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前入路减压加Cage固定显微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

    作者:洪国良;杨新宇;张建宁

    以往脊柱外科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颈椎病是在局麻下用环锯钻切除椎间盘,术中患者意识清醒,恐惧感强烈且比较痛苦,手术并发症相对的也多.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共对24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严重的颈椎病患者实行了颈前入路减压加Cage 固定显微微创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Quadrant辅助下MIS-TLIF单边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

    作者:方冠军;刘先银;黎松波;黎建文;陈耀鑫

    目的:探讨单侧小切口经Quadrant 通道辅助下MIS?TLIF单侧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腰腿痛患者56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腰椎管狭窄症1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10例,腰椎后路镜术后复发2例,椎间孔镜术后复发1例。均采用可扩张管道系统MIS?TLIF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应用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系统( 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应用Suk方法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有5例出现非手术侧腰背痛,经佩戴腰围及消炎止痛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治愈;1例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MED)术后复发患者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经卧床、脱水等治疗后治愈。其余未见感染、螺钉松动、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个月VAS 评分从术前(6.82±0.92)分降至(1.95±0.55)分,ODI 评分从术前(35.21±2.73)分降至(10.05±1.72)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 t值分别为36.775、65.858,P均<0.05),根据Suk的融合判断方法,2例患者可能融合,其余均融合。结论单侧小切口经Quadrant 通道辅助下MIS?TLIF单侧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具有明显优点,只要我们选择合适病例大多数患者均可获得满意效果。

  • 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单节段腰椎骨折

    作者:贾子超;姜哓文;陈光;康立星;张振涛;孙建亭;康斌

    目的:观察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单节段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单节段腰椎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恢复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拆钉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为(30.81±3.19)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6.20±4.21)mm(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再压缩率为(5.46±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5±4.30)%(P<0.05).拆钉时,两组伤椎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观察组为(4.78±0.7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78±2.40)°(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增加度数为(3.05±2.5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0±2.21)°(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Cobb角丢失角度为(1.60±0.19)°、术后6个月的Cobb角丢失角度为(2.39±0.40)°,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的(5.48±1.37)°、(7.56±1.80)°(P<0.05);术后1年观察组Cobb角无继续丢失,对照组仍有丢失.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单节段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力学强度,减少高度再丢失,降低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应用现代技术治疗颈椎疾患

    作者:党耕町

    本期刊出"颈椎带锁钢板在单节段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等6篇论著,集中介绍了颈椎疾患的治疗经验.可以从中学到不少新知识,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近十几年来,颈椎内固定技术有很大进展.近几年,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应用现代内固定技术治疗颈椎疾患,在颈椎创伤、肿瘤与畸形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是否应用内固定尚存在争论.一些学者主张应用内固定,因为内固定可以提高融合率,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并避免植骨块脱出.另一些学者认为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疗效很好,不必再加内固定,以免增加手术操作步骤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 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探讨

    作者:陈太勇;曹广如;廖文波;蔡玉强;孔维军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采取前路病灶清除单节段内固定治疗,男20例,女8例,年龄18~56 岁,平均42岁,影像学显示1个椎间盘相邻2个椎体破坏,随访观察患者的后凸Cobb角的变化情况,结合植骨融合、Frankel分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切口一期愈合,随访1~2 年,平均1.6年,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分别为14.6° ±5.8°、4.2° ±2.4°和5.2° ±2.2°.所有患者术后5~7个月(平均6个月)均达到植骨愈合;15例神经功能障碍者末次随访Franke1分级均达到E级.结论: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单节段内固定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方法.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7例

    作者:白宝华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996~1999年,我们运用腰椎间孔封闭术加大手法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47例中,男131例,女116例;年龄小22岁,大61岁,平均45岁;干部104例,工人113例,农民及其它30例;病程短2日,长13年;外伤、扭伤、劳损185例,原因不明62例.CT检查结果:发病部位为L3~434例,占13.8%,L4~5127例,占51.4%,L5S186例,占34.8%;多节段(包含于单节段内)L4~5与L5S1212例;三节段包含于单节段内35例;伴L5椎滑脱21例,伴骨质增生196例,伴侧隐窝狭窄62例,伴黄韧带增厚56例;中央型69例,外侧型178例;突出程度为6~8 mm 54例,4~5 mm 134例,2~3 mm 59例.主要体征、症状:均有腰痛,单侧坐骨神经痛201例,双侧坐骨神经痛27例,无坐骨神经痛19例;247例中腰椎侧弯畸形118例.

