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중국매개생물학급공제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3-1142/R
  • 国内刊号: 陈秀丽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bingmei@icdc.cn
  • 曾用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热带臭虫及温带臭虫形态与分子鉴定

    作者:刘德星;邱德义;李婷婷;张瑞玲;刘春晓;岳巧云

    目的 建立近似种热带臭虫与温带臭虫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的方法.方法 2017年7月在深圳市某大学集体宿舍和山东省泰安某大学集体宿舍分别发现并采集到热带臭虫和温带臭虫.比较热带臭虫与温带臭虫外部形态特征及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COI)基因、16S rDNA和核糖体基因28S rDNA、ITS2的序列,构建(Neighbor-Joining,NJ)进化树.结果 虽然热带臭虫与温带臭虫成虫的外部形态相似,但仍可以从前胸背板、翅基、足和腹部的细微特征区别进行鉴定,COI、16S rDNA、28S rDNA、ITS24个基因的DNA序列种内差异均<2%,种间差异均>2%,在构建的4个基因NJ进化树中,2个种均能各自聚为一支,且支持率均达100%.结论 热带臭虫和温带臭虫成虫可以利用外部形态鉴定,并能用常规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鉴定.形态和分子相结合的鉴定方法,为仅依赖形态特征难以区分的近似种的鉴定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方法.

  • 居室内检获的羽美绥螨形态和DNA条形码鉴定

    作者:王逸枭;郑凌霄;管国宇;尹灿灿;刘啸;汪书然;温子昂;陈樱玮;程序;孙恩涛

    目的 准确快速鉴定居室内检获的螨类.方法 对2016年7月于芜湖市某儿童房内毛绒玩具上检获的大部分螨类进行形态鉴定,对6只螨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基于该基因以邻接法构建已知美绥螨科螨类的系统进化树.结果 经形态鉴定,检获螨类为雌性羽美绥螨(Ameroseius plumosus),属革螨股、囊螨总科、美绥螨科.首次扩增了羽美绥螨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6只个体间的DNA条形码差异<0.5%,判断这6只个体为同一种类.系统进化树显示羽美绥螨与美绥螨科的种类聚在一支.结论 首次在毛绒玩具中发现羽美绥螨.应用形态鉴定和DNA条形码相结合的鉴定方法,可有效提高医学媒介生物种类鉴别能力和准确度.

  • 新疆乌苏市古尔图地区长尾黄鼠感染巴尔通体情况调查

    作者:李博;岳锡宏;卢珊;雒涛;王信惠;黎唯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乌苏市古尔图地区长尾黄鼠的巴尔通体感染状况,为该地区鼠传疾病风险预警与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5-9月采用一日弓形夹法在查岗果勒、布兰布拉克、白石头等地捕获长尾黄鼠86只,无菌采集鼠体肾脏,试剂盒法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样本DNA巴尔通体特异性基因ssrA,计算感染率,分析样本的检测循环阈值(cp值).结果 42只长尾黄鼠的巴尔通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48.84%;阳性样本cp值低为27.49,高为37.83,其中88.10%阳性样本的cp值在35.00~37.83之间,查岗果勒、布兰布拉克、白石头三地巴尔通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8.48%、60.87%和40.00%;布兰布拉克地区巴尔通体感染率、阳性动物染蚤率、蚤指数均高于查岗果勒和白石头地区;三地巴尔通体感染率与动物染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乌苏市古尔图地区长尾黄鼠间存在巴尔通体自然感染,传播范围广,但群体带菌量较低.

