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중국매개생물학급공제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3-1142/R
  • 国内刊号: 陈秀丽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bingmei@icdc.cn
  • 曾用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浙江省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作者:龚震宇;侯娟;任樟尧;凌锋;郭颂

    目的 了解浙江省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不同地理株对敌敌畏等8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动态,为指导灭蚊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浸渍法,测定4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 金华市淡色库蚊对氯菊酯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抗性倍数为11.5倍;绍兴市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抗性倍数为11.2倍;各调查点淡色库蚊对其他一些化学杀虫剂均处于低抗水平;金华市白纹伊蚊对敌敌畏已产生高度抗性,抗性倍数为22.8倍,对氯菊酯和胺菊酯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3.4和11.4倍;宁波市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7.2和11.8倍;义乌市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已产生高度抗性,抗性倍数为28.8倍,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处于中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9.7和18.4倍;各调查点白纹伊蚊对其他一些化学杀虫剂均处于低抗水平.结论 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各地理株对8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以菊酯类高,应加强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监测及科学合理使用.

  • 实验用淡色库蚊、白纹伊蚊适宜取虫时间段的研究

    作者:王永明;王东;刘慧媛;彭文广;辛正

    目的 明确实验用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不同性别羽化时间段,确定实验用虫佳取蚊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药效实验的快速顺利完成.方法 对2种试虫进行标准化饲养,研究不同羽化时间段雌雄蚊的数量及比例.结果 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蛹开始羽化后,均在第2、3天达到高峰,且羽化成蚊主要在前4天内完成;在整个羽化过程中,前2天羽化成蚊以雄蚊占绝大多数,之后雌蚊比例逐渐增加;羽化结束,雌雄性比接近1∶1.结论 在驱、灭蚊制剂药效登记实验中,取第3~4天羽化的蚊虫作为实验用蚊备选群体,雌虫比例高,可方便、快捷地满足实验需求.

  • 辽宁省汉滩型汉坦病毒基因特征及分布研究

    作者:耿英芝;田疆;刘云;王博;孙英伟;李鑫;姚文清

    目的 探讨辽宁省汉滩型汉坦病毒(HTNV)的基因特征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在辽宁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流行地区收集鼠肺和HFRS患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HV抗原,以RT-PCR方法扩增标本中M和S基因片段的特异性核苷酸序列,将HTNV的阳性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辽宁省HFRS疫区HTNV主要为黑线姬鼠所携带;从鼠肺标本中扩增出M片段4份,患者标本中扩增出M片段5份,S片段1份;M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辽宁株与Bao14、CJAp267等株同源性高,为95%~97%,与HTNV原型株76-118同源性为87.4%~89.0%;系统发生分析显示辽宁株均分布于同一支内,与Bao14、CJAp267等株构成一个独立的支系,同属于H4亚型;TL2 S基因片段与YaluRiver13核苷酸同源性高(97.1%),与HTNV原型株76-118同源性为91.2%;推导的S片段氨基酸同源性,TL2与Bao14、CJAp93同源性较高,为93.0%~96.2%,与其他代表株同源性多在74.1%~81.6%;而且基于S片段的系统发生分析提示与M片段的分型结果基本一致,与Bao14、CJAp93等株位于同一分支内,为H4亚型.结论 目前辽宁省流行的HTNV主要为H4基因亚型,基因亚型的分布相对比较单一.

