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李双峰;刘天生;李俊岭;路江明;赵孟龙;曹桃平

    目的 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如何提高透析龄.方法 选取我院48名已死亡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初始透析0~6个月死亡率高,其次是7~12个月.死亡原因以心血管疾病(CVD)为第一位,感染疾病为第二位,脑血管疾病为第三位.结论 适时透析、规范透析、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预防并发症,可延长透析龄.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侯存;胡显洁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检测结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状态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检测结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共7年时间内我院血透中心透析龄均≥3个月的MHD患者共2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直至患者终止包括死亡、终止透析、决定肾移植、失联或研究截止等.所有患者在研究日内每3个月测定人血白蛋白、血钙和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结果:经过观察分析,非老年患者血磷高于老年患者,每周3次血液透析组血磷水平低于每周2次血液透析组,但血钙水平却相比较高;透析龄≥5年患者的钙磷水平均高于透析龄<5年的患者(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现钙磷代谢临床控制仍不理想,透析次数每周3次可更利于帮助控制患者血磷;而患者透析龄>5年后钙磷代谢紊乱情况更加严重,年龄、透析龄和iPTH是显著影响患者血磷水平的危险因素.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与年龄透析龄的关系

    作者:王彦杰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与年龄,透析龄的关系,为低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2004年5月1日~2006年5月10日,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9例患者,统计透析中低血压和慢性持续性低血压的次数,分析其发生特点.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透析相关的参数,包括年龄、透析龄.结果:透析龄>5年的患者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高于透析龄≤5年(P<0.01);老年组(年龄≥65岁)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年龄<65岁)(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率发生与年龄,透析龄有关.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析

    作者:申珅;李寒;王世相

    目的 评估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的差异及其在长期血液透析中的变化.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9例,检测血清PTH值.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thy,DN)组(20例)、非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组(6例)与非糖尿病组(63例);根据患者透析龄的长短将各组分为短期组(透析龄<5年)与长期组(透析龄≥ 5年);分析各组iPTH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 DN组的iPTH水平低于其它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和P <0.01);非糖尿病组的iPTH水平在长期透析龄组中明显升高,高于其他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N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较低的血清iPTH水平,长期血液透析患者 iPTH水平的升高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表现更显著.

  • 腹膜透析患者首发腹膜炎的临床特征与拔管风险

    作者:陈再强;黄晓彦;梁伟;熊子波;廖玉梅;熊祖应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首发腹膜炎的诱因、临床特征、致病菌及转归情况,为临床防治腹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本中心共有273例腹膜透析患者,本研究选择2002年8月至2013年10月所有在本院住院的首次发生腹膜炎患者67例,分析首发腹膜炎患者(发病组)与未发生腹膜炎患者(未发病组)的临床指标;根据首次发生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转归分为治愈组和拔管组,比较两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腹膜炎病因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拔管危险因素.所有患者确诊腹膜炎后立即留取标本培养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再根据临床表现、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使用敏感抗生素;收集人口学资料、基础肾脏病、透析龄、诱因、临床指标、透出液常规、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治疗方法、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临床转归等.结果 首发腹膜炎患者存在年龄偏大[发病组均龄(53.1±14.9)岁vs.未发病组均龄(46.6±14.3)岁]、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发病时(27.4±4.0)g/L vs.未发病时(32.5±5.7)g/L]和操作不当(53.7%)情况.拔管组有更长透析龄[24(11.4,42)月vs.13.2 (4.8,18.84)月,P=0.020],更严重低蛋白血症[(24.5±5.8)g/L vs.(29.3±4.1)g/L,t=-4.088,P=0.000],而且拔管组腹膜炎病因以非操作相关为主(61% vs.36%,x2=13.075,P=0.011)、非G+菌感染为主(74% vs.41%,P=0.000).结论 首发腹膜炎患者存在较高年龄、营养欠佳、非规范化操作等情况,而长透析龄、严重低蛋白血症、非操作相关、非G+菌感染的患者有较高的拔管风险.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回顾性分析

