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중국매개생물학급공제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3-1142/R
  • 国内刊号: 陈秀丽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bingmei@icdc.cn
  • 曾用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云南省小型哺乳动物寄生恙螨群落种多度分布

    作者:侯舒心;郭宪国;门兴元;吴滇;董文鸽

    目的 了解云南省小型哺乳动物寄生恙螨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云南省16个县(市)为调查点,现场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小兽),收集其耳廓和外耳道全部恙螨,用Hoyer's液封片,制成玻片标本后,常规分类、鉴定.种多度分布采用 Preston 对数正态分布拟合.结果 共捕获小兽 6888 只,其双耳部检获恙螨87 416只,属 3 亚科 21 属 192 种.小板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scutellare)和中华纤恙螨(Leptotrornbidium sinicum)为主要优势螨种.种多度分布趋势用 Preston 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拟合较好,拟合优度为0.7975.结论 云南省小型哺乳动物寄生恙螨群落的种多度关系呈对数正态分布,中等个体数量的恙螨种类占多数,个体数量很少的稀有种次之,个体数量很大的优势种类在群落内只是少数.

  • 家蝇成虫对不同食物气味的反应

    作者:尉吉乾;莫建初;王小姣;林望

    目的 测定家蝇成虫对不同食物气味的反应.方法 在实验室内利用"Y"形嗅觉仪在动态的气流中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日龄的家蝇成虫对红糖、奶粉、鱼粉均有显著的趋向反应,以红糖、奶粉、鱼粉作为引诱物引诱到不同日龄家蝇的成虫数分别为(5.4~7.4)只、(5.2~7.2)只和(4.4~6.8)只,分别是对照组诱蝇只数的(4.5~18.0)倍、(6.5~12.0)倍和(2.3~11.3)倍.家蝇成虫对蛋卷、米粉的趋向反应一般,对蛋白胨的趋向反应则与日龄有关.结论 家蝇非常喜爱含糖类、蛋白质的物质,红糖、奶粉、鱼粉在家蝇防治中作为引诱物,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1997-2006年宜昌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杨小兵;徐勇;彭磊;贺圆圆;魏巍;刘军;严薇荣

    目的 通过对宜昌市1997-2006年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发病情况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宜昌市1997-2006年钩体病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997-2006年宜昌市累计发生钩体病病例526例,死亡18例,年均发病率为1.32/10万.高发人群为20~50岁年龄组男性青壮年,尤其是田间耕作的农民;高发季节为每年的8-9月;各地区发病不均,以枝江地区平均发病率高.结论 宜昌市1997-2006年钩体病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应继续开展监测工作,警惕因恶劣天气引起的雨水型和洪水型钩体病的暴发流行;加强灭鼠工作,强化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控制钩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 GRNN组合预测模型对辽宁省及部分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的预测研究

    作者:吴伟;郭军巧;周宝森

    目的 探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组合预测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预测上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 利用1990-2001年辽宁省、丹东市、沈阳市和朝阳市HFRS发病率分别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把2个模型的预测值作为GRNN的输入,实测值作为网络的输出,对样本进行训练和预测,并对 3 个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针对辽宁省HFRS发病率建立的GM(1,1)模型、ARIMA模型和GRNN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率(MER)分别为13.5143%、25.0814%和5.5755%;R2分别为0.8961、0.6997和0.9837.针对丹东市 HFRS 发病率建立模型的 MER 分别为19.7329%、20.6275%和14.0789%;R2分别为0.8112、0.7628和0.8750.针对沈阳市HFRS发病率建立模型的 MER 分别为15.1421%、18.0584%和14.3592%;R2 分别为0.8757、0.7889和0.8585.针对朝阳市HFRS发病率建立模型的MER分别为51.5090%、28.6593%和28.5927%;R2 分别为0.7863、0.8291和0.7753.GRNN 组合预测模型对于辽宁省和丹东市的HFRS发病率预测效果好于2个单一模型;针对沈阳市所建立的 HFRS 发病率预测模型,GRNN 组合预测模型和GM(1,1)模型相当,ARIMA模型差.朝阳市的HFRS发病率预测模型不适合用上述方法 建立.结论 GRNN组合预测模型充分体现了它在小样本预测中的优势,预测效果优于GM(1,1)模型和 ARIMA 模型,对解决时间序列类型的HFRS发病率等资料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影响邳州市间日疟残存病例分布的因素

