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중국매개생물학급공제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3-1142/R
  • 国内刊号: 陈秀丽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bingmei@icdc.cn
  • 曾用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2004年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远;鲁恩洁;熊远;蒋力云;罗雷;何丽娟;杨卫路;张伟;狄飚;吴新伟;王鸣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地区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HFRS抗体与抗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分析.结果广州市2004年共发生HFRS病人65例,年发病率0.59/10万,死亡率0.02/10万,病死率3.08%.病人多为青壮年男性民工和商业服务者,主要分布于海珠区和天河区等地,发病季节呈明显的春秋双峰型.鼠间疫情监测显示鼠密度为10.5%,总带病毒率为1.8%(21/1 179),均为汉城型(SEO)汉坦病毒.优势种为褐家鼠,带病毒率为3.7%(18/493).带病毒鼠的地区分布与人间疫情大致相同,时间分布较人间疫情有所提前.结论广州市HFRS疫情平稳,以散发为主,但流行因素仍广泛存在,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认真做好防鼠灭鼠及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 莱姆病关节炎的循证治疗

    作者:陈建;耿震;侯学霞;万康林

    目的通过对现有医学证据的检索和评价,指导莱姆病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首先提出临床问题,然后对Cochranelibrary(2005.2)、Medline(1966~2005.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1978~2005)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05)等网站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价,检索词包括"Lyme disease,arthritis"和"Systematical review or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or case control trial".结果通过检索,共获得11篇相关文献,其中3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病例对照试验和5篇病例报道.资料显示大剂量的青霉素等抗生素用于莱姆病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适用于我们研究的病例.结论通过证据的检索和评价,对该患者采用大剂量的青霉素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

  • 低鼠密度地区实施生态措施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效果探讨

    作者:姜法春;宋明亮;于式德;苏航;高汝钦;李镜辉

    目的探讨生态措施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效果.方法通过宣传教育形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地面硬化、设置防鼠网等完善防鼠设施;通过环境治理有效控制鼠密度;通过鼠情监测和HFRS发病情况评价控制效果.结果 3个试验区鼠平均捕获率在0.53%~1.04%之间,生态区HFRS病例多.结论在经济相对发达、鼠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以及HFRS病例高度散发的地区实施生态措施控制HFRS的优势不明显.

  • 长春市家栖鼠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调查

    作者:张莹;刘晓倩;刘红;初秋;苏臣;史森;宋日哲

    目的通过分析长春市家栖鼠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特征,为科学指导HFRS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鼠情监测采用夹夜法,将鼠肺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抗原.结果长春市家栖鼠类群落由褐家鼠、大林姬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方田鼠、布氏田鼠、黑线仓鼠组成,平均鼠密度7.0%,褐家鼠为优势种,且该鼠带病毒率高.结论褐家鼠是长春城市和农村居民区鼠害防制的重点鼠种,也是HFRS主要宿主动物.

  • 廉江地区某镇鼠类及其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作者:蓝先旗;陈海业;张红;郑少秋;白翔;李为杞;陈代雄;李小敏

    目的了解广东省廉江地区农村鼠类广州管圆线虫、带状链尾蚴、肝毛细线虫和旋毛虫感染的情况.方法 在室内、外采用电捕鼠器、鼠笼和粘鼠板等方法捕鼠,鉴定种类后,取其心肺组织、肝脏和膈肌检查广州管圆线虫、带状链尾蚴、肝毛细线虫和旋毛虫的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鼠类236只,有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鼱、施氏屋顶鼠和社鼠6种,其中黄胸鼠为优势种,占58.5%,其次为褐家鼠,占22.5%.上述鼠寄生虫的总感染率约为35 59%.其中,广州管圆线虫和带状链尾蚴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7.37%和16 95%;肝毛细线虫感染率较低,为1.27%;旋毛虫的感染率为0.不同鼠种中褐家鼠的寄生虫感染率高(66.00%),感染的寄生虫种数亦多,黄胸鼠次之(35.50%).广州管圆线虫在野栖鼠中感染率很高,在家栖鼠中感染率很低;带状链尾蚴在野栖与家栖鼠中均可找到,只是在野栖鼠中感染率较高;肝毛细线虫仅在家栖的褐家鼠中检出.结论广东省廉江地区农村鼠类广州管圆线虫与带状链尾蚴感染情况相当普遍和严重;肝毛细线虫亦有一定程度的感染.

