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速效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

    作者:陈频;叶洪江;王惠玲;张玲;徐向进

    目的 评价速效胰岛素诺和锐(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6例患者分为速效胰岛素诺和锐组(34例)及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32例).分别比较两组糖代谢指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均用量、低血糖事件发生人次及遗忘注射胰岛素人次的差异.结果 (1)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三餐前、三餐后2h和睡前末梢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诺和锐组三餐后2h末梢血糖较诺和灵30R组明显下降(P<0.05),诺和灵30 R组早餐前末梢血糖较诺和锐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中晚餐前、睡前末梢血糖及HbA1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诺和锐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日均用量与诺和灵30R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3)诺和锐组餐后2hC肽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诺和灵30R组(P<0.05).(4)诺和锐组低血糖事件发生人次及遗忘注射胰岛素人次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 在控制GDM糖代谢及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采用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诺和锐的效果优于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而且安全性及依从性更佳.

  • 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冯立新;屈跃丽

    我科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速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3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20~55岁,平均(46±12)岁.初次测赶空腹血糖>13.9 mmol/L,不伴有糖尿病酮症或高渗性昏迷以及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适当进行运动,入院后均给予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等测定,并记录体质指数.

  • 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加餐前速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

    作者:袁春花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加餐前速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患者41例,研究组患者主要使用甘精胰岛素针和二甲双胍联合进行降糖治疗.对比组患者主要使用预混胰岛素针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情况和血糖达标的时间以及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加以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和对比组患者在进行降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降糖治疗均达标,患者的HbA1c和FPG以及2hPG的比较差异不明显,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为(0.28±0.12)IU/kg·d,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7.28±1.9)d,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次数为(0.21±0.09)次,对比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为(0.46士0.13)IU/kg·d,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12.33±2.4)d,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次数为(0.56±0.20)次,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以及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针和二甲双胍片加餐前联合用药治疗,能够对2型糖尿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使得患者的血糖出现平稳的现象,使得低血糖发生率逐渐降低,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片联合用药治疗的方式逐渐成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加以治疗的主要方式.

  • 糖尿病治疗应顾及个人生活方式

    作者:刘金锁

    53岁的张女士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她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为15. 5%.这就表明她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超过25mmol/L.她早晚都注射中效胰岛素,如果血糖还是居高不下,就得在早饭前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

  • 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指导

    作者:刘冬梅;莫永珍

    什么是胰岛素泵?胰岛素泵能够模拟人体正常的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通过一条导管与人体相连,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因此俗称“人工胰腺”.胰岛素泵的形状和大小就如同我们曾用过的BP机(图1),内部装有一个放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部有一个显示屏及一些操控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通过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图2).

  • 研究不建议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睡前常规补充胰岛素

    作者:

    临床指南推荐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床旁血糖检测和在饭前及睡前使用补充剂量的速效胰岛素来纠正高血糖,但尚未在住院患者中进行验证.近,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者就该项推荐在住院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发现通过补充胰岛素来纠正睡前高血糖并不能改善血糖控制.因此,研究者认为,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管理中,不建议睡前常规补充胰岛素.

  • 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餐时"干预模式——《Diabetes Care》主编Fonseca教授来华讲学精粹

    作者:诺华公司

    2007年,《Diabetes Care》主编、美国新奥尔良州Tulane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内分泌代谢科主任Vivian Andrew Fonseca教授来华,分别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做了关于"基础-餐时"治疗理念的专题演讲,为中国的医师们提供了降糖达标的新思路."基础餐时"治疗模式原指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餐时应用普通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以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图1).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脑梗死二例

    作者:翁雅婧;程会兰;马召玺;赵合庆

    病例1女性,64岁,因“反应迟钝伴行走不稳2天”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4年,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 bid,二甲双胍0.25g tid”,未定期监测血糖。患者两天出现反应迟钝、神志恍惚、行走摇晃,伴头晕、恶心感,到我院就诊,尿常规:酮体2+,葡萄糖:4+;随机血糖:28.9 mmol/L;血气分析:PH 7.22;血常规:白细胞29.8x109/L,中性粒86.6%;糖化血红蛋白:14.6%;血液N-末端脑钠肽前体:2326 pg/mL;生化全套:甘油三酯1.36 mmol/L,总胆固醇5.0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99 mmol/L;心肌酶谱、全套甲状腺功能检查、叶酸、VitB12、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多发性腔隙性陈旧性梗死;腹部B超、头颈部增强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未见明显异。患者肾功能正常,不考虑为二甲双胍引起的乳酸中毒。追问病史,患者无饥饿病史,结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给予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并积极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两天后好转。5天后患者出现右侧肢体乏力,持稳不稳,查体:血压160/95mmHg,神情,反应稍迟钝,鼻唇沟、额纹对称,伸舌居中,右侧肢体轻瘫实验阳性,四肢肌张力、共济、腱反射、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提示:左侧丘脑新发梗死灶。考虑新发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强化他汀等治疗,两周后好转出院。

