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常州市蜚蠊携带病原体状况调查

    作者:曹淦;张建陶;王鹂;许晓国

    目的 了解常州市不同生境蜚蠊携带病原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相关媒介生物性疾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瓶诱法捕获蜚蠊,带回实验室分离相关病原体,研究德国小蠊、黑胸大蠊携带病原体的种类、数量.结果 从不同生境捕获的计26组蜚蠊体表检出病原体的有25组,检出率为96.2%;体内检出病原体26组,检出率为100%.病原体主要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志贺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蛔虫卵.医院捕获的蜚蠊携带病原体种类多,其次是农贸市场,居户低.不同生境蜚蠊携带病原体检出率为医院高,其次为农贸市场,各生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11.91;P小于0.05).结论 常州市蜚蠊病原体携带状况较严重,所存在的媒介生物性疾病的传播风险较高,应加大针对蜚蠊的控制力度.

    关键词: 蜚蠊 病原体 调查
  • 农贸市场中蜚蠊携带单增李斯特菌的调查及菌株特征分析

    作者:李华;王艳;王毅;叶长芸

    目的 初步探索农贸市场中蜚蠊李斯特菌的携带情况及农贸市场中食品李斯特菌污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10-12月从北京市某肉类(猪肉、羊肉、鸡肉)和水产品销售市场共采集147份蜚蠊样本进行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型(serotyping)、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 蜚蠊样本中李斯特菌的分离率为58.06% (78/147),包括单增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威尔李斯特菌,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率为17.68%(26/147),以水产品销售区域蜚蠊中分离率高(18.18%).血清型分析将26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4种血清型,分别为1/2c、1/2a、3a和1/2b,优势的血清型为1/b(34.60%)和1/2c (34.60%);PFGE分析将26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11种PFGE带型,优势的PT型为PT16(19.23%)和PT30(19.23%).MLST分析将26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5种序列型,分别为ST87、ST9、ST121、ST155、ST35,优势的序列型为ST87(34.62%).结论 农贸市场中蜚蠊能携带李斯特菌且不同食品销售市场中蜚蠊所携带的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型别不同,可能与不同食品类型携带的单增李斯特菌的型别不同而蜚蠊与食品间有交叉污染有关,因此蜚蠊可能成为农贸市场中传播单增李斯特菌并污染食品的危险因素之一.

  • 铁路车站与列车蜚蠊防控药物效果研究

    作者:宋雅辉;刘小闪

    我国铁路线长、站场周围环境复杂、车型多样,长期以来铁路旅客站车经常发生蜚蠊危害.随着列车提速和乘务方式的改革,广大旅客对旅行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路蜚蠊等病媒生物的防治工作直接影响广大旅客和乘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关系铁路的声誉和国家的形象.因此,旅客站车蜚蠊防治是铁路站车卫生的一项重要工作.铁路旅客列车由于车辆结构复杂,车内食源、水源丰富,十分适合蟑螂繁殖,在运营的大小车站和各种旅客列车均不同程度受到蜚蠊危害,某些车站危害相当严重.铁路客运车站的蜚蠊主要为当地常见种类.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类药物导致蟑螂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药效降低,目前铁路站车应用滞留喷洒的措施较多,多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容易诱导蟑螂抗药性的产生,从而使防治效果不稳定的问题逐渐显现,个别地区近2年其危害有整体回升的趋势.

  •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在输入性蜚蠊携带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朱临;孙立新;胡红霞;叶松;朱国强;杨庆贵

    目的 应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江苏口岸输入性蜚蠊携带的细菌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用研磨器将蜚蠊研碎,用LB培养基增菌和分离培养,随机挑选细菌单克隆,提取DNA,对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比对,确定细菌种属.结果 从输入性蜚蠊中共分离鉴定出23种细菌,分属15属.结论 输入性蜚蠊携带多种重要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应加强口岸蜚蠊类监测和卫生处理,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 北海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

    作者:林伟青;陈健超;杨小明

    本文报道了北海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情况,本次调查共发现蜚蠊有2科3属6种,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占89.63%.全年均有蜚蠊活动,蜚蠊的月平均密度为0.96只/盒,以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7、8月份为高峰期.蜚蠊密度消长与气温的高低有密切的相关关系(r=0.858,tr=5.828,P<0.001).

