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중국매개생물학급공제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3-1142/R
  • 国内刊号: 陈秀丽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bingmei@icdc.cn
  • 曾用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家蝇抗菌物质针刺诱导研究

    作者:许兵红;刘勇;曾莉萍;王文锋;孙斐

    目的 探讨针刺体壁对家蝇抗菌物质诱导表达的规律.方法 室内饲养的家蝇Ⅲ龄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分别于第0、24、48、72、96 h记录幼虫存活率,并提取其血淋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壁微球菌作指示菌,采用平板法做抑菌试验,37℃恒温24 h观察抑菌圈,并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抗菌活力的大小,借以指示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产生规律.结果 经针刺诱导后,家蝇幼虫存活率逐渐降低,提取的血淋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活力峰均出现在诱导后48 h.结论 针刺体壁可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血淋巴收集在诱导后48 h为合适.

  • 山东省东明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蚊虫的监测

    作者:景晓;王海岩;刘尧;马敬仓;王书德;王环宇

    目的 了解东明县蚊虫的种类及其生态习性,调查当地连续突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例可能的传播媒介蚊虫种类,为进一步防制乙脑提供依据;比较4种常用的蚊虫监测方法.方法 用人帐法、网捕法、灯诱法、人工小时法在城区、稻田、畜禽舍、住户4种不同生境捕获蚊虫,分类计数,放入液氮罐中带回实验室以备病毒分离.记录当地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气候因素.结果 用4种方法在稻田、城区、畜禽舍、住户4种生境中共捕获成蚊5属7种5116只,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蚊虫总数的79.1%和17.8%,其他蚊种占3.1%.从不同生境捕获的蚊虫数量来看,以畜禽舍数量多,占捕蚊总数的57.7%,稻田和城区次之,分别占18.9%和13.4%,住户少,仅占9.9%.从蚊虫种类上看,在城区捕获的淡色库蚊居多,占捕获该蚊总数的53.3%,其他生境合计占46.7%.而农村的稻田和畜禽舍外环境以三带喙库蚊数量较多,占捕获该蚊总数的91.2%.以人工小时法捕获蚊虫数量多,为2943只,占蚊虫总数的57.5%;人帐法次之,占29.0%,灯诱法占8.2%,网捕法捕到的蚊虫数少,占5.3%.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的叮刺高峰一般是在日落后1-1.5 h,持续约30 min,淡色库蚊的叮刺高峰略迟20 min.结论 三带喙库蚊可能是当地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在进行蚊虫种类和数量监测时,应当以人工小时法和人帐法为主要捕获方法,网捕法和灯诱法为辅助方法.

  • 东莞市入侵红火蚁伤人导致1例过敏性休克

    作者:卢文成;韩佳音;张巧利;陈浩田;刘文华;林立丰;易建荣;陈建东;卢秀萍

    目的 了解人群被入侵红火蚁蜇咬后引发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治疗情况及红火蚁的发生情况,为其蜇咬人后的治疗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访问主治医生及查阅病历、访问患者,调查被蚂蚁叮咬的现场生境等方法进行.结果 患者入院诊断为蚂蚁咬伤,过敏性休克,经医院及时对症抢救2 h后痊愈;访问患者证实其是被蚂蚁叮咬后引起身体不适入院;调查患者被叮咬生境发现有入侵红火蚁孳生.结论 患者被入侵红火蚁蜇咬后引起过敏性休克,应加强入侵红火蚁防控,人被蜇咬后要及时就治.

  • 广西疟疾媒介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研究

    作者:郭传坤;李锦辉;覃业新

    目的 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疟疾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方法 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疟疾流行区的传疟媒介进行研究,同时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广西有78个县(市)发现微小按蚊,15个县发现嗜人按蚊,中华按蚊是全区广泛分布的蚊种;人血指数:微小按蚊在0.0458~0.1390之间,嗜人按蚊在0.2912~0.6330之间.子孢子自然感染率:微小按蚊为0.08%~8.11%,嗜人按蚊为0.25%~1.85%,中华按蚊为0.005%~0.32%,日月潭按蚊为0.06%~3.22%.结论 广西传疟媒介有4种,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分别是山区和低山丘陵区疟疾的主要媒介,中华按蚊是平原区的媒介,日月潭按蚊是山区疟疾的次要媒介.