    作者:窦林斌;蔡宏;张伟明;朱铭力;陆任华;鲁嘉越;严玉澄;倪兆慧;钱家麒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检测结果,评价MHD患者钙磷代谢状况. 方法 入选2007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七年期间,仁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龄大于等于3个月MHD患者528例,随访患者从入选至患者死亡、终止血液透析、转肾移植、转其他中心、失随访或至研究终止日期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所有入选患者每3个月测定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磷,血iPTH.依据KDOQI和KDIGO指南血钙、磷和iPTH靶目标,分析MHD患者血总钙、血磷和血iPTH达标率,并分析年龄、性别、透析频率、透析龄对血总钙、血磷和血i PT H分布影响.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3.1±15.0岁,其中男性295例(占60.2%).血总钙、血磷和iPTH达标率分别为51.3%、39.0%、26.1%.非老年患者(年龄小于65岁)血磷和血iPTH明显高于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血磷(2.02±0.40 mmol/L vs.1.75±0.40 mmol/L,P<0.001)、iPTH[352.36(180.14,589.25)pg/ml vs.223.76(122.36,381.82)pg/ml,P<0.001)].18%MHD患者iPTH大于600pg/ml,25.6% MHD患者iPTH小于150pg/ml.每周3次血液透析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每周2次血液透析组(1.87±0.42 mmol/L vs.1.95±0.41 mmol/L,P=0.043).而每周3次血液透析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每周2次血液透析组(2.32±0.21mmol/L vs.2.27±0.22 mmol/L,P=0.022).透析龄5年及以上患者血总钙水平(2.35±0.22mmol/L vs.2.23±0.18mmol/L,P<0.0001)、血磷水平(1.95±0.41mmol/L vs.1.84±0.44mmol/L,P=0.027)、血iPTH水平(443.17±393.76pg/ml vs285.19±282.95pg/ml,P<0.0001)都显著高于透析龄5年以下患者.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P=0.001)、血钙(P<0.001)、血iPTH(P<0.001)、年龄(P<0.001)、透析龄(P=0.004)是影响血磷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钙磷代谢控制尚不理想.与每周2次透析相比,每周3次透析可能更有利于控制血磷.透析龄大于5年患者钙磷代谢更难以控制.血钙,血iPTH,血清白蛋白,年龄,透析龄是影响血磷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 X线下超滑导丝复位腹膜透析导管位置异常1例

    作者:詹申;付纲;王玉柱

    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年龄78岁,慢性肾脏病5期、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透析龄6月.原发病不详.因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收入院,完善检查后考虑导管末端位置异常,腹部平片可见患者腹膜透析导管末端位于左上腹.患者通过改变体位、手法按抚、药物增加肠道蠕动等方法均不能使超滤发生明显改善.故决定在导管室行X线下腹膜透析导管复位.

  • 长期腹膜透析并发糖尿病3例

    作者:张怡玲;田丽;国辉

    腹膜透析(PD)患者新发糖尿病的报道较少,我们总结自1999年以来长期PD发新糖尿病3例并分析如下.3例均为女性,年龄为42~65岁,原发病分别为肾结核、慢性间质性肾炎及慢性肾盂肾炎.开始PD治疗时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2mmol/L、4.7mmol/L和5.7mmol/L.发生空腹血糖升高时的透析龄分别为6.5年、7年和5年,此时所用的透析液为2.5%葡萄糖透析液2000ml,每日2~4次交换和(或)4.25%葡萄糖透析液2000ml,每日1~2次交换,空腹血糖分别为12.8mmol/L、11.6mmol/L和12mmol/L,并开始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 自体动静脉内瘘致高输出量心力衰竭1例

    作者:张丽红;杨涛;刘音;刘瑞林;王玉柱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具有满意的血流量对达到充分透析至关重要,但过高的血流量可导致心输出量增加,甚至发生高输出量心力衰竭.随着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原发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以及尿毒症患者透析龄的不断延长,下列问题会导致高输出量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有所增加:①许多患者存在心脏基础病变;②动静脉内瘘自然血流量逐渐增加;③肘部高位内瘘比例有所上升.

