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중국매개생물학급공제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3-1142/R
  • 国内刊号: 陈秀丽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bingmei@icdc.cn
  • 曾用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不同毒饵盒内放置不同毒饵杀灭家栖鼠类效果比较观察

    作者:曲宝泉;张奎卫;李凤霞;孙林

    目的 观察不同种类的毒饵盒内放置不同毒饵对家栖鼠类的杀灭效果.方法 在临沂市兰山区选择环境条件相似的3个村庄,以木料、纤维板、水泥等为材料制作4种毒饵盒,内放0.05%敌鼠钠盐玉米、小麦及混合毒饵实施灭鼠,效果考核用S-100格法.结果 用混合毒饵第10、45天时的灭效,单口梯形毒饵盒分别为66.90%和97.08%,单口长方形毒饵盒分别为73.11%和95.68%,木制三角形毒饵盒分别为83.00%和99.84%;单用玉米毒饵第10、20、30、60天时的灭效,水泥长方形毒饵盒分别为77.74%、88.82%、95.93%和98.97%,木制三角形毒饵盒分别为57.87%、89.67%、89.57%和95.35%;单用小麦毒饵第10、20、30、60天时的灭效,水泥长方形毒饵盒分别为75.02%、85.55%、94.43%和96.69%,木制三角形毒饵盒分别为43.26%、80.32%、88.07%和95.02%.结论 预防性灭鼠应大力推广毒饵盒灭鼠法.

  • 吉林省洮南地区鼠类及鼠疫血清学调查

    作者:王峰;任清明;刘国平;贺顺喜;董玉

    目的 调查吉林省洮南地区鼠的种类组成及鼠密度,对鼠疫血清学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夹日法和钢闸法捕鼠,凝集反应检测鼠疫抗体.结果 共捕获啮齿动物259只,计5科9属10种,黑线仓鼠占39.8%,达乌尔黄鼠占29.0%,小家鼠占13.5%,大仓鼠占11.6%.不同生境和场所鼠种组成有所不同.草原的平均鼠密度为4.9只/10 hm2;耕地和住宅区捕鼠率分别为10.5%和8.0%.39份达乌尔黄鼠鼠疫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为洮南地区鼠类种群研究及鼠害防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 2006年开江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监测与分析

    作者:刘自远;刘成福;崔莲莹;吴文波;刘登权

    目的 探讨2006年开江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动态及发病趋势,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发生的31例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乙脑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采集病人早期血清,5月抽取9岁以下健康儿童血清,6-7月各旬分别抽取猪血清.血清检测方法采用ELISA.结果 全年发生乙脑病例31例,发病率为5.49/10万.平坝浅丘地区发病率6.98/10万,显著高于山区深丘地区的2.61/10万(x2=4.41,P《0.05),病例呈高度散发点状分布.7月下旬和8月上旬发病多,分别占54.84%和29.03%;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88∶1;3岁以下儿童发病数占70.97%.居住环境卫生差和极差的占60.00%,蚊帐使用率为86.67%,患儿监护人乙脑防治知识知晓率为13.33%,31例患者中有乙脑疫苗接种史的占6.45%,后遗症发生率为19.35%(6/31),平均每例门诊和住院医药费等直接经济损失4783.74元,1~7岁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为46.74%(79/169),临床上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分别占41.94%及38.71%.2~9岁健康儿童抗体阳性率为63.77%(88/138),2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为33.33%,低于其他各年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14,P》0.05).猪乙脑抗体阳性率高峰在6月中旬,6-7月各旬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30,P》0.05).临床病例血清学确诊率为80.64%(25/31).结论 加强农村地区乙脑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7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和覆盖率,做好防蚊、灭蚊,是开江县控制乙脑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

  • 圆形分布法在蝇类季节消长规律中的应用

    作者:毛龙飞;韦悦;裘剑飞

    目的 确定蝇类季节消长的高峰日和高峰时段,为制定蝇类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圆形分布法统计分析绍兴市区2003-2004年蝇类密度监测数据.结果 绍兴市区2003-2004年蝇类平均密度高峰日为8月4日,高峰时段为6月8日至9月30日.其中2003年蝇类密度高峰日为8月11日,高峰时段为6月17日至10月5日;2004年蝇类密度高峰日为7月29日,高峰时段为6月1日至9月26日.结论 绍兴市区2年中蝇类消长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 宝鸡市白纹伊蚊分布及其种群密度调查