    关键词: 蜚蠊 密度 季节消长
  • 扬州口岸蜚蠊本底调查报告

    作者:李文华;顾杰;卢雅松

    [目的]了解扬州口岸蜚蠊本底情况,为口岸控制蜚蠊和鉴别外来种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对扬州口岸蜚蠊采用瓶诱法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蜚蠊296只,分类鉴定为2科2属3种,优势种为德国小蠊,蜚蠊全年密度为0.14 只/瓶.[结论]扬州口岸蜚蠊密度低于国家标准,但仍需进一步做好口岸蜚蠊监测工作.

  • 青岛机场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

    作者:薛晓宁;侯伟;孙宝杰

    [目的]掌握青岛机场口岸鼠类、蜚蠊类等6种医学媒介生物本底情况,掌握种类构成、季节消长情况和孳生场所,为口岸控制媒介生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6月-2008年6月采用夹夜法进行鼠类调查,同时进行蚤、螨、蜱调查;蠓类调查随蚊类调查同时进行;采用诱蟑盒进行蜚蠊调查.[结果]经种类鉴定,共捕获鼠类2科4属4种;蚤类1科1属1种;螨类4科5属7种;蜱类1科3属4种;蠓类1科3属8种;蜚蠊1科1属1种.[结论]本次调查较全面的掌握了青岛机场医学媒介生物的自然本底情况,为指导机场当局积极开展口岸医学媒介生物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资料.

  • 肖厝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

    作者:蒋惠坚;蔡光增;苏触景;黄文雄

    [目的]掌握肖厝口岸蜚蠊的本底资料,为今后开展口岸卫生监督与媒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12月采用盒式诱捕法对肖厝口岸蜚蠊的密度指数、种群构成以及季节消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布放有效诱捕盒592只,捕获各种蜚蠊610只,经鉴定隶属2科2属4种,具体为美洲大蠊、澳洲大蠊、褐斑大蠊、德国小蠊.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蜚蠊总数的52.46%.蜚蠊全年平均密度为1.03只/盒,全年只有1个高峰期,为8月份,其密度为2.61只/盒,为全年的蜚蠊繁殖生长的高峰期.[结论]肖厝口岸蜚蠊密度相对较低,种群构成相对简单,蜚蠊密度消长与气温的高低有密切的相关关系(r=0.8592,tr=5.3103,P<0.001).每年的8月份是防治蜚蠊的好时机,尤其在港区某粮油工业公司、与港区连接部的某餐馆、港区食堂3个蜚蠊密度相对较高的调查点,要经常对存放的食物及有利于蜚蠊生长及藏匿的场所进行清理,定期采用药物杀灭,破坏其生长繁殖环境,这是防治蜚蠊的必要措施.

  • 右旋苯醚氰菊酯烟雾剂在集装箱中杀灭蜚蠊的效果研究

    作者:何丹军

    [目的] 研究右旋苯醚氰菊酯烟雾剂在口岸集装箱卫生处理中对蜚蠊的杀灭效果.[方法] 在集装箱中预先放置美洲大蠊,依据不同集装箱载货量和施药剂量检测杀灭效果.(结果] 集装箱空载情况下,5mg/m3右旋苯醚氰菊酯烟雾剂处理240min,美洲大蠊击倒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集装箱满载情况下,25mg/m3右旋苯醚氰菊酯烟雾剂处理240min,美洲大蠊击倒率和死亡率即达到100%.[结论] 右旋苯醚氰菊酯烟雾剂在集装箱中对蜚蠊灭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威海15岸蜚蠊调查报告

