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

    作者:陈竺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 上海洋山口岸外籍船员耐多药肺结核病例的确诊及处置

    作者:陆晔;王健;章琪;张晓航;顾超;贾哲甫;周浩;韩晓辉;田桢干;方筠

    目的 确诊及处置外籍耐多药肺结核船员病例,总结和完善国境口岸传染性肺结核的排查及处置方案.方法 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结合痰液涂片、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确诊病例.结果 该病例浓集法痰液涂片抗酸染色3+,液体及固体培养均为阳性,细菌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耐药,乙胺丁醇敏感.结论 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加分子生物学检测,结合临床症状能快速有效的判断传染性肺结核,出入境交通工具工作人员患传染性肺结核后缺乏规范治疗,成为传染源.口岸检疫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救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做好口岸防疫工作,发挥服务码头、服务船方的作用.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疟原虫混合感染的研究

    作者:师永霞;幸芦琴;洪烨;李小波;相大鹏;黄吉城;郑夔;郭波旋

    [目的]建立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能同时检测和鉴定恶性疟、间日疟的一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国境口岸归国劳务人员的疟疾检测.[方法]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为靶片段,设计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上游通用引物和各自的下游特异性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特异片段,对疟疾患者的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用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对广东口岸回国劳务人员中发现的2名疟疾患者的不同采样时间的全血进行检测,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采集的样本被分别扩增出预期大小为360bp和450bp特异扩增带,推测2名患者为恶性疟原虫和同日疟原虫的混合感染,其在入境时处于恶性疟的发作期和间日疟的潜伏期,均属于典型的集体输入性疟疾案例.[结论]RT-PCR检测疟原虫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对国境口岸疟疾诊断、镜检质量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国境口岸疟疾快速联合检测方法应用评估

    作者:方筠;韩晓辉;贾哲甫;叶魏;章琪;张晓航;王健;陆晔

    目的 对疟疾快速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进行评价,探索适用于口岸的疟疾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选取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的疟原虫镜检阳性滤纸血样本,其中30例恶性疟,28例间日疟和20例正常人对照样本;同时使用检测疟疾的实时荧光PCR方法、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方法、胶体金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各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恶性疟原虫的灵敏度高于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法和胶体金法(P值分别为0.019、0.043,P<0.05));对低原虫密度的恶性疟样本(原虫密度10~100及101~1 000个/μl),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的灵敏度较高,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法和胶体金法对于低原虫密度的恶性疟样本检测灵敏度显著低于PCR法;交叉引物恒温扩增和胶体金法联合检测在恶性疟各原虫密度下的灵敏度均高于使用单一方法的灵敏度,与实时荧光PCR法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原虫密度下,两者比较的P值分别为0.29、0.302、1.000、1.000,P>0.05).实时荧光PCR法对间日疟样本检测灵敏度较高,交叉引物恒温扩增和胶体金法的灵敏度显著低于实时荧光PCR法,两者共检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结论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法和胶体金法联合检测,可以较好地筛选出各种原虫密度的感染者,该联合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与实时荧光PCR法相当,适合国境口岸对疟疾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

  •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刘春芳;庄宏杰;叶健忠;林勤丰;陆家海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员近5年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6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反应(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在289339名受检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751例,总感染率为0.26%;其中男性感染率为0.25%,女性感染率为0.01%,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感染率(χ2=33.874,P<0.01);感染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0~49岁,占感染者总数的63.3%;职业以交通员工为主,占感染者总数的62.1%;港台人员及境外人员占感染者总数的55.8%.[结论]应加强对口岸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及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梅毒等性病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人传出.

  • 中国国境口岸监测传染病分类研究(二)--重点监测传染病的排序研究

    作者:胡龙飞;吕志平;林爱华

    2002年7月2日在国家质检总局召开的国家质检总局与卫生部关于制定"中国国境口岸监测传染病名录联席会议"(以下简称"七二"会议)上,两系统专家就我国口岸监测传染病的分类提交了研究报告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会议决定,对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分类研究结果中属于一类监测传染病(监测意义大的一类)的病种合并,再加上其他一些重要传染病,根据"定变量、定权重、排序位"的原则再行重点研究,以明确监测传染病的重点名录.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大连口岸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薛芳;刘淑琴

    [目的]了解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感染的情况,掌握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颗粒凝集试验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检出的阳性样品用蛋白印迹试验进行确认.[结果]从1997~2001年共检出HIV感染者9例.在9例HIV感染者中,30~3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高,为55.6%,是HIV感染者的高发年龄;男性所占比例为88.9%,女性所占比例为11.1%,男性感染者显著高于女性;9例感染者中7例为中国籍,2例为外籍;职业分布上看,8例为国际远洋船员,1例为外籍厨师,可以看出国际远洋船员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结论]对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HVI感染监测,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预防干预措施,将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入和传出.