    作者:李旭龙;孙养信;张宝芳;张铮;刘云;王少杰

    目的 了解宝鸡市区白纹伊蚊分布及其密度情况.方法 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白纹伊蚊西北边界调查的合作单位,根据《全国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分布及其带病毒情况调查方案》,幼虫用孳生地调查法,通过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和布雷图指数计算密度;成蚊调查使用诱蚊诱卵器法、人诱法、帐诱法、诱蚊灯法.结果 对市区7类不同生态环境进行蚊虫孳生地及蚊幼虫、成虫密度监测.孳生地共检查各类储水容器642个,阳性率为48.75%,容器指数为52.36,房屋指数为58.12,布雷图指数为71.73;成蚊调查连续3个月(7-9月)共布放诱蚊诱卵器625个,阳性率为12.52%,全部为白纹伊蚊;布蚊帐24帐次,密度为11.17只/人工小时,捕获蚊种以白纹伊蚊为主(76.12%);布放诱蚊灯16个,8、9月蚊虫密度分别为1.09和0.89只/(灯·h),捕获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主,占77.19%,白纹伊蚊占4.35%.结论 白纹伊蚊在宝鸡市普遍存在,帐诱、人诱、诱蚊诱卵器调查均显示白纹伊蚊为我市优势蚊种;时间高峰均以8月份为发生高,密度较高,我们应该重视对该蚊种的控制.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种群 密度
  • 屋尘螨变应原Der p 1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作者:刘良;周鹰;崔玉宝;牛莉娜;彭江龙

    目的 克隆和分析屋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p 1,并实现原核表达.方法 分离屋尘螨总RNA,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 p 1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Der p 1编码基因,克隆至pMD19-T载体、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将表达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并用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印迹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pET-28a(+)-Derf 1,Western blotting显示原核表达获得成功.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Der p 1编码基因与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9.9%,推测其编码氨基酸222个.屋尘螨和粉尘螨1类变应原氨基酸序列相似率为60%,而粉尘螨与梅氏嗜霉螨1类变应原相似率为85%,分子进化分析亦提示粉尘螨和梅氏嗜霉螨亲缘关系较近.推测所获rDer p 1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3.78%,延伸链占21.62%,随机线圈占44.59%.结论 尘螨变应原Der p 1原核表达获得成功,为进一步生产重组变应原奠定了基础.序列分析表明粉尘螨和梅氏嗜霉螨的亲缘关系可能更近,而与屋尘螨关系稍远,此与现行的形态学分类系统并不符合.

  • 两种PCR方法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热2型病毒的比较研究

    作者:段金花;林立丰;蔡松武;卢文成;易建荣;郑夔

    目的 比较TaqMan 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TaqMan MGB Real-time PCR)和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巢式RT-PCR)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DV)的敏感性差异,建立一种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DV鉴定方法.方法 在实验室使雌性白纹伊蚊人工感染Den-2,在50只/组情况下,设不同的感染蚊虫浓度(只/1000μl),利用TaqMan MGB Real-time PCR和巢式RT-PCR检测,根据荧光信号和电泳判断结果.结果 二步法TaqMan MGB Real-time PCR可检测到标本中感染蚊虫的低浓度为3只/1000 μl,一步法TaqMan MGB Real-time PCR和巢式RT-PCR可检测到标本中感染蚊虫的低浓度为5只/1000 μl.结论 二步法TaqMan MGB探针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的DV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快速、科学,是白纹伊蚊携带DV指数较理想的监测方法.