  • 人工饲养和野生美洲大蠊消化酶活性差异研究

    作者:王柏海;王俊刚;雷朝亮

    目的 比较人工饲养的美洲大蠊和野生美洲大蠊不同虫态主要消化酶的活性.方法 解剖人工饲养美洲大蠊和野生美洲大蠊不同虫态的中肠,测定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 人工饲养的美洲大蠊低龄若虫、高龄若虫、成虫蛋白酶活性分别为56.28、59.75和65.22 U,脂肪酶活性分别为47.67、69.91和79.44 U,淀粉酶活性分别为51.16、76.40和95.51 U,蔗糖酶活性分别为0.60、0.67和0.97 U;野生美洲大蠊低龄若虫、高龄若虫、成虫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1.68、42.49和44.03 U,脂肪酶活性分别为56.37、76.38和87.16 U,淀粉酶活性分别为47.15、57.90和72.44 U,蔗糖酶活性分别为0.91、0.96和1.22 U.结论 在同一虫态,人工饲养的美洲大蠊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野生美洲大蠊,而脂肪酶和蔗糖酶活性低于野生美洲大蠊.在美洲大蠊生长发育阶段,中肠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都随其发育而逐渐增强.

  •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名称与分类地位

    作者:王玉山;刘起勇;丛显斌;徐成;李义明

    目的 对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名称与分类地位进行整理.方法 根据已经发表的资料,对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染疫动物进行统计.同时,根据目前的分类原则,对每种动物的学名进行校正.结果 对文献中出现的鼠疫宿主名称进行了校正,并对部分动物排除在宿主之外.给予新的学名的物种包括草原旱獭、淡尾黄鼠、阿拉善黄鼠、坦氏鼹形田鼠、湖沼田鼠、坎氏毛足鼠、银色山(鼠平)、蒙古高山(鼠平)、蒙古兔尾鼠、布氏田鼠、青海田鼠、大仓鼠和草兔.排除了小林姬鼠作为鼠疫宿主的可能.文献中出现的树鼩应该是北树鼩.在鼬科动物中,以前文献记载我国只有1种狗獾,而实质上中国分布2种,即亚洲狗獾和欧洲狗獾.结论 我国目前有染疫动物88种,其中兽类中啮齿目53种,兔形目5种,鼩鼱目4种,树鼩目1种,食肉目13种,偶蹄目9种,鸟类3种,涉及2纲8目19科.

  • 广州市钩端螺旋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小霜;罗雷;刘海涛;陈志强;许晓茵;梁振波;吴志辉;利朴良;李中有

    目的 了解广州市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重点流行区域流行病学概况.方法 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血清学检测,对钩体病重点流行区域内健康人群和相关宿主动物进行检测;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检测抗体.结果 对808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及727份鼠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健康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为7.30%(59/808),各调查点人群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7,P<0.05);水网及旱地间人群发病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8.068,P<0.01);鼠类阳性率平均为0.55%,其中褐家鼠为0.47%,黄胸鼠为3.17%.结论 钩体病重点流行区域内健康人群和野鼠中存在钩体隐性感染,其感染幅度与该地区钩体病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作用.

  • 云南省北部金沙江流域小兽体表恙螨群落的研究

    作者:石武祥;郭宪国;董文鸽;王衡;李伟;陈红云;骆斌

    目的 研究云南省北部金沙江流域小兽体表恙螨的群落结构.方法 选择云南省北部金沙江流域的巧家、绥江两县的农舍、农田、灌木丛和森林4种生态环境诱捕小兽,选择小兽耳窝和臀部作为恙螨固定采集部位,用镊子采集全部恙螨,70%乙醇固定,Hoyer液封片后于显微镜下鉴定虫种.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计算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结果 共捕获小兽302只,经分类鉴定隶属3目7科13属16种.共采集恙螨4550只,经分类鉴定隶属3亚科12属63种,优势种为攸氏无前恙螨、微板无前恙螨、小板纤恙螨、中华纤恙螨、西盟合轮恙螨和乡野纤恙螨,占恙螨总数的78.40%.在6种主要小兽中,有4种小兽体表恙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超过10,高达32;有4种小兽体表恙螨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超过1,高达2.5732.不同生境同一种小兽体表寄生恙螨群落相似性指数都>0.9.结论 云南省北部金沙江流域小兽体表恙螨群落结构比较复杂,种类多,生物多样性较高.

