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包头市采暖期PM10中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研究

    作者:芦静;曲琳;王宇梅;贾玉巧;高艳荣;李琳

    目的 通过对包头市采暖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研究,探讨包头市大气污染的危害程度.方法 于采暖期分别采集包西机务段、王府井商厦、居然苑小区、包头医学院4个功能区的PM10样品,采用Ames试验对各个功能区PM10中的有机提取物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 4个功能区PM10中有机提取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突变活性,且具有较好的剂量—反应关系,其中包西机务段、王府井商厦两点致突变性较强,居然苑小区和包头医学院较弱.结论 包头市采暖期PM10中有机提取物成分中存在具有致突变活性的物质,提示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波长测定食品中的9种合成着色剂

    作者:谢君红;冯辉;付晓陆

    食品着色剂(色素)是以给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添加剂.合成着色剂多以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甲苯、萘等为原料经过有机反应而合成,长期过量食用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主要包括致毒性、致突变性与致癌性等.因此,各国对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我国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也对各种合成着色剂的使用和限量做出了明确规定.

  • 当前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美玲;鞠恒强

    黄曲霉毒素作为化学结构类似的一种化合物,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通过聚酮途径分泌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饲料和湿热地区出现的几率较高,对粮食作物和黄曲霉素制品都容易造成污染。在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是理化性质稳定的真菌毒素之一,其致癌性、毒性、致畸毒性以及致突变性较强。人类和动物摄取黄曲霉毒素的主要途径就是膳食渠道,毒素进入人体或动物体之后会显示出极强的亲肝性,导致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胆管增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等,终导致肝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成为了人们的关注重点,对于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方式、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常规检测方法、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方面对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 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氯酸盐和亚氯酸盐

    作者:王海波

    牛奶在加工包装过程中涉及各种器皿的清洗和消毒,亚氯酸盐和氯酸盐作为对人身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很可能趁机潜入并存在于成品牛奶产品中,因此有必要对牛奶中的亚氯酸盐和氯酸盐进行检测。消毒剂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是指消毒剂与水中天然有机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目前市售饮用水消毒剂主要有液氯、二氧化氯和臭氧。亚氯酸盐是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氯酸盐为二氧化氯原料带入,这两种物质均对人体有害。亚氯酸盐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和溶血性贫血,且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将亚氯酸盐列为致癌物,氯酸盐为中等毒性化合物。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限量均为0.7m g/L。本文采用IC-MS/MS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离子色谱方法。此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基体干扰,提高了分析方法的信噪比和灵敏度,该方法应用于牛奶样品中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同时测定,并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 吸液缓溶性壬苯醇醚膜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

    作者:李荣秀;李国正;胡殿珍;将东升;常凤启;胡振华

    目的 研究吸液缓溶性壬苯醇醚膜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为评价安全性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使用昆明种清洁级小鼠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 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5,000mg/kg体重,属于实际无毒物.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和小鼠精子畸形率实验结果均为阴性,无致微核作用和无致精子畸形作用.结论 吸液缓溶性壬苯醇醚膜无急性毒性作用,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无致突变性.

  • 乙羧氟草醚原药的致突变性实验研究

    作者:刘永霞;郭启明;史岩;李茂进;谢琳

    乙羧氟草醚是美国Rohm和Hass公司80年代初期研制的二苯醚类除草剂,具有使用剂量低,作用速度快,并且对大多数苗间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的特点,我国90年代初开始生产乙羧氟草醚,近几年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近,我们对某公司提供的乙羧氟草醚原药样品进行了致突变试验研究.

  • 耐寒添加剂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

    作者:吴永魁;张祚新;柳巨雄;王玮;胡仲明

    寒冷是一种常见的应激原,它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人的作业效率,甚至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为提高人员在寒冷条件下的御寒和适应能力,我们根据低温条件下物质代谢特点[1],以中药、维生素等为主要原料,研制了具有抗冷应激作用的耐寒添加剂 .试验表明它能明显提高冷水中率小鼠的游泳时间,增加严寒条件下小鼠存活率,对皮质酮、甲状腺素及胰高血糖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评价其安全性,我们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要求[2],进行了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试验.