    作者:娄培安;余加席;刘林;刘体亚;张亚;王辉;袁夫苗

    目的 探讨影响邳州市灭疟后期疟疾残存病例分布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用预先设计的问卷收集人口学信息、疟疾知识、蚊帐使用、输血史和流动史等信息.结果 共调查 50 例患者和 50 名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法分析了35个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6个因素与疟疾发病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5个独立的因素,露宿、输血史、外出疟区史和家人发热史是疟疾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疟疾控制措施应重点放在献血人员和流动人口管理、发热病例血检及野外住宿人员的个人防护上.

  • 美洲大蠊对蓖麻粗毒的嗅觉行为反应

    作者:黄恩炯;郭晓霞;董言德;赵彤言

    目的 了解美洲大蠊对蓖麻粗毒的嗅觉行为反应.方法 利用蜚蠊红外监测仪观察24h.结果 美洲大蠊进入装有蓖麻粗毒活动小盒的平均频次为9.67,与蒸馏水(F=5.57)和空白对照(F=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P<0.01);而美洲大蠊进入装有蓖麻粗毒活动小盒的停留时间为18.67s,与蒸馏水(15.14s)和空白对照(8.8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47,P>0.05).结论 美洲大蠊对蓖麻粗毒有一定的正向趋性.

  • 2006年武汉市病媒生物监测

    作者:田俊华;吴太平;黄星;包继永;周良才

    目的 调查武汉市2006年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鼠类有 1 科2属3种,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捕鼠总数的40.8%和39.4%;蚊类有1科4属5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68.4%;蝇类有3科5属5种,家蝇为优势种,占捕蝇总数的67.8%;蜚蠊有1科2属3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89.8%.鼠类和蜚蠊全年均有活动,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蚊类和蝇类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蚊类6月为活动高峰期,蝇类呈现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5月和11月,以5月高.结论 基本掌握了武汉市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

  • 贵阳市星级宾馆蜚蠊侵害状况调查和防制研究

    作者:郑越平;刘莉;余传宁;黄茵;林孟华

    目的 了解贵阳市星级宾馆蜚蠊侵害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5家星级宾馆,采用粘捕法进行蜚蠊密度和侵害率调查.结果 共捕获蜚蠊3种,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7.77%,美洲大蠊占1.08%,黑胸大蠊占1.15%.蜚蠊密度在1.77~12.86只/(盒·夜)之间,平均为8.03只/(盒·夜).侵害部位以中餐厅操作间、西餐厅操作间、西点间和冷荤间为严重,蜚蠊密度分别为13.84、10.35、8.28和6.27只/(盒·夜),其侵害率在13.19%~100%之间,平均侵害率48.32%(6-8月德国小蠊雌虫平均带荚率为26.86%).采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滞留喷洒防制蜚蠊,经过一年的防制,5家宾馆蜚蠊密度平均下降了88.68%,平均侵害率下降了94.97%.结论 贵阳市星级宾馆德国小蠊侵害严重,必须加强监测,早期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控制其扩散和蔓延.