  • 双抗原夹心法ELISA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吴守丽;何似;李世清;林代华;李述扬;陈亮;严延生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血清总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法ELISA.方法 应用重组汉坦病毒(HV)NP抗原e1.3S作为包被抗原和e6-119-HRP作为酶标抗原建立双抗原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总抗体,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相比较.结果 共检测188份人血清和378份鼠血清标本,2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97.70%.以IFA为参照标准,双抗原夹心法ELISA的敏感性为97.54%,特异性为97.87%.结论 双抗原夹心法ELISA检测HFRS血清总抗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 宁波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白勇;邵国文;徐荣;马瑞;范飞能;林寅君

    目的 掌握宁波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传播媒介和疫情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和分析乙脑疫情资料.灯诱和勺捕法调查蚊虫密度.结果 2006年宁波市确诊乙脑42例,死亡6例.患者家中及不同场所成蚊密度指数分别为6.05和13.22只/(灯·h);三带喙库蚊分别占71.44%和76.01%.调查蚊幼虫孳生地26处,蚊幼密度指数为12.04条/勺,其中淡色库蚊占49.44%;三带喙库蚊占37.87%.容器、雨水缸蚊幼阳性率分别为54.31%和30.22%,其中白纹伊蚊占66.67%和49.66%;三带喙库蚊占25.11%和33.42%;淡色库蚊占8.22%和13.62%.结论 宁波市普遍存在三带喙库蚊等乙脑传播媒介.要加强疫苗预防接种和灭蚊、防蚊工作.

  • 16S rRNA序列分析法检测国境口岸截获德国小蠊携带病原菌初探

    作者:马晓光;宋秀平;高博;姚李四;刘起勇;蔡亨中;张乐

    目的 调查从国境口岸截获的德国小蠊携带病原菌情况.方法 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分离,用基于16S rRNA的PCR扩增、序列测定和比对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检测出肺炎克雷伯氏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菌、威隆气单胞菌、粘质沙雷氏菌5种重要条件致病菌,其序列同源性超过98%,这些细菌可引起肺炎、脓胸、腹膜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等,有的还具有致死性.结论 国境口岸截获的德国小蠊携带多种重要条件致病菌.

  • 驻京郊某部营区蚊虫种群及其调查方法的研究

    作者:邓兵;赵彤言;刘文华;董言德;李宏;张晓龙;黄清臻;李春晓;张映梅;刘建平

    目的 了解驻京郊某部营区蚊虫种群构成和密度情况,探索新型蚊虫采集手段.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诱捕法,同时以帐诱法进行比较.结果 二氧化碳诱蚊灯共捕获成蚊676只,分为2属2种,其中淡色库蚊占95.71%,白纹伊蚊占4.29%;淡色库蚊主要于前半夜捕自工作区和小树林,白纹伊蚊主要于凌晨捕自生活区和小树林.帐诱法共捕获蚊虫178只(仅2 h),淡色库蚊占83.70%,白纹伊蚊占16.30%.结论 初步摸清了驻京郊某部营区蚊虫种类构成及密度情况,同时表明二氧化碳诱蚊灯可以作为蚊虫预警的可靠手段.

  • 江西省城市社区居民蜚蠊知识认知水平调查分析

    作者:徐菲;黄鹤;李艾;段小兰;许红彬;李育强

    目的 了解居民住宅蜚蠊侵害现状和居民对蜚蠊知识的认知水平,为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蜚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45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居民住宅蜚蠊侵害率为96.02%;居民防治蜚蠊的意识很强烈,态度很积极;蜚蠊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停留在比较浅显的程度,有大环境治理概念,但对于清除卵鞘、堵洞抹缝等重要的治本措施了解甚少,蜚蠊防治知识不专业、不全面;37.83%的居民不知道蜚蠊是否传播疾病;居民获得蜚蠊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大众媒体,来自社区健康教育的比较少.结论 政府部门应重视居民住宅蜚蠊防治工作,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普及有关蜚蠊专业知识,做好环境治理.

  • 河北省西部、北部白纹伊蚊分布调查

    作者:黄钢;李红艳;赵勇;王喜明;常梅;王志强;杜明涛;曹德顺;陈长华;郭玉红;刘起勇

    目的 了解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在河北省西部、北部的分布,为制定控制登革热等蚊媒疾病方案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蚊幼虫调查采用容器法,成蚊调查采用诱蚊诱卵器法、灯诱法、人工捕捉法.结果 涉县发现白纹伊蚊,其容器指数为34.41,房屋指数为25.27,布雷图指数为4.96.结论 河北省北部及西部承德市区、张家口市区未发现白纹伊蚊分布,西南部涉县有该蚊分布.