  • 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点疫情流行趋势分析

    作者:邱波;张名广;于式德;赵国有;弋英

    目的 掌握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点HFRS流行趋势,指导防控工作.方法 HFRS病例监测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宿主动物监测采用夹夜法,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历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首例HFRS病例出现在2010年,胶南、胶州和平度市HFRS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6.52/10万、12.00/10万和8.35/10万,病死率分别为6.44%、4.48%和2.96%;每年发病都出现明显的秋冬季高峰,秋冬季发病是春夏季的2.51倍,男女之比为2.88∶1,农民发病占83.04%,30~60岁年龄组占78.09%;居民区宿主动物密度为1.15%,主要鼠种为小家鼠和褐家鼠,分别占45.41%和35.51%;野外密度为0.82%,主要鼠种为黑家鼠和褐家鼠,分别占35.02%和33.42%;宿主动物带病毒率为1.84%.结论 3个监测点HFRS发病几乎同步经过了初期、第1次高峰期、平稳期、第2次高峰期和缓慢下降期,疫区已由发病初期的姬鼠型演变为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

  • 从革螨和恙螨中检测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核酸

    作者:王庆奎;葛恒明;李志锋;单云峰;崔岚;王燕萍

    目的 调查革螨、恙螨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情况.方法 收集黑线姬鼠和山羊体表革螨和恙螨,按属种分类,用荧光定量PCR和常规RT-PCR法检测革螨和恙螨体内是否携带SFTSV基因组核酸.结果 黑线姬鼠体表收集的5组小盾纤恙螨SFTSV基因组核酸均为阳性,黑线姬鼠体表收集的3组毒棘厉螨和山羊体表收集的1组毒棘厉螨SFTSV基因组核酸均为阳性.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SFTSV JS4株NP基因比对,其同源性在99%~100%.结论 小盾纤恙螨和毒棘厉螨均可携带SFTSV,具有传播SFTS的可能.

  • 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1年蚊媒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黎新宇;李长青;张松建;陈艳伟;田丽丽;贺娟;王全意

    目的 了解顺义区2009-2011年蚊媒监测情况,为2015年全市达到消除疟疾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蚊虫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23797-2009中的诱蚊灯捕获法;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1年蚊媒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蚊密度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顺义区以淡色库蚊为主,占捕蚊总数的99.57%;各年监测的蚊密度比较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4,P=0.807);时间分布以7、8月为主,占捕蚊总数的58.63%,显著高于其他月份(F=22.085,P<0.01);监测点以公园绿地蚊密度高,平均为2.88只/h,显著高于居民区和医院(F=34.55,P<0.01);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监测月份及地点是影响蚊密度的主要因素,且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根据2009-2011年蚊媒监测结果,顺义区发生疟疾本地病例的传播风险较低;另外,在蚊媒监测和措施干预过程中要注意季候与环境之间的协同作用.

  • 宁波口岸蜱类及莱姆病病原体携带情况的调查研究

    作者:吴薇;夏德峰;黄海泉

    目的 掌握宁波口岸蜱的种群特征和莱姆病病原携带情况.方法 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采蜱,用PCR法检测蜱类中携带的莱姆病DNA片段.结果 采集蜱872只,隶属于1科3属3种,分别为中华硬蜱、长角血蜱、镰形扇头蜱,其中长角血蜱占97.36%,为优势种;3-9月均可捕获蜱,3-6月为高峰期,7月下旬种群数量开始急剧减少;莱姆病螺旋体DNA片段检测均呈阴性.结论 查清宁波口岸蜱的种群结构,宁波口岸尚无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的证据.

    关键词: 莱姆病 病原体 口岸
  • 天津市东丽区病媒生物密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作者:许明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东丽区病媒生物的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设置监测点,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调查鼠、蚊、蝇、蜚蠊的种类和密度.结果 东丽区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79.55%,其次为小家鼠,占20.45%;鼠密度高峰在8月,次高峰为5月;蚊密度不同生境有所不同,以牲畜棚密度高,为19.52只/(灯·h),由高到低依次为牲畜棚、农户、公园绿地、医院、居民区;家蝇为优势蝇种,占捕获总数的58.40%,棕尾别麻蝇和市蝇分别占20.41%和7.13%;不同生境捕获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餐饮业>农贸市场>居民区>绿化带;蜚蠊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9.81%,其密度和侵害率均以农贸市场高,高峰期为9月.结论 调查的各监测点中,餐饮业鼠密度较高,蚊类在牲畜棚密度高,蝇类在农贸市场密度高,蜚蠊密度及侵害率均以农贸市场高,应加强防治.