    关键词: 宾馆 蜚蠊 侵害 防制
  •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作者:杨惠;张金桐;邓兵;李宏

    目的 研究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为制定德国小蠊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提取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用气相色谱检测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德国小蠊在5龄前期摘除咽侧体,聚集信息素的2种主要组分二甲基二十九碳烷和甲基二十九碳烷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0%和21%,注射保幼激素Ⅲ,2种组分的含量分别上升了32%和24%,而在5龄后期影响不明显;德国小蠊在5龄前期摘除前胸腺和注射 20-羟基蜕皮酮(20-E),影响不显著,而在5龄后期摘除前胸腺,2种组分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8%和12%,注射20-E后,则分别升高了26%和36%.结论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分别在德国小蠊5龄的前期和后期参与了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 湛江地区黄毛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研究

    作者:姚丹丹;梁练;胡杰;戴广祥;李玉莲;李积成;隋晶晶

    目的 测定黄毛鼠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敏感性,为黄毛鼠的抗药性检测提供敏感种群本底资料.方法 在实验室做无选择性摄食试验.将试鼠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5个不同食毒期摄食0.0002%溴敌隆毒饵.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黄毛鼠性别之间对溴敌隆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故将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方程y=0.52+7.58x,LFP50、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3.90(3.55~4.28)和7.90(6.24~10.00).结论按WHO修订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湛江地区黄毛鼠对0.0002%的溴敌隆毒饵食毒期超过8d存活为产生抗药性.

  • 人体蠕形螨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成慧;赵亚娥;彭雁

    目的 探讨人体蠕形螨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的关系.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 对199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有关混用生活用品者和使用洁面用品者与蠕形螨感染关系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 检索到有关生活用品混用的文献11篇,累计调查人数为9356人,其中经常混用生活用品者5447人,蠕形螨平均感染率为45.82%;不常混用生活用品者3909人,蠕形螨平均感染率为27.71%,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28,P<0.05),生活用品混用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高于不混用者,OR合并为2.49,95%可信区间(95%CI)为[1.94,3.20].检索到符合使用洁面用品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 7 篇,总调查人数 3230 人,其中纳入不使用洁面用品者1476人,蠕形螨的平均感染率为31.44%;使用洁面用品者 1754 人,蠕形螨的平均感染率为27.25%,二者之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经常使用洁面用品者蠕形螨的感染率显著低于不常使用洁面用品者,OR合并为0.70,95%CI为[0.52,0.93].结论 人体蠕形螨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有一定的关联性,混用生活用品是蠕形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使用洁面用品则是蠕形螨感染的保护因素.

  • 澜沧江下游河谷地带人房蚊虫群落特征的研究

    作者:周红宁;李春富;吴超;张再兴;王丕玉

    目的 对云南省澜沧江下游河谷地带人房蚊虫群落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CDC诱蚊灯通宵捕蚊,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群落学特征分析.结果 共捕蚊2亚科6属8亚属17种3357只,其中,优势种为三带喙库蚊(28.09%)、微小按蚊(25.92%)和中华按蚊(23.03%),其优势度(D)>40;优势度集中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21、1.82、0.55;经χ2(P>0.05)检验和回归分析(r>0.325)综合比较,发现微小按蚊与棕头库蚊、多斑按蚊与伪杂鳞库蚊、霜背库蚊与麻翅库蚊结合的较好.结论 澜沧江下游河谷地带人房蚊虫群落物种较为丰富,群落组成与结构较复杂,且在该群落中的优势种数量分布基本均匀和稳定.

  • 中国埃蠓属一新种(双翅目:蠓亚科)

    作者:孙虹;虞以新;柯明剑

    报道了采自广东省珠海市的埃蠓属一新种:类环纹埃蠓(Allohelea subannulata Yu,Sun and Ke sp.nov.).该新种的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

  • 蚊媒传染病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余向华;徐毅;吴正可;薛大燕;管鸿巧

    目的 探索气象因素与蚊类种群动态变化和蚊媒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疟疾和登革热]发病的关系,为实施蚊媒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温州市2004-2006 年疟疾、乙脑和登革热发病资料、2004-2006 年蚊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监测资料及同期的平均气温、平均高气温、平均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降雨天数、降雨量等气象资料,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 年蚊类密度与同期平均气温、高气温、低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日照时间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与降雨天数无关.回归方程为 Y=-23.671+0.190x3+0.299x4,x3、x4分别代表低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结论 气象因素影响着蚊类密度的变化,尤其是平均低气温和相对湿度,从而成为影响蚊媒传染病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

