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吸虫感染不同阶段吡喹酮治疗对宿主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徐会娟;朱阳泉;帅连云;徐长根;李浩;梅舜瑜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不同阶段吡喹酮治疗对肝纤维化影响,为临床选择适宜的治疗时机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模型,在感染的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用吡喹酮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针对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产生的IgG抗体;放免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RT-PCR检测肝组织中的TGF-β1mRNA水平;制作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慢性期和晚期比较,在感染急性期经吡喹酮治疗后,宿主血清抗SEA IgG、HA、TGF-β1水平以及肝组织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肝脏纤维化程度降低及肝组织结构明显改善. 结论 吡喹酮在血吸虫感染急性期的疗效优于慢性期和晚期,且有预防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

  • 泡球蚴组织蛋白处理对人肝星状细胞α-SMA和COL1A1表达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毕晓娟;张传山;李亮;马洋洋;吕国栋;吐尔干·艾力;邵英梅;林仁勇

    目的 探讨泡球蚴组织蛋白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泡球蚴组织蛋白体外刺激人肝星状细胞,以PBS处理作为阴性对照,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星状细胞中COL1A1、a-SMA和TGF-β/Smad信号通路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60和600 μg/ml泡球蚴蛋白处理肝星状细胞后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6±0.33和2.72±0.49,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3±0.12和5.39±0.14;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后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为13.43±0.27,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8.89±2.59;PBS阴性对照组α-SMA基因相对表达量1.07±0.42,COL1A1基因相对表达量1.00±0.02.不同浓度泡球蚴蛋白组和TGF-β1处理组与PBS阴性对照组相比α-SMA及COL1A1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星状细胞泡球蚴组织蛋白处理组与TGF-β1处理组α-SMA和COL1A1的蛋白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TGFβ-RⅡ基因相对表达量在600 μg/ml泡球蚴组织蛋白处理组为1.71±0.08,与PBS阴性对照组1.09±0.4β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2基因相对表达量在TGF-β1处理组为1.68±0.29,与PBS阴性对照组1.07±0.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3基因相对表达量在600 μg/ml泡球蚴组织蛋白处理组为2.41±0.84,TGF-β1处理组为1.61±0.15,与PBS阴性对照组1.00±0.0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泡球蚴组织蛋白中有类似TGF-β作用的能够诱发宿主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该细胞因子可能参与泡球蚴感染所致宿主肝纤维化损伤.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侯俊宸;刘新建

    肝纤维化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引起慢性肝损伤后的一种损伤修复过程,是纤维化疾病中危害重要的疾病之一,进一步进展即形成肝硬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众多致纤维化发生因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阐述了VEGF与各种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并重点阐述了VEGF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以及对相关机制的深入了解,给慢性肝病患者的纤维化治疗以及康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潘静;陈金铃;朱丹丹;严晓云;沈泳利;段义农

    细胞衰老是细胞在受到某些特定的刺激以后而被激活的一种基本的细胞应答程序.端粒酶缩短,丝裂原及增殖相关信号的活化,基因组损伤以及肿瘤抑制信号的激活等均可以诱导细胞衰老的发生.细胞一旦发生衰老,细胞即发生特征性改变:细胞变得扁平,细胞体积增大,并且伴随着溶酶体活性(SA-β-Gal)的升高.同时,细胞周期停滞在G0或G1期,而且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诱导细胞衰老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Ras-p53通路、p16 Rb通路以及p53/p16非依赖性的信号通路,如SKP2-p27相关信号通路.细胞衰老与纤维化、炎症以及癌症等多种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促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衰老以实现抑制肝纤维化.因此,探明细胞衰老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脑囊虫病所致神经精神障碍的研究

    作者:王显金;王玉革;陈景清;马恩轩;李庆山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由于囊尾蚴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继而发生炎症反应、纤维化、肉芽增生及钙化,常可导致神经精神障碍.本研究调查了119例脑囊虫病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IgDλ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