    作者:梁师泽;丛培质;周永刚

    [目的]掌握威海口岸蜚蠊本底情况,为消灭蜚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年4~10月对威海口岸蜚蠊的种群、密度、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蜚蠊1958只,经鉴定分为2科2属2种,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63.84%;日本大蠊仅限于旅游船.蜚蠊日平均密度旅游船高为9.48只/盒,饭店宾馆高为2.53只/盒,5~7月蜚蠊密度较高.[结论]威海口岸应在春季进行灭蠊,使蜚蠊密度降低到不足为害的程度.

    关键词: 蜚蠊 密度 种群
  • 黑腹平结蚁首次在烟台口岸的发现

    作者:李西标;鲁闽

    [目的]防止有害媒介生物随进口集装箱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和人体健康.[方法]对发现大量蚂蚁、蜚蠊的从意大利进口的集装箱及时进行卫生除害处理,并对蚂蚁、蜚蠊进行种群鉴定.[结果]首次在烟台口岸发现黑腹平结蚁;同时发现的东方蜚蠊在烟台地区也极少见.[结论]对运输和停留时间较长,存放环境较差的集装箱或货物,入境后应实施预防性卫生除害处理,以防止有害媒介生物的传入.

  • 鲅鱼圈港蜚蠊侵害情况调查及防制方法

    作者:刘锋;王大力;李德智

    [目的]为指导港务局等有关单位在港口地区开展蜚蠊的综合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港区内食堂、宾馆、住宅区、入境船舶为调查点,采用定点目测法、药击法、粘捕法对鲅鱼圈港区的蜚蠊侵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港区及入境船舶发现的蜚蠊为日本大蠊和德国小蠊;蜚蠊阳性房间率为8.0%;蜚蠊平均密度指数为6.5只/间;入境船舶蜚蠊侵害率为13.0%.[结论]鲅鱼圈港区内和入境船舶蜚蠊的侵害情况较为严重.港区内各有关单位,应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蜚蠊的综合防制工作.

    关键词: 蜚蠊 侵害率 防制
  • 常熟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调查

    作者:李宗;卢建平;孙英;顾锦清

    [目的] 掌握常熟口岸蜚蠊本底情况,为消灭和控制蜚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03年8月~2004年7月对常熟口岸蜚蠊采用药激法进行调查.[结果] 共捕获蜚蠊312只,经鉴定分为2科2属3种,以美洲大蠊为主,蜚蠊月平均密度为1.3只/间.[结论] 常熟口岸的蜚蠊密度低于国家标准,但是仍需要对蜚蠊做好杀灭工作.

  • 皇岗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调查

    作者:叶颖;李孟仁;徐斌;雷莉

    [目的]掌握皇岗口岸蝇类、蜚蠊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12月采用笼诱法对皇岗口岸的蝇类进行了调查,采用盒式诱捕法进行蜚蠊调查.[结果]捕获蝇类2436只,经鉴定为4科10属16种,其中大头金蝇为优势种群,年平均蝇密度为20.3只/笼·d.捕获蜚蠊357只,经鉴定为2科2属2种,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年平均蠊密度0.58只/盒.[结论] 皇岗口岸蝇类密度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应采取措施加强灭蝇工作.继续开展口岸生物媒介本底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 湖南永州市某涉外宾馆蜚蠊综合防制效果分析

    作者:万向阳;钟和平;朱华裕;何文斌

    [目的]观察涉外宾馆联合使用体积分数为4.5%高效氯氰酯、1%毒力岛乳胶,质量分数为1.5%灭蟑笔杀灭蜚蠊的效果.[方法]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雾化滞留喷洒,结合涂括1%毒力乳胶,投放蟑螂蚂蚊净颗粒剂和灭蟑粉笔划线.[结果]施药后1周蜚蠊密度明显下降,下降率在94.1%~96.3%之间;1个月后下降率在92.1%~96.3%;3个月后下降率在85.6%~92.1%;6个月下降率在82.4%~90.8%.[结论]突击与定期联合使用灭蟑药物防制现代化宾馆、饭店、写字楼内德国小蠊杀灭效果好,维持时间长,药物费用低,使用较方便,可以推广.