  • 南京市城区蚊虫综合治理效果的研究

    作者:周明浩;赵彤言;孙俊;褚宏亮

    目的 研究在城市生态环境中采取针对蚊幼防治的蚊虫综合治理效果.方法 在南京市的试验区,开展健康教育和蚊虫孳生地处理,采用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分别监测库蚊和伊蚊密度.结果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后,试验区库蚊和伊蚊的相关密度指数分别为0.123和0.132,与对照区相比,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7.7%和86.8%,蚊虫密度平均为1.2只/灯,阳性孳生地下降率为95.5%.结论 针对蚊幼的综合治理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采取政府机构开展人群的健康教育、居民清除自家的各种蚊幼孳生地、专业除害队伍清除公共地段的蚊幼孳生地,并对无法清除积水的区域投加灭蚊幼缓释剂的蚊虫综合治理策略,可在城市灭蚊工作中推广应用.

  • 具有灭螺活性的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发酵条件优化

    作者:郭尚彬;陈钧;承曦;周晓坤;杨逊

    目的 通过改进发酵工艺提高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的杀螺活性.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按照 WHO 的杀螺剂浸泡试验法,以杀螺率为主要衡量指标,同时考察发酵液的生物量.对金钱松内生真菌 JJ18 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以马铃薯175g/L为氮源,初始 pH 值6.0,葡萄糖和蔗糖15 g/L为碳源,磷酸二氢钾0.5mmol/L 为代谢调节因子,接种量 2%,250 ml三角瓶装液量50ml,温度30℃,120 r/min,发酵7 d,杀螺活性大提高16.7%.生物量与杀螺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通过改变发酵工艺可以提高杀螺活性,金钱松内生真菌 JJ18 具有开发应用的潜力.

  • 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预警研究

    作者:季恒青;贾庆良;汪新丽;苏培学;吴国辉;毛德强;张春华

    目的 查明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鼠疫宿主、媒介及鼠疫疫源地情况,为库区鼠疫预警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调查室内外鼠密度;用鼠笼捕鼠麻醉后梳检鼠体寄生蚤,查染蚤种类、染蚤率;对所捕获鼠分类鉴定,研究其种群、分布;通过对所捕活鼠采血分离血清,检测鼠疫 F1 抗体和对不明原因自毙动物的主动搜索以及疫情监测等,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及疫情情况.结果 共发现鼠形动物 3 目 8 科27种,其中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及四川短尾衲为优势种;鼠密度平均为1.57%,其中室内平均为1.64%,室外平均为1.51%;10 340只活鼠血清 F1 抗体检测结果 均为阴性;发现鼠体寄生蚤6种,有印鼠客蚤、不等单蚤、缓慢细蚤、猫栉首蚤、偏远古蚤和特新蚤指名亚种,染蚤率为6.51%,总蚤指数为0.15;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未发现鼠间和人间疫情.结论 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尚未发现鼠疫,但库区广泛存在家鼠鼠疫菌重要储存宿主黄胸鼠及传播媒介印鼠客蚤,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库区,极有可能引起鼠疫的暴发流行,库区存在发生鼠疫的潜在危险.

  • BALB/c及昆明小鼠的汉赛巴尔通体实验室感染模型

    作者:杨小冉;刘起勇;崔步云;刘小闪;孙继民;林华亮

    目的 用汉赛巴尔通体菌株建立BALB/c和昆明(KM)小鼠的实验室感染模型,检测小鼠体内抗体及菌血症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汉赛巴尔通体标准菌株经皮下感染小鼠,用ELISA及PCR检测不同感染天数的小鼠,观察抗体滴度及菌血症的变化.结果 BALB/c小鼠在感染后第6天,A值开始升高,第36天达到高峰.KM小鼠的高峰期是在第30天,小鼠在感染的第2天起,血培养出现阳性菌落.结论 BALB/C和KM小鼠可作为巴尔通体的实验动物,适于研究巴尔通体在动物体内的动态变化.另外,由于此2种小鼠在感染后持续存在的菌血症,为将来进行动物的巴尔通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

