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杨小冉;刘起勇;崔步云;王晓梅;李世华;宋秀萍;孙继民;王艳

    目的 调查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家猫汉赛巴尔通体血清抗体及菌血症情况.方法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调查314份家猫血清抗体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对血培养产物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 用ELISA法共检测314份标本,总的抗体阳性率为29.6%,<6月龄的幼猫阳性率较低(19.3%),>2岁的老猫抗体阳性率高(37.5%),雌性和雄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血培养共培养出42份可疑阳性,PCR及序列分析证实为汉赛巴尔通体.结论 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家猫均存在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汉赛巴尔通体是家猫感染的主要菌种.

  • 汉赛巴尔通体的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作者:赵帆;刘起勇

    汉赛巴尔通体是一种新发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呈全球性分布.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多种分子分型方法应用于其流行病学调查,加深了研究者们对汉赛巴尔通体种内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的了解.本文就几种常见的分子分型方法在汉赛巴尔通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北京市昌平地区体检人群中汉赛巴尔通体抗体

    作者:杨小冉;刘起勇;崔步云;王连秀;彭智会;任东升

    目的 调查北京市昌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情况.方法 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抗体(IFA)试剂盒检测体检人群血清汉赛巴尔通体抗体情况.结果 以IFA为参考标准,间接ELISA方法的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91.6%;阳性预测值为82.2%(60/73),阴性预测值为84.9%.ELISA共检测了357份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为34.5%,IFA共检测了239份体检血清,其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为35.6%.结论 间接ELISA方法对于检测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昌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存在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的情况.

  • 安徽省不同地区人群和家畜巴尔通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曹明华;刘红;胡万富;张永根;史永林;王俊;李荣民;禹惠兰;张丽娟

    为探索安徽省农村地区人群和家畜巴尔通体病感染状况和分布特点,2009年4-5月在安徽省广德、明光和怀远县进行了人群和家畜汉赛巴尔通体及五日热巴尔通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 BALB/c及昆明小鼠的汉赛巴尔通体实验室感染模型

    作者:杨小冉;刘起勇;崔步云;刘小闪;孙继民;林华亮

    目的 用汉赛巴尔通体菌株建立BALB/c和昆明(KM)小鼠的实验室感染模型,检测小鼠体内抗体及菌血症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汉赛巴尔通体标准菌株经皮下感染小鼠,用ELISA及PCR检测不同感染天数的小鼠,观察抗体滴度及菌血症的变化.结果 BALB/c小鼠在感染后第6天,A值开始升高,第36天达到高峰.KM小鼠的高峰期是在第30天,小鼠在感染的第2天起,血培养出现阳性菌落.结论 BALB/C和KM小鼠可作为巴尔通体的实验动物,适于研究巴尔通体在动物体内的动态变化.另外,由于此2种小鼠在感染后持续存在的菌血症,为将来进行动物的巴尔通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

  • 首次在长角血蜱中检测到汉赛巴尔通体

    作者:吴海霞;李志芳;刘起勇;张卫东;栗冬梅;马怀雷;鲁亮;刘京利

    目的 检测长角血蜱中汉赛巴尔通体的携带情况.方法 将采获于石家庄市灵寿县的长角血蜱分组,经无菌处理后研磨匀浆,一部分直接提取DNA进行PCR检测,另一部分接种于含5%去纤维羊血的胰酶大豆培养基上,在37℃,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后,挑取疑似菌落进行PCR检测.对所得阳性条带的PCR产物测序,并将所测核酸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比对.结果 菌落提取的DNA样品中有2个样品出现阳性条带,但测序未得结果;直接提取的DNA样品中有1个样品出现阳性条带,经过同源性比对后为汉赛巴尔通体.结论 石家庄市灵寿县采集到的长角血蜱中存在汉赛巴尔通体感染,这是首次在长角血蜱中检测到汉赛巴尔通体.