  • 5种卫生杀虫剂对登革热媒介伊蚊现场控制效果研究

    作者:黎祖秋;屈志强;汤洪洋;凌峰;李萍;罗密芳;石健

    目的 观察5种卫生杀虫剂现场杀灭伊蚊成蚊效果,为控制伊蚊成蚊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2017年6-10月将8%氯菊酯·胺菊酯微乳剂、10%胺·氯菊微乳剂、10%顺式氯氰菊酯水乳剂、10%氟氯氰菊酯水乳剂和10.4%氯菊·烯丙菊水乳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和绿篱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南宁市5个居民区的白纹伊蚊进行灭蚊喷洒,观察施药前后5个试验区和1个空白对照区白纹伊蚊的密度变化,评估灭蚊效果.结果 5种卫生杀虫剂在喷洒后1、3、5、7、10和15 d伊蚊密度(停落指数)分别为2.0~4.0、1.0~2.0、1.0、1.0~2.0、2.0~4.0和3.0~5.0只/(人·h),相对密度下降率均>80%,持效期均>15d;空白对照区的伊蚊密度分别为16.0、16.0、17.0、17.0、18.0和19.0只/(人·h);各试验区与空白对照区的伊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种杀虫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和绿篱技术施药,可快速杀灭伊蚊成蚊,控制效果明显,且持效可维持15d以上.

  • 两种基因分型方法在河北省鼠疫耶尔森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海峰;张懿晖;杨晓燕;刘溢洋;牛艳芬;刘广

    目的 分析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基因型别和遗传变异特征.方法 采取水煮法对康保县1972-2017年分离的鼠疫菌提取DNA,利用已有文献报道的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和差异区段(DFR)两种分型方法,经过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序列分析后确定被测菌株的基因型别.结果 河北省分离的鼠疫菌MLVA基因分型一致,并确定了串联重复序列位点的重复数目;DFR基因型为G17和G20.G17型主要缺失DFR1、6、7、13、15、16、17、18,G20型主要缺失DFR1、6、7、12、13、15、16、17、18.结论 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株遗传特征比较稳定,2017年动物间疫情是邻近地区的疫情蔓延还是当地菌株的遗传变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 3种监测方法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效果比较研究

    作者:田野;吴治明;张恒端;吴小群;周明浩;褚宏亮

    目的 比较双层叠帐法、人帐诱法和人诱停落法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的效果,为白纹伊蚊成蚊监测及登革热等伊蚊传播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8-9月,于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内选择成蚊密度较高的3处生境,分别采用3种监测方法开展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根据拉丁方试验设计,依次轮换监测生境与方法,共进行3轮试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气象资料中不同生境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成蚊密度与气象数据间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人诱停落法测得白纹伊蚊成蚊平均密度为(30.44±8.70)只/(人·h),高于双层叠帐法[(10.67±7.42)只/(帐·h)]和人帐诱法[(12.89±2.53)只/(帐·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双层叠帐法=6.865,P=0.021;LSD-t人帐诱法=6.093,P=0.026);双层叠帐法与人帐诱法监测效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 =-0.772,P=0.521).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与白纹伊蚊密度之间均无相关关系(r温度=-0.019,P=0.961;r湿度=-0.031,P=0.938;r风速=-0.332,P=0.383).结论 双层叠帐法与人帐诱法监测效果相当,但二者诱蚊效率均不及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在保护诱集者方面优势明显,在蚊媒疾病流行区域及暴发期间,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

  • 湖北省荆州市201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宿主动物调查

    作者:刘天;黄继贵;郝海波;李斌;刘漫;刘力;夏世国;毛安禄

    目的 了解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宿主动物分布及其携带汉坦病毒情况,为HFRS的监测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年荆州市HFRS疫情资料,在疫情高发县(市、区)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2017年荆州市共报告HFRS病例124例,发病率为2.17/10万.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区)依次分别为江陵县(6.94/10万)、监利县(3.03/10万)和洪湖市(2.59/10万),发病高峰为5-6月和11-12月,发病人群主要是青壮年男性农民.宿主动物调查显示,平均鼠密度为5.28%,鼠带病毒率为12.44%,带病毒鼠指数为0.08.室内平均鼠密度为5.73%,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未检出汉坦病毒;野外平均鼠密度为5.13%,鼠带病毒率为17.02%,带病毒鼠指数为0.09.总体来看,野外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但监利县为褐家鼠,在未收虾稻田中捕获.结论 2017年荆州市HFRS人间及鼠间疫情形势严峻,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褐家鼠迁移至野外应引起重视.