  • 甲状旁腺激素与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继伟;张兵林;张凌

    目的 通过对尿毒症继发难治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甲状旁腺组织病理观察,分析不同程度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患者的病理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在2009年9月~2012年1月期间在中日友好医院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手术(PTX)的46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甲状旁腺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分析.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组,A组iPTH<1000pg/ml,B组iPTH1000pg/ml~2000pg/ml,C组iPTH>2000pg/ml;同时依据透析龄10年以上和10年以下分2组.比较3组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及甲状旁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差异;比较不同透析龄分组,甲状旁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差异.结果 3组间Ca、P和透析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iPTH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3组间比较碱性磷酸酶(ALP)有显著性差异[(216.00±196.81)U/L,(463.45±363.35) U/L,(619.55±377.50) U/L,P=0.014],ALP的组间均值随iPTH的升高而大幅度升高,与iPTH的升高成正比.病理形态比较3组中均出现陈旧性出血、嗜酸性细胞、水样透明细胞、腺样结构及病变区钙化和血管壁钙化等病变.以透析龄10年为界进行比较,甲状旁腺出现钙化、血管壁钙化的比例分别为透析10年以下组23.1%和透析10年以上组78.9%,2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 iPTH的水平与ALP的升高呈正相关;钙化和血管壁钙化与透析时间长短相关;而iPTH水平的高低与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理变化无相关性.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不同甲状旁腺切除术式治疗

    作者:张凌;王文博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目前常见慢性疾病,据2007年资料显示,13%的美国人口和16%的欧洲人口患有CKD[1],而CKD 5期患者接受规律性透析患者,随着透析龄的增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病率增高.

  • 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隧道导管感染的体会

    作者:王爱萍;张小梅;周燕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老龄、糖尿病肾病、透析龄长等自身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不断提高,多次自体动静脉内瘘失败后,为了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可建立经皮下隧道留置带涤纶套导管.

  • 如何预防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作者:侯凡凡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是长期透析病人的严重并发症.病变主要侵犯骨、关节组织,导致腕管综合征、囊性骨损害和破坏性关节炎等致残性病变.DRA的发生率与年龄和透析龄呈正相关[1].

  • 北美血管通路协会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标准化定义解读

    作者:张丽红;王玉柱

    由于糖尿病、老年、肥胖等患者的持续增加以及透析龄的不断延长,血管通路并发症正日益成为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也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系统治疗的一项主要医疗开支,因此,血管通路研究倍受肾病学者关注.但在既往相关研究中,由于定义不统一,使得不同研究的可比性较差.为提高血液透析通路临床研究质量,改善透析患者预后,北美血管通路协会(North American Vascular Access Consortium,NAVAC)组织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研讨了各种血管通路的规范化定义及术语,包括流行病学、血管通路功能、血管通路通畅性、各类通路并发症等相关定义,本文对相关定义进行解读如下.

  • 不同透析龄尿毒症患者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琨;张新志;费秀丽;张骢翀;沈冰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龄的尿毒症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 (HSP70)水平的差异.方法 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龄分为3组:短期组(3个月≤透析时间<2年,32例),中期组(透析2~5年,37例),长期组(透析时间>5年,23例),在透析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SP70浓度.结果 中期组透析前HSP70为(54.94±39.21) μg/L,透析后HSP70为(69.72±39.90) μg/L,透析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8,P=0.047);长期组透析前HSP70为(46.17±34.63) μg/L,透析后HSP70为(74.07±41.11)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4,P=0.010);而短期组透析前HSP70为(70.42±38.30) μg/L,透析后HSP70为(62.89±43.01)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0,P =0.390).结论 抗应激保护能力较强的血液透析患者可能获长期生存.

  • 超声监测肺动脉收缩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霍存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改变以及其随透析龄增加的变化趋势。方法:将透析患者按透龄分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比较正常对照组、低透龄组、高透龄组间肺动脉收缩压的差别,分析其原因。结果:正常对照组与低透龄组比较 P=0.000,正常对照组与高透龄组比较 P=0.010,低透龄组与高透龄组比较 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增高较为常见,且随着透析龄的增加肺动脉收缩压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应用超声监测肺动脉收缩压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透析患者的病情,进而客观地评估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