  • 武汉市致倦库蚊幼虫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状况

    作者:周良才;吴学胜;包继永;吴太平;陈晓敏;朱军生

    目的 了解武汉市致倦库蚊幼虫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状况,为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提供的幼虫浸渍法,测定4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 武汉市武昌、青山、江岸区致倦库蚊幼虫除对仲丁威较敏感(R/S<1)外,对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三氯杀虫酯均产生不同程度抗性.3个城区的致倦库蚊幼虫对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9.3、27.3和64.0倍;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8、2.8和3.8倍;对三氯杀虫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5、4.4、6.1倍和6.7、9.9、6.7倍;对仲丁威的抗性倍数<1.结论 在灭蚊工作中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 广西2004-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的时间特征和趋势分析

    作者:漆光紫;杨仁聪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的时间特征和趋势,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用圆形分布法分析2004-2010年广西乙脑发病的季节性,并用趋势检验法分析乙脑发病趋势.结果 2004-2010年广西乙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5月发病人数开始增多,6-7月达高峰,8月开始下降;每年乙脑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P<0.01),各年发病高峰时间均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F=23.20,P<0.01),高峰日在6月19-30日之间,高峰期在5月16日至8月4日之间;7年间广西乙脑发病存在明显下降趋势(x2=221.06,P<0.01).结论 广西乙脑发病季节性和周期性非常明显,在切实做好乙脑常规免疫的同时,应围绕发病高峰期采取更有效的防控措施,同时应继续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乙脑发病水平.

  • 通化市2006-2010年成蚊季节消长调查

    作者:马骏;张英夫;颜庆军;金光宇;朴果林;罗利文

    为了解通化市蚊类的种群分布及消长规律,为防制蚊传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2010年采用诱蚊灯法对成蚊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 环境友好型卫生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东;王永明;卫春秀;张震;辛正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及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卫生杀虫剂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化学合成农药的缺点日益突出,植物源、微生物源和昆虫调节剂渐为今后卫生用药的发展趋势和迫切需要.根据国内外这3类杀虫剂在主要媒介昆虫防治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系统介绍了它们的活性成分、靶标害虫、作用方式及在我国病媒生物防制中已登记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我国卫生杀虫剂的发展方向.

  • 北京地区扁尾厕蝇属昆虫分类研究(双翅目:厕蝇科)

    作者:黄英;张明;万心怡;成斯佳;张东

    目的 对北京地区扁尾厕蝇属昆虫进行分类学研究.方法 采用昆虫形态学分类和比较形态学方法.结果 在北京地区首次发现山西扁尾厕蝇,提供山西扁尾厕蝇的整体特征照片.结论 丰富了北京地区厕蝇昆虫的区系组成.

  • 福建省皮刺螨总科螨种记录增补

    作者:周淑姮;邓艳琴;李述杨;王灵岚

    皮刺螨总科(Dermanyssoidea)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寄螨目(Parasitiformes)、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革螨股(Gamasina).其种类多、分布广,与人类关系密切,可因污染仓贮物、危害养蜂、养鸡等其它动物饲养业,造成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其不仅通过叮咬引起革螨性皮炎,而且因其可携带各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能传播多种人兽共患病,有研究证实病原体可在革螨体内经卵传递.

  • 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型及分布

    作者:孙玉杰;张海林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经蚊媒传播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急性传染病.JEV为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该病毒感染后主要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CNS)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表现为急性脑病症状,病死率高,部分幸存者会遗留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全球有30亿人口生活在乙脑流行区,主要流行于亚洲,以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流行较为严重.为充分认识JEV基因型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特点,现就中国JEV基因分型、分布及流行现状等做一综述.