  • 云南省2006-2017年恙虫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袁庆虹;陈敏;杨向东

    目的 分析云南省2006-2017年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恙虫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省2006-2017年的恙虫病疫情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及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恙虫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及疾病的地理、季节和人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12年间云南省每年均有恙虫病病例发生,累积发病27 838例,死亡11例,年发病率在0.65/10万~13.36/10万之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病死率为0.04%.全省16个州(市)均有恙虫病病例发生,129个县(市)中有118个报道过恙虫病病例,其中保山和临沧市发病数多,占总发病数的41.94%,迪庆藏族自治州发病数低.恙虫病每年的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高温多雨的8月,发病例数多的为<5岁的农村儿童(占13.16%),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68.41%);男女性别比例为0.98∶1.结论 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多发于8月,属夏秋型,以农民为主,<5岁的儿童居多,男女发病率差异不大.加强疫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提升基层医生恙虫病的诊断能力,增强野外作业时的防护和开展灭鼠灭螨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是防制该病的重要措施.

  • 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输入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黄甜;蒋立;李琼芬;郑尔达;郑艳;何继波

    目的 构建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该病跨境输入传播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运用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及专家汇商法初步拟定初始指标体系框架,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风险评估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的均数分别为0.836 1±0.074 3、0.861 1±0.055 7,变异系数均数分别为0.297 3±0.169 7和0.158 6±0.052 3;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678(x2=573.694,P<0.05)和0.691(x2=577.390,P<0.05).经过2轮专家咨询,终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论 初步构建了云南省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该病的跨境输入传播风险评估和边境地区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鼠类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王双青;占炳东;张建民;曹国平;钟建跃;余樟有

    目的 了解衢州市开化县鼠类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2015-2016年每年的4-11月在开化县选择不同生境,采用鼠笼捕鼠,采集鼠脾标本,巢式PCR用于扩增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片段,并对阳性片段进行测序.结果 149份样本中检出阳性10份,总阳性率为6.71%,阳性鼠种有白腹巨鼠、北社鼠、针毛鼠、黄胸鼠、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其中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针毛鼠和北社鼠,阳性率分别为4.05%、10.00%和10.00%.测序结果表明,针毛鼠、北社鼠中伯氏疏螺旋体为B.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褐家鼠中伯氏疏螺旋体为B.valaisiana.结论 开化县北社鼠和针毛鼠可能是莱姆病的重要宿主,鼠类存在2种不同基因型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应继续加强野生动物中伯氏疏螺旋体的监测,同时密切关注人群中莱姆病的发病状况.

  •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褐家鼠对抗凝血杀鼠剂抗药性研究

    作者:刘阳;张韶华;梁焯南;朱毅朝;梁桂

    目的 观察广东省深圳市褐家鼠对第一、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科学选择鼠类防制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7-12月使用捕鼠笼在深圳市4个区的居民区捕获褐家鼠;将杀鼠灵和溴敌隆原药分别配制成0.005%毒饵,进行无选择摄毒实验;使用WPS 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在检测的245只褐家鼠中,未发现有对杀鼠灵和溴敌隆产生抗性的个体.杀鼠灵的致死剂量平均为9.87 mg/kg,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平均为3.06 d,死亡时间平均为4.48 d;溴敌隆致死剂量平均为10.69 mg/kg,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平均为3.32d,死亡时间平均为4.82d.2种药物在不同监测点的致死剂量有较显著差别.结论 目前深圳市褐家鼠对2种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处于敏感水平,但依然存在产生抗药性种群的可能性;应考虑从规范灭鼠流程、选择良好适口性药物等方面提升化学灭鼠效果.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青海省60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唐新元;王梅;陈洪舰;李红英;蔡佳作;何多龙;崔百忠

    目的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平台,分析青海省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态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青海省鼠疫防治C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1954-2017年青海省鼠疫疫源县的分布、发病情况和地理环境因素制作专题地图并进行叠加分析,按照时间和空间将动物鼠疫和人间鼠疫流行病学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青海省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和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2种类型,自1954年至今60年来,喜马拉雅旱獭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连年发生,人间鼠疫除14个年份未发生外,其余年份均有人间鼠疫病例报告,共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98起,发病468例,死亡240例,病死率为51.28%.青海省有30个县存在动物鼠疫流行,但主要分布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同德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天峻县、德令哈、格尔木市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称多、治多、囊谦、曲麻莱县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5州12个县(市、区).鼠疫流行季节为每年的5-10月,鼠疫菌株分离高峰期为7-9月.结论 60年间青海省动物鼠疫及人间鼠疫流行自21世纪50-90年代末缓慢下降,从2000年以来至今有回升趋势.