  • 3种蜚蠊成虫自动分类的研究

    作者:何振毅;陆永忠;吴辉

    [目的]探索一种准确、快捷适合基层单位使用的蜚蠊分类方法.[方法]将图像数字形态学特征提取与LVQ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相结合,计设和实现一种能将3种蜚蠊自动分类的系统.该系统建立、训练了2个分类器:完整虫体的分类网络net1和残缺虫体的分类网络net2.[结果]样品图片送入系统后,自动完成分类过程.经检验,完整虫体分类器net1的正确率为100%;残缺虫体分类器net2的正确率为97.2%.[结论]对3种蜚蠊的自动分类取得成功,为开发出适用于更多种类蜚蠊甚至其他昆虫的自动分类系统打下基础.

  • 核酸检测技术在蝇类、蜚蠊携带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高玉峰;王光;张琦慧;姜陆;程晓兰;董平;宋锋林

    蝇类、蜚蠊是国境口岸出入境交通工具中常见的医学媒介生物,可机械性或生物性传播多种病原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对蝇类、蜚蠊携带病原体情况进行监测检测,可保障口岸卫生安全、降低传染病在国境口岸间传播的风险.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核酸检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媒介生物领域的研究中.本文就核酸检测技术在蝇类、蜚蠊携带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国际航行船舶外来蜚蠊传人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张治富;宁瑞瑜;高建功;许晓银

    目的 探讨国际航行船舶传入蜚蠊风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从《口岸信息管理系统》内提取相关研究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消除各变量间干扰因素后可见,对国际航行船舶外来蜚蠊传入存在影响的因素包括总吨位、船龄、船舶类型及卫生状况(P<0.05).结论 对国际航行船舶传入蜚蠊风险性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分析,可有效提高口岸拦截水平,提高一线船舶卫生检疫和监督水平.

  • 小型船舶蜚蠊侵害现状及药物杀灭效果调查

    作者:远平;曹福才;邵丹;江银娣

    对来往于新塘至香港的部分小型船舶蜚蠊侵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43艘船舶,船舶受蜚蠊侵害率为76.7%,蜚蠊密度以船舶使用年限超过5年期的为高占100%,侵害的部位以厨房及食物柜为主占60%.在5种杀虫药物中,灭害灵的效果较好.

  • 硫酰氟熏蒸4种媒介致死顺序与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金有;王林;李西标;陈春田;慈颖;郭文静;刘明杰;孙薇

    目的 研究硫酰氟对蚊、家蝇、蜚蠊和鼠熏蒸绝对致死顺序及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熏蒸致死效果的影响,以指导实际应用.方法 蚊、家蝇和蜚蠊每个浓度梯度选用50只供试成虫,小鼠、SD大鼠每个浓度梯度选用10只,熏蒸24h,进行连续观察,实时记录其死亡情况.固定硫酰氟的用量和熏蒸时间,调节环境温度、湿度,观察媒介的死亡情况.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观察蚊、蜚蠊不同种致死量的差异.结果 硫酰氟熏蒸蚊、家蝇、蜚蠊和鼠24h绝对致死顺序为:蚊(1.099 g/m3)<家蝇(1.520 g/m3)<蜚蠊(3.817 g/m3)<小鼠(3.874 g/m3)<大鼠(5.122 g/m3).温度、湿度影响硫酰氟对4种媒介的熏蒸致死率.硫酰氟熏不同蚊种和不同蜚蠊种间致死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对指导口岸处理集装箱个案化用药具有参考作用.

261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