    作者:乔淑凯;张学军;王福旭;潘崚;姚丽;董作仁

    为了提高对IgD型多发性骨髓瘤(IgD型MM)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伴骨髓纤维化和骨髓坏死的IgDλ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并就IgD型MM的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了讨论.IgD型MM发病率低,但多见于男性和年轻人,对常规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用常规实验室检测时,IgD型MM通常被误诊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由于IgD型MM的蛋白含量较低,不易检测,易造成漏诊,免疫固定电泳对lgD型MM的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提高这一少见类型的MM患者的检出率.

  • 淋巴结相似于霍奇金病的CD15阳性细胞转移癌一例

    作者:柳剑英;郑杰

    患者男,68岁.因乏力、气短、消瘦于2001年6月26日入院.体检:双肺弥漫间质性病变,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取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组织学显示为淋巴结内局灶性纤维化(图1).高倍镜下,在纤维化区域、尤其是淋巴滤泡周围可见单个或成簇的R-S细胞样细胞(图2),细胞体积较大,细胞核呈空泡状,中央有一个较大的红核仁,少数为双核,酷似镜影细胞.此外,在胶原纤维之间可见少量散在的"干尸"细胞样细胞.

  •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转移到胃一例

    作者:仲伟霞;王家耀;王新美

    患者男,58岁.鼻塞、间断性鼻衄2个月.于1996年4月在当地医院行鼻腔肿物手术.手术中发现肿物累及上颌及筛窦,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术后辅加放疗.放疗后1年又因腹部不适于1997年11月入我院.CT检查:肝多发性转移灶,并见胃底处有溃疡,建议做胃肠检查.钡餐透视:胃底明显增厚,胃泡内粘膜紊乱不规则,并出现粘膜收集呈芒状,可见约4cm×4 cm龛影,周边不规则.患者先接受全肝放疗,病灶消失.并于1998年1月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胃体及胃底交界处,约5 cm×4 cm×3 cm,质硬,颜色较黑,边不清,侵出浆膜,累及大网膜.肝质地硬,呈纤维化状态.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碳酸酐酶Ⅸ蛋白表达与纤维灶病变的关系

    作者:李美平;包磊;蔡红光;杨惠英;戈文舜;任丽芳;鲁波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碳酸酐酶Ⅸ蛋白表达与纤维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1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体(PR)、碳酸酐酶Ⅸ的表达,同时镜下观察纤维灶。结果(1)乳腺癌伴纤维灶(45/80,56.3%)病例癌细胞碳酸酐酶Ⅸ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癌不伴纤维灶(25/87,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伴纤维灶病例中,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阳性组(35/40,87.5%)癌细胞碳酸酐酶Ⅸ的表达率明显高于阴性组(10/40,2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乳腺癌伴纤维灶病例中组织学3级病例(23/33,69.7%)的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阳性率明显高于(1+2)级(17/47,36.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阴性组内,ER和PR的阳性率分别为72.5%(29/40)和65.0%(26/40),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阳性组中,ER和PR的阳性率分别为50.0%(20/40)和42.5%(17/40),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阴性组激素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阳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阴性组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阳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阳性组的纤维灶/肿瘤直径比明显大于阴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3)肿瘤大径≤2 cm组、2 cm<肿瘤大径≤5 cm组的纤维灶直径均小于肿瘤大径>5 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碳酸酐酶Ⅸ的表达与纤维灶有关,纤维灶中的纤维母细胞表达碳酸酐酶Ⅸ还与患者年龄、肿瘤细胞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表达和纤维灶直径/肿瘤直径有关,提示纤维母细胞表达碳酸酐酶Ⅸ可能是乳腺癌预后较差的标志。

  • 青少年主动脉瓣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黄萍;王宏伟;张真路;胡秀芬;李艳萍;程佩萱;刘建英