  • 北京市五彩浅山地区小兽及体表寄生虫种群生态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文增;马铁铮;吴殚;皮海伦;朱思捷;张松建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五彩浅山地区小兽及其体表寄生虫种类组成、寄生状况及优势种群,为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7年1-12月选择五彩浅山地区有代表性的生境作为调查点,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型动物,用全捕法采集其体表寄生虫,并对小型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进行分类和鉴定.采用Excel 2010和SPSS19.0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用染虫率和染虫指数反映体表寄生虫的流行和密度状况,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17年在北京市五彩浅山地区共捕获小型动物73只,总捕获率为3.41%.捕获的小兽经鉴定隶属2目3科6属7种,黑线姬鼠为该地区优势种.在42只小兽体表检获寄生虫6种共781只,包括恙螨2种,革螨1种,蚤类3种.小兽总染虫率为57.53% (42/73),总染虫指数为10.70(781/73).秋季染虫率及染虫指数均较高,恙螨为小兽体表优势寄生虫类群.结论 北京市五彩浅山地区小兽及其体表寄生虫群落结构复杂,持续开展种群生态监测对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子遗传进化分析

    作者:程睿;付士红;范娜;何英;雷雯雯;王环宇;王斌;鲁晓晴;梁国栋

    目的 对分离自中华按蚊的版纳病毒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 使用分子病毒学方法测定病毒全基因组12节段核苷酸序列,以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和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2年从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YN 12234病毒株)能在C6/36细胞引起细胞病变并稳定传代,该病毒为12节段RNA病毒.根据病毒VP1蛋白(RdRp)氨基酸序列进行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发现,YN 12234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东南亚12节段RNA病毒属版纳病毒.对第12节段基因序列的进一步分析显示,YN 12234病毒属于A2基因型版纳病毒.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还显示,从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与此前从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处在不同进化分支,且不同蚊虫分离的版纳病毒并非聚类在共同的进化分支.结论 从中华按蚊分离的YN 12234病毒株属于含有12节段的版纳病毒,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提示包括云南省分离的YN12234病毒在内的目前国内外从蚊虫分离的版纳病毒并不存在病毒与蚊虫种类之间的媒介适应性.

  • 基于蚊密度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贝叶斯判别分析研究

    作者:高文;黄钢;韩晓莉

    目的 利用贝叶斯(Bayes)判别分析方法探讨河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生与蚊密度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关系,验证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在病媒生物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对蚊密度的预测及关联乙脑病例的预警作用.方法 收集河北省2009-2016年乙脑报告病例资料和蚊密度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ARIMA模型进行建模拟合及预测分析;利用Bayes判别分析论证蚊密度预测模型与乙脑的关系.结果 通过ARIMA模型对总蚊密度进行拟合得出优模型ARIMA(0,1,1)×(0,1,1)12;2009-2016年河北省总蚊密度与乙脑呈正相关(r=0.101,P=0.043);将Bayes判别分析用于河北省总蚊密度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值判别2个月后的乙脑发病情况,与实际乙脑发生情况比较符合率为0.631 6,总蚊密度监测值与ARIMA模型的预测值对密度高峰后2个月的乙脑发病状况Bayes判别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 Bayes判别分析可应用于河北省总蚊密度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值对乙脑疫情的预警,通过建立模型对蚊密度预测,可以利用病媒生物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蚊虫监测数据对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预警支撑.

  • 基于R语言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的广州市白纹伊蚊密度预测研究

    作者:潘衍宇;吴海霞;国佳;刘起勇

    目的 构建广州市白纹伊蚊密度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并进行预测.方法 应用R语言3.4.4将2009年1月至2017年5月的白纹伊蚊月密度数据构建ARIMA模型,进行整体回代评价拟合效果,比较2017年6-12月预测值与真实值,评价外推效果,对2018年白纹伊蚊密度进行预测.结果 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数据构建ARIMA(0,1,1)(0,1,1)12模型,赤池信息准则(AIC)=-268.83,平稳R2=0.427;残差序列为白噪声(P>0.05),且方差齐性,证明模型有效;2017年6-12月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RMSE)=0.087 4,平均绝对误差(MAE) =0.028 3,模型外推良好.结论 ARIMA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广州市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趋势.