    关键词: 白纹伊蚊 调查监测
  • 两种杀虫剂浸泡蚊帐现场杀灭效果观察

    作者:周光智;李子建;许锋;程绪浩;薛健

    目的 在苏丹维和区观察比较奋斗呐和大灭杀虫剂浸泡蚊帐对蚊、蝇和其他昆虫的现场杀灭效果.方法 选用奋斗呐(30 mg·ai/m2)和大灭(20 mg·ai/m2)浸泡军用蚊帐,检测对蚊、蝇和其他昆虫的杀灭效果.结果 大灭浸泡蚊帐后第27天,对蚊类还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奋斗呐浸泡蚊帐后第21天的杀灭效果明显下降,帐顶死蚊数仅为浸泡蚊帐第9天的33%.比较大灭组与奋斗呐组第21天帐顶蚊(蚊:Z=2.373,P=0.015)和第24天帐顶蝇及其他昆虫死亡数(蝇:Z=1.783,P=0.047;其他昆虫:Z=2.096,P=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死亡数明显较后者为多.结论 2种杀虫剂浸泡蚊帐后均能达到防治有害昆虫的目的 ,但大灭的持效时间更长,效果更好些.

  • 黑线姬鼠和布氏田鼠对一些食物的实验室适口性试验

    作者:曹煜;丛林;刘宇;戴安锁;刘晓辉;董天义

    目的 筛选适用于防治黑线姬鼠和布氏田鼠的配制毒饵和捕鼠诱饵.方法 用玉米粉(黑线姬鼠)和兔料(布氏田鼠)作标准饵,大米、小麦、花生米、黄豆、高粱米、养麦、小米、玉米(整粒或渣)、黄米和莜麦作候选食物,对试鼠进行实验室单笼饲养有选择摄食试验.结果 黑线姬鼠对被筛食物的适口性,以花生米好,摄食系数为1.62,其次是高粱米(1.19)、大米(1.13)、小米(1.11)、小麦(1.10)、玉米粉(0.39),黄豆和荞麦低,摄食系数分别为0.19和0.17.布氏田鼠对食物的适口性,也以花生米好(1.80),其他依次为莜麦(1.54)、黄米(1.12)、小麦(1.07)、小米(1.00)、荞麦(0.95)、玉米渣(0.87)、大米(0.79)、高粱米(0.74),黄豆低(0.30).结论 防治黑线姬鼠,可用大米、小麦、高粱米或小米作基饵配制毒饵;防治布氏田鼠则可用莜麦、小麦、黄米、小米或玉米渣作基饵配制毒饵.捕鼠器捕鼠,花生米是2种鼠的佳诱饵.

  • 在入境船舶上采获蠓科一新种斑腹阿蠓(双翅目:蠓科)

    作者:聂维忠;李俊成;李德昕;刘恩东;王海军;虞以新

    目的 了解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蠓类的情况.方法 在锚地入境国际航行船舶的生活区内采集蠓类,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结果 2007年1月24日在自澳大利亚经印度至秦皇岛的一艘入境船舶上采获35只输入性蠓类,经鉴定隶属于5个属,其中发现阿蠓属一新种,斑腹阿蠓(Alluaudomyia maculiabdomini sp.nov.).结论 再次证明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可携带多种输入性蠓类的事实.

  • 绍兴市餐饮从业人员灭蜚蠊文化防制现状初探

    作者:潘国绍;卢巧玲;何学军;陈理

    目的 了解餐饮从业人员灭蜚蠊文化防制的现状,为探索以灭蜚蠊为重点除四害工作文化防制经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知信行理论(KAP)"设计问卷,以随机截访进行调查.结果 242名调查对象中,了解灭蜚蠊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7.6%;对灭蜚蠊日常防制行为形成率为25.5%;调查对象中不同工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员工,对KAP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绍兴市餐饮从业人员对灭蜚蠊相关知识及信念态度的知晓、肯定率相对较高,但自觉参与灭蜚蠊防制行为率低.

  • 江苏省蜚蠊密度及其抗性调查

    作者:陈志龙;杨维芳;褚宏亮

    目的 了解江苏省蜚蠊种类、密度和抗性状况,为城市蜚蠊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粘蟑纸法调查蜚蠊密度,果酱瓶法调查蜚蠊的抗药性情况.结果 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调查蜚蠊种类主要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其密度在0.07~0.97只/(张·夜)之间;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是敏感品系的8.9倍,是溴氰菊酯的3.9倍,是DDVP及氯氰菊酯的1.7和2.2倍.结论 蜚蠊密度在6-10月为高峰期;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已产生抗性.