  • 长春市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调查

    作者:张莹;李硕;刘晓倩;苏臣;史森;宋日哲

    目的 掌握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情况,为家栖鼠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 对长春市内捕获的29只褐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为3.45%,总平均摄药剂量为19.86 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褐家鼠未形成抗药性种群,只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 长春市城镇灭鼠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 2004-2005年湖北省疟疾防制效果评价

    作者:裴速建;黄光全;桂爱芳;左胜利;陈国英;胡乐群;刘井元

    目的 探讨湖北省疟疾防制对策,评价防制效果.方法 收集2004-2005全省疟疾疫情,分析疟疾流行现状和变化规律.结果 湖北省疟疾发病率连续2年大幅度下降,发病率由2003年的0.45/万降至2005年的0.25/万,达历史低水平,疟疾高发区逐步缩小,低疟区逐步扩大;嗜人按蚊区疟疾发病率亦大幅度下降,发病率由2004年的1.37/万降至2005年的0.78/万,局部暴发点得到有效控制;中华按蚊区疟疾发病率稳中有降.结论 湖北省所采取的疟疾防制措施行之有效,疟疾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今后应继续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关键词: 疟疾 防制 效果评价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鼠疫宿主动物监测数据库

    作者:吴海霞;刘起勇;杨维中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鼠疫宿主动物监测数据库,使监测数据可视化,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在Windows XP操作平台下,利用Micro Excel 5.0软件建立属性数据库,利用Mapbasic 7.0软件对MapInfo Professional 7.0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数据库的GIS框架,实现GIS功能.结果 建立了HFRS和鼠疫两种疾病宿主动物的密度和感染率数据库,并构建了宿主分布(可依地区、传播病种和宿主动物分别显示)和信息查询(分密度和感染率两类分别查询)等GIS功能项.结论 利用GIS系统建立了HFRS、鼠疫宿主动物监测数据库,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可视化.

  • 张掖市城区蝇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调查

    作者:贾玉新;李国太;张森乔;刘旭红

    目的 了解张掖市城区蝇类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掌握城市蝇类的分布特点及消长规律,为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笼诱法.结果 张掖市城区蝇密度平均为4.30只/笼,蝇种分布以家蝇为主.密度以绿化带高,为7.96只/笼,其次为餐饮店外环境,为4.85只/笼.蝇类密度基本呈前高后低的双峰型曲线,5月和9月有两个峰值,以5月高,达10.93只/笼.结论 张掖市城区蝇类以家蝇为主,应在蝇类繁殖高峰期前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降低蝇密度,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关键词: 蝇类 密度 季节消长
  • 醋酸氯地孕酮对小白鼠种群扩展的持续控制效应研究

    作者:冯志勇;邱俊荣;隋晶晶;姚丹丹;黄秀清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醋酸氯地孕酮对小白鼠种群发展的控制效果,以及该药物控制鼠类的持效期和适浓度.方法 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饲喂小白鼠醋酸氯地孕酮饵料,观察该鼠实验种群的数量增长动态.结果 小白鼠口服10 mg/kg醋酸氯地孕酮可完全控制当月雌鼠的生殖活动,第2个月和第3个月雌鼠的怀孕率也只有30%~40%,5-6个月后可减少鼠类数量70%~80%.鼠类喜食,摄食指数超过1.0.结论 醋酸氯地孕酮对小白鼠具有显著的生殖阻断作用,口服10 mg/kg醋酸氯地孕酮1次的有效控制时间为3个月.

  • 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蚤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作者:张贵;张芳;刘振才;张雁冰;周方孝;冮森林

    目的 研究鼠疫疫源地蚤类群落结构、数量变化特点以及在不同宿主、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方法 对鼠体、洞干、巢穴蚤乙醚麻醉后,分类鉴定.结果 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蚤类6科21属43种.此次疫源地调查,在不同生境、不同地点、不同宿主获蚤类4科9属14种.优势种仍为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常见种为二齿新蚤.结论 掌握了各景观区的蚤种寄生宿主的形式以及季节消长、空间分布.