  •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死亡患者透析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王成玉;罗宇珍;黄昱铭;廖蕴华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死亡的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龄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6—2014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APD死亡的终末期肾脏病( ESRD )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原发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10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33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开始CAPD时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身高、体质量、双下肢水肿程度、血红蛋白( Hb )、 C反应蛋白( CRP)、清蛋白( Alb)、钾、钙、磷、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空腹血糖水平、超滤量、4 h透析液肌酐与血液肌酐比值(D/P)、残余肾功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量、总出水量(24 h超滤量+24 h尿量)、腹膜尿素清除率( KT/V)、总KT/V。结果非糖尿病肾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身高、双下肢水肿程度、 Hb、 CRP、 Alb、钾、钙、磷、 BUN、 iPTH、 TC、 TG、 HDL-C、LDL-C、超滤量、 D/P、 eGFR、24 h尿量、总出水量、腹膜KT/V、总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非糖尿肾病病组患者透析龄〔(39.1±24.4)个月与(20.7±15.8)个月〕大于糖尿病肾病组, Cr高于糖尿病肾病组,体质量小于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糖低于糖尿病肾病组( P<0.05)。透析龄与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质量、双下肢水肿程度、 Hb、 CRP、 Alb、钾、钙、磷、 BUN、 Cr、 iPTH、 TC、 TG、 LDL-C、空腹血糖、超滤量、D/P无直线相关关系( P>0.05);透析龄与脉搏呈负相关,与HDL-C、 eGFR、24 h尿量、总出水量、腹膜KT/V、总KT/V呈正相关(P<0.05)。结论行CAPD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龄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短;脉搏、 HDL-C、 eGFR、24 h尿量、总出水量、腹膜KT/V、总KT/V与透析龄有关。

  • 尿毒症腹膜透析病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葛霄琳;袁立;杨晓莉;曹艳佩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透析病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30例尿毒症病人,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检查结果,应用双能X线测量病人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导致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0例病人中,骨量正常30例(23.1%),骨量减少42例(32.3%),骨质疏松58例(4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261,P=0.012)、性别(OR=4.617,P=0.000)、高血压(OR=2.762,P=0.008)、糖尿病(OR=3.711,P=0.005)、冠心病(OR=4.821,P=0.014)、透析龄(OR=3.268,P=0.002)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年龄(r=0.317,P=0.000)、性别(r=0.226,P=0.003)、高血压(r=0.172,P=0.000)、糖尿病(r=0.147,P=0.014)、冠心病(r=0.102,P=0.016)、透析龄(r=0.213,P=0.002)与骨质疏松相关.[结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透析龄是尿毒症腹膜透析病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专科护士需对可调控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维持性血液透析与C反应蛋白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吴萌;熊祖应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北京地区调查显示,该地区2010年末总计有8613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1]。尽管透析技术不断完善,但 HD 患者死亡率仍较普通人群高6~8倍。研究影响 MHD 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对提高 MHD 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其透析龄具有重要意义。众多研究显示炎症性指标 C反应蛋白(C - reactive protein,CRP)对 MHD 患者死亡率影响是近期热点之一。MHD 患者血浆 CRP 浓度明显高于一般人群[2],是导致 MHD 患者死亡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就近5年来CRP 对 MHD 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透析龄与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的关系

    作者:彭斌;许涛;盛晓华;刘莺;汪年松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透析龄与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治疗1年以上的102例患者,按血磷分为高磷组(Pi>1.78 mmol/L,n=72)和对照组(Pi:1.13 mmol/L~1.78 mmol/L,n=30);按钙磷乘积分为对照组(钙磷乘积≤55 mg2/dl2,n=47)和高钙磷乘积组(钙磷乘积>55 mg2/dl2,n=55);按透析龄分为A组(透析龄1~5年,n=61)和B组(透析龄>5年,n=41).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并收集临床指标.结果:(1)将血磷、钙磷乘积及透析龄与反应心脏结构的指标(LVDd、LVDs、LAD、IVST、LVPWT、LV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与钙磷代谢及透析龄密切相关.另外,钙磷乘积和透析龄与FS存在相关性.(2)高磷组LVDd、LVDs及LVMI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磷血症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大.(3)高钙磷乘积组的LVDd、LVDs及LVMI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钙磷乘积升高组,左心室肥大较对照组显著.(4)两组患者比较 LVH发生比率,结果显示,B组要高于A组(71.89% vs37.78%,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LVDd、LVDs、LVPWT、LVMI及FS与B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透析时间的增长,心脏结构的改变越来越明显,左心室肥大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心脏结构的改变,随着透析龄的增加,心脏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恶化.钙磷代谢及透析龄影响心脏结构改变,终导致心功能衰竭.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