  • 贵州省不同地区2008年虫媒病毒调查

    作者:李铭华;付士红;冯云;叶绪芳;赵苏晔;刘淳婷;梁国栋

    目的 调查贵州省不同地区虫媒病毒分布状况,对采集的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 2008年7月在贵州省黔西、德江、榕江和从江县的4个标本采集点使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分离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完成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采集到3属4种共计9160只蚊虫标本,从中分离到9株病毒,鉴定结果显示8株为盖塔病毒,1株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贵州省新分离盖塔病毒与原型株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4.5%~94.9%,氨基酸同源性为97.4%~97.6%;新分离JEV与基因Ⅰ型JEV的同源性高,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属于基因Ⅰ型JEV.结论 在贵州省分离到盖塔病毒和基因Ⅰ型JEV.盖塔病毒新分离株与我国其他省份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JEV新分离株与四川省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

  • 登革热病毒SCID-LO2人鼠嵌合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盛子洋;陈艳雷;王娟;吴娜;范东瀛;王湘;高娜;安静

    目的 构建登革热病毒(DENV)感染的小动物模型,为阐明其致病机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向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腹腔内接种人正常肝细胞(L02)构建“人鼠嵌合体”动物模型,进而腹腔注射DENV,通过检查病毒在体内分布和主要器官的组织学改变,对DENV感染的动物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SCID小鼠成功移植LO2,并且嵌合小鼠感染DENV后出现病毒血症及严重的器官损伤等表现,但无后肢麻痹等无关症状.结论 成功构建了SCID-LO2人鼠嵌合模型,嵌合小鼠能够支持DENV复制,并表现出部分人类感染DENV的临床症状,该小鼠感染模型为研究DEN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材料.

  • 云南省弥勒县2009年蚊媒病毒分离和鉴定

    作者:冯云;陈卫武;杨卫红;章域震;杨杜鹃;刘芬;张娟;王丕玉;白鹏飞;窦友剑;李继辉;张海林

    目的 了解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蚊虫中虫媒病毒的分布特点,为虫媒病毒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7月在弥勒县采集蚊虫标本,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对病毒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从采集到的三带喙库蚊4400只和中华按蚊2200只中分离到9株阳性分离物,经分子生物学鉴定,7株分离物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JEV),均分离自三带喙库蚊;2株分离物为淡色库蚊浓核病毒(CppDNV),分离自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结论 首次在红河州弥勒县分离到乙脑病毒,从病原学证实弥勒县是乙脑流行区.流行株同源性和分子遗传进化分析证实为基因Ⅰ型乙脑病毒,为滇东南地区首次分离.

  • 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病毒分离鉴定

    作者:唐承军;吕志;付士红;张松;梁国栋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蚊虫携带辽宁病毒情况,为虫媒病毒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镊子夹取法采集蜱虫标本,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 用辽宁病毒特异引物对2011年采自喀什地区的蚊虫标本及采自伊犁地区的蜱虫标本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在蚊虫标本中辽宁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3.0% (87/379),蜱虫标本中未检测到辽宁病毒核酸;从蚊虫标本C6/36细胞培养物中共分离到19株病毒,经鉴定为辽宁病毒.结论 在2011年采自新疆喀什地区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多株辽宁病毒;在2011年采自伊犁地区的蜱虫标本中未检测到辽宁病毒;建议在新疆地区开展辽宁病毒对人、畜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

  •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郭晓芳;王丕玉;曾旭灿;赵秋敏;周传玲;龚道方;李佳;王海波;董利民;周红宁;张久松

    目的 确定2007-2009年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采集蚊虫中分离的13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型及其E基因序列特征.方法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E蛋白核苷酸序列,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MegAlign程序完成核苷酸相似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用Clustal X 1.83软件进行碱基配对后采用Mega 5.0软件做进化树分析.结果 13株JEV E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8.0%~ 10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8%~100%,与我国乙脑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6.1%~86.9%,氨基酸同源性为96.8%~97.2%;进化树分析发现,13株JEV均属于基因Ⅰ型.结论 2007-2009年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采集蚊虫中分离的13株病毒属于JEV基因Ⅰ型.