  • TaqMan 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

    作者:段金花;林立丰;蔡松武;卢文成;郑夔;易建荣

    目的初步研究TaqMan 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TaqMan MGB Real-time PCR)检测白纹伊蚊登革病毒的敏感性,建立一种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鉴定方法.方法在实验室使雌性白纹伊蚊人工感染Den-2型病毒,设不同的感染蚊虫浓度(只/500μl或只/1 000μl)和不同的分组方法(不加未染毒的蚊虫、分别用未染毒的实验室饲养的雌性白纹伊蚊补加到每份标本10、25、50只/组),利用一步法和二步法TaqMan MGB PCR检测,根据荧光信号判断结果.结果二步法TaqMan MGB PCR可检测到标本中感染蚊虫的低浓度为2只/500μl和3只/1 000μl,一步法TaqMan MGB PCR可检测到标本中感染蚊虫的低浓度为5只/500μl,蚊自身的RNA对登革病毒RNA的检测敏感性并无明显的影响.结论 TaqMan MGB探针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的DV敏感度高,特异性好,是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指数较理想的监测方法,标本较好的处理方法为500 μl标本处理液研磨20~30只/组,TaqMan MGBReal-time PCR好采用二步法.

  • 1997至2004年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

    作者:宋群锋;陶沁;余春;蒋维佳;周敬祝;王昭孝

    目的分析贵州省1997~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监测资料及2004年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累计报告13 664例乙脑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65/10万;累计死亡540例,年均死亡率为0.18/10万;年均病死率为3 95%;男女发病之比为1.48:1,病例中以散居儿童为主(67.54%),其次为学生(23.06%).10岁以下病例占88.00%(12 024/13 664);高发季节为6~10月,发病高峰在7~8月.结论贵州省乙脑发病人群主要是10岁以下儿童,高发季节为6~10月.前2位高发地区为遵义市和毕节地区.建议对高发地区和高发县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动员,对0~10岁儿童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并开展防蚊灭蚊,降低乙脑发病率.

  • 1984至2002年山东省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监测分析

    作者:付兆义;桂建军;缪峰

    目的监测山东省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流行情况.方法系统阐述了1984~2002年丝虫病的监测结果.横向监测,采取病原学、媒介学、血清学、流动人口监测、晚期病人调查等方法.纵向监测,根据不同的地理方位及原丝虫病流行区发病率的高低,在全省各地共选择5个县5个乡(镇)18个行政村进行固定监测.结果横向监测,在全省74个流行县(市、区)共调查502个乡(镇)1 345个自然村,血检954 467人,检出微丝蚴阳性者30例,阳性率为0.003%;媒介调查,共解剖淡色库蚊378 816只,检出阳性蚊虫161只,自然感染率为0.04%;血清学调查,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10 667人次,丝虫抗体阳性者148例,阳性率为1.39%,接近非流行区人群水平;流动人口监测,在45个县(市、区)335个乡4 473个村庄共血检36 559人,检出微丝蚴阳性者147例,阳性率为0.40%.纵向监测显示,累计检出微丝蚴阳性者59例,全部在3~6年内自然转阴,蚊媒自然感染率为0.04%,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 西尼罗病毒空斑形成试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姜淑芳;张映梅;赵彤言;董言德

    目的建立西尼罗病毒的空斑形成试验方法,应用于病毒滴度测定和实验感染蚊虫及来亨鸡血液样本中病毒的定量检测.方法将稀释的样本接种常规制备的Vero细胞单层,用琼脂糖凝胶覆盖,孵育一定时间后,加中性红染色,计数空斑数,计算空斑形成单位.结果在琼脂糖凝胶中西尼罗病毒可形成直径大约1~3 mm的圆形或类圆形空斑.20%病毒鼠脑悬液的病毒滴度为107空斑形成单位.感染蚊虫样本和来亨鸡血液样本也出现典型的空斑.结论 建立了西尼罗病毒的空斑形成试验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病毒滴度测定和实验感染蚊虫及来亨鸡血液样本中病毒的定量检测.

  • 驻石某部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汤芳;李森林;高东旗;宋文静;左曙青;张云霜;付云川;江佳富;曹务春

    目的探讨某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状况、啮齿动物间汉坦病毒(HV)感染特点及HV基因型,为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种构成.针对HV基因M片段部分序列设计2种型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法检测宿主动物带病毒情况.结果共捕获宿主动物14只,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1.43%,RT-PCR扩增检测出阳性标本1份,为褐家鼠,分型为汉城型阳性标本.密切接触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64%.结论该地区存在汉城型HV感染,提示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的扩大蔓延.