  • 2006年临海市城区蜚蠊密度监测

    作者:徐建人;虞新平

    临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城区内宾馆、餐饮和食品等第三产业较发达,自然条件和城市特点适应蜚蠊生长.为了解临海市城区蜚蠊的侵害情况,为灭蜚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6年1-12月开展了蜚蠊密度及种群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蜚蠊诱发过敏与哮喘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洪;郑阳丽;董惠芬;蒋明森

    蜚蠊是诱发过敏与哮喘的重要因素.笔者对蜚蠊过敏原的基本特征、蜚蠊诱发过敏与哮喘的流行病学研究、室内环境蜚蠊过敏原的分布动态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蜚蠊 过敏 哮喘
  • 全国监测蝇种文解图示检索表

    作者:徐劲秋;冷培恩;陈之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中要求识别14种蝇,为配合全国监测工作的开展,试编绘了这14种蝇的文解图示检索表,以供监测者参考.

  • 温州市发现2只白化鼠

    作者:张孝和;廖晓伟;郑纲

    鼠类杂交后生产第2代的基本特征如何,少有报道.2007年8月14日我们在温州市鹿城区鼠疫监测中,在该区五马街道谢池巷一间(川菜)饮食店内及2007年9月3日在瑞安市上望镇薛里村居民家中,用鼠笼法在室内分别捕获1只雌性白化鼠,其全身毛呈白色,眼睛红色,尾巴全黑色,鳞片不很明显.

  • 1例输入性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感染病例调查分析

    作者:竺小春;王勇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危害大的传染病.嵊州市经过几十年的防治,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但近几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频繁,时有输入性疟疾发生,严重威胁我市的疟疾防治成果.2007年7月5日又发现1例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感染病例.

  • 我国雷州半岛恙虫病疫源地的特点

    作者:王珊珊;黄佳亮;苏建新;彭桂福;王研

    目的 了解雷州半岛恙虫病疫源地的现状,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宿主与媒介的生态调查,病原分离与基因检测.结果 该地区为南亚热带岛屿疫源地,主要宿主为褐家鼠,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从宿主与媒介分离到恙虫病东方体,经基因鉴定为 Karp 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岛农村居民恙虫病抗体阳性率22.06%,部队人群抗体阳性率3.64%.结论 雷州半岛是我国重要的恙虫病疫源地,部队人群尤其要做好防护.

  • 2001-2006年武汉市江夏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作者:田卫东;李素珠;王世元

    武汉市江夏区自1962年发现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以来,疫情开始逐渐上升,1982-1983 年连续2年发生HFRS大流行,人群发病率达192.73/10万.之后通过监测并采取针对性防制措施,发病率逐年下降.为掌握HFRS的疫情动态,1984年以来我们连续开展了 HFRS 监测研究,现将2001-2006 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2005年唐山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作者:魏学前;张志坤

    唐山市自1980年首次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以来,每年均有病例发生.20世纪90年代后,发病率逐年上升,1999年出现流行高峰,发病率为 3.02/10万,成为河北省高发病地区.为全国HFRS监测点之一.为了解唐山市 HFRS流行特征和规律,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对唐山市2005年HFRS 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 2006年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及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阳;何似;李世清;王灵岚