  • 广东省江门地区2015-2017年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及抗药性调查

    作者:区博文;张劲苗;朱宇平;黄慕嫦;黄晓江;黄悦志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广东省江门地区白纹伊蚊季节消长规律及抗药性水平,为白纹伊蚊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诱蚊诱卵器法,于2015-2017年在江门市的7个市(区)的城市居民区逐月开展白纹伊蚊种群密度监测;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开展幼虫抗药性测定.用SPSS 19.0软件进行生物测定数据统计,获得半数致死浓度(LC50),根据抗性水平判定标准用Epi Info 3.5.3软件做抗性分布图.结果 江门地区白纹伊蚊BI和诱蚊诱卵器指数(MOI)季节消长多数呈单峰趋势,5、7-9月为密度高峰期.2015-2017年BI高分别为14.23、12.85和7.36;MOI高分别为11.39、20.41和14.86.7个市(区)平均BI、MOI显示,大部分地区白纹伊蚊密度呈低密度状态.7个白纹伊蚊幼蚊种群对氯菊酯均呈敏感,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溴氰菊酯、双硫磷、Es-生物烯丙菊酯呈低抗或敏感.新会区种群对四氟甲醚菊酯呈现中抗,其他均为低抗.结论 应加强对白纹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杀虫剂,延缓抗性产生,并将监测结果与蚊媒传染病进行关联分析,为城市蚊虫控制及蚊媒病的预防提供指导意见.

  • 广东省雷州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布现状调查

    作者:陈宗晶;邢烽;张丽菊;邓惠;周静雅;黄景意;蔡松武;刘礼平;阴伟雄;吴军;林立丰

    目的 掌握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广东省雷州市的分布现状,评估其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的风险.方法 2017年7-8月,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定位,采用幼虫吸管法和诱蚊诱卵器法对广东省雷州市乌石、企水镇和沿海村落伊蚊的分布进行调查.结果 乌石镇调查了79处住宅和23艘渔船,共检出伊蚊阳性点34个,其中埃及伊蚊阳性点17个,白纹伊蚊阳性点14个,二者共生点3个;企水镇调查了55处住宅和28艘渔船,共检出伊蚊阳性点17个,其中埃及伊蚊阳性点4个,白纹伊蚊阳性点13个.流沙镇到纪家镇的15个沿海村落308处积水,未发现埃及伊蚊,检出伊蚊均为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多孳生于居民住宅和渔船的储水容器中,而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室外容器和轮胎积水.结论 埃及伊蚊在雷州市仅分布于乌石和企水镇,并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两镇的靠港大型木制渔船存在埃及伊蚊分布,是埃及伊蚊侵入的可能来源.

  • 湖南省郴州市2015-2017年“三热”患者疟原虫血片质量分析

    作者:朱韩武;王艳琴;谭徽

    目的 分析郴州市“三热”患者(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疟原虫血片质量,为规范血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版)》要求,2015-2017年每月抽取各县(市、区)≥3%疟原虫阴性血片和全部疟原虫阳性血片,由疟疾镜检专业人员对血片制作、染色、清洁度及镜检结果进行复核,采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3年郴州市共开展“三热”患者疟原虫血检9 806人次,复核疟原虫阴性血片518张,占全部疟原虫阴性血片的5.29%,疟原虫阴性血片制作合格率为77.80%、染色合格率为89.58%、清洁度合格率为95.17%,未发现漏检;复核疟原虫阳性血片9张,占全部阳性血片的100%,制作合格率、染色合格率和清洁度合格率均为88.89%,复核发现疟原虫虫种分型错误1张.各县(市、区)血片制作、染色和清洁度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制作=87.286、x2染色=80.636、x2清洁度=81.023,均P<0.001);各年度血片制作、清洁度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制作=3.484、x2清洁度=1.941,均P>0.05),各年度染色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21,P=0.038).结论 郴州市需进一步规范疟原虫血片的制作和染色环节,加强疟原虫镜检培训和质量控制,以提高血片质量和镜检准确性.

