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长抑素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机制

    作者:潘勤;李定国;汪余勤;徐芹芳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与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生、凋亡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的原代大鼠HSC,经不同浓度SST(10-6-10-10mol/L)处理72 h后,以吖啶橙(acridineorange,AO)/溴乙啶(ethidium bromide,EB)荧光染色法、末端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率的改变.SST作用120 h后,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HSC增生率的变化.并通过对细胞动力学的观察,探讨SST的作用机制.结果:SST可通过剂量依赖方式抑制HSC增生,提高HSC凋亡率.浓度为10-6mo1/L或10-7mol/L时效果尤为显著.Go/G1期阻滞是SST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结论:低剂量SST即可抑制HSC增生,并促进其凋亡,提示SST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 乏氧对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周期、乏氧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建军;李宏宇;辛彦;陈延治;李光;刘意;张素敏;吴东瑛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系MGC803乏氧不同时间细胞周期、抑癌基因PTEN、线粒体ATP6(mtATP6)和线粒体Cyt-b(mtCyt-b)mRNA及VEGF、EGFR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将MGC803细胞(1.0×1010/L)施加乏氧(10mL/LO2)处理0,2,8,16,24 h.应用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对MGC803细胞进行检测.结果:MGC803细胞乏氧0,2,8,16,24 h时ATP6mRNA表达量为78.22%,69.28%,84.40%,39.84%,42.52%;Cyt-b mRNA为83.40%,75.87%,64.57%,79.05%,77.44%;PTEN mRNA为23.93%,26.52%,35.74%,40.31%,49.92%;VEGF蛋白表达量为16.1,16.5,18.2,20.6,27.5;EGFR蛋白为14.3,17.2,18.1,32.6,37.7.结果显示乏氧后ATP6 mRNA表达水平下降,8 h后又升高,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ATP6 mRNA再次下降;Cyt-b mRNA乏氧8 h出现一过性下降,24 h又恢复到乏氧前水平;PTEN mRNA、VEGF和EGFR蛋白表达水平随乏氧时间延长也逐渐增加,乏氧24 h表达高;乏氧使MGC803细胞发生G1期阻滞,凋亡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但24 h后细胞周期分布基本恢复至乏氧前水平,乏氧时间与MGC803细胞周期的改变无相关性(P>0.05).结论:乏氧使MGC803细胞发生一过性G1期阻滞,增加PTEN mRNA和VEGF、EGFR蛋白表达,降低mtATP6mRNA的表达.

  • 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抑制人胃癌细胞增生并诱导凋亡

    作者:陈凤鸣;易粹琼;陈涛;叶建明;钱伟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S)抑制剂cerulenin对人胃癌细胞株增生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观察终浓度2.5,5,10,20和40mg/Lcerulenin分别作用于无血清培养及含血清培养MKN28,SGC7901和MKN45细胞株24 h后,检测其对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40 mg/L cerulenin作用于无血清培养的三种细胞12 h后,用流式细胞仪(FCM)、DNA凝胶电泳对其凋亡和细胞周期进行检测.结果:Cerulenin对人MKN28,SGC7901,MKN45细胞株的增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对无血清培养细胞株的抑制作用高于有血清组.2.5,5,10,20和40mg/Lcerulenin作用于有血清培养及无血清培养MKN28细胞24 h的抑制率分别为3.2±0.6%,7.3±0.5%,11.3±0.7%,17.7±1.2%,41.7±1.0%和5.1±1.3%,11.1±1.7%,20.9±1.3%,31.3±2.3%,60.2±3.9%,分别与其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1.4±1.3%,3.3±2.0%,6.2±3.2%,8.1±1.1%,10.1±1.7%,P<0.05和2.8±1.1%,6.1±0.8%,8.5±1.3%,11.5±0.9%,17.2±2.2%,P<0.05).2.5,5,10,20和40 mg/L cerulenin作用于有血清培养及无血清培养SGC7901细胞24 h的抑制率分别为3.4±0.8%,9.5±1.2%,23.3±1.7%,38.5±1.8%,65.2±2.1%和6.6±0.9%,14.3±2.1%,33.0±1.8%,56.9±2.2%,78.2±1.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3±1.0%,5.0±1.2%,7.3±1.0%,9.7±1.9%,13.4±1.3%,P<0.05和3.9±1.2%,8.7±1.5%,10.5±1.9%,13.8±1.6%,19.5±1.7%,P<0.05).2.5,5,10,20和40 mg/Lcerulenin作用于有血清培养及无血清培养MKN45细胞24h的抑制率分别为5.9±1.1%,13.5±0.9%,30.5±1.9%,49.1±1.5%,71.7±2.0%和8.4±1.1%,19.6±1.4%,40.4±1.4%,67.0±1.3%,83.8±2.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7±1.4%,7.4±1.1%,9.6±1.3%,12.6±1.1%,16.7±2.2%,P<0.05和4.4±1.6%,9.5±0.9%,13.7±0.7%,18.4±1.6%,26.6±2.1%,P<.05).Cerulenin作用无血清培养MKN28,SGC7901,MKN45细胞株24 h的IC50值分别为13.3 mg/L,16.7 mg/L,32.3 mg/L显著低于含血清组(20.1 mg/L,26.6 mg/L,46.3 mg/L,P<0.01).MKN28,SGC7901,MKN45细胞在Cerulenin(40 mg/L,12 h)作用下,凋亡率分别为10.1±0.7%,12.5±0.4%,14.9±0.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1.0±0.2%,0.9±0.5%,0.9±0.7%,P<0.01),并引起胃癌细胞发生G2/M期阻滞.DNA凝胶电泳出现梯状条带.结论Cerulenin显著地阻遏人胃癌细胞的增生并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是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 前药热化疗对转CD基因结肠癌细胞SW480的作用机制