  • 不同粒径颗粒物对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作者:原福胜;马亚萍;赵五红

    大气颗粒物成分复杂,含有较多的化学物质,有机物是其中主要的一类.国内外已有不少资料表明,颗粒物有机提取物中含有诱变、致癌的遗传毒物[1,2],但以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检测大气颗粒物有机提取物的遗传毒性还罕见报道.本研究目的是用此法检测不同粒径颗粒物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

  • 甲醛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遗传毒性

    作者:童智敏;赵进顺;施健;孔璐

    整体动物中毒的表现都是继发于细胞中的异常变化.肺作为血气交换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甲醛等众多气体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门户及靶器官,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甲醛列为人体鼻咽癌可能致癌物,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研究甲醛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致微核、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周期的毒性作用,进一步探讨甲醛的遗传毒性,为甲醛的致突变性及其致癌机制提供新的信息.

  • 受试物中组氨酸含量对Ames试验自发回变菌落数的影响

    作者:何立伟;李子南;李芳;高珊

    目的 探索试验样品组氨酸含量对Ames试验中测试菌株TA97 a、TA98、TA100、TA102和TA1535自发回变菌落数的影响.方法 使用0.8、0.4、0.2、0.1和0.05 mg/ml 5个浓度的组氨酸水溶液作为受试物按平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组氨酸剂量的增高,5个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逐渐增多.TA98和TA1535的回变菌落数分别在0.8和0.2 mg/ml时超过阴性对照组的2倍.所有测试菌株在0.2 mg/ml时均出现了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Ames试验前,对于受试物中游离组氨酸含量的判定十分必要;当受试物中组氨酸含量高于0.2 mg/ml时,有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的产生,建议采用以基因突变为检测终点的其他试验进行替代.

  • 用TK基因突变试验和彗星试验评价亚硒酸钠的致突变性和抗突变性

    作者:卿艳;郭亚杰;杨嵘;张立实

    目的 用TK基因突变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亚硒酸钠(Na2SeO3)的致突变性和抗突变性.方法 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抗突变对照组,以及致突变试验组和抗突变试验组各5个剂量组,处理L5178Y细胞3h,按常规方法进行TK基因突变试验和彗星试验.结果 TK基因突变试验中,6.0~ 24.0 μg/ml Na2SeO3致突变试验组的突变频率(MF)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0.2 ~ 1.6 μg/ml Na2SeO3抗突变试验组的突变频率低于丝裂霉素C(MMC)阳性对照组.在彗星试验中,3.0~ 24.0 μg/ml Na2SeO3致突变试验组的平均拖尾率和Olive尾距(OTM)显著大于阴性对照组;0.2~1.6 μg/ml Na2SeO3抗突变试验组的平均拖尾率和平均OTM值显著低于重铬酸钾(K2Cr2O7)阳性对照组.结论 在不同的剂量范围内,亚硒酸钠可表现出一定的致突变作用和抗突变作用.

  • 四种温石棉致突变性研究

    作者:叶薇;霍婷婷;邓建军;董发勤;梁博;张青碧

    目的 探讨我国4种典型温石棉的致突变作用.方法 将4种温石棉受试物配制成3个染毒剂量组(50、100和200 μg/ml)分别染毒V79细胞,同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其所致DNA损伤(每个剂量组染毒时间分别为24、48和72 h);用V79细胞微核试验检测其染色体畸变(每个剂量组染毒时间为24h).结果 (1)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4种温石棉3个染毒剂量组染毒24、48和72 h所致V79细胞DNA迁移距离、OTM、拖尾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染毒48 h均比染毒24 h增加(P<0.叭),染毒72 h均比染毒48 h下降(P<0.01).(2)V79细胞微核试验:4种温石棉染毒剂量为50 μg/ml时,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染毒剂量为100和200 μg/ml时,微核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并呈剂量-反应关系(P<0.01).结论 4种温石棉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和V79细胞微核试验致突变阳性,产品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 肠溶丙烯酸树酯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试验

    作者:聂王焰;周艺峰;沙鸿飞;佘素贞

    丙烯酸树酯作为药物薄膜包衣材料在制药工业得到广泛应用,用作肠溶包衣材料,具有安全、稳定、惰性及无刺激等优点.国内也开发出类似产品,受到国内药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为安全使用,根据新药申报和审批程序的要求,我们对肠溶丙烯酸树酯急性经口毒性及致突变性进行了检测.