    目的 对福建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监测结果 进行分析,掌握疫情发展动态,控制流行,减少发病.方法 对全省疫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其组成,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分型.结果 2006 年全省共发现 HFRS 患者96例,发病率0.27/10万,死亡1例,病死率1.04%.病例主要集中在南平市、宁德市和泉州市永春县,发病较严重的是周宁县,发病率达8.60/10 万,永春县发生6例.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大部分集中在秋冬及春季,占全年病例总数的89.58%.年龄分布以30~50岁居多,占70.83%.男女比例为2.84:1.室内平均鼠密度为5.74%,褐家鼠占52.82%.固定监测点周宁县野外鼠密度为5.41%,黄毛鼠占58.70%.室内鼠平均带病毒率为4.46%,发生疫情的疫点和一些特殊生境褐家鼠带病毒率较高.结论 福建省 HFRS 的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仍以褐家鼠为主,携带Ⅱ型病毒,老疫区周宁县疫情严重,重点疫区褐家鼠带病毒率高.永春县原是福建省家鼠型HFRS的老疫区,近几年基本无病例,2006 年发病例数亦较多,应予以关注.

  • 一起隐翅虫引起学生群体性皮炎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谢平;张万标

    2006年9月8日,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某中学报告了一起不明原因的群体性急性皮炎事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相关人员前往该校进行调查处理.经调查得知,这是一起由毒隐翅虫引起的学生群体性皮炎事件.随后,工作人员为该校进行了杀虫处理,有效地控制了该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 插入式捕虫网的设计

    作者:薛健;周光智

    目前,野外医学昆虫采集中使用的捕虫网,大都是在一根手持木杆上安装一个金属环作为网圈,绢纱网袋通过其开口边沿上的边套套装在网圈上.它在实际使用当中,存在着因网圈形状较大及手持木杆长度较长而不便于外出携带的问题.

  • 昌源食品加工厂鼠害防制

    作者:祁爱民;韩二荣;闫玉生

    昌源食品加工厂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一家以副食品生产、销售为主,家畜养殖为辅的股份制企业,多年来未进行全面的、合理的鼠害防制.鼠的数量较多,危害严重.受其委托,笔者于2001年8月对该厂进行了灭鼠.

  • 不同类型杀虫剂对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旱獭寄生蚤的现场杀灭效果

    作者:汪元忠;马英;吴克梅;宁刚;王雪;罗军

    目的 为筛选优质高效的杀蚤剂,观察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旱獭寄生蚤的杀灭效果.方法 现场滞留喷洒法.结果 家仆杀虫剂3min内将旱獭寄生蚤全部击倒,5 min内蚤全部死亡;功百害和大功达需5-7 min将旱獭寄生蚤全部击倒,30-40 min蚤全部死亡;杜邦万灵需10-20 min将旱獭寄生蚤全部击倒,1.0-1.5 h蚤全部死亡.结论 8%大功达可湿性粉剂和10%功百害悬浮剂毒力强,现场灭效好,气味小,经济安全,可在鼠疫疫区灭蚤中推广使用.

  • 慈溪市鼠类种群调查及其防制对策

    作者:范飞能;施南峰

    目的 掌握慈溪市鼠类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方法 整理1996-2005年鼠情监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0年中共捕获鼠形动物6种3412只,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小家鼠、臭鼩鼱为常见种;农村自然村捕鼠数量多,城区居民区捕鼠数量少;城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平均鼠密度分别为1.91%、3.51%和3.00%;2000年前鼠密度有春、秋2个高峰,2000年后鼠密度高峰集中在4-5月.结论 应根据鼠类种群消长规律科学防制鼠类.

  • 采用综合措施防制褐家鼠效果观察

    作者:钟晓华;崔艳玲;刘雅芳;马骏;陈学军;张忠山

    我们在指导全市特殊行业科学灭鼠工作中,选择一个鼠害严重的特殊环境通化市微波站,采取综合防制,以环境防制为主,合理投放鼠药,取得了较好的防制效果.

  • 福鼎市区德国小蠊对3种杀虫剂耐药性的测定

    作者:庄睿;董杨

    溴氰菊酯、敌敌畏、二氯苯醚菊酯等杀虫剂在福鼎市已使用多年,为了解德国小蠊耐药性的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我们于2004-2006年用点滴法对德国小蠊进行了耐药性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