    主动脉瓣病变是由于炎症粘连和纤维化、黏液样变性、钙质沉着或先天发育畸形等引起主动脉瓣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我们对70例青少年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的主动脉瓣病变进行分析,探讨青少年主动脉瓣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

  • 肥大细胞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胶原纤维降解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金玉兰;周全;田澄;刘红刚;林芳弘;円山英昭

    目的 观察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致肝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半定量方法探讨肥大细胞和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Wistar系雄性大鼠72只,对照组和正常组各16只,实验组40只,实验组大鼠在一次性注射DMN后2周至12个月,在8个时间点分别取大鼠肝脏,通过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及电镜等方法,测量纤维化面积率和纤维化灶内的肥大细胞数量,观察肥大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的表达情况及各种相关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注射DMN后肝脏所形成的纤维化面积率于2周(3.72%)和1个月(3.73%,P=0.2626)时明显,之后逐渐下降,直到12个月(1.42%,P=0.0003)肝组织内仍残留少许.肥大细胞于注射DMN后2周(200倍光镜下平均每视野1.73个)开始出现,于4个月(3.06个,P=0.008)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12个月(1.04个,P=0.045)时也仍可见少量.此模型中形成的纤维化和浸润的肥大细胞数量不成比例,高峰期不平行.肥大细胞表达MMP-2,但不表达TIMP-2.结论 在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肥大细胞不仅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还可能通过合成分泌MMP-2参与纤维化的降解.

  • 实验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

    作者:郭华;邹万忠

    目的观察和研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转化的现象及其形态特点.方法结扎大鼠一侧肾静脉,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连续饲养25 d.每5 d杀检5只,对肾脏重点检查,未结扎肾静脉的对侧肾作为对照,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偏振光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情况.结果肾静脉结扎侧肾逐渐出现肾小管萎缩,肾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等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典型病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随着病变的发展,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角蛋白表达逐渐减弱,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逐渐增强,肾间质中也出现角蛋白阳性的间质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减少,内质网和微丝增多,并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游离到肾间质中.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显示早期肾间质中Ⅲ型胶原增生为主,后期以Ⅰ型胶原为主.结论在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转化为间质成纤维细胞,是成纤维细胞的来源之一.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高海成;任立群;于晓艳;孙波;苗春生;石艳;李相军;王丹;赵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l型受体(ATlR)在心肌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0)15 mg/kg复制大鼠缺血性心肌纤维化模型.MD-1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通过Masson染色评价心脏的形态及结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纽织化学染色分析心肌ATIR蛋白表达及I型和Ⅲ型胶原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ATlR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注射Iso后血清LDH、CK及CK-MB在4h达高峰(X2=16.90,P<0.05),AST在6 h达高峰(x2=16.90,P<0.05).ATlR mRNA结果显示,注射Iso后2~12 h,ATlR mRNA表达即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Iso后24 h,ATIR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自48 h后mRNA表达逐渐下降,至3周后降至正常.ATlR蛋白表达随纤维化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ATIR mRNA及ATlR的蛋白表达水平在缺血缺氧性坏死心肌明显增加,ATlR的表达与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ATlR可能参与了心肌纤维化的过程.

  • 甲醛清除剂对病理组织影响的研究

    作者:朴正爱;朱英彩;李湘泰;李锺焕

    甲醛分子式为CHCHO,主要作为一种防腐剂、杀菌剂在很多领域中使用.病理科所用的4%甲醛固定液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甲醛是毒性化学物品,长期接触可以引起许多疾病,损害轻者可以引起眼、鼻、口腔咽部的刺激感,出现流泪,打喷嚏、咳嗽、呕吐等反应,也可出现口腔黏膜及呼吸道黏膜的增生、纤维化[1]、化生[2].临床表现为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严重者引起恶性肿瘤[3].

  • 重视间质性肺疾病的病理学

    作者:易祥华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实质性疾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组异质性的肺部非肿瘤性疾病,在病理学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间质性肺炎和纤维化[1,2].

