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중국매개생물학급공제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3-1142/R
  • 国内刊号: 陈秀丽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bingmei@icdc.cn
  • 曾用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蚊虫种类分布和活动节律与生境关系研究

    作者:张桂林;李海龙;郑重;刘晓明;孙响;赵焱

    目的 查清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地区蚊虫种类组成和活动节律,探讨生境对种类分布和活动节律的影响.方法 通过人帐诱法调查蚊虫种类、密度、季节活动节律和昼夜活动节律,通过刺叮指数法调查刺叮周环.结果 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地区蚊虫有4属8种,刺扰伊蚊为优势种,在不同生境刺扰伊蚊占捕获蚊虫总数的82.22%~96.09%.该蚊从4月中旬出现,9月上旬活动消失,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活动高峰.昼夜活动为双峰型,晨峰在日出后1~2 h,昏峰在日落后1h,昏峰高于晨峰.昼夜刺叮活动为黄昏型,吸血活动从日落前后开始,日出后逐渐停止,出现晨峰和昏峰2个高峰,晨峰在日出前1h,昏峰出现在日落后1h.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蚊虫种类不丰富,多样性指数低(0.1912~0.7227).生境对蚊虫种类分布和数量影响大.刺扰伊蚊的数量和刺叮危害在河岸林生境中为严重.刺扰伊蚊、米赛按蚊和凶小库蚊在河岸林中的数量显著高于盐渍化荒地.但在不同生境,刺扰伊蚊季节活动、昼夜活动和刺叮周环节律相似.结论 生境对刺扰伊蚊种群数量影响大,在刺扰伊蚊综合防制中,应注重适宜蚊虫孳生和栖息的小生境处理.

  • 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和ospA基因在浙江省鼠标本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姜理平;韦亦成;张磊;应凯满;占利;陆群英

    目的 探索5S~23S rRNA和ospA基因序列在伯氏疏螺旋体检测中的应用,了解浙江省鼠中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状况.方法 用PCR方法,检测磐安县100只鼠标本中5S~23S rRNA和ospA基因特异片段.对检测到的阳性结果进行测序.结果 检测100只鼠标本,其中3只鼠标本伯氏疏螺旋体的5S~23S rRNA基因片段为阳性,5只鼠标本伯氏疏螺旋体的ospA基因片段为阳性,与参考核酸序列基本一致.结论 利用ospA和5S~23S rRNA基因能从标本中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

  • 基于GPS和Google Earth的疟疾卫星影像地图数据库的建立

    作者:王海防;王怀位;孔祥礼;张本光;程鹏;公茂庆

    目的 探讨Google Earth软件应用于疟疾当地感染新发病例空间流行病学分析的可能.方法 以山东省单县2007-2011年疟疾当地感染新发病例的疫情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采集器对患者居住地GPS定位,并搜集单县媒介按蚊孳生主要水系的地理信息等数据,进而批量输入或导入Google Earth Free 7.1软件,统一于疟疾数据库.结果 建立以Google Earth卫星影像为背景的单县疟疾当地感染新发病例的地图数据库,在其3D视窗上清晰显示出病例的时空分布图,可以对某病灶点缩放和显示操作,并能直观展示疫点周围地形地貌和蚊媒孳生的河流等水系分布情况.结论 基于GPS精确定位和Google Earth软件的直观显示而建立的疟疾卫星影像地图数据库,可以应用在疟疾等传染病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周围地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上.

  • 陕西省洛渭三角洲地区黄鼠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孙养信;陈宝宝;卢银让;安翠红;霍丽霞

    目的 探究陕西省境内洛河与渭河交汇的三角洲地区黄鼠的染色体数目,为分类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的方法,经制片后镜检.结果 共观察2只黄鼠标本的47个细胞,其中染色体数目为2n=38的细胞有45个,占观察总数的95.74%.结论 陕西省境内洛河与渭河交汇的三角洲地区黄鼠应为阿拉善黄鼠.

