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飞利浦心血管造影机Allura 12检修一例

    作者:张道荣

    飞利浦心血管造影机Allura系列是在原来的H/V500系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系统的X-RAY控制系统完全改变,原来是SCP,现在是Velara影像链系统是XTY17,此型系列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升级成为平板(FD),另外,此系列有3D功能,可以进行血管三维重建.

  • 超声心动图诊断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伴肺动静脉畸形一例

    作者:刘畅;陈启敏;杨薇;刘丹;易群

    患者女,24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3个月就诊。胸部正侧位平片示:胸廓对称,胸廓骨骼发育正常,双肺纹理增多,双肺门大小、位置未见异常,于右肺中叶外带可见一边界不规则高密度团块影,大小约5 cm ×5 cm,边界光滑,密度均匀;心脏增大,双室为主。胸片诊断:右肺中叶占位,心室增大。体检:血压109/76 mm Hg,心率98次/min,贫血貌,口唇发绀明显,杵状指(趾)。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向两边扩大。听诊: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于胸骨右缘第5~7肋间可闻及连续性粗糙的杂音,收缩期明显。实验室检查:Hb 127 g/L。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成人心脏探头(型号S5-1,频率2.5 MHz)检查心脏示:左心房内径33 mm,左心室内径54 mm,右心室内径27 mm,超声提示:全心偏大,二尖瓣反流,未见确切心内分流,SaO2(动脉氧饱和度)51%。结合胸部正侧位X线片,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可能。行右心声学造影:于左侧肘静脉注入声学对比剂后,见右心房室显影,约3个心动周期后见左心房、室序贯显影,房、室水平未见造影剂在左右心间交通(图1)。提示诊断:全心偏大,二尖瓣反流,肺动静脉畸形。胸部64排血管三维重建增强扫描:右肺中叶外基底段肺动脉远端分支扩张,迂曲,形成大截面约4.9 cm ×4.5 cm边界不规则分叶状团块影,增强后团块大部分明显强化,部分未见强化,与肺动脉同步强化,并可见增粗静脉引流至左心房(图2)。患者行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畸形,术后造影示栓塞部位肺动脉血流量减少,畸形引流静脉显影消失,外周SaO2从67%提高到94%。术后2 d 复查右心室声学造影示:右心室内径40 mm,三尖瓣探及少量反流,Vmax=3.2 cm/s,PG=42 mm Hg;房间隔中分薄弱,卵圆孔未闭。因患者与两个妹妹有长期鼻衄史,母亲中年时因“脑溢血”死亡,考虑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患者,对其三姐妹行外周静脉血ENG、ACVRL1和SMAD4基因筛查。发现在ENG基因cDNA第207位的鸟嘌呤核苷酸突变为腺嘌呤核苷酸(c.207G>A),但第69位的氨基酸仍为亮氨酸(p.69L>L),为同义突变;第1004位腺嘌呤核苷酸突变为胸腺嘧啶核苷酸(c.1004A>T),第335位谷氨酰变为亮氨酸(p.335Q>L)(图3)。 ACVRL1基因cDNA第817位胞嘧啶核苷酸突变为胸腺嘧啶核苷酸,但第273位氨基酸未发生改变,仍为亮氨酸。 SMAD4基因序列上没有发现异常。确诊为HHT家族患者。

  • 螺旋CTA三维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靳文毅;孙宇;霍建伟;张楠;刘智;秦怀海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22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脑血管三维重建,现将螺旋CTA三维成像技术(3D-CTA)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如下.

  • 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女性生殖系统巨大肿瘤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许晨阳;朱绍成;张继良;文泽军;宁培钢;郭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女性生殖系统巨大肿瘤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6月经病理证实的18例女性生殖系统巨大肿瘤(卵巢肿瘤10例,子宫肿瘤8例),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寻找肿瘤供血动脉,进行定位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8例女性生殖系统巨大肿瘤,将卵巢动脉单独供血3例、子宫动脉卵巢支单独供血2例、子宫动脉卵巢支与卵巢动脉共同供血5例,共10例定位为卵巢来源的肿瘤.将子宫动脉单独供血5例、由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卵巢侧支动脉供血为辅的3例,共8例定位为子宫来源的肿瘤,其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吻合.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显示女性生殖系统巨大肿瘤的供血动脉来源,为定位诊断提供了依据.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肝癌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丽;吴圣杰;徐燕军;木良善;杜玉清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对肝癌TACE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首次TACE术前经MSCT血管重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60例首次TACE术前未经MSCT血管重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MSCT对肝癌异位血管的显示,比较TACE术后两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37.5、348.5天.研究组前两次介入时间间隔明显长于对照组(88.7vs65.4天,P<0.05),3年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9% vs 6%,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有利于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可作为肝癌TACE术前的常规检查.