  • 武汉市2016年不同环境蝇类孳生现况调查

    作者:周良才;包继永;吴丽群;陈晓敏

    目的 调查武汉市2016年城区不同环境中蝇类孳生现状,为该市科学防控蝇类提供本底资料.方法 2016年5-10月对武汉市城区蝇类孳生环境采用目测法开展现场调查.不同月份间蝇类幼虫孳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调查各类型蝇类孳生地5 094处,其中有蝇类幼虫孳生的320处,平均蝇类幼虫孳生率为6.3%,不同类型环境的蝇类幼虫孳生率为0~16.8%.以拆迁工地的蝇类幼虫孳生率高,达16.8%,其次是垃圾转运站(13.5%)、公共绿地(12.9%)、建筑工地(12.6%)、铁路沿线(12.4%)、农贸市场(8.9%)和物业小区(7.9%);食品加工厂未发现蝇类幼虫孳生.5月蝇类幼虫孳生率高,为7.8%,10月低,为5.7%,各月份蝇类幼虫孳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67,P=0.085).结论 初步掌握了武汉市城区不同环境的蝇类孳生情况,为蝇类的科学防控以及创建卫生城市中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了本底资料.

  • 河南省开封及安阳市2012-2016年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趋势分析

    作者:赵奇;高丽君;张玉勤;高亚平;高平;王萌萌;周可会;刘吉起

    目的 监测河南省开封、安阳市淡色库蚊种群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和双硫磷等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为化学防治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方法 于2012、2014和2016年的6-8月,在开封和安阳市区的苗圃肥水池、废弃积水池等蚊虫孳生场所采集淡色库蚊卵块,带回实验室饲养后取子1代4龄幼虫,采用国家标准敏感基线幼虫浸渍法进行抗性测定.结果 2012、2014和2016年淡色库蚊开封种群对氯菊酯的抗性从低抗发展为高抗,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0.147 5~0.523 8 mg/L,抗性倍数为5.76~20.46倍;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高抗,LC50为0.006 2~0.011 7 mg/L,抗性倍数为31.00~58.50倍;对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和双硫磷的抗性维持在敏感或低抗,LC50为0.001 6~0.513 4 mg/L,抗性倍数为0.22~7.90倍.淡色库蚊安阳种群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和双硫磷的抗性维持在敏感或低抗,LC50为0.000 8~0.915 5 mg/L,抗性倍数为0.50~8.00倍;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中抗或高抗,LC50为0.002 2~0.012 2 mg/L,抗性倍数为11.00~61.00倍.结论 淡色库蚊开封及安阳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未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两地在今后的蚊虫防制中,应坚持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科学有效的使用化学杀虫剂.

  • 安徽省芜湖市2014年狂犬病暴露处置监测分析

    作者:安洲;王斐;李笑梅;钱帮群;王旭;仝飞

    目的 分析芜湖市2014年狂犬病暴露处置现状,为狂犬病防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芜湖市CDC狂犬病门诊2014年全年暴露处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狂犬病疫苗接种及时性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4年监测狂犬病暴露处置共计10 009人,暴露人群主要为青壮年;全年均有暴露者,夏秋季为暴露高峰,5-10月暴露人数占总数的60.99%;暴露部位集中分布于四肢,其中上肢占53.64%、下肢占41.27%;暴露分级以Ⅱ度为主,占86.38%,Ⅲ度占12.30%;所有的暴露者均进行了狂犬病疫苗接种,Ⅲ度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率仅为38.42%;暴露后伤口未处理的占8.71%;以犬伤为主,占78.31%,伤人动物有免疫史者占22.59%,无免疫史者占72.36%;年龄、被伤地点、伤口分级、伤口自行处理和伤人动物的免疫史等是接种及时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2014年芜湖市狂犬病暴露伤口分级以Ⅱ度为主,Ⅲ度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率低,部分暴露者伤口处置不规范,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降低狂犬病发病风险.