    作者:黎成金;王烈;涂小煌;宋京翔

    目的:探讨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热化疗对转染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cytosine deaminase,CD)基因的大肠癌细胞SW480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脂质体法将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CD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转导入大肠癌细胞SW480,以G418筛选阳性克隆扩增后,采用水浴加温法,43℃作用30 min共3次,同时给予前药5-FC进行敏感试验;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电镜检测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结果:SW480-CEACD细胞在43℃作用30 min共3次条件下,CD基因能稳定表达;热疗本身对SW480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P<0.05),转CD基因后,SW480细胞对5-FC的敏感性明显提高(P<0.01),热疗与前药5-FC合用,对SW480-CEACD的杀伤作用显著大于对未转基因细胞的杀伤作用(P<0.01,t=4.356,n=9),亦大于单独应用5-FC时对SW480-CEACD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t=2.376,n=9),增加了SW480-CEACD细胞对5-FC的敏感性,电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死亡以细胞凋亡为主,前药热化疗导致结肠癌细胞SW480产生G1期阻滞,凋亡细胞比例增加.结论:热疗与前药5-FC联合应用,导致结肠癌细胞SW480产生G1期阻滞,细胞凋亡比例增加,提高了CEA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的靶向性杀伤作用.

  • MAT1基因沉默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建平;陶永胜;李辉;张世能;袁世珍

    我们既往的研究证实,作为调控细胞周期循环的关键基因之一,人类MAT1( ménage à trios 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它参与胰腺癌的发生[1-2]引.转染反义MAT1基因可使胰腺癌细胞出现明显的G1期阻滞[3].为此,本研究应用体外转录法合成靶向MAT1基因的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转染胰腺癌Capan-2细胞,观察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探讨siRNA沉默MAT1基因用于胰腺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