  •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浙江省输入性登革热疫情

    作者:姜理平;林君芬;龚震宇;谢淑云;陆群英;孟真

    目的检测浙江省登革热疫情,为预防措施的及时实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浙江省2003~2004年疑似登革热病人血清.结果在浙江省首次用IFA证实了输入性登革热的存在,发现了3次输入性登革热,其中包括一次暴发疫情.结论经IFA法检测,浙江省2003~2004年出现了登革热疫情.

  • 部分省区啮齿动物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检测

    作者:黄海楠;丁壮;何静;吴晓明;蒋宝贵;高燕;赵秋敏;曹务春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省区啮齿动物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自然感染情况,比较南北地区不同鼠种带菌率的差异.方法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5省(自治区)共捕获鼠473只,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脾脏中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序列片段.结果共检测鼠473只,69只阳性,阳性率为14.6%;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省(自治区)都检测出阳性标本,阳性率分别为3.1%、21.6%、30.0%、10.8%和21.4%.结论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省(自治区)的鼠中都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南北地区鼠的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河北省花蝇科蝇类研究(双翅目:环裂亚目)

    作者:师鉴;张国立;赵勇;王苏梅;常梅;赵宝刚;曹秀芬

    目的调查研究河北省花蝇科昆虫的种类.方法采用昆虫分类学原理和方法.结果在河北省发现花蝇科昆虫66种,隶属于4亚科12族22属.结论河北省花蝇科种数约占该科全国已知种数的13.2%,约占世界花蝇科种数的5.5%.

    关键词: 双翅目 花蝇科 分类
  • 市售引诱剂对灭鼠毒饵增耗作用现场对比试验

    作者:詹明胜;陈凤;吴道忠;应俐;范小林

    灭鼠引诱剂是灭鼠工作中的期盼,但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一直没有取得突破,一些潜在的引诱剂也未在严格的试验中得到证实,其引诱力和实际应用效果并未超过食品基饵本身[1].然而市场上经常出现一些自称有神奇效果的灭鼠引诱剂,有的产品在经过媒体的宣传后,对灭鼠工作造成了一些干扰和误导.为此,我们选择两种常用的急性杀鼠剂进行了市售引诱剂增耗作用的现场对比试验[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2003至2005年《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载文分析

    作者:张冬;尹廉;赵剑云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于1990年由创刊时的<中国鼠类防制杂志>变更为现刊名.由于创刊时的专业面比较狭窄,读者群有限,因此在单纯灭鼠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蚊、蝇、蜚蠊等卫生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分类鉴定、危害及控制措施等内容,读者对象也由单一的灭鼠专业人员发展到遍布全国各大院校、卫生防疫、植保、林保、卫生杀虫药物及器械等领域的科研人员.现就其2003~2005年载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 医巫闾山蜚蠊及蚤类调查名录

    作者:杜志贵;杜希俊

    医巫闾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丰富.笔者等对医巫闾山蜚蠊及蚤类进行了调查,发现蜚蠊3科3属4种,蚤类3科5属5种,具体名录如下: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作者:周影;包淑平;周博

    为进一步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多脏器损害及衰竭情况,我们对2002年1~12月住院确诊的212例HFRS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梅毒抗体TRUST实验方法的改进

    作者:王继坤

    梅毒是一种可通过血液传播的性病,目前该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检测梅毒螺旋体有2类血清学试验,其中一类是检测抗心磷脂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 夏季流行病的传染性及其防治

    作者:杨淑英

    夏季气温高热,是流行病的高发季节,人们户外活动,饮水以及户外就餐机会增多,如不注意空气流通和饮食卫生等,很容易使得流行病大范围蔓延传播.

  • 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引发癫痫样抽搐及一过性失明一例

    作者:陈志国;李春明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具有发热、出血、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本病少尿期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常见,但多尿期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少见.我院于2003年11月25日发现1例HFRS多尿期合并高血容量综合征引发癫痫样抽搐及一过性失明的患者.

  • 利用防蚊闸控制城区蚊虫的效果观察

    作者:罗以翰;洪延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区下水管网配套设施日趋完善,蚊虫孳生地类型也由以前的复杂多样化变为相对简单.目前南方城市蚊虫孳生地主要为固定积水和容器积水,蚊种主要为致乏库蚊和白纹伊蚊,容器积水在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中能够很快清理,而各类固定积水成为日常蚊虫防治工作的难点、重点.

  • 2004年温州市疟疾流行分析

    作者:邵永强;张孝和;陈祎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员流动频繁,温州地区仍是疟疾流行可接受的地区,流行的危险随时都可发生.建立疟疾流行的预警监测体系,防止疟疾在温州地区再度流行极为重要.现将2004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 2001至2004年大连机场病媒生物消长调查

    作者:谷宁;周祎;齐福菊;张宝峰

    大连国际机场近几年来通过创建"全国文明机场"活动,科学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相结合的媒介生物控制技术和方法,使大连国际机场范围内病媒生物种群和密度得到有效控制,经专家组考核验收,授予大连国际机场为"全国卫生机场".