  • 肝固有动脉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张金堂;李星云;陶健

    患者女,82岁。因“甲型 H1N1病毒性流感”入院,住院期间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查体:右上腹轻度压痛,肝区叩痛。床旁彩色超声提示:肝胆胰未见明显异常,肝门旁门静脉前方见一范围约28 m m ×22 m m囊状无回声区,形态欠规则,与一管状结构相连,追踪扫查,发现该管状结构通向肝门(图1),彩色多普勒显示无回声区内呈现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与一血管相连续,并通向肝门(图2),频谱多普勒显示为动脉血流频谱(图3)。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走形及管径正常。超声印象:肝动脉瘤可疑,建议CT进一步检查。增强CT血管三维重建证实:肝固有动脉动脉瘤(图4)。

  • 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2例报告

    作者:王忠强;王莉;郑晓群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性,71岁,以"胸闷气短10年,加重伴胸痛2个月"为主诉于2004年1月入院.十余年前开始无明确诱因出现胸闷,胸前区不适伴气短,未系统治疗,两年前无诱因晕倒1次,近2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伴胸痛、上腹部不适,呈持续性灼烧样,外院行CT检查疑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查体:Bp140/86mmHg,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bpm,心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4/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收缩期杂音向双侧颈部、锁骨下及心尖部传导.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等均正常,体表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V4~V6导联T波低平.心脏彩超:二叶型主动脉瓣,主动脉瓣增厚、钙化伴重度狭窄及中度关闭不全,左室室壁对称性肥厚,各房室大小比例正常.心脏及大血管三维重建螺旋CT:主动脉瓣二叶型,退行性变(增厚及钙化),瓣膜功能不全,升主动脉明显扩张,大内径59mm,未见夹层,左右冠脉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瓣膜型),二叶型主动脉瓣畸形伴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

  • 脾静脉阻塞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并胃底、横结肠静脉曲张出血1例

    作者:杨树海

    患者男,45岁。因黑便、乏力20 d入院。20 d前,患者出现黑便,全身乏力,无呕吐。查体:P 72次/min,BP 100/62 mmHg,神志清楚;心肺未见异常,腹壁静脉无曲张,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Hb 91 g/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大便隐血阳性。胃镜:胃底静脉曲张,慢性浅表性胃窦炎。肠镜:横结肠见蛇形蓝色静脉曲张,直肠正常。腹部彩超:肝脏钙化灶,脾脏增大。上腹部增强MRI:脾大,脾静脉远端显示不清,周围大量侧支循环形成,多系发育畸形,伴胃底周围静脉曲张,肝右后叶被膜下小囊肿,胆汁浓稠,脾周少量积液;上腹部血管三维重建增强扫描:肝内未见结节及肿块病变,脾大,脾静脉分支增多、增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胆囊、胰未见异常,腹腔未见积液。入院后行脾切除术,予止血、抑酸、补液等治疗好转出院。术后诊断:脾静脉阻塞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 RPH)并胃底、横结肠静脉曲张。

  • 儿童肺隔离症伴肺结核一例

    作者:代江涛;吴春;潘征夏;李洪波;王刚;李勇刚;安永

    患儿,男,14岁,因"反复咳嗽2个月,加重20d"入院,患儿2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初为单声咳嗽,以后转为阵发性咳嗽,夜间明显,同时患儿低热,体温波动在37.8℃~38.2℃,当地医院胸片提示左下肺片状及云絮状影,诊断为肺炎.经治疗12 d后无明显好转入住我院呼吸科,纤支镜检查为慢性气管支气管内膜炎,经呼吸科头孢西丁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发热好转出院.出院后1个多月来门诊复查,胸部CT平扫示左侧胸腔见弧形液体密度影,左肺下叶见均匀分布的细颗粒影,并可见大片状团絮状影,提示左肺下叶病变伴胸腔积液.因CT示胸部病变遂再次入住呼吸科,经我科会诊建议行胸部增强CT及心血管三维重建检查发现胸10椎体水平降主动脉向左发出—支血管伸入左下肺病灶供血(图1),诊断肺隔离症伴炎症后转入我胸心外科.

  • 多排螺旋CT增强及血管三维重建诊断肺隔离症9例分析

    作者:刘雯辉;潘洪良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及血管三维重建对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9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并采用血管成像技术来显示病变的供血动脉,进行手术前诊断,术前异常血管发现及术中血管损伤对比.结果:9例PS患者经多层螺旋CT全部正确诊断,5例表现为境界清晰的非强化包块,4例表现为囊性改变,其供血动脉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均证实为来源于主动脉.术中均无血管损伤.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及血管三维重建是诊断PS的有效手段.