  • 鼠疫耶尔森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作者:张志凯;海荣;蔡虹;张建华;马凤琴;俞东征

    目的 研究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 选用针对鼠疫菌F1抗原基因、pla基因、inv基因和一段鼠疫特异染色体序列设计的4对引物,以鼠疫菌及其他肠道致病菌DNA为模板并加入内部对照模板,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扩增.结果 鼠疫菌DNA模板可扩增出预期产物,而其他菌株只能扩增出内部对照模板的片段.结论 多重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迅速、有效地将鼠疫菌与其他肠道致病菌相鉴别,也可应用于鼠疫监测.

  • 两种人体蠕形螨各期形态结构的比较与动态观察

    作者:赵亚娥;郭娜;李琛;卢朝晖

    目的 比较两种人体蠕形螨的各期形态结构特征以及活动性.方法 采用挤压涂片法和透明胶纸粘贴法获取蠕形螨,在数码显微镜Motic DM B5软件系统下动态观察,然后进行拍摄和测量.结果 对两种人体蠕形螨发育过程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和活动性进行了动态展示和描述.对比观察发现两种人体蠕形螨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均有卵、幼虫(3对足)、若虫(4对足)和成虫4期.由于毛囊蠕形螨若虫期有一次蜕皮,将其又分为前若虫和(后)若虫两期,前若虫较(后)若虫短,基节骨突不清.两种蠕形螨各期形态差异均较大,其活动性除虫卵外,各期均可见足和颚体活动,室温较高时(20℃以上)虫体运动活跃,移动明显.两种蠕形螨成虫末体变异也较大.另外,首次在水镜下拍摄到毛囊蠕形螨雌虫肛道(门).结论 两种人体蠕形螨均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期,各期形态结构差异明显,易于鉴别;幼虫、若虫和成虫均具有明显的活动能力.两种人体蠕形螨似有亚种存在.

  • 内燃式电热驱虫片的药效及其性能观察

    作者:任樟尧;朱江;杨天赐;陆龙喜

    目的 观察内燃式电热驱虫片在室内对淡色库蚊的药效和挥发性、稳定性等特性.方法 室内药效试验和模拟现场药效试验分别按照GB 13917.5-1992和GB 13917.8-1992标准中规定的相关测试步骤进行;通过不同时间段的热处理,求出累计挥发率;采用热藏加速试验处理,给出有效含量损失率.结果 累计挥发率内燃式电热驱虫片为88.15%,对照组为76.40%;损失率内燃式电热驱虫片为8.50%,对照组为6.40%.经统计学处理,驱虫片对靶生物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内燃式电热驱虫片具有药效持久、见效快、生物药效高、选用杀虫剂广等特点,有开发应用前景.

  • 塔里木盆地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和流行病学意义的探讨

    作者:黎唯;于心;付虹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石油基地的开发,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人员日趋增多.为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现将该盆地的有害媒介生物,特别是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流行病学意义进行初步探讨,以利于预防各种有害生物的侵袭.

  • 用吡喹酮对宰前猪驱旋毛虫失败导致一起旋毛虫病暴发疫情调查

    作者:柯春荣;李育明;刘继政;易寿生;李鸿钧;杨鹏伟;罗剑龙;赵桂芬;杨凤娟

    2006年2月大理市上关镇兆邑村发生一起旋毛虫病暴发疫情,共有120人共同进食宰前经吡喹酮驱旋毛虫,宰后未经检验的生猪肉制作成的白族特有的菜肴--"生皮",致使103人先后发生旋毛虫病.疫情发生后大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一起蜜蜂蜇伤百人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作者:黄全勇;李弘;张新勇;胡伟

    2005年4月26日11:00太康县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在该县清集乡至逊母口镇公路两侧,发生成群蜜蜂袭击人群事件,有中毒休克人员出现,情况十分严重.我们立即奔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 溴敌隆压条毒饵大面积灭鼠效果观察

    作者:于浦清;李兴和;梁志学

    1989年以来辽源市一直使用粘附毒饵进行每年春秋两季的大面积灭鼠,但从灭鼠效果来看,鼠密度回升快,且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不断升高.为此,我们从2005年除采取综合治理外,开始研制新型高热力混合压条毒饵,并进行了现场大面积灭鼠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杀鼠剂敌鼠钠的快速检验方法

    作者:邰春娇

    敌鼠钠是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抗凝血灭鼠剂,但此药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为了迅速查明中毒原因和及时抢救中毒病人,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敌鼠钠检验方法非常必要.为此,我们对食物中毒样品中敌鼠钠的薄层层析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 广州口岸截获一种麻蝇:砖形弯刀麻蝇(双翅目:麻蝇科)

    作者:梁铬球;樊武疆;林厚炳;贾凤龙

    黄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口的废纸中截获一种我国未见分布记录的砖形弯刀麻蝇(Blaesoxipha plinthopyga Wiedemann,1830),现将它的主要鉴别特征描述如下,供各地口岸检疫人员参考.