    关键词: 蜚蠊 密度 抗性
  • 甘肃省蚊类监测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李国太;贾玉新;阎峻;蔡金有;刘旭红;胡文涛;魏莉亚

    目的 了解蚊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与疾病的相关性,为甘肃省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人工小时法(电动吸蚊器).结果 2006年共捕蚊10 260 min,捕获1652只,平均密度9.66只/人工小时.蚊密度7月达到高峰,为34.06只/人工小时,淡色库蚊为优势种.2006年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例162例,发病率0.60/10万,乙脑发病高峰在8月.结论 甘肃省蚊类密度高峰出现时间与乙脑发病高峰时间相吻合,应在蚊类密度高峰到来之前,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做好灭蚊防病工作.

  • 海南省鼠类密度及体外寄生虫的调查

    作者:赵伟;劳世军;王志光;贾鹏本;曾林海;李善干;杨霞

    目的 探讨海南省鼠类及体外寄生虫(体蚤、蜱、螨)种群、密度及时间动态.方法 采用夹日法及笼诱法捕获鼠类,用乙醚麻醉后梳检体蚤、螨统计种类构成,用中型铁板夹捕鼠计算鼠密度.结果 共捕获鼠类21种,蚤8种,螨5种,蜱3种.定安、临高、三亚监测点总蚤指数2005年分别为1.66、2.44和5.82,2006年分别为1.02、2.66和4.27.定安、临高、三亚监测点野外鼠密度2005年分别为0.69%、16.33%和0.93%,2006年分别为1.53%、1.86%和0.50%;家栖鼠密度2005年分别为7.42%、16.33%和12.16%,2006年分别为9.25%、10.72%和16.67%.结论 通过开展密度监测,了解和掌握了海南省媒介鼠(体蚤、蜱、螨)的种类、生物量及消长规律,为进一步开展鼠传疾病的控制、为全省大面积开展鼠防工作提供了依据.

  • 长沙市蜚蠊危害与分布情况调查

    作者:李平非;成菲菲;彭莱;田冰;龙建勋;陈菁;叶立山

    目的 了解长沙市蜚蠊种类、生态习性及分布状况.方法 在蜚蠊栖息场所喷洒蜚蠊密度测定专用剂,用观察法和查迹法进行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发现蜚蠊3种共3354只,其中德国小蠊1782只,占53.1%;黑胸大蠊1046只,占31.2%;美洲大蠊526只,占15.7%.结论 从数量上看,德国小蠊多,为优势种;从阳性房间数量来看,黑胸大蠊阳性间数多,分布广.居民住户和一般单位观察到的蜚蠊数量均以黑胸大蠊为主,重点单位以德国小蠊侵害为主.蜚蠊栖息生境以案板、灶台、厨柜和各种床头柜、食品柜等为主.

    关键词: 蜚蠊 分布 侵害率
  • 宜昌市城区"四害"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调查

    作者:朱彬彬;李枝金;李慧甫;薛宏俊;沈超

    目的 掌握宜昌市城区"四害"种群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制定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蜚蠊密度.结果 宜昌市城区鼠类以褐家鼠、小家属为优势鼠种,分别占捕鼠总数的43.24%和18.92%;蚊类以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2.93%、24.11%和14.73%;蝇类以丝光绿蝇和家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蝇总数的26.79%和17.58%;蜚蠊以德国小蠊、黑胸大蠊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57.78%和25.19%."四害"密度均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为活动高峰期.结论 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生境,采用科学办法防制"四害".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地理景观特征与啮齿动物的分布

    作者:张雪冬;李振海;史献明;张彩虹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河北省北部,东经144°45′,北纬42°04′,处于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地区[1].境内具有地势高、起伏缓和、低山丘陵交错等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类型[2].属于阴山山脉东沿的一部分[3].在不同的地理景观类型中分布着不同啮齿动物,探讨各生境中啮齿动物的分布及数量,为鼠疫疫情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 6550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文明;薛黎坚

    为建立系统全面的狂犬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狂犬病暴露者流行态势,了解其流行规律及动物伤人情况,为制定狂犬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将昆山市2006年6550例狂犬病暴露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2003-2005年吉林市昌邑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费敏

    为了掌握昌邑区鼠类种群及其数量变化规律,为做好大面积灭鼠和防止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3-2005年在昌邑区开展了鼠情监测.