  • 应用速效胰岛素控制血糖对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初步研究

    作者:邱伟;宋瑞芳

    目的应用速效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与常规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病人,观察两者在血糖控制达标率相似情况下使用的安全性.方法60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Ⅱ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每日2次),对照组(常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每日2次)持续治疗12周,前4周为血糖调节阶段,检测治疗4周后每周空腹及餐后血糖,计算2组病人治疗4~12周血糖达标率,并比较4~12周内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空腹血糖达标:治疗组66.2%,对照组60.1%;餐后2 h血糖达标:治疗组78.2%,对照组58.7%;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1.8%,对照组5.2%.结论应用速效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并能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应用安全性良好.

  • 诊断成人GH缺乏症的一种简单试验

    作者:

    通过联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小剂量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释放肽2(GHRP-2)的促生长激素(GH)释放效应来诊断GH缺乏症(GHD),并与胰岛素耐受试验(ITT)相对比。 对象和方法 36例成人下丘脑/垂体疾病患者(男22人,女14人,年龄18~59岁)及30例健康对照者(男15人,女15人,年龄22~60岁)。实验前至少6个月未接受GH治疗,而垂体功能低下患者除GH外替代治疗至少3个月。所有受试者于隔夜空腹随机行GHRH/GHRP(GHRH:1 μg/kg,GHRP-2:0.1 μg/kg,静脉滴注)和ITT(速效胰岛素0.15 U/kg,静脉滴注,血糖在2.2 mmol/L以下)试验,分别于0、30、45、60、90 min采血测定GH,两试验至少间隔一周。 结果对照组GH对GHRH/GHRP的释放反应迅速,29例在30 min时达到峰值(波动范围19~240 mU/L,平均110.9 mU/L),另1例在45 min时达峰值,女性峰值是133.8 mU/L(波动范围25~240 mU/L),男性峰值是88 mU/L(波动范围19~208.4 mU/L);相反对ITT的反应峰值则比较分散:出现在45 min的有2例、出现在60 min的11例、出现在90 min的17例,女性峰值61.1 mU/L(波动范围32.5~106.1 mU/L),男性峰值是58.8 mU/L(波动范围14.4~155.5 mU/L)。患者组对GHRH/GHRP反应也很快,29例峰值在30 min出现、5例在45 min时出现、2例在60 min时出现,而对ITT反应峰值出现时间仍不相同:在30 min出现的4例、在45 min出现的5例、在60 min出现的12例、在90 min出现的15例。患者对GHRH/GHRP试验无副反应。GH对两个试验的反应明显相关(r=0.715,P<0.001),根据ITT的标准(低血糖时GH峰值≤9 mU/L),36例患者中28例是严重GHD,而这28例GHD在GHRH/GHRP试验中GH峰值是10 mU/L(波动范围0.7~34.9 mU/L),另8例是74.5 mU/L(波动范围19.3~189.5 mU/L)。根据GHRH/GHRP试验如把严重GHD的GH峰值标准定为<17 mU/L,则36例患者中22例为严重GHD,对ITT反应低下的6例对GHRH/GHRP反应正常。而除去该6例,按ITT标准诊断为GHD的患者GHRH/GHRP试验时GH峰值均<16.7 mU/L,而>9 mU/L者,峰值均>18 mU/L。对照ITT试验,如只采用30 min的GH值并把临界点定为17 mU/L,则敏感性是78.6%、特异性是100%。 结论 GHRH/GHRP试验是确诊GHD的简单方法,可取30 min的血GH值作为诊断依据,并把临界点定为17 mU/L。(杨杰李绍生摘刘欣校)

  • 速效胰岛素有什么样的特点?