  • 基于CT技术胰腺及其周围血管三维重建研究进展

    作者:陶文强;黄文华;徐达传

    胰腺是人体内仅次于肝的第二大消化腺.兼具内、外分泌功能,在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胰腺癌是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表现为全球性现象,在癌症引起的相关死亡中占第4位[1],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可以治愈患者的唯一手段[2].

  • 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烟雾病并外周动脉瘤开颅夹闭切除1例

    作者:张林;李经辉;孙涛;马以骝;余化霖;刘艺;耿鑫

    患者,女,57岁,因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4 h 于2014年1月2日入院,专科体格检查:神清,颈强直,左侧肢体肌力4级,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常规检查:白细胞12.64×109? L -1,余未见异常。头颅增强 CT:侧脑室内出血(图1),颅内血管三维重建提示烟雾病可能。全脑 DSA:双侧大脑前、中动脉未见显影,局部形成烟雾血管,右侧烟雾血管并发一个微小动脉瘤(图2)。我院介入科会诊意见:由于动脉瘤未见明确载瘤血管路径,介入治疗不能考虑,建议血管痉挛期后复查。给予防治脑血管痉挛等治疗10 d 后复查全脑 DSA提示动脉瘤瘤体较前增大(图3)。介入科会诊:载瘤动脉迂曲,且多个分支向远侧供血,介入治疗十分困难。由于动脉瘤明显增大,随时可能再次破裂出血,危及患者生命。于2014年1月21日成功行立体定向引导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烟雾病并外周动脉动脉瘤夹闭并切除术,手术器械为瑞典医科达高精度 Leksell -Frame -G 立体定向仪及Leksell SurgiPlan10.0手术计划系统,德国 STORZ 硬质成人6度观察镜和外径8.0 mm 工作镜,显微镜为德国 Lecia OH5型。术中立体定向仪确定手术入路体表位点,常规开颅(约8 cm 纵切口,3 cm ×4 cm 骨窗),神经内镜到达脑室后,见脑室额角前部、三脑室外侧壁有机化血肿,谨慎清除部分血肿后可见额角旁深蓝色疑似动脉瘤病变。部分暴露瘤体后退出神经内镜。置入显微镜。显微镜下继续分离动脉瘤瘤颈及载瘤动脉,可见载瘤动脉纤细,过程中瘤体出血,给予动脉瘤夹夹闭载瘤动脉近端并将动脉瘤切除,送病理检查。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 CT 提示脑室扩大积水。第3天患者诉头痛较前加重,嗜睡状,精神差。急诊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患者恢复可,未见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出院前脑积水缓解。术后病理诊断提示:血管瘤伴血栓形成(图4)。出院后1月余复查头颅 CT (图5),截止投稿时仍在随访中,病情稳定。

  • 臀部巨大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赵超宇;陈诗伟;范小华

    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是由有肌纤维母细胞特征的梭形细胞构成的,间质内含有玻璃样变的粗大胶原纤维条带及大量的肥大细胞,并伴有数量不等的脂肪组织,其组织学特点与乳腺的肌纤维母细胞瘤相似[1].2002年WHO软组织肿瘤国际病理遗传学分类才新列出了此种肿瘤,至今为止国内外关于此类肿瘤的个案报道不超过20例[2].本病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但缺少影像学资料,本文通过介绍一例临床诊断为臀部巨大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一步探讨和了解该病,并提供其影像学资料以供分析.

  • 异常供血动脉起源于腹腔干的右侧肺隔离症一例

    作者:姜法明;王业;唐小军;梁宗安

    病例介绍患者,女,51岁.因“反复咳嗽,痰中带血5个月”于2015年5月6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夜间咳嗽次数较白天多,痰量较多,间或出现白痰或黄痰,含暗红色血块,无臭,患者无明显胸闷气紧,无发热、寒战等症状,遂于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行胸部CT平扫示:右肺下叶脊柱旁胸膜下片团灶,倾向于炎性病变-炎性假瘤,肿瘤性病变不能排除.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就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 130/70 mm Hg (1 mm Hg =0.133 kPa).

  • 单螺旋CTA在主动脉瘤中的应用

    作者:李国岱;刘文华;邓玉瑛

    CT血管造影(CTA)是螺旋CT在临床检查应用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在静脉内注射碘类造影剂,使血管图像以三维方式成像,达到临床诊断和治疗全面评估的目的.血管三维重建立体感强,操作简单易行[1],可获得腔内隔绝术(EVGE)前评估所需的全部参数,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我院对主动脉瘤进行了5例单螺旋CT检查,鉴于腔内隔绝术对术前影像学评估要求较为严格[2],本文就动脉瘤瘤体形态不同,腔内通畅性不同,压力不同等问题,对单螺旋CT在使用中造影剂总量、流量、流速及三维成像等一系列技术检查参数进行探讨,旨在取得更为合理、客观的技术参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