    关键词: 狂犬病 暴露 监测
  • 福建省浦城县2016-2017年东方次睾吸虫感染及其媒介宿主调查

    作者:陈宝建;谢汉国;江典伟;谢贤良;陈朱云

    目的 调查福建省浦城县人群及媒介宿主的东方次睾吸虫感染情况,为吸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对浦城县中签点(村)进行调查.人群调查采用改良加腾厚涂片法检查粪便虫卵;媒介宿主调查为现场捕捉野生淡水鱼,取鱼体尾鳍及背鳍部肌肉,以压片法镜检囊蚴;终宿主调查采集并宰杀家鸭,取胆囊,检获虫体并鉴定;捡拾野外家猫、犬等粪便,以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结果 人群东方次睾吸虫感染率为0.60%(7/1 168),仅连墩村调查点未发现感染者,以管九村感染率高,达1.32%.各类淡水鱼的总感染率为55.88%,麦穗鱼感染率高,达90.31%(177/196),平均每条鱼感染62条囊蚴.家鸭、家猫、家犬感染率分别为26.67%(4/15)、7.14%(1/14)和3.33%(1/30);检查市售肉鸭胆囊50个,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浦城县为东方次睾吸虫自然疫源地,人群与媒介宿主均有感染及流行,应加强防治工作.

  • 银川市1970-2014年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高斌;张涛

    目的 分析1970-2014年银川市动物鼠疫调查数据,为该地区鼠疫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长爪沙鼠调查采用坑式布夹法,夜行鼠调查采用5m夹线法;鼠体蚤的调查,采取梳检鼠体表方法;病原学检测采用剖检鼠类脏器并取肝、脾组织压印培养方法;设计表格,收集1970-2014年鼠疫相关调查数据和资料,建立银川市动物鼠疫调查数据库.结果 1970-2014年银川市共抽样调查样方4 043 hm2,捕获鼠类6 369只,各年平均密度在0.10~3.34只/hm2之间,沙鼠年平均密度为1.58只/hm2;夜行鼠调查共布放鼠夹164394夹次,捕获鼠类13 572只,平均捕获率为8.26%,各年平均捕获率在2.17%~12.13%之间,年际间夜行鼠数量变化幅度较大.共梳检鼠体25 038只,染蚤鼠7 000只,平均染蚤率为27.96%,平均蚤指数为0.98.长爪沙鼠体蚤数量变化幅度较大,呈波浪式起伏,蚤指数波动在0.09~2.84之间.44年来共分离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44株,其中动物检菌37株,媒介蚤分离鼠疫菌7株.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动物血清5 453份,检出阳性血清15份.结论 银川市沙鼠鼠疫疫源地仅局限分布在兴庆区通贵乡和月牙湖乡,特别是月牙湖乡仍以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鼠种,鼠体蚤仍然以同形客蚤指名亚种为优势蚤种,鼠疫自然疫源性长期存在.

  • 辽宁省大连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作者:王纯玉;李志;邢俊;白玉银;丁俊;张家勇;侯文阁;宋丽华;周祎;梁玉红;张稷博

    目的 了解辽宁省大连市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幼蚊和成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媒介伊蚊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8-9月在大连市居民区采集白纹伊蚊幼蚊和卵块,实验室繁殖后,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对常用杀虫剂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 白纹伊蚊幼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为3.00倍,为低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双硫磷、敌敌畏、氯菊酯的抗性倍数均<3.00倍,呈敏感水平.白纹伊蚊成蚊对马拉硫磷为初步抗性群体,死亡率为97.00%,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和溴氰菊酯均为敏感群体,死亡率分别为100%、99.00%和98.00%.结论 辽宁省大连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抗性较低或敏感,常用杀虫剂可用于白纹伊蚊的日常控制.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2007-2016年达乌尔黄鼠数量和分布变化的研究

    作者:崇岩岷;徐崇洋岷;史献明;杜国义;李玉贵;崔耀仁;杨顺林;刘冠纯;刘溢洋

    目的 了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达乌尔黄鼠数量变化和分布情况.方法 整理2007-2016年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统计不同生境达乌尔黄鼠密度、数量变化和分布情况,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共调查面积1 086 hm2,布放7 082夹次,捕鼠794只,平均鼠密度为0.73只/hm2,达乌尔黄鼠在林地、山坡、草滩3种生境中密度较高,分别为0.86、0.85、0.83只/hm2.结论 达乌尔黄鼠密度年际间变化不大,种群较为稳定,林地、山坡、草滩等生境为达乌尔黄鼠生存适生境.