  • 中华按蚊CYP6P5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鉴定及特征分析

    作者:车燕飞;张玉娟;唐尧;洪瑞;陈斌

    目的 鉴定中华按蚊CYP6P5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为研究中华按蚊CYP6P5基因杀虫剂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催命按蚊基因CYP6P5为询问基因,基于中华按蚊转录组测序数据,采用双向Blast方法搜寻中华按蚊CYP6P5 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该基因编码蛋白序列的一级结构、疏水区、跨膜区、结构域、3D结构等进行预测分析,并采用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建立代表性蚊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 搜索获得1条中华按蚊CYP6P5全长cDNA序列.该cDNA序列具备P450超家族和CYP6家族特征性的保守序列,命名为CYP6P5(GenBank登录号:KF358704).该cDNA全长为1583 bp,开放阅读框为1527 bp,编码508个氨基酸,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8.32×103,等电点为7.17.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第5~21位氨基酸是疏水区,第5~22位氨基酸是跨膜区,第36~505位氨基酸是P450保守结构域,并具有多个酶活性位点.系统发育关系和相似性分析表明,中华按蚊CYP6P5与催命按蚊CYP6P5和冈比亚按蚊CYP6P5亲缘关系近,形成一个单系,相似率分别为89.4%和89.0%.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按蚊CYP6P5基因溴氰菊酯抗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德国小蠊虫体挥发物成分分析

    作者:邱文毅;文平;吴海磊;何德雨;郭峰琦;莫建初;钱进

    目的 查明德国小蠊自身挥发物的成分及其引诱活性.方法 使用顶空吹扫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德国小蠊挥发物,并通过气相-质谱(GC-MS)联用分析SPME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使用气相-触角电位(GC-EAD)来分析电生理活性的主要组分,并使用有活性的组分进行诱捕实验.结果 发现德国小蠊挥发物中包含至少19个组分,其中含量较高的13个组分分别是一些C2~C5的挥发性醇和酸.用标准化合物样品所做的GC-EAD分析结果表明,仅6种挥发羧酸对德国小蠊具有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现场诱捕实验证实,酸类物质混配后对德国小蠊具有一定的引诱效果.结论 德国小蠊释放有活性的挥发物并可起到一定引诱作用,引起群体聚集.

  • 拉萨市2009-2013年蚊虫种类构成及密度动态研究

    作者:刘小波;次仁顿珠;郭玉红;彭措次仁;白莉;桑少伟;白玛次旺;谷少华;达珍

    目的 掌握拉萨市蚊虫种类构成及密度动态,为该市媒介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监测及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拉萨市城区不同方位选取调查点,以诱蚊灯法、人帐诱法及人工小时法捕获蚊类,用形态学和多重PCR方法进行蚊种鉴定.结果 拉萨市蚊类包括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亚种和骚扰阿蚊,优势蚊种为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亚种.2009、2012年人帐诱法总蚊密度分别为19.57和3.06只/(帐·h),不同年份不同调查点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934,P>0.05).2009、2012年人工小时法总蚊密度分别为62.10和7.90只/人工小时,不同年份不同调查点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874,P>0.05).2012、2013年诱蚊灯法总蚊密度分别为1.47和0.20只/(灯·h).不同年份不同调查点居民区蚊密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1,3=1.503,P>0.05).2012年诱蚊灯法捕获的105只蚊虫中,经多重PCR鉴定,36只属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亚种纯合子(34.29%),69份出现杂交(65.71%).结论 拉萨市存在较稳定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蚊密度相对较低,提示该地区存在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风险,应对该地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开展监测与风险评估,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 超低容量喷雾和滞留喷洒杀灭蚊虫的现场实验

    作者:任东升;周广超;刘起勇;罗运动;刘京利;郭玉红;刘小波

    目的 探讨超低容量喷雾和滞留喷洒在杀灭蚊虫中搭配使用的效果.方法 应用车载超低容量喷雾、烟雾机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普通喷雾器进行滞留喷洒,不同灭蚊方式单独或综合运用,在喷药前后对蚊虫密度采用动物帐诱法、诱蚊灯法和人工小时法进行监测,确定不同喷药方法的灭蚊效果.结果 滞留喷洒可降低室内蚊虫密度,但对室外蚊虫活动无明显影响;超低容量喷雾也可降低室内蚊虫密度,但室外诱蚊灯法监测的蚊虫密度通常会增高,动物帐诱法监测的蚊密度会降低.结论 同时使用滞留喷洒和超低容量喷雾,可以提高蚊虫控制效果;羊帐诱法是评价超低容量喷雾现场灭蚊效果较好的方法.