  • 肺癌的加热治疗进展

    作者:贺晓东;翁霞

    加热治疗技术在近几年里发展颇快.国内已有厂家研制出了消干扰实时测温技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和射频及微波高功率体外热疗机,可行体外深部及体外微波全身加热治疗.无损测温方面亦有进展,利用核磁共振相位图像信号与温度的线性关系进行加热之无损测温的研究已获成功.随着测温技术及温控技术的提高,以及对热生物学效应的深入研究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开展肿瘤加热治疗的条件已趋成熟.加热治疗(热疗)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之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仅对近年来热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尤其是肺癌热疗的细胞效应、基因表达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热疗对肺癌细胞的影响:热疗加低剂量率放射治疗对细胞的杀灭作用一直深受关注.Sakurai等[1]分2个组研究了人肺腺癌细胞LK87(倍增时间26?h).一组用50?cGy/min的137Cs放射源低剂量率照射,另一组用50?cGy/min的低剂量率照射+41?℃的热疗,二者同时进行.方法是把137Cs放射源和放有LK87细胞的试管同时放入精度为±0.05?℃的恒温水浴中,试管中的pH值为7.2.2个组治疗时间均持续48?h,放射治疗总剂量为24?Gy.单放组的细胞存活曲线的D0值为6.55?Gy,而热疗+低剂量率放射治疗组的D0值为3.46?Gy.后者至少在48?h内未显示出热耐受现象.若同时再加小剂量咖啡因,则D0值进一步降为1.78?Gy.细胞周期的分析显示,单放组出现显著的G2期阻滞及轻微的G1期阻滞,热疗+放射治疗组仅出现显著的G1期阻滞.Vertrees等[2]发现,正常肺组织细胞与肺癌细胞加热后的生物效应显著不同.经43?℃3?h的加热后,正常细胞数仅下降8%,而肺癌细胞数则下降(78±5)%(P<0.05).寿延宁等[3]研究了直流电合并加温对人肺鳞癌细胞L78的生长抑制效果.他们将L78细胞以一定浓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待细胞铺满后,用电化学治疗装置,通以直流电.同时利用水浴的方法把温度调至41?℃加温30?min,处理后继续培养48?h.采用噻唑蓝(MTT)测定每孔的吸光度值,计算L78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直流电合并41?℃以上加温组的癌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加热或单纯直流电组(P<0.01),两者具有协同作用.2.热疗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加热对某些基因如热休克基因、凋亡活化基因(Bax)等表达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热休克蛋白是原核和真核细胞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一组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家族,又被称为伴侣蛋白;包括在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周期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的HSP90蛋白[4],能阻止蛋白质皱折、传输等功能的HSP60蛋白[5]以及能阻止蛋白质变性和聚集的HSP70蛋白等.现已有作者将自体肿瘤细胞中的HSP进行提取,并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6].其中HSP70族是近年研究深入的一组蛋白.该组蛋白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如增加细胞抗应激能力、对新生肽具有分子伴侣作用、可加工提呈肿瘤抗原及维持细胞内循环稳定等作用.对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及死亡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对HSP70的基因结构和调控已有较深入研究.经加热处理的肿瘤细胞不仅能降低其致癌性,而且能诱导细胞HSP72、CD54、HLA-DR等分子的表达,有利于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7-10].Vertrees等[2]通过实验发现正常肺组织细胞在受到热刺激后(43?℃3?h),热休克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在24?h内维持该水平.正常细胞加热引起HSP70增长了4.4倍,HSP73不变,HSP27增加1.7倍.癌细胞被加热以前,HSP70含量就明显低于正常细胞(P<0.05),加热后升高27倍,HSP73增加2倍,HSP27不变(P<0.05).从时间上看,正常细胞的HSP70在被加热2?h后升到大值并保持24?h,而癌细胞的HSP70在5?h后达到大,随后就开始下降,在24?h时仅略微高于初始值.由于肺癌细胞中大都有ras基因突变,其中K-ras占90%以上.因此作者推测可能是ras基因的点突变导致ras蛋白p21GTPase活性下降,从而抑制或破坏了癌细胞的热保护性.Nishita等[11]研究了热疗对Bax基因的表达及其定位情况,不同于外周淋巴细胞的是肺癌高表达Bax基因.他们研究了10种细胞系,以42?℃的温度加热6?h,发现对热疗敏感的细胞系其Bax基因是定位在细胞核内,而以染色体易位作为活化机制的抗凋亡基因Bcl-2则大都定位在细胞质中.加热42.5?℃使得Bax基因表达增加而Bcl-2基因表达则不变.尽管如此,细胞仅发生了轻度凋亡,但同时细胞周期受到严重干扰,尤其对S期和G2+M期细胞.因此,42?℃6?h的加热可引起细胞生长的抑制和轻度凋亡.有意义的是经过3?h加热后,Bax进入了核内而Bcl-2则仍留在细胞质内.其所以不发生显著凋亡,很可能有其它未知因子在起作用.Takahashi等[12]研究了加热+γ干扰素(IFN-γ)对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指出在温度为41?℃至43?℃时,人肺癌细胞株GLL-1的细胞表面CEA的表达与温度呈正相关.在加热温度为43?℃(约2?h)时,3?d后表达高.CEA表达的相对值为第1?d?1.3、第2?d?1.6、第3?d?1.9、第4?d?1.8、第5?d?1.5.加热+γ干扰素在CEA表达上显示协同作用,使CEA表达提高了4倍,当然其时间效应也有所改变.

  • 60Coγ射线对肝癌细胞株p27kip1表达及其分布的影响

    作者:管晓翔;陈龙邦;耿怀成;鹿红;王靖华

    近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可以改变细胞周期的进程,而且不同的辐射敏感性细胞辐射后存在不同细胞周期变化规律[1].已有的研究发现60Co γ射线对于卵巢癌细胞(A2780)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主要发生G1期阻滞[2,3],而对白血病细胞(HL-60)主要是G2+M期阻滞[4].p27kip1是一类细胞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抑制剂,作为细胞周期负性调因子,参与细胞周期调控[5].近有研究者发现细胞G2+M期阻滞p21蛋白高表达和p27kip1蛋白的低表达共同调控[6],但是p27kip1蛋白在γ射线引起的细胞周期改变过程中表达和分布的改变并不清楚.因此,笔者着重探讨60Co照射改变肝癌细胞(HepG2)周期改变过程中p27kip1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分布和表达的变化.