  • 朝阳市白纹伊蚊分布调查初探

    作者:王晓莉;潘丽杰

    2006年8月中旬我们对朝阳市区的城市居民住宅怡盛园小区、凌河庄园小区、农村居民住宅双塔区孟克村、凤凰山风景区、朝阳市啤酒厂、朝阳市园林处苗圃、大凌河风景区两岸、朝阳市凌河公园、朝阳机场、陶瓷堆放场所、废品收购有限公司、新长征轮胎厂和浪马轮胎厂共13处进行了白纹伊蚊孳生地的调查.

  • 旅客列车不同灭鼠、灭蠊方法灭效观察

    作者:樊增荣;李欣竹;陈英华

    近几年来旅客列车鼠、蜚蠊密度有增高趋势,严重威胁旅客及列车乘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有效地控制列车上鼠、蜚蠊危害,我们对哈尔滨铁路局管辖内的旅客列车的鼠、蜚蠊种群及其栖息环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防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病例的调查报告

    作者:许华茹;杨林;耿兴义

    2006年11月14日,济南市报告了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死亡病例,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对该起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报告.

  • 吡喃型异黄酮Alpinumisoflavone的灭螺制剂研究

    作者:李洁;钱万红

    化学灭螺药物是目前控制和消灭钉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目前使用的化学灭螺剂大多存在有高毒的弊端,尤其是对水生动物毒性大,这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 巍山县中和村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杨辉;柯春荣;尹文琼;姚嘉仁;石增凤

    巍山县中和村是云南省大山区血吸虫病重疫区,"八五"血吸虫病防制期间,上海血吸虫病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中和村采取了覆盖率达90%以上的人畜扩大化疗、重点环境杀蚴、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使该村达到了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标准.由于经费困难,1995年至今未采取任何防制措施.根据《2004-2008年规划实施方案》,笔者对"八五"期间防制前(1992年)、防制后(1995年)及2006年的血吸虫病病情、螺情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 青藏高原特有害鼠黑唇鼠兔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作者:慈海鑫;张中学;雷晓水

    黑唇鼠兔既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害鼠,也是青藏高原的优势害鼠,严重威胁草原的生态环境、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防治鼠兔常用的方法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生态防治,文章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只有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控制鼠害;提倡对黑唇鼠兔的开发利用,化害为益,探索防治鼠兔的新途径.

  • 地理信息系统在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林华亮;刘起勇

    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在整个公共卫生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研究方法在采样、数据整理、分析等方面已不能满足流行病学检测和研究的需要,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正好可以满足其需要,在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前景.

  • 吉林省革螨记录(15)(蜱螨亚纲:中气门亚目)

    作者:孟庆和;陈晶洁;马立名

    在研究螨原性疾病过程中,调查螨的种类和分布,发现吉林省革螨新记录4种,报道如下.

  • 山东省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病例分析

    作者:宋绍霞;王志强;王宇路;王连森;王显军;王玫

    目的 分析2005年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死亡病例特点,制定有效措施,以减少HFRS死亡病例的发生.方法 将2005年26例HFRS死亡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死亡病例年龄在20~79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比例为1.89∶1;其中农民占73%以上;四季都有死亡病例发生,1月和11月多,占死亡病例总数的53.8%.结论 山东省HFRS病死率有上升趋势,其中患者病情重、初诊误诊、就诊时间晚和因高度散发而重视程度不够等,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加之大量不典型病例的出现也是造成病死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 城镇下水道鼠害综合防制技术的关键点探讨