  • 中部战区部队驻地蚊类种群及蚊媒传染病的流行现状

    作者:唐田;杨惠;邓兵;杜志辉

    通过查阅文献,研究中部战区部队营区驻地蚊虫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总结当地疫源性疾病及蚊虫种群分布的相关信息.将历年科学工作者对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市的蚊虫种群及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作一综述,为中部战区的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参考.

  • 斧形盖蚤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哲;郭宪国;杨志华

    斧形盖蚤是我国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媒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青海、甘肃、新疆等地.该文通过检索和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从斧形盖蚤的分类地位与鉴别特征、生活史和生态、媒介地位的确立、流行病学意义、监测与防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全面了解斧形盖蚤,进而指导媒介蚤类及鼠疫等蚤媒疾病的监测与防控.

  • 病媒昆虫的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宋晓;史琦琪;程鹏;公茂庆

    昆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对病媒昆虫治理、抗药性监测及新型杀虫剂研发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昆虫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应用,昆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们对昆虫的生理代谢、杀虫剂作用靶标、抗性行为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研究表明,昆虫抗药性主要与解毒代谢增强、靶标敏感性降低有关,其本质源于基因变化,包括基因异常扩增、基因结构突变及表达水平改变等.该文对病媒昆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分子水平的综述.

  • 海南省永兴岛革螨新纪录(蜱螨亚纲:中气门目)

    作者:张倩;杨瑞睿;谢丽霞;蔡波;闫毅

    为全面调查我国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的革螨生物多样性,于2017年采集永兴岛周边土壤环境中的革螨.经形态分类学鉴定,海南省革螨新纪录有4种,分别是厉螨科的剑毛帕厉螨[Stratiolaelaps scimitus (Womersley,1956)]、巍山裸厉螨(Gymnolaelaps weishanensis Gu & Guo,1997)、力氏广厉螨(Cosmolaelaps hrdyi Sam(s)i(n)ák,1961)和寄螨科的温氏寄螨(Parasitus wentinghuani Ma,1995),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系统与应用蜱螨学实验室.

  • 中国-缅甸边境3县吸血蠓名录及一新种(双翅目:蠓科)

    作者:冯云;刘国平;杨卫红;张婧;梁国栋

    该文报道了2017年中国-缅甸边境云南省的泸水、福贡、贡山县采获的吸血蠓2属16种,包括库蠓属15种,蠛蠓属1种;新发现库蠓属库蠓亚属1新种:泸水库蠓[Culicoides (C.) lushuiensis Liu et Feng,sp.nov.];云南省首次纪录3种,即多孔库蠓、新替库蠓、海南蠛蠓.泸水库蠓与杜比库蠓(C.dubius Arnaud,1956)相近似,但后者雌虫翅臀室近端部的淡斑卵圆形,触须比为3.00;雄虫第9腹板后缘凹陷呈宽“V”形,第9背板后缘微突,抱器基节腹踝矩刺状,阳茎中叶端部短而粗,阳茎拱高约为阳茎中叶总长的1/2与本新种明显不相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军区CDC(沈阳110034).

  • 西藏自治区蚊虫分类与区系研究Ⅱ.巨蚊属、尤蚊属和直脚蚊属及其物种在西藏自治区首次发现

    作者:卓玛央金;杨晓东;多吉卓玛;徐慧梅;李海东;扎西卓玛;王剑;杨贵荣;周红宁;龚正达

    目的 调查和了解西藏自治区(西藏)的蚊类区系.方法 2017年8-9月对藏东南地区各类型孳生地的蚊幼虫进行调查取样.结果 首次在西藏发现巨蚊属(Toxorhynchites)、尤蚊属(Udaya)和直脚蚊属(Orthopodomyia)3属及紫腹巨蚊(T.gravely)、银尾尤蚊(U.argyrurus)和拟按直脚蚊(O.anopheloides)3个物种,均为西藏地区蚊类属和种新纪录.该文将这3属及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分布区、孳生环境及其以实物作为凭证标本绘制的雄蚊尾器结构图等内容分别进行了记述和报道.结论 由于藏东南地区海拔相对较低、雨量充沛和气候环境复杂多样,蚊类属及种类都较为丰富.随着区系调查的深入,蚊类属和种的丰富度无疑还会进一步增加.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