  • 上海市中心城区人诱停落法连续194天成蚊监测及种群动态研究

    作者:高强;周毅彬;冷培恩;熊成龙;姜庆五;曹晖

    目的 探索上海市城区中心地带蚊虫种群动态变化、时间分布及成蚊叮刺指数状况.方法 选取城区蚊虫较易出现的公园和绿化区域环境类型(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地区),采用人诱停落法进行连续194 d的成蚊动态监测研究.结果 2012年4月下旬至10月下旬共194d捕获成蚊1666只,包括3属5种,其中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的构成比分别为71.1%和27.7%;成蚊日波动幅度较大,高峰期集中在7-9月,高达到52只/d;成蚊种群的旬分布趋势显示,淡色库蚊高峰期出现在6月上旬,其密度在5-6月显著高于白纹伊蚊(均P<0.05);白纹伊蚊高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7-9月期间,白纹伊蚊密度均显著高于淡色库蚊,属优势蚊种.结论 针对中心城区蚊虫侵害度采用人诱停落法进行连续194 d成蚊监测尚属首次报道,研究提示蚊虫的常规监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蚊媒防治工作仍应针对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两种优势蚊种,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此外研究提示,上海市中心城区适宜越冬蚊生存场所较多的现象可能导致次年淡色库蚊高峰期提前到来.

  • 山东省部分地区中华按蚊的抗药性监测

    作者:代玉华;程鹏;刘丽娟;王海防;公茂庆

    目的 检测淄博、青岛、济宁3个地区中华按蚊对DDT、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马拉硫磷的敏感性,了解山东省部分地区中华按蚊的抗药性.方法 采用WHO区分剂量标准和方法,观察首只蚊虫击倒时间、蚊虫击倒率和死亡数量,根据校正死亡率判断群体抗性级别.结果 淄博、青岛、济宁3个地区的中华按蚊,接触4%DDT 60 min后击倒率分别为31.78%、22.32%和25.66%,24h恢复后的死亡率分别为34.58%、30.40%和24.67%,均为抗性级别(R);接触0.05%溴氰菊酯60 min后的击倒率分别为40.20%、42.16%和22.73%,24h恢复后的死亡率分别为86.58%、61.85%和31.94%,淄博地区的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形成初步抗性(M),青岛和济宁市的中华按蚊为抗性级别(R);接触0.15%氟氯氰菊酯60 min后的击倒率分别为14.29%、30.10%和13.00%,24 h恢复后的死亡率分别为66.39%、42.77%和22.05%,均为抗性级别(R);接触5%马拉硫磷60 min后的击倒率分别为31.19%、49.53%和29.52%,24h恢复后的死亡率分别为75.09%、87.18%和81.47%,淄博地区的中华按蚊对马拉硫磷为抗性级别(R),青岛和济宁市的中华按蚊形成初步抗性(M).结论 山东省部分地区的中华按蚊对DDT和氟氯氰菊酯仍有较高的抗药性,对溴氰菊酯和马拉硫磷也有一定的抗药性和抗击倒力.在蚊媒监测与卫生灭蚊工作中,应根据不同地区蚊虫的抗药性特点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加强蚊媒与蚊传疾病的监测预警.