    作者:赵雪松;杨福余;华国翔

    目的 掌握城镇下水道鼠类分布特点,探索鼠害综合防制技术的关键点.方法 用夹捕法观察不同生境、不同季节城镇下水道鼠类分布特点,分析鼠害重点防制区域及灭鼠适期,用粉迹法、夹捕法观察下水道灭鼠效果及对地面鼠密度的影响.结果 诸暨市城区下水道鼠夹捕获率为2.09%,褐家鼠是下水道中的主要鼠种;居民生活区、餐饮业集中区附近和农贸市场内的下水道(窨井)为重点鼠害防治区域;有春、秋两个高峰.3类重点区域下水道铺设铁丝网,地面建筑物内粉迹法下降率为65.51%;再悬吊鼠夹捕杀残存鼠,夹捕法密度下降率达到69.89%.结论 城镇下水道鼠害综合防制应坚持化学防制和物理防制相结合,但巩固灭鼠成果,尤其是鼠患低水平区域,下水道鼠害综合防制应以物理方法为主,通过实施铁丝网铺设、再悬吊鼠夹捕杀残存鼠等措施,可有效控制下水道鼠患.

  • 2005年吉林省灭鼠工作情况分析

    作者:尹强;赵岩

    为有效控制鼠传疾病的流行、遏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上升趋势,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2005年吉林省爱卫会办公室结合全省爱国卫生月活动检查、9个市(州)联检联评及省级卫生城复查,对吉林省2005年灭鼠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考核.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捕获-标记-再捕获法在鼠类种群数量测定中的应用

    作者:裘炯良;郑剑宁

    鼠类繁殖力强,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可传播包括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对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将鼠密度控制到不足为害的水平,历来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 5种杀虫剂现场杀灭德国小蠊效果比较

    作者:陈戊申;王廷哲;杨炳长;古伟志;杨磊

    目的 比较蚁蟑宁、百天宁、大灭、海利、佳弘5种杀虫剂现场杀灭德国小蠊的效果.方法 6间小餐厅作为实验场所,根据受试杀虫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用粘捕法调查用药前后德国小蠊密度,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比较5种药物杀灭德国小蠊的效果.结果 5种杀虫剂的杀灭率分别为蚁蟑宁86.57%,百天宁84.31%,大灭77.50%,海利75.56%,佳弘45.00%.佳弘与蚁蟑宁、百天宁、大灭、海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蚁蟑宁、百天宁、大灭、海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佳弘杀灭德国小蠊效率比其他4种药物低.

  • 2种杀虫剂杀灭蚊幼虫效果观察

    作者:白勇;朱光锋;范飞能;邵国文;陈立群;徐荣;马晓;陈云;金芳

    目的 评价2种杀虫剂对蚊幼虫的杀灭效果.方法 水缸按2 g/m2,缸、罐等小型积水容器按1 g/个,污水沟按2g/m2药量分别投放安备1%颗粒剂(Abate 1%SG)及保世洁生物扩散剂.结果 安备1%颗粒剂对容器白纹伊蚊幼虫杀灭持效可达60 d;对污水沟淡色库蚊幼虫杀灭持效可达7 d;30和40 d后成蚊密度分别下降了82%和85%.保世洁生物扩散剂对容器白纹伊蚊幼虫的杀灭持效可达40 d;对污水沟淡色库蚊幼虫杀灭持效可达7 d;30和40 d后成蚊密度分别下降了80%和75%.20和30 d后2组试验区均未诱到白纹伊蚊成蚊和卵.结论 2种杀虫剂对蚊幼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可降低成蚊密度,值得推广应用.

  • 实验动物饲养场所的害鼠治理

    作者:汪诚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动物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对实验动物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使控制实验动物饲养场所的害鼠逐渐成为保障实验动物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 南天监测灭蚁器及其野外灭蚁效果观察

    作者:钟平生;张颂声;李静美

    白蚁主要危害房屋建筑、家具、堤坝、古树名木及农作物等,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1,2].为减轻白蚁的危害,人们研究了多种灭治白蚁的方法及装置,如药物防制法和诱杀法等[3].药物防制需连续多次且不环保;采用诱杀灭治法操作麻烦,特别是诱集材料在雨季容易霉变,影响效果.笔者现介绍自行开发研制的一种高效环保的白蚁监测灭治装置,已广泛用于山塘水库、江河堤围与堤坝、林场、果园、绿化地等,取得了良好的灭蚁效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