  • 经椎板、椎体间隙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

    作者:裴世深;李士学;康肖;刘璞;王清和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往往出现僵硬的后凸畸形,进而引起脊柱不稳、慢性下腰痛、畸形、神经和脊髓压迫、刺激症状.本院对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16例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 不同节段范围的腰椎管狭窄病例症状体征差异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浩

    目的:观察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差异,总结狭窄节段范围与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5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狭窄范围的差异分为单节段狭窄组(74例)和多节段狭窄组(7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节段狭窄组大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4%,多节段狭窄组为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狭窄组下肢肌力减弱发生率为32.4%,多节段狭窄组为5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下肢放射痛、下肢皮肤感觉异常、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累及下肢的多样的神经症状与体征,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容易引起马尾神经损害和下肢肌力减弱表现。

  • 家庭骨盆牵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作者:薛为民;孙润芳;王润生

    自1993年~1999年,采用家庭简易骨盆持续牵引,局部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5例,经1 a以上随访,优良率达90%,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5例,男216例,女89例,年龄17岁~66岁,20岁~40岁占85%以上.病程6 d~5 a.单节段突出263例,多发生在L4、5、L5S1,个别有L2、3、L3.4,腰痛向下肢放射痛223例,单纯腰痛20例,单纯下肢痛62例.患者多数为详细病史加临床检查确定为椎间盘突出症,一般不合并腰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少数经CT或MRI进一步证实.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郭燕峰;段宝华;王志强

    胸腰段椎体压缩或爆裂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的后正中入路对椎旁肌广泛剥离及术中长时间牵拉,易发生腰椎术后综合征。随着微创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普及,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技术在脊柱外科被广泛开展应用。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我科采用胸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植入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且无神经症状不需行后路椎板减压术患者共计49例。其中,采用椎旁肌间隙微创入路显露26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显露23例,现将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邵先矛;吴良发;成惠林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对患者颈椎功能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ACDF治疗,观察治疗后优良率、颈椎关节JOA评分、疼痛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以及颈椎前凸Cobb角改善情况.结果:23例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86.96%;术后1周、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VAS疼痛评分(3.23±1.58)分、(2.69±1.64)分、(1.94±0.12)分,椎前缘高度百分比(94.27±5.33)%、(92.64±5.83)%、(90.78±3.53)%,Cobb角(6.02±1.17)°、(7.72±1.42)°、(7.89±1.36)°,JOA评分(13.87±5.91)分、(14.66±5.23)分、(15.45±3.04)分,均优于治疗前VAS疼痛评分(7.13±2.97)分,椎前缘高度百分比(56.46±5.21)%,Cobb角(16.58±2.05)°,JOA评分(11.68±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创伤小且能显著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及活动评分,临床疗效较好,同时可以减轻其痛苦,并改善预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单节段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伴相邻椎体后缘骨赘三种术式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庆胜;孙继飞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的脊髓、神经、血管损害所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而单节段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伴相邻椎体骨赘并不少见.选择1999年3月至2011年6月162例此类患者,分别采取3种手术方式,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 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研究

    作者:朱栋梁;杨炳湖

    目的:开展了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即将两对椎弓根钉分别固定于骨折椎及其相邻的正常椎体中,为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选择.方法: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和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缺点比较,为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选择.治疗后随访观察,记录收集资料,利用统计学分析技术,得出结果.结果: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植骨量少,操作简单,卧床时间短,后突畸形发生少等优点.但是手术指征稍窄是缺点,前提是伤椎椎弓根完整,椎体未爆裂,且有一侧终板完好,骨质密度好.

  • 颈前路减压+MC+(r)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

    作者:何斌;范磊;成伟男;王云华;王伯尧;刘军;黄野

    背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目前已成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金标准";但对于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是否应用内固定,尚存在争议.近年来,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在其治疗中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目的:比较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MC+(r)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MC+(r)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对照组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每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及颈椎曲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所有病例随访12~29个月,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每组JOA评分、颈椎曲度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颈椎曲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未见内置物松动、下沉.实验组治疗后发生声音嘶哑1例,对照组治疗后发生声音嘶哑1例、吞咽困难3例及食管损伤2例.提示两种方法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可靠,均能获得治疗后颈椎的稳定性;但前者方法简单,近期并发症少.

  • 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结

    作者:孙波;彭宗泽;李麟平;陈建华;胡卫平;吴云定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科以中药内服外用,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以封闭疗法治疗本病进行对比观察,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组 111例患者均是我院施氏伤科患者,男 87例,女 24例;年龄 28~ 72岁;病程短 3个月,长 7年 1个月。 X线摄片显示: L3- 4椎间盘突出 16例, L4- 5椎间盘突出 70例, L5~ S1突出 25例;多节段突出 26例,单节段突出 85例。腰痛为主 36例,腰痛并下肢放射痛为主 43例,肢体麻木发凉 13例,间歇性跛行 11例,肌肉萎缩麻痹 10例,腰椎活动均受限。

  • 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并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孙鹏;雪原;王沛;赵华健;李鹏;李子龙

    背景:Smith-Robinson技术结合金属植入物内固定已广泛用于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症,但是否切除后纵韧带仍有争议.目的:观察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并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使用Cage植骨融合、钛板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的45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12~36个月,随访12个月时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obb角、椎间隙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终融合率100%,未出现Cage移位.疗效评价,30例优,13例良,2例可,无症状加重者,末次随访优良率95.6%.说明通过Smith-Robinson技术切除后纵韧带即能够实现对脊髓、神经根的彻底减压,又能有效防止椎间隙坍陷、成角畸形等并发症.