  • 山西省农田生境复杂程度对小型啮齿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杨新根;王庭林;宁振东;邹波;常文英;侯玉;朱文雅

    目的 探索山西省不同地区农田小型啮齿动物的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制定山西省农田小型啮齿动物区域性综合治理措施提供主要依据.方法 在山西省南部的临汾市隰县、中部的太原市娄烦县和北部的忻州市五台县设立研究区,在3-11月采用夹日法调查各研究区农田小型啮齿动物的多样性,以调查期内7月中旬的植被异质性指数来判定研究区的生境复杂程度,探讨山西省农田的生境复杂程度对小型啮齿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 山西省农田小型啮齿动物的丰富度与其多样性指数和植被异质性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998,呈显著的正相关;物种优势度指数与植被异质性指数的相关系数达-1.000,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捕获率及均匀度指数和植被异质性指数只有0.404和0.994,其相关性并不显著.结论 栖息环境的复杂程度是影响小型啮齿动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关键因子,而农田中各植被类型盖度的均匀程度可能与小型啮齿动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有关.

  • 滞育及冷暴露对白纹伊蚊卵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玉伟;鲁亮;刘起勇

    目的 研究白纹伊蚊卵在滞育以及冷暴露条件下,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的表达情况,探究Hsp70在增强白纹伊蚊卵耐寒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以无冷暴露的非滞育卵作为对照组,采用RT-qPCR方法检测白纹伊蚊滞育卵和非滞育卵Hsp70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室温25℃条件下,滞育卵与非滞育卵表达的Hsp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2).与对照组相比,冷暴露后蚊卵Hsp70表达量均增加,且滞育卵Hsp70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滞育卵的表达量,分别是其对照组的16.44和5.22倍.结论 Hsp70并不是白纹伊蚊滞育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冷暴露的恢复期表达量上调.

  • 青海省玉树地区鼠疫病原监测分析

    作者:郭文涛;曾诚;加洛;杜鹏程;吴海生;卢占胜

    1963年玉树地区首次从鼠疫患者尸体中检出鼠疫菌,同期开展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结果支持该地区被判定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每年4-10月均有流行;藏系绵羊自然感染鼠疫导致的人间疫情从10月至翌年1月.截至目前玉树地区共发生人间鼠疫20起,发病40例,死亡16例[1].按照《全国鼠疫重点监测点监测方案》要求[2],每年5-9月均赴该地区开展监测工作,现将2005-2009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鼠疫 病原 监测
  • 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及其传播媒介调查

    作者:易波;徐荣;劳旭影;王海波

    目的 分析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病媒生物监测数据,分析宁波市出现登革热流行的风险.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分析宁波市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CO2诱蚊灯法调查宁波市蚊类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结果 2005-2012年宁波市累计报告11例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25~50岁有8例,男女性别比为1.75∶1.患者职业分布以商务人员为主(36.37%).白纹伊蚊是宁波市登革热传播主要媒介蚊种.结论 宁波市白纹伊蚊广泛存在,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多,存在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应继续做好蚊类监测,预防登革热流行的发生.

  • 西安市2009-2012年蝇类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欣;庞松涛;雷晓岗;陈保忠;郭胜;吴鹏斌;王飞;刘如如

    目的 掌握西安市城区蝇类的种群分布、生态习性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为蝇类及虫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捕蝇笼糖醋诱饵诱捕法.每年3-11月,对每月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蝇种多样性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共捕获成蝇2378只,分属3科10属15种.总平均密度为2.65只/笼,其中2009年蝇密度高为3.00只/笼;2012年蝇密度低为2.47只/笼;优势种为家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和丝光绿蝇,分别占捕蝇总数的54.71%、10.26%、10.13%和9.04%.结论 蝇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及不同的生境、气候、季节有关.在蝇类活动高峰前适时加强环境整治,采用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蝇密度,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关键词: 蝇类 种群密度 监测
  • 满洲里市2001-2013年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监测分析

    作者:于志贤

    目的 分析2001-2013年满洲里市鼠疫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订鼠疫防控策略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3年满洲里市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2001-2013年1764份血清进行检测(其中达乌尔黄鼠血清1327份),分别在2004、2005、2007、2008、2010、2012年,在达乌尔黄鼠血清中检测到鼠疫F1抗体,总计34份.分别对捕获的各种鼠类2131只,各种蚤类1884匹进行细菌学检验,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 2001-2013年满洲里市未发生人间鼠疫,有动物鼠疫流行的迹象,并存在鼠疫宿主更替和长爪沙鼠侵入的现象,应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和预警,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 应用胶饵防治德国小蠊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作者:冯向阳;费守华

    德国小蠊是城市中难防治的卫生害虫之一.我国已大量应用胶饵现场防治德国小蠊.该文从目前胶饵的主要成分、使用剂量和方法、现场杀灭效果、适口性、连锁杀灭作用等方面对国内应用胶饵防治德国小蠊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更科学地使用胶饵技术防治德国小蠊.