  • 西宁地区蜚蠊分布调查

    作者:郭鹏;马忠文;朱永林;徐有庆;张军

    1994年,西宁地区首次在某宾馆发现蜚蠊,至今各个城区都有蜚蠊分布.为了解西宁地区蜚蠊的种类构成、侵害率和分布情况,为预防虫媒传染病奠定基础,我们于2006年8-10月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一起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调查处理

    作者:马祖芳;杨林;耿兴义;单冰

    2007年6月6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血清学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诊1例布鲁氏菌病(布病)患者,该患者居住在济南市章丘市文祖镇某村.接到报告后,济南市CDC会同章丘市CDC对该起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 2002-2006年昌平区鼠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贺洪国

    为了解昌平区鼠密度变化情况,为科学灭鼠提供依据,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于2002-2006年连续对辖区内的居民住宅及周围环境的鼠密度进行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古田县首次捕获板齿鼠

    作者:袁高林;林建生

    2006年5-9月,古田县松吉乡在开展鼠疫监测工作中,捕获野栖鼠40只,其中板齿鼠17只(误定为青毛鼠).我们于9月25日深入现场,对部分鼠类进行了鉴定,并及时给予了更正.

  • 东莞铁路客运口岸鼠类本底调查

    作者:雷莺;曾伟文;钟上欢;刘国辉

    东莞市地处广东省沿海平原,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区,华南亚区,为鼠疫自然疫源地.东莞铁路客运口岸位于东莞市东部地区,建立于1995年,是联系香港至内地的国家一类铁路客运口岸.为了解东莞铁路客运口岸鼠形动物的种类及密度,我们于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对该口岸进行了调查.

  • 辽东山区水生毛细线虫危害林蛙卵的观察及防制对策

    作者:王殿辉;李树彬;任德波

    中国林蛙是珍贵的野生动物,俗称哈什蚂.近年来由于森林资源大量砍伐,林蛙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其生存条件恶化.另外,个别地域发生病虫害,从而导致野生林蛙资源日趋减少.为此,我们根据毛细线虫危害蛙卵发生规律及危害特征和时间,提出综合防制对策.

  • 黄陂区重点行业防鼠设施建设及室内鼠迹调查

    作者:韩金一;邓泽义;胡勇;秦琦

    黄陂区是武汉市的远郊区,城区基础建设和经济条件与市区有一定差距.自1986年全方位灭鼠一役达标以来,每年均开展两次较大规模灭鼠活动.

  • 鼠密度调查方法的比较

    作者:朱小平;余其新

    鼠密度是反映鼠类种群数量的指标.调查鼠密度的方法较多,可分为间接数量调查法、直接数量调查法、绝对数量调查法及粘捕法,但各具优缺点.

  • 德国小蠊不应忽视的栖息地:计算机显示屏

    作者:崔金惠;崔金伟;崔世全;尹春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已逐步进入每个家庭.笔者于2007年8月28日见某家计算机显示屏(方正计算机)后盖散热孔处有蜚蠊多次出入.用市售益康杀虫气雾剂(保定益康制香有限公司生产)喷洒棉球约10 ml浸润,连同显示屏一起用塑料布包裹,密封熏蒸10 min.

  • 2004-2006年黑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刘敏;李龙;范玉红

    2004年黑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高达72.91/10万,是重点防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2004-2006年我们根据黑河市HFRS发病及鼠间疫情监测情况,对该病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人间疫情资料来自各市(县、区)网络直报年度报告统计;人口资料来自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鼠密度来自各市(县、区)每年的监测数据.

  • 1983-2004年济南市历城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

    作者:赵云;李全霞

    济南市历城区1983年发生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至今已有22年的流行史.为进一步探讨HFRS在我区的流行规律,做好流行趋势的预测,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1983-2004年HFRS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疫情数据来源于历城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人口数据来源于历城区统计局.