  • 浙江省家猫中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傅桂明;孙继民;刘起勇;杨天赐;任樟尧;丁钢强

    目的 查明浙江省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家猫股静脉血,一半留全血,一半分离血清,用分离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全血,用ELISA检测血清,计算感染情况.结果 浙江省各地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4.5%,江山、龙游、安吉、淳安、建德和上虞市(县)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0.0%、33.3%、40.0%、50.0%和28.6%,各地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性猫阳性率为36.0%,雄性为33.3%,二者间的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浙江省各地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均较高,存在传播给人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 汉赛巴尔通体媒介和宿主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作者:刘小闪;刘起勇

    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是一类革兰阴性的兼性厌氧菌,属于α-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根瘤菌目(Rhizobium)、巴尔通体科(Bartonellaceae)、巴尔通体属(Bartonella),该种又可分为2个亚型即:Houston型和Marseille型[1].汉赛巴尔通体为致病巴尔通体,可以引起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慢性淋巴结病、心内膜炎、杆菌样血管肉瘤-杆菌样紫癜(BAP)、视神经病变等[2],其中以CSD为普遍.

  • 山东省家猫检出汉赛巴尔通体

    作者:栗冬梅;孟凤霞;秦增军;宋秀平;杨小冉;刘起勇

    汉赛巴尔通体是一种可引起人类猫抓病的革兰染色阴性、营养条件要求苛刻兼性细胞内寄生的需氧杆菌,猫是汉赛巴尔通体的自然宿主,人通过猫抓伤或咬伤而感染患病.为了解家猫巴尔通体感染状况,我们于2005年4月在山东省采集家猫血液,进行巴尔通体分离培养及检测鉴定.

  • 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雅

    有四种巴尔通体对人类具有致病性.汉赛巴尔通体感染主要引起一种良性自限性儿童淋巴结炎,称猫抓病(CSD).CSD常由感染的猫通过抓或咬等方式传染人类.

  • 中药可治猫抓病

    作者:骆明远

    猫抓病是人体接触了带汉赛巴尔通体茵的猫,被猫抓伤或咬伤后引起的以皮肤原发病变和局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自限性传染病.(一)内服方: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0克,重楼10克,天花粉12克,玄参15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夏枯草15克,生甘草3克.

  • 云南部分人群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作者:杨慧;白鹤鸣;杨发莲

    目的:了解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在云南部分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IIFT)对140份云南不同人群血清的B. henselae 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阳性标本28份,总阳性率为20%,其中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抗体阳性率为30.61%,显著高于放牧人员,其中有的样本抗体滴度高达1:10000.结论:受检人群中存在B. henselae 感染,尤其在临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B. henselae的感染率较高.

  • 猫抓病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杨小冉;刘起勇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CSD)是一类典型的良性、自限性淋巴管疾病,主要是通过猫的抓伤和咬伤而感染,也可通过跳蚤的叮咬传播.儿童和青年人发病较多,少数病人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可表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已经证实,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是导致猫抓病的主要病原体,其储存宿主是猫;也有关于五日热巴尔通体(B quintana)和克氏巴尔通体(Bclarridgeiae)感染导致猫抓病的报道[2].

  •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伴高热1例报告

    作者:王兴;孟箭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CSD)是一种由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BH)引起的以自限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多有被猫抓、咬伤史.本文报告1例伴淋巴结肿大及全身高热的猫抓病性颈淋巴结炎患者,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介绍CSD的病原学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病理及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 长角血蜱感染汉赛巴尔通体后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志芳;刘起勇;张卫东;宋秀平;栗冬梅;马怀雷;赵帆;孟凤霞;任东升;靳建超;林杰;吴海霞

    目的 测定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感染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后不同时间段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方法 用Hamilton 10 μL微量进液器将汉赛巴尔通体菌液悬浮液(浓度为105 cfu/μL),通过假头与盾板间缘凹处注入已部分吸血的未交配的长角血蜱成蜱血腔内,在染毒后1 h,6 h,12 h,24 h及48 h后收集长角血蜱的血淋巴,使用南京建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测定其血淋巴中SOD的活性.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对比两组之间及两组内各时间点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对收集到的不同时间段的血淋巴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后发现,实验组在感染后48 h内,酶活性一直处在平稳的水平;生理盐水对照组SOD酶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又降低,在12 h达到(11.1999±1.3248)U/mL,并且与实验组此时间段的酶活性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6);而在48 h降为低,与1 h的酶活性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 长角血蜱受到一定浓度的汉赛巴尔通体攻击后,血淋巴SOD酶活性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了抑制.

