99mTc-MIBI心肌灌注SPECT检查.评价标准为在至少两个不同轴面断层图像上同一部位出现放射性减低(>20%)、灶性缺损或花斑样改变为异常.若RFCA术前正常部位在术后出现上述改变,判定为消融致心肌损伤.全部病例均消融成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其中左侧房室旁道3例,消融部位为左室前侧壁;右侧房室旁道2例,消融部位为右室游离壁;房室结双径路1例,消融部位为冠状窦口下缘与His束电极之间;IVT 2例,消融部位为右室流出道.输出功率:左侧房室旁道15~20 W,右侧房室旁道25~40 W,房室结双径路15 W,右室流出道IVT 25 W.平均放电时间157±33 (120~195)s.8例患儿经99mTc-MIBI心肌灌注SPECT检查,其中7例RFCA前后无异常改变,1例RFCA术前及术后在短轴和垂直长轴断面均可见左室前壁(非放电部位)放射性减低.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