  • 西方马脑炎的媒介、宿主及影响其传播的环境因素

    作者:汪中明;赵彤言

    西方马脑炎(WEE)是由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引起,经蚊虫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通常情况下,该病毒只在野鸟与蚊虫之间传播;环跗库蚊是WEE在北美地区的主要媒介;野鸟是其主要宿主.对蚊虫感染和传播WEEV具影响的因素是温度.此外,风向等因素都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着病毒的传播.

  • 亚非暴发基孔肯雅病的流行特点

    作者:吴凡;刘起勇

    2006年基孔肯雅病在非洲、亚洲及印度洋的众多岛屿和国家暴发流行.基孔肯雅病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伊蚊是其主要传播媒介.基孔肯雅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双峰热、皮疹和废用性关节痛.据推测,此次的大规模流行,可能的原因有病毒变异、游客增多和人群免疫力缺乏.现就此次暴发流行的流行特点、病原学特点及临床表现等做简要概述.我国大多数地区拥有传播媒介伊蚊,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因此应尽快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基孔肯雅病的传入及流行.

  • 兰州空港口岸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调查

    作者:周科清;姚全贵;陈光;郑玲琴;于德山;蒋建祥

    目的 了解兰州空港口岸地区是否存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以及主要宿主动物种类、密度及带病毒情况,为口岸的卫生安全和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地理流行病学方法"和"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在兰州机场不同生境定点连续性观察鼠类的密度、构成,检测鼠带病毒情况.结果 兰州机场所在地区历史上及近年均未发现HFRS病人,检测正常人群血清158份未发现隐性感染者.宿主动物监测捕获啮齿类动物3目5科11种1220只,捕获率8.47%,其中室内为4.03%,以小家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野外捕获率为9.95%,以子午沙鼠、黑线仓鼠为优势种.机场采集鼠肺461份未检出携带HFRS病毒.结论 兰州中川机场目前不存在HFRS疫源地.

  • 2006年龙游县钩端螺旋体监测分析

    作者:雷金宝;祝阿根;陈忠兵;姜理平;王黎洪;兰锋

    目的 探讨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规律,分析其存在问题.方法 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检测鸭血清抗体.捕鼠、蛙,采集鼠肾、猪肾、牛中段尿、蛙肾、水鸭肾分离培养病原体,PCR检测鼠肾、蛙肾标本.结果 2006年龙游县共检测鸭血清20份,检出黄疸出血群1份.共解剖分离培养鼠肾113对、蛙肾132对、猪肾17对、鸭肾20对、牛中段尿20份.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00%,鼠肾分离培养阳性率为2.65%,蛙肾为1.52%;PCR检测鼠肾阳性率为8.00%,蛙肾为4.00%.结论 钩体病防治工作仍然不能放松,在洪涝灾害后,应列为防制重点.

  • 对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效果的研究

    作者:陈英;唐崇玲;毕伟兵;韩英;朱江

    目的 探讨防治鼠、蚊、蝇、蜚蠊等病媒生物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青云谱区选择农贸市场、居民小区、粮库、宾馆、酒楼各1处为实验现场,选择基本条件一致、相同类型的场所为对照组.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通过化学、物理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按全爱卫发(1997)第5号文《关于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和全爱卫发(1997)第28号文《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 通过3个月的现场观察,用目测法发现实验现场鼠迹阳性率下降91.67%~95.24%;蚊类阳性率下降87.50%~93.75%;蝇类密度阳性率下降80.00%~96.67%;蜚蠊阳性率下降90.32%~96.77%.对照组"四害"阳性率未见下降.结论 青云谱区在创卫工作中对"四害"的综合防制效果显著,鼠、蚊、蝇、蜚蠊阳性率均控制在国家标准内.应该做好长效管理.

    关键词: 病媒生物 防制 效果
  • 从我国口岸卫生控制看外来媒介生物控制的法制建设

    作者:林盛才;肖鹏;吴毓南;王立忠

    目的 保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动植物生命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加强和促进我国媒介生物控制的法制建设.方法 从媒介生物的危害和我国卫生检疫在口岸控制媒介生物的现状,以及我国现行有关媒介生物控制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情况等方面分析媒介生物控制的法制建设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结果 我国媒介生物控制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存在着不足.结论 建议对媒介生物控制单独立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