  • 2010年安徽省蚊虫标本分离到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作者:贾慧丽;李铭华;付士红;王俊;张永根;胡万富;梁国栋

    目的 在安徽省不同地区开展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病原学调查,了解当地JEV的基因型别及分子特征.方法 2010年8月在安徽省阜阳、淮南、安庆市的3个标本采集点使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分离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完成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采集到3属3种共计7651只蚊虫标本,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分离得到11株病毒分离物,鉴定结果显示均为基因Ⅰ型JEV.安徽省JEV新分离株与基因Ⅰ型JEV的同源性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6.8%~99.5%,氨基酸同源性为97.8%~100%.结论 在安徽省首次分离到基因Ⅰ型JEV,与我国上海市及浙江省JEV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

  • 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沿岸2007年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作者:孟维珊;李铭华;付士红;张稷博;张立田;陈哲;丁俊;梁国栋

    目的 了解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沿岸虫媒病毒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方法 使用诱蚊灯捕蚊,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007年7月在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沿岸6个采集点采集到3属3种共3359只蚊虫标本,从中分离到11株病毒分离物,鉴定结果显示有5株为版纳病毒,3株为环状病毒样病毒,其余3株分离物有待进一步鉴定;版纳病毒新分离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株版纳病毒之间第12片段序列高度同源,核苷酸同源性为92.1%~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2.8% ~99.5%;并且与北京分离株和云南分离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1.3%~98.7%;氨基酸同源性为90.8%~100%;系统进化分析提示,版纳病毒新分离株与北京、云南分离株位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中.结论 在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沿岸首次分离到版纳病毒和环状病毒样病毒,新分离版纳病毒与北京、云南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

  •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2011年蚊虫及虫媒病毒调查

    作者:唐承军;付士红;张海林;范建华;杨卫红;章域震;吕志;李园园;李鸿斌;朱进;王宇;陶伽伶;李丽华;白卫荣;查冰;王丕玉;梁国栋

    目的 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蚊虫媒介的分布特点及当地虫媒病毒情况,为虫媒病毒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采集蚊虫标本,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并用RT-PCR法检测常见虫媒病毒核酸;在西双版纳州采集发热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标本,并用ELISA法检测常见病毒性脑炎IgM抗体.结果 共采获蚊虫5属29种13 337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带足按蚊分别占蚊虫标本总数的79.98%( 10 667/13 337)、7.95%( 1060/13 337)和7.38%(984/13 337),三带喙库蚊为当地优势蚊种.采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版纳病毒、甲病毒属、环状病毒等多种虫媒病毒引物对214批蚊虫标本进行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用多种细胞对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也为阴性.用相关脑炎病毒试剂盒对采集到的52份急性期血清标本及54份脑脊液标本进行ELISA检测,发现乙脑病毒IgM阳性16例,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4例,腮腺炎病毒IgM抗体阳性13例,埃可病毒IgM抗体阳性3例,登革热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结论 2011年西双版纳地区采集到的蚊虫标本中未检测到乙脑、版纳及环状病毒等虫媒病毒,但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当地发热患者存在乙脑等多种病毒性脑炎感染.

  • 云南省蚊虫媒介与蚊传虫媒病毒研究现状

    作者:查冰;周红宁;张海林;梁国栋

    虫媒病毒是指通过吸血昆虫叮咬敏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一类病毒,目前全世界已发现537种,其中蚊虫传播虫媒病毒有300余种,占总数的500%以上[1].蚊传虫媒病毒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病,如引起脑炎的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中的东方马脑炎病毒(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EEEV)等多种病毒;引起发热及出血的黄病毒属的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DENV),甲病毒属的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lrus,CHIKV)等[2-3].由于蚊虫传播虫媒病毒还具有异地传播的特点等,因此蚊传虫媒病毒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4-5].