    关键词: 德国小蠊 胶饵 防治
  • 探讨基于不同基因设计的巴尔通体特异引物

    作者:黄起翡;李平航;危玲

    巴尔通体是一群革兰染色阴性、营养要求苛刻兼性细胞内寄生的需氧多形杆菌,呈全球性分布的新发现的病原体,重要性不断增加.巴尔通体培养较难,表型特征少,其鉴定主要根据基因扩增.合适的引物尤为重要.在巴尔通体检测、鉴定和种系发生研究中,设计和应用引物较多,主要基于16S rDNA、16S~23S rRNA ITS、gltA、rpoB、ribC、groEL和ftsZ基因等.该文就几种常被选择基因及所设计的引物在巴尔通体研究中的运用做一综述.

  • 白蚁内源性纤维素酶基因的异源表达

    作者:章珍;莫建初

    作为含量多的生物质,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大的可再生资源.酶解纤维素是高效转化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生物乙醇的重要途径.食木性白蚁是纤维素消化率高的昆虫,其唾液腺组织和中肠细胞都能分泌纤维素酶.该文从白蚁的内源性纤维素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EG)和β-葡萄糖苷酶(BG)的分泌情况着手,综述了其编码基因EG(GHF9)和BG(GHF1)的异源表达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挖掘和研究白蚁体内丰富的纤维素酶基因提供了有益的背景信息和思路.

  • 广西境内蠓科昆虫的种类与分布研究

    作者:刘金华;郝丽;刘戟环;刘世忠;高健荣

    目的 摸清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境内蠓科昆虫种类和地理分布的本底情况.方法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广西境内东、南、西、北、中10个地点,采用挥网、人帐诱、人畜诱和诱虫灯法采集蠓科昆虫,分类鉴定.结果 采获蠓科昆虫近万只,发现广西境内蠓科昆虫有4亚科12属91种,其中细蠓亚科细蠓属1种;毛蠓亚科毛蠓属6种;铗蠓亚科裸蠓属10种,铗蠓属13种,蠛蠓属12种;蠓亚科库蠓属31种,阿蠓属7种,唐蠓属1种,柱蠓属3种,桂蠓属1种,麻蠓属1种,贝蠓属5种.结论 基本摸清了广西境内蠓科昆虫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深入进行广西蠓科昆虫的区系和防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蠓科昆虫 种类 分布
  • 山西省棘蝇亚科昆虫分类研究

    作者:赵玉婉;王明福

    目的 对山西省棘蝇亚科昆虫进行分类研究和整理.方法 采用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在该地区广泛采集标本,根据相关文献在显微镜下分类鉴定,整理统计相关资料等.结果 通过调查研究及整理发现山西省棘蝇亚科昆虫2族4属92种.包括裸池蝇属5种,重毫蝇属1种,阳蝇属40种,棘蝇属46种,其中山西省产模式种39种.报告山西省新纪录种11种.结论 山西省棘蝇亚科昆虫物种丰富,具有多样及特有性特点.

  • 蚊虫对微生物和昆虫生长调节剂杀幼剂的抗药性及其管理

    作者:苏天运

    微生物和昆虫生长调节剂杀幼剂因具有相对靶生物特异性与环境保护理念越来越广泛用于蚊虫控制.该文回顾了这些杀虫剂的作用原理、在蚊虫控制方面的使用概况、抗药性发展及管理的策略与措施.涉及到的杀虫剂包括天然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球形芽孢杆菌、刺糖多孢菌多杀菌素,以及人工合成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烯虫酯、吡丙醚和除虫脲.抗药性发展的预防和控制是可持续性蚊虫综合治理成功的关键之一.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