  • 电离辐射对胸腺细胞p16/CyclinD/CD K4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晓梅;鞠桂芝;梅树江;付士波;刘树铮

    电离辐射可诱导细胞发生G1期阻滞,其意义在于使受损伤的DNA得以修复,维持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目前研究发现主要有两条负向调控通路:p53-p21/pRb通路[1]和p16-CyclinD/CDK4-pRb通路在G1→S期转换中起重要作用[2].

  • 阿托品、利多卡因在第一产程的应用

    作者:张学玲;于平;张云;陈玲

    为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我院将阿托品、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第一产程取得了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02年12月间在住院产妇中选择单胎头先露,无头盆不称、宫缩良好并宫颈坚硬或水肿、宫颈边厚,胎头枕位不正而形成宫颈水肿,或活跃期阻滞宫口开大2~8cm者共320例,其中经产妇90例,初产妇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对照组160例.两组年龄均在24~35岁,孕周37~41周,无严重并发症的健康产妇.

  • 高直后位产程特点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继红

    胎儿高直位是一种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其主要特点是胎头的矢状缝落于骨盆入口的前后径上,可分直前位和直后位两种[1].高直后位难以经阴道分娩,往往是产程活跃期阻滞的产程特征,如不早期识别,恰当处理,会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本文对我院67例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此类型头位难产的重视,减少不必要的试产及母婴严重并发症发生.

  • Chk1在ST诱导GES-1细胞G2/M期阻滞中的作用

    作者:姜秀娟

    目的:研究Chk1在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G2/M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ST(3μmol/L、6μmol/L、12μmol/L)处理24 h后,体外培养GES-1细胞周期分布、Chk1及p-Chk1的表达;随后给予Chk1 siRNA干扰后,观察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FCM结果提示ST能够诱导GES-1细胞发生G2/M期阻滞;real-time PCR结果显示ST可以提高Chk1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T可以增加Chk1及p-Chk1的蛋白表达;FCM结果显示与control siRNA+ST处理组相比,Chk1 siRNA+ST处理组G2/M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 P<0.05)。结论: Chk1的激活是ST引发GES-1细胞G2/M期阻滞的重要原因。

  • 不同tau亚型对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立;徐诚;王群;柯丹;张少华;曹福源;王建枝

    目的:研究了不同tau亚型对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分别将6种表达tau亚型的质粒瞬时转染N2a细胞,pEGFP空载体为对照。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48 h后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质粒比,表达1N3R-tau降低细胞活性,其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提示1N3R-tau亚型可抑制细胞增殖。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表达1N3R-tau亚型诱导细胞周期S期阻滞,促使Cyclin E从胞核向胞浆转移。结论:过表达1N3R-tau亚型通过诱导cyclin E从胞核向胞浆转移,使细胞出现S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 G2/M 期阻滞因素及常用诱导方法

    作者:黄志洲;何杨帆;郭进强;陈雪梅

    细胞周期检查点( checkpoint )是真核细胞为保证染色体数目的完整性及细胞周期正常运转而存在的重要控制机制。虽然正常细胞存在多个周期检查点,但肿瘤细胞普遍存在G1期检查点缺陷,并且肿瘤细胞在DNA损伤后,都有选择性地滞留于G2期的趋势。因此G2/M期检查点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诱人靶标[1]。当把肿瘤细胞长时间阻滞于G2/M期,一方面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另一方面使肿瘤细胞累积DNA损伤而触发凋亡[2],起到治疗肿瘤的效果,而采用此种治疗策略的前提就是要用有效的方法把肿瘤细胞阻滞于G2/M期。当前,国内外对G2/M期阻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周期素依赖激酶1(CDK 1)和细胞周期素B(Cyclin B)的信号调控和细胞骨架对有丝分裂的影响,本文就G2/M阻滞的因素及常用的G2/M阻滞方法作一回顾,为发现G2/M期阻滞的新机制和方法奠定基础。

  • 胎头前不均倾的产程特点及处理

    作者:林文秀

    胎头前不均倾发病率在胎头位置异常占第4位[1].其特点是胎头侧屈,往往有产程活跃期阻滞的产程特征,难以经阴道分娩,处理不及时,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本研究将我院121例胎头前不均倾的产程特点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此类型头位难产的重视,及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产程延长,减少母婴严重并发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