  • p15、细胞周期蛋白D1和转移生长因子β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宋鑫;唐发清;冀文茹;夏养志

    一、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材料取自内蒙古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在1996~1998年间的病理组织存档蜡块,共165份.按照1980年WHO肺癌分类标准进行组织学分类,并均经病理证实.其中鳞癌80例,腺癌49例,不典型增生19例,鳞状上皮化生17例;在12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同一病例手术切取标本存档蜡块不仅有肺癌组织蜡块也有淋巴结组织蜡块;其中淋巴结组织经HE染色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35例,无淋巴结转移的28例.其余66例中,或同一病例手术切取标本存档蜡块仅有肺癌组织而无淋巴结组织,或同一病例标本存档蜡块中虽有淋巴结组织,但经HE染色证实为纤维化淋巴结组织.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钟丽华;蒋艳明;娄国强;俞秀丽;刘红;过建春;朱梦飞;荀运浩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水平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301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同时进行肝脏活检术检查和生物化学、铁蛋白、血清HBsAg、HBV DNA定量检测.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HBsAg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意义,受试者工作曲线法评价血清HBsAg水平预测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体质量指数、年龄、性别、基因型和家族史对CHB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无明显影响(P<0.05).AST、ALT随着炎症、纤维化进展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193、96.344、47.847、63.981;P =0.000、0.000、0.000、0.000).纤维化为S4时,HBV DNA明显下降(x2=33.322,P=0.000).HBsAg水平随着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步下降(x2=68.173,15.719;P =0.000,0.000).HBsAg水平预测≤G3和≤S3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和0.793,特异度分别为0.778、0.891,灵敏度依次为0.685、0.633.结论 中国CHB患者HBsAg水平随着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程度加重而逐渐下降.血清HBsAg水平对CHB患者肝脏炎症≤G3和纤维化≤S3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对纤维化的预测优于炎症.

  • 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许春海;孟冬梅;吕淑兰;康鹏

    目的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124例和健康人18例,测定血清纤维化指标水平,33例患者进行肝穿行肝组织炎症及肝纤维化分期.血清纤维化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中HA与CIV水平在慢性肝炎各相平行,而LN与PCⅢ在慢性肝炎病理分期相同时结果一致,在G_4期时PCⅢ结果与正常对照相近.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与临床结合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LN与PCⅢ在慢性肝炎患者分期G_4前与纤维化程度相一致,联合多项指标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肝纤维化诊断.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分析

    作者:王怡;高敏;李响;卢诚震;董萌;邱春婷;张万增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导致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是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疗法.我们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分别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和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并对两种干扰素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 IL-13诱导 STAT6磷酸化及促进人肝星状细胞的纤维化作用

    作者:李文林;熊丽霞;熊慧玲;王志刚;赵林;石小玉

    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13( IL-13)对人肝星状细胞( hepatic stellate cell )纤维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IL-13对人肝星状细胞株LX-2增殖的影响;RT-PCR技术检测LX-2细胞Ⅰ型胶原蛋白( collagen typeⅠ, COLⅠ) mRNA表达;ELISA和羟脯氨酸实验定量检测IL-13对LX-2细胞分泌COLⅠ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分析IL-13对LX-2细胞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 STAT6)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IL-1310 ng/ml组、20 ng/ml组和50 ng/ml组LX-2细胞增殖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加入IL-1350 ng/ml显著上调了LX-2细胞COL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低浓度IL-13(5 ng/ml、10 ng/ml、20 ng/ml)对LX-2细胞COLⅠ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IL-13(50 ng/ml)作用LX-2细胞,60 min组和120 min组磷酸化STAT6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 IL-13促进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并上调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IL-13促进人肝星状细胞的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是激活STAT6磷酸化。

2930 条记录 7/147 页 « 12...45678910...1461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