  • "消醛灵"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刘涛;杨振中;韩林;焦新彩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以降低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为主要功能的空气消毒剂产品.这些产品是否也会影响我们的环境质量呢?为此,我们对我市某日化厂生产的"消醛灵"进行了安全性评价.

  • 染发剂海娜粉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作者:田薇;陈艳;李玉革;陈磊

    美发护发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普遍为广大公众所接受。目前我国中、老年人使用染发剂已很普遍,青年中的使用者亦在快速增加。估计使用者有5千万至8千万,且有逐年增加之趋势。

  • 一种内墙涂料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试验

    作者:赵素娟;王淑惠;蔡丽;邓雪;杨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装饰居室、美化环境己成为人们的时尚追求,这样涂料必然与人们密切接触。近年来由于我国尚缺乏有关建筑涂料安全健康质量法律和法规,大量有毒涂料流入消费市场由涂料引起的中毒时有发生,有毒涂料对人体危害的广泛性、潜隐性己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 灰树花β-葡聚糖的遗传毒性试验

    作者:王宝琴;张彬彬;徐泽平;戴荣华;门振;张兰;刘雪红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为药食两用真菌,属担子菌和多孔菌属.研究证明,灰树花多糖具有抑制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脂肪代谢等多种生物活性[1].

  • 山大黄及其多糖的急性毒性、致突变性和抗突变作用

    作者:唐小江;祝寿芬

    山大黄(Rheum Rhaponticum)属于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ünt)的变种,别名有台黄,峪黄,土大黄等,由于泻下作用弱,传统认为毒性大而未入药,目前大部分出口作染料或兽药等原料,价格特别低廉,经济效益极差,是国有资源的巨大浪费.从山大黄中分离得到山大黄多糖(Rheum Rhaponticum Polysaccharide,RRP),已证明具有抗肿瘤及增强免疫功能的活性,为开发其使用价值,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 1-21 3-甲氧基槲皮素的致突变性

    作者:佘素贞;孙美芳;魏凌珍;王取南;徐德祥

    目的 3-甲氧基槲皮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研究发现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该文研究了3-甲氧基槲皮素致突变性效应.方法采用Ames试验,CHL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Ames试验:在加或不加肝微粒体代谢活化酶系(S9)的条件下,各菌株对高浓度3 750μg/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4个标准菌株各浓度组结果均阴性.CHL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3-甲氧基槲皮素致染色体畸变类型以断片为主,未加代谢活化的24h染色体畸变率为9%,在5.0%~9.9%范围内,判定为染色体畸变试验可疑阳性(±),48 h未加代谢活化组以及加代谢活化的24h试验组,收获CHL细胞均未呈现染色体畸变作用.表明3-甲氧基槲皮素对CHL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为可疑阳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阴性.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3-甲氧基槲皮素分别腹腔注射给于小鼠1/2、1/4、1/8 LD50,每天1次,给药5 d,给药后13 d剖杀检查精母细胞染色体.各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单价体、染色体易位和断片的出现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增加.结论本试验条件下,3-甲氧基槲皮素无诱发基因突变,对CHL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为可疑阳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阴性,不引起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 1-19 重质芳烃的致突变性

    作者:王维;叶林;朱剑华;吴刘松;胡道华;王安莲;冯学庆;王秋萍;鲍军辉

    目的与方法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以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重质芳烃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重质芳烃无移码突变和碱基置换效应;微核试验显示在316~1 580 mg/kg剂量范围内,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6.25‰~10.00‰,与阴性对照组的2.38‰比较,P<0.01);SCE试验结果显示在活化系统(S9混合液)存在的条件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在0.5 mg/ml及5 mg/ml剂量组分别为3.48及4.84,对照组为1.08);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显示在1 580 mg/kg剂量水平,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增高(8.56‰),与阴性对照组(3.33‰)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质芳烃具有间接致突变性,对其职业性接触及应用的安全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288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