    作者:医苑

    速效胰岛素的问世代表糖尿病治疗的一大进步,也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很多人对它还不太熟悉,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下速效胰岛素有什么样的特点?

  • 长期应用预混型诺和灵30R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观察

    作者:滕中杰;刘卓平;付建斌;马瑜瑾

    近年来,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对糖尿病(DM)患者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标治疗的积极意义.然而,在2型DM患者,胰岛素(Ins)治疗有可能对脂代谢、体质量稳定、血压等带来不利影响,加之患者自行注射Ins很不方便、量不易掌握,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惧怕甚或拒绝Ins治疗,以致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为了探讨对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DM患者长期达标治疗(疗效好、易掌握、不良反应少)的方法,我们采用诺和笔3,每日2次皮下注射预混型诺和灵30R人胰岛素(30%速效胰岛素与70%中效胰岛素预先混和制剂,大作用时间2~8小时,维持作用时间可达24小时,简称预混人胰岛素,hIns)加二甲双胍(DMG)联合治疗33例患者,随访观察1年,报告如下.

  • 甘精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素玲;李素霞;周霞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组和诺和灵30R组,两组的年龄、BMI、FC-P、FPG、2hC-P、2h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血糖及HbA1c较前明显下降(P<0.05),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组能够更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且低血糖发生风险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降糖治疗,能够更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 注射胰岛素的技巧

    作者:孙子林

    胰岛素笔给病人的注射带来很大的方便,它的使用方法简单易学.当然使用时也有很多注射技术要学的.比如:定时轮换注射部位,注射部位主要可选的是腹部、上臂的外侧、大腿的外侧和臀部.一般来说速效胰岛素首选的是腹部注射,长效素胰岛素可以选择臀部或者是大腿,这样吸收得比较慢.然后要注意轮换,这几个部位一个是大轮换,一个是小轮换.

  • 速效胰岛素联合DET或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权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口服药物疗效不明显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注射速效胰岛素联合睡前地特胰岛素,对照组是速效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疗程1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两组的FPG、2hPG、HbAlc同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体重增加少,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速效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与甘精胰岛素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作者:吴素玲;李素霞;蒋向丽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与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治疗针对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组和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组,两组的年龄、BMI、FPG、2h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FPG、2 hPG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泵(CSII)强化组能够更有效控制空腹血糖,且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风险均低于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组(P<0.05).结论:针对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 地特胰岛素对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郑启东;潘宇平;陈婉;陈树民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快速改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同时因各种疾病需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也日渐增多.而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在禁食水时不能规律应用短效、速效胰岛素,造成围术期血糖较高,可带来很多不良后果,从而增加患者住院费用.近期笔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诺和诺德公司生产,商品名:诺和平)对围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其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谷赖胰岛素:一种新型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

    作者:朱大龙;张红

    2005年,WHO的资料显示,世界糖尿病患者达1.8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3.66亿[1].2010年中国发布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9240万糖尿病患者,同时有1.482亿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健康问题[2].糖尿病治疗重要的目的是控制血糖水平达标.一些大型临床研究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减少与高血糖相关的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3,4].

  • 人胰岛素B27K-DTrI前体在毕氏酵母中表达条件的优化

    作者:郝贺龙;陈婷;乔元昊;黄旋;江致君;张兴群

    目的 优化甲醇酵母表达系统,提高B27K-DTrI前体表达量.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G418 YPD平板、联合Real-time PCR筛选高拷贝菌株.优化高拷贝菌株的佳起始诱导吸光度A、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等表达条件.结果 筛选到高拷贝菌株S3菌,佳诱导条件为诱导起始A600约6.0,甲醇诱导浓度0.75%,诱导时间72 h,目的蛋白表达量118 mg/L.结论 通过条件优化实验,为人胰岛素B27K的产业化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 速效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林坚;董建新

    目的 探讨速效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我院住院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效果、对糖尿病的知晓度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优于治疗前[(5.8±1.9) mmol/L<(13.0± 4.2) mmol/L、(9.9±2.2) mmol/L<(12.8±4.1) mmol/L;(6.9±1.6) mmol/L<(18.4±6.3) mmol/L、(13.7 ± 1.8) mmol/L<(18.3±6.0) mmol/L],且观察组采用速效胰岛素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2.0%vs.69.0%);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远大于对照组(94.0% vs.71.0%).结论 临床上应用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强化了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治疗疾病信心,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