  •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与前路减压融合修复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3年随访

    作者:程俊杰;眭江涛;马原;田慧中

    背景:前路减压融合是修复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选择,但有报道显示融合可使颈椎邻近阶段的运动受到影响。人工椎间盘置换不仅能发挥缓解颈椎病神经症状和体征的作用,还能保持颈椎的稳定和节段活动,减少邻近节段继发性退变。而目前两种方法应用于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突出症仍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与前路减压融合修复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
      方法:纳入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单节段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而需手术治疗并且获得了3个月以上随访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修复方案分为两组,置换组21例采用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融合组27例采用强生椎间融合器或异体腓骨环行椎间盘融合。患者治疗后1周及3,6,12,24,36个月医院门诊随访,记录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颈部和上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治疗效果评价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和日常功能状态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价。结果与结论:末次随访融合组融合率为93%(25/27)。组内比较,治疗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颈部及上肢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末次随访时颈部及上肢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治疗后1周,JOA评分高于治疗后1周(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及手术节段活动度明显高于融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与前路减压融合修复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在患者症状缓解方面效果相同。人工椎间盘置换相对于融合技术具有保持颈椎稳定和置换节段活动度的优势。

  • 颈椎间盘置换和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修复单节段颈椎病:随机对照中期随访

    作者:罗成;瞿霞;陈波;彭忠毅;邹永根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是目前治疗退变性颈椎病手术方案中的“金标准”。但随着手术病例和临床长期随访资料的增加,相关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病方面近期疗效已得到业界公认,但中远期疗效尚不明确。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与Discover颈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加重的单节段颈椎病71例患者,随机分为置换组34例和融合组37例,分别进行Discover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3,6,12,24,48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影像学评估,同时记录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及再次修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患者71例均获得平均33.5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修复后各随访时间点的颈痛目测类比评分、上肢痛目测类比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修复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在修复后3,6,12,24个月,置换组上述指标均优于融合组(P<0.05)。修复后各时间点置换组的修复节段活动度和颈椎整体活动度均较融合组大(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严重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在随访期间,置换组有3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假体有<3 mm前移;翻修2例,均因头侧邻近间隙退变、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融合组有3例假关节形成融合失败,1例螺钉断裂,3例因头侧邻近间隙退变存在神经症状,2例因尾侧邻近间隙退变压迫脊髓,9例均行再次修复治疗。结果提示,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中期疗效方面,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优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

  • 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中长期随访结果Meta分析

    作者:陈波;瞿霞;陶源;罗成;杨林;邹永根

    背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被认为是治疗退变性颈椎病"金标准",但随着颈椎间盘置换在临床广泛应用,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但中长期疗效二者孰优孰劣,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和颈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8月,搜索关于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比较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并通过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5篇文献,2781例患者,随访时间4-10年;②Meta分析结果提示,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相比,术后中长期随访SF-36评分较优、手术节段活动度较大、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低、臂痛目测类比评分较低、手术节段再手术率较低、邻近节段再手术率较低(P<0.05);③两组在颈痛目测类比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和总并发症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结果说明,颈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中长期疗效优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但该结论还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论证.

  • 颈椎间盘置换及前路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谁更多影响邻近节段发生退变?

    作者:刘威;盛伟斌;张健;邓强;郭海龙

    背景:有研究表明,颈椎间盘置换及前路固定融合治疗颈椎病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哪种术式在避免邻近节段退变方面更具优势尚无定论。目的:比较颈椎间盘置换与前路固定融合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对邻近节段的近期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颈椎间盘突出症”为诊断收入院并行单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或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患者1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前路固定融合组116例,颈椎间盘置换组62例。结果与结论:①评价: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②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邻近上位节段及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与术前相比,颈椎间盘置换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前路固定融合组术后3个月时手术节段基本融合,活动度丧失,末次随访时邻近上位节段活动度与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明显增加,且上位节段活动度增加的度数较下位节段大(P <0.05)。③末次随访时 X 射线图像及 MRI 图像显示:前路固定融合组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数量均多于颈椎间盘置换组(P <0.05),两组中上位节段退变的数量均多于下位节段(P <0.05)。④结果证实,颈椎间盘置换或前路固定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够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神经症状,但与颈椎间盘置换相比,前路固定融合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更常见。

148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