  • 对一起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分析和思考

    作者:李环

    沈阳市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30多年来无当地疟疾病人的发生,每年只有个别的输入性和外地感染病例发生.日前,沈阳市传染病医院诊断了1例不明原因的本地疟疾感染患者.对此,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会同辽宁省疾控中心进行了调查和处理.

  • 汉赛巴尔通体媒介和宿主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作者:刘小闪;刘起勇

    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是一类革兰阴性的兼性厌氧菌,属于α-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根瘤菌目(Rhizobium)、巴尔通体科(Bartonellaceae)、巴尔通体属(Bartonella),该种又可分为2个亚型即:Houston型和Marseille型[1].汉赛巴尔通体为致病巴尔通体,可以引起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慢性淋巴结病、心内膜炎、杆菌样血管肉瘤-杆菌样紫癜(BAP)、视神经病变等[2],其中以CSD为普遍.

  • 乙型脑炎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

    作者:褚宏亮;周明浩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 encephlitis B virus)[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litis virus,JEV)]通过蚊媒传播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在亚洲地区流行,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等也相继发现了乙脑病人,表明乙脑已经扩大流行并有继续扩大流行的趋势[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专家分析,估计亚洲地区乙脑的发病率为1.8/万~2.5/万,病死率为25%,神经运动性和行为性障碍等后遗症为45%[2].现将乙脑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河北蚤类研究回顾

    作者:李振海;李玉贵;白万翔

    蚤类是医学昆虫中的重要类群之一,它们除了吸血、骚扰外,有些种类是鼠疫、鼠型斑疹伤寒等疾病的传播媒介.为此,多年来我们开展了蚤类的调查研究工作,摸清了蚤类的分布、数量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为基础科学理论、鼠疫疫情监测、控制疾病发生、防治措施的制定、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可靠资料.

  • 吉林省南部地区主要医学动物区系分布

    作者:朱聪;李晓文;于万军

    医学动物区系调查,是研究鼠类与疾病的关系、危害严重的小型动物的生态环境、数量变动的重要手段.查清其区系分布,可为本地有效利用动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集部分医学动物标本,经对其生态地理分布归纳整理,连同历年各有关单位调查结果,初步认定吉林省南部地区主要医学动物有4目12科22属29种,名录如下.

  • 济南市狂犬病发病情况分析及控制策略

    作者:徐淑慧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病死率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济南市自1951年有疫情报告以来,17个年份有病例报告,现将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 珠海口岸登革热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

    作者:姚若东;孙虹;高乃科;王遇春;曾新宇

    目的掌握珠海口岸登革热传播媒介及其生态习性,为做好口岸登革热防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人饵诱捕法调查媒介伊蚊种类、构成和成蚊刺叮率;用诱蚊产卵器法监测媒介伊蚊幼虫密度指数变化情况;调查各口岸伊蚊孳生环境,了解口岸媒介孳生现状.结果全年共捕获成蚊1 981只,其中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分别占捕蚊总数的54.42%和37.00%,未捕获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年均刺叮率为1.09只/人工小时,媒介伊蚊幼虫年均诱蚊产卵器阳性指数和密度指数分别为36.37%和8.01.口岸白纹伊蚊孳生环境类型有8大类,其中可乐等饮料罐类、积水池(沟)、旧轮胎等容器积水,分别占阳性积水容器的23.17%、21.95%和20.73%.结论珠海口岸登革热媒介仅发现白纹伊蚊1种,未发现埃及伊蚊;白纹伊蚊是珠海口岸优势蚊种之一,全年均能孳生繁殖,5~11月是该蚊繁殖高峰,成蚊活动高峰则在6~10月;不同类型的积水容器均可成为该口岸媒介伊蚊的重要孳生地.

  • 葫芦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鼠类监测分析

    作者:张昕;郭玉萍;刘保;王晓博;裴学文

    目的分析葫芦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的鼠种构成、鼠密度及鼠带病毒率情况,为HFRS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粉迹法,每年春秋两季捕鼠,鼠肺组织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结果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年平均鼠密度波动在4.89%~7.28%之间,鼠带病毒率波动在9.52%~13.48%之间,平均带病毒率为11.98%.结论应科学指导灭鼠,有效降低鼠密度、鼠带病毒率,以降低HFRS发病率.