    关键词: 蚊虫 虫媒病毒
  • 中国蜱传病原体分布研究概况

    作者:赵俊伟;王环宇;王英

    蜱传病原体(Tick-borne agents)是指由蜱传播的某些种类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我国分布的主要蜱传病毒有蜱传脑炎病毒(Tick - borne encephalitisvirus,TBEV;我国称森林脑炎病毒)[1]、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es,CCHFV;我国称新疆出血热病毒)[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2];蜱传细菌有立克次体[3-4]、伯氏疏螺旋体[5-6];蜱传寄生虫有巴贝西原虫.

  • 两种基因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上海市共同流行

    作者:王环宇;付士红;何英;闵继光;潘晓玲;梁国栋

    目的 掌握上海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基因型别特征.方法 2002-2005年在上海市奉贤县养猪场采集蚊虫标本,研磨处理后分离病毒,完成病毒细胞学、动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应用ATGC、Clustal Ⅹ(1.83)、MegAlign、GeneDoc 3.2和Mega 5.0等生物学软件完成序列拼接、比对、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共采集38 347只蚊虫标本,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分离到13株乙脑病毒.测定13株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结合上海市其他年份分离的乙脑病毒及涵盖5个基因型别的其他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上海市2001、2003、2005和2007年分离的乙脑病毒属于基因Ⅰ型,2004年和2006年分离的乙脑病毒属于基因Ⅲ型.结论 2种基因型别乙脑病毒(Ⅰ、Ⅲ型)在上海市共同流行.

  • 湖北省部分地区2009年蚊传虫媒病毒调查

    作者:高晓艳;付士红;邹文菁;胡乐群;刘红;占发先;霍细香;梁国栋

    目的 调查湖北省部分地区蚊传虫媒病毒种类和分布状况.方法 2009年夏季在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和咸宁市通城县采集蚊虫标本,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新分离病毒进行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采集到3属5种9424只蚊虫标本,阳性4株(HBTC0913、HBTC0917、HBTC0919和HBTC0921),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版纳病毒;版纳病毒第12节段分子进化分析显示,4株新分离版纳病毒与中国北京、云南和内蒙古地区以及越南的分离株处于同一亚群,而印度尼西亚分离株处于另外一个进化群中;新分离株与其他分离株相比,第12节段编码区核苷酸同源性为87.2%~89.8%,氨基酸同源性为86.1%~90.9%.结论 在湖北省分离到版纳病毒,与中国云南毒株YN6的进化关系较近.

  • 云南省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Toti病毒

    作者:郭晓芳;卢云兰;曾旭灿;陶娅琳;周红宁;张久松

    目的 对云南省蚊虫病毒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明确其分类地位.方法 采用C6/36细胞对病毒分离物ML-13做病毒扩增,使用多种虫媒病毒基因扩增引物进行病毒基因扩增和基因序列测定.采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用Mega 5.0软件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 ML-13病毒可以在蚊虫细胞增殖,用OMRV和ToV-TJ病毒特异引物扩增出目的产物,序列分析显示,ML-13病毒与OMRV-AK4、ToV -TJ、OMRV-Y61、DTV、AsTV病毒衣壳蛋白和RNA依赖RNA聚合酶基因株相似性高,分别为76%、75%、72%、67%和67%;与Toti病毒科中的DTV、ToV-TJ病毒和OMR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 云南省三带喙库蚊中分离的ML-13病毒为Toti病毒,这是我国首次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Toti病毒.

  • 虫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付士红

    近年来,我国从昆虫媒介中,特别是从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多种虫媒病毒,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JEV)、登革热病毒、辛德毕斯病毒、盖塔病毒、Tahyna病毒、版纳病毒、辽宁病毒、Kadipiro病毒(KDV)、Cypo病毒、Toti病毒等[1-13],这些病毒的分离鉴定,不仅提示我国存在这些病毒,同时由于有了病毒分离株,还可以对病毒分子特征、病毒的分子遗传、我国毒株与国外毒株的分子差异进行研究等.由于分离毒株的标本来自于吸血昆虫或患者、病畜的血清(包括脑脊液),与人、畜关系密切,很可能是我国传染病的新病原,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对这些新分离病毒进行鉴定,明确分类地位,对我国病毒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虫媒病毒和虫媒病毒病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介绍我国常见虫媒病毒分离及鉴定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等.