  • 中国国境口岸监测传染病分类研究(一)--应用赋值加权和聚类分析法对传染病进行分类

    作者:胡龙飞;吕志平;林爱华

    [目的]对传染病进行合理的分类,以利于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合理有序地开展.[方法]将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监测传染病和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包括1997年后发生的新传染病)合并同类后确定100种为研究对象.将传染病的医学本质、流行病学原则、传入风险和国境口岸检疫机构的职能作用和监测、检疫等处理检验的有效性等影响因素进行等级评估,通过赋值加权法、危险因素聚类分析,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结果]100种传染病被分成3类:1类(重点监测传染病)44种;2类(建议监测传染病)43种;3类(一般监测传染病)13种.[结论]制定和发布我国口岸监测传染病名录对于发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作用及合理进行传染病控制资源的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009-2010年广东国境口岸军团菌检测结果及分析

    作者:幸芦琴;李小波;洪烨;苏锦坤;师永霞;郭波旋;黄吉城

    目的:对广东地区国境口岸中央空调冷凝水进行军团菌检测,调查军团菌各血清型在口岸的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对2009-2010年广东地区国境口岸中央空调冷凝水的采集、处理,利用分离培养、乳胶凝集试验、血清学分型等方法对样本进行军团菌的检测及血清学分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共检测口岸中央空调水样16批,检测样本42份,从中检出军团菌12例,阳性率为28.56%,其中嗜肺军团菌11例;2010年1-8月检测样本10批,从48份样本中检出军团菌21例,阳性率为43.75%,全部为嗜肺军团菌.结论:2010年度军团菌检出率明显高于2009年,阳性样本中嗜肺军团菌L1型占比率较大.

  • 国境口岸输入性蚊类防控措施的探讨

    作者:聂维忠;李俊成;李德昕;汪仁杰;刘恩东

    [目的]探讨我国国境口岸防控输入性蚊类的措施,为口岸卫生检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收集我国国境口岸输入性蚊类监测结果与携带病原体检测研究情况以及防控输入性蚊类的法律政策规定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结合口岸卫生检疫工作需要,提出了我国口岸今后有效防止输入性蚊类及蚊媒传染病自境外传入应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结论]为保障口岸卫生安全,今后应切实加强我国国境口岸输入性蚊类的防控工作力度.

  • 国境口岸首次从入境媒介昆虫中检测到寄生虫虫卵

    作者:宋锋林;王敏杰;李建训;刘洪文;樊德海;李长升;姜义霖;秦凤;李宁

    [目的]了解输入性媒介昆虫携带病原体情况,为卫生检疫执法提供技术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卫生处理措施,保障国境口岸卫生安全.[方法]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对捕获的媒介昆虫逐一进行寄生虫虫卵检测.[结果]从韩国釜山港来的"凯越"号(KAIYUE)货轮上捕获89只苍蝇,从2只大头金蝇中分别检测出肝吸虫卵和蛔虫卵.[结论]我国国境口岸首次从入境媒介昆虫中检测到寄生虫虫卵,提示今后应加大依靠技术手段进行检疫执法的力度,保障国境口岸卫生安全.

  • 媒介生物监测器械标准化探讨

    作者:范永新;苑德才

    为了正确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际卫生条例>中规定的国境口岸和出入境交通工具媒介生物监测和防制有关规定,全国各口岸作了大量的监测工作.但是,从监测结果资料来看,有的局监测用的器械存在一些问题,如监测器械规格不标准,型号不统一,不规范,没有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标准器械进行媒介生物监测,结果不够准确,不能进行对比分析.

  • 中国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区系研究

    作者:王海军;李俊成;汪仁杰;刘恩东;杨晨光;聂维忠;李德昕;杨冰清

    [目的]通过对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区系研究,客观、科学表述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的组成、分布规律,以有效管理和监测媒介生物,提高对媒介传染病可能从国境口岸传入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判断,保护国境口岸安全和人体健康.[方法]收集全国口岸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不同时期的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类、复核、补充完善.建立全国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区系分布信息资料数据库.[结果]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口岸统计有ll类媒介生物,共760种,分布于2界、3亚界,分布在7区、17亚区之中.[结论]该研究首次描述了中国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的区系分布情况,在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管理上起指导和比对作用.

  • DNA条形码技术用于进口货物中肩突硬蜱的鉴定

    作者:江莉;龚劲聪;胡龙飞;匡维华;杨少团;曹秀娟

    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入境货物中截获未知种类的蜱进行种属鉴定.方法 抽取蜱DNA,用特异性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Ⅰ)基因片段,并测序.利用NCBI进行BLAST比对.结果 蜱样本CO Ⅰ基因序列与肩突硬蜱(Ixodes scapularis Say,1821)CO Ⅰ基因匹配度达100%.形态学上,该蜱符合肩突硬蜱的形态学特征.该蜱种在我国尚无检出报道.结论 该蜱为肩突硬蜱.这是国内首次报道从进口货物中截获肩突硬蜱.