  • 中国汉赛巴尔通体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作者:赵帆;宋秀平;栗冬梅;黄儒婷;李志芳;刘起勇

    目的 了解中国汉赛巴尔通体的遗传背景和流行的常见亚型.方法 对分离到的汉赛巴尔通体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它们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系统发育情况.结果 80株汉赛巴尔通体一共分为3个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其中ST1占90% (72/80),ST9占8.75% (7/80),另一个序列型为仅包含一株细菌的ST30;所有3个序列型均属于克隆群1 (clonal complex 1).结论 与国外汉赛巴尔通体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相比,中国的序列型相对集中,说明中国汉赛巴尔通体的变异度和多样性较低,提示其进化相对缓慢.

  • 汉赛巴尔通体红霉素体外诱导耐药研究

    作者:宋秀平;刘起勇;刘云彦;栗冬梅

    目的 体外诱导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的耐药菌株,初步探索其耐药的发生规律. 方法 选取对红霉素均敏感的汉赛巴尔通体参考株Houston-1 (ATCC 49882)和6株国内猫分离株作为出发菌株.出发菌株连续培养3代后开始诱导,红霉素起始浓度为出发菌株初始MIC的1/4,逐级倍增诱导浓度,直至菌株停止生长或诱导成高度耐药菌株.采用E-test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耐药前后试验菌株对红霉素和其他10种抗生素的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s,MICs).同时测定出发菌株无药传代后菌株的MICs值. 结果 经过12代诱导,6株菌除获得对红霉素耐药(MIC值>256 mg/L)外,对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也产生耐药(MIC值>256 mg/L).出发菌株自然传代30次后,有4株菌对克林霉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情况没有变化. 结论 通过体外浓度递增法首次成功诱导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耐药,并产生对同系药物阿奇霉素的耐药和林克酰胺类克林霉素的耐药,提供了苛养、包内寄生菌耐药菌株模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巴尔通体对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相关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 云南放牧人群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作者:杨发莲;白鹤鸣;杨慧;于彬彬

    目的 了解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在云南放牧人群中的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IFA)检测放牧人群血清的汉赛巴尔通体IgG抗体. 结果 9l份放牧人群血清汉赛巴尔通体IgG抗体,检出阳性13份.阳性率为14.28%,其中5份滴度为1:320、3份为1:1 000、5份迭1:3 200. 结论 放牧人群中存在感染汉赛巴尔通体的机率较高.放牧人群同时可被布鲁氏菌和汉赛巴尔通体感染.

  • 厦门市海沧区妇幼中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作者:姚美琳;叶曦

    目的 了解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在厦门海沧区妇幼保健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测定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 cence test,IIFT)-滴定平板技术检测婚检人群147人(男50人,女97人),幼儿园教师78人,孕妇人群31人汉赛巴尔通体的IgG抗体.结果 共检测256份不同人群血清,检出IgG阳性14份,阳性率为5.47%.结论 汉赛巴尔通体感染存在于厦门海沧区人群中,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外排泵抑制剂对汉赛巴尔通体多重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宋秀平;刘起勇;刘云彦;王君;焦铭;倪文丽;姜亚运;栗冬梅

    目的 体外诱导使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产生多耐药,检测外排泵抑制剂在巴尔通体多重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7株敏感菌株,顺序逐级倍增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诱导浓度,诱导成为耐药菌株.检测多耐药菌株加入羰酰氰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3-chlorophenylhyrazone,CCCP)前后的MICs值的变化.结果 6株获得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MICs>256mg/L)和环丙沙星(MICs>32mg/L)的联合耐药;4株菌获得对上述抗生素(MICs>256mg/L)和多西环素(MICs为4mg/L)的联合耐药.加入5mg/L CCCP后,红霉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对敏感菌与耐药菌的MICs值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获得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联合耐药菌株,外排泵抑制试验提示外排作用不是这些抗生素的主要机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