  • 临海市13例狂犬病临床分析

    作者:尹志宏;尹月英

    目的分析狂犬病发病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病例,逐一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2002~2005年临海市共收治狂犬病13例,1例为家猫咬伤,12例为犬伤.潜伏期短18 d,长300 d,病程长17 d,平均4 d左右.首诊误诊9例,误诊率69.2%.病死率100%.结论狂犬病疫情上升,各级医务人员需提高对狂犬病的认识.加强管理,控制疫情.

  • 1980至2004年大连市狂犬病发病状况及预防对策

    作者:由璐民;韩文秋

    大连地区狂犬病发病疫情从1955年始有记载,1955~1958年发病人数分别为9、5、2、1例,1959~1979年20年无资料可查,1980~1992年狂犬病的发生、死亡资料记载较全面,1993~2004年则无狂犬病发生.

  • 2004年甘肃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作者:于德山;周科清;蒋建祥;杨俊克;党清辉

    2004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再次升高,特别是山东、黑龙江、河北等省持续高发,并出现部分地区暴发.甘肃省2004年5月在兰州市城关区首次发现本地感染的家鼠型HFRS病例,并确定存在新的HFRS疫区.为了做好HFRS的防制工作,现将2004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防制策略探讨

    作者:韩占英;张艳波;许永刚;李琦

    目的分析河北省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探讨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防制的建议.方法分析HFRS疫情,对自然疫源地进行宿主动物监测和人群隐性感染率调查,对鼠类携带病原和病人血清进行分型,对上述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河北省近年HFRS呈高流行状态,发病区域逐渐扩展,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病原分型为汉城型病毒,病人血清分型以汉城型(SEO)为主,但局部可检测到少数汉滩型(HTN).分析河北省近年HFRS持续高发的原因,可能与灭鼠和预防接种等措施落实不够有关.结论河北省是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应以高发病区的重点县和流动人口集中区域为重点,贯彻灭鼠和免疫并重的防制策略,科学开展HFRS的综合防制.

  • 2004至2005年慈溪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回顾与探讨

    作者:徐菊英;施南峰

    近年来,全国血防形势较严峻,部分地区疫情有明显回升.目前,慈溪市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外地民工不断涌入,包括疫区来的外地民工也渐增多.为此,我们针对原疫点区的横河、周巷5个村等进行了生态综合治理,提出了"四有":思想上有血防知识,着装上有血防制服,环境里有血防工程,生态中有血防治理的血吸虫病综合防制措施,并狠抓了"查、治、灭、防"等综合防制措施的落实.

  • 高效微生物制剂降低诱蝇因素的测定

    作者:徐勇;赵桂荣;李成都;李学敏;关杰

    高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有10属80种菌,由互惠同生或互利共栖现象组成,是典型的微生物制剂,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无毒副作用.我们通过测定人类尿和垃圾等蝇类孳生环境中氨的变化,来评价EM的防蝇效果.

  • 双重PCR技术诊断鼠疫的特异性比对

    作者:吴明寿;张洪英;郭英;张丽云;董兴齐;冯军

    聚合酶链反应(PCR)现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是分子生物学、临床诊断、法医检验实验室的常规技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鼠疫研究领域中PCR逐步得到应用与完善.本研究组依据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6×106和65×106质粒上pla[1]与F1[2]基因核苷酸序列区,合成2对引物,并于1999年建立了双重PCR方法[3].

  • 两种血吸虫疫水测定方法的比较

    作者:黄四喜;徐明星;程忠跃;王颜

    目的比较两种疫水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6膜粘取法和小白鼠感染法测定水体中日本血吸虫尾蚴.结果用C6膜58张,粘附到日本血吸虫尾蚴1条,阳性率1.72%(1/58);小白鼠感染法投放小白鼠260只,成活解剖213只,阳性鼠6只,阳性率2.82%(6/21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 05).结论 C6膜粘取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活,费用低,出结果快等优点,适宜基层运用.

  • 一起不明原因疾病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韩同武;孟庆玉;弓巧玲;梁士杰

    目的通过对一起不明原因疾病的调查,进一步明确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症状,及时准确地发现并预防毒鼠强中毒事件,探讨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掌握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发病过程,并对病人的饮食和血液、尿液进行现场采样.结果病人的临床症状与毒鼠强中毒吻合,实验室检查发现病人的血样毒鼠强全部呈阳性,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初步认定为一起人为的毒鼠强投毒事件.结论预防农村毒鼠强中毒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农民的安全和防护意识,加强对农村灭鼠药的管理,加大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程度及培训力度,避免毒鼠强中毒误诊的发生,同时提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结合实际综合判断.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