  • 国境口岸媒介生物携带病原体的研究

    作者:宋锋林;吴刚;薛芳;李建训;刘洪文;樊德海;李长升;姜义霖;高玉峰;秦凤;杜海方;王晓中;李宁;王建学;王益民;王维珺;具正爱;孙玉岭;崔毅;谭学恩;董平;李劲革

    [目的]研究国境口岸媒介生物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为媒介生物防治及疫情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鼠类携带的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莫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进行检测,对蚊类携带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进行检测,对蜱类携带的莱姆病螺旋体进行检测;利用细菌培养技术对蝇类、蜚蠊携带的致病菌进行检测;利用寄生虫学技术对蝇类、蜚蠊携带的寄生虫虫卵进行检测.[结果]2005年10月-2009年2月,共检测媒介生物样品3388份(输入性2023份、本底1 365份),检出阳性样品95份,阳性率2.8%.输人性媒介生物主要检测结果如下:2005年9月27日,国境口岸首次从输入性蝇类(大头金蝇,柬埔寨籍船舶"凯越"号上捕获)中检测到寄生虫虫卵(肝吸虫卵和蛔虫卵);2006年4月24日,国境口岸首次从输入性蜚蠊(德国小蠊,某外轮上捕获)中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2009年2月 27日,国境口岸首次从输入性鼠类(褐家鼠,柬埔寨籍船舶"诺斯"号上捕获)中检测到莫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本底媒介生物主要检测结果如下:2006年8月24日,从三带喙库蚊等蚊虫(辽宁营口港捕获)中检测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2006年8月,从长角血蜱(辽宁大连开发区捕获)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2008年10月15日,从褐家鼠(辽宁大连湾港捕获)中检测到汉城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结论]媒介生物是国境口岸传染病的重要传播载体,应加强监测和控制.

  • 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入侵的形势和管理策略

    作者:宋锋林;李建训;刘洪文;樊德海;李长升;曹鑫

    [目的]控制外来媒介生物的入侵,防止媒介生物性疾病的传播,保障我国的卫生安全.[方法]对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入侵的形势和途径进行分析.[结果]全球100种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入侵我国的有50余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 198.76亿元.2005年国境口岸卫生检疫机构共截获入境医学媒介生物1.5亿只,其入境载体主要是交通工具、货物和集装箱.目前我国法定的传染病有36种,其中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等13种疾病为媒介生物性疾病.[结论]卫生检疫机构防范媒介生物入侵的策略应包括:法规与宣传,技术力量建设与储备、信息数据库建设、预警机制的建立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 国境口岸生物恐怖特征及医学现场关键应对要点的分析

    作者:车志军;陆琳;孙福军;王飞;杨秀娟;刘国传

    目的 探讨分析国境口岸生物恐怖特征及医学现场关键应对要点.方法 结合《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卫生检疫工作实践,对国境口岸生物恐怖特征及医学现场关键应对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我国面对国际生物恐怖活动的威胁依然存在,国境卫生检疫机构作为第一道防线,应提高认识,从人员防护、技术能力建设、生物战剂样品采集与制备、现场监测、现场排查以及现场处置等方面制定应对措施.结论 国境口岸卫生检疫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生物恐怖医学应对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并提高针对生物恐怖活动的防备和应急能力.

  • 国境口岸反化学恐怖的侦检技术研究

    作者:邓晓东;樊学军;刘杨;杨雨;张薇薇

    目的 研究化学恐怖的特点,探讨口岸在反化学恐怖事件中如何选择适合的侦检技术装备.方法 根据国内外对化学恐怖用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口岸的具体情况,探讨口岸卫生检疫部门在应对化学恐怖的过程中,选择侦检装备的关键要素和一般原则.结果 口岸防化反恐能力的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可以按先“鉴别能力”后“鉴定能力”的顺序分步建设口岸化学危害因子检测能力.结论 现场、实时、在位的快速侦检仪器的装备是当前口岸反化学恐怖侦检装备的首选.

  • 北京国境口岸埃博拉疫情期间卫生检疫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与实践应用

    作者:邵白;宋悦谦;田睿;黄健华;肖国英;戴晓理;王康琳;上官文学;陈兴

    目的 探讨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期间北京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实践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的信息化工作发展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 从建设背景、建设方案、实施效果三方面分析建设该系统的必要性、科学性、实用性,提出未来卫生检疫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结果 卫生检疫信息化工作在这次埃博拉疫情防控中得到迅速发展,北京口岸成功研发《国境口岸入境人员信息采集系统》,具有鲜明的实用特色,现场查验效果突出.结论 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变革的时期,伴随卫生检疫事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须要与事业发展同步.

  • 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叶健忠;刘春芳;谢聪贤;徐媛;林勤丰;史蕾

    目的 实现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全过程的信息化,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现场与卫生检疫实验室间的信息共享.方法 集成采用条形码、证件识别和光纤技术建立信息系统并应用于口岸现场和实验室.结果 本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全过程的信息化和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现场与卫生检疫实验室间的信息共享.结论 本系统在深圳五个口岸应用以来,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效率大大提高;系统的应用为国境口岸传染病症状监测的开展和输人性传染病早期预测预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142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