  • 江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李铭华;付士红;姜红月;陈维欣;唐松;施勇;梁国栋

    目的 调查江西省的虫媒病毒分布状况,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 2008-2009年夏季在江西省共选择8个标本采集点,使用诱蚊灯采集蚊虫标本,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分离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完成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2008年采集到3属3种共计11 916只蚊虫标本;2009年采集到4属5种共计5905只蚊虫标本;共分离到4株病毒,经鉴定均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新分离乙脑病毒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的同源性高,系统进化结果显示,4株乙脑病毒均属于基因Ⅰ型.结论 在江西省分离到基因Ⅰ型乙脑病毒,与上海市和浙江省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

  •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011年蚊虫种类及虫媒病毒调查研究

    作者:查冰;于德山;付士红;李国太;吕志;蒋建祥;唐承军;贾玉新;董茂星;赵海;梁国栋

    目的 调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蚊虫种类及所携带虫媒病毒分布状况.方法 使用诱蚊灯于18:00至次日06:00进行蚊虫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后液氮保存并运送至实验室备检;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分离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完成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2011年8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7个县(市)共采集到蚊虫标本3属6种24 028只,其中刺扰伊蚊多,占采集总数的32.80%(7880/24 028),淡色库蚊占30.26% (7272/24 028);通过细胞培养分离到1株可以引起两种细胞(BHK-21和C6/36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株(GS11-155);此外在32批蚊虫标本中检测到病毒(库蚊黄病毒、盖塔病毒、辽宁病毒)基因阳性,对其中11批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1批为蚊传黄病毒,3批为盖塔病毒,7批为辽宁病毒.结论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且蚊虫携带多种虫媒病毒,包括蚊传黄病毒、盖塔病毒和辽宁病毒.

  • 贵州省巴马森林病毒和罗斯河病毒感染的调查研究

    作者:叶绪芳;付士红;高晓艳;赵苏晔;刘淳婷;王环宇;吴升伟;梁国栋

    目的 了解贵州省虫媒病毒中巴马森林病毒(BFV)、罗斯河病毒(RRV)的感染现状,为不明原因病毒性脑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08年在贵州省采集不明原因发热和病毒性脑炎病例检测BFV、RRV IgM抗体,并对2007年健康人群进行BFV、RRV IgG抗体检测.结果 ①共检测204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BFV和RRV IgM抗体,BFVIgM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1.96%,RRV阳性6例,阳性率2.94%;②共检测426例病毒性脑炎病例BFV和RRV IgM抗体,BFV IgM抗体阳性12例,阳性率2.82%,RRV阳性15例,阳性率3.52%;③共检测870份健康人群BFV、RRVIgG抗体,BFV IgG抗体阳性率1.49%,RRV IgG抗体阳性率1.15%;④地区分布显示,2005-2008年BFV、RRV IgM抗体阳性病例数和分布县数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贵州省可能存在由BFV和RRV感染引起的疾病,应加强对这两种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监测和研究工作.

  • 中国虫媒病毒和虫媒病毒病

    作者:张海林;梁国栋

    虫媒病毒( Arbovirus)是指一些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敏感脊椎动物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及人兽共患病的一群病毒.作为虫媒病毒,必须能在节肢动物体内繁殖,经过一定的外潜伏期,通过叮咬吸血又将病毒传给新的宿主.常见的节肢动物媒介有蚊、蜱、白蛉、蠓、虻、蚋、螨,尤以蚊和蜱为重要.鸟类、蝙蝠、灵长类和家畜是重要的脊椎动物宿主.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